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試卷亞洲部分
① 高二區域地理題:亞洲部分
1.伊犁河汛期?主要補給水源為?和?
伊犁河的汛期是夏汛,補給水源是冰川融水和雨水
2.巴爾克什湖有明顯的鹹淡分區。其?(東部或西部)鹽都較高,原因?
另一部分鹽度較低,原因?
巴爾克什湖東咸西淡,原因是湖的西部有伊犁河水源補給。
3.中亞湖泊多為?(淡水湖或鹹水湖),說出判斷理由。
中亞湖泊多為鹹水湖,原因是由於其深居內陸,降水少,夏季蒸發大,補給水源少。
4.中亞氣候與中國東部相比,有和差異?
中亞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大陸性明顯,氣溫、降水的年較差大。
中國東部位於沿海地區,氣候有較大的海洋性,受夏季風影響,降水豐富,受海洋調節,氣溫年較差小。
5.從自然情況看,中亞在農業生產上應主要發展什麼業,說明理由。
從自然條件看來,中亞應該發展畜牧業和灌溉農業。由於氣候乾旱,水源缺乏,只能以阿姆河和錫爾河的水源為補給發展灌溉農業。並在乾旱的丘陵上發展畜牧業。
6.中亞有豐富的黑色金屬礦,即?
鉻
7.鹹海鹽度高,魚類基本絕跡,周圍氣候越來越差。分析環境惡化的原因並談談啟示。
環境惡化的原因主要是由於全球氣候變暖,鹹海的蒸發量加大,但由於阿姆河和錫爾河的不合理灌溉和利用,對鹹海的補給作用嚴重減弱。而且由於人類的不合理活動加快了周邊地區的沙漠化,使得鹹海周邊的氣候更乾旱。
對人們的啟示是要合理利用資源和科學規劃,並要積極地關心環境的變化。
8.巴基斯坦是熱帶沙漠氣候,說明該氣候形成的原因。
巴基斯坦位於北回歸線附近地區,受季節性移動的副熱帶高壓帶控制影響,夏季氣溫高,蒸發量大,但地處亞洲低壓的中心,西南季風難以到達或西南季風難以深入。
希望對你有幫助 ^_^
② 求這份地理試卷答案
下面是試題
1、關於我國地理位置的敘述正確的是( A )
A.我國領土的最北端和最東端位於黑龍江省境內
B.位於北半球,在亞洲的東部,西臨太平洋
C.北回歸線穿過我國南部,北極圈穿過我國北部
D.從經度來看,我國全屬東經度,從緯度來看,我國大部分屬於低緯度
2、當烏蘇里江上灑滿陽光時,帕米爾高原上還是星斗滿天,這是由於我國(C )
A.距海遠近不同 B.地形地勢不同 C.東西跨經度廣 D.南北跨緯度廣
3、我國瀕臨的海洋,從北到南依次是( A )
A.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B.南海、東海、黃海、渤海
C.黃海、渤海、東海、南海 D.渤海、東海、黃海、南海
4、瓊州海峽處於( B )
A.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之間 B.雷州半島和海南島之間
C.台灣島和福建省之間 D.海南島和香港島之間
5、下列一組省級行政區中,北回歸線沒有穿越的是( C )
A.廣東和雲南 B.廣西和台灣 C.海南和福建 D.廣東和台灣
6、下列一組城市中,屬於省級行政區(或直轄市)的是( B )
A.北京市、廣州市 B.天津市、重慶市
C.上海市、西安市 D.大連市、青島市
7、下列各組省級行政區中,相鄰的兩個省級行政區是(
B )
A.四川省和安徽省 B.湖北省和重慶市
C.廣西壯族自治區和江西省 D.河南省和湖南省
8、用本省的歷史名稱作簡稱的是( B )
A.黑龍江省 B.山東省 C.湖南省 D.吉林省
9、下列四組省級行政單位中,瀕臨兩個海的是( B)
A.海南和廣西 B.浙江和河北 C.江蘇和安徽 D.遼寧和山東
10、既有陸上鄰國,又有兩個簡稱的省級行政區的是( A )
A.黑龍江省 B.吉林省 C.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D.貴州省
11、我國今後較長時期內,人口總量還將持續增長的主要原因是( B )
A.人口出生率高 B.人口基數大,青少年比重高
C.人口死亡率低 D.人口自然增長率高
12、關於我國人口的敘述,正確的是(D )
