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學的文獻綜述
1. 急求中國地理環境對國際貿易的影響的文獻綜述,主要提示一下思路和相關文獻,3000字怎麼完成!
國際問題就是邊疆咯,分析北邊的俄羅斯(詳),西邊的中亞小國(略),內南邊的印度,菲律賓容等(略),還要單獨分析海上的貿易和出海口的問題。急求中國地理環境對國際貿易的影響的文獻綜述,主要提示一下思路和相關文獻,3000字怎麼完成!
2. 地理教學論文參考文獻有哪些
沒有啊
3. 地理科學進展的參考文獻怎樣析出
析出文獻是專著或文集中的部分,一般是可獨立參閱引用的。如果是從專內著析出,這析出文獻的作者當容然是專著的作者。如果是從文集中析出,則文集的作者是主編或出版人之類,析出文獻的作者與主編、出版人的關系,可以是委託和被委託出版的關系,也可以不是什麼關系,比如古代文獻的專題編集,作者已經作古,後人也可積來編撰成冊。你上面的分析是對的,鍾文發的文章算是趙瑋主編的論文集中的一篇。
4. 論文的文獻綜述怎麼寫格式是什麼
文獻綜述是對某一方面的專題搜集大量情報資料後經綜合分析而寫成的一種學術論文, 它是科學文獻的一種。
格式與寫法
文獻綜述的格式與一般研究性論文的格式有所不同。這是因為研究性的論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結果,特別是陽性結果,而文獻綜述要求向讀者介紹與主題有關的詳細資料、動態、進展、展望以及對以上方面的評述。因此文獻綜述的格式相對多樣,但總的來說,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題、總結和參考文獻。撰寫文獻綜述時可按這四部分擬寫提綱,在根據提綱進行撰寫工。
前言部分,主要是說明寫作的目的,介紹有關的概念及定義以及綜述的范圍,扼要說明有關主題的現狀或爭論焦點,使讀者對全文要敘述的問題有一個初步的輪廓。
主題部分,是綜述的主體,其寫法多樣,沒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順序綜述,也可按不同的問題進行綜述,還可按不同的觀點進行比較綜述,不管用那一種格式綜述,都要將所搜集到的文獻資料歸納、整理及分析比較,闡明有關主題的歷史背景、現狀和發展方向,以及對這些問題的評述,主題部分應特別注意代表性強、具有科學性和創造性的文獻引用和評述。
總結部分,與研究性論文的小結有些類似,將全文主題進行扼要總結,對所綜述的主題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見解。 參考文獻雖然放在文末,但卻是文獻綜述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它不僅表示對被引用文獻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獻的依據,而且為讀者深入探討有關問題提供了文獻查找線索。因此,應認真對待。參考文獻的編排應條目清楚,查找方便,內容准確無誤。關於參考文獻的使用方法,錄著項目及格式與研究論文相同,不再重復。
5. 有關地質地貌的參考文獻有哪些啊
自然地理學,地貌學,還有中國期刊網
6. 文獻綜述的步驟有哪些
你什麼時候要寫一篇文獻綜述?
