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試卷 » 高中地理教師如何提高教學反思

高中地理教師如何提高教學反思

發布時間: 2021-02-18 02:55:49

㈠ 教師怎樣進行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應貫穿於整個教學生涯,而不是某一階段的特殊任務。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新。就一節課而言,教學反思應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而不應只是課後才做。

一、課前反思,明確目標,加強自覺實踐

著名認知心理學家奧蘇貝爾說過:「如果我不得不把所有的教育心理學還原為一條原理的話,那麼我將會說,影響學習最重要的因素是學生已知道了什麼。」這說明我們如何了解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是非常重要的。新課程標准非常重視讓學生在已有的知識經驗上進行學習。因此教師在新課教學前,必須充分地了解關注學生已有的相關知識經驗,才能實施有針對性的教學。這種反思就是要找到新舊知識的切人點,使教學在可預見性的前提下向學生易於理解的方向發展。

在教學前進行反思,能使教學成為一種自覺的實踐。在以往的教學經驗中,教師大多關注教學後的反思;忽視或不做教學前的反思。其實教師在教學前對自己的教案及設計思路進行反思,不僅是教師對自己教學設計的再次查缺補漏、吸收和內化的過程,更是教師關注學生、體現教學「以學生為本」這一理念的過程。教學實踐表明,經過課前反思後的教學設計更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達到了較好的效果。經過課前的反思與調整,教學內容及方法更適合學生,更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點,從而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二、課中反思,調控教學,提高教學效益

在教學中進行反思,即及時、自動地在行動過程中反思,這種反思能使教學高質高效地進行。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關注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以及達到的效果,捕捉教學中的靈感,及時調整設計思路和方法,使課堂教學達到最佳效果。

課堂教學是一個復雜、動態的過程,尤其是進入新課程以後,教學中可能出現的情況越來越具有挑戰性,常常會有意外的場面突現。這就需要教師要有較強的應變能力,能及時地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調整教學策略,順應學生的發展需要,引導他們走上自主探究的道路。

教師要學會傾聽學生的意見,及時了解學生的困惑;教師要善於抓住契機,引導學生主動探究。根據課堂上的具體情況,適時地調整、創新教學內容和方法,可以大大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三、課後反思,變過程終結為教學生成

教學後的反思是目前最廣泛的反思形式,我們平時所說的反思,通常指的就是課後反思。隨著教學過程的終結,教師淡出了課堂教學,學生得到了成長和發展。但教師發展並沒有終結,而是由課內走向課外,學生是發展的,教師也應是發展的。

一節課下來,靜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學規律?教法上有哪些創新?知識點上有什麼發現?組織教學方面有何新招?解題的諸多誤區有無突破?啟迪是否得當?訓練是否到位?及時記下其中的得失,並進行必要的歸類與取捨,考慮一下再教這部分內容時應該如何做,寫出「再教設計」,這樣可以做到揚長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和高度。

課後反思,不僅能使教師直觀、具體地總結教學中的長處,發現問題,找出原因及其解決的辦法,再次研究教材和學生,優化教學方法和手段,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而且是將實踐經驗系統化,理論化的過程,有利於提高教學水平,使教師認識能上升到一個新的理論高度。教學後的反思使教學經驗理論化。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反思一提高一再反思一再提高」的過程,教師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了在教學中及時反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逐漸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識和自我監控的能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創新能力。

「一個人或許工作20年,如果沒有反思,也只是一年經驗的20次重復。」沒有反思,就沒有覺醒;沒有反思,也就沒有飛躍。「反思」是思想者的靈魂,在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老師既是探索者,也是思想者,只有不斷地思考,才有進一步的探索和成功。那
些喜歡反思,並且在此基礎之上努力提高自己教學效果的教師,也會成為高人一籌的教師。

