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哪裡找地理單元測試卷
『壹』 求 全國100所名校單元測試示範卷·高三·地理卷(一)地球與地圖 答案。
①盡可能連接居民點 ②在山谷中應盡量避開陡坡 ③在陡坡段增加」之」字形彎曲 ④盡可能避免跨越河流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解析:本題組主要考查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及應用。第11 題,丙地處在兩條600 米等高線之間,海拔高 度介於500~600 米之間,丁地海拔低於500 米,甲、乙兩地海拔更低。第12 題,甲、丁距離為40 千米,若完整 繪制在邊長為 2 米的圖幅中,必然要以圖上 2 米距離代表實地距離 40 千米,即 1 厘米代表 200 米。第 13 題, 為了減小坡度,公路呈「之」字形大致與等高線一致延伸,這些都體現了山區公路修建的原則。 答案: 11. C 12.D 13.B (2010 年馬鞍山模擬)右圖是北半球中緯度某地區的地形圖,讀圖回答14~15 題。 14.圖中斷崖m的高度 ( ) A.等於山峰K 與山峰J 的高差 B.小於山峰K 與山峰J 的高差 C.大於山峰K 與山峰J 的高差 D.是山峰K 與山峰J 的高差的3 倍 15.一般來說,圖中居民點P 與K 山峰的氣溫相比 ( ) A.K 山峰的氣溫比P 地高 4℃多 B.K 山峰的氣溫比P 地低4℃多 C.K 山峰的氣溫比P 地高2℃多 D.K 山峰的氣溫比P 地低2℃多 解析: 第14 題,陡崖有四條等高線相交,等高距是50 米,陡 崖的高度(n-1)d≤H<(n+1)d,應該在150 米~250 米之間,而山峰 K 的高度為1 250 米
『貳』 七年級人教版地理單元測試題
初一地理下學期單元測練
廣東省梅州市蕉嶺縣鎮平中學 鍾遠群
第I卷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40分)
讀亞洲范圍示意圖,回答第1~3題。
1.圖1中的①地點的經、緯度是( )
A.(150°,40°)
B.(150°N,40°E)
C.(150°E,40°N)
D.(150°W,40°S)
2.圖1中的②是( )
A.中南半島 B.印度半島
C.朝鮮半島 D.阿拉伯半島
3.右圖1中箭頭③指示( )
A.正北方 B.正南方 C.正西方 D.正東方
4.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是( )
A.巴拿馬運河 B.蘇伊士運河 C.烏拉爾山、烏拉爾河 D.白令海峽
5.亞洲在地球上的位置是( )
A.東半球、南半球 B.西半球、北半球 C.東半球、北半球 D.西半球、南半球
讀右圖2,回答第6~8題。
6.中國位於( )
A.東亞 B.西亞
C.南亞 D.北亞
7.結合右圖2,蒙古位於中國的( )
A.正北方 B.正南方
C.正西方 D.正東方
8.現在,下列國家中,國民生產總值最高的是( )
A.中國 B.日本 C.印度 D.新加坡
9.橫亘亞洲大陸中南部的山脈是( )
A.烏拉爾山脈 B.大高加索山 C.阿爾卑斯山 D.喜馬拉雅山脈
10.有「世界屋脊」之稱的高原是( )
A.蒙古高原 B.青藏高原 C.伊朗高原 D.德干高原
11.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是( )
A.貝加爾湖 B.裏海 C.洞庭湖 D.蘇必利爾湖
12. 受地勢影響,亞洲河流( )
A. 呈放射狀流向周邊的海洋 B. 呈環狀圍繞著青藏高原
C. 呈放射狀從四周流向中心 D. 由東向西流
13.右圖陰影表示世界文明古國的發祥地,圖中①地是( )
A.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
B.印度河流域
C.美索不達米亞平原
D.尼羅河三角洲
14.下列國家中,人口沒有超過1億的是( )
A.巴西 B.印度尼西亞 C.奈及利亞 D.澳大利亞
15.下列各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是( )
A.亞洲 B.非洲 C.大洋洲 D.歐洲
16.波斯灣地區最豐富的礦產是( )
A.鐵礦 B.金剛石 C.石油 D.煤炭
