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學研究熱點
A. 2、 從地球表層系統角度說明當前自然地理學的研究熱點
地球表層系統(the earth surface system)是由岩土圈、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和人類圈所構成的地表自然社會綜專合體,是人類圈與地屬相互作用的復合物質系統,是地球圈層結構中的特定部分,與周圍的地球圈層其他部分存在物質能量交換關系,是一個開放的復雜次級巨系統。錢學森教授於1983年倡議建立「地球表層學」,認為地球表層學是「跨地理學、氣象學、地質學、工農業生產技術、技術經濟和國土經濟的新學科」「是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交叉學科」。
B. 地理教學實踐中的熱點問題有哪些
我國地理教育教學研究中的熱點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地理教育改革的理論和實踐缺乏版有機權的聯系,兩張皮的現象仍然存在,改革觀念處於表面狀態,課程內容識記的知識點較多,對能力和情感態度培養顯得不足,課程評價還是強調甄別、選拔功能,而沒有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如何,課程管理過於集中等。上述原因造成我國中小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比較扎實,但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不足,這一切都是有悖於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目標以及未來社會對個人發展的要求。為了基礎地理能更好的與地理科學發展接軌,與當代的教育思想一致,必須要對基礎地理教育走過的改革之路有清楚的認識。因為她可以使我們聯系歷史更好的理解、更加理性的看待目前的教育改革。明白該繼承些什麼,應該改造些什麼,怎麼改造,從而最終走向一條科學合理、充滿潛力的創新之路.
C. 現代自然地理學 研究方法、內容、對象、熱點
你好! 這里分項敘述如下:
1.現代自然地理學的研究方法: 現代自然地理學注重定量分析,並把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緊密結合。主要是通過建立綜合性實驗站和使用遙感技術,觀測自然地理系統內的能量和物質的轉換形式、動態過程,獲取范圍廣和連續的各種自然地理信息,應用數學方法和電子計算機處理和分析各種信息,通過模擬實驗建立系統結構模式和動態變化的數學模式等,深入研究自然地理系統的結構特徵,預測變化趨向( 注意運用生態學的觀點對自然地理系統進行研究,注重人類對環境作用的後果,並由此而發展了生態地理學、景觀生態學等。)。
2.現代自然地理學的內容:其研究內容隨著學科的發展越來越廣泛,但主要還是研究各自然地理成分的特徵、結構、成因、動態和發展規律;研究各自然地理成分之間的相互關系,彼此之間的物質和能量的循環與轉化的動態過程;研究自然地理環境的地域分異規律;研究各個區域的部門自然地理和綜合自然地理特徵,並進行自然條件和自然資源的評價,為區域開發提供科學依據;研究受人類干擾、控制的人為環境的變化特點、發展趨勢、存在的問題,尋求合理利用的途徑和整治措施。
3.現代自然地理學的研究對象: 是自然地理環境.包括只受到人類間接或輕微影響,而原有自然面貌未發生明顯變化的天然環境,和長期受到人類直接影響而使原有自然面貌發生重大變化的人為環境。
4.現代自然地理學的熱點: 現代自然地理學不斷加強定量分析、生態化和應用研究的同時,還注意吸收其他學科的新成就和研究方法,開始進行地理預測研究,並將更加重視全球環境問題。同時,自然地理學研究與人文地理學研究將越來越緊密的聯系在一起。
望樓主採納,謝謝!
