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試卷 » 古羅馬地理學貢獻

古羅馬地理學貢獻

發布時間: 2021-02-20 01:52:49

A. 古羅馬文化的主要貢獻

羅馬人對世界文化所作出的最為重要的貢獻就是保存了希臘和中東地區的文化成果。羅馬人在廣泛吸收四鄰各族優秀文化成果,特別是古代希臘人的卓越文化成就的基礎上,根據本國社會、經濟、政治發展的需要,創造了自己獨特的文化,為世界文化增添了新的內容。 (一)法律 為了確保帝國境內各民族都能和平共處,羅馬人便要求他們遵守同樣的法律。 羅馬人制定出公平且合理的法律,賦予公民以許多權利。羅馬人的所有法律後來都被收進《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是拜占廷的一位皇帝。羅馬法具有很大的優越性,因此如今許多國家的法律都是以之為基礎的。 (二) 公共工程、建築與藝術 為了維護龐大帝國的統一,羅馬人需要擁有優良的道路,這樣其軍隊才可迅速地調動布防。這正是羅馬人之所以成為古代最偉大築路師的原因。在他們所修建的道路中,有一些至今仍在使用。 羅馬人也是偉大的工程師。他們建造了許多橋梁和引水渠,而且其中有一些至今仍被使用。羅馬人是偉大的建築師。他們為我們留下了諸如凱旋門、長方形教堂以及公共澡堂之類的建築風格。 在羅馬人的所有建築中,最為著名的當數羅馬圓形劇場。在這個巨型的圓形劇場中,角鬥士們曾經廝殺不已。該劇場可容納4.5萬人觀看錶演。這個劇場的一大部分至今仍然屹立在那裡。在過去諸多世紀中,世界上許多城市都曾經模仿過羅馬人的建築風格。 (三)基督教 羅馬人還促進了基督教的傳播。假如當初羅馬人沒有接受基督教,那麼,基督教可能仍將是中東地區一種無足輕重的宗教,而如今它已是世界上的主要宗教之一。在羅馬帝國的具體歷史條件下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基督教,給整個人類特別是歐洲文化的發展打上了至為深刻的烙印。 (四)語言 一直到中世紀晚期之前,幾乎所有歐洲作家都使用羅馬人的語言——拉丁語,而學者們對拉丁語的使用則一直持續到18世紀。在數百年乃至上千年的時間里,拉丁語一直是羅馬天主教會所使用的唯一一種語言。如今,拉丁字母表仍通用於全世界。在歐洲,有許多種語言都是從拉丁語發展而來的,如義大利語、法語、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等。在英語中,每三個單詞中就有一個是來源於拉丁語的。 以凱撒、西塞羅為代表的拉丁文散文,以P.維吉爾、Q.賀拉斯、P.奧維德等人為代表的羅馬詩歌,以T.李維、C.塔西佗等人為代表的羅馬史學,長期以來都是世界各國學者研討的對象。 (五)科學 最為著名的天文學家是托勒密。他認為,太陽是圍著地球轉的。他的這一觀點是錯誤的,但在16世紀之前,人們卻一直將之奉為真理。 我們今天使用的歷法仍然是羅馬歷。"七月"(July)和"八月"(August)這兩個月份的名稱則來自羅馬兩位偉大統治者的名字,即儒略·凱撒和奧古斯都·凱撒。

