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正午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教學視頻
❶ 地球上北半球各地在一年中,正午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有何變化
正午太陽高度:
北半球各地冬至日為全年最小值;北回歸線及其以北,夏至日為最大值
晝夜長短:
冬至日晝短夜長,北極圈及其以內極夜;夏至日晝長夜短,北極圈及其以內極晝;春秋分晝夜平分
希望採納
❷ 正午太陽高度與晝夜長短變化規律表
北半球
晝夜長短:6.22夏至日晝最長,12.22冬至日晝最短。6.22-12.22晝逐漸變短;12.22-次年6.22晝逐漸增長。
在回內歸線以北正容午太陽高度,6.22-12.22逐漸變小,12.22達到最小;12.22-次年6.22晝逐漸逐漸增大,6.22日達到最大。
南半球相反
❸ 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規律(簡要概括)
北半球
晝夜長短:6.22夏至日晝最長,12.22冬至日晝最短。6.22-12.22晝逐漸變短;12.22-次年6.22晝逐漸增長。回
在回歸線以北正答午太陽高度,6.22-12.22逐漸變小,12.22達到最小;12.22-次年6.22晝逐漸逐漸增大,6.22日達到最大。
南半球相反
❹ 造成正午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季節變化的原因
1、引起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1)太陽光線對於地平面的交角,叫做太陽高度角,簡稱太陽高度(用H表示)。同一時刻正午太陽高度由直射點向南北兩側遞減。因此,太陽直射點的位置決定著一個地方的正午太陽高度的大小。在太陽直射點上,太陽高度為90°,在晨昏線上,太陽高度是0°。
(2)正午太陽高度變化的原因:由於黃赤交角的存在,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引起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3)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規律:正午太陽高度就是一日內最大的太陽高度,它的大小隨緯度不同和季節變化而有規律地變化。
2、晝夜長短隨緯度和季節變化:
地球晝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線叫晨昏線(圈)。晨昏線把所經過的緯線分割成晝弧和夜弧。由於黃赤交角的存在,除二分日時晨昏線通過兩極並平分所有緯線圈外,其它時間,每一緯線圈都被分割成不等長的晝弧和夜弧兩部分(赤道除外)。地球自轉一周,如果所經歷的晝弧長,則白天長;夜弧長,則白晝短。晝夜長短隨緯度和季節變化的規律見下表:
(2)氣候四季包含的月份。春(3、4、5月)、夏(6、7、8月)、秋(9、10、11月)、冬(12、1、2月)。
(3)西方四季: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為起點。比我國天文四季晚一個半月。
❺ 讀下面兩幅圖,圖①是一年中我國某地正午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的變化圖,圖②是二分二至時地球公轉示意圖,
(1)圖示內容為我國二分二至時正午太陽高度和太陽視運動曲線,①中所示的正午太陽高度,F是正確的,根據正午太陽高度的計算公式,我國該地的緯度為40°,G代表的是冬至日正午太陽高度,H=90°-(40°+23°26′)=26°34?;E代表的是夏至日正午太陽高度,H=90°-(40°-23°26′)=73°26?.
(2)E代表的是夏至日,圖②中A為夏至日,B為秋分日,C為冬至日,D為春分日.符合的是A.
(3)圖②中A為夏至日,B為秋分日,C為冬至日,D為春分日,由D運行到B位置時,地球公轉的速度先變慢後加快;全球極晝范圍的變化情況是由北極點逐漸擴大到北極圈,再逐漸縮小到北極點;上海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變化情況是先變大再變小;因為遠日點公轉速度最慢,有極晝的極點極晝時間為大於半年.
(4)圖②中當地球到C位置時,冬至日,氣壓帶、風帶的位置偏南.符合的是C,B選項風向不正確;A、D氣壓帶、風帶的位置不正確.
(5)冬季,我國受反氣旋控制,符合的是C.
(6)
❻ 地理時間的計算,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計算,晝夜長短的計算,太陽視運動的計算各5題要題目和過程
你還不如自己找找資料,多看看題,加深理解!
❼ 請求地理高人幫我解決一些地理問題,有關晝夜長短的,正午太陽高度的,和地球自轉的
第一道題需要了解四個地區的緯度位置
A新加坡非常靠近赤道,所以在太陽版直射赤道的時候(即權春秋分),新加坡的太陽高度角應該接近最大。而圖中春秋分的時候,太陽高度角最小,所以A錯。應該把這個W形的曲線翻轉一下,變成M形的。
B巴西利亞在赤道與南回歸線之間,所以太陽高度角最小的時候應該是太陽直射北回歸線的時候,即夏至。
但是圖中夏至的太陽高度角不是最低的,冬至比他還要低,所以B錯
C 圖C可看出冬至的時候太陽高度角最低,且為0,說明C點位於北極圈上。但是倫敦在北極圈以南,C也錯
D 紐約在北回歸線和北極圈之間,沒有太陽直射,沒有極晝極夜,所以太陽高度角在0和90之間,並且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時也就是夏至時太陽高度角達到最大。選D
第二題
從題中可知北半球的某地8日19時日落,則可算出白晝時間為14小時>12小時,所以太陽直射北半球。
太陽光線是與晨昏線垂直的,2.4圖中,2圖陽光直射北半球。選2
❽ 高一地理必修一計算題:地方時 區時 時區 正午太陽高度 晝夜長短的計算 還有地轉偏向力的畫法
全球有24個市區,每個時區15度,但是中國都是以東八區為標准時間也就是所謂的北京時間。每個相連時區相差一個小時。計算正午太陽高度角是有公式的。由於地面冷熱不均而形成的空氣環流,稱為熱力環流。它是大氣運動的一種最簡單的形式。大氣大范圍運動的狀態。某一大范圍的地區(如歐亞地區、半球、全球),某一大氣層次(如對流層、平流層、中層、整個大氣圈)在一個長時期(如月、季、年、多年)的大氣運動的平均狀態或某一個時段(如一周、梅雨期間)的大氣運動的變化過程都可以稱為大氣環流。
❾ 高一地理正午太陽高度及晝夜長短變化規律 求解!!!
北半球
晝夜長短:6.22夏至抄日晝最長,12.22冬至日晝最短。6.22-12.22晝逐漸變短;12.22-次年6.22晝逐漸增長。
在回歸線以北正午太陽高度,6.22-12.22逐漸變小,12.22達到最小;12.22-次年6.22晝逐漸逐漸增大,6.22日達到最大。
南半球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