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地圖教學反思
A. 我們怎樣學地理 教學反思
學地理首先要學會看地圖,並且要愛看地圖,才能學好地理
B. 晉教版七年級地理教學下冊第一章教學反思
1、初步培養學生對地理的探索興趣,培養學生的求知慾,從而使學生注意身邊的地理版知識權、動態的地理知識、發展中的地理知識。
2、通過各種途徑感知身邊的地理事物,嘗試從學習和生活中發現地理問題。
3、理論聯系實際、靈活運用地理知識解釋、解決日常生活、經濟建設、社會文化等方面的問題。
4、使學生初步形成對地理的好奇心和學習地理的興趣。認識到地理知識就在大家身邊,學習地理知識,能增強自己的生活和生存的能力。 懂得學習地理的認識到地圖對於地理學習的重要性。 聯系身邊的現象來了解地理事物認識
C. 地理《美國》的教學反思誰有
一、 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作用及設計思路
《美國》是六年級第一冊世界分國篇中的內容。美國是當今世界第一經濟大國,從面積來說,美國位居世界第四;從人口來說,美國是世界第三人口大國,因此教材把美國列為重點介紹也是北美洲中唯一介紹的國家。同時通過學習美國的地形地勢特點可以了解整個北美洲的地形地勢特點。
本教材介紹了美國的地理位置、領土組成、居民、地形、氣候、河流等自然條件的特點及其對農業發展的影響、美國工農業的特點和美國的主要城市等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方面的內容,很全面,所以《美國》一課至少需要二課時(第一課時:自然地理,可以從閱讀分析各種地圖來學習;第二課時:人文地理,不僅需要閱讀地圖、分析地圖的能力,還要有用地理思維去分析地理現象的能力和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以下分析都是針對第二課時)。在此之前,已經學過亞、非、歐洲的九個國家,所以學生對國家地理的學習過程、學習框架和學習方法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時學生對美國多多少少有些了解,新聞中常常聽到,日常生活中也會談論到,較感興趣,所以讓學生課前收集整理相關的知識,便於在課堂上相互交流、討論。
2、 教學目標及依據
1) 知識目標
知道美國的農業構成和經營特點以及主要的農產品;了解美國的主要農業帶;知道美國的主要工業部門和依託現代化科學技術的工業特點;知道美國工業的地區分布;知道美國的著名城市和風景名勝。
2) 能力目標
初步學會用綜合的觀點,分析美國發展農業的有利和不利條件,認識自然條件對經濟發展的影響;學會讀圖獲取農業帶、工業區的分布,提高綜合分析和識讀各類圖表的能力;學會讀統計圖了解能源消費的現狀,樹立正確的環境觀、資源觀。
3) 情感目標
從美國現代農業取得的巨大成就和新興工業在世界的優勢地位,使學生懂得科學技術對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從而樹立科學技術就是生產力的觀點。
4) 依據
美國是世界上第一經濟大國,美國的農業和工業都有很有特點,要了解美國的經濟,就必須了解美國的工農業特點,而且必須從各類圖表的識讀來綜合分析,同時使學生懂得科技對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鼓勵學生從小熱愛學習、好好學習。
3、 教學重點與難點及依據
1) 教學重點
美國現代化工農業特點;美國農業帶和工業區的分布;人地關系如何更好地協調發展。
2) 教學難點
人地關系如何更好地協調發展
3) 依據
要說明美國是世界上第一經濟大國,就必須從美國的農業和工業入手,掌握美國現代化工農業特點,美國農業帶和工業區的分布,所以這是本課的重點。
在經濟飛速發展,科技日益進步的今天,世界各國包括美國都必須清楚地看到人與自然的關系,認識到在追求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必須促進人地關系更加協調地發展的重要性,所以這是重點也是難點。
二、 學法分析
學生學會通過互聯網、報刊雜志和書籍收集整理有關美國的資料,掌握這種自主學習地理知識的重要途徑。並且課堂里讓學生相互交流資料並討論,讓學生體驗到合作學習的快樂。
學生通過分析美國發展農業的有利和不利條件,意識到經濟發展與自然條件之間的關系。用所學知識去揭示地理現象,並通過討論分析,做出判斷,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並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形成主動學習的態度。
