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試卷 » 濟寧市一模考試地理

濟寧市一模考試地理

發布時間: 2021-02-22 16:42:33

㈠ 如何看待山東省濟寧市2020年採用的高三線上一模

看來什麼時候起來濟南濟寧是2020年採用的高線三一模式的話,你可以幫開

㈡ 濟寧市地理生物結業考試成績查詢

這個成績一般不會透露,即使中考成績發下來你不太有可能看到.
方法1:直接問老師
2 登錄回濟答寧教育網
3登錄濟寧招考網
注意:這個成績只作為學業參考分A B C D
不必太在意這個分數,另外如果你還記得地理答案的話可以M我,我有地理卷子答案.

㈢ (2013濟寧一模)某棄耕農田多年後形成灌木叢,甲表示灌木叢某階段田鼠的種群數量變化,表為該灌木叢第


(1)生態系統的結構包括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和營養結構(食物鏈、食物網).植物對光照的要求不同,在生物群落中分布呈現明顯的分層現象,提高了光能利用率.
(2)種群數量不是一層不變,而是在某值上下波動的.圖中虛線表示環境容納量(K值).種群數量達最大值時出生率=死亡率.
(3)當田鼠種群中有鼠疫發生時,鼠疫桿菌寄生在田鼠體內,使田鼠發生瘟疫.
(4)糞便中的能量屬於上一個營養級固定的能量.若田鼠為該荒地唯一植食性動物,田鼠糞便中的能量屬於第一營養級的能量.某一個營養級的同化能量=未利用量+分解者分解量+呼吸量+下一個營養級的同化能量,故第三營養級的同化能量=3.1×109-(4.6×108+6.6×108+1.53×109)=0.45×109百萬千焦.能量在二、三營養級之間的傳遞效率=(0.45×109/3.1×109)×100%≈14.5%.
(5)信息傳遞存在於生態系統的各種成分之間,被生態系統的各個組成部分聯系成一個整體.在種群內部個體之間、種群之間以及生物與無機環境之間的傳遞,有利於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有利於生物種群的繁衍、有利於調節生物的種間關系,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該灌木叢中食物鏈上的相鄰物種之間存在著捕食關系,相鄰物種的某些個體行為與種群特徵為對方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這說明息傳遞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是調節生物的種間關系,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
故答案為:
(1)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和食物鏈、食物網(組成成分和營養結構)垂直結構
(2)環境容納量(K值)=
(3)寄生
(4)第一14.5%
(5)調節生物的種間關系,以維持生態系統穩定性

㈣ (2014濟寧一模)下圖中各點敘述正確的是()A.A點位於南半球,東半球B.B點位於北半球,西半球C.

結合抄各點的坐標進行判斷:20°W以東、160°E以西為東半球;20°W以西、160°E以東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線是赤道.
A、A點位於北半球,東半球;原敘述錯誤,故不符合題意;
B、B點位於北半球,西半球,敘述正確,故符合題意;
C、C點所在的緯線是最長的,敘述錯誤,赤道是世界上最長的緯線,越往兩極緯線越短;故不符合題意;
D、D點每年有兩次太陽直射,敘述錯誤;南北回歸線之間才會出現兩次太陽直射現象,故不符合題意.
故選:B.

