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試卷 » 初中地理教師考試標准

初中地理教師考試標准

發布時間: 2021-02-17 09:32:59

1. 初中地理教師編制需要自己考的嗎什麼時候考呢

考取地理教師編制不是很困難,如果你高中是文科生那麼很容易,起碼專業課方版面都過得去了,只權要復習一下高考知識都夠用,如果不是文科生,那麼建議系統的學習一下高中地理課程,用高中教科書配合一本練冊就行,一定要扎實一點!大學里學的東西基本用不太上。 至於教育學和心理學各地要求不同,推薦有一本叫做《一考通》書店基本都有,或者淘寶上購買便宜實惠,也很很實用!但是如果考得地方競爭激烈還是建議系統復習一下,大學教科書完全夠用,也就是范圍。 注意考初中地理編制一般都會考你高中的題,不會那麼容易考你初中地理知識的。面試准備充足點,把所有初中可能都做好教案,說課的時候不至於太慌亂!祝好運!

2. 2020初中地理教師資格證考試大綱

【導讀】我們知道,在教師資格證考試中學學段考試科目還有一科,那就是學科科目考試,考的學科不同,對應的考試科目也是不一樣的,比如你考的是語文教師資格證,那麼學科科目考察的就是語文學科知識,數學對應的就是數學學科知識...接下來我們就來具體了解一下2020初中地理教師資格證考試大綱。

關於2020初中地理教師資格證考試大綱的詳細內容,就給大家介紹到這里了,對於試卷結構中佔分比例比較大的部分,大家一定要重點復習,加油!

3. 如何考地理教師資格證

地理學科教師資格證分為初級中學、高級中學兩類。

1、筆試

(1)兩類筆試公共科目是科目一《綜合素質》、科目二《教育知識與能力》。

(2)初中需考科目三(初級中學)《地理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主要針對初中地理課程,高中需考科目三(高級中學)《地理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主要針對高中地理課程。

2、面試與筆試科目三「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相同。

教師資格統考報名入口是「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網」。

填報個人信息,包括(個人基本信息、報考類別、學習形式、是否師范生、學校名稱、是否大學在讀、院系班級、最高學歷、最高學位等)。

(3)初中地理教師考試標准擴展閱讀

教師資格證筆試科目:

幼兒園教師資格考試筆試科目為《綜合素質》《保教知識與能力》2科;

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筆試科目為《綜合素質》《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2科;

初級中學、普通高級中學教師和中等職業學校文化課教師資格考試筆試科目為《綜合素質》《教育知識與能力》《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3科;

中等職業學校專業課教師和實習指導教師資格考試筆試科目為《綜合素質》《教育知識與能力》《專業知識與教學能力》3科。

中等職業學校教師的《專業知識與教學能力》科目測試,暫由各省(區、市)自行命題和組織實施。

4. 考取初中地理老師編制,

考取地理教師編制不是很困難,如果你高中是文科生那麼很容易,起碼專業課版方面都過得去了,只權要復習一下高考知識都夠用,如果不是文科生,那麼建議系統的學習一下高中地理課程,用高中教科書配合一本練冊就行,一定要扎實一點!大學里學的東西基本用不太上。 至於教育學和心理學各地要求不同,推薦有一本叫做《一考通》書店基本都有,或者淘寶上購買便宜實惠,也很很實用!但是如果考得地方競爭激烈還是建議系統復習一下,大學教科書完全夠用,也就是范圍。 注意考初中地理編制一般都會考你高中的題,不會那麼容易考你初中地理知識的。面試准備充足點,把所有初中可能都做好教案,說課的時候不至於太慌亂!祝好運!

