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試卷 » 星球版七下地理印度教學設計

星球版七下地理印度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 2021-02-22 12:58:41

❶ 七年級上地理提綱 商務星球版

一.地球地圖
1.知道地球自轉和公轉的方向\周期及產生的地理意義.
地球自轉:方向自西向東,周期一天,地理意義:晝夜交替
地球公轉:方向自西向東,周期一年,地理意義:四季交替.
2.知道經緯線的劃分.
緯線:指示方向:東西,長度:不等(赤道最廠,向兩極遞減),形狀:圓圈,條數:無數條.特殊線:赤道.南北回歸線,南北極圈.
經線:指示方向:南北,長度:相等,形狀:半圓,條數:無數條.特殊線:本初子母線,180度經線,西經20度和東經160度的經線圈.
3.記住特殊的經緯線,知道它們的地理意義(0度緯線,南北回歸線,南北極圈;0度經線,西經20度,東經160度)
0度經線又叫"本初子母線"是東經度和西經度的分界線.
0度緯線又叫"赤道",是南北半球,南北緯度的分界線.
南回歸線是南溫帶和熱帶的分界線.
北回歸線是北溫帶和熱帶的分界線.
南極圈是南溫帶和南寒帶的分界線.
北極圈是北溫帶和北寒帶的分界線.
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西經20度,東經60度.
4.通過經緯線確定任意地點的位置.
5.知道地球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圖例.
(1)地圖上的比例尺,表示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即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有數字式,文字式,直接段式三種形式.一般字母愈大,比例尺愈小.
(2)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越小,內容越詳細;相反,比例尺越小則范圍越到,內容越簡略.
(3)一般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有指向標的地圖上,指向標的箭頭指向北方;有經緯網的地圖上,有根據經緯線確定方向.經線指示南北向,緯線指示東西向.
(4)地圖上用來表示各種地理事物的符號叫圖例;用來說明山脈,河流,國家,城市等名稱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數字叫注記.
6.運用地圖辨別方向,量算距離,估算海拔和相對高度.
二.世界地理
1.運用地圖說明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及主要特點.
七大洲:亞洲,非洲,歐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州,南極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2.知道世界主要氣候類型及其分布.
熱帶雨林氣候:赤道附近,終年高溫多雨.
熱帶草原氣候:熱帶雨林南北兩側,終年高溫,分干\濕兩季
熱帶沙漠氣候:回歸線附近的大陸西部和中部.終年高溫少雨.
熱帶季風氣候:印度半島,中南半島.全年高溫,旱雨季節分明.
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濕潤氣候:亞熱帶地區的大陸東岸.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
地中海氣候:緯度30度到40度的大陸西岸.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濕潤.
溫帶季風氣候:北緯35度到50度亞歐大陸東岸.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
溫帶海洋氣候:緯度40度到60度大陸西岸.終年溫和多雨.
高原山地氣候:高山高原地區.氣候特徵:垂直變化.
3.知道板塊學說以及地震與板快運動的關系.
一般來說,板塊內部地殼比較___________;板塊與板塊交界的地方,地殼比較___________.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_____________的地帶.
世界兩大火山,地震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能讀圖指出世界幾個主要的國家:
(1)日本(2)印度(3)埃及(4)德國(5)俄羅斯(6)澳大利亞(7)美國(8)巴西

❷ 七年級下冊地理期末帶圖和答案試卷(星球版)

