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會考試題說題
『壹』 高中地理會考考些什麼,
你好,我是大學本科地理專業的,一下是考點,希望對你有用。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和地圖
1.宇宙中的地球
(1)地球是宇宙中的一個天體
地球的宇宙環境。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2)日地關系
太陽系概況。地球在太陽系中的位置。
太陽能量的來源。
太陽活動及其對地球的影響。
(3)地球
地球的形狀和大小。地軸。兩極。經線。本初子午線。經度。赤道。緯線。緯度。經緯網及其意義。
東、西半球的劃分。南、北半球的劃分。高、中、低緯的劃分。南、北回歸線。南、北極圈。
時區的劃分。日界線。國際標准時間。北京時間。區時的應用。
地球自轉的方向、速度和周期。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
地球公轉的方向、軌道、速度和周期、黃赤交角。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
(4)宇宙探測
宇宙探測的意義。宇宙探測的現狀。
2.大氣
(1)大氣的組成和垂直分層
大氣的組成。
大氣垂直分層及各層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2)對流層大氣的熱狀況和大氣的運動
大氣的受熱過程。
氣溫的日變化和年變化。氣溫分布的一般規律
大氣垂直運動和水平運動的成因。三圈環流與氣壓帶、風帶的形成。大氣環流與水熱輸送的關系。
(3)大氣降水
降水的時間變化。
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
(4)天氣、氣候與人類
鋒面、低壓、高壓、鋒面氣旋等天氣系統的特點。
主要氣候類型及分布。
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
光、熱、水、風等氣候資源及其利用。
寒潮、台風、暴雨、大風等氣象災害的危害及防禦。
地球溫室效應、臭氧層破壞、酸雨等現象產生的原因及危害。
(5)氣壓、氣溫、降水等值線圖、柱狀圖等圖形語言的解讀和應用。
3.海洋
(1)海水的性質和運動
海洋表層平均鹽度、溫度的分布和變化規律
洋流。洋流的分布規律。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2)海洋開發
海洋資源的主要類型及其開發利用現狀與前景。
海洋空間的重要性、開發利用現狀與前景。
中國鄰近海域,主要漁場和海洋水產,主要鹽場。
(3)海洋環境保護
主要的海洋環境問題。保護海洋環境的主要措施。
4.陸地
(1)陸地的組成要素和地殼變動
主要造岩礦物。三大類岩石。地殼物質循環的組成、過程及其對地表的影響。
板塊構造學說的主要內容。板塊運動對地表的影響。
陸地水體類型及其相互關系。自然界的水循環及其意義。
生物在陸地環境形成過程中的作用。
土壤的形成及其在陸地環境中的作用。
(2)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和地域分異規律
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地域分異規律。
(3)陸地資源和地質災害
陸地自然資源的特點。陸地自然資源對人類活動的影響。資源問題。
中國主要自然資源的特點。
主要地質災害及其防禦。
5.地圖
地圖上的方向和比例尺。
常用圖例、注記。
海拔(絕對高度)和相對高度。 等高(深)線和地形圖。地形剖面圖。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1.人類的生產活動與地理環境
(1)農業
農業區位因素
主要的農業地域類型及其特點。
中國主要農作物的分布。中國的畜牧業和水產業。
(2)工業
工業區位因素。工業發展與區位的關系。
不同類型工業區的特點。
中國主要工業基地和工業中心的分布、特點和形成條件。
2.人口與環境
(1)人口的再生產
影響人口增長和分布的主要因素。
世界人口的增長。世界人口的分市。
中國人口的增長和分布。中國的人口政策。
(2)人口數量與環境
人口數量與環境的關系。
不同地區的人口增長狀況。
環境承載力。合理容量。控制人口數量的意義。
(3)人口素質與環境
影響人口身體素質的主要環境因素。
人口的文化素質對環境的影響。
(4)人口遷移與環境
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
我國人口遷移的現狀和原因。
3.人類的居住地——聚落
(1)聚落的形成
鄉村、城市的起源及發展。
(2)城市的區位
自然、經濟、社會等因素對城市發展的影響。
(3)城市化
城市化及其進程。
城市化過程中產生的問題以及解決途徑。
(4)城市地域結構
城市地域功能分區。不同城市地域結構的特點。
城市的合理規劃。
4.人類活動的地域聯系
(1)人類活動地域聯系的主要方式及作用
人類活動地域聯系的主要方式(交通運輸、通信、商業、服務業等)及作用。
(2)交通運輸和通信
主要運輸方式及其特點。
