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業考試地理常考題
Ⅰ 地理結業考試復習題
2007年會考復習試題
湖北宜昌長陽縣都鎮灣鎮中心校 李三元
1.關於下圖中四個省的敘述,正確的是( )
A.①省是我國西南的邊疆省,它同四個國家接壤
B.②省是我國位置最偏南的省,我國最南端曾母暗沙位於該省
C.③省是我國的湖北省,簡稱鄂,人民政府駐地在武漢市
D.④省是我國的黑龍江省,它同俄羅斯和蒙古兩國為鄰
2.我國大力推行計劃生育,人口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長率明顯下降的時期是20世紀 ( )
A.70年代以來 B.50~70年代 C.50年代以前 D.90代以來
3.我國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 )
A.東南、西南、西北 B.東北、東南、西南
C.東北、西北、東南 D.東北、西北、西南
4.北回歸線自西向東穿過我國的省級行政區有( )
A.台、桂、粵、雲 B.台、粵、桂、滇
C.雲、桂、粵、台 D.滇、桂、閩、台
5.四大盆地中,海拔最高的是( )
A.柴達木盆地 B.四川盆地 C.塔里木盆地 D.准噶爾盆地
6.「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景觀是指( )
A.黃土高原 B.華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內蒙古高原
7.關於黃土高原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世界最大的高原 B.水土流失嚴重,千溝萬壑,支離破碎
C.黃土層深厚,植被覆蓋好 D.北依陰山,南鄰秦嶺
8.「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春風是指( )
A.冬季風 B.夏季風 C.偏北風 D.偏東風
9.世界上絕大多數動植物都能在我國找到適合生長的地方,主要因為( )
A.季風氣候顯著 B.氣候復雜多樣 C.夏季普遍高溫 D.雨熱同期
10.我國南水北調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
A.解決長江流域的洪澇災害問題 B.連通長江、淮、黃、海河四大水系發展航運
C.利用流域間的落差發電 D.緩解北方地區水資源不足的問題
1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福建的年降水量比新疆多 B.山西的年降水量比湖南多
C.內蒙古的年降水量比貴州多 D.廣東的年降水量比河南少
12.梅雨、伏旱是下列哪個地區特有的天氣現象( )
A.長江中下游地區 B.珠江流域 C.黃河中下游地區 D.海河流域
13.下列不屬於我國山地災害的自然災害是( )
A.崩塌 B.滑坡 C.水旱災害 D.泥石流
14.長江和黃河都流經的省區是 ( )
A.青海、甘肅 B.青海、四川 C.青海、西藏 D.四川、甘肅
15.關於我國自然資源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資源總量豐富,可再生資源眾多,人均佔有量呈不斷上升趨勢
B.由於人口增長和資源增加相互抵消,人均佔有量保持不變
C.由於我國某些資源短缺,而人口迅速增長,人均資源佔有量會大幅度下降
D.人均資源佔有量繼續減少,自然資源形勢嚴峻
16.下列地區中,缺水嚴重的是( )
A.三江平原 B.四川盆地 C.華北平原 D.東南丘陵
17.解決水資源季節變化大的措施主要有( )
A.跨流域調水 B.防治水污染 C.興修水庫 D.節約用水
18.下列對土地資源利用現狀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在荒涼的陡坡上開墾耕地
B.在宜林荒坡上植樹造林
C.農村新建的居民的住宅區,盡可能移到地形平坦的平原地區
D.為了提高草場利用率,盡量增加放牧牲畜的數量
19.下列生產過程,直接利用自然資源進行的有( )
①用焦炭煉鐵;②海產品罐頭工業;③水能發電;④廢鐵煉鋼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下列有關我國土地資源的評價,正確的有( )
A.類型齊全,給發展農、林、牧、副、漁業提供有利條件
B.各類土地比例比較合理
C.各類土地利用中保護較好
D.各類土地分布比較均勻
21.下列措施不利於節約用水的是( )
A.適當提高水價 B.實施噴灌、滴灌技術
C.大力發展重工業 D.全流域用水進行統一管理調度
22.下列自然資源,全部屬於可再生資源的是( )
A.石油、森林、煤炭、太陽能 B.陽光、土地、水、草原
C.鐵礦、天然氣、鈾礦、陽光 D.森林、水、天然氣、鐵礦
23.在我國,有許多城市是綜合交通運輸樞紐。下列城市,哪個是鐵路—水運樞紐呢?( )
A.烏魯木齊 B.武漢 C.濟南 D.北京
24有關我國交通運輸網路的分布,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東部地區交通運輸網稠密,西部地區稀疏
B.長江中下游一帶海陸空交通運輸網發達
C.我國現有的高速公路大部分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
