初中地理三維教學
㈠ 教學設計三維目標怎麼寫
(1)知識與技能。強調使學生具有使用終身學習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與基本能力,即"學會"
(2)過程與方法。不僅重視學習行為的結果,還重視學習過程,在過程中學習,在過程中培養,即"會學"。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目標不限於空泛的說教,而是真正滲透到各科的具體目標之中,即"愛學"。
(4)知識目標:指在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習陳述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中的認知技能的目標。
(5)技能目標:指在教學中培養學生通過自身的練習習得了按某種規則完成身體協調任務能力要求的目標,屬於程序性知識動作技能的范疇。
(6)情感目標:指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積極情緒、興趣、態度、動機、意志、價值觀念的目標。
(1)初中地理三維教學擴展閱讀:
第一維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
主要包括人類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識和學科基本知識;基本能力——獲取、收集、處理、運用信息的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
第二維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
主要包括人類生存所不可或缺的過程與方法。過程——指應答性學習環境和交往、體驗。方法——包括基本的學習方式(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和具體的學習方式(發現式學習、小組式學習、交往式學習……)。
第三維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情感不僅指學習興趣、學習責任,更重要的是樂觀的生活態度、求實的科學態度、寬容的人生態度。
價值觀不僅強調個人的價值,更強調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統一;不僅強調科學的價值,更強調科學的價值和人文價值的統一;不僅強調人類價值,更強調人類價值和自然價值的統一,從而使學生內心確立起對真善美的價值追求以及人與自然和諧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參考資料:網路-教學三維目標
㈡ 初中上冊地理三維數字課堂前5頁答案 (人教版)
你幹嘛不把題目弄上來 這樣還可以臨時解答
㈢ 初中地理教學的方法有哪些
1.講授法:講授法是最基本的教學方法,對重要的理論知識的教學採用講授的教學方法,直接、快速、精煉的讓學生掌握,為學生在實踐中能更游刃有餘的應用打好堅實的理論基礎。
2.案例教學法: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對選定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進行有針對性的分析、審理和討論
㈣ 初中地理教學中的幾種導入方法淺談
一、使導入指向三維目標
課堂教學的目的就是要完成教學任務,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版。這就要求權我們在進行課堂導入時,就要盡量指向三維目標。如在教學「地圖的基本要素」一課導入設計時,我是這樣做的,課前要求每個學生繪制一幅個人卧室平面圖,只要求紙張大小、畫面整潔、清楚。上課時,隨意選取幾位學生的作品利用實物投影儀進行展示,並要求其他學生對作品進行簡單的評價。學生很快就會發現:有的作品沒有比例尺;有的作品沒有標明方向;有的作品缺少圖例;甚至有個別的作品三個要素都缺失。此時我因勢利導,提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繪制一幅地圖需要哪些因素呢?這些地圖要素如何確定、計算和表示呢?繪制一幅地圖需要哪些基本步驟?假如讓你重新繪制一幅個人卧室平面圖,你會怎麼做?等等。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和問題,迅速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的興趣,引發學生積極思考,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探究慾望,很快的投入到新課的學習中
㈤ 初中地理教學如何落實三維目標
如何在課堂內具體落實三維教學目標,並將三維教學目標進行有機整合,成為我內們每位教師都需要認真容思考與實踐的課題。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和這一個多月在地理國培班的學習,認為農村初中地理教學中落實三維目標應做到以下四點。一、抓住「靈魂」——地理圖像《地理課程標准》明確指出:地理圖像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載體,是學習地理的重要工具。(剩餘2336字)
㈥ 如何對初中地理課的教學設計和教學反思
地理課堂教學能否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教師課前的教學設計異常關鍵.教學設計首先要認真研專讀課程標准屬,明確新課程標准要求的重、難點,領會其思想理念顯得尤為重要.不要受以前的思維束縛,要與時俱進.還應注意學情的分析以及教學三維目標的確定.以上就是教學設計這個環節應多加註意的.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上好地理課也是這樣.良好的導入,能夠引人入勝,激發學習興趣,把同學們的注意力都轉移到教學上,有利於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當然,導入應盡可能貼近生活,這也符合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導入還應與教學內容緊密相連.導入環節容易出現的錯誤是牽強附會,為了導入而導入.還有導入的時間不要過長.課堂教學導入要以最少的時間、最快的速度拉近學生與教材、學生與教師的心理距離,使學生盡快進入課堂學習狀態.
㈦ 如何在地理課堂教學中實現三維目標
教學目標能導向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地理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要有立德樹人的回目標意答識,並需要充分挖掘地理課程中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因素,有機融入三維教學目標中,還應把立德樹人目標放在三維目標的核心位置。之所以強調這一點主要是因為現實的地理課堂教學中,立德樹人目標的虛無現象非常普遍,特別是在教授一些自然地理的內容時,其德育因素不是那麼顯而易見,如果老師不善於去挖掘,就很容易出現價值觀教育的缺失
㈧ 初中地理教學如何落實三維目標
一、抓住「靈魂」――地理圖像
《地理課程標准》明確指出:地理圖像是地理信內息的重要載體,是容學習地理的重要工具。教師應抓住這一靈魂,通過閱讀、使用地理圖像和繪制簡易地圖,幫助學生掌握觀察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逐步發展對地理圖像和地理事物的理解、想像、分析等思維能力和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
二、把好「動脈」――地理活動
初中學生的年齡特點也決定了其認知水平重在感知,因此地理教學中應從學生的感性認識出發,多設計適應學生需求的生動有趣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動手來做、動手來畫、動手來拼、動身來演,使全身心置身於教學活動之中,在活動中體驗,學習感悟。
三、聯系「脊髓」――地理生活
地理生活即是地理課堂的「脊髓」,有了「脊髓」,大「動脈」里的「血液」才會鮮活。生活的地理「活」,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的地理「真」,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情感;生活的地理「實」,有利於體現知識的價值;生活的地理「廣」,有利於提高學生素質。
四、組裝「大腦」――地理試題
地理試題就像人的「大腦」,可以對課堂教學做出有效的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