如果你寫了一篇學術論文或學位論文,你將不得不進行一次文獻回顧,將你的研究置於現有的知識范圍內。這部分文獻綜述通常包括在引言中。你也可能被指派寫一篇文獻綜述作為一篇獨立的論文。不管是哪一種情況,內容雖然看起來略有不同,但進行文獻綜述的過程將遵循相同的步驟。
步驟一:收集、評估和選擇文獻
在你開始文獻檢索之前,你需要確定一個研究主題。如果你正在撰寫學術論文或學位論文的文獻綜述部分,你檢索的論文需要與你課題研究問題相關。如果你是撰寫一篇獨立的文獻綜述,你選擇的研究主題和發現的問題需要對你接下來的研究工作具有指導作用。
1、使用關鍵詞和引文檢索文獻
首先,創建一個與你的研究主題和問題相關的關鍵詞列表。用於檢索期刊和文章的一些有用的資料庫包括:學校圖書館目錄、谷歌學術、JSTOR、EBSCO、Project Muse (人文社會科學)、Medline (生命科學和生物醫學)、EconLit (經濟學)和Inspec(物理、工程和計算機科學)等。
當你找到一篇有用的文章時,可以查看其參考文獻列表,以找到更多相關的資源。尤其注意被多次重復引用的文章,它們可能沒有出現在你的關鍵詞搜索中。如果同樣的作者、書籍或文章繼續出現在你的視線中,一定要找到它們。在谷歌學術上你可以找到一篇文章被引用了多少次。高引文數意味著這篇文章在該領域具有較大的影響力。
2、評估和選擇來源
你沒有時間和精力來閱讀這個主題上的文章的所有內容,這時候就可以通過閱讀摘要以確定文章是否有用。你必須評估哪些來源最有價值,與你的問題相關。
對於每一篇文獻,問問自己:作者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什麼是關鍵的概念,它們是如何定義的?關鍵的理論、模型和方法是什麼?研究是否使用既定的框架或採取創新的方法?研究的結果和結論是什麼?該文獻與該領域的其他文獻有何聯系?它是否確認、增加或挑戰了已建立的知識體系?這篇文獻是如何幫助你理解這個主題的?它的主要見解和論點是什麼?研究的優點和弱點是什麼?
以此來確保你使用的來源是可信的,並確保你閱讀的任何里程碑式的研究和主要理論在你的研究領域里。復閱的范圍將取決於你的主題和學科:在自然科學中,你通常只復閱最近的文獻,但在人文學科中,你可能會從一個長期的歷史角度(例如,跟蹤一個概念的意義如何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來考量。
3、做筆記並引用你的資料
當你閱讀文獻時,你也應該開始寫作過程。邊看文獻邊做筆記,這些文字以後可以納入到你的文獻綜述文本中。同時注意使用引文以避免剽竊。
做一個附加註釋的參考書目是很有幫助的,在這里你可以編譯完整的引文信息,並為每個來源寫一段摘要和分析。這可以幫助你記憶已閱讀的內容,並在稍後的寫作過程中節省回顧時間。
步驟二:查找聯系和主題
要開始組織你的文獻綜述的論點和結構,你需要確定所閱讀的文獻之間的關系。根據你的閱讀和筆記,你可以找到:
趨勢和模式(理論、方法或結果):隨著時間的推移,某些方法會延續使用或被淘汰嗎?
主題:哪些問題或概念在不同文獻中反復出現?
辯論、沖突和矛盾:這些矛盾的點在哪?
關鍵文獻:是否有任何有影響力的理論或研究改變了該領域的研究方向?
空白:文獻中缺少什麼?是否有需要解決的缺陷?
這一步將幫助你確定文獻回顧的結構,並顯示你自己的研究將如何對現有的知識做出貢獻。
步驟三:規劃你的文獻綜述的結構
有多種方法來組織一篇文獻綜述的正文。在開始寫作之前,你應該對自己的策略有一個大致的了解。根據你文獻綜述的長度,可以結合這些策略中的幾個。例如,你的總體結構可能是主題性的,但每個主題都會按時間順序進行討論。
1、年表
最簡單的方法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跟蹤主題的發展。但是,如果你選擇此策略,請注意避免簡單地列出和堆砌材料。試著分析形成該領域方向的模式、轉折點和關鍵討論。這些過程是如何發生的,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發展,需要給出你的解釋。
2、專題
如果你已經發現了一些反復出現的中心主題,你可以將文獻綜述組織成涉及主題不同方面的子部分。
例如,如果你正在查閱有關移民不平等的醫保政策的文獻,關鍵主題可能包括保健政策、語言障礙、文化態度、法律地位和經濟機會等。
3、方法論
如果你側重點在使用的多種研究方法上,你可能需要比較不同方法得出的結果和結論。例如:看看定性和定量研究的結果;討論實證研究和理論研究是如何探討這一主題的;把文獻分為社會學、歷史和文化三個來源。
4、理論
文獻綜述通常是理論框架。你可以使用它來討論各種關鍵概念的理論、模型和定義。你可能會爭論特定理論方法的相關性,或者將各種理論概念結合起來,為你的研究創建一個框架。
步驟四:撰寫文獻綜述
和其他學術論文一樣,你的文獻綜述應該有一個引言,一個主體,和一個結論。你在每一篇文章中所包含的內容取決於你的文獻綜述的目的。
1、引言
引言應明確確定文獻綜述的重點和目的。
學術論文文獻綜述:如果你把文獻綜述作為學術論文的一部分,重申你的核心問題或研究問題,並對學術背景做一個簡要的總結。你可以強調這個話題的時效性(「最近的許多研究集中在x的問題上」),也可以強調文獻中的一個空白(「雖然對x的研究很多,但很少有研究人員考慮到了x的問題」)。
獨立文獻綜述:如果你正在寫一篇獨立的論文,給出一些關於這個主題及其重要性的背景,討論你將要綜述的文獻的范圍(例如,你的資料來源的時間),並說明你的目標。你會從文獻中得到什麼新的理解和研究方向?
