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試卷 » 地理學科的教學實踐與思考

地理學科的教學實踐與思考

發布時間: 2021-02-21 03:41:23

『壹』 讓生活走進地理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

關於地理教學生活化的幾點思考
地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只有讓生活走進地理教學,讓地理的精彩在走向生活中展現,才能喚起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才能符合「貼近學生的生活,對學生的生活有用,對學生的終生發展有用」的新理念。如何把地理教學生活化,成為當前地理教學改革的重要課題之一。筆者從地理教學生活化的實施策略方面提出幾點看法,與大家共同探討。
一、搜集生活素材,激發學習興趣。
地理教學要回歸生活,注重基礎知識和技能,培養學生在生活中的各種能力。因此,教師要在對教材解讀的基礎上再進行大膽創新,用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生活素材來使教學內容生活化。多用學生熟悉的地理現象來引導學生,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探究欲,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如:在當今商品房的開發熱潮中,開發商、購房者各要考慮哪些地理要素?通過把生活實例適當的引入教學中,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
二、運用生活經驗,培養合作探究。
新課程要求教師引領學生帶著問題走向生活、關注生活,並基於學生的生活經驗來開展有意義的學習,構建開放式小組合作探究的地理新課堂。學生運用地理原理或地理科學的思維方式來分析、解決生活中的地理問題,成為探究活動的重要環節。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又培養了學生自主探究與小組合作相結合的學習方法,同時激發了他們學習地理的積極性,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形成良好的學習、探究、創新能力。
三、利用現代媒體,使生活地理化。
現在,電視、互聯網等現代媒體,為學生學習地理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很多學生正是通過這些媒體從接觸地理到關注地理,進而熱愛地理。教師可以藉助現代媒體收集社會生活中涉及到的地理知識,然後針對一些熱點問題,從地理的角度提出問題,引發討論,如海嘯、地震等。由於資料新,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和關注,有利於師生情感交流,有利於培養學生關心社會、關心生存環境的責任感,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運用地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學以致用」應該成為學生學習的目的,運用所學地理知識去分析、解決實際問題是地理學科的一大任務。因此,地理教學應讓學生走出課堂,在實踐活動中學以致用,並改變自己、影響他人的行為方式和道德觀念。如在生活中,為避免「白色污染」應自備籃子或布袋購物;生活垃圾應分類進行回收利用;為避免水資源的浪費應採取各種節水措施;使用利於環保的再生紙。在生產活動中,不能以損害環境的方式去謀利,應當採用清潔生產技術等。
總之,以生活的理念進行地理教學,不僅可以優化教學過程,更著眼於學生的發展,給學生以生活的意義,使以實踐能力為核心的素質教育真正落到實處。