學生運用比較的學習方法,對比我國與美國的特點,進一步掌握國家間的地理差異,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並樹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
聯系實際的方法來學習,比如聯系「孫橋農業區」的開發情況,引導學生可以了解我們上海的實際情況,或是我們可以借鑒的地方。
三、 教法分析
學生對美國的情況是有較多的了解的,在講課中,可以充分利用學生這些已有的知識儲備,充實講課內容,活躍課堂氣氛。
學習國家地理,並不一定要面面俱到地掌握一個國家的各方面的情況,而應突出重點,抓住這個國家的地理特色,歸納出其主要特徵。本課主要採用啟發學生探究式教學方法,發揮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性作用,抓住重點,設計一些具有思考價值的問題,以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
在地理教學中滲透環保意識,培養學生樹立全球意識和環保意識。
通過各種地圖和地理統計圖表的閱讀分析,培養學生能運用地圖分析地理事物,獲取新的地理知識的能力、綜合分析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認真仔細的學習習慣。
本課採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自製課件,利用大量相關的圖片資料來提高學生的感性認識。
四、 教學程序
1、 引入新課
第一課時已經分析了美國的地形、氣候、河流等自然條件的優越性,而農業生產與這些自然因素關系密切,所以由復習提問美國的自然條件,引出其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學生通過分析美國發展農業的有利和不利條件,意識到經濟發展與自然條件之間的關系。
2、 講授新課
由表格「美國農作物的產量和出口量在世界的地位」,讓學生分析討論美國農業的地位並得出結論: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小麥、玉米、大豆、棉花是美國四大農作物。
提問:除了自然條件優越以外,還有什麼因素為農業發展提供條件?讓學生討論美國高度現代化農業的特色(農業生產機械化程度高,廣泛應用現代化科學技術進行生產),同時讓學生對比我國農業與美國農業的特點,樹立科教興農的思想,聯繫上海的「孫橋農業區」的開發情況。
看「美國農業帶的分布」圖,請學生說出美國由南往北和由東向西的不同農業帶的名稱,認識到美國農業生產地區分工明顯的特點。
由說一說:生活中的美國工業產品,導出美國現代化工業。並由學生自己查找資料分析說明美國工業部門齊全,技術先進,生產能力大,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工業國家。並讓學生再次感受: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看「美國工業分布」圖,引導學生從資源和交通條件來分析美國工業區工業發展的原因並了解三個工業區的分布。
公路運輸和交通促進了工業發展的速度,美國被稱為「汽車輪子上的國家」,是世界上公路建設最完備的國家,讓學生認識到交通運輸業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
引導學生分析「世界石油產量」圖和「世界石油消費量」圖,提問: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礦業生產國,但它為什麼每年仍需要進口大量的礦產品?學生可根據各國人均消費的石油量,交流自己的看法。同時,讓學生思考交通運輸業的高速發展與能源消費會給美國環境帶來哪些影響?
進一步思考哪些影響會牽涉到全球?(如溫室效應、酸雨)該由誰來負責?培養學生樹立全球意識和環保意識。
學生相互交流課外查找到的美國的著名城市和風景名勝。
3、 總結
地區分工明顯的農業: 1)世界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
2)農業帶的分布
依託現代化科學技術的工業:1)世界上最發達的工業國
2)布局日趨合理的工業區
3)世界公路建設最完備的國家
4)世界能源消費最多的國家
著名城市
4、 課後練習設計
繼續收集關於美國的資料,以你最感興趣的一方面為主題製作一份小報,並可在班內舉行小型展覽會。
D. 如何做好新課標下的地理教學反思
地理新課標用圖文並茂的資料、形象直觀的圖表、生動有趣的閱讀材料、貼近專學生生活的課堂活屬動,創設了充滿時代氣息的地理教學情境,用生活中具體有趣的地圖、圖片、圖表,給學生展示了生動活潑的思維過程.面對這樣的教材,你該如何使用?又該怎樣上課?怎樣發揮教師的作用?怎樣挖掘學生的潛能?需要地理教師冷靜、積極地不斷反思,才能適應新課程下的地理教學.
