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復旦大學歷史地理學
㈠ 2014年復旦大學歷史地理學是自主命題了嗎
首先:是自主命題的。
簡介;
復旦大學(Fudan University),簡稱「復旦」,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入選「珠峰計劃」、「111計劃」、「2011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為「九校聯盟」成員、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成員、環太平洋大學協會成員、21世紀大學協會成員,是一所綜合性研究型的全國重點大學。
復旦大學由原復旦大學、原上海醫科大學合並而成。原復旦大學創建於1905年,原名復旦公學,是中國人自主創辦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創始人為中國近代知名教育家馬相伯,首任校董為國父孫中山先生。校名「復旦」二字選自《尚書大傳·虞夏傳》中「日月光華,旦復旦兮」的名句,意在自強不息,寄託當時中國知識分子自主辦學、教育強國的希望。1917年復旦公學改名為私立復旦大學;1937年抗戰爆發後,學校內遷重慶北碚,並於1941年改為「國立」;1946年遷回上海江灣原址;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後,復旦大學成為文理科綜合大學;1959年成為全國重點大學。2000年,復旦大學與上海醫科大學合並,成立新的復旦大學。
復旦師生謹記「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的校訓,嚴守「文明、健康、團結、奮發」的校風,力行「刻苦、嚴謹、求實、創新」的學風,發場「愛國奉獻、學術獨立、海納百川、追求卓越」的復旦精神,以服務國家為己任,以培養人才為根本,以改革開放為動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貢獻。
歷史地理學研究中心:
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成立於1999年6月,前身是成立於1957年,由我國歷史地理學奠基人、著名歷史地理學家和歷史學家、已故中國科學院院士譚其驤教授創辦的復旦大學歷史系中國歷史地理研究室。1982年6月,經教育部批准,在研究室基礎上建立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1981年被確定為首批碩士、博士學位授予點。1987年被國家教委確定為全國首批重點學科。1999年,教育部首批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歷史地理研究中心成立。2005年,歷史地理研究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正式掛牌。
作為目前國內專職人員最多、門類最全、總體水平最高、實力最強的中國歷史地理專門研究機構,本所擁有一批國內公認的學科帶頭人,梯隊結構比較合理,研究涉及歷史人文地理和歷史自然地理的各個方面。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中心主任現由張曉虹教授擔任。歷史地理研究中心現共有研究人員27名,行政人員5人。其中教授16名,副教授9名,講師2名,26人具有博士學位。
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在譚其驤先生等老一輩學者的言傳身教下,素以學風嚴謹著稱。自成立以來,總體學術水平長期處於國內第一的地位,其骨幹均為各分支學科的學術帶頭人,尤其是在疆域政區、水道變遷、地名考證、歷史地圖的研究和編繪、歷史地理古籍整理、歷史氣候和災害等方面一直處於學科前沿。近年來在中國歷史地理信息系統、歷史人口地理、移民史、歷史政治地理、歷史文化地理、歷史社會地理等人文地理分支學科又有了很大的發展。
在人材培養方面,1960年研究室創建歷史地理專業,於1960-1962年連續招收了三屆共52名歷史地理專業本科生。1983年8月,本所研究生周振鶴、葛劍雄在譚其驤先生指導下完成博士論文並通過答辯,成為全國首批兩名文科博士。到目前為止,本所共有5篇「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占復旦大學文科之半,居全國歷史學科首位。此外,還有4篇博士論文獲得全國優秀博士論文提名。目前,本所每年在讀的博士研究生和碩士研究生近百人,畢業生已遍布全國各地,為歷史地理學人才的培養做出了重要貢獻。
㈡ 復旦大學的 歷史地理學 好不好考
211、985這類學校肯定都不好考,但是如果你基礎好,成績很好,肯努力也是可以試試的。(~·~望採納)
㈢ 求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考研的參考書目
復旦大學歷史地來理研究中心考研,
考試源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或203日語③742歷史地理基礎
復試科目:歷史地理綜合知識(口試)、 歷史地理文獻閱讀能力(筆試) 、外語(口試),
參考書目:1. 王成組:《中國地理學史(先秦至明代)》,商務印書館,1988年增訂第2版。
2. 趙榮、楊正泰:《中國地理學史(清代)》,商務印書館,1998年版。
㈣ 求問復旦大學歷史地理考研初試科目
歷史地理學參考書目
● 中國地理學發展史
1. 王成組:《中國地理學史(先秦至明代)》,商務印書館,1988年增訂第2版。
2. 趙榮、楊正泰:《中國地理學史(清代)》,商務印書館,1998年版。
● 工具書
3. 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共八冊),地圖出版社,1982年版。
4. 辭海編纂委員會編《辭海·地理分冊·歷史地理》,上海辭書出版社,1982年第2版。
5. 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中國歷史地名辭典》編委會編《中國歷史地名辭典》,江西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6. 中國歷史大辭典編纂委員會編《中國歷史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年版。(其中的「歷史地理卷」為譚其驤主編)
7. 史為樂主編《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版。(最為詳實;其中相當多的詞條內容來自大部分未曾公開的《中國歷史地圖集》資料卡片)
