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試卷 » 2010高考試卷地理

2010高考試卷地理

發布時間: 2021-02-17 03:49:02

㈠ 2010年高考全國2卷地理

練習冊答案是正確的。
【解析】 根據材料「某年3月9日,我國科考隊在中國北極黃河站(專78°55『N,11°56』E)觀屬看了極夜後的首次日出。」說明由黃河站由極夜轉為有晝夜交替現象,即晝由0小時逐漸增加,根據材料「首個日出」,說明是太陽剛好升起,就得落下,應該為當地地方時的12:00,黃河站與北京時間的經度相差約為108°,時間差約為7小時12分,即北京時間約為19:12,故9題選項D最接近;而太陽剛好升起,就馬上落下,當地時間為12:00,此時太陽正好位於黃河站的正南方,故10題選C;根據太陽回歸運動黃河站剛好出現晝(即極夜現象結束)的日期是3月9日,離春分日有12天。根據對稱原理,也就是說到了秋分日12天以後黃河站剛進入極夜現象,日期為10月2日以後。故11選題選B。

㈡ 2010高考上海卷地理

全國各地歷年高考理綜試卷下載大全
http://club.topsage.com/thread-2409026-1-1.html
各省歷年高考真題都有,可以免專費下載。
http://club.topsage.com/forum-177-1.html
Good
luck~
祝你能步屬入自己理想的高校~

㈢ 2010年全國高考試題地理

中國校長網可以免費下載所有的高考試題及答案,網路搜索就有鏈接,如果需要你可以去下載。如果需要具體地理試題,給個郵箱發你。

㈣ 2010高考文綜地理真題

我空間里有。

http://hi..com/%B8%DF%B8%DF%CA%F7%C9%CF%BF%B4%CC%EC%CC%C3

㈤ 2010高考地理試題及答案

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山東卷)
文科綜合
第一卷(必做,共100分)
圖1為我國東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區土地利用示意圖,讀圖回答1~2題

1 影響當地土地利用類型分布的主導因素是
A .氣候 B 水源 C 地形 D 土壤
2 . 隨著城市發展,城市郊區的農業結構將發生變化。下列土地利用類型在該地農業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
A . 稻田 B 魚塘 C 果園 D 菜地花圃
圖2為北半球中緯度某地某日5次觀測到的近地面氣溫垂直分布示意圖。當日天氣晴朗,日出時間為5時。讀圖回答3-4題。
3.由圖中信息可分析出
A.5時、20時大氣較穩定
B.12時、15時出現逆溫現象
C.大氣熱量直接來自太陽輻射
D.氣溫日較差自下而上增大
4.當地該日
A. 日落時間為7時
B. 與海口相比白晝較長
C. 正午地物影子年內最長
D.正午太陽位於正北方向

圖3是某地地質地貌示意 圖。讀圖回答5-6題
5.圖中岩石和地貌形成的先後順序是
A.②④① B.③①④
C. ④②① D. ④①③
6.該類地貌發於典型的山區
A.風蝕現象嚴重
B.岩石類型是花崗岩
C.圖層較薄,土壤貧瘠
D.地表水豐富,地下水貧乏
圖4為我國北方某河流入海口1989年和2009年的衛星影像。該河口區河流主流曾於1996年人工改道。讀圖回答7-8題。
7.比較兩幅影像,可判斷和分析出
A.河流主流向由東北該向東南
B.河流故道南部海岸繼續淤積增長
C.河水含沙量增加
D.開墾成為耕地,發展糧食生產
8.該河口海 岸帶合理的開發利用方式是
A.建設大型海港,發展遠洋運輸
B.建立濕地保護區,保護生態環境
C.開辟海水浴場,發展濱海旅遊
D.開墾成為耕地,發展糧食生產

其他的我都有~!要的話聯系我[email protected]

㈥ 2010高考地理試題

選擇題比較簡單,和去年比難度差不多。

㈦ 2010年一道較難的高考地理題(圖見2010年全國卷)

