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試卷 » 652自然地理學

652自然地理學

發布時間: 2021-02-21 14:00:52

⑴ 中大各專業錄取分數線

中山大學2007年在廣東省錄取情況統計(理科)
序號 專業名稱 一志願上線人數 招生計劃 報考熱度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1 經濟學 178 20 890% 679 634 641
2 金融學 176 23 765% 661 639 649
3 物流管理 110 20 550% 657 631 639
4 經濟學(國際金融,財政稅務,國際貿易) 239 45 531% 646 624 630
5 工商管理(物流管理,會計與財務管理,市場營銷) 199 45 442% 655 618 626
6 會計學 150 35 429% 654 627 638
7 沒語言文學 40 10 400% 640 614 626
8 保險 87 22 395% 647 629 634
9 土木工程 113 30 377% 645 616 625
10 通信工程 149 46 324% 647 619 628
11 臨床醫學(八年制) 174 56 311% 680 624 636
12 財政學 43 15 287% 647 631 636
13 國際經濟與貿易 74 26 285% 682 632 642
14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89 32 278% 646 612 624
15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214 85 252% 670 616 630
16 自動化 80 36 222% 650 612 622
17 物理學 62 28 221% 657 608 629
18 工商管理 48 22 218% 638 620 626
19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96 47 204% 656 613 623
20 光信息科學與技術 140 70 200% 665 614 626
21 數字媒體藝術 44 22 200% 642 603 611
22 口腔醫學(七年制) 35 18 194% 652 607 625
23 應用心理學 47 25 188% 646 607 622
24 微電子學 93 50 186% 645 605 616
25 行政管理 44 25 176% 642 606 614
26 財務管理 61 35 174% 656 618 626
27 城市規劃 33 20 165% 658 611 622
28 數學與應用數學 122 75 163% 653 608 621
29 法學 81 50 162% 649 605 619
30 網路工程 58 36 161% 642 608 617
31 電子商務 62 40 155% 632 608 617
32 生物技術 106 69 154% 649 606 620
33 臨床醫學 283 185 153% 650 602 615
34 軟體工程(計算機應用軟體) 61 40 153% 641 603 615
35 應用化學 33 23 143% 629 596 605
36 工商管理(企業人力資源管理) 48 35 137% 637 606 615
37 統計學 57 42 136% 643 604 612
38 市場營銷 26 20 130% 655 608 621
39 材料化學 37 29 128% 634 598 605
40 公共關系學 12 10 120% 628 607 616
41 葯學 67 60 112% 651 600 610
42 口腔醫學 33 30 110% 636 599 610
43 化學 34 34 100% 644 598 612
44 環境科學 60 65 92% 648 598 609
45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40 45 89% 634 600 608
46 信息與計算科學 68 80 85% 651 604 613
47 信息安全 26 32 81% 633 602 609
48 環境工程 36 45 80% 650 596 606
49 熱能與動力工程 12 15 80% 638 604 612
50 社會學 4 5 80% 596 592 594
51 化學工程與工藝 24 31 77% 627 596 603
52 邏輯學 23 30 77% 634 591 604
53 生物科學 50 71 70% 650 595 608
54 軟體工程(通信軟體) 28 40 70% 652 596 607
55 材料物理 21 30 70% 636 603 611
56 臨床醫學(眼科視光學) 21 30 70% 647 597 613
57 生物醫學工程 10 15 67% 611 597 601
58 英語(商務英語) 47 75 63% 643 590 605
59 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經濟地理與城鄉區域規劃) 15 24 63% 610 594 599
60 藝術設計學 12 20 60% 634 593 608
61 公共政策學 6 10 60% 629 592 604
62 理論與應用力學 7 14 50% 644 600 614
63 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水資源與環境) 5 10 50% 629 590 596
64 旅遊管理 23 50 46% 618 590 598
65 預防醫學 39 90 43% 644 590 599
66 軟體工程(數字的媒體) 17 40 43% 642 594 602
67 旅遊管理(國際旅遊) 8 20 40% 624 593 604
68 哲學 4 10 40% 627 591 602
69 國際政治 4 10 40% 625 593 607
70 醫學檢驗 7 18 39% 629 590 597
71 軟體工程(嵌入式軟體與系統) 15 40 38% 626 593 604
72 地質學 5 16 31% 622 590 594
73 英語(翻譯) 21 70 30% 629 590 608
74 檔案學 3 10 30% 633 590 598
75 生態學 8 31 26% 619 590 595
76 護理學 3 12 25% 605 594 597
77 應用化學(化學生物學) 23 93 25% 652 590 597
78 英語(對外漢語) 7 30 23% 635 590 599
79 交通工程 10 50 20% 638 594 605
80 水文與水資源工程 3 15 20% 627 590 597
81 歷史學 2 10 20% 604 590 595
82 康復治療學 3 17 18% 624 590 598
83 法醫學 3 17 18% 601 599 600
84 地理信息系統 3 18 17% 646 591 602
85 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 2 12 17% 596 590 592
86 大氣科學 1 15 7% 652 591 620
87 人類學 0 8 0% 613 592 600
88 地理科學 0 16 0% 623 590 597
89 圖書館學 0 10 0% 605 590 595
90 地理信息系統(測繪工程) 0 17 0% 626 590 598
91 應用氣象學 0 15 0% 630 590 605

中山大學2007年在廣東省錄取情況統計(文科)
序號 專業名稱 一志願上線人數 招生計劃 報考熱度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1 經濟學 104 15 693% 674 648 660
2 經濟學(國際金融,財政稅務,國際貿易) 245 50 490% 656 635 643
3 金融學 72 15 480% 668 643 653
4 物流管理 51 12 425% 660 641 648
5 應用心理學 21 5 420% 644 636 639
6 會計學 119 30 397% 675 638 644
7 工商管理(物流管理,會計與財務管理,市場營銷) 171 50 342% 659 632 639
8 國際經濟與貿易 51 15 340% 662 645 652
9 保險 51 15 340% 659 641 647
10 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經濟地理與城鄉區域規劃) 27 10 270% 640 621 626
11 法學 196 75 261% 669 628 638
12 漢語言文學 134 55 244% 654 627 635
13 工商管理 33 15 220% 652 632 637
14 新聞學 76 40 190% 653 628 634
15 財政學 32 17 188% 662 636 644
16 法語 27 15 180% 656 627 638
17 數學媒體藝術 33 20 165% 652 622 630
18 英語 22 15 147% 662 627 638
19 行政管理 51 36 142% 640 626 630
20 工商管理(企業人力資源管理) 27 20 135% 642 627 632
21 地理信息系統 12 10 120% 647 614 623
22 公共關系學 21 18 117% 653 626 632
23 市場營銷 17 15 113% 635 622 628
24 旅遊管理(酒店管理) 29 28 104% 670 621 630
25 歷史學 40 39 103% 647 618 625
26 考古學 2 2 100% 629 617 623
27 政治學與行政學 20 21 95% 641 623 627
28 英語(商務英語) 66 75 88% 660 618 628
29 哲學 17 22 77% 638 618 624
30 社會學 10 13 77% 647 623 628
31 英語(對外英語) 23 30 77% 652 615 625
32 社會工作 18 25 72% 644 616 621
33 藝術設計學 12 19 63% 639 614 622
34 德語 10 16 63% 645 621 629
35 旅遊管理(國際旅遊) 17 30 57% 651 614 623
36 國際政治 11 22 50% 651 619 627
37 日語 7 15 47% 647 615 630
38 英語(翻譯) 29 70 41% 654 614 623
39 地理科學 2 5 40% 639 616 623
40 旅遊管理 27 70 39% 646 614 621
41 人類學 4 12 33% 625 614 618
42 公共政策學 5 16 31% 649 621 625
43 圖書館學 7 28 25% 644 614 618
44 檔案學 5 25 20% 627 614 617
45 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水資源與環境) 1 5 20% 624 614 617

⑵ 理科男652分,可以報什麼學校

理科生,相對於文科生而言,它指因喜愛自然科學而學習理科的學生,切忌為了學理而學理。理科生學習的科目以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為主,以政治、歷史、地理為輔。

