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中微格教學設計
A. 怎麼寫地理微格教案
微格教學的英文為Microteaching,在我國被譯為「微型教學」、「微觀教學」、「小型教學」等,目前國內用得較多的是「微格教學」。微格教學是一種利用現代化教學技術手段來培訓師范生和在職教師教學技能的系統方法。微格教學創始人之一,美國教育學博士德瓦埃.特.愛倫認為微格教學:「是一個縮小了的、可控制的教學環境,它使准備成為或已經是教師的人有可能集中掌握某一特定的教學技能和教學內容」。 微格教學實際上是提供一個練習環境,使日常復雜的課堂教學得以精簡,並能使練習者獲得大量的反饋意見。 微格教學並不意味著教學內容或者教學過程的簡化不生動,微格教學時間一般控制在5—10分鍾,在這幾分鍾內要求教師或者師范生將平時40分鍾課堂內容能夠在這幾分鍾內完整呈現並且使得學生聽懂,理解! 乍看之下認為不可能,但是微格教學要求,在前2分鍾內將這次所要講的重點內容提出,之後時間用於講解,練習。 微格教學在初期被認為是單一簡化教學過程,但是現在隨著時代的發展,教師教學水平的要求提高,微格教學的要求也更加高,要求教師在微格教學中精簡用詞,不廢話,說話嚴謹,另外教師的體態,表情等方面也是同等上課要求!這對與提高教學水平是非常有幫助的! 根據多年的微格教學實踐及國內微格教學研究情況,我們將微格教學的概念定義為:「微格教學是一個有控制的實踐系統,它使師范生或在職教師有可能集中解決某一特定的教學行為,或在有控制的條件下進行學習。它是建築在教學理論、視聽理論和技術基礎上,系統培訓教師教學技能的方法。
B. 幫忙找一篇高中物理的微格教學教案,謝謝
《牛頓第一定律》教學技能教案(微格教學)
教學技能:運用多媒體技能
教學目標:
1、知道伽利略理想實驗及其推理過程和結論,知道理想實驗是科學研究中的一種重要方法。
2、科學合理使用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過程:
教師:
引言:今天開始,我們學習運動和力的關系的知識,叫做動力學。動力學的基礎是牛頓運動定律,本節研究牛頓第一定律。
新課:生活經驗告訴我們,原來靜止的物體,用力推它,可以使它運動起來。持續用力推它,它將保持運動。不推了,它將停止運動。
請問:根據這一經驗,我們能提出什麼問題?又能總結什麼規律?
學生:
學生回憶相關生活經驗。
學生可能回答:物體為什麼運動了?又為什麼停止了?
預期回答:力是使物體運動的原因。(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教師:
肯定學生的問題和結論。
教師:
古希臘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科學家,被譽為「科學天才」的亞里士多德就是這么認為的!
這個觀點延續了2000多年的歷史。但是,權威的觀點就一定是真理嗎?
學生:不一定!
教師:
好!敢於向權威提出質疑是進行科學研究的重要品質。接下來,我們把問題進行分解。
問題一:首先請大家思考:物體為什麼由靜止變為運動?
學生:因為你用力推了它。
教師:確實是推了。但是,你用力推物體,物體就一定運動嗎?
學生:不一定。舉例。
教師:因此我們不能簡單地認為是:推了物體,物體就運動。我們要從物體受力的情況進行分析。請問,在這個過程中物體受到什麼力的作用?
學生:物體受到向下的重力G、向上的支持力N,水平推力F和摩擦力f。
教師:為什麼能推動物體?
學生:因為水平推力F比摩擦力f要大。
教師:能推動靜止的物體,是因為推力比阻力大的原因教師:回答了物體為什麼由靜止到運動的問題。接下來,請大家思考:
問題二:運動的物體一定要持續地「推」嗎?
學生:不要。舉例如,使勁一推,手離開後,物體能繼續向前滑行;用力踢球,球離開腳後能繼續向前飛行。
教師:從此看來,運動並不需要力來維持!
教師:但是,請大家繼續思考:
問題三:為什麼物體又由運動變為靜止了呢?
學生:可能回答:沒有用力推了;因為有摩擦阻力等等。
教師:我們還是從受力情況進行分析。不推了,就是撤去了推力F,阻力有沒有變化?
