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學與地理學交叉
『壹』 自然地理學里與生物學交集較大的有那些方向
自然地理學可分為綜合性的和部門性的兩組分支學科。
綜合自然地理學是研究自然內地理環境整體的綜合特徵的學容科。
部門自然地理是從自然地理各組成要素角度進行研究,闡明各要素的類型、特徵、過程和與其它要素相互作用關系與結果的學科。主要包括地貌學、氣候學、水文地理學、土壤地理學、植物區系與植物地理學、動物地理學、化學地理學、醫學地理學、海洋地理學等學科。
其中植物區系與植物地理學、動物地理學等與生物學關系密切。
『貳』 從生物保護的角度談一下生命科學相關學科的交叉和整合
因為微生物學在現代生命科學研究中一直處於前沿地位。
首先,生命活動的基本規律,大多數是在研究微生物的過程中首先被闡明的。例如,利用酵母菌的無細胞制劑進行酒精發酵的研究,闡明了生物體內糖酵解的途徑。
其次,微生物學為分子遺傳學和分子生物學的創立、發展提供了基礎和依據,而且是它們進一步發展的必要工具。舉例來說,
DNA雙螺旋結構的確定,遺傳密碼的揭露,中心法則的建立,RNA逆轉錄酶的發現,以及基因工程的誕生,都是用微生物做實驗材料的,其實驗方法和指導思想也都與微生物學密切相關。再如,基因工程中的第一個限制性內切酶是從大腸桿菌中發現的,人們獲得的第一個基因——乳糖操縱子的部分DNA,是從大腸桿菌中分離出來的……如今,微生物學已成為分子生物學的三大支柱(微生物學、生物化學、遺傳學)之一,可以說沒有對微生物的深入研究也就沒有今天的分子生物學。
第三,微生物學是基因工程乃至生物工程的主角。基因工程實質上是體外切割和重組DNA片段的過程,而其中所需的供體、受體、載體及工具酶,大都要由微生物來承擔和完成。生物工程包括基因工程、發酵工程等四大工程,要使生物工程轉化為生產力,發揮出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微生物是主角。這主要是因為微生物不僅可以在工廠化的條件下進行大規模生產,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而且還具有節約能源和資源、減少環境污染等優越性。
第四,微生物的多樣性為人類了解生命起源和生物進化提供了依據。微生物的多樣性,歸根到底是基因的多樣性,它為研究生命科學提供了豐富的基因庫。通過比較研究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線粒體DNA,人們意外發現它們的遺傳密碼不同,從而對生物進化的共生學說提出了挑戰。通過對16SrRNA的研究,人們發現了古細菌,並提出了生命起源的三原界系統,即古細菌原界、真細菌原界和真核生物原界。這說明微生物在生物的界級分類研究中佔有特殊地位。
第五,微生物學是整個生物學科中第一門具有自己獨特實驗技術的學科,如無菌操作技術、消毒滅菌技術、純種分離和克隆化技術、原生質體制備和融合技術及深層液體培養技術等。這些技術已逐步擴散到生命科學各個領域的研究中,成為研究生命科學的必要手段,從而為整個生命科學的發展,做出了方法學上的貢獻。
微生物學對生命科學的貢獻將會不斷延續。例如,1982年,美國微生物學家普魯西納發現了一種病原體,是一種毒蛋白,有人稱之為朊病毒。雖然朊病毒只有蛋白質而無核酸,但由它引起的疾病可以遺傳、傳染。這一發現震動了生物學界,因為它與中心法則是相違背的。普魯西納因此獲得了1997年的諾貝爾醫學和生理學獎。可以預料,關於許多生命之謎的探索很可能在微生物的研究中獲得突破。
『叄』 生命科學與風景園林學科的交叉與融合體現在哪些方面
這種相互來作用主要體現在自 4 個方面: 一是城市地區對周邊地區的輻射與帶動作用;二是小城鎮對中心城市輻射與擴散的吸納能力,以及其作為「城之尾、鄉之首」所起的 傳遞力;三是農村地區由於農業的發展,而對人口向城市遷移的推動力; 四是各種區域性的基礎設施, 尤其是連接城鄉的空間交通網路對城鄉間相互聯系作用的加強。
『肆』 生態學和生物地理學是一回事嗎
不是一回事,這兩個學科有交叉的地方,但更多的是不同。簡單地說生態學側重生物,生物地理學側重地理。