2、主體
根據你文獻綜述的長度,你可以把主體分成幾個小節。你可以對每個主題、時間段或方法使用子標題。在撰寫文章時,可以遵循以下建議:
1)總結和綜合:概述每個來源的要點,並將它們合並成一個連貫的整體。
2)分析和解釋:不要僅僅釋義其他人的研究成果。在可能的情況下添加你自己的解釋,討論與整個文獻相關的調查結果的意義。
3)批判性評價:討論你的資源的優點和弱點。
4)用結構良好的段落書寫。
3、結論
在結論中,你應該總結你從文獻中獲得的關鍵發現,並強調它們的意義。
學術論文文獻綜述:如果文獻綜述是你的學術論文的一部分,需說明你的研究是如何填補空白和貢獻新知識的,或者討論你如何利用現有的理論和方法為你的研究建立一個框架。
獨立文獻綜述:如果你正在寫一篇獨立的論文,你可以討論文獻的整體意義,或者根據你發現的問題為未來的研究提出建議。
來源
7. 找出與地理專業名稱有關的中英文參考文獻各5篇(2005年之後),按照標准參考文獻方式列出。
注釋: 中引文(包括觀點、數據和材料等)須註明出處,即進行參考文獻著錄(本刊參考文獻著錄採用順序編碼制;在文中引文出現的地方用阿拉伯數字按序編碼予以標明,並在文末列出參考文獻表)。如果解釋某些內容,或者引文來自經典著作、領導講話、文件法規、內部資料、工具辭書,以及轉引自有關文章,均可做為注釋(說明作者、題名和出處)。注釋格式如下:引自期刊: ① 作者 : 《題名》 ,《刊名》 ,××××年第 ×期,第× 頁引自專著: ② 作者 : 《書名》 ,出版者及×××× 年版 ,第× 頁引自報紙: ③ 作者 : 《題名》 ,《報紙名》年-月-日(版次) 參考文獻著錄格式如下:引自期刊:[ 1] 作者(所有作者全列—下同). 題名[ J] . 刊名 , 出刊年 ,卷(期) : 起止頁碼. 引自專著:[2] 作者 . 書名[ M] . 版次(初版不寫). 譯者(指譯著, 所有譯者全列) . 出版地 : 出版者 , 出版年 . 頁碼.引自報紙:[3] 作者 . 題名[ N] . 報紙名 , 年-月-日(版次).引自論文集:[4] 作者 . 題名[ A] . 見 : 論文集編者 . 文集名[ C] .出版地 : 出版者 , 出版年 . 頁碼.引自會議論文:[5] 作者 . 題名[ Z] . 會議名稱 , 會址 ,會議年份.引自學位論文:[6] 作者 . 題名[ D] : [學位論文]. 保存地 : 保存者 , 年份. 參考文獻: 中英文期刊雜志類,注文的樣式為:作者.文章題目.期刊雜志名.年份及期數.頁碼。如:葉志良.《當代戲劇形態新格局》.戲劇文學.1996(2).45Jin Long,Lou Ying,Lin Zhenshan.Comparison of long-term forecasting of June-August rainfall over Changjiang-Huaihe valley〔J〕.Adv Atmos Sci,1997,14(1):87-92.中英文著作類,注文的樣式為:作者.書名.出版社.出版年份.頁碼。如:王新民.《中國當代戲劇史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7.347網路類,注文的樣式為:作者.文章題目.網址.訪問時間。如:夏敬華.《企業流程管理中的常見問題》.年5月20日訪問對於一些不宜放入正文中、但作為畢業論文(設計)又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或有主要參考價值的內容,可編入畢業論文(設計)的附錄中。具體寫法如下:參考文獻(五號宋體加粗)居左,空兩格放置: [1] 劉廣珠.《高中生考試焦慮成因分析》.陝西師大學報(哲社版).1995.24(1):161-164.[2] 鄭 霖 柴宗新 鄭遠昌等.《四川省地理》.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108-111.[3] 夏敬華.《企業流程管理中的常見問題》.年5月20日訪問[4] [美]約瑟.H.多爾著,張林升等譯.《教育新理念》教育科學出版社.1998.78.[5] Jin Long,Lou Ying,Lin Zhenshan.Comparison of long-term forecasting of June-August rainfall over Changjiang-Huaihe valley〔J〕.Adv Atmos Sci.1997.14(1):87-92.以上注釋的具體內容全部採用五號仿宋體