採納哦

B. 地理學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貢獻。。。急求,望高手解答,,,謝謝

古希臘羅馬 古希臘羅馬地理學繼承了古埃及地理學運用數學探討地理現象的傳統,成為西方地理學發展的源流。其早期重要奠基人,是公元前 5世紀的希羅多德,他最早探索了歷史上的人地關系、討論了區域的界線;希波克拉底創立了人的 4種氣質學說,探討了環境對人類行為的影響。稍後,德謨克利特對宇宙的無窮性、大氣現象的原因、生物對氣候的依存以及地理環境與人類社會的關系,進行了觀察和推測。柏拉圖從唯心論出發,認為圓是最完美的對稱形,演繹出圓的地球位於宇宙中心,這是球形說最早的概念。柏氏的學生亞里士多德,則唯物地認為地球和天體都是原質構成的,從實驗材料和實地觀察中進行了歸納判斷,科學地證實了大地球形說。
中國最早的地理著作是戰國時代的《尚書·禹貢》和《管子·地員》。《尚書·禹貢》按地理特徵將古代中國版圖分為九州,並概要記載各地自然條件、經濟活動和物產交通,堪稱世界上第一部綜合地理作品。《管子·地員》探索了中國土地的分類和山地植物的垂直帶譜,是世界上最早對土地進行系統分類的作品
連年征戰、麥加朝覲和商業航海活動,使伊斯蘭世界成為東西方交流的樞紐,涌現了許多偉大的穆斯林旅行家,如馬蘇第等。十進位制和羅盤就是此期由中國經印度和阿拉伯世界傳入歐洲的。古代阿拉伯地理學的成就是不應忽視的。如921年,巴爾基搜集了阿拉伯旅行者的氣候觀察,編成了第一本《世界氣候圖集》;稍後,馬克迪西提出將世界分成14個氣候區的方案;11世紀早期,阿維森納觀察中亞山區,提出褶曲抬升山嶽的運動和侵蝕切割地形的均變過程。
中國 這個時期在方誌、沿革地理、域外地理、自然地理和地圖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成就。如法顯的《法顯傳》、玄奘的《大唐西域記》至今仍是研究中亞、印度歷史地理的重要文獻;酈道元的《水經注》至今仍為考證中國水資源和水環境演變的要著;沈括的《夢溪筆談》一書提出了河流的侵蝕、搬運和堆積作用,並用以解釋華北平原形成的原因,較西方類似的見地早4個世紀。
(19世紀初~19世紀後期) 最傑出的人物是德國 A.von洪堡和C.李特爾(見彩圖)。他們不僅是德國,也是全世界近代地理學的奠基人。

C. 古羅馬對人類文明的貢獻是什麼

羅馬人對世界文化所作出的最為重要的貢獻就是保存了希臘和中東地區的文化成果。羅馬人在廣泛吸收四鄰各族優秀文化成果,特別是古代希臘人的卓越文化成就的基礎上,根據本國社會、經濟、政治發展的需要,創造了自己獨特的文化,為世界文化增添了新的內容。
(一)法律

為了確保帝國境內各民族都能和平共處,羅馬人便要求他們遵守同樣的法律。
羅馬人制定出公平且合理的法律,賦予公民以許多權利。羅馬人的所有法律後來都被收進《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是拜占廷的一位皇帝。羅馬法具有很大的優越性,因此如今許多國家的法律都是以之為基礎的。

(二) 公共工程、建築與藝術

為了維護龐大帝國的統一,羅馬人需要擁有優良的道路,這樣其軍隊才可迅速地調動布防。這正是羅馬人之所以成為古代最偉大築路師的原因。在他們所修建的道路中,有一些至今仍在使用。
羅馬人也是偉大的工程師。他們建造了許多橋梁和引水渠,而且其中有一些至今仍被使用。羅馬人是偉大的建築師。他們為我們留下了諸如凱旋門、長方形教堂以及公共澡堂之類的建築風格。
在羅馬人的所有建築中,最為著名的當數羅馬圓形劇場。在這個巨型的圓形劇場中,角鬥士們曾經廝殺不已。該劇場可容納4.5萬人觀看錶演。這個劇場的一大部分至今仍然屹立在那裡。在過去諸多世紀中,世界上許多城市都曾經模仿過羅馬人的建築風格。

(三)基督教

羅馬人還促進了基督教的傳播。假如當初羅馬人沒有接受基督教,那麼,基督教可能仍將是中東地區一種無足輕重的宗教,而如今它已是世界上的主要宗教之一。在羅馬帝國的具體歷史條件下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基督教,給整個人類特別是歐洲文化的發展打上了至為深刻的烙印。

