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試卷 » 王錚地理學定律

王錚地理學定律

發布時間: 2021-02-22 12:42:40

『壹』 王錚的學術成就

在理論地理學的研究中,王錚除提出理論地理學的一般原理外,主要致力於理論地貌學和理論經濟地理學研究。早年,發展了一系列地貌演變的解析模型,如一維理想河流演變模型(1989)、沉積層層厚分布的模型(1991)、沿岸流作用下海岸線輪廓演化模型(1994)、泥沙懸浮的熵模式(1995)。2000年後重點開展理論經濟地理學研究,包括從統計力學角度推導出空間相互作用模型(1986,1989,2002)證明了A E Wilson模型的合理性並且證明在開發系統下該模型仍然成立,求出空間相互作用城市的數學形式,發展增長極的空間動力學模型(1988,1995),知識產業的區位模型(1999,2005)、旅遊業區位模型(2000,2002)、知識溢出空間過程模型(2003,2004)、產業集群模型(2008)、發展了一種高技術產業空間格局演變理論(2004~2010)和一種旅遊規劃學說(2000~2008)。王錚在理論地理學方面的研究工作,集中表現在他的理論地理學專著《地理科學導論》、《理論地理學概論》和《普通地理學》內,在這些專著中,王錚(與丁金宏合作)提出了地理事物具有環境-區域二象性,地理景觀界線信息測不準、地理學五條公設,區域進化觀點以及區域樞紐-網路結構學說等。特別是提出了「一個獨特的理論地理學體系」(胡煥庸評價),「明確地提出了宏觀經濟地理學和微觀經濟地理學的分類體系,有重要意義。」(吳傳均評價)
在區域管理學的研究中,王錚(與吳必虎等合作)提出了PRED協調概念和地理工程學說(1987,1989,1991,1995),定義了區域管理的概念和范疇(2000),提出了凱恩斯經濟政策與供應學派經濟政策的適用范疇,提出了區域知識管理學說(2006,2007)、區域溢出模式(2010)和區域發展的「三次本性」學說(2010,2012)等。後者被評價為發展了克魯格曼的新經濟地理學理論和陸大道的區域增長存在新因素觀點,被用於模擬經濟地理結構的進化.
在計算地理學方面,王錚發展了遙感圖像識別的統計學基礎認識(1987)、沉積盆地恢復的最優化演算法(1990)、地理過程突變辨別方法(1990,1995,1996)、地理-經濟系統復雜性分析的多重ABS模型(2007,2008,2010)、氣候保護模擬分析的多國模型(2005~2010),發展了若干空間運籌演算法(2006~2010),提出了計算機實驗人文地理學的方法論。這些工作,集中反映在王錚的專著《計算地理學》中。
近年,結合地理學和管理學研究,王錚的主要研究工作集中在氣候變化的人地關系模型研究和國家與區域的宏觀政策模擬方面,同時致力於發展理論經濟地理學。
