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學與讀圖能力
1. 找 在地理課堂中提高讀圖能力
在地理課堂中提高讀圖能力.doc
......在地理課堂教學中提高讀圖能力?
江蘇省金湖縣第二中學 霍海洲 (211600)
事實1:中學地理教材是由文學材料和圖(表)材料(地圖)兩部分組成區域地理讀圖基礎,而地圖是地理學的第二語言,因此,各類圖表在中學地理教材中佔有相當大的比例。
事實2: 縱觀近幾年的高考地理試卷,無論是地理單科試卷,還是文科綜合中的地理試題部分,地理圖表佔有相當大的份額,讀圖能力成為地理高考的一個重要考點和難點。
事實3:《全國普通高考地理科考試大綱》能力要求中有「熟練判讀各種比例尺的地圖及地形剖面圖,並能在圖上填繪重要地理事物或分布區;熟練使用和說明各種等值線圖、示意圖、景觀圖像、各種自然要素和社會經濟的統計資料及表圖等,並能根據要求繪制簡單的地理圖表」。
事實4:《高中地理課程標准》中有掌握閱讀、分析、運用地理圖表和地理數據的技能的要求。
事實勝於雄辯,提高讀圖(表)能力是地理課堂教學的需要,是在地理高考中得優異成績的需要。如何在地理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讀圖(表)能力?這就成為中學地理教師面臨的問題。筆者就此問題作了有益的探索,並將認識總結如下,地理的讀圖望能拋磚引玉。
法寶一、強化讀圖(表)步驟的課堂教學訓練
我在江蘇省金湖縣第二中學一直從
......
高三地理讀圖專題練習題
......B.有機質含量太低高三自然地理練習題,土壤貧癮
C.水分過多,土溫下降,土壤缺氧
Da、b、c、d A.紡織工業B.傳統鋼鐵工業C.電子工業D.飛機製造工業
a、b、c、d A.廣州市遠郊B.杭州市近郊C.西安市近郊D.武夷山區
A.服務業B.紡織業
C.服裝業D.精密儀器製造業
未來七年,紡織業、服裝業就業人數增長幅度較大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信息、通信網路發展,對外聯系加強
B.現代科技進步,產品更新換代周期縮短
C.市場環境變化,對紡織、服裝產業的需求增加
D.紡織業、服裝業所用原料的范圍越來越廣,高三閱讀理解練習題產品種類不斷增多
8.下列工業部門發展過程與該圖所示特點相近的是
A.石油化學工業、航天工業
B.計算機工業、激光工業
C.紡
......
高三地理專題練習:讀圖題練習[全套]-人教版
......C.①③② D.③②①
2000年10月10日《新民晚報》報道:長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積已居全國首位練習,水土保持刻不容緩。讀長江流域圖,判斷4-5題:
4、長江流域的國家重點林業生態工程項目是( )
A.長江上游防護林體系
B.長江中、上游防護林體系
C.長江中游防護林體系
D.長江中、下游防護林體系
5、目前,流域內已發電的我國最大水電站是( )
A.葛洲壩水電站 B.隔河岩水電站 C.二灘水電站 D.小浪底水電站
18世紀60年代開始工業化起飛的國家中,最典型地反映圖中這種關系的是倫敦。根據環境質量與經濟發展相關圖判斷6-7題:
6、根據這種關系,發展中國家應認識到( )
A.環境污染不可避免,只能採取「先污染,後治理」策略
B.後工業化階段環境問題會自然解決
C.保護環境至關重要,讀圖必須杜絕興建大量排污的工業
D.可以採取措施減少或避免發展過程中的環境污染問
......
2009屆高三世界地理讀圖填圖基礎練習——地球和地圖
......9屆高三世界地理讀圖填圖基礎練習——地球和地圖
一、經緯網:
①、觀察經緯線讀圖填圖,說出經線和緯線的不同;區分東西經和南北緯,確定經度和緯度的范圍。
②、描繪南北回歸線和南北極圈;描繪0°經線和180°經線。
③、讀出南、北半球的分界線,讀出東、西半球的分界線;說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半球位置。④、讀下圖填寫表格:
地點 經緯度位置 東、西半球 南、北半球 高、中、低緯度 溫度帶 A B C D ⑤、還是上圖,A點位於B點的什麼方向?C點位於D點的什麼方向?甲、乙兩地陰影部分面積較大的是哪一地?
