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試卷 » 地理學類教學質量國家標准

地理學類教學質量國家標准

發布時間: 2021-02-18 08:59:20

① 高等教育教學質量的國標已經發布了嗎

據報道,日前,教復育部發布《制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准》,這是我國向全國、全世界發布的第一個高等教育教學質量國家標准,與全世界重視人才培養質量的發展潮流相一致,對建設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教育質量標准體系具有重要的標志性意義。

希望國標的發布可以有助於高等教育的發展!

② 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准發布了嗎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教育部日前發布《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版量國家標准》,這是我國高權等教育領域首個教學質量國家標准,涵蓋了普通高校本科專業目錄中全部92個本科專業類、587個專業,涉及全國高校56000多個專業點。

下一步,教育部將成立2018至2022年教育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開展標準的宣傳、解讀、推廣工作。標准發布後,各地、各相關行業部門要據此研究制定人才評價標准;各高校要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培養多樣化、高質量人才。此外,教育部將把標準的實施與「一流本科、一流專業、一流人才」建設緊密結合,對各高校專業辦學質量和水平進行監測認證,適時公布「成績單」。

③ 本科教學質量國家標准什麼時候發布

以下是詳細資料,請同學門仔細看,千萬別誤了前程專升本中國高等專科學生升本科考試:簡稱專升本,是中國教育體制中專科層次學生升本科學校或者專業繼續學習的考試制度。這一考試在大多數有專升本教學系統的高等教育學校舉行,一般每年舉行一次。
招生對象和過程
首先參加考試必須具有專科學歷,在讀和專科畢業的考生才可以參加專升本考試的報名及考試,考試分數及其他身份考察通過後可進入本科學校繼續學習。所有工作由中國國家教委授權高校主持。
內部招生主要是高等學校內部的相同專業和相近專業專科學生報考本校本科專業,有些學校內部招收學生直接編入正常本科班級繼續學習,與外部招生有別。
外部招生主要招收來自其他學校的學生,甚至是專業並不完全一致。這一部分一般是大范圍招生,所以完全可以建立新的班級建制,因為這部分學生的實際水平參差不齊,所以針對他們高校一般會特別「照顧」。但是他們畢業同樣可以得到正式的學位證書和畢業證書。
考試形式
專升本考試主要以筆試為主。各個專業的考試題目基本上由該專業教師自擬然後由高校教育管理管理並在考試日期啟用。具體的考試科目並不統一,主要包括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兩大部分。
例如,計算機專業考試,一般要有高等數學和英語作為基礎課,專業課程可能是相關的數據結構和編程,或者硬體相關的數字電路等。而經濟學相關的專業則為數學英語和一門經濟學課程。但是這兩門數學的難度是不一樣的。

④ 目前制定了多少本科教學質量國家標准

《教育大辭典》的解釋:「教育質量是對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優劣的評價」專,「最終體現在培養對屬象的質量上」,「衡量標準是教育目的和各級各類學校的培養目標。前者規定受培養者的一般質量要求,亦是教育的根本質量要求,後者規定受培養者的具體質量要求,衡量人才是否合格的質量規格」。

⑤ 高等教育教學質量國家標准已經發布了嗎

據報道,教育部來日前源發布《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准》,這是我國高等教育領域首個教學質量國家標准。

同時,明確了各專業類的基本辦學條件、基本信息資源、教學經費投入等要求,涵蓋了普通高校本科專業目錄中全部92個本科專業類、587個專業,涉及全國高校56000多個專業點。

希望該標准有助於中國教育質量的提升!