交通運輸線、站的區位因素。交通運輸網的形成與發展。
中國主要交通運輸線、鐵路樞紐和港口。
城市的道路交通網路。
現代通信手段和通信網路的作用。
(3)商業貿易
商業中心的區位因素。商業網點的布局。
中國主要商業中心,主要進出口商品,主要貿易國家和地區。
當代金融、貿易的國際聯系及特點。
5.文化景觀
(1)文化景觀
文化景觀的形成。文化景觀與環境的關系。
(2)文化源地與文化傳播
文化源地。文化傳播、文化擴散的主要途徑。
6.旅遊活動與環境
(1)旅遊活動及其作用
旅遊活動的特點。旅遊活動的作用。
(2)地理環境與旅遊
旅遊資源及其特性。旅遊資源的價值。
中國的旅遊資源。
旅遊景觀欣賞的基本要求。
(3)旅遊活動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
旅遊活動中的環境問題。
旅遊活動的規模應與環境承載力相適應。
7.世界政治經濟地理格局
(1)世界政治地理格局
世界政治多極化趨勢。國際政治的地緣合作與沖突。
(2)世界經濟地理格局
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經濟全球化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國際經濟的區域合作與競爭。
(3)綜合國力
綜合國力的影響因素。提高綜合國力的途徑。
8.人類面臨的環境問題與可持續發展
(1)環境問題
環境問題的產生。
環境問題的防治。
中國的環境問題與環境保護。
(2)可持續發展
人地關系的演變。
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和原則。
中國的可持續發展戰略。
第三部分 世界地理
1.世界地理概況
(1)世界的陸地和海洋
世界海陸分布。海底地形。陸地地形。
(2)世界的居民和國家
世界主要人種的分布。
世界的國家和地區。
2.世界地理分區
東亞,東南亞,南亞,中亞,西亞,北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歐洲西部,歐洲東部和北亞,北美,拉丁美洲,大洋洲,南極洲。
各區的位置、范圍;主要國家及主要城市;主要區域特徵。
3.世界主要國家的地理特徵
日本,印度,埃及,德國,俄羅斯,美國,巴西,澳大利亞。
第四部分 中國地理
1.中國的疆域和行政區劃
地理位置。國土構成。行政區劃。
2.中國的民族
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中國民族分布特點及主要少數民族的地區分布。
3.中國的地形
地形的總體特徵。各類地形的特徵和分布。
地形對中國自然環境和經濟發展的影響。
中國地震帶和火山的分布。
4.中國的氣候
冬、夏季氣溫分布特點及其成因。
年降水量的分布特點及其成因。季風活動對降水的影響。季風區和非季風區。
氣候的主要特徵。
主要氣象災害及其對生產、生活的影響。
5.中國的河流和湖泊
外流區和內流區。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徵。湖泊的分布。主要湖泊。
長江、黃河、珠江的概況;水系及水文特徵;經濟意義;開發利用和治理。
京杭運河概況。
6.中國的區域差異
中國三大自然區的空間位置和基本特徵。
東部季風區內部的差異。
中國自然區域差異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7.北方地區
地理位置和范圍。
氣候、地形特徵及其與農業生產、災害防治的關系。
重工業基地和能源工業基地。
主要城市。
8.南方地區
地理位置和范圍。
氣候、地形特徵及其與農業生產、災害防治的關系。
輕紡工業和有色金屬工業。
主要城市。
9.西北地區
地理位置和范圍。
氣候、地形特徵。農、牧業生產特點。保護草原,治理沙漠。
主要礦產地。
主要城市。
10.青藏地區
地理位置和范圍。
高寒氣候。農牧業生產特點。
能源和礦產資源。
主要城市。
11.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省
地理位置和范圍。
經濟發展的特點。
台灣省的地形、自然資源和主要城市。
12.中國國土的整治與開發
水土流失發生的原因、危害及治理。
荒漠化產生的原因、危害及防治。
大型水利工程建設及流域綜合治理。
資源的跨區域調配。
山區開發面臨的問題及綜合開發途徑。
農業低產區存在的原因及綜合治理。
商品農業發展的條件、問題及發展趨勢。
交通建設對區域發展的意義。重大交通工程建設面臨的困難及解決措施。
海島、海域開發的意義、面臨的問題及環境保護。
城市發展面臨的問題,城市新區發展的模式。
『貳』 2013地理會考試卷50道選擇題及答案
讀圖所示的「經緯網示意圖」,回答1-3題。
1、關於圖中各點經緯度的判斷,正確的是
A.a(0°,20°E)
B.b(20°N,60°W)
C.d(0°,20°W)
D.e(60°S,60°E)
2、關於圖中各點方向的判斷,正確的是
A.b點在a點的東南方向
B.c點在a點的西南方向
C.d點在b點的西北方向
D.e點在d點的東北方向
3、圖中a、b、c、d、e五個地點,能看到陽光直射現象的地點有
A.a、b、d三地 B.a、d兩地
C.a、b、c三地 D.a、c兩地