D. 城市地理的研究熱點有哪些
城市地理研究熱點;城市地理學是近年來世界和我國地理學科中發展速度最;1.城市化與鄉村城市化機制和體制創新研究;2.城市體系與城市群(都市區、都市連綿區)的研究;90年代後半期以來,城鎮體系研究在「三結構一網路;3.大城市空間擴展與社會空間、感應空間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導和應用價值,是我國城市地理學應開拓;4.信息化與城市發展研究;5.城市可持續發展研究;
城市地理研究熱點
城市地理學是近年來世界和我國地理學科中發展速度最快、應用性最強、學術思想最活躍的分支學科之一。城市地理學研究歷來有兩大走向:一是把城市作為「點」,研究區域的城鎮體系;二是把城市作為「面」,研究城市內部空間結構。從應用角度看,兩者均是為城市和區域規劃發展服務。目前的研究熱點與學術前沿主要集中於以下方面:
1.城市化與鄉村城市化機制和體制創新研究。城市化與鄉村城市化研究歷來都是城市地理學的重點,內容涉及全國及區域城市化的特徵、地域類型、發展機制、城市化與經濟發展相關關系、鄉鎮企業與鄉村城市化的關系、小城鎮與鄉村城市化的關系等方面。90年代後半期以來,開始對城市化研究進行理性思考與理論總結,並對城市化研究中的難點,即城市化機制進行深入探討。1998年寧越敏的「新城市化進程----90年代中國城市化動力機制和特點探討」,是對宏觀城市化機制創新性研究的代表性成果;鄭弘毅主編的《農村城市化研究》一書,是對鄉村城市化的基本理論、小城鎮擴散與集聚的機制,指標體系以及地域差異,的系統研究。90年代末,我國政府對城市化和小城鎮建設問題有了更為積極的認識,實施城市化戰略被確定為我國「十五」
時期的一大重要任務,但城市和區域發展中存在的諸如人口城鄉轉移渠道不暢、城市經濟結構趨同、基礎設施建設缺乏銜接和協調、資源利用和環境保護缺乏聯合行動、統一規劃缺乏實施和監督機制等問題嚴重製約著城市化的推進,這就要求從制度創新的角度、從因地制宜的角度研究城市化問題。因此,對城鎮規劃、人口管理、經濟組織、土地流轉、資金籌集等經濟社會體制創新和對小城鎮發展的地域模式的研究形成新的研究熱點。
2.城市體系與城市群(都市區、都市連綿區)的研究。城市體系的傳統研究領域主要是「三結構一網路」,即規模結構、職能結構、空間結構和聯系網路。「三結構一網路」已形成較為成熟的理論體系,近期的研究主要集中於三個方面:一是不同區域、不同地域類型的因地制宜的應用研究、二是用新的方法技術對城市體系的空間結構進行定量分析、三是對聯系城市的航空、信息等網路系統結構的研究。
90年代後半期以來,城鎮體系研究在「三結構一網路」基礎上,向更深層次研究推進,即對城市群、都市區和都市連綿區等城市體系的特殊形態進行理論與實踐(規劃)兩方面的研究。在理論和實證研究方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沿海城鎮密集地區經濟、人口集聚與擴散的機制與調控研究」成果(2000),代表著國內研究的前沿;在應用研究方面,周一星主持的「濟寧---曲阜都市區發展戰略規劃」(2001)、「南京都市圈規劃」(2000)代表著國內研究的前沿。對城鎮密集地區(都市區、都市圈和都市連綿區)的理論與實踐研究也是今後城鎮體系研究的前沿領域。
3.大城市空間擴展與社會空間、感應空間的研究。大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研究主要包括CBD、邊緣區、城市空間擴展、城市市場空間、城市社會空間和感應空間5個方面。其中,最新成果主要集中於城市空間擴展研究領域,包括土地利用空間擴展動態研究和大城市郊區化研究兩個相互聯系的方面。土地利用空間擴展動態研究從土地利用角度對擴展規模、特徵、動力和模式進行探討;大城市郊區化研究主要對中國大城市郊區化的表現形式、動力機制和現象結果進行中西方、不同城市的比較研究。周一星的「北京的郊區化及其對策研究」(2000)代表了這方面的前沿。社會空間和感應空間研究是我國城市地理研究的薄弱環節,研究成果相當有限,代表性成果有王興中的「中國城市社會結構研究」(2000)和柴彥威的「中日城市結構比較研究」。這方面的理論和實證研究在國外開展較多,並且對城鎮規劃和建設實踐