17.右圖是1998年亞洲日本、韓國、印度三個國家國內生產總值的三類產業構成(%)示意,圖中A國第二產業所佔的比值約是( )
A.2% B.37%
C.43% D.61%
18.農業屬於( )
A.第一產業 B.第二產業
C.第三產業 D.第四產業
19.房屋建築與當地自然條件密切相關,「高腳屋」主要適應的自然條件是( )
A.多地震 B.氣候嚴寒
C.氣候濕熱 D.熱帶乾旱草原
20.讀非洲氣候類型分布圖,圖中氣候類型錯誤的是( )
A.A——熱帶雨林氣候 B.B——熱帶季風氣候
C.C——熱帶沙漠氣候 D.D——地中海氣候
第II卷
一、單項選擇題(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填空題(15分)
21.亞洲西部與__________洲相連,西南與 洲為鄰,東南與 洲隔海相望,東北以 海峽與北美洲為界。
22.亞洲的地勢是 高聳, 低平,地面起伏 (大、小)。
23.亞洲氣候特點是類型 、 氣候顯著、大陸性氣候分布______。亞洲東部和南部常受 (冬、夏)季風的影響而易發生洪澇災害。
24.亞洲眾多的人口,給 、_________產生了深重的壓力。
25.亞洲大小民族約有1000個。不同地區的民族,在 、 、音樂舞蹈、禮儀等方面很不相同。
三、連線題(8分)
26.根據你對亞洲分區地圖的印象,把下列國家和所屬地區用線連起來。
A.印度 ①南亞
B.日本 ②東亞
C.伊拉克 ③西亞
D.越南 ④東南亞
四、因果邏輯題(11分)
27.讀亞洲部分地區人口、糧食、環境關系框圖,將A—F各項內容按因果關系填入相應的框內。(6分)
A.土壤肥力下降 B.要求增產糧食 C.開墾坡地和乾旱地帶 D.糧食產量下降 E.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加重 F.惡性循環
28.下面是中亞自然環境與人文活動關系示意圖,將下列內容的序號填入適當的方框內。(5分)
①畜牧業較發達;②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少;③灌溉農業;④植被以草原、荒漠為主;⑤地處亞歐大陸內部,距海遠。
五、讀圖題(26分)
29.讀「亞洲地形圖」,回答:11分
(1)A 山脈;B 山脈;C 山脈;
(2)河流:D ;E ;
(3)高原:G 高原;H 高原;
(4)平原:① 平原;② 平原;
(5)半島:③ 半島;⑤ 半島
30.讀「亞洲氣候圖」,回答:15分
(1)寫出圖中序號代表的氣候
類型名稱:
④ 氣候;⑤ 氣候;
⑥ 氣候;⑦ 氣候;
⑧ 氣候;
(2)亞洲各種氣候類型中,影響范圍最大的是 氣候;降水最多的是 氣候。
(3)亞洲最北面主要為 氣候。
(4)圖中⑧的氣候特點是:全年溫差 (大、小),降水 (多、少)
(5)圖中孟買所處緯度位置較 (高、低),屬於 (熱帶、溫帶、寒帶)氣候
(6)讀圖8,各月的氣溫平均大約在( )左右
A.-10℃ B.0℃ C.10℃ D.20℃
(7)圖8中各月的降水分配是否均勻: 。結合降水量、氣溫變化特點,它最可能是上圖7①~⑨中的哪一個氣候類型: 。
初一地理下學期單元測練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B
A
B
C
A
A
B
D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A
C
D
B
C
B
A
C
B
二、填空題:15分
21.歐 非 大洋 白令
22.中間 四周 大
23.復雜多樣 季風 廣 夏
24.資源 環境
25.建築 服飾
三、連線題(8分);略
四、因果邏輯題(11分)
27.6分
28.5分
五、讀圖題(第空1分,共26分)
29.11分
(1)A:烏拉爾 B:昆侖山 C:喜馬拉雅山 (2)D:恆河 E:長江 (3)G:伊朗 H:蒙古
(4)①西西伯利亞平原 ②東北平原 (5)③中南 ⑤阿拉伯
30.15分
(1)④熱帶雨林氣候 ⑤熱帶季風氣候 ⑥亞熱帶季風氣候 ⑦溫帶季風氣候 ⑧溫帶大陸性氣候
(2)溫帶大陸性氣候 熱帶雨林
(3)苔原(極地)
(4)大 少
(5)低 熱
(6)D
(7)不均勻 ⑤
『叄』 全國100所名校單元測試示範卷.地理卷(一)
想找這份卷,可以直接去網上找
『肆』 急求全國100所名校單元測試卷地理卷(三)和(七)答案!!!!