5. 教師資格證考試初中《地理》考什麼

《地理》考試復內容:制

  1. 地理科學知識與運用:
    理解地理科學的基本概念;熟悉主要的地理過程;掌握組成地理環境的基本要素以及相互之間的關系;熟悉中國和世界的地理概況。

  2. 教學知識與運用:
    熟悉初中地理課程在學校課程體系中的地位和特點;熟悉初中地理課程設置和設計思路;掌握初中地理課程的基本理念和培養目標。熟悉《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准(2011年版)》。

  3. 教學設計:
    確定教學目標了解一般初中學生的地理學習基礎和需求。
    分析教學內容確立適切的教學重點。恰當分析教學內容的知識結構。
    選擇教學方法和教學媒體。

6. 准備考地理的教師資格證,初中地理和高中地理的難易區別有什麼,難度差異大嗎

地理呢是非常重要的一項科目,就算你不喜歡他的話,你學會了還是可以會看地圖的,作為一個中國人.你想去哪裡與旅遊呢,都是可以看地圖的,看看還有多遠等等.其次呢,地里實際上是最好學的一項科目,因為人腦對圖像的記憶要比文字好的多了.那麼怎麼學好初中地理呢?

有的時候呢,記住一個地理的位置,不要想他和哪些地理區域之間有什麼樣的關系,只需要看圖,你只要知道他大概長什麼樣子,在圖上的哪個位置上就可以了.

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

第二點呢,就是需要學會用地圖,因為地圖又是地理學科當中的工具,又是在生活當中能夠用到的,所以通過分析圖的話就可以看出來它的地理特徵,原理還有成型的原因.要學會讀各種的地圖,而且首先要記住基本的地圖長什麼樣子,對於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記住的就是七大洲和四大洋的重要分布.

上面所介紹的這兩點都是怎麼學好初中地理最基礎的內容.希望同學們把最基礎的內容都學會了,那麼後邊兒的提分兒也就上去了.

7. 教師資格證考試初中地理考什麼

《地理》考試內容:

  1. 地理科學知識與運用:
    理解地理科學的基本概念;熟悉主版要的地理過程;掌握組成權地理環境的基本要素以及相互之間的關系;熟悉中國和世界的地理概況。

  2. 教學知識與運用:
    熟悉初中地理課程在學校課程體系中的地位和特點;熟悉初中地理課程設置和設計思路;掌握初中地理課程的基本理念和培養目標。熟悉《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准(2011年版)》。

  3. 教學設計:
    確定教學目標了解一般初中學生的地理學習基礎和需求。
    分析教學內容確立適切的教學重點。恰當分析教學內容的知識結構。
    選擇教學方法和教學媒體。

8. 跨學科考中學地理教師資格證需考哪幾門專業課

2009年全國中小學繼續教育網上在線考試試題及答案

2009年全國中小學繼續教育網上在線考試試題(僅供參考)

《高中新課程實施中的問題與對策》試題

(不太完整,紅色的是參考答案,每個人考試的試題順序可能不太一樣)