⑥ 如何解讀《地理課程標准》之內容標准

課程標準是國家對基礎教育課程的基本規范和要求,是教材編寫、教學、評估和考試命題的依據,是國家管理和評價課程的基礎。它是整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樞紐。因此,我們教師必須加大對《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准(實驗)》學習與研究的力度,盡可能縮小理想課程(課程標准)與文本課程(教材)、文本課程(教材)與實施課程(教學)之間的落差。下面,我們以「運用示意圖說明地殼內部物質循環過程」這條課程標准為例,對這條標准進行解讀示範。首先,對這條標准進行分解,確認其「行為動詞」、「行為條件」是什麼。從這條標准可看出:「運用示意圖」屬於行為條件,「說明……」中的「說明」屬於行為動詞,「地殼物質循環過程」屬於認知的內容。第二,依據國家課程標准中的學習水平與行為動詞的相應關系,確定其學習水平。國家課程標準的學習水平與行為動詞對應中(見下表),「理解水平」包括有「解釋、說明、闡明、……」,我們可以確定,本條標准認知要求屬於理解水平層次。課程標准行為動詞與水平要求 行為動詞認知水平知識說出、舉例、描述、辨認、列舉、復述、背誦、回憶、選出、識別、再認、了解、確定等了解水平解釋、說明、闡明、比較、分類、歸納、概述、概括、判斷、區別、提供、把……轉換、猜測、預測、估計、推斷、檢索、收集、整理等理解水平運用、應用、使用、編輯、質疑、辯護、設計、解決、撰寫、檢驗、計劃、總結、推廣、證明、評價等應用水平技能模擬、再現、重復、模仿、例證、臨摹、擴展、縮寫等模仿水平完成、計算、查閱、表現、制定、解決、擬定、安裝、繪制、測量、嘗試、試驗等獨立操作水平聯系、轉換、靈活運用、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等遷移水平摘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和《初中地理課程標准解讀》第三,依據「行為條件」分析課程標准對學生「學習過程與方法」或者說基本能力的要求。從本條標准中「運用示意圖」可知,要求學生具有讀圖分析能力,通過閱讀並分析地殼物質循環示意圖,解釋岩石是怎樣形成,它們是如何相互轉化的。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引導學生學會閱讀地殼物質循環示意圖的基本方法與步驟。在學生學習效果評價中,要通過「讀圖分析」題型,判別學生是否掌握讀圖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以及通過閱讀示意圖能否提取三大類岩石的相互轉化關系,進而歸納和解釋地殼物質循環的基本過程。第四,通過不同版本教材內容的對比,了解本條標准對認知內容的基本要求。我們手頭的二種不同版本教材在落實本條標準的學習內容上不同,一是人教版,把「地殼物質循環」部分安排在內、外力作用的知識之後,以內、外力作用為基礎,講述地殼物質循環;另一是山東版,把該部分內容安排在內、外力作用之前講述,從物質循環的角度出發介紹「地殼的物質循環」。因此,兩種內容的安排順序不同,以至「地殼物質循環」學習內容的基本知識鋪墊、呈現方式不大相同。一種認為,內、外力作用是地殼物質循環的基礎,另一種認為,礦物、岩石是地殼物質循環的基礎。因而,前者並不過多講述岩石的基本組成——礦物,而後者則增加了大量礦物的基礎知識。二個不同版本教材在內容上的相同點是,都講述岩石的基本分類、三類岩石的形成、岩石間的相互轉化及循環過程。本條標准關注的是「岩石」這一自然環境的組成要素,重點是「地殼內部物質循環」。因此對於礦物、三大類岩石的具體特徵等內容可以不在教學中進行講述。在教學過程中,從「行為條件」、「行為動詞」的要求,可按照以下的步驟進行:(1)知識鋪墊——岩石的分類、三大類岩石的形成;內、外力作用及其表現形式。

⑦ 中國首個高等教育教學質量國家標准涉及多少個專業點

日前,教育部發布《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准》,這是向全國、全世界發布的第一個高等教育教學質量國家標准。今天,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對《國標》進行有關情況介紹。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岩表示,此次發布的《國標》涵蓋了普通高校本科專業目錄中全部92個本科專業類、587個專業,涉及到全國高校56000多個專業點。

首次頒布的《國標》有三大特點:一是既有「規矩」又有「空間」。既對各專業類提出統一要求、保證基本質量,又為各校各專業人才培養特色發展留出足夠的拓展空間,形象地說,就是「保底不封頂」;二是既有「底線」又有「目標」。既對各專業類提出教學基本要求,兜底線、保合格,同時又對提升質量提出前瞻性要求,也就是追求卓越;三是既有「定性」又有「定量」。既對各專業類標准提出定性要求,同時包含必要的量化指標。