全國100所名校單元測試示範卷——地理卷(三)
1~5 ABABC 6~10 DCABB
11~15 DDBAB 16~20 CBDDD
21~22 CB
23.()太陽內部核聚變反應 135 120 (2)D (3)C (4)正午太陽高度隨季節的變化而變化,將太陽能熱水器的支撐桿設計成活動桿,目的是通過調節支撐桿,使太陽能熱水器的受熱面始終與太陽光線保持較大的角度,從而獲得更多的太陽能。
24.(1)略 (2)A 赤道及其以南地區 AC (3)南 ② (4)晝長夜短 ,且晝漸短。
25.(1)(0°,60°E) (2)160°E~180°~30°W (160°E向東到30°W ) (3)6 18 (4)B (5)12
26.(1)橫 縱 A波傳播速度慢,B波波傳播速度快。 (2)消失 突然下降 固 液 (3)各類岩石 外核 內核 地殼 上地幔頂部(暖流層以上部分)
全國100所名校單元測試示範卷地理卷(七)階段測試(二)答案
選擇題
1-5 B\C\D\C\B 6-10 A\A\D\B\B
11-15 C\B\C\A\C 16-20 B\A\D\C\B 21-22 C\D
23、(1)煤炭、風能、太陽能等能源資源豐富;靠近東北、華北等能源輸入區;鐵路以貫穿大多數煤炭產地,交通便利;政府的大力支持。
(2)提高煤炭的綜合利用程度,增加產品附加值;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增加就業,提高收入。
(3)開礦破壞地表植被,加劇土地荒漠化;破壞地下水資源,部分地區出現地面下陷;當地煤炭發電還會造成大氣污染。
(4)消耗大量水資源,加重缺水危機(5)三廢排放增多,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
24、(1) 有利: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位於平原,地勢平坦,土壤深厚肥沃;臨近河流,有灌溉水源。不利:降水變率大,多旱澇災害;冬季氣溫低,易受寒潮影響;冬春多風沙災害;土壤鹽鹼化嚴重。
(2)近郊農業應以種植花卉、蔬菜為主,大力發展乳畜業;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發展科技提高生產效益;建設綠色食品基地,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加快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延長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
(3)改善生態環境,減輕自然災害;增加經濟收入。
25、(1)我國城市為三縱兩橫的發展戰略格局;第二亞歐大陸橋通道、沿長江通道為兩條橫軸;東部沿海、京哈京廣、包昆通道為三條縱軸。
(2) 加速非農產業向城市轉移,推動人口向城市的集中,推動了人的觀念和生活方式的轉變。
(3)加強城市群整體統籌與規劃;構建區域核心城市並提高核心城市輻射帶動能力;加強城市產業分工與協作,避免惡性競爭;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服務設施建設。
26、(1)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范圍擴大,珠江三角洲政策優勢不再明顯;工整水平不斷提高,勞動力廉價的優勢減弱;與長江三角洲相比,其產業基礎、科技實力和人才隊伍都處於劣勢;國內的經濟腹地范圍較小,市場條件相對於長三角較差等。
(2)改善能源消費結構,提高清潔能源消費比重;進行技術革新,減少酸性氣體排放量及進行回收利用(推廣原煤脫硫技術、工業尾氣脫硫處理);調整產業結構,限制高污染工業(大力發展高新及第三產業);大力發展城市公共交通,降低機動車使用量及使用頻率,減輕機動車廢氣排放總量。