1: [判斷題]
日常的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應該是真實地描述、記錄、反映學生發展歷程和狀況的過程,而不是甄別的過程。
A : 對
B : 錯
2: [判斷題]
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教學的過程就是研究的過程
A : 對
B : 錯
3: [判斷題]
為了促使學生選課更有方向、更有成效,高一年級應該主要以必修課程為主。
A : 對
B : 錯
4: [判斷題]
在高中新課程中,藝術學習領域有16個並列的模塊,學生從任何一個模塊開始學習都可以。
A : 對
B : 錯
5: [判斷題]
本次普通高中新課程合理處理了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的關系,必修中有選擇,選修中有規范。
A : 對
B : 錯
6: [判斷題]
教材是唯一的課程資源。
A : 對
B : 錯
7: [判斷題]
高中學生的學習報告單是普通高中學分管理的工具。
A : 對
B : 錯
8: [判斷題]
課程資源的豐富性和適切性程度決定者課程目標的實現水平。
A : 對
B : 錯
9: [判斷題]
在我國的課程管理體制中,國家課程是最高級的最重要的,地方課程相對較低級和次要一些。
A : 對
B : 錯
10: [判斷題]
新課程的評價改革也就是考試改革。
A : 對
B : 錯
11: [判斷題]
為了方便學生更好地選課,學校選課指南的建設必不可少。
A : 對
B : 錯
12: [判斷題]
新課程改革對教師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僅是課程實施的組織者和執行者,也是課程的開發者和創造者。
A : 對
B : 錯
13: [判斷題]
教材是對課程標準的一次再創造和再組織。
A : 對
B : 錯
14: [判斷題]
對學生的選課進行指導主要是班主任的職責和義務,與其他老師關系不大。
A : 對
B : 錯
15: [判斷題]
國家課程標准規定了必修課的教學重點、難點、時間分配等內容,教師要遵照執行。
A : 對
B : 錯
16: [判斷題]
研究性學習課程就是科技類活動課程。
A : 對
B : 錯
17: [判斷題]
研究性學習既是一種學習方式,也是一種課程形態。
A : 對
B : 錯
18: [判斷題]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個獨立的學習領域。
A : 對
B : 錯
19: [判斷題]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綜合課程,也是一門經驗課程。
A : 對
B : 錯
20: [判斷題]
設置綜合課程是課程結構綜合性的集中體現。
A : 對
B : 錯
21: [判斷題]
為了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及學生的適應性,我國實行地方和學校兩級課程。
A : 對
B : 錯
22: [判斷題]
終生教育思想給課程改革的重要啟示之一是,在基礎教育階段要為學生終生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關鍵是讓學生學會學習。
A : 對
B : 錯
23: [判斷題]
新課程標准應該是人人可以達到的標准。
A : 對
B : 錯
24: [判斷題]
新課程改革強調要為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提供合適的課程。
A : 對
B : 錯
25: [判斷題]
後現代主義的課程觀認為,教育目標不是完全預定的,是開放的、靈活的。
A : 對
B : 錯
26: [判斷題]
所謂課程就是我們使用的教材。
A : 對
B : 錯
27: [判斷題]
課程是教師、學生、教材、環境等交互作用的「生態系統」。
A : 對
B : 錯
28: [判斷題]
學生即目的。
A : 對
B : 錯
29: [判斷題]
教學的目的主要是傳授知識。
A : 對
B : 錯
30: [判斷題]
「對話」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特點。
A : 對
B : 錯
31: [判斷題]
新課程的課程標准對教學內容作出了具體規定。
A : 對
B : 錯
32: [判斷題]
新課程的評價更加強調選拔功能。
A : 對
B : 錯
33: [判斷題]
新課程改革用課程標准代替了教學大綱。
A : 對
B : 錯
34: [判斷題]
課程標準是國家制定的某一學習階段共同要達到的最高要求。
A : 對
B : 錯
35: [判斷題]
教材是學生達到課程標準的內容載體,是教與學的主要工具。
A : 對
B : 錯
36: [判斷題]
評價是過程而不是結果。
A : 對
B : 錯
37: [判斷題]
教師是課程實施的主體,課程實施的最大障礙是教師的惰性。
A : 對
B : 錯
38: [判斷題]
因為課程改革最終要在教學中實施,所以,一所學校課程改革成功與否關鍵是教師實施課程的素質和能力。
A : 對
B : 錯
39: [判斷題]
綜合實踐活動中的研究性學習的實施就是由研究性學習導師開設本課程,與其他老師關系不大。
A : 對
B : 錯
40: [判斷題]
學校組織學生進行綜合性課題的研究活動要求每個學生加入到一個學習小組中,每學年至少完成一個課題的研究。
A : 對
B : 錯
41: [判斷題]
校本研究是一種理論指導下的實踐性研究。
A : 對
B : 錯
42: [判斷題]
專業研究人員的參與是校本研究向縱深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A : 對
B : 錯
43: [判斷題]
教師集體的同伴互助和合作文化的形成是校本研究的標志和靈魂。
A : 對
B : 錯
44: [判斷題]
專業引領的最有效的形式是教學現場指導。
A : 對