8. 2500字以上的人文地理學方面的文獻綜述
人文地理學文獻綜述,上網查的不知對你有沒有幫助。
我國近10年人文地理研究的成果簡介,人文地理學文獻綜述。
眾所周知,新中國成立後,中國的人文地理學經歷了一個曲折的發展過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文地理學才得以恢復,並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從20世紀90年代起,中國人文地理學進入提高階段。旅遊地理學、城市地理學、人口地理學等分支學科迅速發展。為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中國人文地理學的研究內容日益豐富。不僅進行基礎理論研究,還加強了應用方面的研究。計量方法的引進,對資訊理論、控制論、系統論的利用,以及耗散結構論、協同論、突變論等的引進與運用,都使中國人文地理學的研究廣度和深度得到加強。經過20多年的努力,中國人文地理學已走上復興、創新之路,正向建立中國特色的人文地理學目標前進,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逐漸縮小。
但是在人文地理學的各個領域,都有值得探索的新問題或尚未解決的舊間題,這是中國人文地理學繼續發展的契機。本文在收集和整理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內主要地理及相關期刊基礎上,對90年代以來我國人文地理學的發展進行回顧。總結我國人文地理學的研究領域和主要研究成果,分析研究趨勢,並借鑒國外的經驗,展望我國人文地理學的發展。
2中國近幾十年人文地理的發展
近些年來,我國人文地理學科研成果呈顯著遞增之勢,1992-1996年段發表的人文地理著作幾乎是1982-1986年段的9倍,而且人文地理類文章在整個地理類文章中所佔的比率也呈連年上漲態勢,1997-1999年該比率已達到30.7%超過了以前任何時期。同時,眾多刊物也發表了大量的人文地理類文章,如《人文地理》自1986年創刊至1999年12月間就發表了共計380 篇人文地理各方面的文章。[1]
2.1近年我國人文地理學的發展特點
2.1.1學科門類逐漸齊全;
人文地理學涵蓋的一系列學科部門發展迅速如:城市地理學、旅遊地理。
9. 關於地理學科類論文範文參考文獻,與如何進行地理教學
何為有效教學?有效教學是新課程倡導的一種教學理念,是指教師在遵循教學活動客觀規律的前提下,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好的教學效果。作為教師,我們在地理課堂中要善於創設教學情境、培養讀圖能力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調動學生探究地理問題的積極性,使其主動參與課堂教學並且注重學習過程的評價和學法指導,促進其有效學習,最終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下面結合自己的實踐談談在地理課堂教學中進行有效教學的幾點做法。
一、 在地理有效教學中要創設教學情境,提高課堂有效性