生態學不能說是生物學和自然地理學之間的邊緣學科。生態學是綜合了多種學科,而且跨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是一門綜合性、交叉性的學科。
生態學(Ecology),是德國生物學家恩斯特·海克爾於1866年定義的一個概念:生態學是研究有機體與其周圍環境(包括非生物環境和生物環境)相互關系的科學。
目前已經發展為「研究生物與其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的科學」。有自己的研究對象、任務和方法的比較完整和獨立的學科。它們的研究方法經過描述——實驗——物質定量三個過程。系統論、控制論、資訊理論的概念和方法的引入,促進了生態學理論的發展。
生物地理學(biogeography),是生物學和地理學間的邊緣學科。研究生物在時間和空間上分布的一門學科。即生物群落及其組成成分,它們在地球表面的分布情況及形成原因。研究生物的地理分布以及和它相關的各種問題的科學。
按其性質可分為描述生物地理學和解釋生物地理學,其中,解釋地理學可分為生態生物地理學和歷史生物地理學。
按其問題和方法分,有生物區系地理學、生物系統地理學、歷史生物地理學等涉及植物相和動物相的分布,即生物的區系分布及生物生態地理學這兩大分支。此外根據作為對象的生物群來劃分,有植物地理學、動物地理學、昆蟲地理學等。
(4)生命科學與地理學交叉擴展閱讀:
「生態學」(Ökologie)一詞在1865年由勒特(Reiter)合並兩個希臘詞logos (意即:研究)和oikos (意即:房屋、住所)構成。
1866年德國動物學家海克爾(Ernst Heinrich Haeckel)初次把生態學定義為「研究動物與其有機及無機環境之間相互關系的科學」,特別是動物與其他生物之間的有益和有害關系。從此,揭開了生態學發展的序幕。
在1935年英國的Tansley提出了生態系統的概念之後,美國的年輕學者Lindeman在對Mondota湖生態系統詳細考察之後提出了生態金字塔能量轉換的「十分之一定律」。由此,生態學成為一門有自己的研究對象、任務和方法的比較完整和獨立的學科。
『伍』 物理與生命科學交叉產生了哪些新興學科
生命科學是來系統地闡述與生源命特性有關的重大課題的科學。支配著無生命世界的物理和化學定律同樣也適用於生命世界,無須賦於生活物質一種神秘的活力。對於生命科學的深入了解,無疑也能促進物理、化學等人類其它知識領域的發展。
『陸』 生命科學與其他學科的交叉邊緣領域或學科
動物學領域 動物學-動物生理學-解剖學-胚胎學-神經生物學-發育生物學-昆蟲學-行為學-組織學 植物學領域 植物學-植物病理學-藻類學-植物生理學 微生物學/免疫學領域 微生物學-免疫學-病毒學 生物化學領域 生物化學-蛋白質力學-糖類生化學-脂質生化學-代謝生化學 演化及生態學領域 生態學-生物分布學-系統分類學-古生物學-演化論-分類學-演化生物學 現代生物技術學領域 生物技術學- 基因工程-酵素工程學-生物工程-代謝工程學-基因體學 細胞及分子生物學領域 分子生物學- 細胞學-遺傳學 生物物理領域 生物物理學-結構生物學-生醫光電學-醫學工程 生物醫學領域 感染性疾病-毒理學-放射生物學-癌生物學 生物信息領域 生物數學- 仿生學-系統生物學 環境生物學領域 大氣生物學-生物地理學-海洋生物學-淡水生物學 中國學科分類國家標准/180 180.11 生物數學 包括生物統計學等 180.14 生物物理學 180.1410 生物資訊理論與生物控制論 180.1415 生物力學 包括生物流體力學與生物流變學等 180.1420 理論生物物理學 180.1425 生物聲學與聲生物物理學 180.1430 生物光學與光生物物理學 180.1435 生物電磁學 180.1440 生物能量學 180.1445 低溫生物物理學 180.1450 分子生物物理學 180.1455 空間生物物理學 180.1460 仿生學 180.1465 系統生物物理學 180.1499 生物物理學其他學科 180.17 生物化學 180.1710 多肽與蛋白質生物化學 180.1715 核酸生物化學 180.1720 多糖生物化學 180.1725 脂類生物化學 180.1730 酶學 180.1735 膜生物化學 180.1740 激素生物化學 180.1745 生殖生物化學 180.1750 免疫生物化學 180.1755 