B : 錯
45: [判斷題]
專家的指導是開展校本研究的基礎和前提。
A : 對
B : 錯
46: [判斷題]
如果教師的教學研究不能改善學校的日常生活,這種研究就是無效的。
A : 對
B : 錯
47: [判斷題]
教師隊伍建設是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的主要突破口。
A : 對
B : 錯
48: [判斷題]
實施學分制管理以後,學生考試不及格仍然要留級。
A : 對
B : 錯
49: [判斷題]
學分制實施的前提是選課制。
A : 對
B : 錯
50: [判斷題]
學分制管理方案包括課程設置、學分認定、選課指導、學籍管理等四大要素。
A : 對
B : 錯
51: [判斷題]
學生在體育與健康、藝術、技術等學習領域必須完成規定的模塊的學習並獲得最低必修學分。
A : 對
B : 錯
52: [判斷題]
綜合實踐活動是國家規定、地方指導、校本開發的課程。
A : 對
B : 錯
53: [判斷題]
教學案例的研究可以從其他老師或書本中獲得,不必自己親身經歷。
A : 對
B : 錯
54: [判斷題]
教學案例的研究可以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A : 對
B : 錯
55: [判斷題]
教學活動中所有的事件和問題都可以成為教學研究的案例。
A : 對
B : 錯
56: [判斷題]
知識可以分為有形知識和無形知識,中學教學要注重有形知識的建構。
A : 對
B : 錯
57: [判斷題]
學生選課時可以在不同的學習領域之間和不同的科目以及同一科目的不同模塊之間進行選擇。
A : 對
B : 錯
58: [判斷題]
校本教研是教師將教學實踐與研究密切結合的探究性、合作性、反思性的學習和工作方式。
A : 對
B : 錯
59: [判斷題]
學校要根據學生的選課結果形成實際的課程實施方案。
A : 對
B : 錯
60: [判斷題]
學校必須開出所有的必修模塊,能調整的只是模塊開設的時間和順序。
A : 對
B : 錯
61: [單項選擇題]
教師專業發展的內涵在於( )。
A : 教學方法的不斷改進
B : 教育素養的提升和發展
C : 教育理論知識的不斷豐富
D : 教育科研能力的不斷提高
62: [單項選擇題]
為了更有效地幫助學生選課,學校應建立( )。
A : 年級組長負責制
B : 班主任負責制
C : 校長負責制度
D : 導師制
63: [單項選擇題]
當前新課程改革中實施的學分管理制度是一種( )。
A : 學年制
B : 學分制
C : 學年學分制
D : 年級制
64: [單項選擇題]
學生三年內至少必須獲得( )個學分才可以高中畢業。
註:答案選項好像有問題
A : `180
B : `114
C : `116
D : `112
65: [單項選擇題]
高中生三年內必須參加( )個工作日的社區服務,獲得( )個學分。
A : `10,2
B : `10,6
C : `6,3
D : `10,5
66: [單項選擇題]
在普通高中課程結構中。( )科目跨了人文與社會和科學兩個學習領域。
A : 物理
B : 地理
C : 化學
D : 生物
67: [單項選擇題]
普通高中新課程方案中,體育與健康科目必須確保學生獲得( )個學分。
A : `11
B : `10
C : `6
D : `8
68: [單項選擇題]
普通高中新課程方案中數學必修模塊有( )個,共( )個學分。
A : `5,4
B : `5,5
C : `5,5
D : `5,10
69: [單項選擇題]
在普通高中課程結構中,( )的設置有利於規范學生素養的基本范疇,體現對高中學生全面發展的要求。
A : 學習領域
B : 科目
C : 模塊
D : 學分制
70: [單項選擇題]
新課程方案中語文必修模塊有( )個,選修系列有( )個。
A : `5,4
B : `5,5
C : `10,4
D : `10,5
71: [單項選擇題]
根據我國普通高中課程方案,普通高中教育屬於( )。
A : 義務教育
B : 職前教育
C : 基礎教育
D : 高等教育的預備教育
72: [單項選擇題]
普通高中新課程方案中,每個學習模塊通常是( )學時。
A : `36
B : `18
C : `54
D : `72
73: [單項選擇題]
在普通高中新課程方案中。( )是新增設的科目。
A : 技術和藝術
B : 研究性學習
C : 校本課程
D : 社區服務
74: [單項選擇題]
校本教研是一種( )。
A : 研究取向
B : 研究方法
C : 研究組織形式
D : 研究過程
75: [單項選擇題]
普通高中課程結構可以分為三個層次:學習領域、( )、模塊。
A : 學科
B : 課程
C : 科目
D : 教材
76: [單項選擇題]
我國通常把教師專業發展的途徑分為:( )、同伴互助、自我發展三個層次。
A : 學歷提高
B : 理論學習
C : 教學實踐
D : 專業引領
77: [單項選擇題]
普通高中課程結構中模塊化課程的設置和使用充分體現了課程的( )。