二、地球的運動:
①、畫出圖中地球的地軸和赤道,並在地軸的北極用弧線箭頭標出地球的自轉方向。
②、讀出地球公轉的兩分兩至日並標出日期。
③、用箭頭在公轉軌道上標出地球的公轉方向,並用斜線畫出兩至日的夜半球。
④、北極極晝的日數比南極極晝日數 (多或少),原因是 。
三、地圖:
①、讀出圖中數碼所示地形部位的名稱。
②、甲位於乙的 方。計劃分別在兩地造林綠化及開辟水平梯田,則宜造林綠化的是 地,地理填圖練習可開辟水平梯田的是 地。
③、圖中⑤、⑦兩地的垂直距離為
......
反應熱課堂教學設計
......反應熱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初步理解吸熱反應、放熱反應和反應熱的概念;了解研究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重要意義;初步理解熱化學方程式的意義及正確書寫熱化學方程式。
能力培養: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自學能力。
科學思想:通過介紹反應熱與生產生活實際密切相關反應熱,對學生進行愛祖國、愛能源的教育滲透矛盾的對立統一關系的教育。
科學品質:通過熱化學方程式書寫格式的規范,培養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
科學方法:對學生進行科學抽象方法的指導。
重點、難點 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和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
教學過程設計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投影實驗]氫氧化鈉與鹽酸的反應:取少量氫氧化鈉溶液於一支試管中,插入溫度講測溶液的溫度,如圖所示;將試管放在投影儀上請同學觀察,並把水銀柱的位置做標記,取下試管,向其中加少量鹽酸試劑,再次插入溫度計,放回投影儀上,請同學觀察水銀柱的變化。說明該反應為放熱反應。
[提問]請同學結合所學知識,回憶舉例還有哪些反應是放熱反應?哪些反應是吸熱反應? 觀察:水銀柱上升,溶液溫度迅速升高,說明該反應為放熱反應。
回憶、思考並回答。 實驗引入新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溫故知新,反應熱的計算啟發
......
信息的傳遞-課堂練習
......二.古代的人在打仗時,會不會寄信?
1.會 2.不會
三.盲人和聾人能否傳遞信息?
1.能 2.不能
四.我們現在能否傳遞動畫和聲音?
1.能 2.不能
五.以下哪種通訊方法是最快的?
1.信鴿 2.步行 3.打鼓
一.現代通訊科技利用電腦傳遞信息,這樣可以:
1.傳遞聲音 2.傳遞思想 3.傳遞信息
二.現代市民的通訊方法中課堂練習的設計,課堂練習設計哪種最快?
1.郵遞 2.傳真 3.電子郵件
http://tbzy.k12.com.cn K12教學同步資源 精彩與您同步
滬科司南版九年級物理 資源版主:黃冠球 Email:[email protected]個人網站:http://jlzx.k12.com.cn/derup/page/user_mode.php/qq123hh
......