毒理生物化學 180.1760 比較生物化學 生物化學工程 見530·67 180.1765 應用生物化學 具體應用入有關學科 180.1799 生物化學其他學科 180.21 細胞生物學 180.2110 細胞生物物理學 180.2120 細胞結構與形態學 180.2130 細胞生理學 180.2140 細胞進化學 180.2150 細胞免疫學 180.2160 細胞病理學 180.2199 細胞生物學其他學科 180.24 生理學 180.2411 形態生理學 180.2414 新陳代謝與營養生理學 180.2417 心血管生理學 180.2421 呼吸生理學 180.2424 消化生理學 180.2427 血液生理學 180.2431 泌尿生理學 180.2434 內分泌生理學 180.2437 感官生理學 180.2441 生殖生理學 180.2444 骨骼生理學 180.2447 肌肉生理學 180.2451 皮膚生理學 180.2454 循環生理學 180.2457 比較生理學 180.2461 年齡生理學 180.2464 特殊環境生理學 180.2467 語言生理學 180.2499 生理學其他學科 180.27 發育生物學 古生物學 見170·5041 180.31 遺傳學 180.3110 數量遺傳學 180.3115 生化遺傳學 180.3120 細胞遺傳學 180.3125 體細胞遺傳學 180.3130 發育遺傳學 亦稱發生遺傳學 180.3135 分子遺傳學 180.3140 輻射遺傳學 180.3145 進化遺傳學 180.3150 生態遺傳學 180.3155 免疫遺傳學 180.3160 毒理遺傳學 180.3165 行為遺傳學 180.3170 群體遺傳學 180.3199 遺傳學其他學科 180.34 放射生物學 180.3410 放射生物物理學 180.3420 細胞放射生物學 180.3430 放射生理學 180.3440 分子放射生物學 180.3450 放射免疫學 180.3460 放射毒理學 180.3499 放射生物學其他學科 180.37 分子生物學 180.41 生物進化論 180.44 生態學 180.4410 數學生態學 180.4415 化學生態學 180.4420 生理生態學 180.4425 生態毒理學 180.4430 區域生態學 180.4435 種群生態學 180.4440 群落生態學 180.4445 生態系統生態學 180.4450 生態工程學 180.4499 生態學其他學科 180.47 神經生物學 180.4710 神經生物物理學 180.4715 神經生物化學 180.4720 神經形態學 180.4725 細胞神經生物學 180.4730 神經生理學 180.4735 發育神經生物學 180.4740 分子神經生物學 180.4745 比較神經生物學 180.4750 系統神經生物學 180.4799 神經生物學其他學科 180.51 植物學 180.5110 植物化學 180.5115 植物生物物理學 180.5120 植物生物化學 180.5125 植物形態學 180.5130 植物解剖學 180.5135 植物細胞學 180.5140 植物生理學 180.5145 植物胚胎學 180.5150 植物發育學 180.5155 植物遺傳學 180.5160 植物生態學 植物病理學 見210·6020 180.5165 植物地理學 180.5170 植物群落學 180.5175 植物分類學 180.5180 實驗植物學 180.5185 植物寄生蟲學 180.5199 植物學其他學科 180.54 昆蟲學 180.5410 昆蟲生物化學 180.5415 昆蟲形態學 180.5420 昆蟲組織學 180.5425 昆蟲生理學 180.5430 昆蟲生態學 180.5435 昆蟲病理學 180.5440 昆蟲毒理學 180.5445 昆蟲行為學 180.5450 昆蟲分類學 180.5455 實驗昆蟲學 180.5460 昆蟲病毒學 180.5499 昆蟲學其他學科 180.57 動物學 180.5711 動物生物物理學 180.5714 動物生物化學 180.5717 動物形態學 180.5721 動物解剖學 180.5724 動物組織學 180.5727 