.「我們亞洲,河像熱血流」是說亞洲河流眾多,奔流不息,下列關於亞洲河流的敘述
正確的是 ( )
A.大河都發源於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狀流入太平洋和印度洋
B.中南半島河流自西向東流,說明地勢西高東低
C.鄂畢河、葉尼塞河自南向北流,注入北冰洋
D.印度河主要流經印度,注入孟加拉灣
2.亞洲地形、地勢的特點是 ( )
A.平原丘陵為主,東高西低 B.山地高原為主,中部高四周低
C.平原丘陵為主,中部高四周低 D.山地高原為主,西高東低
讀右圖「世界部分地區簡圖」,完成3、4題。
3.與亞洲在陸地上接壤的大洲是 ( )
A.歐洲、非洲
B.非洲、北美洲
C.歐洲、北美洲
D.歐洲、大洋州
4.亞洲與其他大洲的分界線,不包括( )
A.蘇伊士運河
B.土耳其海峽
C.馬六甲海峽
D.白令海峽
5.亞洲分布最廣的氣候類型是: ( )
A.熱帶雨林氣候 B.亞熱帶季風氣候 C.溫帶大陸性氣候 D.地中海氣候
6.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是 ( )
A.裏海 B.貝加爾湖 C.蘇必利爾湖 D.鹹海
7.在一幅比例尺為1∶100000000的亞洲地圖上量得亞洲最東端到最西端的圖上距離約為10厘米,則它們的實地距離約為 ( )
A.100千米 B.1000千米 C.10000千米 D.5000千米
8.亞洲所在的緯度向北超過北緯80°,向南超過南緯10°,則亞洲所跨的緯度是( )
A.70多度 B.90多度 C.180多度 D.120多度
9.世界上各種氣候類型中,在亞洲沒有分布的是: ( )
A.溫帶季風氣候 B.溫帶海洋性氣候 C.地中海氣候 D.熱帶雨林氣候
10.下列各組氣候類型,在歐洲西部分布最典型的是:
A.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 B.溫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
C.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 D.溫帶大陸性氣候、極地氣候
11.在亞洲北回歸線穿過的地區,主要氣候類型有 ( )
A.熱帶季風氣候、熱帶沙漠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
B.熱帶雨林氣候、熱帶季風氣候、熱帶沙漠氣候
C.亞熱帶季風氣候、熱帶沙漠氣候、地中海氣候
D.熱帶季風氣候、地中海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
12.亞洲東部、南部是典型的季風氣候,其對下列各項影響最大的是 ( )
A.農業 B.工業 C.商業 D.交通
13.亞洲最大的平原是 ( )
A.東北平原 B.華北平原 C.印度河平原 D.西西伯利亞平原
讀右側亞洲部分地區地形略圖,回答14~16題。
14.亞洲大部分地區所屬的溫度帶是( )
A.熱帶 B.亞熱帶
C.溫帶 D.寒帶
15.圖中字母與地形區名稱對應正確的是 ( )
A.H處為伊朗高原 B.D處為青藏高原
C.E處為天山山脈 D.G處為蒙古高原
16.圖中河流的流向特徵是 ( )
A.河流呈放射狀向周邊流入海洋 B.河流呈自北向南流入海洋
C.河流呈自四周向中心流動 D.河流呈自西向東流入海洋與湖泊
17.關於亞洲的敘述,錯誤的是 ( )
A.世界上陸地面積最大的洲 B.地形以平原、盆地為主
C.東部和南部季風氣候顯著 D.河流從中部向四周,呈放射狀分布
18. 造成世界特別是亞洲環境問題的根本原因是 ( )
A.人口過多 B.資源短缺 C.經濟落後 D.生態平衡破壞
19. 亞歐大陸東部形成典型的季風氣候,其主要原因是 ( )
A.受緯度位置的影響 B.受海陸差異的影響 C.受地形的影響 D.受洋流的影響
20.下列世界文明發祥地不屬於亞洲的是 ( )
A.兩河流域 B.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 C.尼羅河三角洲 D.印度河流域
21.位於亞洲的發達國家是 ( )
A.印度 B.韓國 C.日本 D.中國
22. 亞洲各國中,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數目是 ( )
A.4個 B.5個 C.6個 D.7個
23. 亞洲的第一長河是 ( )
A.長江 B.印度河 C.葉尼塞河 D.鄂畢河
24. 下列地方,位於亞洲、北美洲分界線上的是 ( )
A.蘇伊士運河 B.白令海峽 C.巴拿馬運河 D.直布羅陀海峽
25.下列對亞洲氣候特點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氣候類型復雜多樣 B.季風氣候顯著
C.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面積最廣 D.受海洋影響明顯

