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動物地理學的定義
❶ 生物地理學的學科分類
其分支學科主要有植物地理學和動物地理學。此外,尚包括歷史生物地理學:研究生物區系的起源、分類、擴展和滅絕;生態生物地理學:根據有機體與物理環境和生物環境的相互關系,來闡明生物分布的現狀;古生態學:是上述兩個分支學科的中間過渡;栽培生物地理學:研究栽培植物及馴養動物的起源、演化、分布及其與人類文化發展的關系;理論生物地理學:研究生物群起源、分布、演變、發展的基本理論。
❷ 動物的定義是什麼
動物的概念
動物是生物界中的一大類。一般不能將無機物合成有機物,只能以有機物(植物、動物或微生物)為食料,因此具有與植物不同的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以進行攝食、消化、吸收、呼吸、循環、排泄、感覺、運動和繁殖等生命活動。動物的分類動物學根據自然界動物的形態、身體內部構造、胚胎發育的特點、生理習性、生活的地理環境等特徵,將特徵相同或相似的動物歸為同一類. 成為脊索動物和無脊索動物兩大類。
動物根據水生還是陸生,可將它們分為水生動物和陸生動物;根據有沒有羽毛,可將它們分為有羽毛的動物和沒有羽毛的動物。除以上兩種特徵外,我們還可以用其他的特徵將它們進行分類。
動物也有多種分類方法。通過對不同動物的解剖,可以發現有的動物體內有脊椎骨,有的動物體內沒有脊椎骨,根據體內有無脊椎骨,我們可以將所有的動物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兩大類。
[編輯本段]動物種類
脊椎動物中包括:魚類,爬行類,鳥類,兩棲類,哺乳類等五大網類.
脊椎動物 特徵 有由脊椎骨組成的脊柱(脊索只見於胚胎期).脊柱保護脊髓.脊柱與其他骨骼組成脊椎動物特有的內骨骼系統. 有明顯的頭部,背神經管的前端分化成腦及其他感覺器官,例如眼,耳等.腦及感覺器官集中在頭部,可加強動物對外界的感應. 身體由表皮及真皮覆蓋.皮膚有腺體,大部份脊椎動物的皮膚有保護性構造,例如鱗片,羽毛,體毛等. 有完整的消化系統,口腔內有舌,多數有牙齒,亦有肝及胰臟. 循環系統包括有心臟,動脈,靜脈及血管.排泄系統包括兩個腎臟及一個膀胱.有內分泌腺,能分激素(荷爾蒙)調節身體機能,生長及生殖.
無脊椎動物中包括:原生動物,扁形動物,腔腸動物,棘皮動物,節肢動物,軟體動物,環節動物,線形動物八大類.所以無脊椎動物佔世界上所有動物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http://ke..com/view/7866.html?wtp=tt
❸ 如何理解地理 如何定義地理學
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環境中各種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以及它們之間相互關系版的學科。"地理"一詞最早見權於中國《易經》。古代的地理學主要探索關於地球形狀、大小有關的測量方法,或對已知的地區和國家進行描述。地理學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環境中各種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以及它們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
地理學概述、自然地理學、地貌學、動力地貌學、構造地貌學、氣候地貌學、應用地貌學、植物地理學、動物地理學、冰川學、凍土學、古地理學、水文地理學、土壤地理學、化學地理學、綜合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經濟地理學、農業地理學、工業地理學、商業地理學、交通運輸地理學、旅遊地理學、人口地理學、人種地理學、聚落地理學、鄉村地理學、城市地理學、社會地理學、文化地理學、歷史地理學、醫學地理學、政治地理學、軍事地理學、地圖學、地名學、理論地理學、區域地理學、應用地理學、災害地理學與自然地理學相關的基礎科學:物理學,數學,化學,天文學,生物學,考古學,地質學等。其中尤以地質學和古生物學最為重要。與人文地理相關的基礎學科:經濟,政治,歷史等。