A.我國既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國家
B.我國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國家
C.我國目前的人口總數約佔世界人口總數的1/3
D.按2000年世界人口構成,我國人口總數大約是印度和美國人口的總和
13、你認為下列宣傳語,不符合我國人口基本國策的是( C)
A.晚婚、晚育、少生、優生 B.控制人口增長,提高全民素質
C.加快人口增長,擴大生存空間 D.計劃生育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
14、「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這首歌唱出了各族人民的心聲。請你判斷,我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主要所在省(區)是( C )
A.新疆 B.西藏 C.廣西 D.內蒙古
15、下列民族中,分布最廣的是( B )
A.回族 B.漢族 C.蒙古族 D.壯族網路地圖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最新數據為准。
③ 讀「亞洲部分地區圖」和完成下列各題.(1)將圖中數碼所代表的地理名稱,填在下列空格中海洋A______;B_
讀圖可知,(1)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半島和高原名稱是:海洋A是北冰洋,B是印回度洋,地形區答:①是西西伯利亞平原,③是青藏高原,河流:⑤是葉尼塞河,⑧是湄公河;
(2)河流特徵還深受地形的影響.亞洲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地勢特點為中部高、四周低.受地形的影響,河流具有呈放射狀向四周奔流入海的特點.
故答案為:(1)北冰洋;印度洋;西西伯利亞;青藏;葉尼塞;湄公;(2)高原、山地;中部高、四周低;呈放射狀向四周奔流入海.
④ 區域地理亞洲部分必備大題總結
忘了自己的抄路,最終的結局仍是變法不成,反遭不測.再後來,無數的人民站出來過,但是他們都忘了自己的路,學習他國,學習蘇聯,結局都是一樣.終於,真正的先進者站出來了,他們找到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的正確道路.自此,中國找到了一條屬於自己的路,成功也便接踵而至.1949年,10月1日那一天,中國獨立了!這一切就是因為他們找到了自己的道路,也走著自己的路.接下來的領導者們,都認識到了要走自己的路,改革開放,建立市場經濟體制,走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鑄就了今天中國輝煌的成就.「以史為鏡可以明得失」從歷史的腳步中,我們看到了,那走著自己路的腳印特別深,特別結實,也特別有力.鷹走自己的路,走向了雄壯威猛;魯迅走自己的路,走向了文學的顛峰;共產黨走自己的路,使中國走向了繁榮昌盛.我們只有走自己的路,才能到達成
⑤ 亞洲按照地理方位分為哪幾個部分
在地理上亞洲習慣被分為以下六個部分:
東亞
東亞,是亞洲東部的國家和地區的統稱。從地理范圍上看,也有狹義與廣義之分。
狹義上來說:東亞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大韓民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日本國、蒙古國、台灣、香港、澳門等國家與地區。這些都是東亞運動會的成員國(地區)。
朝鮮半島、日本和俄羅斯遠東地區亦被人化為東北亞。
從廣義上來說:有人認為東亞還延伸到東南亞國家。
東南亞
東南亞包括中南半島以及在南中國海和太平洋里的島嶼(統稱南洋群島)。它包含以下國家:
中南半島:越南、寮國、柬埔寨、泰國和緬甸。
南洋群島:菲律賓、新加坡、汶萊、印尼和東帝汶。
馬來西亞被南中國海分成兩部分,所以它既有大陸(馬來亞)又有島嶼(婆羅洲)部分。