在氣候變化科學內:1991年提出中國歷史時期降水曲線變化(王錚,張丕遠,鄭景雲),發現2000年來中國的降水持續下降,但是1230年到1900年間降水已經平穩。1993年提出中國近2000年氣候變化的階段性,發現280』s,880』s和1230~1260』s存在氣候突變,而且1230與1260突變是中國歷史時期最大的突變(與張丕遠、劉嘯雷合作),後來進一步確定這個突變發生在1245年前後(與吳靜合作)。1995年提出1830』s,1910』s存在氣候突變並且刻畫了現代氣候自然趨勢(與周清波,劉嘯雷合作)。1996年王錚、張丕遠提出中國近萬年氣溫變化曲線,並被收入國家歷史地圖集。1996年,王錚等(與張丕遠,劉嘯雷,劉燕華合作)發表文章論證氣候變化對中國人口分布的影響,發現了胡煥庸線在氣候變化下的波動,強調氣候溫暖期,中國北方垂直胡煥庸線的地帶性分異不明顯而是突出經度地帶性。這就影響了中國的歷史發展和朝代更替。2008年通過基於自主體的模擬進一步論證胡煥庸人口分布線的形成不晚於1250年。1994,1998,2005年王錚通過計算模擬得到歷史氣候變化對中國農業生產潛力的影響。在氣候保護的經濟學方面,王錚發展了多國氣候保護政策影響經濟動力學模型、經濟平穩增長約束條件下碳排放高峰估計的動力學模型,提出了帶GDP溢出的多區域氣候變化經濟學評估系統(MRICES),並完成若干政策模擬成果。
在經濟計算和政策模擬科學方面,王錚1997年模擬分析得出「人民幣沒有貶值必要而且貶值會帶來經濟體系混亂」的結論,1998年模擬分析中國合意城市化率為63%,城市化是新的經濟轉折點;1999年模擬得到糧食價格變動對中國糧食生產總產量影響不大,進而推斷糧食順價銷售不會給產量帶來明顯影響,並發表文章用數據說明教育產業化危害。2000年模擬發現,調整產業結構,中國不存在布朗預言的水資源危機。2000年後,王錚主持了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CGE、中國多區域CGE、多國經濟相互作用ABS、全國氣候保護政策模擬系統和SARS減災政策等政策模擬系統的研究,就氣候變化的農業影響、氣候保護經濟策略、氣候保護的宏觀經濟政策、人民幣匯率政策、國際地緣經濟政策、能源政策、水資源政策和匯率政策等開展了研究。
在理論經濟地理學領域,王錚的工作可以歸納為三點:
1)解決空間相互作的「封閉系統困境」,發展了經濟地理學第一定律;2)發展區域溢出學說,構建新產業區位理論;.3 提出新經濟地理的三個本性學說,構建新學科體系.
在地理學領域和政策科學領域推進計算技術的實際應用是王錚的主要興趣點:王錚開展的計算地理學和計算經濟學模擬的成果與國家重大經濟發展問題關系的有:模擬評價了東海西湖凹陷(含春曉油田等)的成油條件,證實油田的成油條件,排除了對某油氣田成礦條件的懷疑(1990),模擬評價了亞洲金融危機中人民幣貶值的風險,否定人民幣貶值意見(1998),模擬評價了中國各氣候-地貌區的SARS流行條件,提出分區分期減災對策(2003),模擬評價了中國各市縣的艱苦邊遠性,提出公務員與教師津貼等級政策(2006),模擬提出2009年中國應對經濟危機的投資重點應該放在中部(2009)。
2000年王錚及其課題組開始的模擬研究集中在全球氣候變化的人地關系領域,2012年發布的MRICES-2012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獲軟體著作權,它開拓了具人地關系協調功能的IAM計算傳統,模型包含GDP溢出,R&D溢出、內生技術進步、融資和地理工程調整等多種非線性動力學機制模塊,能對各種減排方案實時評價,可模擬各種應對對策。被聘請為IPCC第五次報告評審人員.