『貳』 談在地理教學中怎樣進行反思

地理教學離不開地圖,利用地圖教學是地理教學最重要的方法。在地理教學中教師通常通過自己對內容的了解引導學生進行讀圖二析圖、填圖、繪圖、搜圖、用圖等活動使學生主動學習,獲得地理知識,提高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可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靈活運用各種用圖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覺性,最終通過學生自己對地理知識和地圖的認真思考研究,達到融會貫通的程度,使所學的知識成為他們可靠的財富。
讀(識)圖。教師指導學生精讀每幅地圖,並按照教師精心設計的程序和啟發性提問引導學生讀圖、識圖。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學生按教師提出的問題和思路讀圖,通過自讀了解和掌握地理知識。讀圖過程中對知道、記住、理解、應用等不同層次的要求用不同的符號在地圖上做出不同的標記。在讀圖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地圖的每一項內容,如圖例,比例尺,文字註解,標記等要素。讀後還可安排小組討論。
析圖。讀圖後自然要分析地圖,從地圖上的各要素出發通過點、線、面的逐步分析,思考問題,再把各個要素聯系起來達到對整張圖了如指掌,然後根據問題逐個分析,得出結果。充分分析地圖可使學生從直觀的地圖中獲得地理知識,還可發現問題,啟發學生的地理思維,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填圖。這是把許多地理知識從老師的講授和課本上轉化為學生自己的知識的非常有效的手段。教師指導學生填圖,學生熟悉圖例和註解,通過對地圖的回憶,完整的再現地圖的內容。填圖切忌不可拿圖照抄,否則就失去填圖的意義。填圖時必須啟發學生獨立思考,使他們一邊填地名,一邊考慮它的位置,回憶它的「內容」,填圖可使學生提高記憶力,牢固掌握知識。同時也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學生可根據自身對地圖的認識,創造一些填圖的練習。
繪圖。在地理教學中,教師可摹仿板圖,對照課本、地圖冊上的地圖,自己練習將自學獲得的地理知識以輪廓間圖的形式再現。教師有意引導學生自己動手繪圖製表,把地圖變「心圖」[8]。如彩描分界線;繪制等值線圖,描摹示意圖,轉繪分布圖等,讓學生既熟悉了地理事物,又培養了空間想像力,提高了動手和實踐能力。同時在地理教學中提高教師的繪圖能力也是對教學質量的提高。學生也可根據自己的愛好,自己設計和繪制一些地圖,如漫畫(課本插圖),它具有諷刺性強,幽默,富於思考的特點,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和心理特點。把這一藝術引入課堂,會使地理教學更具時代感,責任性,並提高學生的創造精神,公民素質與審美素質。
搜圖。在地理教學中還要注意搜集地圖。搜集和整理地圖是信息地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指導學生注意搜集課本上沒有的,但是對今後的教學有幫助的地圖。這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通過學生自己搜集材料,培養「處處留心皆學問」的良好習慣,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參與能力和合作能力。在搜集的同時還應注意整理整合地圖,注意地圖反映的不同空間不同時間,不同側面,微觀與宏觀的內容,創造學生多角度觀察和思考問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用圖。學以致用,學習的最終目的就是運用利用。用圖要根據自身需要的內容在地圖上提取信息。先從圖名、圖例入手,確定地圖所現的區域、位置、范圍、主題等,在對地圖有目的、有重點的觀察,按從主到次,從易到難的順序在不同層面尋找相關的地理事物,並閱讀文字解說,抽取有效信息,在最短時間內獲得最有用的信息,為自己提供服務。教師在課堂中有意訓練學生運用地圖,可使學生認識到地圖的重要性,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獲取信息的能力。

『叄』 對地理教學中幾個常見問題的思考

地理學是研究地理環境以及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相互關系的科學,綜合性是其顯著特回點之一。對答學科特點認知不足、經驗欠缺的教師不容易准確把握教學目標與任務,從而使地理課平庸乏味、效率低下。地理課堂精彩與否,教學過程高效與否,一個重要的衡量標准在於教學是否抓住了地理學科的特點和中心任務。