地理學科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也是一門很有趣味性的學科,地理知識豐富而精彩。在教學中,我們應該充分研究學生,鑽研教材,充分利用現代化輔助教學手段以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使學生變「苦學」為「樂學」,以提高地理課堂的有效性。以湘教版七年級上冊「世界的火山地震帶及其分布」為例,我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美麗的地球」「地震破壞」的圖片,讓學生形成鮮明的對比,然後短片回顧我國汶川地震、日本3.11地震、四川雅安地震的場景,把學生帶入教學情景中,讓學生在深受震撼的同時也感受到了地震的強大破壞力,激發了學生的憂患意識,從而調動了學生探索地震相關知識的極大興趣,提高了課堂教師的有效性。
二、在地理有效教學中要注重讀圖能力的培養,提高課堂有效性
地理教材中除了用常規的文字語言來對地理知識的描述外,還有另外一種語
言,就是我們常說的地圖語言。對初中學生而言,教會他們讀圖、用圖,不僅能幫助理解、記憶地理知識,而且能幫助學生建立形象思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使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地理課堂教學中注重引導學生讀圖、析圖、用圖、畫圖,培養學生的空間意識,盡量把地理知識融入到地圖中去理解,使圖上內容與文字描述相互結合,相互補充,從而使「死」圖「活」起來,「靜」的文字「動」起來,久而久之,學生在地理學習中自然就養成了讀圖、用圖的良好習慣。例如我採用形象比喻法來教育學生記住一些圖形的輪廓形狀:黑龍江的輪廓像一隻美麗的天鵝,湖南的輪廓像美人頭,英國的輪廓像一隻正在吃一堆青草的兔子,義大利的輪廓像一隻女士的靴子等等;又如,學習分層設色地形圖觀察地勢起伏時我採用剖面觀察法等等。
此外,地理教師應教給學生一些繪制各種圖表的方法,適當的統計分析知識以及地理問題的歸納方法等,然後指導學生通過資料的表達,地圖、各種圖表對地理信息進行全面、深入的歸類整理和分析。同時教師要特別注意去引導學生分析各種地理信息的聯系、差異,力圖發現新的更有價值的地理信息。
三、在地理有效教學中要實施探索性教學,培養學生探究能力,提高課堂有效性
傳統的教學模式,學生對於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意識十分淡薄,學生一直處於被動學習狀態,教學質量和學生聽課質量難以提高,而探索性地理教學就是主張讓學生通過自主參與知識獲得的過程、掌握科學研究必須具備的科學方法,探究性的獲得科學概念,並逐步形成探究能力和科學態度。例如,在「海陸變遷」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科學家在喜馬拉雅山發現海洋生物化石的一系列圖片,並進行分析:喜馬拉雅山在地質年代是怎樣的地理環境?我們利用科學史來培養學生的科學觀及科學興趣和探究精神,具有很高的價值。此外,地圖的運用在地理教學中是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其中略圖的運用尤為重要。在地理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地理略圖,加強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例如,學習湘教版地理七年級上冊「七大洲、四大洋」一節的內容時,教師可讓每個學生都參與「七大洲、四大洋」簡圖的繪制;又如學習湘教版八年級上冊「中國的行政區劃」時,學生也可以參與到每個省級行政區輪廓的繪畫中來,在這過程中學生會不知不覺
地掌握了它們的相對地理位置。地理略圖不僅能揭示地理事物的相互聯系,還能顯示出它們之間的因果關系。地理略圖的運用培養了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也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四、 在地理有效教學中要進行學習評價,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