A : 選擇性
B : 靈活性
C : 邏輯性
D : 差異性
78: [單項選擇題]
一名合格教師在知識結構上至少要有三種知識,即學科知識、教育學心理學知識和( )知識。
A : 科學文化
B : 實踐性
C : 理論性
D : 哲學
79: [單項選擇題]
教師指導學生選課要遵循的原則有自主性原則、科學性原則、可行性原則、( )和監護人原則。
A : 靈活性原則
B : 發展性原則
C : 實用性原則
D : 有效性原則
80: [單項選擇題]
新課程中通用技術課程要求學生必修( )個模塊,共( )個學分。
A : `2,4
B : `2,2
C : `4,2
D : `3,6
81: [單項選擇題]
普通高中課程方案中( )的設置反映了現代科學綜合化的趨勢,有利於整體規劃課程內容。
A : 模塊
B : 科目
C : 學習領域
D : 校本課程
82: [單項選擇題]
《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規定,要建立( )制度,以引導學生形成有個性的課程修習計劃。
A : 學分管理制度
B : 選課指導
C : 走班
D : 導師
83: [單項選擇題]
我國普通高中的基本任務是( )。
A : 培養合格公民的基本素養
B : 為學生的升學作好准備
C : 為學生的就業打好基礎
D : 促進學生智力發展
84: [單項選擇題]
本次課改規定,學生在高中三年裡的必選學分是( )。
A : 116個學分
B : 144個學分
C : 36個學分
D : 28個學分
85: [單項選擇題]
( )是形成課程的要素來源和實施課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條件。
A : 教師
B : 課程資源
C : 圖書資料
D : 儀器設備
86: [單項選擇題]
( )理論是由美國心理學家加德納提出來的。
A : 多元智能
B : 建構主義
C : 後現代教育
D : 終生教育
87: [單項選擇題]
新課程評價的根本目的在於( )。
A : 甄別
B : 選拔
C : 發展
D : 區分
88: [單項選擇題]
從課程內容的組織方式上來區分,課程可以分為分科課程和( )。
A : 綜合課程
B : 學科課程
C : 經驗課程
D : 校本課程
89: [單項選擇題]
本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我國建國以來的第( )次課程改革。
A : 六
B : 七
C : 八
D : 九
90: [單項選擇題]
綜合實踐活動分為研究性學習、社會實踐和( )三個部分。
A : 社區服務
B : 自主探究
C : 通用技術
D : 班級活動
91: [單項選擇題]
新課程背景下的作業在功能上應強調( )。
A : 發展性
B : 新穎性
C : 多樣性
D : 開放性
92: [單項選擇題]
研究性學習有( )學分。
A : `6個
B : `15個
C : `2個
D : `10個
93: [單項選擇題]
「以學生發展為本」中「發展」的含義包括全體學生的發展、全面和諧的發展、終生持續的發展、個性特長的發展以及( )的發展。
A : 科學
B : 可持續
C : 活潑主動
D : 身心健康
94: [單項選擇題]
課程學習的根本方式是( )。
A : 課堂教學
B : 社會實踐
C : 練習
D : 理解、體驗、反思、探究、創造
95: [單項選擇題]
我國普通高中教育的培養目標定位是社會化、素質化和( )。
A : 國際化
B : 現代化
C : 全面化
D : 個性化
96: [單項選擇題]
「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幫助每一個學生選擇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體現了( )理論的要求。
A : 後現代主義教育
B : 建構主義
C : 多元智能
D : 主體教育
97: [單項選擇題]
加強學科整合,提倡跨學科的學習;利用社會課程資源、在社會生活中學習;利用網路資源,建立網路環境下的學習方式等教育理念體現了( )思想的要求。
A : 終生教育
B : 學習化社會
C : 大眾教育
D : 主體教育
98: [單項選擇題]
《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要求,要實行學生學業成績與( )相結合的綜合評價方式。
A : 課堂表現
B : 作業情況
C : 成長記錄
D : 實踐活動
99: [單項選擇題]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是( )年頒布的。
A : `2001
B : `2002
C : `2003
D : `2004
100: [單項選擇題]
新的普通高中課程結構更好地體現了( )。
A : 選擇性
B : 科學性
C : 邏輯性
D : 選拔性