學生:阻力沒有變化。
教師:因此,使物體停下來的真正原因是:物體受到了阻力的作用!
教師:400多年前,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就提出了問題:如果沒有摩擦力,結果會是怎樣?
學生:預期回答,物體就不停了。
教師:我們先看一個模擬演示實驗:三輛相同的小車,從三個相同的斜面,從同樣相同的高度,同樣由靜止開始下滑。這樣,他們將以同樣的速度到達水平面。而水平面的表面分別是毛巾、木版和玻璃。大家注意觀察實驗現象。
學生:觀察實驗。
教師:根據觀察到的現象,我們能總結什麼樣的規律?
學生:預期總結:在越光滑的表面,摩擦力越小,小車滑行的距離越遠!
教師:非常好。同學們還能想到什麼?
學生:如果絕對光滑,小車將滑行無窮遠!
教師:太棒了!我們同學能根據實驗事實,進行科學抽象的思維了。伽利略也根據實驗事實,設計了一個理想實驗。
教師:介紹理想實驗並課件演示。
1)兩個對接的光滑斜面,使靜止的小球沿一個斜面滾下,小球將滾上另一個斜面。(2)如果沒有摩擦,小球將上升到釋放的高度(3)減小第二個斜面的角度,小球在這個斜面上仍要達到原來的高度。(4)繼續減小第二個斜面的傾角,最後使它處於水平位置,小球因為永遠也到不了原來的高度,所以沿水平面將永遠的運動下去。
學生:觀察理想實驗。
學生:總結伽利略的觀點。
教師:根據實驗,伽利略提出了他的觀點:在水平面上運動的物體之所以會停下來,是因為受到摩擦阻力的原因。設想沒有摩擦,物體將保持這個速度繼續運動下去。
學生:重復並體會「理想實驗」的方法。
教師:總結理想實驗的方法。
伽利略理想實驗將可靠的事實和理論思維結合起來,能更深刻地反映科學規律。
教師:介紹愛因斯坦對伽利略的評價——伽利略的發現以及他所應用的科學的推理方法是人類思想史上最偉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標志著物理學的真正開端。
C. 地理微格教學的目錄
總序
前言
第一章微格教學理論研究
第一節微格教學概述
一、什麼是微格教學
二、微格教學的產生和發展
三、微格教學的基本特點
四、微格教學的作用
五、微格教學與教育現代化
第二節微格教學的理論基礎
一、認知學習理論
二、當代教育理論
三、傳播理論
四、系統科學理論
五、微格教學的理論依據
第三節微格教學的模式
一、斯坦福大學及芝加哥大學模式(美國)
二、悉尼大學模式(澳大利亞)
三、新烏斯特大學及斯特靈大學模式(英國)
四、對各國微格教學模式的分析
五、我國的微格教研模式
思考與練習
第二章微格教學實踐研究
第一節微格教學設計
一、微格教學的教學設計概述
二、微格教學的教學設計原理
三、微格教學的教學設計過程模式
第二節微格教學教案設計
一、微格教學教案的目標描述
二、微格教學教案的教學活動設計
三、微格教學教案的教學程序設計
四、微格教學教案的編寫
第三節微格教學過程的組織實施
一、理論學習和輔導
二、教學技能分析
三、組織示範觀摩
四、指導備課
五、角色扮演
六、反饋評議
七、修改教案,反復訓練
第四節微格教學技能的評價與反饋
一、微格教學評價的意義和作用
二、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
三、微格教學評價的實施
四、微格教學中的反饋
思考與練習
第三章教學基本功與地理課堂教學技能
第一節教師的教學基本功
一、教學態度
二、教學方法
三、教學組織安排
四、教學語言
五、課堂板書
六、教態
七、學科專業技能
八、應變能力
九、教學媒體
十、教學設計
第二節地理教師的教學能力
一、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靈活運用教育學和心理學理論於地理教學實踐的能力
三、分析和組織地理教材的能力
四、優選和運用地理教學方法的能力
五、設計和調控地理教學過程的能力
六、運用地圖進行教學的能力
七、速繪、設計和運用地理略圖、板畫及各種常見地理圖表的能力
八、選擇、運用和製作地理直觀教具的能力
九、指導學生進行地理實踐活動的能力
十、進行地理教學研究的能力
第三節地理課堂教學技能及其分類
一、教學技能的含義
二、地理教學技能的分類
思考與練習
第四章地理課堂教學的基本技能
第一節地理教學語言技能
一、教學語言技能的含義
