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試卷 » 高中地理學考標准與診斷測試

高中地理學考標准與診斷測試

發布時間: 2021-02-22 14:23:22

❶ 如何學好高中地理(學業水平測試)

首先應該培養自己對地理的愛好
其次要多看看地圖,地圖其實很重要
適當做些練習題
考試的時候別緊張,放鬆心態

❷ 高中地理學習指引與學業水平自我檢測最新測試卷著本書,白色封面的和綠色封面有什麼區別

這本書...但我不知道你杭州區域地理... 「區域地理」的封面是黃色的...全名是全國高考考試大綱的新教程區域地理(全新版)「山東省地圖出版社...

❸ 無錫市普通高中地理學業水平測試(必修)練習試卷

思想政治
命題指導思想
在2010年江蘇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測試(必修科目)命題思想政治(必修科目)學業水平考試,教育部,高中課程方案(實驗為基礎)「,」思想政治課程標准(實驗)和江蘇省高中課程標准教學要求「反映了學校思想政治課程改革的方向和學術水平測試的要求,反映全面實現在二次接觸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驅動和實踐中的社會生活的學生高品質的教育的要求,重點應該是,以檢查學生們掌握的基本知識和初次使用的基本觀點,馬克思主義分析,有能力解決實際問題,測試學生在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的基本路線和重大政策和普及程度的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評估和指導
/>的內容及其意義的理解測試內容和要求
(一)必修模塊思想政治(經濟生活),思想政治(政治生活),思想政治(生活與哲學)4和2個半月測試從2009年至20010年的范圍,一個重大的政治和時事。

(2)測試要求,以發展A(知道) - 識別或復制所學的知識為基礎的經濟,政治,哲學和電流事務,通常包含有關課程標准,知道,識別,鑒定,引用描述,復述的學習要求。
B(理解水平) - 了解的知識和知識型經濟的,政治意義的內在聯系之間的哲學,一般包括課程標准「的理解,了解,理解,解釋,說明,歸納推理,整理,分析,欣賞的情緒學習的要求。
C(使用) - 書本上的知識,分析和解釋有關社會現象,點的判斷和評估,收集和處理信息,分析問題和創造性解決問題的程序一般包括使用課程標准,分析,審查,評價,比較,綜合,勘探,設計,規劃,堅持實踐,建立學習需要。
(C)的具體內容和要求的測試
思想政治(經濟生活)
<BR /生活和消費
測試內容測試的要求
商品的
意義的基本性能
貨幣概念,基本上是一個

感貨幣B注的兩個基本功能的含義和法律問題的一個
信用卡功能的
外匯和匯率?
建立正確的觀念,貨幣供應量和需求,商品價格上漲,需求為B
價格與價值之間乙
B BR />企業價值決定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提高勞動生產率,顯著價值乙
BR />法律內容和形式的價格變動BB
影響人們的生活和收入的影響生產和管理水平,價格水平等因素的影響,消費者的消費水平AA
這意味著消費結構的恩格爾系數乙
做理性的消費者樹立正確的消費呢?
II的測試要求生產,勞動和管理

生產和消費的關系,體現
醋酸意義的一個
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大力發展生產力BA

非公有制經濟的地位在中國實施的系統的原因和意義,意義的B

商業上的成功因素A
a>
就業?
勞動,樹立正確的事業觀,按照法律規定的權利,以保護勞動者的途徑的權利和利益B
儲蓄存款類型一個

據中國的商業銀行,儲蓄和大型企業,債券,股票,商業保險和投資銀行業務的方式與C
收入分配的異同
測試內容的測試要求
分布A <BR /職工個人的勞動成果,主要是公正和客觀意義的必然性乙
分配的收入分配和生產要素分配的一個
是我們工作的主要部分的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系統B
我們的財務阿
稅的基本含義,財政收入來源中的作用的B

財政收入expenditure,,的財政deficit,這意味著,BR />乙
稅法乙
公民的基本義務,發展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的測試內容測試
市場,B />積極的作用,在稅收的基本特徵資源配置,規范市場秩序的措施,乙
限制,
意義
A股市場的調整,中國的宏觀調控的主要目標和方法,社會主義的基本特徵市場經濟的乙
開發B
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措施?
經濟全球化的含義,主要是影響一個
WTO,科學發展的理念
向外界開放的原則的基本內涵,我們必須堅持分開的原則,自依賴乙

思想政治(政治生活)