2009年全國繼續教育網考試答案

成績87分

一、判斷題
改變原有的單純接受式的學習方式,建立形成旨在充分調動、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學習方式,是新的教學改革的核心任務。 正確
高考不改,新課程就無法進行。 錯
新課程的評價是為了創造適合兒童的教育;而傳統考試是為了選拔適合教育的兒童。 錯
教材是唯一的課程資源 錯
智能理論認為,由於學生不同的職能特點,所以學習方式也應多樣化。 正確
在條件相對落後的西部、農村地區,課程資源特別是素材性資源嚴重不足。正確
新課程認為,學生進入教學中心需要建構多樣化的學習方式 錯
新課程認為,學生進入教學中心需要教學回歸學生的現實生活。 正確
知識是條件性課程資源。 錯
新課程要求學生從教學活動的邊緣進入教學的中心。對
人是兼具條件性與素材性兩種性質的課程資源。 對
新課程認為教學過程應是一種對話。 對
研究型學習將成為未來的主要學習模式,將極大促進學生創造力的發展。 錯
國家課程標準的是實施素質教育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對
課程只是政府和學科專家關注的事,教師無權也無須思考課程問題,教師的任務只是教學。 錯
課程標準是國家對全體學生的共同的、統一的最高要求。 錯
探究學習(發現學習)是相對於接受學習而言的。對
本次課改重點之一,就是讓學生學習產生實質性的變化,提倡自主、探索與合作的學習方式,逐步改變以教師為中心、課堂為中心和書本為中心的局面,促進學生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的發展。對
教案可以是物化的書面計劃,有時也可以是頭腦里的思路。 對
從推進素質教育的角度來說,轉變學習方式,要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主要目的。 對
教學設計就是對教學過程的設計。 對
課程標準是對學生知識與技能方面的要求。 錯
新課程結構上的三個基本特徵是:綜合、分科和選擇。 錯
1: [判斷題]

師生倫理關系並不是師生關系的有機組成部分。 錯
2: [判斷題]

新課程觀下的教學評價應該是診斷性的、形成性的評價。 正確
3: [判斷題]

教學方法的優化就是指教師教的方法的優化。 錯
4: [判斷題]

評價教師課堂教學應關注的焦點是課堂上學生的狀態。 對
5: [判斷題]

新課程倡導的教學方式是研究性學習、體驗性學習和實踐性學習,不主張接受式學習。 錯
6: [判斷題]

質疑就是讓學生學會提出問題。 對
7: [判斷題]

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既是新課程實施與教學改革的前提和條件,又是新課程實施與教學改革的內容和任務。對
8: [判斷題]

新課程觀下,課程就是指文本課程,即教學計劃、教學大綱、教科書等文件。 錯
9: [判斷題]

學生犯錯的過程是一種嘗試和創新的過程。 正確
10: [判斷題]

教師的課堂教學評價活動實質上就是教師深層教學思想的具體化和現實化。 對

11: [判斷題]

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就學習而言,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是關於學習的評價。錯
12: [判斷題]