第Ⅱ卷(非選擇題 50分)

二、非選擇題 (每空1分, 共50分。)
26. 讀「亞洲圖」,完成下列問題:12分
(1)寫出圖中代號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稱。
海洋:① 海② 灣
③ 洋
河流:b
c
湖泊:d
山脈:A B
半島:甲 乙 丙
(2)屬亞洲與歐洲分界線的是______(填代碼)
27. 讀右圖,完成下列問題:16分
⑴A地區地形分布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將A地區順時針旋轉900,其地形特點將
同美國、中國、巴西和澳大利亞中的哪一國地
形相似?__________。
⑵B半島的地形分布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
半島上主要種植的糧食作物是_______;半島上的
大城市多分布在__________附近。
(3)B半島的氣候與下面氣候圖中的______(填代號)吻合。

(4)C地區號稱「_______ 」,該地區夏季氣溫較低,其原因是________ _______。
(5)E地區面臨的環境問題主要是_____ ____。
(6)A國與C國交界地區高大的山脈是_______,該山脈形成的原因是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D地區某公司去A國進口一批黃麻,通過海運運回,走最近的路線,必經的海峽是
________________。
(8)A國水旱災害頻繁,每當西南季風來得晚,退得早,就會產生________災;A國是
世界第二軟體大國,____________(城市)是其軟體工業中心。
(9)F國是世界上最大的_______生產國和_______出口國。

28. 讀亞洲部分地區地形略圖(右圖),完成下列各題:13分
(1)寫出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半島和高原名稱:
半島A. B. C.
高原D. F.
(2)寫出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山脈名稱:
G. H. I.
(3)亞洲地形以 為主,地勢特點為 。
(4)全世界主要氣候類型約有11種,僅亞洲就有9種,
這說明 。亞洲分布范圍最廣的氣候類型是 ,亞洲東部、南部是世界上季風最強盛、最典型的地區,主要影響因素是 。
29.讀亞洲圖, 完成下列各題(9分)
⑴亞歐兩洲的分界線:①________山②________河③________山
⑵圖中 F島附近多地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小明通過讀圖,判斷亞洲地勢特點是:
中部高,四周低。他判斷的依據可能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⑷圖中A、B、C、D、E五條河流中, ②
不會出現凌汛的是________河。 ③
⑸2009年2月10日至17日,中國國家
主席胡錦濤對沙烏地阿拉伯、馬里、塞內
加爾、坦尚尼亞、模里西斯等亞非五國
進行國事訪問,並進行了友好合作。上
述五國中,位於H島上的是_______。
全世界許多地方因缺水而引發沖突,其
中H島就是典型的地區之一;新加坡
的年降水量不算少, 但也成為世界上缺水的國家,它們缺水的原因有何不同?
① H 半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新加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商務星球版七年級地理下冊第七單元檢測試卷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50分)
1.C 2.B 3.A 4.C 5.C 6.B 7.C 8.B 9.B 10.A 11.A 12.A 13.D 14.C 15.B 16.A
17.B 18.A 19.B 20.C 21.C 22.C 23.A 24.B 25.D
二、非選擇題(50分)
26.(12分)(1)阿拉伯 孟加拉 太平 葉尼塞河 長江 裏海 烏拉爾山 大高加索山 阿拉伯半島 印度半島 中南半島 (2)A B
27.(16分)⑴北部是山地,中部是平原,南部是高原 澳大利亞 ⑵山河相間、縱列分布
水稻 河流入海口 (或河口三角洲) ⑶ C(4)世界屋脊 海拔高(地勢高)(5)水土流失嚴重 (6)喜馬拉雅山脈 由於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碰撞擠壓 (7)馬六甲海峽 ⑻旱 班加羅爾 (9)蕉麻 椰子
28.(13分) (1) 阿拉伯半島 B. 印度半島 C.中南半島D. 青藏高原F. 伊朗高原 (2) 喜馬拉雅山 昆侖山 天山 (3)高原山地 中部高,四周低 (4)亞洲氣候類型復雜多樣 溫帶大陸性氣候 海陸差異顯著
29.(9分)(1)烏拉爾 烏拉爾 大高加索(2)位於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的交界處,地殼活動頻繁 (3)河流多發源於中部,呈放射狀向四周分流(4)E (5)沙烏地阿拉伯 ① H 半島屬熱帶沙漠氣候, 降水稀少;② 新加坡是面積很小的島國, 境內缺少大河, 經濟發達, 生活生產用水多