⑶ 亞洲的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的手繪圖

亞洲是亞細亞洲的簡稱:
亞細亞洲(字源古希臘語:Ασία;拉丁語:Asia),簡稱亞洲, 是七大洲中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一個洲。其覆蓋地球總面積的8.6%(或者總陸地面積的29.4%)。人口總數約為40億,佔世界總人口的60%。
亞洲絕大部分土地位於東半球和北半球。其傳統上被定義為非洲-亞歐大陸的一部分。非洲-歐亞大陸的西部則為歐洲。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為蘇伊士運河。蘇伊士運河以東為亞洲。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為土耳其海峽、烏拉爾山脈、大高加索山脈、裏海和黑海。烏拉爾山脈以東及大高加索山脈,裏海和黑海以南為亞洲。大陸東至白令海峽的傑日尼奧夫角(西經169度40分,北緯60度5分),南至努沙登加拉群島(東經103度30分,南緯11度7分),西至巴巴角(東經26度3分,北緯39度27分),北至切柳斯金角(東經104度18分,北緯77度43分),最高峰為聖母峰。跨越經緯度十分廣,東西時差達11小時。西部與歐洲相連,形成地球上最大的陸塊亞歐大陸。
亞洲東面是太平洋、北面是北冰洋,南面則瀕臨印度洋,西面以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與歐洲分界,西南面隔亞丁灣、曼德海峽、紅海與非洲相鄰,東北面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
亞細亞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名稱,希臘人稱呼他們的東方(一說為太陽升起的地方)為亞細亞,可能是來源於亞述人的名稱,亞述一詞在亞述的語言中也代表東方,原來只指希臘東方的小亞細亞半島,後來擴展到包括所有東方地區。
洲名釋義: 古代腓尼基語,意為「東方日出之地」,與歐洲「西方日落之地」相反。
面 積: 4400萬平方千米,世界第一大洲。
人 口: 2000年人口達36.72億人,約佔世界總人口的60.5%。
種 族: 黃種人約佔全洲人口的3/5以上,其次是白種人,黑種人很少。
語 言: 分屬於漢語、漢藏語系、南亞語系、阿爾泰語系、朝鮮語系、日本語系、馬來-波利尼西亞語系、達羅毗荼語系、閃米特-含米特語系、印歐語系。
宗 教: 亞洲是佛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三大宗教發源地。
氣 候: 亞洲大陸地跨寒、溫、熱三個氣候帶。氣候的主要特徵是:氣候類型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影響范圍廣,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廣。
自然資源: 礦產種類多,儲量大,石油、鐵、錫等儲量居各洲首位;森林總面積約佔世界可開發森林總面積的13%;可開發水力資源年可發電量達26000億千瓦時,佔世界可開發水力資源量的27%;沿海漁場面積約佔世界沿海漁場總面積的40%。
經 濟: 除日本、新加坡、韓國等國家外,亞洲大多數國家的經濟以農業、礦業為主。各國各地區工業發展水平和部門、地域結構差異顯著,絕大多數國家工業基礎薄弱,采礦業、農產品加工業及經紡工業佔主要地位。
位於東半球的東北部,東瀕太平洋,南臨印度洋,北瀕北冰洋,西達大西洋的屬海地中海和黑海。
大陸東至傑日尼奧夫角(西經169度40分,北緯60度5分),南至皮艾角(東經103度30分,北緯1度17分),西至巴巴角(東經26度3分,北緯39度27分),北至切柳斯金角(東經104度18分,北緯77度43分)。在各洲中所跨緯度最廣,具有從赤道帶到北極帶幾乎所有的氣候帶和自然帶。所跨經度為除南極洲外最廣的洲,東西距離最長的洲,東西時差達11小時。
西北部以土耳其海峽、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黑海、大高加索山脈、 博斯普魯斯海峽、達達尼爾海峽同歐洲分界;西南隔蘇伊士運河、紅海與非洲相鄰;東南面隔海與大洋洲相望 ;東北隔寬僅86千米的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對。
亞洲面積4400萬平方千米(包括島嶼),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9.4%,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洲。亞洲大陸與歐洲大陸毗連,形成全球最大的陸塊——亞歐大陸, 總面積約5071萬平方千米,其中亞洲大陸約佔4/5。
亞洲名稱的由來
亞洲是世界七大洲中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一個洲。它的名字也最古老。全稱是亞細亞洲,意思是「太陽升起的地方」。其英文名為Asia。相傳亞細亞的名稱是由古代腓尼基人所起。頻繁的海上活動,要求腓尼基人必須確定方位。所以,他們把愛琴海以東的地區泛稱為「Asu」,意即「日出地」;而把愛琴海以西的地方則泛稱為「Ereb」,意為「日沒地」。Asia一詞是由腓尼基語Asu演化來的,其所指的地域是不很明確的,范圍是有限的。到公元前一世紀Asia已成為羅馬帝國的一個行政省的名稱,以後才逐漸擴大,包括現今整個亞洲地區,成為一個世界最大的洲名。
亞洲是「亞細亞洲」的簡稱。「亞細亞洲」該詞來源於古代西亞等地古人的閃米特語。亞細亞的意思是指東方日出的地方。亞洲是世界文明古國中國、印度、巴比倫的所在地,又是佛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的發詳地,對世界文化的發展有著重大的影響。
亞洲位於東半球的東北部,東瀕太平洋,南臨印度洋,北濱北冰洋,西達大西洋的屬海地中海和黑海。大陸東至傑日尼奧夫角(西經169度40分,北緯60度5分),南至皮艾角(東經103度30分,北緯1度17分),西至巴巴角(東經26度3分,北緯39度27分),北至切柳斯金角(東經104度18分,北緯77度43分)。在各洲中所跨經度第二廣,具有從赤道帶到北極帶幾乎所有的氣候帶和自然帶。所跨緯度亦最廣,東西時差達11小時。西北部以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博斯普魯斯海峽、達達尼爾海峽同歐洲分界;西南隔蘇伊士運河、紅海與非洲相鄰;東南面隔海與大洋洲相望;東北隔寬僅86千米的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對。亞洲面積4400萬平方千米(包括島嶼),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9.4%,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洲。亞洲大陸與歐洲大陸毗連,形成全球最大的陸塊——亞歐大陸,總面積約5071萬平方千米,其中亞洲大陸約佔4/5。

亞洲地理集錦
喜馬拉雅山脈——世界最高大的山脈,海拔超過7000米的山峰有50多座。
珠穆朗瑪峰——喜馬拉雅山脈主峰,世界最高峰,海拔8844.3米
青藏高原——世界最高的大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稱。
西西伯利亞平原——亞洲最大的平原,面積260萬平方千米。
裏海——世界最大的湖泊、或鹹水湖,面積約37萬平方千米。
貝加爾湖——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最深處達1620米,蓄水量2.3萬立方千米。
死海——湖面低於海平面400米,是世界陸地最低點。由於湖水含鹽量過大,湖水中除細菌外,其他生物不能生存。
阿拉伯半島——世界最大半島,面積約300萬平方千米。
馬來群島——世界最大的群島,散布在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廣闊海域,包括島嶼2萬多個,面積243萬平方千米。
[編輯本段]居民

截止2007年上半年,亞洲人口35.13億,世界人口65.67億。人口1億以上的有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日本、孟加拉國和巴基斯坦。城市人口約佔全洲人口的18%。人口分布以中國東部、日本太平洋沿岸、爪哇島、恆河流域、印度半島南部等地最密集,每平方千米達300人以上。
新加坡平均每平方千米可達4400多人,是亞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國家。人口密度最小的國家是蒙古,平均每平方千米僅1人多;沙烏地阿拉伯、阿曼等國家平均每平方千米5-7人。亞洲的種族、民族構成非常復雜,尤以南亞為甚。黃種人(又稱蒙古利亞人種)為主要人種。其餘為白種人、棕色人及人種的混合類型。
全洲大小民族、種族共有約1000個,約佔世界民族、種族總數的一半。其中有十幾億人口的漢族,也有人數僅幾百的民族或部族。根據語言近似的程度,亞洲的居民分屬漢藏語系、南亞語系、阿爾泰語系、朝鮮語和日本語(有人認為這兩種語系未定)、馬來—波利尼西亞語系、達羅毗茶語系、閃米特-含米特語系、印歐語系等。亞洲是佛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三大宗教的發源地。
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是中國,第二是印度。
[編輯本段]表:亞洲各國的面積、人口
了解一下亞洲的各國:(中國2007.1.1-131 425萬人 2007.4.3-131 719萬人 增加294萬人)7.2(131 908)
國家名稱 首都 人口(萬) 面積(平方公里)
中華人民共和國 北京 1,362,044,605 9,584,492
巴林 麥納麥 75.6397 665
韓國 首爾 4,832.4000 98,480
黎巴嫩 貝魯特 367.7700 10,452
東帝汶 帝力 106 14,874
尼泊爾 加德滿都 2,587.3917 140,800
泰國 曼谷 6,235.4402 514,000
巴基斯坦 伊斯蘭堡 14,766.3429 803,940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阿布扎比 230 83 600
不丹 廷布 80 46 000
阿曼 馬斯喀特 309 500 240
亞塞拜然 巴庫 86 600 770
朝鮮 平壤 122 762 2 280
菲律賓 馬尼拉 299 700 7 070
柬埔寨 金邊 181 035 1 050
卡達 多哈 11 43757
吉爾吉斯斯坦 比什凱克 195 500 466
馬爾地夫 馬累 298 27.3
馬來西亞 吉隆坡 329 733 2 117
蒙古 烏蘭巴托 1 566 500 260
沙烏地阿拉伯 利雅得 2 240 000 1 915
汶萊 斯里巴加灣市 5 765 30.7
寮國 萬象 236 800 520
日本 東京 12800 377800
土庫曼 阿什哈巴德 488 100 466
哈薩克 阿斯塔納 2 724 900 1 680
巴勒斯坦國 耶路撒冷 164,741,924
塔吉克 杜尚別 143 100 600
喬治亞 第比利斯 69 700 540
科威特 科威特城 17 818 170
敘利亞 大馬士革 185 180 1 500
印度 新德里 2 974 700 96 020
印度尼西亞 雅加達 1 904 443 20 350
亞美尼亞 埃里溫 29 800 378
阿富汗 喀布爾 652 300 2 210
烏茲別克 塔什干 447 400 2 370
斯里蘭卡 科倫坡 65 610 1 830
伊拉克 巴格達 441 839 2 120
越南 河內 329 556 7 650
伊朗 德黑蘭 1 645 000 7 100
葉門 薩納 531 869 1 610
約旦 安曼 96 188 458
緬甸 內比都4] 676 581 4 680
孟加拉國 達卡 143 998 12 200
新加坡 新加坡 647 340
以色列 特拉維夫 [2] 580
土耳其 安卡拉 769 360 6 280
塞普勒斯 尼科西亞 788,457 9 251
註:[1] 根據聯合國關於巴勒斯坦分治決議規定,在巴勒斯坦地區建立的阿拉伯國面積為1.15萬多平方千米,後誒以色列佔領,1988年11月,巴勒斯坦國宣告成立,但未確定疆界。
[2] 根據1947年聯合國關與巴勒斯坦分治決議的規定,以色列的面積為1.49萬平方千米。
[4] 緬甸於2005年底由仰光遷都至內比都
[編輯本段]自然環境