『肆』 淺談如何體現地理學科教學的智慧性

一、 運用地理圖示教學法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途徑
作為一名地理教師,大家都知道,地圖是最重要的工具,是「地理學的第二語言」。圖示教學法,就是一種通過圖形或圖象來揭示地理事物現象或本質特徵,以激發學生跳躍式思維,加快教學過程的一種教學方法。在教學中,用形象化的圖形、圖象或表格講授地理概念或規律,揭示地理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這樣有利於增進學生的記憶力,有利於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大家都深有體會,離開了地圖上好一節地理課是比較困難的,為了提高地理課堂效率,我們地理教研組在圖示教學方面作了深入探討,為此我們積極研究圖示教學在地理課堂中的運用,傳統的地圖教學主要是藉助教學掛圖和模型,多媒體進入課堂為地理圖示教學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較傳統的掛圖教學,多媒體具有信息量大、重點突出、分層展示、動畫更易於學生理解等優點。但並非越花哨越好,因此本年度我們主要在課件的實用性上進行了研究,製作並修改了許多優質課件,並在區級以上單位獲獎。我們申請的「地理圖示教學法」研究課題,已順利通過了區級的驗收,現在正在進行市級課題的研究並積累了很多這方面的材料,特別是我們已經整理完成了初中地理的所有課件和備課參考如教學設計等,在教學中我們充分利用課件中所呈現的地圖,教給學生讀圖用圖的方法,在教學中特別注重指導學生學習畫地圖、並使用地圖這一工具,教學中,凡是能從地圖上獲取的地理知識,都盡量運用讀圖的方法來完成。解決地理問題時,要首先想到與之相關聯的地圖。只有這樣,才能學好地理,才能以圖增知,以圖啟智,才能有利於提高學生學習地理能力。
在不斷的教學實踐中,越來越多的地理老師體會到圖示教學所帶來的優勢,為了大家使用的方便,我們實現了資源共享,所有的課件都放在了學校的ftp上,在上課的時候,只要打開學校的ftp,就能把相關的課件下載到自己的電腦上,無論是上課用還是備課用,都非常方便,這樣大大提高了備課效率,更極大的提高了課堂的效率。每次上地理課,同學們興趣都很高漲,因為我們每一節都配有精美的課件,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非常高漲,有了興趣,再加上老師的精心講解,課堂效率自然就提高了,我們學校這幾年的地理教學之所以走在全市前列,與我們積極研究圖示教學是分不開的。
二、創建切實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基本保障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要想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使學生能高質量的完成學習任務,切實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是非常重要的。隨著我校學案教學以及生命化課堂教學的實施,並按照《萊城區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指導意見》的要求,我們地理組全體任課教師積極努力,探索出自主、合作、探究下的「目標導學,以學為主,以學定教」這一有效教學模式。其一般程序是:情景導入、認定目標-----自主探究、合作學習-----交流展示、拓展目標-----小結提升、訓練達標
1、情景導入、認定目標
學習興趣是學生最現實的學習動機 ,學生對所學知識感興趣主要取決於教師的情景創設,教師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設置引發興趣的問題導入新課,導課導得好,可以先聲奪人,抓住學生的思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其進入最佳學習狀態。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在恰當的時間以恰當的方式把三維目標呈現給學生,明確學習任務和學習要求。
2、 自主探究、合作學習
能否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教師是關鍵。教師要在研究教材和了解學生實際的基礎上,提供豐富的感性和理性的材料,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知識,生成問題,以便於讓學生帶著問題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學習,簡單的問題由學生個人獨立完成,難一些的問題由小組內交流完成,解決不了的問題提供到班上共同探討。
3、交流展示、拓展目標
讓學生展示其學習情況,一方面是為了解決學生自學中不明白的問題,另一方面是為教師精講作準備,教師根據學生展示交流情況, 適時講解學生不明白的地方,講解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聯系實際解決生產和生活中的地理現象和問題,以達到拓展知識,培養能力,升華情感的教學目標。
4、小結提升、訓練達標
學習完本節課之後,根據教材內容,可由學生小結本節課內容,也可由教師小結本節課內容,小結完了之後,要進行當堂訓練測試,以便檢驗學生學習效果。
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是在新課程理念下學生的一種重要學習方式。有效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能夠喚醒學生沉睡的潛能,激活封存的記憶,開啟幽閉的心智。教師在新的課程環境下,必須積極營造適合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環境,時刻把握以學生發展為本這根主線,我們的課堂教學才能煥發出生命活力,才能讓學生在探究中自主,在探究中合作與交流,在探究中快樂地成長。