(3)控制建設用地,防治農業污染,保護基本農田;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加大城市需求量大的農副產品的生產;加大科技投入,發展優質、高效農業等。
『伍』 誰有地理測試卷,急用,最好是原創
高中地理會考模擬試題
第一卷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40小題;前30題每小題1分,後10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下列有關地球上生物存在的條件中,不屬於地球自身條件的是:
A、地球距日遠近適中 B、地球的體積和質量適中
C、地球上早期形成了海洋 D、地球的宇宙環境穩定安全
2、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是:
A、維持地球溫度 B、產生地球大氣
C、產生地球"磁暴" D、使地球上無線電短波中斷
3、詩句"露似珍珠月似弓"描寫的月相是:
A、滿月 B、峨嵋月 C、上、下弦月 D、新月
4、下列自然現象中,因地球公轉運動而產生的是:
A、經度每隔15°,時間相差1小時
B、北半球的河流,右岸一般比左岸陡
C、北京的白晝時間,夏季比冬季長
D、地球上的赤道地區,線速度最大
5、干潔空氣的主要成分是:
A、氨和臭氧 B、氮氣和臭氧 C、氮和氧 D、氫和氦
6、如果在我國南極中山站升起五星紅旗,紅旗飄揚的方向一般是:
A、向北飄揚 B、向東飄揚 C、向南飄揚 D、向西飄揚
7、深秋或寒冬,霜凍多出現在晴朗的夜晚,主要是:
A、白天大氣對太陽輻射削弱強 B、夜晚大氣逆輻射弱
C、無大氣保溫效應 D、地面輻射弱,大氣輻射強
8、有關洋流對地理環境影響的敘述,正確的是:
A、洋流不利於海洋污染物的擴散
B、暖流會使流經的沿岸地區形成荒漠
C、洋流不參與調節全球的熱量平衡
D、寒流對流經的沿岸地區起降溫減濕的作用
9、海洋牧場屬於:
A、海上交通運輸空間 B、海上生產空間
C、海洋儲存空間 D、海洋娛樂空間
10、與其他季節相比,夏季長江口附近海區:
A、鹽度高,水溫高 B、鹽度高,水溫低
C、鹽度低,水溫高 D、鹽度低,水溫低
11、在土壤的形成過程中,起主導作用的是:
A、氣候的影響 B、水分的分布
C、岩石的組成 D、生物的作用
12、從海南島到漠河鎮,自然景觀呈現的變化屬於:
A、由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
B、由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
C、由下向上的垂直地域分異
D、非地帶性的地域分異
13、下列植物對環境的指示作用,正確的是:
A、旗型樹冠指示風向 B、矮牽牛葉指示大氣中CO2的含量
C、針葉林指示暖濕環境 D、蘆葦指示酸性土壤
14、下列地形中,以外力作用為主形成的有:
A、汾河谷地 B、長江三角洲 C、泰山 D、喜馬拉雅山
15、農諺"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反映了農業生產的:
A、地域性 B、季節性 C、復雜性 D、習慣性
16、在我國西部地區的農業生產中,提高農業產出的重要手段是:
A、投入更多的勞動力 B、加大科技投入
C、增強化肥、農葯 D、改良生產工具
17、按投入多少分類,現代世界農業主要是:
A、密集農業 B、商品農業 C、粗放農業 D、自給農業
18、電子裝配廠在現代工業中屬於:
A、技術指向型工業 B、廉價勞動指向型工業
C、原料指向型工業 D、動力指向型工業
19、工業生產逐漸向中小批量定製生產方式發展的原因是:
A、工業和科學技術的發展
B、傳統工業萎縮和第三產業的發展
C、新技術的發展和市場需求的驅動
D、工業投入因素的變化
20、關於鄉村聚落的敘述,正確的是:
A、人類社會的第一次大分工,就形成了固定的鄉村聚落
B、鄉村聚落的類型分為團狀和散村兩類