(四)語言
一直到中世紀晚期之前,幾乎所有歐洲作家都使用羅馬人的語言——拉丁語,而學者們對拉丁語的使用則一直持續到18世紀。在數百年乃至上千年的時間里,拉丁語一直是羅馬天主教會所使用的唯一一種語言。如今,拉丁字母表仍通用於全世界。在歐洲,有許多種語言都是從拉丁語發展而來的,如義大利語、法語、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等。在英語中,每三個單詞中就有一個是來源於拉丁語的。
以凱撒、西塞羅為代表的拉丁文散文,以P.維吉爾、Q.賀拉斯、P.奧維德等人為代表的羅馬詩歌,以T.李維、C.塔西佗等人為代表的羅馬史學,長期以來都是世界各國學者研討的對象。

(五)科學

最為著名的天文學家是托勒密。他認為,太陽是圍著地球轉的。他的這一觀點是錯誤的,但在16世紀之前,人們卻一直將之奉為真理。
我們今天使用的歷法仍然是羅馬歷。"七月"(July)和"八月"(August)這兩個月份的名稱則來自羅馬兩位偉大統治者的名字,即儒略·凱撒和奧古斯都·凱撒。

D. 古羅馬在地理學上有什麼貢獻

斯特拉波著有《抄地理學》襲17卷。其中對當時羅馬人的「已知世界」描寫詳盡,內容包括歐洲各地以及西亞和北非地區,涉及各地的自然地理與人文地理,在書中還探討了環境對各地經濟生活的影響以及對城市的研究。在地理大發現以前,該書是西方最為詳盡的地理著作。老普林尼著有《自然史》37卷,內容包括當時科學的各個方面,涉及天文、地理、生物、醫學、農業、礦物等等。《自然史》以老普林尼在多年讀書和見聞的筆記為基礎寫成,全書並無分類,較為雜亂,《自然史》的最大成就在於記敘了2萬多項各種事物,摘錄各種文獻2千多種,使得當時許多珍貴的科學紀錄流傳下來,是古代極其少見的網路全書式著作。

E. 古羅馬主要的成就有哪些

羅馬文化是世界古典文化中的瑰寶。它繼承了古希臘等文化,在哲學、文學、建築等方面,內為全人容類創造了巨大的精神財富。

公元7世紀,羅馬人在伊特魯里亞字母的基礎上創造了拉丁字母。

公元前5世紀,有了對國家大事的按年代的文字記載。

公元前3世紀,有人第一次用希臘文撰寫了編年史。

哲學方面,先有主張宿命論的「斯多戈派」,後來有神秘主義的「新柏拉圖派」,唯物論的代表是盧克萊修,唯心論有西塞羅、馬可 奧勒留等。

歷史方面,古羅馬政治家、作家加圖(前234-前149)開創了用拉丁文撰寫羅馬史的先河,著有《起源》一書。其他的歷史著作有愷撒的《高盧戰記》;李維和內波斯的《名人傳略》;阿庇安的《羅馬史》等。

自然科學方面,大普林尼著寫了《自然史》;斯特拉波創作了《地理學》;托勒密撰寫了有關數學、天文、地理的著作。

文學方面,詩人維吉爾創作了《牧歌》;賀拉斯為後人留下了《歌集》;李維寫了《羅馬史》。

建築方面,當年的斗獸場、萬神廟、天使古堡等等都比較完好地保留了下來。羅馬式建築藝術注重形式的變化,整體的造型。其獨特的穹頂和拱卷是一大標志。

F. 古羅馬在史學,自然科學,文學方面有啥貢獻啊急

文學:1、加圖是拉丁散文的開創者,代表作《創始記》《農業志》
2、西塞祿的文體被譽為拉丁文學的典範
3、凱撒的《高盧戰記》和《內戰記》文筆洗練流暢,也被視為拉丁文的範本
4、安德羅尼庫斯是羅馬歷史上第一個詩人,首次將荷馬史詩《奧德賽》譯成拉丁文,並改編了希臘的悲劇和喜劇,使其在羅馬流傳。
5、屋大維統治時期被稱為羅馬文學的「黃金時代」,著名的詩人有維吉爾、賀拉西和奧維德。維吉爾著有牧歌和農事詩,生動描繪了義大利的田園風光和農民的生活場景;賀拉西的《頌歌》堪稱抒情詩的榜樣,《諷嘲集》和《書簡集》則是教諭詩的範本;奧維德擅長寫作愛情詩,他的《變形記》是古代神話的寶庫