❹ 地理的解釋
(1)學科名,見「地理學」。同「地理學」定義:研究地球表層自然要素與人文要素相互作用及其形成演化的特徵、結構、格局、過程、地域分異與人地關系等,是一門復雜學科體系的總稱,並在各層次學校開設相關課程。地理學分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有許多學者把經濟地理從人文地理中分離出來,這樣地理學就分為三類: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經濟地理。
(2)古代「風水學」的別稱,是古代學者研究「天人合一」之道作用於地球表面或地球內在系統的理論。目前有大量古書傳世,皆名為「地理」,《地理琢玉斧》、《地理啖蔗錄》、《地理五訣》、《地理四彈子》、《地理囊金》等等古書皆是風水名著,此處的地理皆是風水的別稱。 地理學研究地球表面同人類相關的地理環境,以及地理環境與人類的關系。地理學對人地關系的研究著重於其空間關系 。 地球表面(包括生物圈,可以和生物掛鉤,從而更好地認識地理):地理殼-景觀殼-地球表層-大氣圈底部-岩石圈表層-水圈-生物圈-人類圈-陸地-海洋-山脈-大陸架-氣候-植被。
人類生活:鄉村-集鎮-城市-人種。
地圖(包括中國地圖和地理,還有氣候地圖,地形圖,經濟社會地圖,自然地圖,地勢圖等)
作用:地理知識探究。
地理學沒有一個公認的分類體系。
在西歐,地理學分為通論地理學(即部門地理學)和專論地理學(即區域地理學)兩部分,通論地理學中分出自然地理學和人文地理學,兩大分支下再分次級分支學科。
前蘇聯把地理學分為自然地理學和經濟地理學兩大分支,然後再分次級分支學科。
西方學者把地理學分為自然地理學和人文地理學兩部分,或分為自然地理學、經濟地理學和人文地理學三部分,下面再分次級分支學科。
自然方面
自然地理學利用生物學來研究,是一種系統的地理學、了解全球性植物群和動物區系樣式,利用數學、物理學來研究地球本身的運動以及它和其他太陽系中星體的關系,是研究位置和空間上地球變化的學科。 綜合性
o 綜合自然地理學
o 古地理學
*部門性
地質學、地貌學、岩層學、礦物學、氣象學、氣候學 、 水文地理學 、 土壤地理學 、 生物地理學(植物地理學、動物地理學)、 化學地理學 、 醫學地理學、冰川學 、凍土學、 物候學 、火山學 、地震學。
人文方面
人文地理學更注重地理學中社會科學的成分,從非物理的層面來考察整個地球的行為模式,是以人地關系的理論為基礎,探討各種人文現象及人類活動的地理分布和發展規律的一門學科。它可以被劃分為以下及格廣義的分支:
文化方面
1 人種地理學
2 人口地理學
3 聚落地理學
4 社會地理學
5 文化地理學
6 宗教地理學
7 語言地理學
8 旅遊地理學
經濟方面
1 農業地理學
2 工業地理學
3 商業地理學
4 交通運輸地理學
5 旅遊地理學
6 公司地理學(企業地理學)
7 區域經濟學
政治方面
1 軍事地理學
2 城市地理學
分支學科
歷史地理學-區域地理學-地圖學-地名學-方誌學-理論地理學-應用地理學-地理數量方法-生物地理學-計量地理學-景觀生態學-地理信息系統,其中地圖學-地理數量方法-計量地理學-地理信息系統-地理實察方法,可合稱為 地理技術方法學門。
❺ 動物地理學是職高專業么
中文名稱:動物地理學 英文名稱:zoogeography 定義:研究現代動物分布及其生態地理規律的學科。 應用學科:地理學(一級學科);生物地理學(二級學科)
❻ 地理怎麼理解