BR /> B
廣度和真實性的根本屬性的公民政治生活中的測試要求的測試內容
國家的一個
我們的國家性質和人民民主專政的性質,中國的人民民主乙
公民參與政治生活中的我國公民的政治權利和義務一個
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的B
公民民主選舉?
涉及幾個方面的一個
公眾的參與民主決策的政治生活中的序列
村民委員會的性質和意義,居民委員會,發展基層民主

公民依法享有的權利的行使民主監督的合法渠道?公眾的正確行使監管要求?
為人民服務的政府測試內容測試的要求
我國政府的基本職能,乙

基本原則,我們的政府,我們的政府提供公民協助或投訴的行政監督體制

第三,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BR /測試的測試要求
人大,人大中國根本政治制度,的性質和參考

民主集中制原則,這意味著,
>

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的共產黨的性質和宗旨中國黨,我們必須堅持到乙
中國共產黨黨堅持科學執政,民主執政,這意味著執政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政黨制度的基本內容的發展,
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性質和功能的一個
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關系B
珍惜,鞏固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嗎?
中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優勢,在B
在中國
現代國際社會的堅實基礎
測試內容測試採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 a>
元素的基本權利和義務的主權國家的地位和作用的聯合國,中國在聯合國的一個

國家利益的作用是決定性的因素,在國際關系乙
中國必須保護自己的國家利益在國際關系中嗎?
真正的國際競爭

我們的外交策略B,我們的外交政策的決定性因素。要求

生命的智慧和精神的時代的測試內容測試系統的概念
理念,理論的世界觀是一個
統一的世界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基本問題的哲學和科學哲學,一個

唯物論的基本觀點乙
理想主義的基本觀點A <BR /分為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 BR />的唯一標准,探索世界,需要的
理念的追求真理的辯證唯物論
測試內容測試物質乙
世界的物質AA
物質世界的
哲學的概念的運動,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的物質和運動的關系
其客觀性和普遍性的法律意義上的B
對法律的尊重,合法嗎?
意識的性質和作??用?乙
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做法的基本含義和特點?

實踐的基礎知識BA

意義
真理追求真理是一個過程嗎?

思維和創新意識的測試內容的測試要求
的意義唯物辯證法的一般特徵A
聯系方式聯系方式普遍性,客觀性,多樣性和意義的B
整體之間的辯證關系的意義?
發展的真正的B
事情未來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一個
量變與質變的指導意義?唯物辯證法的辯證關系的基本看法的 BR />矛盾的含義乙一個
矛盾的普遍性的意義

一個特殊性的矛盾,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辯證關系及其指導意義B <BR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辯證嗎?

關系的B沖突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意義的辯證關系
乙堅持兩點,重點是統一的堅持?堅持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辯證否定的含義和物質B
辯證否定?
建立一個創新和IV的感覺和理解的社會和值BR />
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系,在B
評價b
價值嗎?乙
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指導作用,選擇的測試內容測試要求乙
創造的人生價值?和C

4。了解的主要政治和時事
從2009年9月至2010年2月一個重大的國內和國外事務。 ...... />了解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在這個階段,主要原則和政策的基本路線。
紙結構
(一)問題的比例
分為兩類客觀題和主觀題,包括選擇題客觀題,判斷題,主觀項目包括簡答題,探討的問題。客觀題和主觀題得分比為7:3。
(B)的比例,試題難度
簡單的問題的論文,中等難度的問題,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其比例大約7小時02分鍾○Yimiao
(C )的比例
思想政治(經濟生活):約30%的
思想政治(政治生活)約30%的
思想政治4(生活哲學):約30%。 BR /測試方式和時間
(a)測試
封閉寫的書。 <BR /(B)
75分鍾的測試時間。
(c)本試卷滿分值
100點。

❹ 求解答!高中學業水平測試,地理難嗎

作為一個地理渣渣表示難。現在會考是不是變難了?我們那會就走走形式好多人抄的…

❺ 高中地理學業水平測試知識點~!