㈡ 反思如何提高地理教師的備課技能

地理新課程實施對來教師的教學提出源了新要求,教師須不斷研究教學,提高素質,走專業化發展之路。教學反思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途徑,教學反思能力是教師專業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教師的教學反思能力,優化教學設計,提高教學效益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研究課題。 全文共分為五個部分,在對國內外研究分析和總結的基礎上,通過問卷調查和訪談方式對張家港市高中地理教師教學反思能力的現狀進行了調查研究,發現高中地理教師在反思能力方面存在:反思視角單一;反思內容狹窄層次低;反思中缺乏地理味;缺乏對地理教育價值的反思等問題。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主要有教師教育理論缺乏;教學反思技能薄弱;學校缺乏良好的反思氛圍;評價制度不合理幾個方面。 針對上述問題,筆者提出了完善學校管理制度,營造反思氛圍;完善繼續教育方式,構建利於發展反思能力的模式;落實集體備課,創建反思型備課組;夯實教育理論基礎,提升教育素養;堅持課堂觀察;藉助「微格教學」提升反思能力;養成地理教師的職業習慣等提高教師教學反思能力等若干策略;並通過所在教研組的行動研究,使提高教學反思能力的基本策略具有可操作性。

㈢ 如何提升教師深度教學反思水平

教師能否進行深度的教學反思,一方面取決於教師的悟性以及愛追問、愛反思考的習慣,更重要的是善於積累教育教學中案例,並基於證據深入思考案例背後的原理和規律,而不能僅僅憑借自己的感覺和經驗輕易下結論。
1、 圍繞思考主題積累有價值的教學案例
其實,泛泛地描述教學行為或貼上某些新課程理念的標簽,教師並沒有真正意義上地反思。泛泛描述後提出籠統問題、得出寬泛的結論,這樣的思考最容易,不需要思維的深度捲入,更重要的是不用承擔責任,因為籠統的問題、寬泛的結論適合大眾,從眾思維,人雲亦雲是自我保護和防禦的最佳選擇。只有將思維聚焦於教學實踐中的真實故事,並試圖揭示故事背後的道理時,反思才真正發生,即思考的問題越具體,其思維就越深刻。
2、 提出真問題
結合案例提出有價值的真問題,對深度反思至關重要,也是最困難的一步。在反思中我們經常會提出這樣的問題,比如:究竟什麼樣的課堂才是受孩子們喜歡的呢?如何上好綜合實踐課?在課堂中怎樣進行更好地探究與學習?什麼樣的活動課才是真活動。像這樣一些泛泛地問題,問題不夠具體,自然不可能有深入的思考和追問了。
3、 基於證據做判斷、下結論
杜威認為,有了疑難的狀態,也有了先前的經驗,能夠產生一些思考和聯想,還不是反思。因為人們可能對觀念沒有加以充分地批判。他可能是匆匆忙忙地得出結論,而沒有對結論的實證性作出評判與衡量;他可能放棄了或過分消減研究、探究的行動;他可能會麻痹地只採取了第一次出現的答案或解決辦法,而不肯耐心地尋求某種更為穩妥的方案。
因此,圍繞著「真問題」還需要多個角度搜集證據來分析問題,從而推斷出結論。證據可以是某個理論,也可以是其他的具體案例或者在探究數據。只有依據可靠、豐富的證據得出的結論才值得信任。
我們應該將反思看做是:發現具體的真問題,並多方尋求證據去分析、互證並改進的過程,在此過程中超越自我經驗的局限,真正的解決教育教學中遇到的真問題。

㈣ 通過高中地理課堂教學反思如何有效提升課堂效率

在現階段我國的教育環境下,課堂教學依然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內
因此,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容中如何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就成為學校和教
師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通過實例談談對高中地理課堂的教學反思,
希望可以有效提升課堂效率。