C、鄉村聚落規模越大,其密度也越大
D、鄉村聚落的形態景觀能充分反映當地地理環境特徵
21、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標是:
A、城市數目在增加 B、城市用地規模的擴大
C、城市經濟發展水平 D、城市人口在總人口中的百分比
22、目前在發達國家的大城市裡出現逆城市化現象的原因是:
A、大城市環境惡化,地價上漲 B、市區失業人口增多
C、人口增長速度在不斷變緩 D、大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降低
23、從山西大同調運100萬噸煤炭入廣州,最合理的運輸方式是:
A、鐵路運輸 B、鐵路和海洋運輸聯運
C、公路運輸 D、公路和內河運輸聯運
24、關於商業網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A、自然環境為商業網點的形式和發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B、因交通不便,山區的商業網點大於平原地區
C、冷凍技術的提高,擴大了商業網點的密度
D、人口稠密地可採用貨郎擔,大篷車等商業活動形式
25、下面關於天氣和氣候的說法,正確的是
A. 影響我國天氣的鋒面主要是暖鋒
B.我國北方廣大地區秋季出現「秋高氣爽」好天氣,主要是低壓系統控制形成的
C. 世界上同一緯度地區,往往有不同的氣候類型
D.氣候是一種非可再生資源,又是一種變化中的資源
26、關於波羅的海鹽度低的原因的敘述,錯誤的是:
A.蒸發量小 B.降水量較大 C.陸地水匯入較多 D.受暖流影響
27、影響港口區位的水域和陸域條件中屬於非自然因素的方面是:
A、航行條件 B、停泊條件 C、築港條件 D、腹地條件
28、下列人類活動中,容易引起生態破壞的是:
A、洞庭湖周圍圍湖造田 B、黃土高原上植樹種草
C、潘帕斯草原發展畜牧業 D、塔里木河沿岸種植胡楊樹
29、下列實例中,體現公眾參與可持續發展的是:
A、提倡高消費,促進經濟增長
B、選購無氟冰箱、無磷洗衣粉等環保商品
C、提倡使用一次性用品,提高衛生水平
D、鼓勵市民購買小汽車
30、環境問題的本質是:
A、發展問題 B、人口問題 C、資源問題 D、氣候問題
31、等溫線與洋流關系的敘述,正確的是:
A.暖流流經海區等溫線向北凸 B.寒流流經海區等溫線向南凸
C.寒流流經海區等溫線向低緯凸 D.暖流流經海區等溫線向低緯凸
32、下面地質剖面圖中的A.B.C.D四處,屬於向斜構造的是
A.A處 B.B處 C.C處 D.D處
33、影響(①海南島的橡膠生產②大城市郊區的菜、肉、蛋生產③新疆的綠洲農業④橫斷山區的立體農業)四地農業生產的主要區位要素,排列正確的是
A.①地形②熱量③市場④土壤 B.①水源②政策③市場④交通
C.①土壤②交通③熱量④水源 D.①熱量②市場③水源④地形
34、下圖A.B.C.D四條鐵路,表示京九鐵路的是
A. A B. B C. C D. D
35、有關氣象災害的敘述,正確的是:
A、東北太平洋是全球台風發生頻率最高,強度最大的海域
B、短時間的暴雨,不會造成嚴重的洪澇災害
C、冬季的寒潮對農作物的危害最大
D、乾旱是造成我國農田受害面積最大的一種氣象災害
36、近年來,赤潮在我國時有發生,當赤潮發生時,海水中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體呈紅、紫等顏色,並對生物造成危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開放的海灣更易發生赤潮
B、赤潮是水體富營養化的結果
C、含磷洗滌劑廣泛使用與排放是發生赤潮的主要原因
D、赤潮的發生是與人類無關的自然現象
37、若右圖為部分洋流模式示意圖,下列四種說法正確的是:
A甲乙二洋流均為補償流,也均是暖流
B甲處海區的鹽度比乙處低
C世界三大洋北部均為此環流系統
D丙丁二洋流成因均屬風海流