提高課堂有效性
學習評價是促進學生發展的一種評價方式,其中包括學生個人自評、同學互評和教師評價。自我評價培養學生養成自主學習,自覺思考的習慣,同伴的評價和教師評價有助於學生進行反思,有助於學生人格的全面發展。新課程倡導賞識教育,無論學生的成就大小,教師都要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之處並及時給予肯定、鼓勵和表揚,這樣學生會感受到教師的鼓舞和信任,體會到學習所帶來的樂趣,自然會產生極大的學習動力,從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五、在地理有效教學中要注重情感交流,提高課堂有效性
新課程改革的一個亮點就是提出了「三維目標」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地理教學只有做到「三維目標」的統一才是真正的高效課堂。可是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地理教師往往注重知識目標而忽視了情感目
10. 地理論文的參考文獻有哪些
關於公布安徽省第五屆
中學地理優秀教學論文評選結果的通知
各市教育局教研室(教科所):
各市中學地理教學專業委員會:
根據省教科所《關於舉辦安徽省第五屆中學地理教學論文評選活動的通知》(教科研函〔2007〕3號)文件要求,省專家評審委員會對各地推薦的地理教學論文進行了認真評審,共評出獲獎論文一等獎 16篇,二等獎 36篇,三等獎71篇。現將評選結果予以公布(見附件),請及時通知有關單位及論文作者。
附件:安徽省第五屆中學地理優秀教學論文獲獎名單
二○○七年十月十九日
安徽省教育廳教科所 2007年10月19日印發
列印:吳儒敏 校對:吳儒敏 共印30份
附件:
安徽省第五屆中學地理優秀教學論文獲獎名單
一等獎
篇 目 單 位 作者
《淺談地理新課程背景下學生能力的培養》 淮北市教研室 王忠東
《做理論與實踐的橋梁》 蕪湖市教育科學研究室 錢宏瑾《銅陵市高中地理新課程改革調研報告》 銅陵市教研室 章小明
銅陵市第一中學 楊國兵
《地理校本課程開發的理論與實踐》 安慶市教研室 何陸禕
《論地理研究性學習的評價》 阜陽市教研室 陳鵬飛
《地方環境教育課程構建的案例分析》 蚌埠市教科所 吳岱峰《透過一次地理評優課談新課程課堂教學》 滁州市教研室 郭仕榮
《高中地理新課程教學應加強對學生的關注》 穎上縣教研室 何長劍
《關於高中地理選修課程校本化的幾點探討》 馬鞍山市第六中學 林章和
《使用新教材的幾點體會》 淮南市第三中學 朱元坤
《地理空間能力培養的教學策略》 合肥工業大學附中 洪成旗
《淺談新課程下我對地理教學的認識與實踐》 黃山市梘忠中學 汪德利
《探索課程標下的高中地理課堂教學設計》 貴池二中楊淑萍
《淺談地理課堂教學中的探究》 宿州市第二中學 苗紅青
《地理探究學習要重視學生的思維品質》 懷遠一中 孫尚樓
《談地理教學中學上情商的培養》 六安皋城中學 余 蕊
二等獎
《梳理經歷 整合資源 回歸生活——地理教學中課程資源的開發》
馬鞍山市第二中學 周躍紅
《談新課標下的「太陽高度」教學設計》 阜陽市第三中學 馬 靜
《巧用身體語言,提高地理課堂教學藝術》 合肥市第五中學 沈龍海
《談新課程背景下地理學思想和方法的貫徹》 亳州第一中學彭長玉
《新課堂教學下教學策略的初探》 蕪湖市城南實驗中學周慧本
《談新課程理念下如何實施地理課堂教學》 淮南實驗中學廖惠榮
《淺談新課程背景下學生地理探究能力的培養》 亳州第五中學 王玉龍
《地理主體性課堂教學的探究》 淮南市第二十中學 陳 中
《用新課程理念引領學生快樂地學習地理知識》 固鎮一中李方平
《構建科學與人文和諧統一的地理教育》 巢湖市第八中 柳宗柱