對學生的評價是教師對學生的單向刺激過程。 錯
13: [判斷題]

檔案袋評價法、小組評價法都是定性評價的方法。 錯
14: [判斷題]

新課程背景下,傳統的教學基本功將不再被重視,教師的課程開發整合能力、信息的搜集處理能力等與新課程相適應的能力將逐漸取而代之。 對
15: [判斷題]

教師在課堂上所扮演的角色對教學效果的影響有時是直接的有時是間接的。 錯
16: [判斷題]

學生厭學的主要原因是現在的課業過重、課程要求過高、內容偏難。 錯
17: [判斷題]

出現劉海洋向狗熊潑硫酸、馬家爵因打牌而殘殺四位學友等極端事件的根本原因,在於劉、馬等人的個人品質、素質低下,與社會風氣以及教育方式方法等關系不大。錯
18: [判斷題]

義務教育要以培養高級人才、專家、大家為根本目標。 錯
19: [判斷題]

教學的本質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統一,是師生的交往和互動。 對
20: [判斷題]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所以教師對學生具有絕對的權威,學生必須服從於教師。 絕對沒錯
21: [判斷題]

教師在課堂上注意的中心應該是自己的思想或教案。 錯
22: [判斷題]

課本知識就是權威的、絕對正確的。 放屁
23: [判斷題]

「蘋果廣告」說明思維應突破常規,要多角度多層次思考才能有所創新。 對
24: [判斷題]

課程只是政府和學科專家關注的事,教師無權也無須思考課程問題,教師的任務只是教學。( 說的太好了,就是不給分我也要選正確。)
25: [判斷題]

進行學生評價時,評價內容應是全面的,這反映了社會發展的要求和人的身心發展需求。正確
26: [判斷題]

教學就是教師對學生的單向培養活動。 錯
27: [判斷題]

學生無權評價教師。( 就應該這樣。)
28: [判斷題]

新評價觀下的教師角色調適就是要教師轉變觀念,是教師角色能適應時代的要求和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的發展。 : 正確
29: [判斷題]

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是對未來教師最大的挑戰。 正確
30: [判斷題]

一般認為,強調三維目標就意味著否定「雙基」。 顯然錯誤

二、單項選擇題

各級各類學校或各個學段的教育目標是指 課程目標
教師通過口頭語言,系統連貫地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方法屬於 講授法
我國教育目的的理論基礎是 馬克思主義關於人的全面發展學說
教材編寫、教學、評估和考試的依據是 國家課程標准
下列哪種情況下造成的學生傷害事故,學校應當承擔責任 學校組織學生參加教育教學活動或校外活動,未對學生進行相應的安全教育,並未在可預見的范圍內採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的。
課程改革的的基本理念是 C : ①③
指出哪一組是符合體驗性目標陳述方式的 感受、參加、養成
課程變革可以在課程內涵的豐富、課程理念的演進和( )等三個層面上展開
課程制度的變遷
新課程提倡的三維教學目標是指 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現代學生觀的基本觀點是 ①學生是發展的人 ②學生是獨特的人
④學生是教育活動的主體
首倡「教師作為研究者」的學者是 斯騰豪斯
多元智力理論是新課程改革的理論基礎之一,其提出者為 加德納
解決綜合課教師盡快適應實驗教學的極好方法是( 交叉備課
本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建國以來的第( 8 )次
新一輪課程改革倡導( )的課程評價。 立足過程,促進發展
本次課改提出的具體目標是幾項 6
新課程的評價目的是 發展
新課程認為最重要的課程資源是 教材
新課程認為最基本的課程資源是 教材
課程管理體制上的三種基本模式是( ) 國家本位、地方本位、學校本位
新課程提倡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而綜合能力的培養要靠教師集體智慧的 發揮
課程改革是我國教育領域的一場廣泛深入的教育 創新
新課程教學改革要求我們首先確立起 B : 與新課程相適應的、體現素質教育精神的教學觀念
課程改革是推進素質教育的歷史的( )選擇 A : 必然
教育的根本功能是( ) C : 促進人的成長與全面發展
教師做好教育教學工作的前提保證和核心要求是確立正確的 A : 學生觀
在新課程改革中,對「課程」含義的理解應該是( )
D : 包括學科課程、綜合化課程、實踐活動類課程和隱形課程四大類課程
是我們實施素質教育的核心點,也是我們本次新課程改革的主要目標。 B 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新課程的培養目標應體現 A : 時代的要求
所謂在教學時要「用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是指教師要有 A : 針對性
教師提高研究技能的三種途徑是 閱讀、合作、行動研究
開展教育工作,首先需要( A : 確立教育目的
新課程主張課堂讓學生至少有( )時間的活動 B : 2/3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C : 課程改革
教師是學習的( D : 以上都是
教學關系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統一,這種統一的實質是 B : 師生交往
新課程把教學過程看是 C : 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過程
學科教學要以( )為本 C : 人的全面發展
建立評價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指標體系必須包括 A : 學科學習目標
校本教研的主體是 C : 教師
課程不是教學的 A : 權威 ]
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D : 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
是教材編寫、教學、評估和考試命題的依據 A : 國家課程標准
初中課程結構是以( )為主。C : 分科與綜合相結合的課程
新課程把教學過程看是( )的過程。B : 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
我國基礎教育新課程管理的政策是 C : 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
學生在學校里的學習,主要是系統地接受前人積累下來的知識經驗,這是學生學習特點的( ) A : 學習的組織性 基礎性