㈤ 如何提高教師的教學反思能力

在新課程理念下,教師在工作中更需要不斷地反思,細心地審視和分析正在發生的一切教育教學現象、自己實施的教學方式、教學行為、教學方法是否符合新理念?是否有利於學生們的個性發展?是否有利於學生能力和素質的提高?所以,我們教師要培養自己的反思能力。那麼,我們怎樣培養教學反思能力呢?
一.要不斷地學習教育教學理論
教師要永遠保持學習的狀態,要不斷學習教育改革的理論。實踐的困惑和迷茫反映出對理論理解的淺陋和偏離,只有將實踐中反映出來的問題上升到理論層面加以剖析,才能探尋到根源。我們在學習優秀教師教學經驗的基礎上,反思自己,將學與思,學與教,學與研結合起來。要以新教育理念為出發點,以新課程的基本主張為參照點,注意行程反思的框架,實施對教育教學活動的評判。
二.要善於總結經驗,向榜樣學習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一些教育專家的成功所包含的實踐智慧中涵容了教師反思內容的所有方面,體現了教育事業價值的廣博和豐富。對於這些典型我們要仔細觀察、細心體會、積極思考、用心揣摩、反復推敲、探其精微、尋其奧妙、找出自己的差距,然後博採眾長,不斷充實和提高自我。
三.要有鮮明的問題意識,善於捕捉反思對象
有問題、有障礙才會有思考、有分析。教師在開展教育反思活動
時,要注意形成自身的問題意識,要善於在稍縱即逝的現象中捕捉問題,在貌似沒有問題的地方發現問題。就拿教學來說,如果教師有明確的問題意識,就有可能在教學的方方面面發現問題。在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程序、師生互動,教師只有跟自己過不去,不斷給自己出難題,不斷檢查自己的工作,給自己提出新的奮斗目標,才能不斷超越自我、完善自我。
四.要對教育教學行為進行持續不斷地系統化思考
偶爾的反思並不困難,也是絕大多數教師能做到的,但持續不斷地系統反思卻不見得是每位教師輕易都可以做到的。課程改革從理念到實踐,從個體到全局,從教師到學生,從課堂到管理、到評價,都是全新的變革。作為教學研究的反思,應該是持續的、不間斷的、系統的,它擺脫了零散片斷反思的狀態,將反思湧入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從而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教育教學研究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總之,教學反思是每位教師在教學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過程,是教師成長中的重要歷程,通過反思可以提高教師教學的自覺性和科學性;通過反思可以培養教師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通過反思可以使教師的思考由不成熟到成熟,由成熟到理性;通過反思可以使教師揚長避短,不斷修正錯誤,不斷創新。

㈥ 如何提升教師的反思意識

1、記成功的經驗。當教師上完一堂經自己精心准備的課後,應對自己的課做出客觀的分析,肯定自己在本節課中的成功經驗。因為在教學的過程中,常會出現一些精彩的片段。
如:新穎精彩的導言、恰當的比喻、簡明的板書、巧妙的設問、教學難點的順利突破、引人入勝的教學方法、成功的臨場發揮、瞬間產生的靈感、直觀教具的合理使用、現代化電教手段的運用以及配合本節教材補充的一些具有典型性、生動性和富有說服力的教學事例等等。這些在教學設計、教學方法、學法指導、用具使用等方面獨到之處,都是促成教學成功的因素。對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都有很大的用處。
2、記教學中失敗之處及其原因。再完善的教學設計也可能有疏漏失誤之處,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
課後冷靜思考、仔細查找原因、尋求解決的辦法、及時總結並作好記錄,成為以後所應吸取的教訓,在適當的時機有計劃有步驟地彌補和解決,並在以後教學時改進和糾正,避免在以後的教學中重蹈覆轍,達到不斷提高教學水平的效果。
3、記學生在課堂上反映的問題。有些疑難問題是教師在備課過程中遇到的,有些是通過課堂提問、練習等形式反饋出來的。
學生從多角度多方位多渠道提出的問題可拓寬師生的思路,促使頓悟的發現,有的問題甚至可以把其引向縱深,這就是教學相長。

㈦ 如何提高教師教學反思能力

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既有成功的體驗,也有失敗的教訓,無論是經驗還是教訓,對教師來說都是財富,關鍵在於是否作認真的總結,並進行分析研究。
教學反思中,教師找出教學方案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的成功和不足,總結經驗教訓,及時查漏補缺,調整教學策略,優化課堂教學;長期堅持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駕馭課堂的能力、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和教學方法。
寫教學反思還是教師積累教學經驗的有效途徑。教學反思中積累的教學火花、典型教例、教學一得,以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疑點、難點,都是教師進行教學研究、探索教學規律、撰寫教研論文不可缺少的資料。