史學:1、加圖的《創始記》,他是羅馬史學的奠基者。
2、波里比阿《通史》,具有重要價值
3、薩路斯提烏斯的《喀提林陰謀》《朱古達戰爭》對於研究共和後期羅馬史實有重要價值
4、凱撒的《高盧戰記》和《內戰記》也是研究共和後期以及高盧和日耳曼人歷史的重要資料
5、李維的《羅馬建城以來的歷史》資料豐富,記述了自羅馬建城至屋大維時代的歷史
6、塔西陀的《編年史》《歷史》和《日耳曼尼亞志》深刻揭露了羅馬專制政治的黑暗和腐敗,對於後世反對專制統治有著強烈影響
7、普魯塔克的《希臘羅馬名人傳》取材豐富,文筆優美,浸透著英雄史觀;斯韋東尼阿斯的《羅馬十二凱撒傳》是從凱撒到圖密善的傳記匯編;他們的著作開創了西方史學傳記體的先河
8、阿庇安用希臘文寫成的《羅馬史》開創了類似「紀事本末體」的寫法,並且他注意到了歷史事件的社會經濟根源
9、阿里安的《亞歷山大遠征記》對於亞歷山大東侵活動做了翔實而生動的記載

自然科學:1、老普林尼的《自然史》 是一部網路全書式的著作,涵蓋了當時幾乎所有的知識
2、科魯麥拉的《論農業》 不僅涉及了農牧業生產技術和管理經驗,還論述了社會經濟關系
3、屋大維時期曾編制了地圖。希臘人斯特拉波編著的《地理學》總結了當時西方所積累的地理知識,還繪制了一幅包括歐洲、亞洲和非洲的世界地圖
4、托勒密所著的《天文學大全》繼承並發展了地心說天文學體系,其學說統治歐洲達1400多年
5、蓋倫的著述對於解剖學、生物學、病理學和醫療學等均有建樹,長期在西方醫學界被奉為經典
不知道夠不夠,比較簡略

G. 論述古希臘在地理學方面的主要貢獻,在後世西方人的地理觀念中留下了那些錯誤

公元前六世紀,泰勒斯最先在地球表面進行了測量和定位。公元前五世紀的希羅多德的著作《歷史》記述了許多民族聚居地區的江河湖海、山川地形、宗教信仰、風俗習慣和政治、經濟等情況。
約公元前350年,亞里士多德證明地球是個球體,提出南、北半球因溫度差異可劃分成若干對稱的溫度帶。公元前331~前325年,亞歷山大大帝遠征東方,取得了關於亞洲中部、裏海、印度河流域和波斯灣的資料。約公元前二世紀,喜帕恰斯提出用經緯網在地球表面確定地物的位置,並發明了極投影和正投影。
大量的地理資料豐富了人們對世界的認識,也促進了地理學思想的建立。它首先引導了古希臘學者去探索地球的形狀和大小。在這方面主要有以下幾種認識:
認為地球是一個扁平的圓盤,四周被海洋包圍,上方由拱形天空籠罩著,這種思想的代表人物是荷馬和希羅多德;認為地球是一個浮在水面上的扁平圓盤。泰勒斯和阿那克西曼德持此觀點;認為地球是一個中間凸起的圓盤。德謨克利特還對這種推斷作了一定的解釋;認為地球是球體。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都作出過這種推斷。
亞里士多德還提出了地球上人類可居住性同緯度有關的思想。他的思想得到了埃拉托色尼的繼承和發揮。
公元前二世紀的地理學家、天文學家埃拉托色尼創立「地理學」一詞,並著有《地理學》一書。他用幾何學的方法計算了地球的周長,奠定了數理地理的初步基礎。他把世界分為三個主要地區:歐洲、亞洲和利比亞(即非洲);五個氣候帶:一個熱帶、兩個溫帶和兩個寒帶。同時劃定了氣候帶的界線。他還第一個根據經緯網繪制了世界地圖。