詳見:http://hi..com/wuygg5/blog/item/b18f8d18e832e9c9f7039ef9.html
2. 淺談地理教學中如何培養讀圖能力
作者
梁巍
摘要
摘要: 本文從地理教學中應用地圖的必要性入手,緊密結合地圖的特點,論述了應用地圖讓學生確定地理事物的地理位置;了解地理事物的形態、分布規律和相互關系;應用地圖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想像能力;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國情教育;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等方面的內容。最後就如何發揮地圖在地理教學中的作用做了說明。
詳細內容參考網路學術:http://xueshu..com/s?wd=paperuri%3A%%29&filter=sc_long_sign&tn=SE_xueshusource_2kw22v&sc_vurl=http%3A%2F%2Fd.wanfangdata.com.cn%2FPeriodical_dsjj201111032.aspx&ie=utf-8&sc_us=14167593360828007387
3. 地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
一、強化讀圖表步驟的課堂教學訓練,養成讀圖好習慣。
這就要求從教材入手,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要求學生拿到一幅圖,要做到「讀圖四步走」:一讀圖名,即這是幅什麼圖?二讀圖例和注記,即圖中的符號表示什麼地理事物?三讀有無坐標軸,若有坐標軸,要看清橫縱坐標分別表示什麼?四讀取圖表中表達了哪些地理信息?「讀圖四步走」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讀圖習慣,這是提高讀圖能力的基礎和關鍵。在地理高考中因讀圖習慣不良,漏讀、誤讀圖名或漏讀、誤讀圖例而導致失分的事例不勝枚舉,因此,要想提高學生讀圖能力,最基礎也是最關鍵的途徑就是培養學生良好的讀圖習慣,做到「讀圖四步走」。
二、強化教材中圖表的閱讀與識記,是認識其他圖表的基礎
地理教材中匯集了大量圖表,只有對教材中圖表做到熟記於心,才能有助於認識出現的變式圖、大比例尺的區域圖等難度較大的圖。
例如對變式圖處理的方法是局部放大,整體恢復,回歸基本。如有關晨昏線的讀圖題同學們普遍感覺較難,就是因為變式圖特別多(約有20種)。但最基本的形式卻只有兩種,即側視圖和俯視圖。在復習時我們首先要掌握教材上的基本圖形,再重點弄清每一種變式圖與基本圖形是什麼關系,是如何「變」的。解題時先將局部圖恢復為整體圖,將變式力回歸為基本圖,可以使此類題大大簡化。同時,在平時復習中要注意總結一些讀圖「法則」。
再如要認識小范圍、大比例區域圖,除了要根據經緯線進行空是定位外,還要求學生識記一些地面上點狀的重要標志以及線狀的輪廓,點狀的如一些重要山峰、礦產地、城市等,線狀的如河流、島嶼、海陸、行政區等,只有從教材上識記,才能有助於認識區域圖。
三、強化圖表歸類的教學訓練,培養對不同圖表的閱讀方法
經過閱讀步驟和對教材中圖表的閱讀和識記,學生已經形成良好的讀圖習慣和基本的讀圖技能,要想更快地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就必須將圖表歸類,了解不同圖表的特點,指導學生總結各類圖表的讀圖方法和關鍵注意點。在近年的文科綜合試題中,地理部分出現較多的圖形類型有:「變式圖」、「疊加圖」、「等值線圖」、「統計圖」和「區域圖」,下面本文就逐一介紹一下這些常見圖形的特點和閱讀方法。
總之你上課引導得多,用圖用得多,學生也容易養成讀圖的習慣,他們讀不好圖的關鍵還是很少看地圖。
4. 試分析高中地理教學中如何進行讀圖能力的訓練
准確識讀地理圖表,有助於學生獲取更多有效信息,從而提高高中地理課堂的有效性。那麼,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呢?結合本人多年的教學經驗,我認為可從以下方面來努力:
1.教會學生准確把握讀圖程序
