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試卷非選擇題
㈠ 急求:2008年高考地理上海卷非選擇題答案
上海地理參考答案一、
選擇題:(一)1、D 2、C 3、B
(二)4、D 5、C 6、A
(三)7.c 8 c 9 D
(四)10、A 11、B 12、C
(五)13、B 14、A 15、D
(六)16、B 17、A 18、D
(七)19.A 20 D
二、綜合分析題:考生回答合理可酌情給分,第(八)至第(十三)題為共同部分 (八)(本題17分) . 21、尼羅河;地中海;剛果河;大西洋
22、撒哈拉沙漠;減緩;尼羅河三角洲(三角洲);剛果;航運;水力
23、B河地處熱帶雨林地區,A河位於熱帶草原和熱帶沙漠地區(B河所在地區的降水量比A河豐富);B河位於世界最大盆地剛果盆地.A河流域面積相對較小(B河流域面積大於A河)
24、對流;灌溉水源(水源);肥沃的淤泥(淤泥);②;支流②所處地區降水具有季節變化大的特點 (九)(本題16分)
25、東歐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高原、東西伯利亞山地;葉尼塞
26、溫帶大陸性;亞寒帶針葉林;光熱;小麥
27、石油、天然氣、煤、水力;秋明
28、俄羅斯領土東西綿長,工業重心在歐洲部分,而礦產、能源等自然資源主要分布在亞洲部分,國內運輸主要貨運流向為東西向。河流雖多,但結冰期長,且多為南北流向,與東西貨運流向不一致 (十)(本題13分)
29、③;瀾滄;南
30、山河相間;侵蝕(切割)
31、氣候濕熱、土壤肥沃、勞動力豐富、水稻生產歷史悠久經驗豐富
32 、B
33、甲;丙;丙
34、有利於我國西部地區的開發;有利於流域內各國國際大通道的建設;有利於流域內各國資源優勢互補與市場共享;有利於流域內各國經濟共同發展與繁榮。 (十一)(本題15分)
35、東部;中部;中部;東北
36、西部;中部;東部;流入區(東部地區)第二產業中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與第三產業發展和集聚的需要
37、該模式顯示:一個地區隨人口增加,工業產值、糧食產量也隨之上升,但資源減少,環境污染有所上升;當工農業生產上升,資源急劇減少,環境污染加劇,人口增長趨於平緩;當人口增長緩慢,資源的消耗與環境污染問題得到緩解。一個地區人口數量應該與該地區的自然資源與環境、工農業生產水平等相適應,從而促進地區社會經濟的協調發展。(控制人口過快增長;開源節流,合理利用各種資源;防治污染,保護環境與生態;發展綠色農業,儲備足夠糧食;發展節能型、環保型工業,實現產品升級換代等) (十二)(本題20分)
38、江漢(長江中下游);漢江;京九
39、黃岡;鐵;紡織;商品棉
40、黃岡的城市發展能力比黃石強,黃石的經濟整體水平比黃岡強,黃岡的市場化程度比黃石強
41、 218;用實線在仙桃和武漢間畫出較弱等級連線
42、非農業人口和國內生產總值;城市間距離的平方
43、逐漸下降;強;弱
44、為加強武漢城市圈聯系、推進相關城市的城市化進程,要提高城市非農業人口數量; 同時,在保持原有第二產業傳統工業部門優勢外,需要注意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提高GDP;另外需要注意避免城市產業雷同化,發揮互補優勢;加快城市間高速路網建設,加強城市間的經濟交往 (十三)(本題9分) 45、經度180。、南緯23.5。;12月22日
46、乙
47、 D
48 、16小時;23日;04時
49、亞熱帶季風氣候;寒冷乾燥 以下為選擇部分 A組 (十四)(9分)
50圖1;月球運行到太陽與地球之間,且三者位於一條直線上
51、A
52、 C
53、月球引潮力與太陽引潮力;可再生,佔地少,受季節限制小,不荇染環境;海岸線漫長 (十五)(11分)
54、青藏高原;掉袖藏袍;晝夜溫差大
55、③;秦腔
56、內蒙古草原;蒙古包;草原游牧
57 、B
58、差異性;多樣性 B組 (十六)(10分)
59、蒸發量;回歸線
60、地處赤道低氣壓帶,降水豐富
61、34;南緯60。;北緯60。海區有大陸淡水大量注入,南緯60。基本上全是海洋
62、蒸發量;降水量;人海徑流量 (十七)(10分)
63、背斜;向斜;斷層;丙;甲處地質構造為背斜,該處容易形成斷裂,岩石比較破碎,因此更容易受到流水侵蝕作用,地勢逐漸降低,而形成山谷
64、④;②;①
65、不可逆
㈡ 求高考地理非選擇題的答題技巧!