4、我們每天看到太陽和星星東升西落,是因為
A.太陽和星星繞著地球轉
B.地球自西向東不停地自轉
C.地球自西向東繞著太陽轉
D.地球自西向東繞著星星轉
5、如果想建一棟四面窗戶都朝南的房屋,則這棟房子應建在( )
A.北極點 B.南極點 C.赤道 D.極圈
圖2是「一幅軍事部署簡圖」,讀圖回答6-8題。
6、我軍陣地與敵軍陣地的圖上距離約為3厘米,則兩地的實際距離約是
A.3千米 B.30千米 C.33千米 D.300千米
7、敵軍指揮部位於我軍陣地的
A.西北方向 B.正北方向
C.東北方向 D.東南方向
8、我軍陣地若想攻打敵軍指揮部,最平坦的行軍路線是
A.① B.② C.③ D.④
9、2007年5月26日,江淮地區的衛星雲圖為綠色,說明此日該地區為
A.陰雨天氣 B.多雲天氣
C.晴朗天氣 D.台風天氣
10、喜馬拉雅山脈是由下列哪兩大板塊擠壓形成的
A.美洲板塊和太平洋板塊
B.南極洲板塊和太平洋板塊
C.印度洋板塊和亞歐板塊
D.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
11、歐美發達國家人口自然增長率低的根本原因是
A.經濟發達 B.生活、醫療水平高
C.出生率和死亡率高 D.文化教育水平高
圖3是「世界部分地區簡圖」,讀圖回答12—13題。
12、與亞洲在陸地上接壤的大洲是
A.歐洲、非洲
B.非洲、北美洲
C.歐洲、北美洲
D.歐洲、大洋州
13、亞洲與其他大洲的分界線,不包括
A.蘇伊士運河
B.土耳其海峽
C.馬六甲海峽
D.白令海峽
圖4是「世界主要石油運輸路線圖」,讀圖回答14—15題。
14、目前石油儲量、生產量最大,輸出石油最多的地區是
A.中國 B.西歐 C.北美 D.中東
15、從波斯灣出發運往歐洲和北美的石油,正確的海上運輸路線是
A.波斯灣→黑海→土耳其海峽→地中海→直布羅陀海峽→大西洋→歐美
B.波斯灣→紅海→蘇伊士運河→地中海→直布羅陀海峽→大西洋→歐美
C.波斯灣→印度洋→馬六甲海峽→太平洋→歐美
D.波斯灣→印度洋→非洲好望角→太平洋→歐美
這是世界上惟一獨自佔有一個大陸的國家,保留了不少古老的動物,被稱為「騎在羊背上」和「坐在礦車上」的國家。據此回答16-17題。
16、上述材料所描寫的國家是
A.南非 B.巴西 C.印度 D.澳大利亞
17、關於該國家農牧業生產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A.農場規模較小 B.農牧業生產機械化程度很高
C.農場耗用勞動力較多 D.農牧業在經濟中的比重很小
圖5是「美國地形簡圖」,讀圖回答18—19題。
18、下列關於美國自然條件的敘述,錯誤的是
A.美國大部分國土都在溫帶
B.美國平原面積廣大,耕地廣大
C.美國森林、草地、礦產資源豐富
D.美國河流、湖泊很少,內河航運不發達
19、圖6中能正確反映美國中部自西向東地勢起伏的剖面圖是
20、我國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區是
A.內蒙古自治區 B.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C.青海省 D.西藏自治區
21、「當海南島進入春耕時節,黑龍江還是一片冰天雪地」。這句話說明了
A.我國領土東西經度相差很大 B.我國陸上疆界很長
C.我國南北緯度相差很大 D.我國海上疆界很長
讀「我國四城市氣溫曲線和降水量分配示意圖」(圖7),完成22-23題。
22、四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3、根據氣溫曲線可知位於北方的城市是
A.甲和丙 B.乙和丁 C. 甲和乙 D. 乙和丙
24、造成我國南、北方農業類型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A. 交通 B.科技 C.市場 D. 自然環境
25、下列農業生產方式不符合因地制宜原則的是
A.在半乾旱地區開墾草原,種植糧食
B.在地勢低窪的南方地區,挖池養魚,魚塘周圍種植果樹
C.在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的地區植樹種草
D.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豐富的地區發展耕作業
圖8是「黃河流域簡圖」,讀圖回答26-28題。
26、圖中表示黃土高原的數字代號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7、黃河上中游水能豐富的原因是
A.水量大 B.流經我國地勢階梯的交界處
C.地形平坦 D.水土流失嚴重
28、治理黃河的關鍵是
A.加固黃河大堤 B.在黃河下游挖沙
C.加大用水量,使水流量減少 D.加強黃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讀 「揚州-上海火車時刻簡表」,回答29題。
揚州 —— 上海火車時刻表
T738/5 車次 T736/7
揚州-上海 區段站名 上海-揚州
08:30 揚州 19:50
10:37 南京 18:02
12:41 蘇州 15:37
13:38 上海 14:50
29、揚州的小明想乘火車去蘇州看望朋友,應該乘坐哪次列車,至少在幾點之前登上列車