● 歷史地理學基本知識的學習
8. 鄒逸麟編著《中國歷史地理概述》,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9. 鄒逸麟主編《中國歷史人文地理》,科學出版社,2001年版。
㈤ 關於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生
我哭,
個人感覺哪個前景都不會太好的,
三者選一,我個人認為歷史人文地理相可能好些。
因為我們正在大力提倡弘揚民族文化,歷史人文地理可能會受追捧的。
㈥ 復旦大學歷史地理學專業是全國統考嗎
不是!是自己出題。全國統考的專業課只有那少數的幾門,像這種很小眾的課程都是自主出題。
㈦ 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的學科建設
歷史地理研究中心前身的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自成立以來,總體學術水平專長期處於國內第一的地屬位,其骨幹均為各分支學科的學術帶頭人,尤其是在疆域政區、水道變遷、地名考證、歷史地圖的研究和編繪、歷史地理古籍整理、歷史氣候和災害等方面一直處於學科前沿。在中國歷史地理信息系統、歷史人口地理、移民史、歷史政治地理、歷史文化地理、歷史社會地理等人文地理分支學科又有了很大的發展。在2001年-2005年的近五年期間,歷史地理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出版專著30部,發表學術論文500多篇。
到目前為止,中國歷史地理研究中心是國內專業人員最齊備、設備條件最好、研究領域最廣、成果最豐碩、培養人才最多的歷史地理研究與教學機構。
㈧ 復旦大學歷史地理專業的考研參考書籍
這是我老師總結的書單,他碩博都在復旦,專業歷史地理。
歷史地理學參考書目
● 中國地理學發展史
1. 王成組:《中國地理學史(先秦至明代)》,商務印書館,1988年增訂第2版。
2. 趙榮、楊正泰:《中國地理學史(清代)》,商務印書館,1998年版。
● 工具書
3. 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共八冊),地圖出版社,1982年版。
4. 辭海編纂委員會編《辭海·地理分冊·歷史地理》,上海辭書出版社,1982年第2版。
5. 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中國歷史地名辭典》編委會編《中國歷史地名辭典》,江西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6. 中國歷史大辭典編纂委員會編《中國歷史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年版。(其中的「歷史地理卷」為譚其驤主編)
7. 史為樂主編《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版。(最為詳實;其中相當多的詞條內容來自大部分未曾公開的《中國歷史地圖集》資料卡片)
● 歷史地理學基本知識的學習
8. 鄒逸麟編著《中國歷史地理概述》,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9. 鄒逸麟主編《中國歷史人文地理》,科學出版社,2001年版。
10.中國科學院《中國自然地理》編輯委員會編《中國自然地理·歷史自然地理》,科學出版社,1982年版。
● 歷史地理學基本史料簡介與閱讀
11.楊正泰:《中國歷史地理要籍介紹》,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2.侯仁之主編《中國古代地理名著選讀》(第一輯),學苑出版社,2005年版。
13.《禹貢》,收錄於《漢書·地理志》之中。
14.[北魏]酈道元注,[清]楊守敬、熊會貞疏:《水經註疏》,江蘇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15.[唐]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中華書局,1983年版。
16.[宋]樂史:《太平寰宇記》,中華書局,2007年版。
17.[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18.[明]王士性:《廣志繹》,中華書局,1981年版。
19.[清]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2年版。
20.[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中華書局,2002年版。
21.《嘉慶重修一統志》(《續修四庫全書》本)
22.十七部正史「地理志」:《漢書·地理志》、《續漢書·郡國志》、《晉書·地理志》、《宋書·州郡志》、《南齊書·州郡志》、《魏書·地形志》、《隋書·地理志》、《舊唐書·地理志》、《新唐書·地理志》、《舊五代史·郡縣志》、《新五代史·職方考》、《宋史·地理志》、《遼史·地理志》、《金史·地理志》、《元史·地理志》、《明史·地理志》、《清史稿·地理志》。(譚其驤先生主編的《正史地理志匯釋叢刊》已出版多部,可參考)
23.七部正史「河渠志」:《史記·河渠書》、《漢書·溝洫志》、《宋史·河渠志》、《金史·河渠志》、《元史·河渠志》、《明史·河渠志》、《清史稿·河渠志》(周魁一等著有《二十五史河渠志注釋》一書,中國書店,1990年版,可參考)
24.《史記·貨殖列傳》
● 當代著名歷史地理學者的經典論著
25.史念海:《河山集》(多集)。
26.侯仁之:《歷史地理學的理論與實踐》,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27.譚其驤:《長水集》(上、下),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長水集續編》,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8.陳橋驛:《水經注研究》(多集)。
29.鄒逸麟:《椿廬史地論稿》,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30.周振鶴:《學臘一十九》,山東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1.葛劍雄:《行路集》,山東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 歷史人文地理各分支學科的相關論著
