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試卷 » 八年級區域地理教學反思

八年級區域地理教學反思

發布時間: 2021-02-19 03:33:05

❶ 初二地理澳門地區教學的教學反思怎麼寫

教學案例的一般要素
1.背景
所謂背景,即是向讀者交待清楚:"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等。背景介紹也不必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說明"故事"的發生是否有什麼特別的原因和條件。背景是案例很重要的環節,描述的是事件的大致場景,是提供給讀者了解「事件」有用的背景資料,如所在學校的情況、個人的工作背景、事件發生的起因等。
2.主題
每篇案例要有一個鮮明的主題,即這個案例要說明的某個問題,是反映對某個新理念的認識、理解和實踐,還是說明教師角色如何轉變,教的方式、學的方式怎樣變化,或是介紹對新教材重點、難點的把握和處理,等等。
3.細節
有了主題,就要對原始材料進行篩選,有針對性地選擇最能反映主題的特定的內容,把關鍵性的細節寫清楚。要特別注意提示人物的心理。因為人物的行為是故事的表面現象,人物的心理則是故事發展的內在依據。面對同一個情景,不同的教師可能有不同的處理方式。為什麼會有各種不同的做法?這些教學行為的內在邏輯是什麼?執教者是怎麼想的?揭示這些,能讓讀者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在這個環節中,要講明問題是如何發生的,問題是什麼,問題可以和事實材料交織在一起。這是整個案例的主體,要詳盡地描述,展現問題解決的過程、步驟以及問題解決中出現的反復挫折,也可以涉及問題初步解決成效的描述。
4.結果
案例不僅要說明教學的思路,描述教學的過程,還要交待教學的結果--某種教學措施的即時效果,包括學生的反應和教師的感受,解決了哪些問題,未解決哪些問題,有何遺憾、打算、設想等。以「問題」為主線,有矛盾、沖突甚至「懸念」,能引起讀者興趣和深入思考。

❷ 如何充分的進行初中區域地理教育

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

一、地理學走向更加綜合發展的道路。以前的地理學研究是研究地貌的作地貌,研究水文的作水文二級學科分化很細,大家各自以單項研究為主,但發展到今天,已明顯感到地理各分支學科的綜合研究加強了。

這可能也是形勢發展的需要,大家認識到地球表面本身就是一個系統,雖然每個學科各有側重,但不綜合起來,很難系統闡明地表的演化發展規律。

二、地理學在全球變化的高度上進行研究。地理學不只是站在中國國土上去考慮中國的事情。全球變暖影響最直接的就是地球地表系統,這一點正是地理學的研究范疇。這些年來,地理學研究密切聯系全球變化,使中國地理學家的眼光更寬更高了。

三、地理學的研究已經從一般性的描述走向了更深入地揭示一些過程及其動態變化的機理機制。地表過程涉及水文、土壤、植被、氣候等狀況,而我們過去主要是對各要素作瞬間的描述記錄。

現在,我國已經建設了很多野外觀測站,通過長期觀測,就可以對比了解各個地方環境發生了什麼變化,這對地理學的發展是很大的促進,使地理學對過程的研究更加深入。

(2)八年級區域地理教學反思擴展閱讀

現代地理教育的特點是:

①、運用地圖。由於地圖具有地理的方位性、形象的概括性以及幾何的精確性,成為地理學的第二語言。

②、應用航空和遙感技術。航空和衛星照片大大地提高了直觀性,成為地理教育的重要手段。

③、注重實地考察。使學生通過野外考查和郊遊等實踐活動學習地理。

④、注重綜合性。綜合性是地理學的特點所以地理教育涉及許多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內容。