亞洲的大陸海岸線綿長而曲折,海岸線長69900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線最長的一洲。海岸類型復雜。 多半島和島嶼,是半島面積最大的一洲。阿拉伯半島為世界上最大的半島(面積約300萬平方公里)。加里曼丹島為世界第三大島。亞洲地形總的特點是地表起伏很大,崇山峻嶺匯集中部,山地、高原和丘陵約佔全洲面積的3/4。全洲平均海拔950米,是世界上除南極洲外地勢最高的一洲。全洲大致以帕米爾高原為中心,向四方伸出一系列高大的山脈,最高大的是喜馬拉雅山脈。在各高大山脈之間有許多面積廣大的高原和盆地。在山地、高原的外側還分布著廣闊的平原。亞洲有許多著名的高峰,世界上海拔8 0 0 0 米以上的高峰,全分布在喀喇昆侖山脈和喜馬拉雅山脈地帶,其中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海拔8 8 4 4.43米。亞洲有世界陸地上最低的窪地和湖泊--死海(湖面低於地中海海面3 9 2 米),還有被稱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亞洲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洲。東部邊緣海外圍的島群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地區。東部沿海島嶼、中亞和西亞北部地震頻繁。亞洲的許多大河發源於中部山地,分別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內流區主 要分布在亞洲中部和西部。亞洲最長的河流是長江,長6397千米;其次是黃河,長5464千米;湄公河長4500千米。最長的內流河是錫爾河(2991千米),其次是阿姆河和塔里木河(2179千米)。貝加爾湖是亞洲最大的淡水湖和世界最深的湖泊。
亞洲地跨寒、溫、熱三帶,其氣候基本特徵是大陸性氣候強烈,季風性氣候典型,氣候類型復雜。北部沿 海地區屬寒帶苔原氣候。西伯利亞大部分地區屬溫帶針葉林氣候。東部靠太平洋的中緯度地區屬亞洲地形圖季風氣候,向南過渡到亞熱帶森林氣候。東南亞和南亞屬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赤道附近多屬熱帶雨林氣候。中亞和西亞大部分地區屬沙漠和草原氣候。西亞地中海沿岸屬亞熱帶地中海式氣候,西伯利亞東部的上揚斯克和奧伊米亞康極端最低氣溫曾達攝氏-71度,是北半球氣溫最低的地方。
亞洲氣候類型復雜多樣的原因
1、南北跨的緯度多,熱量條件相差大。
2、東西跨的經度多,降水條件差異大,
3、地形復雜,地形類形多樣,海拔高差大。
亞洲的島嶼主要集中在東南海面。約有幾萬個大小島嶼,總面積為320萬平方公里,其中面積超過10萬平方公里的大島有6個(加里曼丹島、蘇門答臘島、幾內亞島、蘇拉威西島、爪哇島和本州島)。
亞洲是世界上大江大河匯集最多的大陸,長度在100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8條之多,其中4000公里以上的有5條(長江、黃河、湄公河、和黑龍江)。
亞洲地跨寒、溫、熱三帶,是世界上氣候差別最大的一個洲。 亞洲礦產資源種類繁多,儲量大。主要有煤、鐵、石油、錫、銻、鎢、銅等,其中最著名的是西亞的石油和東南亞的錫。農產品在世界上佔有重要的地位,稻穀和天然橡膠佔世界總產量的90%以上,棉花、椰子、胡椒、木棉、柚木、黃麻、茶葉的產量也名列前茅。
亞洲是世界文明古國中國、印度和巴比倫的所在地,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佛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的發源地。亞洲人民為世界文化做出了偉大的貢獻。
[編輯本段]自然資源

亞洲礦產資源豐富,種類繁多,富集區多。主要礦藏有煤、鐵、石油、錫、鎢、銻、銅、鉛、鋅、錳、菱鎂礦、金、石墨、鉻等。石油、錫、菱鎂礦、鐵等的儲量均居各洲首位,錫礦儲量約佔世界錫礦總儲量60%以上。亞洲的森林面積約佔世界森林總面積的13%。 可利用的水力資源也極豐富。亞洲沿海漁場面積約佔世界沿海漁場總面積的40%,著名的漁場主要分布在大陸東部沿海,有中國的舟山群島、台灣島和西沙群島漁場,以及鄂霍次克海、北海道、九州等漁場。
[編輯本段]經濟概況
在古代,亞洲人民就創造了燦爛的文化。有素稱發達的農業和手工業,有許多科學發明創造,對世界經濟 的發展作出了偉大的貢獻。16世紀以後,西方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相繼侵入,許多國家和地區先後淪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經濟遭到了嚴重摧殘,民族經濟發展緩慢。致使許多國家和地區長期處於貧困落後的狀態。目前,亞洲除日本外,大多數國家為發展中國家。農業在亞洲各國中占重要地位。稻穀、天然橡膠、金雞納霜、馬尼拉麻、柚木、胡椒、黃麻、椰干、茶葉等的產量分別佔世界總產量80%--90%以上,原油、魚、大豆 、棉花產量均佔世界總產量30%--40%,錫精礦產量約佔世界總產量60%左右,鎢精礦、花生、芝麻 、煙草、油菜籽的產量均佔世界總產量的45%,木棉 、蠶絲、椰棗等的產量和牲畜總頭數也居世界前列。絕大多數國家工業基礎薄弱,采礦業和農產品加工業較先進,重工業正在發展。中國東半部、日本、韓國、爪哇島、斯里蘭卡西部、印度中部、土耳其西部交通發達。 東南沿海海上運輸發達。廣大內陸地區和沙漠地區以畜力為主。
[編輯本段]地理區域
在地理上習慣分為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中亞和北亞。
東亞:指亞洲東部。包括中國、朝鮮、韓國、蒙古和日本。面積約1170萬平方千米。人口13億多。 地勢西高東低,分四個階梯。中國西南部稱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東南半部為季風區,屬溫帶闊葉林氣候和亞熱帶森林氣候;西北部屬大陸性溫帶草原、沙漠氣候;西南部屬山地高原氣候。5-10月東部沿海受台風影響。礦物資源以煤、鐵、石油、銅、銻、鎢、鉬、金、菱鎂礦、石墨等最豐富。東亞是稻、薯蕷、糜子、蕎麥、大豆、薴麻、茶、油桐、漆樹、柑橘、桂圓、荔枝、人參等栽培植物的原產地。所產稻穀佔世界稻穀總產量40%以上,茶葉佔世界總產量25%以上,大豆佔20%。棉花、花生、玉米、甘蔗、芝麻、油菜籽、蠶絲等的產量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
東南亞:指亞洲東南部地區。包括越南、寮國、柬埔寨、緬甸、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 菲律賓、汶萊、東帝汶等國家和地區。面積約448萬平方千米。人口45000多萬。地理上包括中南半島和南洋群島兩大部分。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地區之一。 群島區和半島的南部屬熱帶雨林氣候,半島北部山地屬亞熱帶森林氣候。礦物以錫、石油、天然氣、煤、鎳、鋁土礦、鎢、鉻、金等為重要。東南亞是檸檬、黃麻、丁香、豆蔻、胡椒、香蕉、檳榔、木菠蘿、馬尼拉麻等熱帶栽培植物的原產地,盛產稻米、橡膠、香料、柚木、木棉、金雞納霜及熱帶水果。
南亞:指亞洲南部地區。包括斯里蘭卡、馬爾地夫、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面積約437萬平方千米。人口10億以上。本區北部為喜馬拉雅山脈南麓的山地區,南部印度半島為德干高原,北部山地與德干高原之間為印度河-恆河平原。北部和中部平原基本上屬亞熱帶森林氣候,德干高原及斯里蘭卡北部屬熱帶草原氣候,印度半島的西南端、斯里蘭卡南部和馬爾地夫屬熱帶雨林氣候,印度河平原屬亞熱帶草原、沙漠氣候。礦物資源以鐵、錳、煤最豐富。 南亞是芒果、蓖麻、茄子、香蕉、甘蔗,以及蓮藕等栽培植物的原產地。所產黃麻、茶葉約佔世界總產量1/2左右。稻米、花生、芝麻、油菜籽、甘蔗、棉花、橡膠、小麥和椰乾等的產量在世界上也占重要地位。
西亞:也叫西南亞,指亞洲西部。包括阿富汗、伊朗、土耳其、塞普勒斯、敘利亞、黎巴嫩、巴勒斯坦、 約旦、伊拉克、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葉門、阿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卡達和巴林。面積約700多萬平方千米。人口20000多萬。高原廣布,北部多山脈。北部山地高原與南部阿拉伯半島之間為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所沖積而成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氣候乾燥。南部沙漠面積廣大。本區地中海、黑海沿岸地區和西部山地屬地中海式氣候,東部和內陸高原屬亞熱帶草原、沙漠氣候,阿拉伯半島的大部分地區屬熱帶沙漠氣候。石油的儲量和產量在世界上占重要的地位。西亞是胡蘿卜、甜瓜、洋蔥、菠菜、苜蓿、椰棗等栽培植物和阿拉伯駱駝、阿拉伯馬、安哥拉山羊、安哥拉兔等著名畜種的原產地。
中亞:指中亞細亞地區。狹義講只包括土庫曼、烏茲別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四國的全部和哈薩克的南部。本區東南部為山地,地震頻繁,屬山地氣候;其餘地區為平原和丘陵,沙漠廣布,氣 候乾旱,屬溫帶和亞熱帶沙漠、草原氣候。礦物以天然氣、石油、煤、銅、鉛、鋅、汞、硫黃和芒硝較重要。 中亞是豌豆、蠶豆、蘋果等栽培植物以及卡拉庫爾綿羊的原產地。出產棉花、煙草、稻米、蠶絲、羊毛和葡萄 、蘋果等。
北亞:指俄羅斯亞洲部分的西伯利亞地區。西部為西西伯利亞平原,中部為中西伯利亞高原和山地,東部為遠東山地。極圈以北屬寒帶苔原氣候,其餘地區屬溫帶針葉林氣候。河流結冰期六個月以上。礦物以石油、 煤、銅、金、金剛石較重要。出產麥類、馬鈴薯、亞麻和木材等。
[編輯本段]亞洲最中心的點
亞洲最中心的點,亞洲大陸地理中心,位於烏魯木齊市南郊烏魯木齊縣永豐鄉的包家槽子村境內。地理座標為北緯43°40『37",東經37°19『52"。
亞洲大陸地理中心是指亞洲大陸范圍內處於均衡位置的點,它距大陸周邊海岸線最遠,大陸性最強。經中國科學院新疆地理研究所兩年多的測算和實地考察,勘定為北緯43°40′37〃、東經37°19′52〃,實地在天山 北麓沖洪積扇上的永豐鄉包家槽子村境內,東北至烏魯木齊市中心約30公里,有公路可達。 一座高18米,代表性極強的具有典型亞洲區域特色的「亞心」標志塔巍巍聳立在「亞心」點上。
[編輯本段]宗教
亞洲是世界性宗教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的發禪地。此外還有猶太教、印度教及錫克教等亞洲宗教。
(1)佛教於公元前6世紀形成於亞洲的印度和尼泊爾毗鄰處。創立者為古印度喬達摩·悉達多(約公元前566~486年),屬釋迦族,後被稱為釋迦牟尼。
(2)伊斯蘭教起源於亞洲阿拉伯半島,於公元7世紀由麥加人穆罕默德(公元570~632年)創立,為一神教。麥地那和麥加是伊斯蘭教聖地,《古蘭經》為最高經典。
(3)基督教起源於西亞巴勒斯坦的伯利恆。創始人是猶太拿撒勒人耶穌基督(公元元年12月25日生於伯利恆)。耶路撒冷是基督教的聖地,《聖經》為最高經典。
[編輯本段]地勢
亞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地勢高聳,四周地勢較為低下。發源於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狀流向周邊海洋,形成眾多較為長的外流河。