❸ 商務星球版初中地理教材是否改版目前最新的目錄是什麼註明哪一年出版的教材

商務星球版初中地理教材確實改版了,從上個學期2012年8月開始,就已經使用新教材了,目錄的話,你確實需要我也可以把兩冊書的目錄打給你。

❹ 星球版七年級地理下冊復習提綱

七年級地理下冊復習要點

第六章 了解地區

2.1 東南亞:包括中南半島與馬來群島。
東南亞位於亞洲的東南部,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的大部分。中南半島北部地勢高峻,與我國山水相連,高山和大河有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間、縱列分布的地表形態。馬來群島是散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的2萬多個大小島嶼的總稱。馬來群島的大多數島嶼地勢崎嶇,山嶺河多,平原較少,河流湍急。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國家,被稱為「火山國」。日本被稱為「地震國」
地區 地形特徵 河流特徵
中南半島 山河相間 由北向南
馬來群島 地勢崎嶇 短小湍急。
馬六甲海峽:東南亞處在亞洲與大西洋、印度洋與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是世界海洋運輸和航空運輸的重要樞紐。
富饒的礦產:世界上天然橡膠、油棕、椰子等熱帶經濟作物的重要產地。泰國天然橡膠和棕欖油的產量、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菲律賓是世界上出產椰子、出口椰油最多的國家。印度尼西亞的石油,馬來西亞的錫都居世界第一位。
海外華人的最大聚居地:東南亞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區之一。
人口集中分布在大河的沖積平原、河口三角洲以及沿海平原,而山區和島嶼的熱帶雨林地區則人口稀少。

2.2 南亞
南亞次大陸:南亞指位於亞洲南部喜馬拉雅山脈中、西段與印度洋之間的廣大的地區。它東瀕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總面積約430萬平方千米。
三大地區:喜馬拉雅山↓恆河平原↓德干高原
一年分三季:三季分為3-5月為熱季;6-10月為雨季;11至次年2月為涼季
宗教與社會:佛教;印度教;巴基斯坦伊斯蘭教。
人口與經濟:南亞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區之一,人口約13億,佔世界人口的1/5強。

2.3 西亞
五海三洲之地:地中海;黑海;裏海;紅海;阿拉伯海。亞洲;非洲;歐洲。
這也是中國古代著名的「絲綢之路「。
乾旱環境中的農牧業:農作物需要引水灌溉,以色列國做得最突出。
阿拉伯國家:宗教:基督教、猶太教、伊斯蘭教的發源地
世界石油寶庫:佔世界總產量的25%。通過波斯灣運出。石油輸出路線:

2.4 歐洲西部
位置與范圍:歐洲西部是指歐洲的西半部,面積約500萬平方千米,包括30多個國家。從經濟發展水平看,大多數屬於發達國家。
雄厚的經濟實力: 繁榮的旅遊業:

2.5 北極地區和南極地區
冰雪世界:北極地區指北極圈以北的區域,包括北冰洋、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的北部及一些島嶼。北極圈內的陸地面積約800萬平方千米,北冰洋面積約1310萬平方千米。 南極地區包括南極大陸及其海島嶼和陸緣冰,還包括南太平原、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的一部分。 極地酷寒,多狂風,降水稀少。
在北極圈內,長期居住的人口已接近300萬。當地的土著居民主要是因紐特人和拉普人。南極洲則沒有國家和定居人口。 極地科學考察:中國的長城站(6213′S;5858′W)中國的中山站(6925′S;7610′E)

八年級上的第一章第二章.