具有重要的指導和應用價值,是我國城市地理學應開拓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4.信息化與城市發展研究。信息產業與城市發展是城市地理學的一個新領域,研究面還較窄,成果數量還很少,代表性成果是閻小培的「信息產業與城市發展」(1999)。基於信息化迅猛發展,信息網路對中國傳統的城市等級體系、經濟活動區位決策產生著深刻的影響,信息化對城市與城鎮體系的影響、信息網路與城市體系的互動關系,信息網路與大城市地域結構的互動關系是城市地理今後應開拓的新的研究領域。
5.城市可持續發展研究。可持續發展研究已成為地理學研究的一個新「增長點」,相比之下城市地理學對這方面研究較少,僅有一些理論綜述、評價指標和土地利用的文章。隨著地理學區域可持續發展研究的深化和對城市可持續發展實踐問題的日益關注,城市可持續發展研究也會逐步深化。城市人居環境既包括人工環境,也包括自然環境和生態環境。今後城市可持續發展研究將側重城市人工環境的研究。研究城市人居環境的社會經濟空間結構的調整和重組及其對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影響,研究可持續發展觀念下的城市發展模式。
E. 關注地理學發展以及與地理學相關的熱點一般要看哪些報刊
關注地理學發展以及與地理學相關的熱點,一般就是要看相關的學術期刊,如《地理學報》、《地理學報》(英文版)、《地理研究》、《地理科學》、《經濟地理》等。
F. 近一兩年人文地理學的熱點有哪些
低碳城市是的啦復 還有控規
不知道制文化制度轉向還算不算哈,呵呵呵。
全球化與地方化
最近在看哈維的書,設計城市與正義什麼的
還有 包亞明的《現代性與空間的產生》
時間地理學也算一個吧應該,但是過內學者好像少有真正將時空聯系起來的
好多啦……
還有城鄉二元體制的破除
隱形城市化問題
全球人口增長不均衡與各國人口政策
夠不夠了?
G. 地理專業近年考研熱點方向自然和人文哪個更好考一些它們就業前景怎麼樣(請求有專業經驗的前輩解答
地理專業考研熱點一直是人文地理,但是就業最好的是GIS,畢業即能進企業也回能考公務答員事業編;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近年來就業都不行了,本身兩個專業都是交叉學科,地位很尷尬,人文傾向於研究大的區域規劃,但是現實情況是大區域已經基本規劃完畢,剩下的最少也要博士才能參與,自然地理在中國已經是研究的很透徹的學科,更沒什麼研究前途,而且學得東西很枯燥;再說說就業情況,我是一所211大學的人文畢業生,發現畢業除了考地理教師,什麼都幹不了,公務員和事業編也基本每招收這個專業的,而且大部分地理類的學生,讀研期間都已經考出了教師資格證,說明大家對就業去向也很明白了,所以建議你如果真的很喜歡的可以試著考個好點大學的GIS,如果真想學人文地理的話還是要三思
H. 極端天氣算不算《自然地理學》的研究熱點
可以算。因為極端天氣和大自然環境異常相關的,可以從極端天氣的頻繁出現探討和研究地球為什麼會出現異常天氣。
I. 當下人文地理學熱點問題有哪些
一是一帶一路區位經濟研究
二是全球環境變化及其區域響應;
三是城市化與鄉村城市化機制和體制創新研究;
四是地球信息科學和「數字地球」戰略研究
J. 對旅遊地理學研究熱點有何看法和建議
旅遊地理學是研究人類旅行游覽與地理環境關系的學科,又稱娛樂地理學。旅遊地理學系指觀光旅遊而言,娛樂地理學則包括康樂在內,是廣義的旅遊地理學,二者均為人文地理學的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