⑷ 652分能上什麼大學

高考650分錄取的大學名單有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方工業大學,吉首大學、湖北警官學院,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上海財經大學,上海交通大學。

選擇什麼樣的大學是數百萬名准大學生及其家長心中最記掛的事情。綜合考量因素很多,選擇大學的綜合實力,科研實力,文化氛圍,地理位置,因為對學生而言,這是最直接受益的因素。教師是學校的根本,一所好的學校必定要有好的教師,一名好的教師首先要有好的教學水平。

(4)652自然地理學擴展閱讀:

考生在利用各高校近幾年(至少2年)的錄取分數線填報志願時,一定要通盤考慮,切忌死搬硬套。

1、對於考前估分填報志願的考生,要參照近幾次的模擬考試成績和自身目前的狀態,對自己的高考成績做出合理估算,並大致確定自己的錄取批次,在此基礎上再將自己的成績與預選高校近幾年的錄取線對比。對比時要注意高校在本地招生量的變化,以及高校的大小年現象。

2、對於高考後出分前填報志願的考生,要對照答案,仔細回憶,把分估准;然後准確給自己定位,列出適合自己的高校,根據各高校近幾年的錄取分數線,按照合理的梯度,在志願表上排出自己心儀的高校和專業的順序。

3、對於知道高考成績後填報志願的考生,拿到成績後與心儀高校近幾年的錄取線稍加比較,一般都能很快地明確自己的目標,甚至有的幾個好朋友一商量,大家都報這個學校吧,這樣的後果是:一些受歡迎的重點高校錄取線被抬得很高,高分考生「撞車」,而一些不出名的高校則被冷落,很少有學生去報。

參考資料:網路-高考錄取分數線

⑸ 中山大學錄取分數線(文科)

中山大學03-07年在廣東錄取情況

年份
平均分
最高分
最低分

2007
文631/理613
文675/理682
文614/理590

2006
733
884
687

2005
728
900
674

2004
724
900
682

2003
723
900
655

文科分專業統計信息(此表統計信息不含特殊類招生)

序號
專業名稱
一志願上重點線人數
招生計劃
報考熱度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1
經濟學
104
15
693%
674
648
660

2
經濟學(國際金融,財政稅務,國際貿易)
245
50
490%
656
635
642

3
金融學
72
15
480%
668
643
653

4
物流管理
51
12
425%
660
641
648

5
應用心理學
21
5
420%
644
636
639

6
會計學
119
30
397%
675
638
644

7
工商管理(物流管理,會計與財務管理,市場營銷)
171
50
342%
659
632
639

8
國際經濟與貿易
51
15
340%
662
645
652

9
保險
51
15
340%
659
641
647

10
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經濟地理與城鄉區域規劃)
27
10
270%
640
621
626

11
法學
196
75
261%
669
628
638

12
漢語言文學
134
55
244%
654
627
635

13
工商管理
33
15
220%
652
632
637

14
新聞學
76
40
190%
653
628
634

15
財政學
32
17
188%
662
636
644

16
法語
27
15
180%
656
627
638

17
數字媒體藝術
33
20
165%
652
622
630

18
英語
22
15
147%
662
627
638

19
行政管理
51
36
142%
640
626
630

20
工商管理(企業人力資源管理)
27
20
135%
642
627
632

21
地理信息系統
12
10
120%
647
614
623

22
公共關系學
21
18
117%
653
626
632

23
市場營銷
17
15
113%
635
622
628

24
旅遊管理(酒店管理)
29
28
104%
670
621
630

25
歷史學
40
39
103%
647
618
625

26
考古學
2
2
100%
629
617
623

27
政治學與行政學
20
21
95%
641
623
627

28
英語(商務英語)
66
75
88%
660
618
628

29
哲學
17
22
77%
638
618
624

30
社會學
10
13
77%
647
623
628

31
英語(對外漢語)
23
30
77%
652
615
625

32
社會工作
18
25
72%
644
616
621

33
藝術設計學
12
19
63%
639
614
622

34
德語
10
16
63%
645
621
629

35
旅遊管理(國際旅遊)
17
30
57%
651
614
623

36
國際政治
11
22
50%
651
619
627

37
日語
7
15
47%
647
615
630

38
英語(翻譯)
29
70
41%
654
614
623

39
地理科學
2
5
40%
639
616
623

40
旅遊管理
27
70
39%
646
614
621

41
人類學
4
12
33%
625
614
618

42
公共政策學
5
16
31%
649
621
625

43
圖書館學
7
28
25%
644
614
618

44
檔案學
5
25
20%
627
614
617

45
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水資源與環境)
1
5
20%
624
614
617

08 09的我上學校的網也找不到,我中大的,登陸進去一樣沒有。

⑹ 我是一名高二的文科生,找不到學習的法,不知道怎麼分配學習地時間和制訂學習計劃,歷史,英語,數學又...