高一地理記憶知識要點(部分)

第一單元 宇宙環境
1.1 人類認識的宇宙
1 天體系統的級別:總星系——銀河系——太陽系——地月系
河外星系
2 太陽系:中心天體是太陽
離太陽最近的行星是水星,最遠的是冥王星
離地球最近的行星是金星,人類目前探索並准備移民的是火星
小行星帶在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
3 總星系:我們觀測到的宇宙,不是全部的宇宙,其中心是觀測者。
4 宇宙中的地球:地球是普通的行星,特點與其它行星比較並不特殊
地球是特殊的行星,因為目前的宇宙中只發現其有生命
5 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條件:
(1) 穩定的太陽光照條件
(2) 比較安全的宇宙環境
(3) 因為日地距離適中,地表溫度適宜(平均氣溫為15度)
(4) 因為地球的質量和體積適中,地球能吸引大氣前形成大氣層(氮、氧為主)
(5) 形成並存在液態水

1.2 太陽、月球、與地球的關系
1 太陽輻射是電磁波
2 太陽能源來源是內部物質的核聚變反應
3 太陽輻射能中只有二十二億分之一到達地球
4 人類利用的太陽輻射能有:太陽能發電、熱水器等,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
5 太陽大氣層分為三層:光球、色球、日冕
6 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光球——黑子(原因是溫度低於周圍1500度)——太陽活動的主要標志
色球——耀斑——太陽活動最激烈的顯示
日冕——太陽風
對地球的影響:(1)影響地球氣候的變化
(2)耀斑爆發時影響電離層,干擾無線電短波通訊
(3)對地球磁場影響,產生「磁暴」現象

1.3 人類對宇宙的新探索
1 開發宇宙
(1) 空間資源:衛星通訊、太空實驗等(遼闊、高真空、強輻射、失重)
(2) 太陽能資源(太空利用)
(3) 礦產資源(月岩中有 )
2 保護宇宙環境:對太空垃圾的措施(推到其他軌道、帶回地球)
1.4 地球運動的基本形式——自轉和公轉
1 地球的自轉
(1)方向是:自西向東(北天極俯視逆時針,南天極俯視順時針)(畫南、北極地俯視圖,赤道側視圖、其他角度的) 地軸的北端總是指向北極星附近(北半球仰看北極星在地面上的高度等於當地的地理緯度)
(2)周期:恆星日——360度——真正周期——23小時56分4秒
太陽日——360度59分——人類實用周期——24小時
(4) 速度:南北極點無速度(速度為0)
線速度——從赤道向兩極遞減(60度緯線是赤道的一半)
角速度——除極點外都相等(15度/小時,1度/4分鍾)
2 地球的公轉
(1) 公轉軌道:近似正圓的橢圓軌道,太陽位於其中的一個焦點上
(2) 近日點——1月初——公轉的線速度和角速度都較快
遠日點——7月初——公轉的線速度和角速度都較慢
(3)方向:自西向東(北天極俯視逆時針)
(4)周期:公轉360度——恆星年——365日6時9分10秒
3 地球自轉與公轉的關系——同時同向運動
黃赤交角——黃道面與赤道面的夾角(目前是23度26分)
地球公轉的特點:黃赤交角的存在、地軸北端指向北極星附近在一定時期內是不變的。
4 太陽直射點:唯一在地球上太陽光與成90度平角的光線在地面上的交點
5 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
最北——北回歸線——6月22日——北半球夏至日
最南——南回歸線——12月22日——北半球冬至日
在赤道上——3月21日、9月23日——北半球春分日、秋分日
公轉周期——回歸年——365日5時48分46秒