二、教學語言的功能
三、教學語言技能的類型
四、教學語言技能的構成要素
五、教學語言技能運用的基本要求
六、教學語言技能的評價
第二節地理教學體態語言技能
一、體態語言的含義
二、體態語言的功能
三、體態語言的分類
四、體態語言的運用技巧
五、體態語言技能的評價
第三節地理教學「三板」技能
一、板書
二、板畫
三、板圖
四、「三板」技能的應用要求
五、「三板」技能的評價
第四節地理教學講解技能
一、講解技能的含義
二、講解的功能
三、講解的類型
四、講解技能的運用要求
五、講解技能的評價
第五節地理教學演示技能
一、演示技能的含義
二、演示的功能
三、演示的類型
四、演示技能的構成要素
五、演示技能的應用原則
六、演示技能的評價
第六節地理教學提問技能
一、提問技能的含義
二、提問的功能
三、提問的類型
四、提問技能的構成要素
五、提問技能的應用原則
六、提問技能的評價
思考與練習
第五章調控地理課堂教學過程的技能
第一節地理教學導人技能
一、導入技能的含義
二、導入的功能
三、導入的類型
四、導入技能的評價
第二節地理教學結束技能
一、結束技能的含義
二、結束的功能
三、結束的類型
四、結束技能的構成要素
五、結束技能的應用原則
六、結束技能的評價
第三節地理教學組織技能
一、組織技能的含義
二、組織的功能
三、組織技能的類型
四、組織技能的構成要素
五、組織技能的應用原則
六、組織技能的評價
思考與練習
第六章地理說課和評課技能
第一節地理說課技能概述
一、說課概念的界定
二、說課的基本特點
三、說課的功能
四、說課的類型
第二節說課的內容與基本要求
一、說課的內容
二、說課的基本要求
三、說課案例
第三節說課的方法與技巧
一、說課前的准備
二、說課的方法
三、說課的技巧
第四節說課與備課、上課的關系
一、說課與教案的關系
二、說課與備課的關系
三、說課與上課的關系
四、說課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第五節說課的評價
一、說課的評價標准
二、說課的評價方法
三、重視說課評價的發展性功能
四、怎樣評價說課
第六節地理評課技能
一、評課的內容
二、評課的功能
三、評課的形式
四、評課的原則
五、評課的注意事項
六、怎樣開展課堂教學評價
思考與練習
第七章微格教學與地理微格教研
第一節微格教研與傳統教研
一、微格教研與傳統教研的區別與聯系
二、微格教研促進師資隊伍向能力型發展
第二節地理微格教研
一、事先的學習與研究
二、微格教研的形式與內容
第三節地理微格教研中的同儕訓練
一、教
二、評價
三、再教
四、再評價
第四節以地理課例研究為載體的「多人同課異構」微格教研模式的實踐研究
一、「多人同課異構」教研活動的特點與實施
二、「多人同課異構」的課例實踐
三、「多人同課異構」微格教學評價的作用
四、「多人同課異構」微格教學評價應注意的事項
思考與練習
參考文獻
後記
D. 微格教學教學設計這里怎麼寫「教師活動」和「學生活動」不知道怎麼寫有哪些套用的寫法嗎
教師活動欄寫教師如果進行教學的。如何啟發教學,組織學生活動等。學生欄寫學生如何學習的。多少學生發言,做題等問題。
E. 教學設計在微格教學中的意義
教學設計在微格教學中的意義,應該是體現教學理念的一種很好的呈現方式,是引領學生成長的一個模本
F. 地理科學校內實習怎麼寫教案和微格教學
一、區域活動
重點指導:語言區(英語角)、國畫區
活專動目標:1、指導孩子屬能主動大膽的選擇自己喜歡的區域進行游戲
2、提高幼兒在游戲中和其他幼兒交往合作的能力
3、指導幼兒在游戲中能禮貌用語
活動准備:各種區域活動物品
活動過程:1、幼兒自主選擇游戲區域
2、幼兒自主游戲
指導要點:①幼兒能大膽開口說英語,鼓勵用英語交往,並說完整的語句
②國畫區注意顏色寶寶不混在一起
3、教師講評
二、運動
拍皮球
活動目標:1、讓幼兒進一步練習雙手拍皮球
2、幫助雙手拍皮球有困難的幼兒練習拍皮球
活動准備:皮球若干
活動過程:1、幼兒自由練習拍皮球
師:我們班這幾天一直在練習拍皮球,等一下老師要看看哪些小朋友拍皮球有進步了,還要看看哪些孩子以前不會的今天會了
2、幼兒展示拍皮球
①教師請拍的好的幼兒拍給其他幼兒看
師:小朋友說說他們為什麼拍的好啊
②教師請拍皮球有困難的幼兒拍皮球
師:我們來幫助他們想想辦法怎樣才能拍好皮球,好嗎?