土豆網上有謝孟媛台灣名師的學習視頻。
學英語一開始要學發音。英語是拼音文字,由字母組成單字。英語字母共有二十六個,其中字母a、e、i、o、u是母音字母,其餘二十一個是輔音字母,其中y字母有時當母音字母用。每個字母可以有一個或一個以上的讀音,因此,英語語音共有五十個音位,音位的書寫形式是音位字母,即音標符號,一個音位字母即音標,表示一個音位,所以,必須先學習五十個KK音標,然後根據發音規則拼讀單字。
謝孟媛名師的教學步驟,分為五個單元。第一單元叫做KK音標,包括二十一個母音和二十九個輔音。
第二單元叫做拼音練習,把母音和輔音配對進行拼音練習,以二十一個母音為主體配上不同的輔音進行拼讀。
第三單元叫做自然發音規則。
一、輔音字母在單字中的發音一般是一對一的,如p-b、t-d、k(qu)、f-v、s-z、r、h、j、m、n、l、w就發它的本音,一般字母和音標寫法一致,或者字母名稱當中,包含了這個字母的音素。
二、有些輔音字母有多個發音。如:字母c後面接a,o,u的時候,c的發音與字母k發音相同,叫做「hard c sound」,當字母c後面接e,i,或y的時候,通常c的發音與字母s發音相同,叫做「soft c sound」 。有時在e或i前面,c會發/ʃ/音。字母g後面接a,o,u的時候,所發的音叫做「hard g sound」 ,當字母g後面接e,i,或y的時候,有時g的發音與字母j的發音相同,叫做「軟g音」。x在單詞中間或結尾時發/ks/音,在單詞中間時有時發/gz/音,在單詞起始位置時發/z/音。y在單詞起始位置時發音為輔音/j/,單詞或音節中間或結尾時被當做母音,在重讀開音節里發長母音/aɪ/,在重讀閉音節里和詞末發短母音/ɪ/。
三、輔音字母組合的發音也是有規律可循的。常見的輔音字母組合有:tr-dr,發音時舌身與r相似,舌尖貼上齒齦後部,氣流沖破阻礙發出短促的t-d後立刻發r。ck只發一個k的音,ng的發音是舌頭抵住上顎後方所發出的鼻音,n在k之前也這樣發音。
四、復合字母構成的單音。digraph是兩個(或三個)輔音字母在一起只發一個音,通常指以下四種組合:ch(tch),sh,wh和th。ch發/tʃ/音,sh發/ʃ/音,一般來說wh發/hw/音(清輔音),但在o前面發/h/音,th的發音則需要一些記憶力了,在虛詞和一部分代詞中發濁音(舌尖在上下牙齒中間,聲帶需要振動,聲音從牙齒和舌頭之間的縫隙里出來),其它以th開始的單詞基本上都發清音(舌尖在上下牙齒中間,聲音從牙齒和舌頭之間的縫隙里出來,但是聲帶不振動)。
五、在有些輔音字母組合中,其中一個字母是不發音的,如kn中的k、ps中的p、mb和bt里的b、mn里的m、wr中的w。在羅曼語族詞彙里,輔音字母h一般也不發音;而在法語詞源的外來語里,輔音字母在詞末也不發音,如depot、ballet、faux pas等。
六、英語里母音的發音比較復雜,每個母音都可以發多個音,掌握了母音的發音規律才能對整個單詞的發音有比較准確的掌握。母音字母有五個:a,e,i,o,u,另外y在一個單詞的中間或結尾時也被當做母音。每個單詞里都包含有至少一個母音,母音是單詞的「最強音」。母音所發的音取決於該母音在單詞中的位置或它是如何與其它母音組合的。一般來說,如果五個母音字母中的任意一個後面緊接著一個或幾個輔音字母,這個母音字母就處於重讀閉音節中,發成短音:a發/æ/、e發/ɛ/、i和y都發/ɪ/音、o發/α/、u發/ʌ/音。
七、如果一個單詞以字母e結尾,前面的母音發長音,叫做重讀相對開音節(magic e)。如果一個母音是在一個單詞或重讀音節的結尾,該母音也發長音,叫做重讀開音節,所謂長音就是母音字母的名字,如:a的長音為/e/,e的長音為/i/,i和y的長音都是/aɪ/,o的長音為/o/,u的長音為/ju/。重讀相對開音節結尾的字母e只起到讓前面的母音發長音的作用,自己是不發音的。
八、當一個單詞或音節里有兩個母音時,通常第一個母音發長音,第二個母音不發音,叫做vowel digraph。但是al、au、aw、ou、o有時發/ɔ/這個音,也是長母音。但是,在一些特殊情況下,母音後面緊接著輔音字母的時候,該母音是發長音的。如o在st、ld前,i在gh、gn、ld、nd前都要發長音,但母音字母o接st時有時也發成長母音/ɔ/,如cost,lost等。
九、雙母音是兩個母音音素組合在一起的,所以聽上去有兩個音,盡管這兩個音並不是兩個母音所單獨發出的,如oi(oy)和ou(ow)分別發/ɔɪ/和/aʊ/音。
十、母音字母與r結合起來後,發捲舌音,如ar發/αr/、or發/ɔr/、er、ir、ur都發/ɝ/。
十一、五個母音字母在非重讀音節中發弱母音/ə/。
第四單元,叫做重音練習,包括單音節字、雙音節字、三音節字和四音節字的重音練習以及句子重音練習。如:
單音節字,如go、cat、beat、stop。
雙音節字,重音在第二音節,pre'tend,to'night。
重音在第一音節,如'sunset、'modern、'notebook。
三音節字,重音在第一音節:'calendar,'digital、'article。
重音在第二音節:to'morrow、po'tato。
重音在第三音節:refu'gee、engi'neer。
四音節字:重音在第一音節:'hospitable、'dictionary。
重音在第二音節:in'visible。
重音在第三音節:intro'ction、imi'tation。
重音在第四音節,多見於外來語,如:entrepre'neur。
句子重音:句子中、實詞(美國英語中叫內容詞)中的名詞、實意動詞、形容詞、數詞和副詞都重讀,而虛詞(美國英語中叫機能詞)如冠詞、介系詞、連接詞、感嘆詞以及實詞中的情態動詞、助動詞、代詞等在句子中一般不重讀,如:It's a 'really 'good 'book. It's a 'very 'big 'box. It's an 'open 'phone 'book. It's a 'phone 'book 'listing.
第五單元,叫做音的變化,如連讀、失去爆破、音的同化等。
學會了發音後,再開始學詞彙和語法。英語屬於印歐語系的日耳曼西部語支,英語的詞彙有開放性,一部分是日耳曼語族詞彙,一部分是羅曼語族詞彙,還有一部分是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義大利語、拉丁語、希臘語、阿拉伯語以及其它語言引進的詞彙。英語屬於屈折語,但是它的屈折變化形式相對比較少,除了名詞、代詞、動詞、形容詞、副詞有詞形變化外,數詞、冠詞、介系詞、連接詞、感嘆詞都是不變的,只有簡單句、並列句、復合句三種句子結構,詞序比較固定。
謝孟媛的課程包括初級文法和中級文法,裡麵包括了如下內容:
緒論——句子的要素和種類。
詞法——名詞及冠詞、代詞、動詞(動詞概說、動詞時態、被動語態、不定式、動名詞、分詞、假設語氣)、形容詞、數詞、副詞、介系詞、連接詞。
句法——簡單句、並列句、否定句、疑問句、主從復合句(連接詞與關系詞的用法)。
只要你用心學,一定能學好英語這門語言的,希望我能幫助到你。