1.5 ---1。6 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
晝夜交替
1 晝夜的形成:地球不發光、不透明
2 太陽照亮的一半地球——晝半球,背向太陽的一半地球——夜半球
3 晝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線——晨昏線(圈)——太陽高度是0度
從立體幾何學來說——晨昏圈所在的平面與太陽光線垂直
地方時
1 較東的地方時刻較早(畫經度示意圖:東經度、西經度、東西經度0度經線和180度附近)
2 區時劃分的國際標准:0時區、東西十二區、東八區
沿地表水平運動物體的偏移:赤道上不偏,沿運動方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3 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晝夜長短反映了日照時間的長短
正午太陽高度是一日內最大的太陽高度(不一定是90度)
4 晝夜長短的變化
北半球夏半年——春分日至
秋分日——太陽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緯度晝長大於夜長,緯度越高,晝越長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各緯度的晝長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極圈及其以北的地區,出現極晝現象。
北半球冬半年——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太陽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緯度夜長大於晝長,緯度越高,夜越長晝越短。冬至日——北半球各緯度的晝長達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極圈及其以北的地區,出現極夜現象。
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陽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晝夜等長,各為12小時。
5 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同一時刻,正午太陽高度由太陽直射點向南北兩側遞減(找到直射點的位置是關鍵)
夏 至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正午太陽高度由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遞減,此時北回歸線及其以北各緯度,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北北回歸線之間的地區 一年中有兩個最大值),南半球各緯度,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的最小值(正午太陽高度的最小值全球各地區只有一個,就是在當地的冬至日)。
冬至日,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正午太陽高度由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遞減,此時南回歸線及其以南各緯度,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緯度,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陽直射赤道,正午太陽高度自赤道向兩極遞減。
小結:全球除赤道以外,同一緯度地區,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隨著季節而變化,使太陽輻射具有季節變化的規律,形成了四季;同一季節,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隨緯度而變化,使太陽輻射具有緯度分異的規律,形成了五帶。
6 四季的劃分
中國傳統上的四季: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為起點
主要適用於我國的黃河流域的生活和農業生產
夏季就是一年中白晝最長、太陽高度最高的季節
冬季就是一年中白晝最短、太陽高度最低的季節
春秋二季就是冬夏的過渡季節
歐美國家四季的劃分: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為起點
北溫帶實際上使用的四季劃分與氣候相結合:
春季:3、4、5月 夏季:6、7、8月
秋季:9、10、11月冬季:12、1、2月

7 五帶的劃分
界線:南、北回歸線和南、北極圈
名稱:熱帶——有太陽直射現象
北溫帶、南溫帶——無陽光直射、無極晝極夜
北寒帶、南寒帶——有極晝極夜現象
五帶反映了年太陽輻射總量從低緯地區向高緯地區減少的規律

第二單元 大氣環境
大氣是地球自然環境最活躍的組成部分
2.1 大氣的組成和垂直分布
1 低層大氣組成:主要是干潔空氣、水汽、固體雜質
2 各組成成分的作用
氮和氧(合占空氣體積的99%),氮是地球上生物體的基本成分,氧是人類和一切生物維持生命活動所必需的物質。
二氧化碳是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並對地面起保溫作用
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陽紫外線,保護地球上生物免受過多紫外線的傷害,被譽為「地球生命的保護傘」;而少量穿透大氣射到地面上的紫外線,又起到殺菌治病作用。
水汽和固體雜質(凝結核)是成雲致雨的必要條件
3 人類活動對大氣成分的影響:排放的二氧化碳過多、排放氟氯烴化合物
4 大氣的垂直分布
依據:溫度、密度、大氣運動狀況
(一) 對流層:貼近地面的大氣最低層。整個大氣質量的3/4和幾乎全部水汽、固體雜質都集中在這一層。與人類關系最密切,人類就生活在對流層底部。
特點:(1)氣溫隨高度的增加而遞減。原因:對流層的熱源是地面
(2)對流運動顯著。原因:上部冷下部熱
對流層厚度:低緯度地區17----18千米
中緯度地區10---12千米
高緯度地區8----9千米
(在氣壓帶和風帶的三圈環流圖上,三圈的高度不同)
(3)天氣現象復雜多變(對流上升,氣溫降低,冷卻成雲致雨)
(二) 平流層:自對流層頂至50----55千米高度
特點:(1)氣溫的垂直分布,下層隨高度變化很小,在30千米以上,氣溫隨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原因:平流層的熱量來源是臭氧吸收太陽紫外線。
臭氧層在22----27千米高度。
(2)氣流以平流運動為主。原因:上部熱下部冷
與人類的關系:臭氧層是天色屏障,大氣平穩,利於高空飛行。
(三) 高層大氣:氣壓很低、密度很小。
大氣上界:2000-----3000千米的高度,此處氣壓是0
80----500千米的高度,有電離層,能反射無線電波