E. 幼兒園大班社會認識地圖教學反思
教學活動背景: 自選活動前,孩子們在給活動區做准備和整理材料時,我發現幾個孩子在一起相互交流:「哎,沒意思,怎麼還是這些區域?」「是啊,我都不高興玩了。」「要是有個跳舞板就好了。」孩子們的聲音並不響。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看著他們的表情,聽著他們的話語,我若有所思。大班幼兒的認知能力不斷增強的同時,對某些事物也有了自己的判斷能力和看法。可他們又不願或不敢表達出來。既然家長對活動區有看法,為何不把區域的內容和設置交給他們去做主?說不定會有大收獲。 活動目標: 1.樂意與同伴共同商量班級活動區域的調整方案,並形成統一意見。 2.共同制定活動區域的規則,並在活動中遵守。 活動准備: 1.區域設置調查表 2.32開白紙若干、水彩筆、剪刀 3.彩色卡紙若干 活動過程: 1.談話 師:開學了,小朋友又回到幼兒園,一起學習和生活了。我們的六個活動又要開放了,這學期我們可以設置哪些區域?這些區域可以安排在活動室的什麼地方比較合適呢?你覺得哪些區域可以保留?哪些區域可以調整?大家吧自己的想法大膽地說出來。 2.調查記錄 (1)師出示調查表,將幼兒所喜歡的區域名稱及地點逐一記錄在表格內,鼓勵幼兒大膽表達不同的意見。 (2)師:大家說出了這么多自己喜歡的區域,可我們的活動室不是很大,我們安排不了這么多區域怎樣?這也要聽聽大家的意見。老師一個一個地報出區域名稱,你同意的話就舉手錶示。師邊說出區域名稱邊記錄幼兒舉手人數,並逐一登記。 (3)師:怎麼知道哪六個區域是小朋友最想設置的區域呢? 師邊指表格中數字邊啟發幼兒從數字最多的依次往下找,師在備注欄中打勾。 3.交流討論結果,老師補充並完善,全班統一意見。 4.共同討論活動區規則 師:活動區需要規則嗎?活動區有哪些規則?我們可以用什麼標記來提醒大家呢? 5.幼兒為自己喜歡的活動區制定規則。 (1)共同為自己喜歡的活動區域制定規則。 (2)喜歡同一區域的孩子圍坐在一起。 (3)幼兒分組討論、分工繪畫。 師:你想給這個活動區制定什麼規則?想一想怎麼畫讓人一看就明白它表示的意思呢? 幼兒分工,把制定好的活動區規則用水彩筆畫下來,然後剪下來。 6.交流、反饋 (1)小組里介紹講自己畫的是什麼規則?有沒有需要補充的地方?這些規則合適不合適? (2),每組請一個代表,向全班介紹自己所在區域及制定的規則。 (3)教師小結 活動延伸: 教師與幼兒一起將製作好的「規則」圖片貼在彩色卡紙上,並布置在相應活動區域的牆上。鼓勵幼兒共同交流,共同遵守。
F. 北師大版三年品社怎樣使地圖更簡明教學反思
(一)學生准備
搜集地圖及有關地圖的知識,了解學校周圍的社區並畫出社區地圖,准備彩筆。
(二)教師准備
教學課件、畫紙。
〖本課題教學目標〗
1.知道什麼是圖例,以及使用圖例製作地圖的意義。
2.感受設計圖例的樂趣,初步學會設計並使用圖例。
3.進一步體驗合作的樂趣,提高與他人合作的能力。
〖教學結構〗
(一)課時安排
3課時。
(二)教學結構整體設計
第一課時:布置調查任務,帶領學生去學校周圍調查,並做好記錄。
第二課時:全班合作製作社區拼圖。
第三課時:小組內交流匯報自己調查采訪的成果,並在全班交流合作完成的平面地圖,討論如何使地圖更簡明。
〖實施過程〗
第一課時
(一)布置調查任務
師:今天,老師將和同學們一起走出校園,看看我們學校的周圍都有什麼主要建築。現在我們分為4個小組,分別調查在學校東北、東南、西北和西南4個方向都有什麼主要建築,各個小組做好分工,把了解到的情況記錄下來。
(二)分工合作,展開調查
1.分組。
將學生分成4個小組,並指定組長。
2.教師帶領觀察、記錄學校周圍情況。