一、遼闊的疆域
1、我國的地理位置:位於東半球、北半球,位於亞洲的東部,太平洋的西岸。我國地理位置的優越性:①從緯度位置看,南北跨緯度廣,大部分位於中緯度地區,屬北溫帶,南部有少數地區屬熱帶,無寒帶;②從海陸位置看,我國位於世界上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的東部,西部與許多國家接壤。東部瀕臨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有眾多的島嶼和港灣,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
2、國土遼闊:陸地領土面積960萬平方千米,僅次於俄羅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①我國陸上國界線長達20000多千米,鄰國14個(東朝鮮、北蒙古,東北、西北俄羅斯,西部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西南印度、尼泊爾、不丹,南部緬甸、寮國、越南) ②我國領土四至:最北是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交匯處,最南是曾母暗沙(南北緯度相差49度,距離相離5500千米,因而生生了季節差異);最東是漠河以北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最西是帕米爾高原(東西經度相差60度,距離相距5000千米,因而產生了晨昏差異); ③臨海(從北到南):渤海、黃海、東海、南海。領水面積37萬平方千米,管轄海域面積300萬平方千米; ④海岸線長18000多千米,主要島嶼有台灣島、海南島、崇明島和舟山群島,有6個海上鄰國(自南向北分別是韓國、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亞、汶萊、印度尼西亞)
3、34個省級行政區:我國的行政區域分為三級:省、縣、鄉。我國共34個省級行政單位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我國的首都是北京。
本節重點:熟記34個省級行政單位的名稱、簡稱、位置分布與大概輪廓(即課本7頁圖1.7)
二、眾多的人口
1、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國人口12.95億,佔世界人口1\5以上,我國人口增長較快,兩次人口增長高峰(1858年和1949年)。我國的人口政策是:計劃生育(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
①我國人口的特點是:人口基數大,增長速度快。人口密度分布特點是:人口東多西少。決定了我國人口政策是計劃生育。
②會計算人口的密度(人口密度=該地區的總人口數(人)/該地區的總面積(平方千米))
2、人口東多西少:我國東部地區人口密度大(500-600人每平方千米),西部地區人口密度小(10人每平方千米),面積57%,人口僅佔6%,東西人口分界線:從黑龍江省的黑河市至雲南省的騰沖縣。
三、多民族的大家庭
1、 民族構成:我國共有56個民族,其中漢族人口最多,占總人口數的92%,其它55個民族占總人口的8%,所以稱為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壯族,有1500多萬人,人口400萬以上的民族有:滿族、回族、苗族、維吾爾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等。
2、 民族分布:特點(大雜居,小聚居)。地區分布(漢族的分布遍及全國各地,以東部和中部為集中,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東北地區)。
3、 民族政策:我國各民族不論大小一律平等;各民族有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風俗習慣的自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國家保護正常的宗教活動;在少數民族聚居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
2、中國的自然環境與自然資源