2.2 大氣的熱力狀況
1 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
太陽光譜:人眼可見的可見光區(0。4----0。76微米)占太陽輻射總能量的50%,被大氣削弱的最少,因此,大氣直接吸收的太陽輻射能量是很少的。
紫外線區,主要被臭氧吸收
紅外線區,主要被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
(1) 吸收作用:具有選擇性,臭氧吸收紫外線,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紅外線。對可見光吸收的很少,這也叫選擇性。
(2) 反射作用:雲層和顆粒較大的塵埃。雲層的反射作用最顯著。
舉例:夏季,多雲的白天,氣溫不會太高。
(3) 散射作用:空氣分子或微小塵埃,使一部分太陽輻射不能到達地面。(注意,還有一部分是可以到達地面的)
舉例:晴朗的天空呈蔚藍色
交通信號燈中紅色的不易被散射,遠處看得見。
2 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與太陽高度角成反比:太陽高度越大,被削弱的就越少。(同時記住,太陽高度越大,太陽的輻射就越強,因此,夏季,北半球雖然離太陽較遠,但是,太陽高度大,白天長,氣溫就高)
3 地面是大氣對流層直接的熱源(地面的長波被對流層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
4 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大氣逆輻射(射向地面的大氣輻射)
太陽輻射(短波)、地面增溫、地面輻射(長波)、大氣增溫、大氣輻射(長波)、大氣逆輻射(保溫作用)
舉例:夜晚天空有雲,氣溫較高
5 大氣的削弱作用和保溫作用,減小了氣溫的日較差。保溫作用,使地表的平均氣溫提高到15度,形成了人類適宜生存的環境。
6 全球熱量平衡:整個地球的多年平均熱量收支是平衡的。
目前存在的問題:二氧化碳排放過多,造成全球氣溫升高,引起一系列的生態變化,進而影響全球的經濟結構。

2.3 大氣的運動
1 大氣運動的熱量來源:太陽輻射
2 引起大氣運動的根本原因:高低緯度之間的熱量差異
3 大氣的垂直運動:氣流上升或下沉,由冷熱不均造成
大氣的水平運動叫風,由同一平面上的氣壓差異造成
4 熱力環流:由於地面的冷熱不均形成的,它是大氣運動的最簡單形式
同一平面上,地面上冷的地方是高氣壓,熱的地方是低氣壓,對應的在地面的上空,在上空的同一平面上,冷的地面的上空因空氣下沉到地面,上空的密度變小,形 成上空的低壓,熱的地面的上空,因地面空氣上升,形成上空的高氣壓(再次說明,天上與天上的同一平面比,地面與地面的同一平面比)
注意記住:同一平面上,密度大氣壓高,密度小,氣壓低
舉例:城市風——熱島效應
5 大氣的水平運動——風
氣壓梯度:單位距離的氣壓差
水平氣壓梯度:同一水平面上的氣壓梯度
水平氣壓梯度力:促使大氣由高壓區向流向低壓區的力,這是形成風的直接原因。(如果大氣在同一平面上的密度是均勻的,沒有氣壓梯度,空氣就不流動,也就是 沒有風)這個力的方向與等壓線垂直並指向低壓(矢量),這個力的大小與等壓線疏密有關,在同一幅圖中,等壓線密集的地方風速就大,等壓線稀疏的地方風速就 小。
6 風向與受力的關系:
(1) 受一個力:水平氣壓梯度力,風向與等壓線垂直並指向低壓
(2) 受兩個力:加上一個地轉偏向力,風力最終與等壓線平行(注意南北半球的偏力不同)
(3) 受三個力:再加上地面摩擦力,摩風向等壓線有一個交角(銳角)
注意:高空的大氣只受到兩個作用
友情提示:你會根據等壓線畫出風向嗎?(氣旋與反氣旋圖)