『貳』 遙相關與地理學第一定律矛盾嗎

遙相關與地理學第一定律並不矛盾。從它們的定義上看,此二者可謂是英雄所見版略同:
遙相關權,又稱大氣遙相關或遙聯,可簡要地定義為相隔一定距離的氣候異常之間的聯系。

地理學第一定律可以簡單理解為:地理空間的任何事物都是與其他事物相關的,只不過相近的事物關聯更緊密。
它們強調的都是聯系。

『叄』 地理學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貢獻。。。急求,望高手解答,,,謝謝

古希臘羅馬 古希臘羅馬地理學繼承了古埃及地理學運用數學探討地理現象的傳統,成為西方地理學發展的源流。其早期重要奠基人,是公元前 5世紀的希羅多德,他最早探索了歷史上的人地關系、討論了區域的界線;希波克拉底創立了人的 4種氣質學說,探討了環境對人類行為的影響。稍後,德謨克利特對宇宙的無窮性、大氣現象的原因、生物對氣候的依存以及地理環境與人類社會的關系,進行了觀察和推測。柏拉圖從唯心論出發,認為圓是最完美的對稱形,演繹出圓的地球位於宇宙中心,這是球形說最早的概念。柏氏的學生亞里士多德,則唯物地認為地球和天體都是原質構成的,從實驗材料和實地觀察中進行了歸納判斷,科學地證實了大地球形說。
中國最早的地理著作是戰國時代的《尚書·禹貢》和《管子·地員》。《尚書·禹貢》按地理特徵將古代中國版圖分為九州,並概要記載各地自然條件、經濟活動和物產交通,堪稱世界上第一部綜合地理作品。《管子·地員》探索了中國土地的分類和山地植物的垂直帶譜,是世界上最早對土地進行系統分類的作品
連年征戰、麥加朝覲和商業航海活動,使伊斯蘭世界成為東西方交流的樞紐,涌現了許多偉大的穆斯林旅行家,如馬蘇第等。十進位制和羅盤就是此期由中國經印度和阿拉伯世界傳入歐洲的。古代阿拉伯地理學的成就是不應忽視的。如921年,巴爾基搜集了阿拉伯旅行者的氣候觀察,編成了第一本《世界氣候圖集》;稍後,馬克迪西提出將世界分成14個氣候區的方案;11世紀早期,阿維森納觀察中亞山區,提出褶曲抬升山嶽的運動和侵蝕切割地形的均變過程。
中國 這個時期在方誌、沿革地理、域外地理、自然地理和地圖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成就。如法顯的《法顯傳》、玄奘的《大唐西域記》至今仍是研究中亞、印度歷史地理的重要文獻;酈道元的《水經注》至今仍為考證中國水資源和水環境演變的要著;沈括的《夢溪筆談》一書提出了河流的侵蝕、搬運和堆積作用,並用以解釋華北平原形成的原因,較西方類似的見地早4個世紀。
(19世紀初~19世紀後期) 最傑出的人物是德國 A.von洪堡和C.李特爾(見彩圖)。他們不僅是德國,也是全世界近代地理學的奠基人。

『肆』 地理學第一定律是什麼

地理學第一定律,即地理事物或屬性在空間分布上互為相關,存在集聚(clustering)、隨機(randm)、規則(Regularity)分布。內地理學第一定容律來源於WaldTbler的觀點「任何事物都相關,只是相近的事物關聯更緊密」。

『伍』 地理學5大公理

一、集群公理
二、勢能擴散公理
三、距離衰減公理
四、序動公理
五、時空對耦公理

『陸』 什麼是地理學第一定律

一種說法是:相鄰的事物相似,遠離的事物相異。另一種說法是:空間造專成隔離,隔離促屬成個性的形成和發展,由此繁衍出自然和人文景觀的多樣性和區域差異。前一種觀點強調的是地理同一性,後一種觀點強調的是地理差異性。然而兩種觀點都把這對矛盾統一體的本源歸結為——空間距離。

『柒』 王錚的學術論著

1. 王錚主編,吳必虎副主編,1990,理論地理學進展,濟南:山東地圖出版社
2. 王錚,吳必虎,丁金宏,孫胤社,1993,地理科學導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 王錚,丁金宏,1994,區域科學原理,北京:科學出版社
4. 王錚,丁金宏等,1994,理論地理學概論,北京:科學出版社
5. 王錚主編,1994,地球表層科學研究進展,北京:測繪出版社
6. 王錚主編,1999,走向縣域可持續發展,北京:科學出版社
7. 王錚,2000,區域的管理與發展,北京:科學出版社8. 王錚等,2002,理論經濟地理學,北京:科學出版社
9. 王錚主編,2004,中國國家環境經濟安全的政策模擬,科學出版社
10. 王錚主編,2004,城市與區域管理的地理計算分析,科學出版社
11. 王錚,薛俊波,朱永彬,吳靜,朱艷鑫,2010,經濟發展模擬分析的CGE技術,北京:科學出版社
12. 滕麗,王錚,2010,區域溢出,北京:科學出版社
13. 王錚,吳靜,朱永彬,2010,氣候保護的經濟學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
14. 王錚,夏海斌,吳靜,2010,普通地理學,北京:科學出版社
15. 王錚,吳靜,2011,計算地理學,北京:科學出版社
學術論文200多篇略

『捌』 1,地球表層系統中的地理過程有哪些2,地理學的基本規律包括哪些內容

地理學的基本規律包括哪些內容
地理學有三個基本規律:一,地域分異規律,包括緯度地帶版性權、經度地帶性、垂直地帶性和非
地帶性;二,地域綜合規律,包括距離衰減規律和區域系統規律;三,地域發展規律,包括地理環境周期性發展和人地關系發展階段性.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