※ 歷史(疆域)政區地理:
32譚其驤:《簡明中國歷史地圖集》「圖說」部分,中國地圖出版社,1991年版。
33.周振鶴:《西漢政區地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34.李曉傑:《體國經野:歷代行政區劃》,長春出版社,2004年版。
35.周振鶴:《中國地方行政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6.葛劍雄:《歷史上的中國:中國疆域的變遷》,上海錦綉文章出版社,2007年版。
※ 歷史人口地理:
37.葛劍雄:《西漢人口地理》,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38.葛劍雄等:《簡明中國移民史》(導言部分),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9.安介生:《山西移民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國內第一部區域移民史專著)
40.葛劍雄:《中國人口史》(第一卷,導論部分),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 歷史文化地理:
41.盧雲:《漢晉文化地理》,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國內第一部斷代歷史文化地理專著)
42.張偉然:《湖南歷史文化地理研究》,復旦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國內第一部區域歷史文化地理專著;張先生還著有《湖北歷史文化地理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研究方法有別於前著,可對比研讀)
43.周振鶴主著:《中國歷史文化區域研究》,復旦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 歷史城市地理:
44.顧朝林:《中國城鎮體系——歷史·現狀·展望》,商務印書館,1992年版。
45.史念海:《中國古都和文化》,中華書局,1998年版。
46.馬正林編著《中國城市歷史地理》,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47.[美]施堅雅主編《中華帝國晚期的城市》(葉光庭等譯),中華書局,2000年版。
48.董鑒泓主編《中國城市建設史》(第三版),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4年版。
49.李孝聰:《歷史城市地理》,山東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 歷史民族地理:
50.安介生:《歷史民族地理》(上、下),山東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 歷史交通地理:
51王文楚:《古代交通地理叢考》,中華書局,1996年版。
52.辛德勇:《古代交通與地理文獻研究》,中華書局,1996年版。
※ 歷史軍事地理:
53.史念海:《河山集》(四集),陝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
54.胡阿祥主編《兵家必爭之地:中國歷史軍事地理要覽》,海南出版社,2007年版。
註:歷史經濟地理、歷史社會地理亦為歷史人文地理學的重要分支,但尚沒有對本分支有理論貢獻的專著出版,要想對其有大略了解可參見《中國歷史人文地理》(鄒逸麟主編)中的相關章節。
● 歷史地圖學的相關論著
55.[美]余定國:《中國地圖學史》(姜道章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56.張修桂:《中國歷史地貌與古地圖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版。
● 區域歷史地理學的相關論著
57.鄒逸麟主編《黃淮海平原歷史地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58.孫進己主編《東北亞歷史地理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59.侯甬堅:《區域歷史地理的空間發展過程》,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60.吳必虎:《歷史時期蘇北平原地理系統研究》,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
61.魯西奇:《區域歷史地理研究:對象與方法——漢水流域的個案考察》,廣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62.李孝聰:《中國區域歷史地理》,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63.鄧輝等:《從自然景觀到文化景觀——燕山以北農牧交錯地帶人地關系演變的歷史地理學透視》,商務印書館,2005年版。
64.[日]前田正名:《河西歷史地理學研究》(陳俊謀譯),中國藏學出版社,1993年版。
65.[日]前田正名:《平城歷史地理學研究》(李憑等譯),書目文獻出版社,1994年版。
● 二十世紀中國歷史地理學科的發展歷程
66.葛劍雄:《悠悠長水·譚其驤前傳》,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悠悠長水·譚其驤後傳》,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67.陳光中:《侯仁之》,三聯書店,2005年版。
● 單篇論文的閱讀
※ 葛劍雄、華林甫:《二十世紀的中國歷史地理研究》(載《歷史研究》2002年第3期)一文涉及了二十世紀中國歷史地理學科的諸多重要研究文章,可據此作一索引並加以研讀。
※ 葛劍雄、華林甫編《20世紀中國學術文存——歷史地理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書後列有「20世紀中國歷史地理研究主要論著目錄索引」,可選讀部分文章。
※《中國歷史地理論叢》和《歷史地理》兩種專業學術刊物的文章要加以重視,可選讀其中部分文章。
㈨ 考復旦大學歷史地理是怎樣的難度啊 比北大北師大都難嗎 大概要怎樣的分數就比較有把握呢
關鍵是你是哪的人 你要不是北京人 建議你別來北師 北京要外省的分太高了
祝你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