以上教學模式是經過多年的實踐總結而成,這一模式既得到了 我校師生認可,更得到了我區教研室的高度贊揚,實踐證明,通過以上幾個環節的教學,學生的自學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能力都得到了鍛煉、提高,地理課堂效率大大提高。
三、變革學生的學習方式--利用小組學習是提高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最佳措施
新課程最注重強調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學習,那麼課堂上如何體現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與探究學習呢?最好的方式就是建立學習小組,小組合作的方式是我們學校現正在研究的,也是課程標准積極倡導的一種學習方式。我們在組織學生合作學習時,總是進行明確的分工,讓每一組的每一個學生都各司其職。明確了自己的職責,每一個學生都表現得積極主動。在教學中我們是這樣建立學習小組的,一般是以8人為一個小組,合理的編組是合作學習得以實現的前提,編組時注意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如學生的學業成績、學習態度、性別、家庭背景等,這樣小組成員之間可以優勢互補,才能較好地完成了學習任務。
小組學習中,學生合作技巧的培養是合作學習得以實現的重點,因此在小組學習實施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學會合作,要引導學生養成合作的好習慣,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對小組的調控,不能任意發展,特別是在小組討論中,不能什麼問題都討論,要討論有價值的有意義的問題,也不能讓個別學生鑽了空子,趁機說話,因此注重小組的評價是很重要的,教師要做到評價的及時性和公正性,這樣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四、加強教研教改是提高地理課堂有效教學的基本前提
教學科研是教研組的生命線,只有加強教研教改,才能提高整個教研組的教學水平,按照教研組計劃,我們定期舉行教研活動和集體備課。教研活動一般定在每周三的下午三、四兩節,我們地理組主要是通過專題討論、說課評課、案例分析等多種方法,圍繞教學實踐中的熱點問題和下一階段課改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大家各抒己見。這種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的教研活動切合了教學的實際和需要,給予組內老師莫大的幫助。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每個人都精心設計教學方案,並通過一周一節的公開課現場示範,供全組交流研討。每次公開課地理教師都全員參與,在聽課過程中我們要求教老師寫好聽課記錄,內容包括教學實錄、隨機點評、教學發現和教學建議四大方面。實踐表明,這種「一周一組一節公開課」形式下的全員「參與式」活動,在地理組內掀起了一場場「頭腦風暴」, 教師自我發展的積極性大幅度增高,自我反思意識和能力增強,並在反思、學習中書寫了大量的案例。使地理組的的常規性教研由此落到了實處,真正解決了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同時積累和挖掘了大量的教育教學資源。
集體備課活動一般定在每周四的第1節,集體備課我們有一定的程序(1)備課組長分工—(2)教師分頭備課,撰寫集體備課草案—(3)集體備課時間教師說課、其他教師補充、修改—(4)根據集體備課意見教師完成個人的備課詳案。對於教學中的共性問題,我們在集體備課中集思廣益,然後著手將深入探討的結果在日常教學中加以嘗試和運用,讓這些靈活多樣的方式方法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地理課堂真正成為學生展示風採的大舞台,課堂教學煥發了真正的生命活力。
我常常想,也許我們學校的地理老師的素質不是最高的,但是我們通過集體教研,通過這樣的集思廣益,通過相互學習,通過培訓,集我們集體的智慧,那麼我們的任何一個老師就不僅僅代表的是自己的水平,而是我們整個教研組的水平,事實證明,通過加強教研教改,地理課堂效率大大提高。

『伍』 關於幾種地理教學模式的思考

地理學是研究地理環境以及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相互關系的科學,綜合性回是其顯著特點之一。對學答科特點認知不足、經驗欠缺的教師不容易准確把握教學目標與任務,從而使地理課平庸乏味、效率低下。地理課堂精彩與否,教學過程高效與否,一個重要的衡量標准在於教學是否抓住了地理學科的特點和中心任務。

『陸』 對初中地理教學方法的幾點思考

關鍵詞:初中地理

初中地理的學習技巧,你都知道多少?

在學習初中地理的時候,需要有專業的方式,認真了解,了解所學的知識,明確各部分的知識點及其相互關系之外,我們還必須充分的運用這方面的知識,使我們的初中地理成績更好,使自身得到更好的發展.

並且在學習當中如果有自己解決不了問題,需要和老師進行討論,這樣可以及時的把每一個難點都解決掉,並且加上教科書知識以及可以課外的知識,可以使自己的知識內容更加的豐富,讓自己的初中地理成績有所提高,但是學到的知識需要在一段時間之後進行再次練習,否則可能會出現忘記的情況.

以上就是學習初中地理的技巧,通過以上的內容,學會以上的方式之後自身的成績會有一定的提高.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