⑺ 我上初一,總分760我的分數是652.5,我平時地理成績還不錯,我期中的地理也考了95,但是期末的

才初一你擔心什麼 你知道有多少人是在高三最後一百天奮起的嗎 再說人有失手馬有失蹄 一次的失敗不算什麼 祝你學業有成

⑻ 四庫全書地理有哪些

地理類
第584冊
輿地紀勝200卷(存卷1至卷 卷17至卷49 卷55至卷135 卷145至卷167
卷174至卷191)(卷1至卷95) 宋王象之
第585冊
輿地紀勝200卷(存卷1至卷12 卷17至卷49 卷55至卷135 卷145至卷167
卷174至卷191)(卷96至卷191) 宋王象之
歷代地理指掌圖1卷 宋稅安禮
太平寰宇記補闕6卷 宋樂史
大明清類天文分野之書24卷(卷1至卷3) 題明劉基等撰
第586冊
大明清類天文分野之書24卷(卷4至卷24) 題明劉基等撰
寰宇通衢不分卷 清佚名
廣輿圖 元朱思本 明羅洪先明胡松增補
肇域志□□卷(存江南11卷 浙江2卷 山東8卷 山西5卷 河南4卷 湖廣3卷 陝西10
卷 雲南2卷 貴州1卷 廣東2卷 福建2卷)(江南1至江南2) 清顧炎武
第587冊
肇域志□□卷(存江南11卷 浙江2卷 山東8卷 山西5卷 河南4卷 湖廣3卷 陝西10
卷 雲南2卷 貴州1卷 廣東2卷 福建2卷)(江南3至江南8) 清顧炎武
第588冊
肇域志□□卷(存江南11卷 浙江2卷 山東8卷 山西5卷 河南4卷 湖廣3卷 陝西10
卷 雲南2卷 貴州1卷 廣東2卷 福建2卷)(江南9至浙江2) 清顧炎武
第589冊
肇域志□□卷(存江南11卷 浙江2卷 山東8卷 山西5卷 河南4卷 湖廣3卷 陝西10
卷 雲南2卷 貴州1卷 廣東2卷 福建2卷)(山東1至山東6) 清顧炎武
第590冊
肇域志□□卷(存江南11卷 浙江2卷 山東8卷 山西5卷 河南4卷 湖廣3卷 陝西10
卷 雲南2卷 貴州1卷 廣東2卷 福建2卷)(山東7至山西4) 清顧炎武
第591冊
肇域志□□卷(存江南11卷 浙江2卷 山東8卷 山西5卷 河南4卷 湖廣3卷 陝西10
卷 雲南2卷 貴州1卷 廣東2卷 福建2卷)(山西5至河南4) 清顧炎武
第592冊
肇域志□□卷(存江南11卷 浙江2卷 山東8卷 山西5卷 河南4卷 湖廣3卷 陝西10
卷 雲南2卷 貴州1卷 廣東2卷 福建2卷)(湖廣1至陝西3) 清顧炎武
第593冊
肇域志□□卷(存江南11卷 浙江2卷 山東8卷 山西5卷 河南4卷 湖廣3卷 陝西10
卷 雲南2卷 貴州1卷 廣東2卷 福建2卷)(陝西4至陝西8) 清顧炎武
第594冊
肇域志□□卷(存江南11卷 浙江2卷 山東8卷 山西5卷 河南4卷 湖廣3卷 陝西10
卷 雲南2卷 貴州1卷 廣東2卷 福建2卷)(陝西9至廣東1) 清顧炎武
第595冊
肇域志□□卷(存江南11卷 浙江2卷 山東8卷 山西5卷 河南4卷 湖廣3卷 陝西10
卷 雲南2卷 貴州1卷 廣東2卷 福建2卷)(廣東2至福建2) 清顧炎武
天下郡國利病書不分卷 清顧炎武
第596冊
天下郡國利病書不分卷 清顧炎武
第597冊
天下郡國利病書不分卷 清顧炎武
第598冊
讀史方輿紀要130卷(卷1至卷7) 清顧祖禹
第599冊
讀史方輿紀要130卷(卷8至卷15) 清顧祖禹
第600冊
讀史方輿紀要130卷(卷16至卷21) 清顧祖禹
第601冊
讀史方輿紀要130卷(卷22至卷29) 清顧祖禹
第602冊
讀史方輿紀要130卷(卷30至卷38) 清顧祖禹
第603冊
讀史方輿紀要130卷(卷39至卷46) 清顧祖禹
第604冊
讀史方輿紀要130卷(卷47至卷52) 清顧祖禹
第605冊
讀史方輿紀要130卷(卷53至卷60) 清顧祖禹
第606冊
讀史方輿紀要130卷(卷61至卷69) 清顧祖禹
第607冊
讀史方輿紀要130卷(卷70至卷78) 清顧祖禹
第608冊
讀史方輿紀要130卷(卷79至卷87) 清顧祖禹
第609冊
讀史方輿紀要130卷(卷88至卷96) 清顧祖禹
第610冊
讀史方輿紀要130卷(卷97至卷106) 清顧祖禹
第611冊
讀史方輿紀要130卷(卷107至卷117) 清顧祖禹
第612冊
讀史方輿紀要130卷(卷118至卷130) 清顧祖禹
第613冊
大清一統志560卷(卷1至卷58) 清穆彰阿 清潘錫恩等纂修
第614冊
大清一統志560卷(卷59至卷108) 清穆彰阿 清潘錫恩等纂修
第615冊
大清一統志560卷(卷109至卷150) 清穆彰阿 清潘錫恩等纂修
第616冊
大清一統志560卷(卷151至卷190) 清穆彰阿 清潘錫恩等纂修
第617冊
大清一統志560卷(卷191至卷238) 清穆彰阿 清潘錫恩等纂修
第618冊
大清一統志560卷(卷239至卷288) 清穆彰阿 清潘錫恩等纂修
第619冊
大清一統志560卷(卷289至卷333) 清穆彰阿 清潘錫恩等纂修
第620冊
大清一統志560卷(卷334至卷378) 清穆彰阿 清潘錫恩等纂修
第621冊
大清一統志560卷(卷379至卷423) 清穆彰阿 清潘錫恩等纂修
第622冊
大清一統志560卷(卷424至卷456) 清穆彰阿 清潘錫恩等纂修
第623冊
大清一統志560卷(卷457至卷501) 清穆彰阿 清潘錫恩等纂修
第624冊
大清一統志560卷(卷502至卷560) 清穆彰阿 清潘錫恩等纂修
第625冊
乾隆府庭州縣圖志50卷(卷1至卷15) 清洪亮吉
第626冊
乾隆府庭州縣圖志50卷(卷16至卷32) 清洪亮吉
第627冊
乾隆府庭州縣圖志50卷(卷33至卷50) 清洪亮吉
第628冊
〔光緒〕畿輔通志300卷首1卷(卷1至卷24) 清李鴻章等修 清黃彭年等纂
第629冊
〔光緒〕畿輔通志300卷首1卷(卷25至卷45) 清李鴻章等修 清黃彭年等纂
第630冊
〔光緒〕畿輔通志300卷首1卷(卷46至卷52) 清李鴻章等修 清黃彭年等纂
第631冊
〔光緒〕畿輔通志300卷首1卷(卷53至卷74) 清李鴻章等修 清黃彭年等纂
第632冊
〔光緒〕畿輔通志300卷首1卷(卷75至卷95) 清李鴻章等修 清黃彭年等纂
第633冊
〔光緒〕畿輔通志300卷首1卷(卷96至卷116) 清李鴻章等修 清黃彭年等纂
第634冊
〔光緒〕畿輔通志300卷首1卷(卷117至卷138) 清李鴻章等修 清黃彭年等纂
第635冊
〔光緒〕畿輔通志300卷首1卷(卷139至卷164) 清李鴻章等修 清黃彭年等纂
第636冊
〔光緒〕畿輔通志300卷首1卷(卷165至卷188) 清李鴻章等修 清黃彭年等纂
第637冊
〔光緒〕畿輔通志300卷首1卷(卷189至卷216) 清李鴻章等修 清黃彭年等纂
第638冊
〔光緒〕畿輔通志300卷首1卷(卷217至卷242) 清李鴻章等修 清黃彭年等纂
第639冊
〔光緒〕畿輔通志300卷首1卷(卷243至卷269) 清李鴻章等修 清黃彭年等纂
第640冊
〔光緒〕畿輔通志300卷首1卷(卷270至卷300) 清李鴻章等修 清黃彭年等纂
第641冊
〔光緒〕山西通志184卷首1卷(卷1至卷30) 清曾國荃 清張煦等修 清王軒
清楊篤等纂
第642冊
〔光緒〕山西通志184卷首1卷(卷31至卷65) 清曾國荃 清張煦等修 清王軒
清楊篤等纂
第643冊
〔光緒〕山西通志184卷首1卷(卷66至卷97) 清曾國荃 清張煦等修 清王軒
清楊篤等纂
第644冊
〔光緒〕山西通志184卷首1卷(卷98至卷131) 清曾國荃 清張煦等修 清王軒
清楊篤等纂
第645冊
〔光緒〕山西通志184卷首1卷(卷132至卷166) 清曾國荃 清張煦等修 清王軒
清楊篤等纂
第646冊
〔光緒〕山西通志184卷首1卷(卷167至卷184) 清曾國荃 清張煦等修 清王軒
清楊篤等纂
東三省輿地圖說不分卷 清曹廷傑
(嘉靖)遼東志9卷 明畢恭等修 明任洛等重修
第647冊
〔光緒〕吉林通志122卷圖1卷(卷1至卷55) 清長順等修 清李桂林 清顧雲纂
第648冊
〔光緒〕吉林通志122卷圖1卷(卷56至卷122) 清長順等修 清李桂林 清顧雲纂

第649冊
青海志4卷 清康敷鎔纂修
〔嘉靖〕寧夏新志8卷 明楊守禮修 明管律纂
〔宣統〕新疆圖志116卷(卷1至卷45) 袁大化修 王樹枏 王學曾纂
第650冊
〔宣統〕新疆圖志116卷(卷46至卷116) 袁大化修 王樹枏 王學曾纂
第651冊
〔光緒〕重修安徽通志350卷補遺10卷(卷1至卷81) 清沈葆楨 清吳坤修等修
清何紹基 清楊沂孫等修
第652冊
〔光緒〕重修安徽通志350卷補遺10卷(卷82至卷149) 清沈葆楨 清吳坤等修
清何紹基 清楊沂孫等修
第653冊
〔光緒〕重修安徽通志350卷補遺10卷(卷150至卷223) 清沈葆楨 清吳坤等修
清何紹基 清楊沂孫等修
第654冊
〔光緒〕重修安徽通志350卷補遺10卷(卷224至卷294) 清沈葆楨 清吳坤等修
清何紹基 清楊沂孫等修
第655冊
〔光緒〕重修安徽通志350卷補遺10卷(卷295至卷350) 清沈葆楨 清吳坤等修
清何紹基 清楊沂孫等修
第656冊
〔光緒〕江西通志180卷首5卷(卷1至卷35) 清曾國藩 清劉坤一等修 清劉繹
清趙之謙等纂
第657冊
〔光緒〕江西通志180卷首5卷(卷36至卷76) 清曾國藩 清劉坤一等修 清劉繹
清趙之謙等纂
第658冊
〔光緒〕江西通志180卷首5卷(卷77至卷119) 清曾國藩 清劉坤一等修 清劉繹