2.4 全球性大氣環流
1 大氣環流:具有全球性的在規律的大氣運動。(三圈環流、季風環流)
2 低緯度環流:(以下所說的氣壓帶與風帶都是指近地面的名稱)
(1) 赤道低壓帶:因為熱力作用形成,氣流輻合上升,易成雲致雨,形成多雨帶。常年受其控制形成熱帶雨林氣候(亞馬孫平原、剛果盆地、東南亞的馬來群島)
(2) 副熱帶高壓帶:因為動力作用而形成,氣流在30度緯度上空聚積而下沉,形成少雨帶(東亞季風區除外),常年受其控制的地區形成熱帶沙漠氣候(北非的撒哈拉水沙漠、西亞的沙漠、北美美國西部的沙漠、南美智利、秘魯西部的沙漠、澳大利亞大沙漠)
(3) 信風帶:由副高吹向赤道低壓的氣流,在北半球由北風右偏成東北信風,在南半球左偏成東南信風。
3 中緯度環流:
(1) 副極地低壓帶:由來自低緯的暖氣流與來自高緯的冷氣流相遇運動上升而形成。形成溫帶多雨帶。
(2) 中緯西風帶:由副高吹向副極地低壓帶的氣流,在北半球右偏成西南風,在南半球左偏成西北風,習慣上叫西風,受其常年控制的地區,在大陸西岸形成溫帶海洋性 氣候。(歐洲西部、北美西部如加拿大的溫哥華附近、南美南端的安第斯山西側、澳大利亞南端及塔斯馬尼亞島、紐西蘭等)
4 高緯環流:
(1) 極地高壓帶:因為熱力作用而形成,冷空氣下沉,形成少雨帶。不過極地因為氣溫低,蒸發更少,所以極地屬於降水量大於蒸發量的地區,為濕潤地區。
(2) 極地東風帶:由極地高壓帶吹向副極地低壓帶的氣流,在地轉偏向力作用下(在極地,地轉偏向力較大),北半球右偏成東北風,南半球左偏成東南風,為了區別於信風帶,極地的風帶就叫極地東風帶。
小結:全球近地面有7 個氣壓帶,6 個風帶。(學會畫圖)
5 氣壓帶和風帶的移動
(1) 移動的原因:隨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而動
(2) 移動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注意:課本上的示意圖,看太陽的位置,判斷是二分二至日並能知道氣壓帶和風帶向南、北的哪個方向移動了。這會與地中海氣候聯系起來考。
6 海陸分布對大氣環流的影響
(1)從全球海平面等壓線分布圖上可以看出,除南極洲附近以外(特別是南緯30以南的地區,氣壓帶基本上呈帶狀分布,原因是南半球海洋占絕對優勢,緯向的氣壓帶比北半球明顯),近地面的氣壓帶都被切成一塊一塊的,是塊狀而非帶狀。
(2)以亞洲----太平洋地區為例
夏季亞歐大陸上的印度低壓(亞洲低壓)切斷了隨太陽直射點北移而來的副熱帶高壓帶,使副高的殘余部分退到海洋上,在太平洋上的叫北太平洋高壓(夏威夷高壓)
冬季亞歐大陸上的蒙古——西伯利亞高壓(亞洲高壓)切斷了隨太陽直射點南移而來的副極地低壓帶,使副極地低壓帶的殘余部分退到海洋上,在太平洋上的叫阿留申低壓
7 大氣活動中心,冬、夏季海陸上的這些高、低氣壓中心,勢力強、范圍廣,稱為大氣活動中心。它們隨季節而南北移動,對世界的天氣和氣候有著重大影響。
8 季風環流
(1) 定義:大范圍地區的盛行風隨季節而有顯著改變的現象。
(2) 季風環流也是大氣環流的一部分,亞洲東部是世界上季風環流最典型的地區,其他地區也有季風(美國東南部、澳大利亞東南部)
(3) 形成季風的原因:一是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二是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移動
舉例:海陸勢力性質差異形成的季風:東亞的冬、夏季風和南亞的冬季風
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移動形成的季風:南亞的夏季風(西南季風),其是由於太陽直射點北移,南半球的東南信風越過赤道,在地轉偏向力作用右偏形成西南風。
(4) 為什麼東亞是世界上季風最典型的地區:東亞位於世界上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之間,海陸熱力差異比世界其他地區都顯著。
(5) 東亞季風:(溫帶季風、亞熱帶季風)
冬季風:來自蒙古——西伯利亞高壓的偏北風,低溫乾燥,風力強勁
夏季風:來自北太平洋的夏威夷高壓西北部的偏南風,高溫、濕潤多雨
(6) 南亞季風:(熱帶季風)
冬季風:來自蒙古——西伯利亞的東北風(北印度海水逆時針流動)
夏季風:來自南半球的西南風(北印度洋海水順時針流動)
9 副熱帶高壓與我國的降水和旱澇——雨帶的移動
春末(5月),雨帶在華南(珠江流域)
夏初(6---7月),雨帶移到長江中下游地區直至日本南部,形成長達一個月左右的梅雨
7----8月,雨帶移到東北和華北地區。
9月,副高南退,北方雨季結束,南方進入第二個雨季。
小結:北方雨季開始晚結束早,雨季短;南方雨季開始早結束晚,雨季長
副高北移速度偏快(夏季風強),造成北澇南旱
副高北移速度偏慢(夏季風弱),造成北旱南澇

2.5 常見的天氣系統
1 常見的天氣系統:鋒面系統(冷鋒、暖鋒)、氣旋和反氣旋、鋒面氣旋
2 鋒面系統:(冷、暖氣團是指的相對溫度)
冷鋒和暖鋒共同點:冷氣團在鋒面下方,暖氣團在鋒面上方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