❸ 地理檢討書2000字

地理老師說還是地理簡單易學 我信了 後來發現不是那麼回事兒啊~~ 不是想像的那麼回事兒啊 啥子東西是地理嘛 地理還學星系還學高空 那都不是地不是地 你猜我剛打完羽毛球渾身冒熱氣是不是形成了一個低壓中心捏 你猜我多呼出一口氣海平面是不是會又上升一點啊 你猜你在游泳池裡方便一下會不會引起冷水上泛啊 你猜買一張前一天的彩票然後跨越日界線是不是還能兌啊 還有還有! 十二點太陽輻射最強 十三點地面溫度最高 十四點近地大氣溫度最高 你說啥時候感覺最熱啊 你說嘛 你說嘛 那麼些個氣候類型都怎麼出現的啊 你猜水龍頭噴出的是密度流還是補償流啊 夏天開著空調溫度變低是地帶性還是非地帶性啊 闊葉林針葉林什麼的我不摘不就得了嘛 澳大利亞哪兒種小麥哪兒羊毛多又沒我們份 中東的石油我們知道哪兒多不也偷不上嘛 地理講旅遊啊 沒錯啊講旅遊的! 講怎麼讓你完成一次無懈可擊的出遊 給你1000RMB和七天時間去旅遊 坑啊有木有 還有 地理講災害啊 真的! 地理老師天天一上課就說把災害拿出來 搞得我們的書包像一個個潘多拉魔盒似的 地震寒潮沙塵暴都沒有 台風、洪澇倒是每年夏季常客 對了童鞋們 有沒有發現 幾乎對付所有災害的措施都有植樹種草啊 不如穿身迷彩去森林裡生活你看可好 還有 地理講人口啊 人多了難就業 人少了老齡化啊 還有一大坨高高高高低高低低低的線和圖 當然少不了各種奇怪圖表啊 看花了眼也看不出來啊 地理講交通啊 全國多少鐵路線啊 拿著鐵路干線拉直拼起來都能下五子棋了 地理還講區域呢 每條經緯線穿哪兒都要知道啊 出題的人都是大神吶 要想畫個區域圖 拿著鉛筆手一抖就畫成了啊 隨便給個經緯線就出題了啊 畫個澳大利亞跟腳印一樣 給個片段就要定位 俺們不是GPS吶 地形剖面圖比心電圖還復雜 河流和等高線重疊在一起都能用這些黑線去織毛衣了啊 地球運動更是坑啊 北逆南順 東加西減 南左北右 東早西晚 一大坨 兩根東西半球分界線永遠是心中的痛啊~~ 全世界的太陽能集熱板都被買來出題了啊 建樓也就算了 建日晷吃飽了撐的啊 還有那什麼什麼飛機沒事兒在日界線兩邊轉悠 騙小孩啊 以為比飛碟還先進吶 要不去百慕大那裡飛來飛去飛幾個來回我就信你了 最常聽的一句話 地理貼近生活! 我納悶建房子要考慮 斷層 流沙 地下水 的么 還有咱老媽天天拿著拖把在家裡地上拖過來拖過去怕不怕流水侵蝕 不過懂點相對高度摔了還可以防著點 有人說我宅 等等! 俺老人家串親戚前先考慮當地的合理人口容量的嘛 順便透漏下中考跑步能跑第一的原因 跑的時故意向左一點點就可以了 不要問我為啥 咱們是在北半球 有地轉偏向力把我向右拽就平衡了呢~
事實證明:學地理太認真你就輸了!