南亞
南亞是指印度半島以及印度洋一帶的國家及地區。包括印度、不丹、尼泊爾、孟加拉、巴基斯坦以及印度洋的斯里蘭卡及馬爾地夫。位於中印邊境的錫金雖然現在被印度合並為一個邦,但是錫金原來的國王並不承認其合法性,中國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也不承認印度對錫金的主權,但在2004年承認了印度對錫金的主權,分析家認為這是中印關系改善的表現之一。
西亞
西亞包括阿富汗、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土耳其、卡達、巴林、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沙烏地阿拉伯、葉門、阿曼、敘利亞、黎巴嫩、約旦、以色列、塞普勒斯和北塞普勒斯土耳其共和國等政治實體。西亞在地理上屬於亞洲,但政經和文化方面一般與北非一同被通稱為中東國家,塞普勒斯是地中海一個偏近中東地區的一個島國,地理上屬於亞洲,在政經和文化方面通常被視為歐洲國家。
中亞
中亞一般包括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烏茲別克和土庫曼5個國家,從純地理因素上看,有時會包括周邊的阿富汗、以及中國西北地區。
北亞
北亞指俄羅斯的亞洲部分。
⑥ 怎麼樣背地理的圖如,給你一幅圖,讓你填國家,亞洲部分
1.人為設圖,圖形賦意
為使圖像內地理事物的相互區位關系更加明確,把地理事物依附在人為設計的幾何框框之內。如長江三角洲工業區,可在圖上將無錫、蘇州、宜興、湖州圍繞太湖連成一側立的梯形;說明英國五大城市位置採用金線穿珠的辦法,將利物浦、曼徹斯特、非爾德、伯明翰、倫敦用反「S」形穿起來說明英國五大城市位置。又如:澳大利亞東南部悉尼等三城市構成「三星式」,裕溪口和蕪湖構成「隔河連珠」。還可將圖形作形象說明,例如用「Y」表示波羅的海的外形等。
在填圖訓練中,根據整體—局部—整體的原則,大小圖結合,按先讀圖,後簡化,最後復原的程序練習。即:先看總圖,再出示暗射圖,在腦海中浮現和拼圖;接著簡化填繪、仿製,最後打開地圖冊驗證復原。由於調動了各個感官協調動作,使地圖知識記得住、記得出。
2.豐富聯想,詞圖對照
一味背圖、填圖是乏味的。應根據人和動物並有的反射機制,對信息源做恰當處理。採用多辦法刺激,以獲得運動記憶和情緒記憶的最佳效果。把抽象的地圖符號化作具體物象激發聯想,如柴達本盆地區域圖有礦區,有鐵路,編成「冷湖向東把魚(魚卡)打,打柴(大柴旦)南去錫山(錫鐵山)下,揮汗(察爾汗)砍得格爾木,火車東運到茶卡」,一邊看圖一邊誦詞,很快就能記住這部分圖。
3.要點精減,信號提示
對地圖承載的信息要分析、加工、分化、改組;提高其精度;縮小范圍,排除干擾渠道。正確的做法應該是:(1)以示意圖為基礎,先易後難,如鐵路採取干線為本,樞紐填准,變曲為直的辦法就易掌握。(2)用單色筆和多色彩筆勾畫插圖,然後再和地圖冊對照。這樣先看「黑白」後看「彩電」,可起突出重點,互相彌補作用。(3)對難記內容進行強化,揭示區域圖的關鍵點,如在圖例練習課和快速查圖比賽中可不停地揭示,如「水電站應畫在水庫的上游還是下游?」「基爾運河是在國界上通過嗎?」「石太線的中點是哪個礦區?」「吳哥窟畫而上有幾個塔?」等等。(4)抓住文字特徵,簡化信號。如在學習朝鮮東部港口時,讓學生邊看圖邊吟誦「清津金(策)、咸興興(南)、無山(釜)山」,這樣,省時省力又好記。
4.閱圖憶文,看文思圖
掌握地圖知識的落點應打在發現特徵、理解概念、揭示規律、闡明成因上。如果片面閱圖而不思文,知識顯得支離破碎。反之死記課文,地理概念失去具體形象的支持,必然造成張冠李戴、桃李不分。尤其高中學生抽象思維發展很快,語言表達能力較強,教學中要訓練學生寫讀圖說明文,提取說明要點,開展課後討論活動,把課本知識活化於地圖之中。如加拿大一節,先看地圖,根據地理要素的次序和內在聯系進行合理評價。從位置地形分析氣候特徵,從自然資源推斷工業部門,從土地利用圖上看農業結構和農作物,應用工業布局原理推斷工業區的分布,最後看課文驗證自己的分析,用經濟聯系圖作為小結。 回答者: lym64 | 四級 | 2010-4-2 21:15