A. T738/5 ,12:41 B. T738/5, 8:30
C. T736/7 ,19:50 D. T736/7, 15:37
30、北京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發展的主導因素是
A. 快捷、便利的交通 B. 有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的支持
C. 氣候宜人、環境優美 D. 穩定的較大比重的軍事訂貨
31、我國南方傳統民居的屋頂坡度較大,主要是為了
A.便於接受更多陽光 B.便於空氣流通
C.便於雨水下瀉 D.便於更快散熱
32、我國對自然資源的利用,應採取的態度是
①要合理利用可再生資源 ②要提高各類資源的利用效率
③為子孫後代的利益,要可持續使用 ④我國資源人均量少,應節約使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這里有綿延的雪山,無邊的草原,成群的氂牛,膽怯的羚羊,湛藍的天空,虔誠的喇嘛,這里也是我國生態環境最脆弱的地區。據此回答33-35題。
33、上述材料是下列什麼地區的寫照
A.青藏地區 B.西北地區 C.南方地區 D.北方地區
34、對人類生產生活而言,該地區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A.太陽輻射強 B.日照時間長
C.森林草原茂密 D.低溫、缺氧、地勢崎嶇
35、為促進區域發展,我國在該地區已建成的著名工程是
A.南水北調 B.青藏鐵路 C.西氣東輸 D.西電東送
36、為迎接奧運、增強北京的國際競爭力和服務功能,下列措施合理的有
①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 ②規劃和建設重點功能區
③建設城市快速交通軌道 ④大力發展重化工業
A.①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③
讀圖9,回答37-38題。
37、圖中字母B表示的城市是
A.香港 B.澳門 C.深圳 D.廣州
38、能到達A特別行政區的鐵路干線C是
A.京滬線 B.隴海線 C.京九線 D.滬杭線
讀圖10,回答39-40題。
39、圖中有我國著名的
A.遼中南工業基地 B.滬寧杭工業基地
C.京津唐工業基地 D.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
40、該工業基地得以發展的基礎是具有豐富的
A.水力資源 B.鋁、銅等有色金屬資源 C.森林資源 D.煤、鐵、石油等礦產資源 2006年世界環境日主題是「沙漠和荒漠化」。結合圖11完成41-42題。
41、圖中能反映2006年世界環境日主題的漫畫是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丙 D.丙和丁
42、圖中漫畫所揭示的環境問題在揚州市明顯存在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43、揚州市在梅雨期結束後,最有可能出現的氣象災害是
A.寒潮 B.沙塵暴 C.春旱 D.伏旱
44、「南水北調」的起點位於揚州市的
A.江都境內 B.邗江境內 C.高郵境內 D.廣陵區境內
45、在揚州市境內,運輸量最大的河流是
A.里運河 B.長江 C.淮河 D.新通揚運河
46、關於揚州市地形地勢特徵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地形全部為平原 B.江淮平原是高平原
C.平原廣闊,地勢低平 D.地勢北高南低
47、揚州市的氣候類型是
A.亞熱帶季風氣候 B.溫帶季風氣候
C.溫帶大陸性氣候 D.地中海氣候
48、關於揚州市農業生產特徵的敘述,正確的是
A.農業結構以水產養殖業為主 B.農業耕作制度是一年三熟
C.農業生產以自給為主 D.觀光農業發展迅速
49、被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揚州特色藝術是
A.揚州評話 B.揚州清曲
C.揚州木偶戲 D.揚州畫派
50、2006年揚州獲得的榮譽稱號是
A.聯合國人居環境獎 B.中國人居環境獎
C.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D.中國文明城市
評分標准:每題2分,共100分
1.B 2.D 3.A 4.B 5.A
6.B 7.A 8.D 9.C 10.C
11.A 12.A 13.C 14.D 15.B
16.D 17.B 18.D 19.B 20.B
21.C 22.D 23.C 24.D 25.A
26.A 27.B 28.D 29.B 30.B
31.C 32.D 33.A 34.D 35.B
36.D 37.B 38.C 39.A 40.D
41.C 42.D 43.D 44.A 45.B
46.C 47.A 48.D 49.B 50.A
『叄』 地理生物會考試題
2008初二地理會考模擬試卷
一.填空題(每題分共5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選項