繼續教育考試答案

1: [判斷題] B

教學的目的主要是傳授知識。

A : 對

B : 錯

2: [判斷題] A

「對話」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特點。

A : 對

B : 錯

3: [判斷題] A

學生即目的。

A : 對

B : 錯

4: [判斷題] B

新課程的課程標准對教學內容作出了具體規定。

A : 對

B : 錯

5: [判斷題] B

新課程改革用課程標准代替了教學大綱。

A : 對

B : 錯

6: [判斷題] B

課程標準是國家制定的某一學習階段共同要達到的最高要求。

A : 對

B : 錯

7: [判斷題] A

教材是學生達到課程標準的內容載體,是教與學的主要工具。

A : 對

B : 錯

8: [判斷題] B

評價是過程而不是結果。

A : 對

B : 錯

9: [判斷題] A

課程是教師、學生、教材、環境等交互作用的「生態系統」。

A : 對

B : 錯

10: [判斷題] B

教師是課程實施的主體,課程實施的最大障礙是教師的惰性。

A : 對

B : 錯

9. 怎樣成為一名初中地理老師

地理呢是非常重要的一項科目,就算你不喜歡他的話,你學會了還是可以會看地圖的,作為一個中國人.你想去哪裡與旅遊呢,都是可以看地圖的,看看還有多遠等等.其次呢,地里實際上是最好學的一項科目,因為人腦對圖像的記憶要比文字好的多了.那麼怎麼學好初中地理呢?

有的時候呢,記住一個地理的位置,不要想他和哪些地理區域之間有什麼樣的關系,只需要看圖,你只要知道他大概長什麼樣子,在圖上的哪個位置上就可以了.

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

第二點呢,就是需要學會用地圖,因為地圖又是地理學科當中的工具,又是在生活當中能夠用到的,所以通過分析圖的話就可以看出來它的地理特徵,原理還有成型的原因.要學會讀各種的地圖,而且首先要記住基本的地圖長什麼樣子,對於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記住的就是七大洲和四大洋的重要分布.

上面所介紹的這兩點都是怎麼學好初中地理最基礎的內容.希望同學們把最基礎的內容都學會了,那麼後邊兒的提分兒也就上去了.

10. 我想做初中地理教師,在學校畢業後只有拿到教師資格證,普通話證,還需要什麼()才能做老師

報考,考試,面試,老師。

私立學校直接去面試,如果可以就當老師了。。

不同的學校對老師的學歷要求也不一樣的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