高中學生一定要學會閱讀地理圖表。首先要看圖名,圖名指出該圖表所屬,這是讀圖的必要前提。養成先讀圖名的好習慣,可以為學生節約很多時間。其次要看地理圖表的圖例和注記。圖例一般與所要表示的內容有關,每幅圖表需要表示的內容都不一樣,讀懂了圖例,就為地圖閱讀打下了基礎。最後要看圖表的內容,分析地圖的主體。要引導學生結合圖名、圖例、圖的主體對圖表進行分析,緊扣題目設問,從圖表中獲取有效地理信息。
2.課堂中強化訓練學生繪圖技能
地理繪圖是學習研究地理的重要方法之一。不光要求地理教師掌握一手描繪地圖的好本領,還要求學生也具備基本圖表的繪圖能力。地理教師在平時教學中,就應該適時安排一些繪圖活動,培養學生動腦、動手的能力。
3.注重圖文圖表轉換,提高圖表分析技能
學生要學會圖文轉換,不要憑空去死記硬背、生搬硬套,要把教材中的知識點和各類圖形結合起來,這樣才容易理解和掌握。
教師還要教會學生進行各種表格與圖形之間的轉換,比如將餅狀圖變成柱狀圖,將光照圖中的側視圖變成俯視圖等等。變換圖形之後,教師再通過改變設問等方式來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
4.重視多圖並用,有助於理解地理事物之間的聯系
地理環境的整體性決定了地理事物之間本來就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所以教學中要善於運用多幅圖來綜合分析、對比各種地理事物,找出它們之間的聯系。比如,在分析氣候特點時,就要分析氣溫與降水圖。分析區域特徵則要綜合分析人口、資源、經濟與自然環境等各方面的特點。教學中把多種地理圖表綜合運用起來,這樣會使學生對各種地理事物的認識更加全面、更加准確。
新課程標准指出:「地理圖表是地理學習和研究的重要工具。」只要我們地理教師能在教學中,有意識、有步驟地引導學生使用地圖,相信學生的讀圖技能必將有大幅度提高,從而保證高中地理課堂的高效性。
5. 怎樣在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
地圖是人類認識與改造生存地理環境的必然產物和重工具。地圖是一種專無聲的語言。地圖使人更屬容易了解許多在正文里往往必須用許多篇幅來敘述,但完全得不到充分效果的東西。」地圖作為地理信息傳遞的載體,它所表達的內容是相當豐富的,具有空間區域分布的任何現象,都可以通過地圖加以表現,這就決定了地理教學中地圖應用的廣泛性和不可替代性。
6. 淺談在地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
一、明確地理科目的社會價值
地理科目在中學處於一種非常尷尬的地位,被稱為回「副科」答,在大學里被稱為「小科」,社會、學校、家庭、學生普遍對地理科目不重視,導致地理科目地位不高,學生在思想上不重視,阻礙了高中地理課堂有效教學的順利實施.所以,筆者認為,實施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首要對策就是要明確地理科目的社會價值.
1、向學生介紹地理科目的重要性
中學地理學科是中學課程中唯一兼有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學科,是各學科中唯一以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地理環境以及人類與環境關系及可持續發展為內容的一門學科.通過地理課程的學!
7. 如何提高地理讀圖能力
一、強化讀圖表步驟的課堂教學訓練,養成讀圖好習慣。
這就要求從教材入手,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要求學生拿到一幅圖,要做到「讀圖四步走」:一讀圖名,即這是幅什麼圖?二讀圖例和注記,即圖中的符號表示什麼地理事物?三讀有無坐標軸,若有坐標軸,要看清橫縱坐標分別表示什麼?四讀取圖表中表達了哪些地理信息?「讀圖四步走」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讀圖習慣,這是提高讀圖能力的基礎和關鍵。在地理高考中因讀圖習慣不良,漏讀、誤讀圖名或漏讀、誤讀圖例而導致失分的事例不勝枚舉,因此,要想提高學生讀圖能力,最基礎也是最關鍵的途徑就是培養學生良好的讀圖習慣,做到「讀圖四步走」。
二、強化教材中圖表的閱讀與識記,是認識其他圖表的基礎