題號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選項
1.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擬繪制一幅校園平面圖。實際測得教學樓與圖書館的距離為300米,如繪到圖上的距離為30厘米,則同學們採用的比例尺應為( )
A.1:10000
C:.1:1000 D.圖上1厘米代表實際距離20米
2.學校作息時間表在不同季節往往會根據當地白晝時間的長短作相應調整。下列節日中馬鞍山市白晝時間最短的是( )
A.元旦節 B.教師節 c.國慶節 D國際兒童節
讀右側等高線圖,回答3—4題
3.已知A點的氣溫為12℃,則B點的氣溫 約為( )
A.O℃ B.9℃ C.18℃ D.6℃
4、一般地講,圖中降水量最多的是( )
A.B地 B.Q地 c.M地 D.N地
5.我是澳大利亞人,我家後院有一口井,每年都有一天有陽光直射井底的現象,我家的緯度和當天的日期是( )
A 23.50S,冬至日 B 23.50S,夏至日
C 23.50N,冬至日 D 23.50N,冬至日
6、關於經緯線變化規律的說法正確的( )
A.以180°經線為界,東經和西經的度數分別向東、向愈來愈大
B.以0°經線為界,東經和西經的度數分別向東、向西愈來愈小
C.以赤道為界,北緯和南緯的度數分別向北、向南愈來愈大
D.以赤道為界,北緯和南緯的度數分別向北、向南愈來愈小,到北極點和南極點時緯度為0°。
7、北京時間2006年12月26,在布宜諾斯艾利斯 (35°S、 59°W)工作的父親給在馬鞍山的小明打電話,父親說的話真實的是( )
A.這里很冷,人們都穿厚厚的羽絨服 B.這里很熱,人們都穿短袖
C.這里風很大,人們都穿風衣 D.這里很乾燥,很少下雨
8、關於圖中甲、乙兩地位置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甲、乙兩地在同一條緯線上 B.甲、乙兩地在同一條經線上
C.甲在乙的西南方 D.乙在甲的正東方向
9.「當北國江城的鋼花映紅了飛雪。江南的田野正是春色妖嬈。」這兩句歌詞反映了我國南北方( )
A.緯度差異大 B.經度差異大
c.氣溫年較差大 D.年降水量差異大
10.大興安嶺東西兩側的地形區名稱分別是( )
A華北平原、黃土高原 B.東北平原、內蒙占高原
c.長江中下游平原、陰川盆地 D.黃土高原、漢江谷地
11.我國是一個水旱災害多發的國家,其主要原因是( )
A.夏季大多數地區普遍高溫 B.冬季南北溫差很大
C.雨熱同期 D.夏季風活動不穩定
12.隴海鐵路分別在徐州、鄭州與下列哪條鐵路線相交( )
A.京廣線、京九線 B.京滬線、京哈線
c.京滬線、京廣線 D.焦柳線、寶成線
13、馬鞍山地區正午的影子最長時( )
A. 太陽直射北回歸線 B. 太陽直射南回歸線
C. 太陽直射赤道 D. 這一天是馬鞍山的白天最長
14、「冬季比較溫和、夏季比較涼爽,年降水量比較多、季節分配較均勻。」描述的是哪種氣候類型的特徵( )
A. 溫帶大陸性氣候 B. 地中海氣候
C. 亞熱帶季風氣候 D. 溫帶海洋性氣候
15、「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中的「春風」是( )
A. 東風 B. 西風 C. 冬季風 D. 夏季風
16、西雙版納是一個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少數民族的風情為西雙版納增添了無窮的魅力,其中最主要的少數民族是( )
A. 哈尼族 B. 布朗族 C. 傣族 D. 白族
17、長江沿江地帶已構成了「鋼鐵工業走廊」的雛形,其中位於長江中游的鋼鐵工業基地是( )
A. 重慶鋼鐵工業基地 B. 攀枝花鋼鐵工業基地
C. 武漢鋼鐵工業基地 D.馬鞍山鋼鐵工業基
18、黃土高原的治理措施是 ( )
A、興建南水北調工程 B、改良鹽鹼地,改善農業生態環境
C.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態環境 D、大力興修水利,發展糧食生產
19、「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的地方位於( )
A.赤道附近地區 B.南北回歸線附近地區
C.中緯度內陸地區 D.兩極附近地區
20、有關人口增長問題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世界各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是大洋洲
B.人口增長越快越好,因為有充足的勞動力資源
C.人口過多會給社會增加一系列負擔,所以人口發展越慢越好
D.人口增長必須與社會、經濟的發展相適應,與環境、資源相協調
21、我國新疆降雨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
A.深居內陸,距海遠 B.緯度偏高,氣溫低
C.海拔高,海風吹不到 D.距海不遠,但受山脈阻擋
22.被譽為「中華水塔」的三江源頭地區中的「三江」指的是:( )
A.珠江、長江、黑龍江 B.黃河、長江、黑龍江
C.珠江、長江、瀾滄江 D.黃河、長江、瀾滄江