《如何調動學困生參與地理課堂教學活動》 蚌埠二十六中 宋長軍
《新課程背景下的地理自主學習》 郎溪中學 胡燕平
《淺談高中地理新課程教學的一些誤區》 來安中學 董桂山
劉 俊
《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的基本途徑和培養策略》 和縣二中 夏立軍
《高考地理復習的「虛」與「實」 》 合肥市第十七中學 黃永紅
《新課標理念下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探微》 歙縣中學鍾彩琴
《淺談「問題研究」的作用與教學》 五河一中 劉繼英
《班級授課制條件下地理分層教學策略初探》 樅陽縣浮山中學陳相林
《如何從地理圖像中分析和提取有效信息》 黃山市黃山區一中崔仲文
《加強地理基本概念教學的探討》 亳州市譙城區大寺完全中學 汪明潔
《淺談Google Earth 在中學地理教學中的運用》 滁州市實驗中學 曹 明
《「任務分解、自主交流」地理課堂模式的構建與實驗》阜陽第十中學 馬興海
《改變課堂教學方式 適應高中地理新課程》 安徽省石台中學 姚 萍
《新課標下淺談地理與各學科的經緯結網》 東至縣大渡口中學 江美麗
《「讀圖法」在地理教學中的應用》 宿州市埇橋區梅庵中學劉玉才
《多元智能評價與地理教學》 馬鞍山市第一中學 程 剛
《農村高中地理新課程課堂教學常見問題及對策》 六安市雙河中學 劉全穩
《新課程地理課堂主體教學模式的設計與落實》 銅陵市第九中學錢義國
《以烈山區為例談農村高中地理活動課的開展》 淮北七中 吳才華
《開展地理實踐活動 積極開發地理課程資源》 安徽廣德中學 江春芳
《選修7課標、教材研讀及開課條件分析》 銅陵市第五中學 陳俊群
《高中地理課題研究開設的一些設想》 宿松縣程集中學 石雅斌
《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能力》 淮北市石台鎮中學蔡金燕
《新課程地理教學中的「敢問」與「會問」》 蕪湖縣第一中學 王邦忠
《淺談新理念指導下的中學地理教學》 宿州市第八中學張建國
《淺談在地理新課程教學中的「課堂提問」》 淮北市西園中學榮海俠
三等獎
《高中地理新教材案例教學初探》 來安中學 盧玉斌
《地理課堂教學中常見的幾種偏離現象 》 阜陽第三中學 吳 強
《解讀高中地理課程標準的開放性特點》 和縣第一中學 陳曉明
《淺談地理新課程教學反思》 蚌埠包集中學趙東宇
《新課程理念下的地理創新學習》 蕪湖市田家炳實驗中學章 波
《淺析高中地理教學中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合肥市五十一中 陳 麗
《關於人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的幾點看法》 阜陽一中 巫祖安
《地理課堂互動型教學策略的構建》 馬鞍山市第二中學 盧大亮
《地理教學中的誤區及思考》 宿州埇橋區汴河辦事處北十里中學 武 波
《新課標下課程資源開發初探》 青陽縣木鎮中學 方 靜
《在地理教學中進行環境道德教育的實踐》 黃山市屯溪一中 潘勝庭
《在地理教學中利用遠程資源學生合作學習的探究》 歙縣新安學凌文英
《地理教學中應加強對學生安全意識的培養》 祁門一中胡義松
《新課程地理課堂教學的思考》 歙縣中學呂文英
《地理教學中學生想像力的培養》 歙縣二中汪明鋒
《如何看待地理教學中的多媒體技術和網路的作用》 鳳台一中李 全
《淺談以學生為主體的地理研究性學習教學》 淮南望鋒崗中學廖和喜
《興趣教學模式在高中自然地理教學中的應用初探》 淮南一中朱慶龍
《合作學習模式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淮南市第五中學孫 峰
《合適參照物選擇與「地球運動」教學難點的突破》 亳州三中 劉永志
《新課程改革下對中學地理教學的幾點思考》 利辛縣第一中學謝 堯
《高一地理新課改教學中的困惑和問題》 渦陽三中 王 娟