❹ 談在地理教學中怎樣進行反思

地理教學離不開地圖,利用地圖教學是地理教學最重要的方法。在地理教學中教師通常通過自己對內容的了解引導學生進行讀圖二析圖、填圖、繪圖、搜圖、用圖等活動使學生主動學習,獲得地理知識,提高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可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靈活運用各種用圖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覺性,最終通過學生自己對地理知識和地圖的認真思考研究,達到融會貫通的程度,使所學的知識成為他們可靠的財富。
讀(識)圖。教師指導學生精讀每幅地圖,並按照教師精心設計的程序和啟發性提問引導學生讀圖、識圖。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學生按教師提出的問題和思路讀圖,通過自讀了解和掌握地理知識。讀圖過程中對知道、記住、理解、應用等不同層次的要求用不同的符號在地圖上做出不同的標記。在讀圖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地圖的每一項內容,如圖例,比例尺,文字註解,標記等要素。讀後還可安排小組討論。
析圖。讀圖後自然要分析地圖,從地圖上的各要素出發通過點、線、面的逐步分析,思考問題,再把各個要素聯系起來達到對整張圖了如指掌,然後根據問題逐個分析,得出結果。充分分析地圖可使學生從直觀的地圖中獲得地理知識,還可發現問題,啟發學生的地理思維,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填圖。這是把許多地理知識從老師的講授和課本上轉化為學生自己的知識的非常有效的手段。教師指導學生填圖,學生熟悉圖例和註解,通過對地圖的回憶,完整的再現地圖的內容。填圖切忌不可拿圖照抄,否則就失去填圖的意義。填圖時必須啟發學生獨立思考,使他們一邊填地名,一邊考慮它的位置,回憶它的「內容」,填圖可使學生提高記憶力,牢固掌握知識。同時也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學生可根據自身對地圖的認識,創造一些填圖的練習。
繪圖。在地理教學中,教師可摹仿板圖,對照課本、地圖冊上的地圖,自己練習將自學獲得的地理知識以輪廓間圖的形式再現。教師有意引導學生自己動手繪圖製表,把地圖變「心圖」[8]。如彩描分界線;繪制等值線圖,描摹示意圖,轉繪分布圖等,讓學生既熟悉了地理事物,又培養了空間想像力,提高了動手和實踐能力。同時在地理教學中提高教師的繪圖能力也是對教學質量的提高。學生也可根據自己的愛好,自己設計和繪制一些地圖,如漫畫(課本插圖),它具有諷刺性強,幽默,富於思考的特點,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和心理特點。把這一藝術引入課堂,會使地理教學更具時代感,責任性,並提高學生的創造精神,公民素質與審美素質。
搜圖。在地理教學中還要注意搜集地圖。搜集和整理地圖是信息地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指導學生注意搜集課本上沒有的,但是對今後的教學有幫助的地圖。這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通過學生自己搜集材料,培養「處處留心皆學問」的良好習慣,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參與能力和合作能力。在搜集的同時還應注意整理整合地圖,注意地圖反映的不同空間不同時間,不同側面,微觀與宏觀的內容,創造學生多角度觀察和思考問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用圖。學以致用,學習的最終目的就是運用利用。用圖要根據自身需要的內容在地圖上提取信息。先從圖名、圖例入手,確定地圖所現的區域、位置、范圍、主題等,在對地圖有目的、有重點的觀察,按從主到次,從易到難的順序在不同層面尋找相關的地理事物,並閱讀文字解說,抽取有效信息,在最短時間內獲得最有用的信息,為自己提供服務。教師在課堂中有意訓練學生運用地圖,可使學生認識到地圖的重要性,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獲取信息的能力。