23.下列有關北京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按地形區分,北京位於華北平原南部
B.按干濕地區劃分,北京屬於濕潤地區
C度帶劃分北京屬於暖溫帶
D.按城市職能劃分北京主要是一個重工業城市
24、我國在同一時期,引進了世界上的熱帶、亞熱帶、溫帶、亞寒帶的多種動植物,你認為在下列哪一地區都可以找到它們的生長地區:( )
A 大興安嶺 B 天山山地
C 橫斷山地區 D 武夷山地區
25.造成我國1998年長江流域特大水災的主要原因是( )
A冬季風勢力過強,降水過多 B冬季風勢力過弱,降水過少
C夏季風過強,北方旱,南方澇 D夏季風進退規律反常
二 讀圖題(34分)
26.讀右圖,回答下列問題。(6分)
(1)寫出圖中A、D兩點的經緯度:
A D
(2)判斷A在B的 方
,C在A的 方,
D在A的 方。
(3)A點所在緯線的長度比c點所在緯線
的長度 (長、短)。
(4)如果在南極點建一座房子,它的四
面都朝 (方向)。
27.讀圖,圖中①②③④代表我國四條地理分界線,完成下列要求。(共6分)
(1)圖中B處年均溫低於A處的原因是 ,C處降水少於A處的原因是 。
(2)④線以北、③線以西地區重要的礦產資源有 (至少四種),我國地勢階梯分界線是四條線中的 。(填序號)
(3)關於圖中四條界線描述正確的是:( )
A.我國牧區都分布在①線以北地區
B.④線以北有兩座核電站、兩大工業區,且都臨黃海
C.我國四大跨世紀工程都在②③線以東 D.②③兩條線均通過大興安嶺
(4)關於D區域,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
A.多外流河和鹹水湖 B.沒有重要的保護林
C.既有油菜產區又有甜菜產區 D.有重要的鐵礦、鎢礦、鋁土礦
28讀我國「西氣東輸」線路圖,回答:(13分)
(1)我國「西氣東輸」工程,西起 ,東到城市A ,全長4200多千米,沿途經過的省級行政單位中市和自治區分別有: 。
(2)「西氣東輸」的「氣」指的是 。
(3)沿途經過的地形區有:G 盆地、E 高原、D 高原、華北平原、 平原。
(4)填寫下列地理名稱:B 市、C 市、F 省。
(5)由於沿線城市可用清潔的燃料取代部分生產、生活中使用的煤炭,這將降低城市環境中的 污染。
(6)下列因素中,屬於修建「西氣東輸」管道線路走向,所要考慮的經濟因素是( )
A. 地形因素B.城市分布C.氣候類型D.河流狀況
29.讀下面的漫畫,思考下列問題。(9分)
(1)黃河在流經 游 高原後,匯入河流的泥沙最多,使黃河成為世界上含 量最多的河流。
(2)黃河流域河水最容易泛濫的河段是 遊河段,該河段的河床被抬升,成為舉世聞名的「 」。黃河最容易發生凌汛的河段是
(3)為什麼長江也說自己是黃河?你認為造成此現象的原因有哪些?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三 材料題(16分)
30、請閱讀下面「台灣海峽的變遷」,回答有關問題(8分)。
地質工作者經過大量的研究,認為台灣海峽曾經歷了多次的海陸變遷。2億多年以前曾經為海洋,在距今4000萬年左右,台灣海峽受擠壓第一次抬升為陸地。以後海峽地殼時沉時升,使台灣地區與大陸之間時分時連。尤其是第四紀冰期時,每當冰期,氣候寒冷,海面下降,海峽地區便成了陸橋;每當間冰期,氣候變暖,冰雪消融,海面升高,陸橋又被淹沒成海峽了……
⑴以上資料進一步說明了____學說的正確性,台灣島位於____板塊與____板塊之間。
⑵資料中提到的「台灣地區與大陸時分時連」,你認為:「時分」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時連」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
⑶煤是由陸地上森林轉化而來的,科學家們在台灣海峽的海底發現了豐富的煤層,你能解釋這一怪現象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8分):
材料一: 2001我國申奧成功。北京將按「綠色奧運、人文奧運和科技奧運」的理念改善城市環境,武裝各項設施,准備在2008年奉獻給世界一屆歷史上最出色的奧運會。
材料二: 據統計,20世紀50年代以來,北京沙塵暴出現的次數明顯增加:50年代5次,60年代8次,70—80年代13—14次,90年代至2000年初已經發生過20多次。2002年3月中旬,一場10年以來最大的沙塵暴天氣再次席捲北京等地。沙塵暴對北京大氣環境質量正構成著嚴重威脅。
材料三: 研究表明發生在內蒙古和新疆的沙塵暴是影響北京大氣顆粒物的主要原因之一。
(1)北京的申奧口號是:
(2)天氣狀況對大型運動會的組織工作以及運動員的比賽成績等都會造成影響, 你認為「北京奧運」召開的理想日期是:( )
A)4月~5月
B)7月~8月
C)8月~9月
D)9月~10月
(3)北京屬於_______那種氣候類型,具_______特點。這里經常發生沙塵暴現象,在_______季節相對較多,內蒙古在保護環境方面應做好哪些工作?(2分)
(4)北京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這里有許多歷史名勝古跡,清列出三處_______。
(5) 北京城市職能是什麼?