1、背特點和措施,可以的話背下作用,剩下的要在課堂中記住,畢竟內高中地理就上述幾項最難背,容其餘只是附屬,只是作為理解題來考,多為選擇題。還有,答題是一定要將關鍵詞先寫旁邊,然後用最簡練的文字表達出來,並把關鍵點寫在前面的幾點內容中。
㈢ 高考地理非選擇題有沒有答題技巧
你想寫上就能得幾分啊,那就看他問什麼吧!比如說農業的發展條件,好的回就說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答光照充足,降水豐富,壞的就是差不多反過來吧!發展方向么有農產品深加工,延長產業鏈,增加附加值等,工業方面,發達國家網高興技術產業方向想,發展中國家看看有沒有資源,智力的措施就是調整產業結構,改善環境,產業轉移,改進技術,發展交通,完善基礎設施,改善投資環境等、。地理環境么從地形,土壤。水文。生物。及其地理位置。入手,或者從交通,經濟結構,人口,城市,產業結構入手,基本就差不多了。希望你考好!
㈣ 零幾年的一道地理高考題,關於新加坡的非選擇題,搜不到,求解答
哪裡的高考題,不然一年十幾套
㈤ 高中歷史地理非選擇題答題技巧
(一)把握六種題型
在高考試題中,材料解析題通常以下列六種題型出現:敘述型、綜合型、說明型、比較型、評述型和開放型。下面對六種題型做以簡單的闡釋。
1、敘述型。敘述型是從歷史的角度歸納和綜合歷史事件(或歷史現象)的過程(原因、經過、結果)或歷史人物主要的活動。設問往往要求考生根據材料並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或者是直接從材料中提煉論點回答。題目中一般含有「簡述」、「敘述」、「概述」、「試述」等提示語,回答時要緊緊圍繞事件或者人物的主要活動,把散見於教材中的內容根據要求進行整理,注重考查對教材知識的再認再現和歸納總結。
2、綜合型。綜合型是把分散在教材不同章節、不同國度、不同歷史時期但又有某種聯系的歷史內容融合在一起進行綜合考查,它既便於考查學科知識之間的系統聯系,又注重考查多層次、多角度分析、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從解答方法上看,多運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解答方法解題,是敘述、論證、分析、比較等的綜合體。這種題型的突出特點是內容跨度大,能力要求高。
3、說明型。說明型非選擇題是對事物的本質或者對事物(事件)進行分析說明。設問中往往包含有「試分析、試說明、表明、體現了、反映出」等詞語。這種題型主要考查考生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並作出正確闡釋的能力和多層次、多角度分析、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
4、比較型。比較型是將有某種關聯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歷史事件(現象、人物)放在一起進行對比分析。按照不同的標准,可以劃分為單項比較與綜合比較、橫向比較與縱向比較、求同比較與求異比較、定性比較與定量比較四大類。這種題型主要考查考生多層次、多角度分析、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
5、評述型。評述型是對歷史事件(現象)和歷史人物,依據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進行闡釋、評判和估價,得出符合實際的理性認識。這種題型的一般要求是對歷史事件(現象)和歷史人物的活動,進行綜合歸納,概要敘述,再依據當時的具體條件,給予歷史唯物主義的評價。把不同要求的評述結合在一起,又可以分為:評價與敘述相結合成為評述型題;與論證相結合成為評論型題;與分析相結合形成評析型題。題目的提示語一般有「評述」、「試評」、「評價」、「評論」、「評析」等。評述時要注意結合時代背景,實事求是。