H. 古羅馬和古希臘對西方科學做出了哪些貢獻

成果 :1.奠定了古希臘哲學的基礎培育了一大批早期的哲學家
2.具備了較先進的回書寫、冶金、紡織等手工藝術,答數學、天文學、建築學也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3.在工業、農業、科學、文學藝術方面也出現了古代罕見的奇跡。
4.希臘人從古老的東方文化中吸收了豐富的營養以滋潤自己,希臘文學也具有顯著的東方色彩。

對後世的影響:1。促進了後世哲學的發展,為後來的文明提供了歷史依據人本意識和自由觀念是古希臘文學的基本精神,以後也成了西方文學與文化的基本內核。

2.促進了資本主義萌芽,為資本主義的萌芽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影響

3.古代希臘作為一個文明古國,曾經在科技、數學、醫學、哲學、文學、戲劇、雕塑、繪畫、建築等方面做出巨大的貢獻,成為後代歐洲文明發展的源頭。

I. 總結古羅馬五大成就

建築:

羅馬斗獸場
君士坦丁凱旋門
龐培城
萬神廟
拉丁文字母成為許多民族創造文字的基礎。羅馬法和法學對世界各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以凱撒、西塞羅為代表的拉丁文散文,以維吉爾、賀拉斯、奧維德等人為代表的羅馬詩歌,是世界各國學者研討的對象。在羅馬帝國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基督教,給整個人類特別是歐洲文化的發展影響深遠。
著名歷史學家塔西佗著有《編年史》、《歷史》、《日耳曼尼亞志》等不朽著作;李維著有《羅馬史》。曾經擔任羅馬帝國埃及總督的阿庇安也著有著名的《羅馬史》。同時,凱撒大帝本人也著有《高盧戰記》等一系列以第三人稱描述的戰記。哲學家盧克萊修著作的《論物性》是流傳至今唯一闡述古代原子論的著作,著名學者老普林尼所寫的《自然史》是研究古羅馬科技史的重要文獻
法律
古羅馬對西方文明最重要的貢獻之一就是其完備的法律體系,包括市民法(僅適用於羅馬公民)、自然法(適用於所有人)和國家關系法(用於調節羅馬人與其它民族之間的關系)。從公元二至六世紀,《羅馬法》經歷了一個不斷補充和完善的過程,至公元534年在東羅馬帝國國王查士丁尼的主持下編撰完成並頒布施行,後人稱之為《民法大全》又被稱為《法的階梯》。該法典對西方文明的影響被認為僅次於《聖經》,其基本思想和原則已融入西方乃至世界各國的法律中。
羅馬法的起源和發展歷程:
早期的羅馬國家只有習慣法,沒有成文法。成文法誕生標志是《十二銅表法》的頒布。
公民法:適用范圍僅限於羅馬公民,用來調整羅馬公民之間的關系的羅馬法律,被稱為公民法
萬民法:在古羅馬對外擴張的過程中,逐漸形成普遍適用於羅馬統治范圍內一切自由民的法律,即「萬民法」
6世紀,《民法大全》標志羅馬法體系的最終完成。
教育
古羅馬教育主要分為共和時期(公元前6世紀~前1世紀)的教育和帝國時期(公元前1世紀~公元5世紀)的教育,這里介紹共和時期的羅馬教育。在共和早期,羅馬經濟主要以農業為主,與鄰邦的戰爭頻繁,因此這個時期的羅馬教育以農民——軍人教育為主要特徵,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主要形式。在共和後期,羅馬的工商業獲得某種程度的發展,在對希臘文化和教育吸收和消化的過程中,又進行了改造,促進了羅馬學校教育的發展。當時,羅馬存在兩種學校系統,即希臘語學校和拉丁語學校。希臘語學校分中等學校性質的希臘文法學校和高等教育性質的希臘修辭學校兩種。同時,拉丁語學校也有中等教育性質的拉丁文法學校,以及高等教育性質的拉丁修辭學校的區別。其中拉丁修辭學校招收16~18歲文法學校的畢業生,主要目的是培養雄辯家,學習的主要內容是古代作家的作品和修辭學,以及辯證法、歷史、法律、數學、天文學、幾何、倫理學和音樂等科目。希臘的文化和教育經過羅馬的改造而對後來的歐洲產生了影響。