❺ 求七年級地理《印度》教案

問題四:印度自抄然環境特徵
1、世界第二人口大國: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國,人口居世界第二位。眾多的人口對資源、環境和經濟發展帶來很大壓力。因此,印度政府推選計劃生育政策。
2、位置:①大部分位於10ºN——30ºN之間,主要位於熱帶。②海陸位置:亞歐大陸南部,印度洋以北,東瀕孟加拉灣,西濱阿拉伯海。
3、地形:分為三部分,北部是喜馬拉雅山脈,中部是恆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
4、主要河流:恆河發源於喜馬拉雅山脈,由西北向東南注入孟加拉灣。
5、自給有餘的糧食生產:印度自推行「綠色革命」以來,糧食不僅能夠自給,而且還有一定的余糧可供出口。主要家產品為水稻和小麥,水稻主要分布在恆河平原及沿海平原地區,小麥主要分布在恆河上游及德干高原西北部。
6、氣候: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全年高溫,一年分為明顯的旱季和雨季。每年6—9月,盛行西南季風,降水多,為雨季。每年10月——次年5月,盛行東北季風,乾旱少雨,為旱季。印度水旱災害頻繁,主要是由西南季風的不穩定造成的(一盤西南季風風力弱,來得晚、退得早,就形成旱災;反之,則形成水災)。

❻ 商務星球版地理七下《印度》ppt課件復習提問1,印度的地形有什麼特點

來自搜狗網路:從喜馬拉雅山向南,一直伸入印度洋,北部是山嶽地區,中部是專印度河——恆屬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及其東西兩側的海岸平原。平原約占總面積的五分之二,山地只佔四分之一,高原佔三分之一,但這些山地、高原大部分海拔不超過1000 米。低矮平緩的地形在全國佔有絕對優勢,不僅交通方便,而且在熱帶季風氣候及適宜農業生產的沖積土和熱帶黑土等肥沃土壤條件的配合下,大部分土地可供農業利用,農作物一年四季均可生長,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❼ 初中地理教案湘教版版七年級下冊第一節《亞洲於歐洲》教學設計

第一節 亞洲及歐洲教學設計
● 教學設計思路
本節《亞洲及歐洲》是世界區域地理的第一節,也是大洲地理中最重要的一節。學習內容較多。因此,教學中注重教會學生利用地圖、數據、圖片等資料分析問題,並掌握分析大洲自然地理特徵方法。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參與意思。本節教材安排的特點是「學習亞洲,練習歐洲」,關於歐洲的地形特徵和氣候特徵,作為練習題,本節只要求了解,不要求掌握。關於「西歐氣候的成因」,作為練習題,本節只要求了解,不要求掌握。
●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初步認識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運用地圖說明亞洲和歐洲的經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
2.通過標准時間和國際日期變更線的介紹,培養學生簡單的時區和日期換算能力。
3.通過分析亞洲氣候特徵,使學生掌握氣候特徵的分析方法,並在閱讀地圖和分析資料的基礎上總結出歐洲氣候的特點。
4.通過地形圖引導學生分析亞洲河流特徵,並找出亞洲境內著名的湖泊。讓學生從歐洲氣候和地形入手解釋歐洲河流特徵,了解歐洲著名的河流。
5.讀「亞歐人口分布圖」說明亞洲人口分布,分析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學會閱讀亞歐政區圖。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學生對地圖的閱讀,使學生學會從地圖上學習地理知識的能力。
2.指導學生分析亞洲氣候復雜多樣的原因及表現,讓學生結合已學的氣候知識,分析並解答出有關歐洲氣候的思考題,從而培養學生的讀圖、歸納、對比分析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熱愛我們所居住的大洲——亞洲的良好情感,激發學生的自豪感。
2.通過對國家和人口的學習,可以培養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
● 教學重難點
(一)教學重點
1.學會運用地圖說出某地區的地理位置。
2.亞洲和歐洲的地理位置特點。
3.亞洲的地形特徵和氣候特徵。
(二)教學難點
1.學會簡單的時區和日期換算。
2.亞洲和歐洲的氣候及成因。
3.亞洲及歐洲河流特點的成因。
● 教學方法
復習引導法、讀圖分析法、對比分析法。
● 教學媒體
地圖冊、多媒體課件。
● 課時安排
4課時。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