地理會考模擬試卷答案
一. 選擇題
1.D 2.C 3.D 4.C 5.C 6.B 7.D 8.C 9.B 10.D 11.D 12.C 13.D 14.C 15.C 16.C 17.C 18. D 19.A20.D 21.C 22.C 23.A 24.C 25.A
二 讀圖題(34分)
26.1.(400N,400W)2. 正西3.短4.北
27.1. 地形因素,海陸因素2.煤.石油.天然氣.鉀鹽 ①③3.D 4. D
28 .1. 輪南 上海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寧夏回族自治區 上海2.天然氣
3. 塔里木 黃土長江中下游4.南京 鄭州 青海5.空氣 6. B
29.1中上 黃土 沙 .2下 地上河 上游
3. 因為長江的水土流失目前也比較嚴重,導致其江水顏色發黃。
上游地區植被破壞比較嚴重,中游地區圍湖造田加重了水土流失。
上游植樹種草涵養水源,中游退耕還湖。
三 材料題
30.1.板塊構造亞歐太平洋2.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下降3. 台灣海峽地區本來是一片面積廣大的森林,經過長期的地殼變動,被覆蓋在地層下,形成了森林。
31.1. 更高,更快,更強2.C 3.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少雨植樹種草,控制沙源,退耕還林,還牧 4.天壇頤和園 長城5.政治中心 文化中心 交通中心 經濟中心
『肆』 高中會考地理知識點匯總
關鍵詞:初中地理
初中地理的學習技巧,你都知道多少?
在學習初中地理的時候,需要有專業的方式,認真了解,了解所學的知識,明確各部分的知識點及其相互關系之外,我們還必須充分的運用這方面的知識,使我們的初中地理成績更好,使自身得到更好的發展.
並且在學習當中如果有自己解決不了問題,需要和老師進行討論,這樣可以及時的把每一個難點都解決掉,並且加上教科書知識以及可以課外的知識,可以使自己的知識內容更加的豐富,讓自己的初中地理成績有所提高,但是學到的知識需要在一段時間之後進行再次練習,否則可能會出現忘記的情況.
以上就是學習初中地理的技巧,通過以上的內容,學會以上的方式之後自身的成績會有一定的提高.
『伍』 「高中地理會考單項選擇題100例」及高中會考地理模擬卷3套(人教版) 百度文庫下 請發至[email protected]
已發送至你郵箱,來自zhy8120,滿意請點擊下面的『選為滿意回答』按鈕!
『陸』 2010福建高中會考地理題目
你是學文學理的? 你要是學文的話 地理會考的題 很簡單 我剛參加完會考!題是超簡內單的容!~所以 你不要擔心!~你要是學理的話 那你就靠臨場發揮 到處拉拉關系 反正 地理會考題是很簡單的 我是這么認為的!~
『柒』 北京市高中地理會考的復習重點 100分!