《談初中地理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轉變》 淮北市西園中學孫 凱
《充分運用圖像進行地理教學》 五河縣安淮中學聶 鑫
《中學地理教學的美育的層次》 蚌埠十二中馬 燕
《立足培養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地理素養》 蚌埠第一中學李雲靜
《讓地理教學生活化》 蚌埠市第二十三中學王海燕
《新理念下培養地理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探索》銅陵市第十三中學戈廣兵
《教學中培養學生地理思維能力的體會》 銅陵縣第二中學程納新
《在新課程目標下整合地理課程資源》 銅陵市第十六中學孫大信
《高中地理個性化教學初探》 銅陵縣第二中學程勝來
《思維導圖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 太湖縣徐橋高中 李永清
《將實驗教學引進地理課堂》 宿松縣程集中學周文招
《生活是地理教學中重要的課程資源》 安慶三中張 軍
《檔案袋評價在高中地理教學實踐中的應用》 安徽省太湖中學黃鄭堯
《如何開展問題研究和活動》 桐城中學段煥榮
《高中地理新課程教學方法探討》 桐城市天城中學汪 宏
《中學地理多媒體教學初探》 滁州市滁州中學 季風勇
《探究性學習在教學中的應用》 滁州市滁州中學 孫 成
《作圖法在地理教學中應用研究》 全椒中學 李 君
《新課程實施的理解與體會——豐富地理課堂教學》滁州市第五中學 六振梅
《淺談新課標下地理教學手段的繼承與創新》 肥東縣梁園中學 周義兵
《發揮地理學科優勢 培養學生空間智能》 舒城縣南港中學 沈龍明
《多元評價促進學生地理學習探討》 蕪湖市第二十六中 吳安寧
《地理新教材中「案例」教學探討》 五河二中劉叢蘭
《在地理社會實踐中實現教師與學生的共同發展》 懷遠縣龍亢中學 朱 英
《地理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蕪湖市二十七中學俞 敏
《淺談地理課堂教學中實現學生有效參與的教學策略》 蕪湖八中邱玉啟
《新課程理念下的地理課堂教學探索》 安師大附屬外國語學校裘偉東
《如何選編以社會熱點為背景的地理案例》 蚌埠第四中學劉運良
《中學生地理課堂興趣培養》 六安市三十鋪中學 李顯靜
《中學地理信息化教學設計之我見》 馬鞍山市第六中學 張 蕙
《為地理教學注入新活力——初中地理活動初探》 馬鞍山市星光學校 古 莉
《現代信息技術與地理課程整合的認識與實踐》 蕭縣中學常書雲
《讓新課改沐浴和諧之風》 靈璧縣師范學校蘇 洪
《光照圖教學中幾個問題的探討》 安徽省碭山中學陳國華
《初中地理課堂教學發展學生個性淺議》 宿州市埇橋區支河中心校李永春
《關注學生發展優化地理教學》 安徽省青陽中學張 俊
《談地理新教材「活動」的使用》 石台縣崇實中學汪利軍
《初中地理課堂教學的幾點心得》 貴池區杏花村中學程麗萍
《淺談探究學習在地理新課標教學中的應用》 界首市光武中心學校 李 濤
《借杜朗口「春風」促地理課鮮活》 阜陽四中 徐玉玲
《論中學地理教學中的環境教育問題》 穎上縣第四中學 田華利
《巧妙點撥開啟自主學習之門》 界首一中 王 鍵
《評價共同體在學生地理學習評價中的應用》 淮南市第二十四中學 李 濤
《構建師生互動合作共同成長的綠色課堂》南陵縣何灣鎮中心初中廖必根
《信息技術與初中地理整合初探》 寧國市梅林初中 朱鐵軍
《新課程地理課堂教學策略淺析》 六安市徐集中學 張碧松
《夯實基礎突出主幹提高能力應對高考》 東至二中侯 俊
《地理課堂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界首市田營鎮中心學校 閆 斌
《「問題教學法」——把課堂還給學生》寧國市胡樂初級中學 張 文
自己網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