地理教材中匯集了大量圖表,只有對教材中圖表做到熟記於心,才能有助於認識出現的變式圖、大比例尺的區域圖等難度較大的圖。
例如對變式圖處理的方法是局部放大,整體恢復,回歸基本。如有關晨昏線的讀圖題同學們普遍感覺較難,就是因為變式圖特別多(約有20種)。但最基本的形式卻只有兩種,即側視圖和俯視圖。在復習時我們首先要掌握教材上的基本圖形,再重點弄清每一種變式圖與基本圖形是什麼關系,是如何「變」的。解題時先將局部圖恢復為整體圖,將變式力回歸為基本圖,可以使此類題大大簡化。同時,在平時復習中要注意總結一些讀圖「法則」。
再如要認識小范圍、大比例區域圖,除了要根據經緯線進行空是定位外,還要求學生識記一些地面上點狀的重要標志以及線狀的輪廓,點狀的如一些重要山峰、礦產地、城市等,線狀的如河流、島嶼、海陸、行政區等,只有從教材上識記,才能有助於認識區域圖。
三、強化圖表歸類的教學訓練,培養對不同圖表的閱讀方法
經過閱讀步驟和對教材中圖表的閱讀和識記,學生已經形成良好的讀圖習慣和基本的讀圖技能,要想更快地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就必須將圖表歸類,了解不同圖表的特點,指導學生總結各類圖表的讀圖方法和關鍵注意點。在近年的文科綜合試題中,地理部分出現較多的圖形類型有:「變式圖」、「疊加圖」、「等值線圖」、「統計圖」和「區域圖」,下面本文就逐一介紹一下這些常見圖形的特點和閱讀方法。
1、「變式圖」,就是從教材中的圖演變而來。這類圖形雖然看上去沒有見過,但萬變不離其宗,只要「尋根導源」,並非無從讀起。如:光照變式圖、地球公轉變式圖、氣候類型變式圖等。下面主要介紹光照圖的閱讀技巧:光照圖的種類比較多,此類圖的解題關鍵要求學生牢記一些基本圖形的基礎上逐步掌握讀圖的技巧和方法。當解題的已知條件不夠時,要充分發掘圖形中隱含的條件。如:晨線與赤道的交點處,其經線的地方時時為6點,晨線與赤道的交點,其經線的地方時為18點,晝半球的中央經線的地方時為正午時12時,夜半球中央經線的地方時為0時;利用地球的自轉方向確定「東」和「西」等。
2、「疊加圖」,就是幾種地理要素的內容疊加在一幅圖上。雖然讀起來相互之間有些干擾,但只要採取「分而治之」並注意其交叉點的辦法還是不難解決的。如中國和美國的版圖疊加在一起,我們只有分開讀,再進行疊加對比,找出其相同和不同處。若不會讀圖,自然就無從答起。
3、「等值線圖」,包括等溫線圖、等壓線圖、等高線圖、等深線圖、等降水量線圖、等震線圖、等太陽輻射量線圖。這類圖都遵循「等值線原理」即:凸向高(指數值)處反而低。(如山谷、低壓槽、寒流等),凸向低處(指數值)反而高。(如山脊、高壓脊、暖流等)。具體含義是:若為等高線,凸向高處為山谷,凸向低處為山脊;若為等壓線,凸高處為低槽,凸向你處為高壓脊;若為海洋表面等溫線,凸向高處為寒流,凸向低處為暖流。
4、「統計圖」,包括柱狀統計圖(有縱向的和橫向的)、折線統計圖、扇狀統計圖、餅狀統計圖、三角狀統計圖等。這類圖表讀圖的關鍵,是要讀懂、讀通坐標的含義,尤其是要注意坐標軸上數字的單位。
5、「區域圖」,可以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地域的圖形。這類圖又可根據圖中所示內容分為區域地形圖、氣候圖、洋流圖、資源圖、農業地域圖、工業分布圖、交通圖等。讀區域圖,重要的是正確識別圖示地區是什麼地方?這就要根據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面狀地理事物的相關位置等去加以識別。如:我國東北部分地區圖。要提高讀此類圖的能力,就要在平時要求學生對重要經緯線(如0經線180經線,30E,120E,赤道、23 26 N,23 26S,66 34N等)所經過的區域加以關注,再加上各類圖表歸類分析和總結,讓學生在腦海中形成網路狀的地球,注意線與線之間的相互位置,在復習大洲、大洋的基礎上,讓學生記住重要經緯線穿過的大洲、大洋,重要的大地形、氣候區;在復習高中系統地理和區域地理基礎上,引導學生進一步豐富這些經緯線穿過的地理事物,如工業區、農業區、重要國家、城市、港口、交通線、礦業基地、旅遊點等,經過以上訓練,當給你地球上一點或線時,學生腦海中涌現的是一系列相互關聯,相互影響的地理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