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試卷 » 地理學的由來

地理學的由來

發布時間: 2021-02-20 14:21:45

㈠ 從地理一詞的來源你能得到什麼知識

詞源[編輯]
英語抄:geography的字根來自古希臘語:γεωγραφία(geographia),由geo(原意為大地)和graphein(意為「寫」),字面意思為對大地的描述。最早使用geography的人為埃拉托斯特尼,他用此詞來表示研究地表景物的學問。
中國古代稱輿地,地理則是指風水學。日本在明治維新後,將英語:geography譯為地理,之後傳入中國。
1902年,光緒皇帝接受吏部尚書張百熙建議,頒布〈欽定學堂章程〉,其中尋常小學課目中,有史學、輿地二項。張百熙派吳汝綸赴日本考察教育後,1903年,負責教育改革的張百熙、張之洞、容慶向皇帝建議重訂學堂章程[2]。在重訂章程後,尋常小學依日本語改稱初等小學,而史學、輿地二科,則改稱歷史、地理。之後,地理這個名詞在中國流行。
處理上述這些我覺得還有中西文化交流的結果 哈哈 因為 我不知道你問的哪方面的內容

㈡ 地理的起源是什麼

在我們祖先留下的文獻中,最早出現「地理」一詞的是公元前4世紀成文的《易經·系辭》,內裡面有「容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的文句。東漢思想家王充對天文、地理有相當深入的研究,他的解釋是:「天有日月星辰謂之文,地有山川陵故謂之理。」中國古代最早的地理書籍包括了《尚書-禹貢》和《山海經》等。古代的地理學主要探索關於地球形狀、大小有關的測量方法,或對已知的地區和國家進行描述。
在西方,公元前2世紀,古希臘學者埃拉托色尼第一次合成了geographica(geo+graphica)這個術語,意思是「地理」或「大地的記述」,並寫出了西方第一本以「地理」命名的專著《地理學》。

㈢ 社會地理學的起源

社會地理學主要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才發展起來,但它起源於20世紀初版。法國人文地理權學者維達爾·白蘭士曾以可能論的觀點為社會地理學初步奠定了理論基礎。
早期的社會地理學包括人口地理學、聚落地理學和城市地理學等方面的內容,曾進行了農村和城鎮的區域分析、城市化趨向、城市網的形成等方面的研究。他們還研究過游牧社會、農業社會和工業社會等社會集團的地理分布及其與環境的關系,聚落的分布和類型及其與地理條件的關系,並涉及文化地理學的一些方面。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世界范圍的社會變化十分劇烈,使得社會地理學更加重視解決社會實際問題,諸如繪制人口、年齡。性別差異的地理分布圖;考察農村人口的文化背景,探索語言、宗教等文化現象的分布和變遷;對種族歧視、階級沖突、貧富不均、犯罪及文化娛樂等問題也有所研究。

㈣ 鄉村地理學的歷史起源

鄉村地區不僅是農業生產的場所,也是鄉村工業、交通運輸業、旅遊業等的活動場所,鄉村居民點與鄉村經濟活動和居民日常生活關系十分密切。對鄉村地區某些問題的地理研究歷史較久。法國地理學家白蘭士(paulVidal de la Blache)及其學生德孟雄(Al- bert Demangeon)、白呂納,早在19世紀20年代即用歷史的方法研究鄉村聚落的類型、分布、演變及其與農業系統的關系。同時及稍後,德國農業地理學家韋伯(Leo Heinrich Waibel)、奧特倫巴(Erich O. Otremba)等也描述並研究了田塊形態、土地利用形態、鄉村道路網、農舍、村落等農業活動所引起和制約的鄉村景觀 。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許多國家隨經濟工業化和社會城市化的發展,世界各國城市化進程加快,使鄉村經濟結構發生變化,鄉村人口比重和從事農業的勞動力數量逐步減少,城鄉聯系日趨緊密,鄉村旅遊業迅速發展,專業的農民越來越少,而兼營工副業、旅遊、服務業等的兼業型農民增多,鄉村地區的經濟職能由最初的單一提供初級產品向多樣化發展,由此也帶來了鄉村景觀的變化,並出現一些新問題,導致鄉村地理學的產生與發展。
1963年,法國的喬治(Pierre George)在其所著《鄉村地理學概論》一書中,最早採用「鄉村地理學」這一名詞。20世紀60年代中期以來,鄉村發展問題日益引起世界各國地理學家的重視,70年代以來,由於全世界對環境問題的關注,發達國家出現的逆城市化現象,以及發展中國家日益重視鄉村建設和鄉村經濟發展,使許多國家開展了鄉村地理研究。英、法、美、聯邦德國、印度、波、匈、日等國的地理學工作者與其他學科的學者合作,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其內容主要有:鄉村土地利用格局,農業結構變化,鄉村交通運輸與可達性,聚落合理化,鄉村工業,鄉村人口與就業,城鄉沖突與鄉村城市化,鄉村景觀演變與鄉村功能分類以及鄉村規劃等。國際地理聯合會也於1976年成立了鄉村地理委員會。許多學者還重視評價政府政策對鄉村地區發展的影響和作用。

㈤ 地理的含義,由來

地理(Geography),是世界或某一地區的自然環境(山川、氣候等)及社會要素的統稱。「地理」一回詞最早見於中國《易答經》。古代的地理學主要探索關於地球形狀、大小有關的測量方法,或對已知的地區和國家進行描述