我上高二,剛考完試,以下是我記地圖的方法
最重要的是全球氣壓帶風帶,以及全球氣候類型分布
你把全球按緯度劃分,就像書上那樣,北半球的風向始終為豎直偏右,像這樣/
南半球剛好是反的
記住後,再把它和氣候綜合起來,把重要地區的氣候一個個挪到氣壓帶圖上,如溫帶季風 亞熱帶熱帶季風 溫帶海洋 地中海氣候等
這兩者綜合起來,反復看,反復做題就記住了。另外,哪個氣候受哪個氣壓帶風帶影響,這也是很重要的考點,如果你想詳細知道可以用hi聯系,現在就不啰嗦了 還有農業地域類型分布圖,比如美國,小麥玉米在平原,乳蓄靠近東部市場,果樹在西部山地,棉花需陽光因此在低緯地區,只要理解並聯系實際,肯定能記住
還有,世界上重要海域,運河,城市等都必須記住,只能死記,多看幾遍,例如巴拿馬運河,蘇伊士運河,地中海,東非裂谷等
以上方法都是我親身實踐過的,很有用,希望對你有幫助 如果想到什麼我會及時補充 回答者: 哼綿綿 | 二級 | 2010-4-2 21:26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你感興趣,平時多看看新聞、看看地圖,自然就記住了 回答者: lyf2049 | 三級 | 2010-4-3 11:18
分塊背,分成幾個大洲,歐,亞,非,南北美。記住各洲分界線,亞洲分東·南(主要印度)·北(主要是俄羅斯)·東南(只有幾個小小島呵呵·)西亞(那記個斯坦~~記住位置和河流)來記,歐洲就分北歐(一般不太重要啦),西歐,東歐(關注的較少,我的經驗·)。非洲好記隔個地中海就是南歐,底下有個小島老是考氣候(馬達加斯加),美洲更簡單了·北美 南美 中美地峽。北美的最東邊基本連著南美最西邊。
按緯度來分,最重要是赤道~記住赤道劃過的地方用手指一點點隨它在地圖上走,到考試的時候就按比例從赤道到兩極畫·30,60··、
每個大洲都要記住最西邊和最東邊的兩條經線,像一些半島什麼的就要記得更清楚了,分著記,化多為少,總共也只有幾個重要的,印度、阿拉伯考的頻率大點。
其實不用背得特熟或者畫大力氣吧把它記狠,俺們地理老師也出錯·關鍵是大概定位,尤其是每個地方的地形。還是分塊記,在做題中最容易記住了,根據地形和洋流,氣壓帶就可以推斷氣候。通過了解氣候又可以反過來推斷該地經緯度。一句兩得哦~~
是的是的~~地形太重要了·比經緯度還重要~真正考經緯度是很少的,都是考氣候、地形多,經緯度是配合你找到具體國家和地區的。每天晚上睡覺前你捧隨著你的世界地形圖就那麼看·一條經線一條經線地看,別馬虎。看區域的先,地圖冊都有分區域,跟著老師的進度來,他講哪你就看哪,最後講完了你就看大的,小地區掌握了整個世界地圖就差不多了·
考試時別老想著那個國家(地區)的經緯度,想它的地形、氣候,是熱帶、亞熱帶、溫帶、寒帶?是南半球還是北半球?是哪個洲的哪個部分?是什麼地形什麼地貌?什麼氣候?根據題目給你的信息(洋流、氣候、地形、海岸線、當然更具體的經緯度也行,一定要聯系起來,整體把握這樣做題目一定行~)
放心放心放一百二十個心,沒那個題目讓你填經緯度的,只要腦子里有80%的印象就好,你去復印一些世界地圖(只有大洲輪廓的那種),在上面自己標經緯度(經緯度以10為單位),用不同顏色的筆標地形,再在另外的圖上畫氣候~慢慢畫·就能記住了~
純屬本人學習心得~~希望對你有幫助(~~~~(>_<)~~~~ 嗚嗚·就是世界地理好些···)
⑦ 20條有關六年級地理第一學期中亞洲部分的地理知識點
第一章 認識大洲抄
1.1 亞洲及歐洲
「亞細亞」和「歐羅巴」:亞細亞:東方日出之地 歐羅巴:西方日落之地
亞洲和歐洲的大陸部分連為一體,合成亞歐大陸.亞洲東、南、北三面瀕臨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西與歐洲相連,西南與非洲為鄰,東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亞洲面積約4400萬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歐洲北、西、南三面瀕臨北冰洋、大西洋、地中海,東與亞洲相連,南與非洲相望.