教師應把握教學的反思過程
1、記成功的經驗。當教師上完一堂經自己精心准備的課後,應對自己的課做出客觀的分析,肯定自己在本節課中的成功經驗。因為在教學的過程中,常會出現一些精彩的片段。
如:新穎精彩的導言、恰當的比喻、簡明的板書、巧妙的設問、教學難點的順利突破、引人入勝的教學方法、成功的臨場發揮、瞬間產生的靈感、直觀教具的合理使用、現代化電教手段的運用以及配合本節教材補充的一些具有典型性、生動性和富有說服力的教學事例等等。這些在教學設計、教學方法、學法指導、用具使用等方面獨到之處,都是促成教學成功的因素。對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都有很大的用處。
2、記教學中失敗之處及其原因。再完善的教學設計也可能有疏漏失誤之處,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
課後冷靜思考、仔細查找原因、尋求解決的辦法、及時總結並作好記錄,成為以後所應吸取的教訓,在適當的時機有計劃有步驟地彌補和解決,並在以後教學時改進和糾正,避免在以後的教學中重蹈覆轍,達到不斷提高教學水平的效果。
3、記學生在課堂上反映的問題。有些疑難問題是教師在備課過程中遇到的,有些是通過課堂提問、練習等形式反饋出來的。
學生從多角度多方位多渠道提出的問題可拓寬師生的思路,促使頓悟的發現,有的問題甚至可以把其引向縱深,這就是教學相長。
另一方面,由學生的提問可以發現自己教學中的不足。學生提出的疑問往往是教師沒有講清楚或被忽略的問題。
4、記學生的思維及進步情況。教師要充分了解和掌握學生在各年齡段的思維特點、對事物的認識程度、認識觀點、思維能力等。
教學設計是否符合學生實際,是否受學生歡迎,學法指導是否到位,效果是否達到預期目標等作好記錄。這些都是以後教師教學的第一手參考材料,對啟發和培養學生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
5、記錄再教設計。教師上完課後,根據教學體會以及學生反饋的信息,靜心沉思。看一下教法上有沒有創新、知識點上有哪些發現、組織教學方面有何特點、啟迪是否得當、訓練是否到位等等,進行再教設計。
這樣可以做到揚長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和高度。

教學反思畢竟是以教學水平的提高為其歸宿的,這種循環反復的反思過程會對教師的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很大收益。在行動與研究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反思水平,做一個「反思型」、「研究型」的教師,是每一個教師當然也是每一位教師應該不斷為之努力的方向。
總之,在平常的教學過程中,堅持及時寫教學反思。培養反思意識,通過發現問題、自我學習,積累素材,嘗試研究、經驗論證、互相交流等過程,循序漸進,逐步培養教育科研能力,提升教學反思能力,進而提升自己的專業化水平。

㈧ 如何提高教學反思的能力

1、寫成功抄之處
將教學過程中達到預先設計的教學目的、引起教學共振效應的做法;課堂教學中臨時應變得當的措施;層次清楚、條理分明的板書;某些教學思想方法的滲透與應用的過程;教育學、心理學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觸;教學方法上的改革與創新等等,詳細得當地記錄下來,供以後教學時參考使用,並可在此基礎上不斷地改進、完善、推陳出新,達到光輝頂點。
2、寫不足之處
即使是成功的課堂教學也難免有疏漏失誤之處,對它們進行系統的回顧、梳理,並對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為今後再教學上吸取教訓,更上一層樓。
3、寫教學機智
課堂教學中,隨著教學內容的展開,師生的思維發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會因為一些偶發事件而產生瞬間靈感,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時利用課後反思去捕捉,便會因時過境遷而煙消雲散,令人遺憾不已。

㈨ 高中教師如何做好教學反思

一、教學反思及其方式教學反思,指的是從新的角度審視自己的教學行為,讓教學行為更多地轉化專為屬教育智慧。反思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掌握並運用教育(學)理論,努力使自己的教學從經驗傳承走向理性思辨。反思一定要有批判精神,及時捕捉,多問幾個「為什麼」、「假如這樣,會如何?」等等,也要多動筆、動腦,深化積累,多與同行交流,相互促進。反思往往是教師思維火花的閃爍。反思既有回顧性的「實踐後反思」,又有過程性的「實踐中反思」,也可以是「實踐前反思」——運用經驗教訓對新的實踐過程進行指導的、具有前瞻性特徵的反思。教學反思的方式多種多樣,如課後心得、教學點滴、每周整理、單元小結、學期總結、練習評析、歸納梳理、案例分析、組內討論、師生互動、網上互評、實驗探究、優化重組、創新論壇、論文提煉、課題研究等等。二、教學反思的幾個重點1.反思的核心——課堂教學。課堂是我們教師實施教學的主陣地,要讓課堂更好地為學生的成長服務。每上一節課或每個單元或章節結束,有必要及時地回味、深思,並把所得所示記錄下來。主要包括對教材的知識點落實如何?對教材的再創造是否切合學生實際?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