其實喜歡地理的人會對這道題非常感興趣,圖看起來很簡單,不過平版時要是圖看的少了,權或者對地理興趣不大的話就很頭大了。
我也是剛搜到了這個圖,N是晨昏線,從N和M相交的位置,可以看出這是北半球,而且說N看到太陽正在下落,那麼就可以得出結論N是昏線,北極有極晝,北半球現在是夏天。另外就是R點看M已經是直線了,那麼R點所處的緯度應該很高,由題可知S是R和地心連線在地面的點。
現在看第十題,答案A可以直接無視,因為N是昏線。答案B,此時正是北半球夏天加利福尼亞火險等級高 正確。答案C巴西此時是冬季,東南部雨量很少。答案D夏天雨水較多所以長江口海水鹽度比較低。
第十一題,R點上升或下降M和N交點間的距離是不會變的,因為緯線和晨昏線在時間一定的情況下交點距離是固定的。由此可以排除A和B,答案C 如果R點上升那麼會漸漸看到緯線弧度越來越大,那麼就會看到M和N呈現相反的相交曲線,由此得出C是正確答案。
其實,做這種題會感覺很過癮,不知道答案對不對,我想看答案結果有A卷和B卷之分所以不知道這份是哪個卷子。

㈧ 2010年全國各地地理高考題

留下郵箱啊,大哥

㈨ 2010年四川高考地理試題及答案

答案:1.C 2.D
解析:根據四川的能源生產結構判斷①天然氣比重在四省中突出,同時擁有煤炭和水電判斷為四川,②原油比重佔主導地位判斷為黑龍江,③煤炭雖佔主導地位,但是水電比重在四省中最大判斷為甘肅,④原煤佔比重最大為河北。
1.原煤、原油、天然氣都是非可再生資源A錯,只有水電是清潔能源,比重很小B錯,原煤、原油、天然氣礦物燃料在燃燒過程中會釋放大量的溫室氣體C對,煤的燃燒會產生二氧化硫等酸性氣體會增加酸雨的危害D錯
2.根據判斷結論①為四川,綜合比較水能富集地地質條件復雜是正確的。
圖2中各城市的大氣最大降溫高度(距地面高度),是連續三年中最強的15次冷空氣影響的統計平均值。讀圖回答3~4題。
答案:3.C 4.B
解析:關鍵是抓住圖的變化趨勢,圖中顯示城市的最大降溫高度數值越大說明高度越大,在看其緯度變化會發現,整體上維度的地方降溫高度偏大,具體地點需要具體分析。由此判斷C是正確的,遼河平原在圖中能代表的城市是沈陽,洞庭湖平原看以借鑒處於30°N附近的長江中下游平原城市。
4.據材料分析最大降溫高度是連續3年中最強的
15次冷空氣影響的平均值,再加上上題中分析的最大高度南北方向的變化趨勢得出結論,主要影響因素是距冬季風源地的遠近。
答案:5.D 6.A 7.B
解析:5.根據圖中經緯度,可以判斷該區為台灣,台灣位於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碰撞邊界,地殼活躍,地震頻繁,圖中虛線范圍內的地貌屬於地震造成的斷層谷。
6.根據圖中河流的分布可以判斷花蓮溪西側平緩、東側陡峻。因為西側河流較長,東側河流短促。
7.考查區域自然地理特徵。台灣河流眾多,但是比較短促,不便於發展內河航運;海岸線曲折。利於建港口;處於迎風坡降水多,光照差,不利於曬鹽。
答案:8.B 9.C
解析:8.據圖分析圖示氣溫最低在0以上不具備凌汛條件,一般少受寒潮影響,降水主要集
中在6-9月份,雨水比較充足少受沙塵影響,最容易誘發的是泥石流(降水集中時若地形較陡地表鬆散就容易發生)。
9.以溫定帶,最低溫0以上為亞熱帶氣候,鎖定昆明和新奧爾良(天津是溫帶季風氣候,加爾各答是熱帶季風氣候),兩城市不同的是潛水水位。圖示潛水水位在5米左右,昆明在雲貴高原上,新奧爾良在墨西哥沿岸,潛水水位淺說明是新奧爾良。
答案:10.A 11.D
解析10:若圖所示6月22日狀況,根據圖中曲線變化,可以看出北緯40°-50°晝長大約為15小時-16小時20分,而南北半球則關於赤道對稱,即北半球的晝長就是南半球的夜長。所以A正確。11.若圖表示南半球的狀況,根據曲線隨緯度變化可知,此時為北半球的冬季,當北京時間12點時,30°E為6點,150°W為18點,所以根據判斷D是正確的。
36.(36分)讀以下兩幅區域圖,完成下列要求。
答案:(1)①夏季以雨水補給為主,②夏季以冰川融水補給為主。優勢:光照充足,氣溫日差較大。
(2)氣溫分布特點:氣溫由東南向西北遞減,單位距離氣溫差沿海大於內陸,低溫中心位於圖示區域的東北角。
等溫線彎曲原因:甲地位於大興安嶺東側,冬季風越過大興安嶺,下沉增溫。甲地氣溫高於同緯度兩側,致使等溫線向北彎曲。
(3)形成原因:氣溫低,地表水蒸發弱;地勢低平,排水不暢;凍土阻隔,水分下滲少。故地面長期潮濕、積水。
作用:調節氣候、保護生物多樣性。
(4)平原廣闊;地形坦盪;河流縱橫,沼澤廣布;亞寒帶針葉林綿延不斷。
(5)見圖的箭頭