(1)教師分小組帶領學生分清方向,實地觀察學校的各方向。
(2)指導學生記錄。教師協助學生選擇有代表性的建築,指導組長分配任務,將本組負責調查的各方向的主要建築畫在畫紙上或記錄在記錄本上。
第二課時
全班合作製作社區拼圖。
1.回到教室後,各小組整理調查記錄,繪制本組負責調查的方向的主要建築等,並逐一地剪下來。
2.在教師准備的大紙上,各組將本組畫的建築按方位粘貼,形成一張完整的大地圖。
第三課時
(一)導入
1.介紹上節課完成的地圖。
師:上節課,我們一起畫了畫我們學校周圍的社區,誰能指著地圖介紹一下你們小組負責的方位?(學生邊指圖邊介紹)
生:我們小組負責調查的是學校的東北面,在學校的東北面有銀行、郵局和消防隊。
生:我們小組負責調查的是學校的東南面,在學校的東南面有電影院、超市和書店。
生:我們小組負責調查的是學校的西南面,在學校的西南面主要是居民區和菜市場。
生:我們小組負責調查的是學校的西北面,在學校的西北面主要是居民區和社區醫院。
2.發現問題。
師:同學們,看了這張我們共同合作、親手完成的地圖,你們有什麼感受?
生:看了這張圖,我覺得我們很了不起,我們自己也能製作地圖了。
生:我覺得這張地圖顏色鮮艷,很容易看懂。
G. 地圖就是一幅畫(《怎樣使地圖更簡明》教學反思
(一)學生准備 搜集地圖及有關地圖的知識,了解學校周圍的社區並畫出社區地圖,准備彩筆。 (二)教師准備 教學課件、畫紙。 〖本課題教學目標〗 一.知道什麼是圖例,以及使用圖例製作地圖的意義。 二.感受設計圖例的樂趣,初步學會設計並使用圖例。 三.進一步體驗合作的樂趣,提高與他人合作的能力。 〖教學結構〗 (一)課時安排 三課時。 (二)教學結構整體設計 第一課時:布置調查任務,帶領學生去學校周圍調查,並做好記錄。 第二課時:全班合作製作社區拼圖。 第三課時:小組內交流匯報自己調查采訪的成果,並在全班交流合作完成的平面地圖,討論如何使地圖更簡明。 〖實施過程〗 第一課時 (一)布置調查任務 師:今天,老師將和同學們一起走出校園,看看我們學校的周圍都有什麼主要建築。現在我們分為四個小組,分別調查在學校東北、東南、西北和西南四個方向都有什麼主要建築,各個小組做好分工,把了解到的情況記錄下來。 (二)分工合作,展開調查 一.分組。 將學生分成四個小組,並指定組長。 二.教師帶領觀察、記錄學校周圍情況。 (一)教師分小組帶領學生分清方向,實地觀察學校的各方向。 (二)指導學生記錄。教師協助學生選擇有代表性的建築,指導組長分配任務,將本組負責調查的各方向的主要建築畫在畫紙上或記錄在記錄本上。 第二課時 全班合作製作社區拼圖。 一.回到教室後,各小組整理調查記錄,繪制本組負責調查的方向的主要建築等,並逐一地剪下來。 二.在教師准備的大紙上,各組將本組畫的建築按方位粘貼,形成一張完整的大地圖。 第三課時 (一)導入 一.介紹上節課完成的地圖。 師:上節課,我們一起畫了畫我們學校周圍的社區,誰能指著地圖介紹一下你們小組負責的方位?(學生邊指圖邊介紹) 生:我們小組負責調查的是學校的東北面,在學校的東北面有銀行、郵局和消防隊。 生:我們小組負責調查的是學校的東南面,在學校的東南面有電影院、超市和書店。 生:我們小組負責調查的是學校的西南面,在學校的西南面主要是居民區和菜市場。 生:我們小組負責調查的是學校的西北面,在學校的西北面主要是居民區和社區醫院。 二.發現問題。 師:同學們,看了這張我們共同合作、親手完成的地圖,你們有什麼感受? 生:看了這張圖,我覺得我們很了不起,我們自己也能製作地圖了。 生:我覺得這張地圖顏色鮮艷,很容易看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