初中地理教學目標及要求

那你的目標就是考上好大學。

❻ 人教版八年級地理上冊第六章《台灣省》教案

希望能幫助你!
教學目的:
1.使學生了解台灣省的位置、范圍、面積等基本概況,以及台灣島、彭湖列島、釣魚島的分布。
2.使學生了解台灣省優越的自然條件和豐富的自然資源,學會分析農產品和森林分布與其氣候、地形的關系,培養學生區域地理的分析能力。
3.使學生知道台灣省的經濟特點,了解其「進口-加工-出口」型經濟。
4.使學生認識到台灣是祖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
教學重點:
1.台灣省的地理位置、范圍。
2.台灣省農產品分布與自然環境的關系。
3.台灣的工業發展和分布。
教具准備:台灣省CAI(計算機輔助教學)課件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方法:講授法、談話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導入新課]以學生喜歡的台灣歌手周傑倫,愛看的台灣娛樂節目「我猜,我猜,我猜猜猜」和「TV三賤客」引入台灣,還引出台語──閩南語,上課時,請會講閩南語的學生來說說閩南話或唱閩南歌,並讓學生欣賞由台灣人作曲作詞並演唱的贊美詩,體會閩南語。
[教授新課]
[地圖演示]讀圖分析台灣省的范圍和位置,並指出北回歸線的位置,由此分析台灣的緯度位置,得出台灣是熱帶、亞熱帶氣候,四面環海,使台灣的氣候溫暖濕潤,生產各種熱帶亞熱帶水果。
[學生活動]讀圖分析台灣地形特點(由台灣鐵路分布原因引出地形分布),並認識台灣的重要城市:台北、台中和台南,高雄和基隆。
[學生活動]台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
完成課本P34活動題2。
[教師承轉]以上是課本的第一個標題,課本的第二標題是「美麗富饒的寶島」。美麗是指什麼?富饒呢?(有許多迷人風景,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富饒指物產豐富)下面,我們在輕快的高山族音樂中盡情欣賞一下台灣的美景,並看看有哪些豐富的物產。
[多媒體音樂放映]音樂中圖片自動放映。
[地圖演示]台灣主要農礦產品的分布圖
[學生活動]看圖完成P36活動題2,並分析圖6.25台灣氣溫和降水的分布,並嘗試用圖6.26分析台灣樹種十分豐富的原因。
[歸納總結]完成P36全部活動題,整理答案。
教學反思:本節課我主要以一首台灣贊美詩引入,導入時我把歌詞放映出來,讓學生先讀一遍,再聽歌,更好比較普通話和閩南語的區別,激發了學生的興興趣。在講授新課的過程中,我將對台灣緯度位置的認識與氣候物產聯系起來,加強了知識的前後聯系和邏輯性,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和讀圖分析能力。過渡銜接時,我用了課本標題,既突出知識的整體,又自然地引出下文。這種方法,實踐證明是成功的。總之,這節課既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突出了讀圖分析能力的培養,講解時結構嚴謹,邏輯性強,效果不錯。
第二課時
[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台灣的范圍,知道台灣由台灣島、澎湖列島和釣魚島等島嶼組成,所以,我們說釣魚島是屬於中國的領土,但是為什麼一些日本人現在已經把釣魚島寫入了日本地圖呢?釣魚島為什麼成為中日長期以來爭議的領土呢。釣魚島問題怎麼來的呢?
[學生活動]講述釣魚島的認識
[教師總結]講述釣魚島問題的由來。(釣魚島問題資料附於教案最後)
[講授新課]
[學生朗讀]P37「出口導向型經濟」。
[圖片演示]圖6.28,學生分析台灣出口貿易的變化
[教師講解]以農業經濟為主的地區和國家比較落後的原因的以及台灣如何實現經濟轉型。
[提出問題]台灣利用哪些優勢和有利條件發展工業?
[學生回答]課本圖6.27
[教師講解]四個有利條件,並除此之外,還有其他什麼條件也比較重要嗎?請讀P38閱讀材料後回答。
[學生活動]讀P38閱讀材料得出另一個重要的條件──政策的強力支持。(教師結合我國的改革開放政策的重要性突出這個條件的舉足輕重的作用。)
[讀圖回答]圖6.30台灣主要有哪些工業部門?這些工業主要分布在哪幾個城市?這幾個城市的分布有什麼共同的特點?
[學生活動]完成P38活動題,回答以上問題。並思考P39第3活動題。
[教師講述]P39第3活動題。
[讀表6.1]分析台灣產業產值的變化,從數據角度把握經濟的變化和發展。
[學生活動]完成台灣產業變化的折線圖。
[教師小結]略
[課堂練習]
1.判斷
台灣的出口商品中農礦產品占很大比例。
2.選擇
台灣產業構成中( )
A.第一產業最高 B.第二產業最高 C.第一、第二產業為主 D.第二、第三產業為主

附釣魚島問題資料:中日甲午戰爭之前,日本沒有對中國對釣魚島的主權提出異議。但是,後來日本在甲午戰爭後,強迫清政府簽定了《馬關條約》,而攫取了台灣及附屬各島嶼。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戰敗後,把台灣歸還中國,卻把台灣的附屬島嶼釣魚島等私自交給了美國託管。60年代末,聯合國一委員會宣布該島附近可能蘊藏著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氣。日方立即單方面行動,先是由多家石油公司前往勘探,接著又將巡邏船開去,將島上原有的中國標記毀掉,換上了標明這些島嶼屬於日本沖繩縣的界碑,並給釣魚列島8個島嶼規定了日本名字。1971年,美日兩國在簽定歸還沖繩協定時,擅自把釣魚島等島嶼劃入歸還區域。這一交易遭到中國政府的強烈抗議。1972年,中日兩國在恢復邦交的談判中,雙方從中日友好大局出發,同意將釣魚島列島歸屬問題擱置,留待以後條件成熟時解決。可是,日本一些敵視中國的國會議員提出要中國承認日本對釣魚島擁有主權。日本政府順應右派要求,出動巡邏艇和飛機對我國在釣魚島列島海域作業的漁民進行監視。90年代以來,隨著世界局勢和國家間力量對比發生變化,日本再次將手伸向釣魚島,日本右翼分子在釣魚島上修建燈塔,企圖使燈塔列於海圖上,以便讓國際社會承認釣魚島是日本領土,還豎起「太陽旗」和紀念死者字樣的木牌。這些活動,都得到日本政府的縱容和支持。