3、教師總結
三、生活活動
學墊毛巾
活動目標:1、指導幼兒學墊毛巾
2、在學墊毛巾時幼兒之間能產生互相友愛的感情
G. 微格教學的教案
微格教學教案
案例一:中學語文微格教學教案
學校 授課教師
科目 語文 課文題目 《雲南歌會》
導入方法 錄音導入法 班級 八年三班
時間
分配 教師行為 學生行為 備注
教師課前准備好雲南的民歌磁帶,在課上給學生播放,把學生引入到那風景優美、文化燦爛的少數民族眾多的雲南。一起去體會雲南特有即興歌唱,互相對歌,游戲傳情的風俗。因此讓我們一起走進《雲南的歌會》「聽一聽」裡面傳出的情歌。
學生聽磁帶,必定為那悠揚的歌聲所吸引。因而興趣大發。
案例二:中學信息技術微格教學教案
設計者: LMS 科目: 信息技術
課題: Photoshop圖層的基本概念與操作
主要的教學技能:板書技能、提問技能
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能夠掌握圖層的概念、知道圖層面板的按鈕的功能、掌握圖層的分類,並知道如何應用,能夠應用製作奧運福娃明信片;
過程與方法:通過老師的講解與上機真實體驗學習,並會製作明信片;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熱愛美術、信息技術的情操,學生喜歡使用PS。
教學重點:圖層的概念、圖層面板按鈕及其功能、圖層的分類
教學難點: 圖層面板按鈕及其功能、圖層的分類
教學過程:
時間分配 教學行為 教學技能 學生行為
教學媒體
板書內容
第1-4分鍾 同學們,還記得我們上節課學習的內容嗎?我們要製作一張奧運福娃明信片,通過學習圖層的基本知識和操作,相信我們一定能做出像這樣漂亮的明信片。好,首先來復習一下上節課的內容,哪位同學來回答一下,什麼是圖層?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要點 導入
提問
板書 回答圖層的概念
圖層想像為硫酸紙(一種透明紙),其中一張放在其餘紙張頂上。 PPT
板書內容:圖層是一張透明的紙,不同的層可以進行獨立操作,對其他層沒有影響。
第4—5分鍾 復述圖層的概念,
同學們,我們上節課還學習了圖層面板的基本操作,大家是不是躍躍欲試,想知道要怎麼做奧運福娃明信片,老師現在來示範一下。 講解 PPT展示圖層的概念以及圖層面板的基本操作
第6-9分鍾 演示如何製作奧運福娃明信片
在製作過程中,提問學生,復習圖層的分類
板書製作流程 講解
板書
提問 觀看演示、回答問題 Photoshop演示奧運福娃明信片的製作。板書內容:
1. 製作郵政編碼框¬——>普通圖層
2. 製作「中國郵政明信片」等文字¬——>文字圖層
3. 製作福娃郵票——>形狀圖層、普通圖層、文字圖層
4. 製作橫線——>文字圖層
第10分鍾 復習講課內容
講解
提問
H. 直線與平面平行微格教學技能訓練教學設計主要教學技能怎麼寫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部分的寫作要求:三個操作要求:(1)分析《課專程標准》的屬要求.(2)分析每課教材內容在整個課程標准中和每個模塊(每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3)分析高中每課教材內容與初中教材相關內容的區別和聯系.
(二)學生分析
學生分析部分的寫作要求:三個操作要求:(1)分析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能力狀況.(2)分析學生存在的學習問題.(3)分析學生的學習需要和學習行為.
(三)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部分的寫作要求:三個操作要求:(1)確定知識目標.(2)確定能力、方法培養目標及其教學實施策略.(3)確定引導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教學選點及其教學實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