清趙之謙等纂
第659冊
〔光緒〕江西通志180卷首5卷(卷120至卷153) 清曾國藩 清劉坤一等修 清劉繹

清趙之謙等纂
第660冊
〔光緒〕江西通志180卷首5卷(卷154至卷180) 清曾國藩 清劉坤一等修 清劉繹

清趙之謙等纂
〔寶祐〕仙溪志4卷 宋趙與泌 宋黃岩孫纂修
〔嘉慶〕湖北通志檢存稿4卷未成稿1卷 清章學誠纂
第661冊
〔光緒〕湖南通志288卷首8卷末19卷(卷1至卷20) 清卞寶第 清李瀚章等修
清曾國荃 清郭嵩濤等纂
第662冊
〔光緒〕湖南通志288卷首8卷末19卷(卷21至卷61) 清卞寶第 清李瀚章等修
清曾國荃 清郭嵩濤等纂
第663冊
〔光緒〕湖南通志288卷首8卷末19卷(卷62至卷103) 清卞寶第 清李瀚章等修
清曾國荃 清郭嵩濤等纂
第664冊
〔光緒〕湖南通志288卷首8卷末19卷(卷104至卷151) 清卞寶第 清李瀚章等修

清曾國荃 清郭嵩濤等纂
第665冊
〔光緒〕湖南通志288卷首8卷末19卷(卷152至卷184) 清卞寶第 清李瀚章等修

清曾國荃 清郭嵩濤等纂
第666冊
〔光緒〕湖南通志288卷首8卷末19卷(卷185至卷215) 清卞寶第 清李瀚章等修

清曾國荃 清郭嵩濤等纂
第667冊
〔光緒〕湖南通志288卷首8卷末19卷(卷216至卷255) 清卞寶第 清李瀚章等修

清曾國荃 清郭嵩濤等纂
第668冊
〔光緒〕湖南通志288卷首8卷末19卷(卷256至卷288) 清卞寶第 清李瀚章等修

清曾國荃 清郭嵩濤等纂
第669冊
〔道光〕廣東通志334卷首1卷(卷1至卷48) 清阮元修 清陳昌齊等纂
第670冊
〔道光〕廣東通志334卷首1卷(卷49至卷86) 清阮元修 清陳昌齊等纂
第671冊
〔道光〕廣東通志334卷首1卷(卷87至卷124) 清阮元修 清陳昌齊等纂
第672冊
〔道光〕廣東通志334卷首1卷(卷125至卷177) 清阮元修 清陳昌齊等纂
第673冊
〔道光〕廣東通志334卷首1卷(卷178至卷231) 清阮元修 清陳昌齊等纂
第674冊
〔道光〕廣東通志334卷首1卷(卷232至卷283) 清阮元修 清陳昌齊等纂
第675冊
〔道光〕廣東通志334卷首1卷(卷284至卷334) 清阮元修 清陳昌齊等纂
第676冊
〔乾隆〕瓊州府志10卷 清蕭應植 清陳景塤纂修
澳門記略2卷 清印光任 清張汝霖纂
第677冊
〔嘉慶〕廣西通志279卷首1卷(卷1至卷65) 清謝啟昆修 清胡虔纂
第678冊
〔嘉慶〕廣西通志279卷首1卷(卷66至卷133) 清謝啟昆修 清胡虔纂
第679冊
〔嘉慶〕廣西通志279卷首1卷(卷134至卷206) 清謝啟昆修 清胡虔纂
第680冊
〔嘉慶〕廣西通志279卷首1卷(卷207至卷279) 清謝啟昆修 清胡虔纂
第681冊
〔景泰〕雲南圖經志書10卷 明陳文等纂修
〔天啟〕滇志33卷(卷1至卷14) 明劉文徵纂修
第682冊
〔天啟〕滇志33卷(卷15至卷33) 明劉文徵纂修
〔乾隆〕西藏志4卷 題清允禮
第683冊
〔嘉慶〕衛藏通志16卷首1卷 清佚名纂修
〔光緒〕順天府志130卷附錄1卷(卷1至卷25) 清萬青黎 清周家楣修
張之洞 繆荃孫纂
第684冊
〔光緒〕順天府志130卷附錄1卷(卷26至卷70) 清萬青黎 清周家楣修
張之洞 繆荃孫纂
第685冊
〔光緒〕順天府志130卷附錄1卷(卷71至卷98) 清萬青黎 清周家楣修
張之洞 繆荃孫纂
第686冊
〔光緒〕順天府志130卷附錄1卷(卷99至卷130) 清萬青黎 清周家楣修
張之洞 繆荃孫纂
第687冊
〔紹熙〕雲間志3卷 宋楊潛纂
〔嘉慶〕松江府志84卷首2卷圖經1卷(卷1至卷26) 清宋如林修清孫星衍 清莫
晉纂
第688冊
〔嘉慶〕松江府志84卷首2卷圖經1卷(卷27至卷55) 清宋如林修清孫星衍 清莫
晉纂
第689冊
〔嘉慶〕松江府志84卷首2卷圖經1卷(卷56至卷84) 清宋如林修清孫星衍 清莫
晉纂
第690冊
〔光緒〕重修天津府志54卷首1卷末1卷(卷1至卷35) 沈家本 榮銓修徐宗亮 蔡
啟盛纂
第691冊
〔光緒〕重修天津府志54卷首1卷末1卷(卷36至卷54) 沈家本 榮銓修徐宗亮
蔡啟盛纂
〔光緒〕撫寧縣志16卷首1卷 清張上龢修 清史夢蘭纂
第692冊
〔乾隆〕永清縣志25篇 清周震榮修 清章學誠纂
〔乾隆〕汾州府志34卷首1卷末1卷 清孫和相修 清戴震纂
第693冊
〔乾隆〕三水縣志12卷 清葛德新清朱廷模修 清孫星衍纂
〔乾隆〕韓城縣志16卷首1卷 清傅應奎修 清錢坫等纂
〔嘉慶〕延安府志80卷 清洪蕙纂修
第694冊
〔乾隆〕歷城縣志50卷首1卷 清胡德琳修 清李文藻等纂
第695冊
〔嘉慶〕新修江寧府志56卷 清呂燕昭修 清姚鼐纂
第696冊
〔乾隆〕元和縣志36卷 清許治修 清沈德潛 清顧詒祿纂
〔至正〕崑山郡志6卷 元楊譓纂
〔淳祐〕玉峰志3卷 宋凌萬頃 宋邊實纂修 〔咸淳〕續志1卷 宋邊實纂修
第697冊
〔嘉慶〕直隸太倉州志65卷(卷1至卷45) 清王昶等纂修
第698冊
〔嘉慶〕直隸太倉州志65卷(卷46至卷65) 清王昶等纂修
〔寶祐〕重修琴川志15卷 宋孫應時纂修 宋鮑廉 宋鍾秀實續修 元盧鎮增修
〔嘉定〕鎮江志22卷首1卷 宋盧憲纂修
〔至順〕鎮江志21卷首1卷 元俞希魯纂修
第699冊
〔咸淳〕重修毗陵志30卷(存卷1至卷19、卷21至卷30) 宋史能之纂修
〔嘉慶〕廣陵事略7卷 清姚文田輯
〔乾隆〕淮安府志32卷(卷1至卷11) 清衛哲治等修 清葉長揚 清顧棟高等纂
第700冊
〔乾隆〕淮安府志32卷(卷12至卷32) 清衛哲治等修 清葉長揚 清顧棟高等纂
第701冊
〔乾隆〕杭州府志110卷首6卷(卷1至卷31) 清鄭澐修 清邵晉涵纂
第702冊
〔乾隆〕杭州府志110卷首6卷(卷32至卷70) 清鄭澐修 清邵晉涵纂
第703冊
〔乾隆〕杭州府志110卷首6卷(卷71至卷110) 清鄭澐修清邵晉涵纂
第704冊
〔淳熙〕嚴州圖經8卷(存卷1至卷3) 宋陳公亮 宋劉文富纂修
〔嘉泰〕吳興志20卷 宋談鑰纂修
〔乾隆〕烏程縣志16卷 清羅愫修 清杭世駿纂
〔乾道〕四明圖經12卷 宋張津等纂修
第705冊
〔寶慶〕四明志21卷 宋胡榘 宋羅濬纂修
〔開慶〕四明續志12卷 宋梅應發 宋劉錫纂修
〔至正〕四明續志12卷 元王元恭纂修
第706冊
〔乾隆〕鄞縣志30卷首1卷 清錢維喬修 清錢大昕纂
第707冊
〔光緒〕鎮海縣志40卷 清於萬川修 清俞樾纂
第708冊
〔光緒〕永嘉縣志38卷首1卷(卷1至卷27) 清張寶琳修 清王棻 清孫詒讓等纂
第709冊
〔光緒〕永嘉縣志38卷首1卷(卷28至卷38) 清張寶琳修 清王棻 清孫詒讓等纂