❼ 如何進行地理教學設計

過去,我們稱之為「備課」,而如今叫「教學設計」。它們之間不僅是名稱的變換,而其本質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那麼,如何為初中地理進行有效的教學設計呢? 一、教學設計的出發點 1、地理教學設計的課程理念 過去,我們教學地理緊緊圍繞教材知識、地圖表格、地球儀等,以及幾年來電子信息、電子備課等多種手段。在地理課上,老師們取得了顯著的成績,獲得了豐碩的成果、奪得了輝煌的成功。這一點,人人皆知,不可否認。然而,在構建和諧社會的今天,新課程.新課改的思想已深入人心,這大大促進了地理教育者進行地理改革的積極性,使得越來越多的地理教師一心一意地投身到地理教育教學的實踐活動中來。他們對地理的教育教學探討得越來越深刻、越來越全面。他們一致認為:地理的教育教學要開啟學生智力,發展學生思維;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學習對終生發展有用的地理;培養現代公民必備的地理素養,滿足學生學習需要。對這些有著強烈的時代感、責任感、急迫感的教育新理念,我們必須加以重視。 2、地理教學設計的基本特徵(1)教學設計的理論基礎是教學理論、學習理論和傳播理論。(2)教學設計是解決教學問題的科學方法。(3)教學設計是操作和規劃教學活動的程序和過程。(4)教學設計是以反饋評價對教學效果進行價值判斷。(5)教學設計是一門理論和實踐兼備的應用性學科。 3、地理教學設計的教學目標 教學設計是指運用相關理論和系統方法,對參與教學活動的諸多要素所進行的一種分析和策劃的過程,是在教學活動開始之前,對教學的預謀和籌劃,是對「教什麼」和「如何教」的一種操作方案,它先從「教什麼」入手,對學習者,學習目標,學習內容等進行分析,然後從「怎麼教」入手,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運用恰當的媒體,對教學績效做出評價,以確保教學和學習獲得成功。 二、地理教學的基本內容和設計過程 1、地理教學的基本內容(1)分析教學需求,確定教學目標,即教學目標設計。 (2)設計教學策略,即教學策略設計。(3)進行教學評價,即教學評價設計。 2、地理教學的設計過程(一)教學內容分析 教學內容的分析是進行課堂教學策略設計的一個重要環節。它將影響教師對教材的把握,直接影響對學習水平的確定和教學目標、學習目標的陳述,以及教學媒體的選擇和使用效果等等以後各個環節。(二)教學目標的確定 目標是教師和學生從事教學活動的指南和出發點,是教學活動過程中所的依據,同時也是評價教與學活動的依據。教與學的目標是影響教學策略的制定和選擇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制約教學策略的關鍵。教學策略是否有效,一般是以能否實現教學目標和學習目標為標準的。 (三)教學設計的理論指導 教學策略的設計、選擇與實施的各個階段,不可能離開理論的指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每一個有意識、有目的的行為的背後,必然會有相應的理論或原則作為指導,有時是在不自覺的情況下發生的。(四)了解實際環境條件 為了使教學方案更加具有針對性,方案的制定應以一定的因素為基本依據,其中包括三個內容,學生、教師和教學條件。作為教師在這里應該深入全面地把握這三個因素。(五)教學方法的選擇 教學方法是指為達到教學目的,實現教學內容,運用教學手段而進行的,由教學原則指導的,一整套方式組成的,師生相互作用的活動,教學策略解決戰略問題,而教學方法解決戰術問題,教學策略指導教學方法的選擇和運用。(六)課堂教學組織形式的選擇和確定 所謂教學組織形式,我們可以定義為教學活動中師生相互作用的結構形式,或者說是師生的共同活動在人員、程序、時空關繫上的組合形式。 (七)教學媒體的選擇 教學媒體的選擇是教學傳遞策略重要的內容,是教師設計教學時需要認真思考的一個重要問題。面對眾多的可供使用的媒體,我們需要回答怎樣選擇,為什麼這樣選擇,依據什麼選擇等一系列問題,媒體選擇的成功與否會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的高低。因此,樹立正確、科學的媒體觀是教師的當務之急。(八)確定課堂教學過程的結構 確定課堂教學過程的結構是指將前面確定的各個教學要素,主要包括教師的活動、學生的活動、教學內容、教學媒體等,按照一定的時間順序,以一定的結構關系組織起來,形成一個有序的流程。(九)形成可操作性教學設計方案 需要將前面各部分的工作進行全面的總結和落實,要充分考慮前面各項研究,匯集各種研究內容,將其綜合化、系統化和具體化,最後產生一個由一系列表格組成的,具有真正可操作性的課堂教學策略方案。 總之,我們教學的一切是為了學生。只有你設計的空間越大,學生思考的面就越廣,學生的思維更容易發展。如果你的設計很死板,是固定的模式,是無懈可擊的真理,那麼說明你並沒有真正懂得地理教學設計的含義。