㈥ 地理學哲學的地理學思想的起源、演變與發展分期

地理學的發展大致經歷了古代、近代到現代的發展階段。地理學思想萌芽散布於上古時代的內史詩、哲學、歷容史叢書中,當時的中國、埃及、巴比倫、印度諸國產生了相當規模的地理知識積累,形成了地理學觀念的雛形。從公元5世紀延續到15世紀,是地理學發展的中古時期,宗教勢力特別是歐洲的基督教壟斷了學術領域,窒息了地理學的思想。但從公元2~15世紀,中國發達的古代文明形成了世界上最發達的地理研究中心,中國的地理志、地圖、專論從數量到質量都達到了當時的最高水平。地理學的近古時期約始於地理大發現時代,從15~17世紀中葉,地理學的視野擴展到全球,標志著地理學科學見解的啟蒙。19世紀後半期,進入近代發展時期,地理學思想不斷發展,新的理論和方法不斷涌現,逐步形成了現代地理學;

㈦ 地理的來歷

最早出現「地理」一詞的是公元前4世紀成文的《易經·系辭》,裡面有「仰以內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容理」的文句。東漢思想家王充對天文、地理有相當深入的研究,他的解釋是:「天有日月星辰謂之文,地有山川陵故謂之理。」中國古代最早的地理書籍包括了《尚書-禹貢》和《山海經》等。古代的地理學主要探索關於地球形狀、大小有關的測量方法,或對已知的地區和國家進行描述。
在西方,公元前2世紀,古希臘學者埃拉托色尼第一次合成了geographica(geo+graphica)這個術語,意思是「地理」或「大地的記述」,並寫出了西方第一本以「地理」命名的專著《地理學》。

㈧ 地理是什麼

是世界或某一地區的自然環境(山川、氣候等)及社會要素的統稱。

「地理專」一詞屬最早見於中國《易經》。古代的地理學主要探索關於地球形狀、大小有關的測量方法,或對已知的地區和國家進行描述。

地理學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環境中各種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以及它們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地理是一門綜合性的基礎學科。

(8)地理學的由來擴展閱讀:

核心分支學科

1、自然地理學

地貌學、動力地貌學、構造地貌學、氣候地貌學、應用地貌學、植物地理學、動物地理學、冰川學、凍土學、古地理學、水文地理學、土壤地理學、化學地理學、綜合自然地理學等。

與自然地理相關的基礎學科:生物,化學,物理,天文,數學,技術等。

2、人文地理學

經濟地理學、農業地理學、工業地理學、商業地理學、交通運輸地理學、旅遊地理學、人口地理學、人種地理學、聚落地理學、鄉村地理學、城市地理學、社會地理學、文化地理學、歷史地理學、醫學地理學、政治地理學、軍事地理學、地圖學、地名學、理論地理學、區域地理學、應用地理學、災害地理學等。

與人文地理相關的基礎學科:經濟,政治,歷史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地理



㈨ 地緣政治、地理政治、政治地理、地政學、地略學,這些概念的由來和確切解釋。

地緣政治 geopolitics

政治地理學中的一種理論。它根據各種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和預測世界或地區范圍的戰略形勢和有關國家的政治行為。它把地理因素視為影響甚至決定國家政治行為的一個基本因素。

20世紀,由於全球的政治、經濟和軍事的發展,出現了各種地緣政治理論。A.T.馬漢強調海權對國際政治的影響,認為誰能控制海洋,誰就能成為世界強國,而控制海洋的關鍵在於對世界重要海道和海峽的控制。他的理論被稱為海權論。H.J.麥金德則提出陸心說,認為隨著陸上交通工具的發展,歐亞大陸的心臟地帶成為最重要的戰略地區。他的理論被稱為陸權論,對世界政治的影響很大。到40年代,N.J.斯皮克曼強調邊緣地帶的重要性,提出陸緣說,為陸權論中的另一派地緣政治理論。50年代,A.de塞維爾斯基根據空軍在戰略中的重要作用和美國、蘇聯空軍控制范圍重疊的地區,提出北極地區對美國爭奪制空權十分重要的理論,被稱為空權論。1973年S.B.科恩提出地緣政治戰略模型,將世界分為海洋貿易區和歐亞大陸區兩個地緣戰略區。地緣政治已經成為各國制訂國防和外交等政策的一項重要依據。各種地緣政治理論的研究雖然都是以地理環境作為基礎,但依據重點有所不同。過去多從歷史、政治、軍事等方面考慮,而近年來對經濟、社會等方面的作用日益重視。
政治地理是來分析國家的產生、發展和其特徵,並探討地理環境對國家制度與政治決策的影響,同時也研究國際關系,探討大國和小國、富國和貧國之間的矛盾和協調。這對世界人類的未來,具有重要意義。

衡量國家的政治地理,我們先要評估國家的面積、形狀、疆界、位置和國都。在地理位置上大致可分為兩類:一為位於濱海之城,可稱為海都;一為處於內陸,可稱為陸都。
其他沒找到

㈩ 地理一詞的來源

地理學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環境中各種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以及它們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回.「地理」一詞答最早見於中國《易經》.英文中地理一詞則來源於希臘文hê gê(意為「地球」)和graphein(意為「寫」).
中國古代最早的地理書籍包括了《禹貢》和《山海經》等.古代的地理學主要探索關於地球形狀、大小有關的測量方法,或對已知的地區和國家進行描述.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