㈤ (2013濟寧一模)在豎直平面內,以虛線為界分布著如圖所示的勻強電場和足夠大的勻強磁場,各區域磁場的

(1)洛倫茲力提供向心力,則有:qv0B=m

v
2

㈥ 求山東省濟寧市2017高考一模地理解析版答案,只要選擇題,要解析!很

你應該是不住在深圳吧?現在報紙都開始登了,今年的中考都不允許外地生在這高考了,所以2017異地高考可能性極小……

㈦ 今年濟寧市地理應該會考哪些內容

1.抓「概念」重「消化」
復習時,要十分重視概念,要對所有的地理概念一一理解、消化、吸收,不留夾生飯。只有概念清楚了,判斷、推理問題時才能正確無誤。要把那些特別容易混淆的概念羅列出來,一一對比其差異。諸如:天體、天球;日冕、日珥;近日點、遠日點;角速度、線速度;時區、區時;短波輻射、長波輻射;氣旋、氣團;天氣、氣候;寒潮、寒流;礦產、礦床;岩溶、熔岩;生態系統、生態平衡;地質作用、地質構造;國土、領土等等。當然,概念教學不是孤立的,要在分析問題中進行。老師重視概念教學,學生對概念就特別留心,「扣」得很嚴。經過長期訓練後,學生分析、回答問題時就嚴密多了。
2.抓「原理」重「理解」
從基礎知識抓起,扎扎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地過「地理原理」關。如:地球表面熱量分布不均的原因;四季、五帶的產生和劃分的依據;海陸熱力差異形成的季風與季風氣候;氣溫與氣壓的關系;海拔與氣溫、氣壓的關系;空氣的水平運動與垂直運動的成因;水循環的動力及其過程;內力作用與外力作用的發生及其變化機制;生態平衡的條件:光、熱、水、土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影響工業布局的因素;人類與環境的對立統一等等。掌握了這些原理、法則,分析事物就有了說服力。
3.抓「綜合」重「聯系」
綜合性即地理環境的整體性、統一性,就是地理環境各要素之間的內在聯系及其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例如:為什麼亞馬孫河流域成為世界最大的熱帶雨林區?這不僅僅是緯度位置決定的,與大氣環流(氣壓帶、風向)、地形結構、洋流影響也有密切關系。西歐為什麼成為典型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影響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在多角度、多層次、全方位、綜合性分析問題上,要作如下努力:
(1)有計劃地做一批綜合性典型訓練題,學習從自然因素到經濟因素全面考慮問題的方法。如,上海為什麼能發展成為我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城市?這要從地理位置、交通條件、所處地形區、農業基礎、原料來源、歷史因素、技術力量等方面綜合評估。
(2)地理環境是一個整體,各要素之間有密切的內在聯系,往往是一個環節出問題,就會引起連鎖反應,破壞生態環境。這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證實地理環境的綜合性特點。如:森林、草原遭到破壞,就會引起水蝕、風蝕,加劇水土流失,導致氣候惡化。這些變化又會影響植被的恢復。這一惡性循環就是大自然對人類的懲罰,也足以證實地理環境的整體性、綜合性的特點。
掌握了全面分析問題的方法後,就可避免觀察事物時的單一性、片面性、簡單化,從而認識地理事象的復雜性、整體性、內在聯系性。
4.抓「共性」重「個性」

地理事物既有共性,更具個性。每一區、一地都有自己的鮮明特色,就是同一區域內部也不會一模一樣。
如:為什麼歐洲有溫帶海洋性氣候,亞洲卻沒有?為什麼亞洲季風盛行而歐洲卻沒有形成?這一問題要從海陸位置、氣壓差異和所處的氣壓帶、風帶上去思考,也只有從這里入手分析才能切中事物的要害。像這類「個性」問題還有很多,如:為什麼地處北極圈的摩爾曼斯克港終年不凍?為什麼地處副熱帶高氣壓帶的乞拉朋齊成為「世界雨極」?為什麼緯度較高的吐魯番盆地成為全國夏季溫度最高的地方?
5.抓「歸納」求「規律」
這是歸納推理的思維形式,從特殊性的地理事物中,歸納出普遍性的規律。如通過觀察,分析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三大洋的洋流系統後,根據分布和成因,可歸納出:(1)每個大洋都有完整的洋流系統;(2)除印度洋北部外,各洋流在北半球熱帶、副熱帶海區呈順時針方向運動,南半球呈反時針方向運動;(3)每個環流系統的西部都是暖流,東部都是寒流。上述結論,就是通過對三大洋流的分析後,推及出來的普遍規律。
6.抓「一般」推「特殊」
這是一種演繹推理的思維形式。摸透了地理事象變化、發展的一般規律後,就可推知個別的、特殊性地理事物的特徵。如,從氣壓帶、風帶和世界氣候圖上,可找出這樣一條規律:凡是南北緯40°—60°的大陸西岸,都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由此可知,英國、法國西部、美國和加拿大西部北緯40—60°的大陸西岸,同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智利西部南緯40°—60°的地帶,同樣為溫帶海洋性氣候。
7.抓住「對比」找「異同」
用比較法學習地理是一種常見而且有明顯效果的方法。比較的范圍可大可小,比較的內容可多可少。即可綜合比較,也可單項比較;既可從自然條件方面比較,也可從經濟條件方面比較;既可進行縱向比較,又可進行橫向比較;既可對同類事象比較,又可對相關而不同的事象比較。通過比較找出它們的異同點。
8.抓「新知」拓「視野」
每年都要涉及一些教材以外的新知識。所以,對報刊上的「新聞」不可不留神。諸如:(1)國內外發生的重大事件。(2)國內外重大經濟建設項目的開工和竣工。(3)國內外嚴重的自然災害。(4)國內外新開辟的自然保護區和旅遊勝地。(5)地學新理論、新探索。(6)人類面臨的問題——資源、人口、環境。這些信息極大地拓寬了學生的視野,對他們靈活掌握地理知識很有幫助。

㈧ 山東省濟寧市2014年初中結業考試地理試題答案

這也叫題嗎????????

㈨ (2014濟寧一模)如圖所示,在四棱錐P-ABCD中,底面ABCD是邊長為a的正方形,側面PAD⊥底面ABCD,且PA=PD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