〔嘉慶〕廬州府志54卷圖1卷(卷1至卷31) 清張祥雲修 清孫星衍等纂
第710冊
〔嘉慶〕廬州府志54卷圖1卷(卷32至卷54) 清張祥雲修 清孫星衍等纂
〔嘉慶〕鳳台縣志10卷 清李兆洛纂修
〔嘉慶〕寧國府志36卷首1卷末1卷(卷1至卷7) 清魯銓 清鍾英修 清洪亮吉清
施晉纂
第711冊
〔嘉慶〕寧國府志36卷首1卷末1卷(卷8至卷36) 清魯銓 清鍾英修 清洪亮吉清
施晉纂
第712冊
〔嘉慶〕東流縣志30卷 清吳箎修 清李兆洛等纂
〔康熙〕台灣府志10卷 清蔣毓英纂修
〔光緒〕湘潭縣志12卷 清陳嘉榆等修 王闓運等纂
第713冊
〔大德〕南海志20卷(存卷6至卷10) 元陳大震 元呂桂孫纂修
〔光緒〕香山縣志22卷 清田明曜修 清陳澧纂
〔道光〕肇慶府志22卷首1卷(卷1至卷5) 清屠英等修 清江藩等纂
第714冊
〔道光〕肇慶府志22卷首1卷(卷6至卷22) 清屠英等修 清江藩等纂
第715冊
〔康熙〕武定府志4卷 清王清賢 清陳淳纂修
〔道光〕遵義府志48卷(卷1至卷25) 清平翰等修 清鄭珍 清莫友芝纂
第716冊
〔道光〕遵義府志48卷(卷26至卷48) 清平翰等修 清鄭珍 清莫友芝纂
甘棠小志4卷首1卷末1卷 清董醇
梅里志18卷 清楊謙纂 清李富孫補輯 清余琳續補
第717冊
周庄鎮志6卷首1卷 清陶煦纂
南潯鎮志40卷首1卷 清汪曰楨纂
杏花邨志12卷首1卷末1卷 清郎遂纂
第718冊
山海關志8卷 明詹榮纂修
延慶衛志略1卷 清李士宣修 清周碩勛纂
歷代宮殿名1卷 宋李昉
越中園亭記6卷 明祁彪佳
蘭亭志11卷首1卷 清吳高增輯
古清涼傳2卷 唐釋慧祥 廣清涼傳3卷 宋釋延一 續清涼傳2卷 宋張商英 宋朱並
金陵梵剎志53卷(卷1至卷46) 明葛寅亮
第719冊
金陵梵剎志53卷(卷47至卷53) 明葛寅亮
金陵玄觀志13卷
鄧尉聖恩寺志18卷 明周永年
黃檗山寺志8卷 明釋隱元
南屏凈慈寺志10卷(存卷1至卷2 卷7至卷8) 明釋大壑
增修雲林寺志8卷 清厲鶚
續修雲林寺志8卷 清沈鑅彪
第720冊
關中陵墓誌1卷附錄1卷 明祁光宗
長沙府嶽麓志8卷首1卷 清趙寧纂修
白鹿書院志19卷 清毛德琦
石鼓書院志2卷 明李安仁等修
第721冊
東林書院志22卷 清高嵀等輯
新鐫海內奇觀10卷 明楊爾曾
湖山勝概1卷
昌平山水記2卷 清顧炎武
六岳登臨志6卷 明龔黃
第722冊
欽定清涼山志22卷
華岳全集13卷 明張維新等纂
岱史18卷 明查志隆
第723冊
茅山志15卷 元劉大彬
四明山志9卷 清黃宗義
普陀山志20卷首1卷 清許琰
天台山全志18卷 清張聯元輯
仙都志2卷 元陳性定
黃山志定本7卷首1卷(卷1至卷3) 清閔麟嗣
第724冊
黃山志定本7卷首1卷(卷4至卷7) 清閔麟嗣
洞山九潭志4卷 明劉中藻
武夷山志24卷首1卷 清董天工
第725冊
嵩書22卷 明傅梅
南嶽總勝集3卷 宋陳田夫
羅浮山志會編22卷首1卷 清宋廣業
第726冊
峨眉山志18卷 清蔣超
水經註疏40卷(卷1至卷14) 楊守敬 熊會貞
第727冊
水經註疏40卷(卷15至卷40) 楊守敬 熊會貞
今水經1卷表1卷 清黃宗義
第728冊
水地記3卷 清戴震
西域水道記4卷 清徐松
蜀水經16卷 清李元
河紀2卷 清孫承澤
南河志14卷 明朱國盛纂 明徐標續纂
第729冊
南河全考2卷 明朱國盛纂 明徐標續纂
石湖志6卷 明莫震明莫旦增補
西湖夢尋5卷 清張岱
京師五城坊巷衕衕集1卷 明張爵
帝京景物略8卷 明劉侗等撰
天府廣記44卷(卷1至卷21) 清孫承澤
第730冊
天府廣記44卷(卷22至卷44) 清孫承澤
宸垣識略16卷 清吳長元
天咫偶聞10卷 清震鈞
熱河志略不分卷 清和英
淞故述1卷 明楊樞
第731冊
蒙古游牧記16卷 清張穆 清何秋濤補
遼東行部志1卷 金王寂
鴨江行部志1卷 金王寂
柳邊紀略4卷 塞外草1卷 清楊賓
寧古塔山水記1卷 清張縉彥
寧古塔紀略1卷 清吳振臣
吉林外記10卷 清薩英額
黑龍江外記8卷 清西清
黑龍江述略6卷 清徐宗亮
第732冊
類編長安志10卷 元駱天驤纂
兩京新記5卷(存卷3) 唐韋述
三省邊防備覽14卷 清嚴如熤
唐兩京城坊考5卷 清徐松 清張穆校補
涼州異物志1卷 清張澍輯
沙州圖經 唐佚名
新疆識略12卷首1卷 清松筠纂修
山東考古錄1卷 清顧炎武
第733冊
續山東考古錄32卷首1卷 清葉圭綬
板橋雜記3卷附錄1卷 清余懷
百城煙水9卷 清徐崧 清張大純輯
揚州畫舫錄18卷 清李斗
吳風錄1卷 明黃省曾
西湖繁勝錄1卷 題西湖老人
第734冊
台州札紀12卷 清洪頤煊
閩部疏1卷 明王世懋
閩小紀4卷 清周亮工
莆陽比事7卷 宋李俊甫
台灣隨筆1卷 清徐懷祖
宋東京考20卷 清周城
廣東新語28卷 清屈大均
第735冊
廣西名勝志10卷 明曹學佺
蜀都雜抄1卷 明陸深
蜀典12卷 清張澍
續黔書8卷 清張澍
蠻司合志15卷 清毛奇齡
殊域周咨錄24卷(卷1至卷12) 明嚴從簡
第736冊
殊域周咨錄24卷(卷13至卷24) 明嚴從簡
咸賓錄8卷 明羅曰褧
西遊錄注1卷 元耶律楚材 元盛如梓刪略 清李文田注
長春真人游記2卷 元李志常
古今游名山記17卷總錄3卷 明何鏜輯
第737冊
名山游記1卷 明王世懋
王太初先生五嶽游草12卷 明王士性
北游錄 清談遷
進藏紀程1卷 清王世睿
辛卯侍行記6卷 清陶保廉
環游地球新錄4卷 清李圭
北邊備封1卷 宋程大昌
第738冊
邊政考12卷 明張雨
全邊略記12卷 明方孔炤輯
三關志10卷(存地理總考3卷 武備考1卷 兵食考1卷 馬政考1卷 官師考1卷)
明廖希顏
第739冊
三雲籌俎考4卷 明王士琦
宣大山西三鎮圖說3卷 明楊時寧
兩浙海防類考續編10卷 明範淶
海防纂要13卷圖1卷(卷1至卷4) 明王在晉
第740冊
海防纂要13卷圖1卷(卷5至卷13) 明王在晉
西陲今略不分卷 清梁份
皇朝藩部要略18卷 皇朝藩部世系表4卷 清祁韻士
朔方備乘68卷首12卷圖2幅(卷首1至卷首12) 清何秋濤 清黃宗漢等輯補
第741冊
朔方備乘68卷首12卷圖2幅(卷1至卷41) 清何秋濤 清黃宗漢等輯補
第742冊
朔方備乘68卷首12卷圖2幅(卷42至卷68) 清何秋濤 清黃宗漢等輯補
朔方備乘札記1卷 清李文田
西洋番國志1卷 明鞏珍
亦政堂訂正瀛涯勝覽1卷 明馬歡
星槎勝覽4卷 明費信
諸夷考3卷 明游朴
西洋朝貢典錄3卷 明黃省曾
使琉球錄1卷 明陳侃
使琉球錄2卷 明蕭崇業 明謝傑
使琉球錄2卷 明夏子陽 明王士禎
第743冊
瀛環志略10卷 清徐繼畲
海國圖志100卷(卷1至卷43) 清魏源
第744冊
海國圖志100卷(卷44至卷100) 清魏源
朝鮮紀事1卷 明倪謙
海外紀事6卷 清釋大汕
日本考5卷 明李言恭 明郝傑
第745冊
日本國志40卷首1卷 清黃遵憲
中山傳信錄6卷附中山贈送詩文1卷 清徐葆光
琉球國志略16卷首1卷 清周煌

⑼ 誰有中國海洋大學海洋地質學專業的考研資料啊,電子版也可以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地抄質學專業初襲試考試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652地質學基礎④818海洋地質學或820自然地理學A
地質學基礎是2012年第一年考,歷年真題和復習資料應該都沒有
有海洋地質學的真題和資料
可以網路文碩考研商城,咨詢在線老師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