動物細胞學 180.5731 動物生理學 180.5734 動物生殖生物學 180.5737 動物生長發育學 180.5741 動物遺傳學 180.5744 動物生態學 180.5747 動物病理學 180.5751 動物行為學 180.5754 動物地理學 180.5757 動物分類學 180.5761 實驗動物學 180.5764 動物寄生蟲學 180.5767 動物病毒學 180.5799 動物學其他學科 180.61 微生物學 180.6110 微生物生物化學 180.6115 微生物生理學 180.6120 微生物遺傳學 180.6125 微生物生態學 180.6130 微生物免疫學 180.6135 微生物分類學 180.6140 真菌學 180.6145 細菌學 180.6150 應用微生物學 具體應用入有關學科 180.6199 微生物學其他學科 180.64 病毒學 180.6410 病毒生物化學 180.6420 分子病毒學 180.6430 病毒生態學 180.6440 病毒分類學 180.6499 病毒學其他學科 180.67 人類學 180.6710 人類起源與演化學 180.6715 人類形態學 180.6720 人類遺傳學 180.6725 分子人類學 180.6730 人類生態學 180.6735 心理人類學 180.6740 古人類學 180.6745 人種學 180.6750 人體測量學 180.6799 人類學其他學科 180.71 生物工程 亦稱生物技術 180.7110 基因工程 亦稱遺傳工程 180.7120 細胞工程 180.7130 蛋白質工程 180.7140 酶工程 180.7150 發酵工程 亦稱微生物工程 180.7199 生物工程其他學科 180.74 心理學 180.7410 心理學史 180.7415 普通心理學 180.7420 生理心理學 180.7425 認知心理學 180.7430 發展心理學 180.7435 個性心理學 180.7440 缺陷心理學 180.7445 比較心理學 180.7450 實驗心理學 180.7455 應用心理學 具體應用入有關學科 180.7499 心理學其他學科 180.99 生物學其他學科
『柒』 生物學與地理學有交叉地帶嗎
ibnluuwacx813722207242017-3-12 20:05:38i育
熱帶雨林氣候 馬達加斯加島東側 1、處於來自海洋的信風(北半球為東北信風,南半球為東南信風)的迎風坡,多地形雨。 2、附近海域有暖流流經,對沿岸地區有增溫增濕作用。 3、再加上地形的抬升加強了地形雨。 澳大利亞的東北部 巴西高原東南部沿海 中美洲的東北部 幾內亞灣沿岸熱帶雨林氣候緯度位置偏高 幾內亞灣暖流對沿岸的增溫增濕作用 熱帶草原氣候 東非高原 蓋亞那高原 地勢較高,氣溫隨之下降,降水也減少(改變了大氣環流狀況),形成了終年高溫、有明顯干濕兩季的熱帶草原氣候 熱帶沙漠氣候 非洲西南部沿岸 本格拉寒流的影響 澳大利亞西海岸 西澳大利亞寒流的影響、地形平坦、大分水嶺對東南信風的阻擋。 秘魯沿岸 秘魯寒流的影響、安第斯山的阻擋。 索馬里沿岸 索馬里寒流的影響,該地區呈現類似於荒漠化景觀。 塔爾沙漠 人為原因:古代對植被的破壞。 亞熱帶氣候 亞熱帶季風氣候 北美大陸東部季風氣候不顯著 海陸熱力差異:北美大陸東部的海陸熱力差異不如東亞地區那樣明顯。 氣團和鋒:北美大陸上南北屬性不同的氣團交綏,氣旋活動頻繁,季風環流遭到抑制而減弱。 地中海氣候 澳大利亞東南...
『捌』 生命科學與那些專業交叉和融合從那些方面回答生命科學在21世紀的作用和地位
有是一個糾結生科導作業的孩紙。。。自己寫吧~~~看這個問題的瀏覽次數就知道有很多人都在糾結了。。。
『玖』 考研,地理與生物的交叉學科有哪些有哪些學校可以考慮
植物地理學,園林類的,還有環境的也可以,學校就多了,但是有偏向,有點學校偏工科有內點偏理科容,你的話應該是適合考理科的,像同濟,重大之類的都是偏工科的,因為本身是由工科起家的,兒這些學科都是近些年才出來的
『拾』 生命科學與什麼學科的交叉關系及意義
物理學,但生命學可以解釋物理現象,與宇宙現象,物理學可以解釋生命現象,生命學可以解釋所有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