第一單元 宇宙復中的地制球
一:地球運動的基本形式:公轉和自轉
繞轉中心 太陽 地軸
方向 自西向東(北天極上空看逆時針) 自西向東(北極上空看逆時針,南極上空相反)
周期 恆星年(365天6時9分10秒) 恆星日(23時56分4秒)
角速度 平均1
『捌』 高中地理大題回答技巧
一、前提——熟悉區域地理,掌握雙基和主幹知識
進行地理主觀性試題答題能力提升專題講練的前提是在對地理學科的區域地理,雙基和主幹知識學習已經完備後。功夫在平時,能力的提升在三年功課的積累,也是高考備考的最後沖刺。
二、基礎——明確高考22類地理常見簡答題標准答題思路
三年功課的積累已經見了無數的主觀性試題。厚積薄發,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早有能者將高考22類地理常見簡答題標准答題思路歸納成輯,供參考。當作我們提高解答主觀題性試答題能力的起點。所以我們第一步便是熟讀該資料,掌握常規解題方法。
三、關鍵——熟悉近幾年地理考題常見的答題模式
有了以上的准備,便進行歸納概括,以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我們的第二步便是總結考題常見答案的組織模式和常見的地理特徵描述答案組織模式。
近幾年地理考題常見答案的組織模式之歸納:
1) 原因(自然、人為)
2) 條件(有利、不利)
3) 影響(正面、負面)
4) 區位(自然、社會、經濟)
5) 效益(經濟、社會、環境)
6) 措施(生物、工程、技術)
7) 重大工程意義(兩端、中間)或(政治、經濟、民族、國防)
8) 要素(總量、結構)
9) 評價( 積極、消積)
10)降水量多少成因(大氣環流、地形(迎、背風坡)、洋流、距海陸遠近、下墊面)
11)氣溫高低成因(緯度位置、冷氣流影響、洋流、地形-海拔高低與陽坡陰坡、下墊面)
12)大漁場成因(有無較寬闊大陸架,是否為實寒暖流交匯處或上升流,是否是大江大河的入海口)
近幾年考題常見的地理特徵描述答案組織模式之歸納:
1) 自然地理特徵(地形、氣候、土壤、水源、生物、礦產或其它資源)
2) 位置特徵(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半球位置、相鄰位置)
3) 水系特徵(支流、流程、流域、流向)
4) 水文特徵(流量、水位變化、流速、含沙量、結冰期)
5) 降水特徵(降水總量、雨季長短、季節變化)
6) 氣候特徵(氣溫、降水、季節組合)
7) 地形特徵(地形類型、地勢起伏、主要地形區、海拔狀況)
8) 農業生產特徵(主要從農業地域類型、農作物種類、種植歷史經驗和單位面積產量、農業各部門結構(所佔比重)、農業機械化水平、農業生產經營方式和專門化水平等方面概括)
9) 工業生產特徵(主要從工業的發達程度、工業部門結構、工業技術水平、工業產品的銷售和工業原料能源對國際市場的依賴程度等方面概括)
10)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徵和分布規律(主要從空間分布(是否均勻、空間變化規律)和時間分配(季節和年際變化的大小)兩方面概括)
◇分布規律問題:
從總體上看是把握"點""線""面"是哪種分布趨勢
1) "點"狀分布一般有"沿某個方向區域較稀或較密";或該地理事物在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
2) "線"狀分布應說明其沿哪個方向的走勢及其稀密特點。
3) "面"狀分布應說明該地理事物的分布范圍,即東南西北的界限;或該地理事物在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及大致的面積。
4) "點、線、面"綜合考慮解答。
四、提升——明確常見行為之答題要領
地理考題常見的答題模式,指明了答題方向。為了提高答案的質量,我們還要研究提問中的謂語動詞。
新課標的可操作性很強的主要原因在於其指令性的明確,用語文的話說就是"謂語明確"。在我們教學生審題時候要特別注意的也是這個"謂語"部分,明確答題之要領。
簡述--簡單扼要敘述,須把握要點;
簡析--簡單分析,提出論點即可;
描述--對事物的外部特徵予以描述;
綜述--對事物的總體特徵予以概括敘述;
說明--對原理、成因、規律進行說明;
寫出--對圖像或事實的主要內容予以呈現;
分析--對地理事物或現象予以剖析、分解,分析原因、分析局部事物在全局中的地位或作用,如分析區域發展的優勢與不足,分析事物間的聯系等;
對比(比較)--列表比較相同、相異、相反、相似的地理事物,可先後對比或並列對比;分析相同事物間的差別、不同事物間的聯系;
評價--對地理環境、措施、對策、布局進行實施可行性評價或優勢與不足評價,這需要平時樹立科學的觀點,具備正確的地理思想;
概括--對文字材料或圖像內容予以概括要點等。
地理高考試題中經常考查的行為動詞有描述、說明、分析、對比、評價等
五、實踐——主觀性試題答案之要求
「簡明扼要、條理分明、切中要點」是文綜規范答題的宗旨。
1.注意從圖中和材料中提取全面、准確、有效的信息,並能夠適當地遷移知識
2.規范用語,回歸教材;
3.有多少問,分多少(段)答題,分段分點答題,每個要點盡量序號化。有條理,分點答題,形成「知識鏈」,做問答題首先要了解答題的步驟,問什麼就回答什麼,問幾個問題就分幾節寫。可根學題目的給分來組織答案,一般一個要點是2分或3分.這樣如果是8分的題至少就得答出四個要點。
4.要點不自相矛盾、不重復; 『
5.書寫整潔,不留空缺,字跡工整,反映思維的邏輯性,卷面整潔,從形式上達到卷面的完美,因為清晰的卷面能贏得閱卷者好感,也許會給你帶來意外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