6、開放型。開放型試題的答案是開放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知識結構、認知水平、興趣愛好、價值取向做出自己的選擇。試題中一般有「你同意哪種觀點(看法)」、「試談談……」、「你的認識(體會)是……」等。
(二)審題必須把握的「一、二、三」
「一」是指「一個前提」,即「讀懂讀透材料(尤其是圖表與數據)」,必須明確其中主要概念,說明的主要問題,而後弄清楚圖標與數據是怎樣展示概念、說明問題的。
「二」是指「兩個原則」,即「充分獲取和利用有效信息」、「立足材料,聯系課本」。首先是「充分獲取和利用有效信息」。所謂「有效信息」是指與設問相關的內容,往往是材料的中心或主旨。如果有效信息沒有被發現,就不能很好地完成問題的要求而影響得分。其次是「立足材料,聯系課本」。材料所展示問題的角度不一定與課本完全相同,比如某一個歷史事件,課本可能主要敘述其積極性的一面,而材料可能展示其局限性的一面,聯系課本是必要的,應該把材料所反映的內容與課本所學的相關知識掛上鉤,運用所學的知識和觀點進行評論和解析。
「三」是指構思答題的「三個步驟」。即「一看」,看有幾個設問;「二找」,找出設問中的求答主題(或項目)和限制條件;「三答」,根據設問組織答案。組織答案時,最好採用「序號化」,如:①②⑶。
(三)根據設問做答的「五字訣」──述、論、析、比、評
「述」,即敘述。答題時一般按時間順序和因果關系表達,但要注意的是:(1)題目要求的知識點一定要涉及,不必展開,更不可遺漏。(2)對於概括性較強、時間跨度較大的,要先劃分歷史階段,再按階段回答問題。
「論」,即論證。論證首先應該判斷觀點和論題的正誤,標准有兩個:一是實踐的標准,二是理論的標准。論證要擺事實,講道理,首先要用充分的事實證明觀點和命題的正確或錯誤,然後要做出相應的說明、結論或總結。答題強調列舉史實要充分和全面,說服力強。
「析」,即分析。一般先要回答「是什麼」,在此基礎上回答「為什麼」。要求考生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把歷史現象、時間、歷史人物放在特定的歷史環境和條件下去分析其原因、背景,揭示事物的本質,認識歷史發展的規律,總結歷史作用、影響和歷史地位,從而吸取歷史的經驗和教訓。
「比」,即比較。對於有比較項目的問題,可以按照要求進行比較;對於沒有給出明確比較項目的問題,很多考生往往不知道比什麼、怎樣比,答題無從下手。掌握下列方法和原則就可以比較完整的進行比較。
方法:以一個事件或者人物為中心,列出相關的項目;然後與另一個對比。
原則:(1)比較歷史現象發生的原因、背景、歷史條件和目的。(2)比較歷史現象的內容、特點、特徵、性質、實質。(3)比較事物成敗的原因、歷史作用、地位、影響、經驗和教訓等。
「評」,即評論、評價、評析等。要想評論正確,要做到以下幾點:(1)用辯證唯物主義的方法看問題。(2)評論問題的觀點立場要正確。(3)評論要以事實做論據。
歷史答題關鍵是記憶知識點大家一定要把知識點記牢固!
㈥ 高考地理非選擇題與選擇題材料有何不同
我覺得你要多做模擬試題,我記得我們那會有本書叫《三年高考 五年模擬》,很版不錯都是歷年的高權考真題和模擬題。你可以做做裡面的選擇題,做的多了就能發現每種類型題的規律,還有進來出題的方向。還有基礎知識很重要,該背的一定要背。我後來的高考模擬題選擇可以全對,加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