38、成都市主要商業街分布在市中心,其體現的商業中心布局原則是
A. 資源最優 B.交通最優 C.市場最優 D.資金最優
39、公路選線應注意的問題是:
A、以直達運輸為主 B、處理好與農田水利設施、城鎮發展的關系
C、為節約耕地,應在陡坡選址 D、不能穿過中小城鎮
40、中國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必然性體現在:
A、自然資源種類多,總量大,需加強管理
B、人口總量大,人口問題嚴峻
C、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得到了有效控制
D、缺乏可持續發展的總體戰略、對策和行動方案。
『陸』 全國100所名校單元測試示範卷,地理(4)階段測試卷(1)
1、 2、C3、C4、B5、B 6、D 7、A 8、C 9、A10、B11、B12、C13、A14、D15、C16、D17、C18、B19、D20、C21、D22、A 23.1主要與它們同太陽的距離有關。水星、金星距太陽近接受太陽輻射多所以溫度高而天王星、海王星距太陽遠接受太陽輻射少所以溫度低。 2日地距離適中和自轉周期長短適中使地表具有適宜的溫度。 3自轉或公轉周期過長則白天或夏季升溫過高夜晚或冬季降溫過低無論溫度過高或過低 24.1晝短夜長 260°W 320°S 447° 5晨線 25. 1地面輻射 C 或C1 2大於 海拔高空氣稀薄大氣對太陽輻射削弱少則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多。 3①地氣壓低於②地 26.1反氣旋 2亞洲高壓蒙古—西伯利亞高壓 3C C處位於高壓脊上氣流輻散不容易形成封面 4乙 乙處低壓線密集水平氣壓梯度力大風力大。 選擇題解析 1.A東京為東九區位於東八區的東側故加上一個小時。 2.C日本處於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擠壓地帶。 3.C此次地震發生於岩石圈引發了山體滑坡以及海嘯水圈並造成了大量人員傷亡生物圈但對大氣圈影響較小。 4.B太陽活動周期約為11年上一次高峰出現的年份在1996。 5.B太陽活動不會直接造成大量動物死亡。 6.D依題意提取材料信息木星的各項數據與其他三個天體差別最大。 7.A地球大氣的熱量主要來自於太陽輻射與地熱關系不大。 8.C該日為12月22日所以太陽直射南回歸線。 9.A太陽直射南回歸線且三地正午陽光均從北面射入因此三地均位於南回歸線以南根據三地太陽高度角大小不同可以判斷出③位於最北①位於最南。 10.B此時太陽直射南半球南半球晝長夜短緯度越高白晝時間越長。 11.B恆星日比太陽日短3分56秒所以恆星每天都會比前一天早3分56秒升起。 12.C本題從相反的方向研究地理事物運動思考與已知條件相反情況下的地理事物運動狀況。這種思維方式即逆向思維它有助於我們開拓視野加深對地理事物的理解。 13.A沒有摩擦力和地轉偏向力風向應與氣壓梯度力方向一致。 14.D在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北半球近地面風向與等壓線斜交偏向氣壓梯度力右側。 15.C龍卷風為低壓系統是低氣壓系統強烈發展的一種特殊形式。 16.D低壓系統中心氣壓最低向四周逐漸升高。 17.C從圖中可以看出來此時亞歐大陸為低壓控制北半球為夏季南半球為冬季P地位於非洲熱帶草原區冬季乾燥少雨。 18.B據圖判斷此時亞歐大陸受低壓控制故北半球為夏季浙江盛行東南風或從圖示等壓線判斷。 19.D北半球夏季太陽直射北半球全球氣壓帶和風帶向北移。 20.C溫室氣體主要是通過吸收地面長波輻射來使大氣增溫的。 21.D二氧化碳對全球變暖的貢獻值最大。 22.A注意ppb是十億分之一ppm是百萬分之一二者之間的換算關系是1ppm1000ppb所以從圖中可以看出大氣中CH4的濃度遠低於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