高原山地為主的亞洲地形:三大特徵:1. 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平均海拔高;
2.地面起伏大,高低懸殊.3.地勢中部高,四周低.
地形差異:
亞洲 歐洲
平均海拔 高 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洲
相對高對 地面起伏大,高低懸殊 小
主要地形 高原、山地 平原
地形分布 中部高,四周平原 山地主要分布在南、北兩側
復雜多樣的亞洲氣候:復雜多樣:大陸性特徵顯著;季風最強盛,最典型,影響范圍也最廣.
大河眾多的亞洲:大河多發源於中部的高原山地,順地勢呈放射狀向四周奔流入海;
內流區面積廣大
亞洲的人口與國家:亞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2000年總人口達36.72億,約佔世界總人口的60%.世界上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大多數在亞洲
⑧ 關於亞洲的地理題
當然有啊。以東亞為例,因為東亞地區呈現明顯的西高東低的地形態勢(從青藏高原到東版部沿海權),所以我國的大部分河流都是自西向東流淌(如長江、黃河、珠江)。至於水量,由於我國華南地區降水量豐富(亞熱帶季風氣候),所以珠江的徑流量(水量)是非常大的(可以參看地圖上的徑流量數據),遠大於黃河。它們互相影響的關系就可以通過這個例子略見一斑了。
⑨ 讀「亞洲部分地區圖」和完成下列各題(1)將圖中(東經100°附近)數碼所代表的地理名稱,填在下列空格中
讀圖分析可知:
(1)圖中數碼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為:①西西伯利亞平原,②蒙版古高原,③青權藏高原,⑥黃河,⑦長江,⑧湄公河.
(2)河流特徵深受地形的影響.亞洲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地勢特點為 中部高、四周低.
故答案為:(1)西西伯利亞;蒙古;青藏;黃;長江;湄公;(2)高原、山地;中部高、四周低.
⑩ 地理亞洲部分要怎樣用諧音表示地形和氣候
亞洲和歐洲的大陸部分連為一體,合成亞歐大陸。亞洲東、南、北三面瀕臨太平洋、印度洋內、北冰洋,西與容歐洲相連,西南與非洲為鄰,東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亞洲面積約4400萬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歐洲北、西、南三面瀕臨北冰洋、大西洋、地中海,東與亞洲相連,南與非洲相望。高原山地為主的亞洲地形:三大特徵:1.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平均海拔高;2.地面起伏大,高低懸殊。3.地勢中部高,四周低。亞洲歐洲平均海拔高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洲相對高度地面起伏大高低懸殊小主要地形高原、山地平原地形分布中部高,四周平原山地主要分布在南、北兩側復雜多樣的亞洲氣候復雜多樣:大陸性特徵顯著季風最強盛,最典型,影響范圍也最廣。亞洲大河多發源於中部的高原山地,順地勢呈放射狀向四周奔流入海;內流區面積廣大。亞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2000年總人口達36.72億,約佔世界總人口的60%。世界上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大多數在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