地理(Geography)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環境中各種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以及它們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地理」一詞最早見於中國《易經》。英文中地理一詞則來源於希臘文hê gê(意為「地球」)和graphein(意為「寫」)。
地理學研究地球表面同人類相關的地理環境。
* 地球表面:地理殼-景觀殼-地球表層-大氣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人類圈-陸地-海洋
山脈-大陸架-氣候-植被
人類生活:鄉村-集鎮-城市-人種
國家 -- 世界政區 -- 各國首都 -- 洲 -- 地區 -- 州 -- 省 -- 自治區 -- 特別行政區 -- 聯盟 -- 市 -- 縣 -- 自治縣 -- 旗 -- 郡 -- 城市 -- 城鎮 -- 村落 -- 地名 paz
地理學沒有一個公認的分類體系。在西歐,地理學分為通論地理學(即部門地理學)和專論地理學(即區域地理學)兩部分,通論地理學中分出自然地理學和人文地理學,兩大分支下再分次級分支學科。
前蘇聯把地理學分為自然地理學和經濟地理學兩大分支,然後再分次級分支學科。
西方學者把地理學分為自然地理學和人文地理學兩部分,或分為自然地理學、經濟地理學和人文地理學三部分,下面再分次級分支學科。
自然地理學
自然地理學利用生物學來研究,是一種系統的地理學、了解全球性植物群和動物區系樣式,利用數學、物理學來研究地球本身的運動以及它和其他太陽系中星體的關系,是研究位置和空間上地球變化的學科。
* 綜合性
o 綜合自然地理學
o 古地理學
* 部門性
o 地貌學
o 氣候學
o 水文地理學
o 土壤地理學
o 生物地理學
+ 植物地理學
+ 動物地理學
o 化學地理學
o 醫學地理學
o 冰川學
o 凍土學
o 物候學
o 火山學
o 地震學
人文地理學
人文地理學更注重地理學中社會科學的成分,從非物理的層面來考察整個地球的行為模式,是以人地關系的理論為基礎,探討各種人文現象及人類活動的地理分布和發展規律的一門學科。它可以被劃分為以下及格廣義的分支:
* 社會文化地理學
o 人種地理學
o 人口地理學
o 聚落地理學
o 社會地理學
o 文化地理學
o 宗教地理學
* 經濟地理學
o 農業地理學
o 工業地理學
o 商業地理學
o 交通運輸地理學
o 旅遊地理學
* 政治地理學
o 軍事地理學
* 城市地理學
其他分支學科
* 歷史地理學-區域地理學-地圖學-地名學-方誌學-理論地理學-應用地理學-地理數量方法-計量地理學-景觀生態學-地理信息系統,其中地圖學-地理數量方法-計量地理學-地理信息系統-地理實察方法,可合稱為地理技術方法學門。
地理學是研究地球表面各種自然狀況和社會經濟發展狀況的一門基礎學科&自然科學。地理分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還可分為地球地理和宇宙地理。包括各地的地形地貌、氣候、動植物分布、風土人情。
1.土地、山川等的環境形勢。今指全世界或一個地區的山川、氣候等自然環境及物產、交通、居民點等社會經濟因素的總的情況。
2.指研究地理的學科。
3.區域;區劃。
4.地址。
5.風水。
❼ 動物地理學的研究簡史
動物地理學的發展大致經歷以下幾個階段:
古代記述階段
中國公元前11至前6世紀的《詩經》,記載有100多種動物的分布。公元前6世紀《考工記》中第一次提出了中國動物南北分布的界線。公元前5~前3世紀的《尚書·禹貢》篇中也有對中國九州經濟動物的記載。公元前4世紀,古希臘亞里士多德的《動物志》記述有 500多種動物的分布。公元初古羅馬普林尼(老)的《自然歷史志》、16世紀末中國明朝屠本畯的《閩中海錯疏》(1596)等,都記述有各類動物的分布。 從18~19世紀。此階段可分為兩個時期:
第一個時期為18世紀至19世紀上半葉。隨著C.von 林奈《自然系統》的問世,建立了動物分類學的系統,科學的動物地理學開始出現,在歐洲出現了專門敘述動物分布的著作,主要的動物地理學文獻有:《哺乳動物分布》(1777)、《昆蟲區系》(1778)、《俄羅斯-亞洲動物區系》(1811)、《鳥類分布及決定其分布的自然環境》(1818)等。