❽ 新教師如何上好區域地理

如何進行區域地理的教學

要上好地理課,確實不容易的。我上地理課,多是按傳統的方法上。後來我上了一節地理公開課《黃河的治理》,用「綜合法」和「比較法」進行區域地理的教學,比較成功。同時有一些感想和收獲,寫出來與大家分享:
那是在去年的縣下校聽課,我接到學校的通知要我上一節地理公開課,通知還特別強調要製作課件,要用多媒體教學。那段時間,我除了自己大量的查找資料、上網、下載、製作課件外,還要求學生也查找一些資料和圖片,忙了半個月才做好准備工作。
那天上八年級的課,有二十幾位老師來聽課。聽課老師的陣容比較大,學生起初比較緊張,以至於我在進行導入新課的環節比較困難。具體情形是:我在音樂聲中提出第一個問題「人們在自己受了冤屈的時候喜歡說自己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這句話在我們的地理裡面是有一定道理的,有哪位同學明白這個道理?」問題提出來了,學生卻沒有反應,我只好鼓勵他們:同學們有什麼想法都可以說出來,讓這么多的老師感受一下我們八(5)班的風采。地理科代表才站起來說:「那是因為黃河水本身就不清,所以無論怎樣洗都洗不清。」我及時的表揚了這位同學並鼓勵同學們積極發言,同學們的情緒才慢慢被調動起來。
趁熱打鐵,我點名要一位同學上來畫出黃河的簡圖,並指出課件上的閃爍動畫出現黃河的發源地、主要地形區、流入的海洋、以及顯示黃河流經的省區。此舉不但培養了學生的繪畫能力,表達能力,自我表現能力,更調動了全體學生的參與意識,學生的情緒高漲起來了,接著我讓學生分組討論:「有的人說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之河,有的人說黃河是一條害河,你的觀點呢?黃河是其中之一還是兩者兼有?」學生自由討論後在老師的引導下,很快歸納出以下幾點:一、黃河的奉獻包括:塑造平原、富蘊水能、提供水源;二、黃河的憂患包括:飽含泥沙、地上懸河、決口危險。再通過播放黃河上、中、下游的一些圖片和錄象讓學生比較,從而了解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和人為原因,再討論出黃河的治理方法。最後,我播放了一些歷史上黃河泛濫時房屋倒塌,人民流離失所的凄慘情景錄象,讓學生感受洪水的危害,產生強烈需要解決水患問題的情感。
這節課獲得了聽課師生的一致好評,他們認為:課堂上學生的大腦始終處在積極的思維狀態,課堂氣氛十分活躍,並且隨著教學內容的層層深入,學生的情感也隨著跌宕起伏,時而驚喜、時而憂思,真正達到了對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探究問題的能力以及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而本人課後反思這堂課的成功,除了得益於學生課前大量收集相關資料圖片,教師整理並製作出精美課件外,課堂上採用形式多樣的教法和學法,特別是綜合法和比較法用得比較成功。通過反思,我發現:在區域地理教學中,綜合法和比較法是用的最普遍的兩種方法。
區域地理是探究不同范圍,不同層次的區域特徵和區域差異,一個地區區域特徵的形成不是由某一地理要素決定的,而是由多個因素共同影響而形成的。因此,我們在進行區域地理教學中要特別注意運用綜合法,從整體認識分析該地區突出特徵,而區域特徵是各地理要素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相互聯系而形成的。所以我們不能將區域地理特徵割裂開來一個一個地講,那樣會使學生難以理解和掌握知識要點,而是要通過全面,系統的分析,將教學變成學生「感知問題-分析問題-綜合探究-得出結論」的過程。上述課例里黃河的奉獻和憂患以及治理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
其次,是要善用比較法提高學生的理解和思維能力,比較法的種類可以有很多,但不外乎都是「比同」和「比異」「比同」能使學生更深刻地認識和理解區域地理特徵的一致性,「比異」能使學生理解區域地理的差異性。這兩種方法都能夠體現比較的層次性和鮮明性。在教學效果上能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在黃河的講述中通過黃河上、中、下游的植被、地形、水質的比較,學生就加深了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和對「地上河「的形成的理解。教師在比較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把零散的知識點構成知識網路,找到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培養由此及彼,由局部到整體的思維方式,所以說有比較就要有綜合,這兩種不同的教學方法常常要綜合運用,才能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