文學
早期文學創作多是民間歌謠,流傳下來的較少。公元前3世紀出現真正的文學作品,羅馬歷史上第一個詩人是安德羅尼庫斯。公元前2世紀羅馬戲劇繁榮,主要有悲劇和喜劇兩種,著名悲劇作家是阿克齊烏斯,著名的喜劇作家是普羅塔斯等。拉丁散文也逐漸興起,開創者是加圖。屋大維時期是羅馬文學的繁榮時期,著名的詩人有維吉爾、賀拉西、奧維德。維吉爾早期寫成的田園詩被稱為牧歌,其中流露著對義大利田園風光的深切感情。維吉爾的史詩《埃涅阿斯》頌揚了羅馬,前6卷敘述了埃涅阿斯率領特洛耶人到義大利途中的故事;後6卷是埃涅阿斯征服拉丁姆及建立羅馬的創業經過。主題思想是強調奧古斯都創建的羅馬帝國的偉大。賀拉西以抒情詩見長,代表作是《頌歌》,他的作品或者歌頌羅馬人的傳統精神,或者頌揚奧古斯都的「功業」。奧維德的作品多以愛情為題材。早期寫成的3卷《愛情詩》,是描寫他與幻想中情人科琳娜的戀愛故事。奧維德的精心傑作是《變形記》,重述了古代希臘、羅馬的神話故事,從宇宙開始創造起,到愷撒最後變成神,情節充滿了歡樂與幻想。公元前8年,奧維德被流放到黑海沿岸,在荒涼的歲月里,他寫了《悲歌》和《本都來書》,抒發了他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史學
古羅馬最早的歷史作品是《年代記》,大約產生於公元前5世紀中葉。第一位羅馬的歷史學家是法比烏斯·皮克托。羅馬史學真正的奠基人是加圖,著有《創始記》。公元2世紀時希臘史學家波利比阿著有《通史》,敘述了布匿戰爭以及羅馬在地中海東部的征服,現存前5卷,其他僅有殘片。共和時代末期歷史學家薩路斯提烏斯,著有《喀提林那陰謀》和《朱古達戰爭》,記錄了共和後期羅馬的重要史實。帝國時代著名歷史學家有李維、塔西陀、阿庇安等。

自然科學
自然科學的最著名的代表人是老普林尼,著有《自然史》。古羅馬的農業科學也比較發達。共和時期主要的代表人有加圖和瓦羅,分別著有《論農業》。公元1世紀時出現農業科學家科魯麥拉,代表著作也稱《論農業》。地理學方面,屋大維時代曾編制了地圖,公元前1世紀時希臘人斯特拉波編著了《地理學》,總結了當時西方所積累的地理知識,並繪制過一幅包括歐洲、非洲和亞洲的世界地圖。天文學方面,公元2世紀托勒密著有《天文學大全》,對天文學有所貢獻,但主要是繼承和完善了地心說,其謬說後來為教會所利用,統治歐洲達千年之久。醫學方面,提比略時代塞爾蘇斯著有一部醫學論著,但僅有殘片保留。馬可·奧勒略時代蓋倫在解剖學、生物學、病理學和醫療學等均有建樹,其著作長期在西方醫學界被奉為經典。

J. 古羅馬在歷史學上有什麼貢獻

屋大維時期的史學家李維,著有《羅馬建城以來史》(又稱《羅馬史》)142卷,現存36卷。專這部史書屬是西方史學的第一部通史,且文筆精彩。塔西陀著有《歷史》12卷,主要敘述弗拉維王朝統治時期的歷史。由於塔西陀生活在這一時期,許多的歷史事件也都親身經歷過,所以敘事也相當詳細和生動。由於塔西陀在政治上傾向於共和派,反對皇帝,所以在書中批評現實歌詠古代英雄。另外塔西陀著述中對各色歷史人物進行批評和褒揚,旨在發揚高尚道德。此外,塔西陀還有《日耳曼尼亞志》和《編年史》等著作傳世。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