第二個時期自19世紀中至末期,動物地理學在C.R.達爾文的進化論思想的影響下發展,他的《物種起源》(1859)第一次用進化論觀點闡述了動物的分布及其成因。與達爾文同時代的英國進化論者A.R.華萊士,系統地探討了動物在地球上的分布,對P.L.斯克萊特所劃分的世界陸棲動物的分布區(界)進行了補充修正,成為現代陸棲動物地理區劃的基礎。他於1860年提出的華萊士線,近幾十年引起了板塊學說支持者的重視;他的名著《動物的地理分布》(1876)是歷史動物地理學的最重要文獻;他創立了物種的產生和變化在空間和時間上相互關連而一致的理論,被推崇為動物地理學的奠基人。 20世紀初至今。由於生態學的發展,對動物分布的探討逐步轉向對生態因素的分析、動物群的結構特點以及與自然環境相互關系的研究,逐步形成生態動物地理學。較有影響的著作有R.黑塞的《生態動物地理學》(第1版,1937;第2版,1951)。此階段海洋動物地理研究也取得較大進展,代表著作有:瑞典S.埃克曼的《海洋動物地理學》(1935、1953),美國J.C.布里格斯的《海洋動物地理學》(1974)。
中國自20世紀50年代以後,由於全國自然區劃工作的推動,動物地理區劃研究首先得到發展,一些學者對陸棲脊椎動物、海洋動物和昆蟲區劃等進行了較系統的研究,初步奠定了中國動物地理研究的基礎。
代表性著作有:
《中國鳥類分布名錄》(鄭作新,第1版,1955、1958;第2版,1976)、
《中國昆蟲生態地理概述》(馬世駿,1959)、
《中國動物地理區劃與中國昆蟲地理區劃》(鄭作新、張榮祖、馬世駿,1959)、
《中國自然地理·動物地理》(張榮祖、1979)、
《中國淡水魚類的分布區劃》(李思忠,1981)等。
❽ 地理的含義,由來
地理(Geography),是世界或某一地區的自然環境(山川、氣候等)及社會要素專的統稱。
「地理屬」一詞最早見於中國《易經》。
古代的地理學主要探索關於地球形狀、大小有關的測量方法,或對已知的地區和國家進行描述。地理學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環境中各種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以及它們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地理是一門綜合性的基礎學科。
(8)理解動物地理學的定義擴展閱讀:
學科分支
1、自然地理學
地貌學、動力地貌學、構造地貌學、氣候地貌學、應用地貌學、植物地理學、動物地理學、冰川學、凍土學、古地理學、水文地理學、土壤地理學、化學地理學、綜合自然地理學等。
2、人文地理學
經濟地理學、農業地理學、工業地理學、商業地理學、交通運輸地理學、旅遊地理學、人口地理學、人種地理學、聚落地理學、鄉村地理學、城市地理學、社會地理學、文化地理學、歷史地理學、醫學地理學、政治地理學、軍事地理學、地圖學等。
❾ 動物地理界什麼意思
研究對象是動物分布區和動物區系。
動物地理學 研究動物在地球表面的分布及專其生態地理規律的屬學科。是自然地理學的一個分支,也是動物學的重要研究領域。通常分為生態動物地理學和歷史動物地理學。前者的主要研究對象是動物生態地理群(即與現代一定的自然地理條件相聯系的動物整體)。後者的主要研究對象是動物分布區和動物區系。動物地理學的基本任務是闡明地球上動物分布的基本規律,為保護和合理利用野牛動物資源、恢復與定向改變動物群提供科學依據。
❿ 地理的定義是什麼
地理學是研究地球表面各種自然狀況和社會經濟發展狀況的一門基礎學科&自然科學。地理分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還可分為地球地理和宇宙地理。包括各地的地形地貌、氣候、動植物分布、風土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