地理學的18個標準是什麼

18項測繪地理行業標准:
18項行業標准中均為新制定標准,具體包括CH/T 1026-2012《數字高程模型質量檢驗技術規程》、CH/T
1027-2012《數字正射影像圖質量檢驗技術規程》、CH/T 1028-2012《變形測量成果質量檢驗技術規程》、CH/T
1029-2012《航空攝影成果質量檢驗技術規程 第1部分:常規光學航空攝影》、CH/T 1030-2012《基礎測繪項目文件歸檔技術規定》、CH/T
1031-2012《新農村建設測量與制圖規范》、CH/T 2011-2012《全球導航衛星系統連續運行基準站網運行維護技術規范》、CH/T
3009-2012《1:50000地形圖合成孔徑雷達航天攝影測量技術規定》、CH/T
3010-2012《1:50000地形圖合成孔徑雷達航空攝影技術規定》、CH/T
3011-2012《1:50000地形圖合成孔徑雷達航空攝影測量技術規定》、CH/T 4017-2012《矢量地圖符號製作規范》、CH/T
9013-2012《數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設要求》、CH/T 9014-2012《數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運行服務規范》、CH/T
9015-2012《三維地理信息模型數據產品規范》、CH/T 9016-2012《三維地理信息模型生產規范》、CH/T
9017-2012《三維地理信息模型資料庫規范》、CH/Z 9018-2012《地理信息網路分發服務元數據內容規范》、CH/Z
9019-2012《地理信息元數據服務介面規范》。

CH/T 1026-2012《數字高程模型質量檢驗技術規程》、CH/T 1027-2012《數字正射影像圖質量檢驗技術規程》、CH/T
1028-2012《變形測量成果質量檢驗技術規程》、CH/T 1029-2012《航空攝影成果質量檢驗技術規程
第1部分:常規光學航空攝影》這4項行業標准在GB/T
24356-2009《測繪成果質量檢查與驗收》的基礎上,分別細化了數字高程模型、數字正射影像圖、變形測量成果以及常規光學航空攝影成果的質量檢查內容和方法,為相應測繪地理信息成果的質量檢驗提供了技術依據。

CH/T 9013-2012《數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設要求》和CH/T
9014-2012《數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運行服務規范》2項行業標准分別規定了數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前期建設實施以及後期運行服務階段的各項內容和要求,與先前發布實施的相關標准構成了數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設與應用的標准系列,對於規范引導數字城市建設與應用十分重要。CH/T
9015-2012《三維地理信息模型數據產品規范》、CH/T 9016-2012《三維地理信息模型生產規范》、CH/T
9017-2012《三維地理信息模型資料庫規范》等3項行業標准分別規定了三維模型的數據獲取、加工處理和生產建庫等過程以及技術要求,填補了行業領域三維地理信息模型標准方面的空白。

CH/T 3009-2012《1:50000地形圖合成孔徑雷達航天攝影測量技術規定》、CH/T
3010-2012《1:50000地形圖合成孔徑雷達航空攝影技術規定》、CH/T
3011-2012《1:50000地形圖合成孔徑雷達航空攝影測量技術規定》等3項行業標准分別規定了針對1:50000地形圖測繪的星載合成孔徑雷達數據航天攝影測量內業成圖、合成孔徑雷達航空攝影以及航測成圖基本技術要求,對於推廣應用基於合成孔徑雷達數據的地形圖測繪技術具有重要的引導作用。行業標准化指導性技術文件CH/Z
9018-2012《地理信息網路分發服務元數據內容規范》和CH/Z
9019-2012《地理信息元數據服務介面規范》分別規定了地理信息網路分發服務中元數據內容及其編碼方法、地理信息元數據服務的信息模型及其訪問介面,為地理信息網路分發服務的元數據信息服務和地理信息元數據服務的互操作訪問提供了技術保障。

CH/T 1030-2012《基礎測繪項目文件歸檔技術規定》、CH/T 1031-2012《新農村建設測量與制圖規范》、CH/T
2011-2012《全球導航衛星系統連續運行基準站網運行維護技術規范》、CH/T
4017-2012《矢量地圖符號製作規范》等4項行業標准分別規范了基礎測繪項目文件整理與歸檔、新農村建設測量與制圖、全球導航衛星系統連續運行基準站網運行與維護、地形圖圖式矢量地圖符號製作的相關技術要求,能夠為規范基礎測繪項目文件歸檔管理、新農村建設測繪保障、國家和區域基準站網運行維護、地圖符號製作繪制與共享等給予針對性的指導。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