解析:(1)考查讀圖判斷分析能力和區域自然地理特徵。根據兩圖中的經緯度可以判斷,左圖為我國東北地區,右圖為中亞地區。①河流為松花江,②河流為錫爾河。①河流以雨水補給為主②河流以冰川融水補給為主。由於②河地處內陸降水少,光照充足,氣溫日差較大,利於農作物糖分的積累。
(2)根據圖中等溫線數值的變化,可以看出氣溫由東南向西北遞減;根據等溫線的疏密,可以看出單位距離氣溫差沿海大於內陸;根據閉合等溫線的位置,可以看出,低溫中心位於圖示區域的東北角。等溫線之所以發生彎曲是因為甲地位於大興安嶺東側,冬季風越過大興安嶺,下沉增溫,使得甲地氣溫高於同緯度兩側,致使等溫線向北(高緯)彎曲。
(3)乙地為三江平原,有我國最大的沼澤區。由於該地緯度高,氣溫低,地表水蒸發弱;加之地勢低平,排水不暢;凍土阻隔,水分下滲少。致使地表長期有積水。
濕地是「地球之腎」具有調節氣候,保護水源,保護生物多樣性等生態作用。
(4)丙地地處亞歐大陸內部,由於緯度較高,多沼澤,且地勢平坦,分布有廣大的亞寒帶針葉林。
(5)丙地的河流屬於外河流,因此參與了海陸間大循環,包括海洋水的蒸發、大氣的水汽輸送、降水、徑流等環節。
39.(60分)

答案:(1)(10分)
都城的區位優勢:位於太湖平原地區,氣候溫暖濕潤,農業發達(2 分);位於京杭運河南端,水運方便,利於對外聯系;北部大江(或長江)天塹,有利於安全防衛(2分)。
旅遊資源集群狀況:西湖山水,錢塘江大潮、古運河(或眾多的歷史文化古跡)和現代都市風光(2分),構成了自然與人文的和諧的景觀群,集群狀況好(2分)
鐵路交通條件:位於滬杭、浙贛鐵路交會處、交通便捷,旅遊通達性好(2分)
(2)(10分)
原因與方向:城、郊氣溫差產生了成、郊之間的熱力環流(或城市熱島效應)(2分);上空污染物由城市向郊區擴散(2分),近地面污染物由郊區流向城市(2分)
措施:在郊區布局有大氣污染的工業時,應該布局在熱力環流下沉氣流之外的區域(2分),提高郊區綠化率(2分)
解析:(1)考查讀圖判斷分析能力和區域地理特徵。杭州作為我國七大古都之一,氣候適宜,地形平坦,農業發達,交通便利等優勢。
杭州擁有我國十大旅遊勝地之一的西湖,有舉世矚目的錢塘江大潮,同時還位於京杭大運河上,旅遊資源集群狀況很好。加之位於滬杭、浙贛鐵路交匯處,交通便捷,旅遊通達性好。所以杭州是我國著名的旅遊城市。
(2)從表1中可以看出城市比郊區氣溫高,成為一個熱島,與郊區間形成城鄉風。由於城市氣溫高,氣流上升,污染物也隨之到達城市上空,並向郊區擴散,到達郊區,並隨著熱力環流由郊區流向城市。如果要改善城區空氣質量,就需要郊區把有大氣污染的工業布局在熱力環流下沉氣流之外的區域;同時提高郊區綠化率。

㈩ 2010年高考文綜全國卷地理很難嗎

我就是當年考生,用的全國卷2,是比平時難了點,地理平時最拿手,結果打開試卷前幾道選擇題就懵了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