D.西部還有部分省區未通公路
25.哪一種經濟作物,是我國南方和北方都有較大面積種植的呢?( )
A.甜菜 B.油菜 C.棉花 D.水稻
26我國農業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也面臨人口、耕地、環境等問題的嚴峻挑戰。你認為我國農業今後發展的方向應是( )
A.努力開墾荒地、林地,增加耕地面積
B.增加農產品進口量,滿足人們生活需要
C.增加農業人口的數量,以增加糧食產量
D.建立商品糧基地,發展多種經營,發展優質、高產、高效農業
27.以下有關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分布與發展特點,說法正確的是( )
A.呈現出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點
B.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多依附於中小城市
C.地理位置不同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其產業開發重點都相同
D.沿海地區多發展與軍工有密切關系的高新技術產業
28.工業布局要求合理。你認為下列哪個地區最適宜發展製糖工業呢?( )
A.華北平原 B.東北平原 C.青藏高原 D.長江中下游平原
29.與傳統工業相比,高新技術產業有自己的特點。你知道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最重要條件是什麼嗎?( )
A.自然資源豐富 B.科技力量雄厚 C.位置優越 D.勞動力資源充足
30.竹樓適合什麼地區的人們居住( )
A.熱帶雨林地區 B.熱帶沙漠地區 C.沿海地區 D.內陸地區
31.我國黃土高原的窯洞( )
A.能反映當地降水多 B.能反映當地冬暖夏涼
C.能反映當地氣候乾旱 D.能反映當地經濟發達
32.北京的古老民居——四合院,記錄的政治文化信息是( )
A.當地的氣候特點 B.當地當時的經濟水平
C.當地的地形特點 D.封建時代多代集居的家庭關系
33.某同學把某地的地理位置記作:緯度40°,東經116°,按這種記法在地球表面有( )
A.1處 B.2處 C.3處 D.4處
34.關於晝夜更替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晝夜更替的周期是12個小時 B.晝夜更替的周期是24個小時
C.邵陽每天都是6時日出,18時日落 D.晝夜更替與地球自轉無關
35.海拔較高,地面坦盪或起伏不大,邊緣比較陡峻的廣大地區,稱為( )
A.山地 B.平原 C.丘陵 D.高原
36.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平原是( )
A.華北平原 B.東歐平原 C.亞馬孫平原 D.恆河平原
37.有關經緯線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線,本初子午線是東西半球的分界線
B.經線和緯線都是圓
C.所有經線長度都相等
D.所有緯線長度都相等
38.廬山是我國夏季著名避暑勝地,主要得益於什麼因素的影響( )
A.緯度因素 B.地形因素 C.海陸因素 D.洋流因素
39.20歲的莉莉在她的國家從沒見過下雪,她最有可能來自下列哪個國家( )
A.俄羅斯 B.加拿大 C.冰島 D.新加坡
40.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 )
A.撒哈拉沙漠 B.塔克拉瑪干沙漠 C.毛烏素沙漠 D.阿拉伯大沙漠
41.下列省(區)與簡稱、人民政府駐地的連線,正確的是( )
A.廣西-桂林 B.福建-廈門 C.青海-蘭州 D.貴州-貴陽
42.海峽是海上的交通要道,位於東南亞的馬六甲海峽溝通的兩大洋是( )
A.印度洋和大西洋 B.太平洋和北冰洋
C.印度洋和太平洋 D.太平洋和大西洋
43.我國下列省級行政區中,有兩個簡稱的是( )
A.湖北、湖南 B.西藏、台灣 C.山西、吉林 D.四川、雲南
44.我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是下列中的( )
A.維吾爾族 B.壯族 C.蒙古族 D.藏族
45.我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地理界線是下列中的( )
A. 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B.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
C.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
D.青藏高原的東南邊緣-秦嶺-淮河
46.號稱世界最大生態工程的「三北」防護林,已成為一道橫在中國大地上的綠色長城,它跨越的地區是( )
A.東北、華北、西北 B.華北、華東、華中
C.華北、華東、華南 D.西北、西南、華南
47.我國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主要表現在( )
A.南方多北方少,東部多西部少 B.南方多北方少,西部多東部少
C.東南多西北少,東北多西南少 D.山地多平原少,內陸多沿海少
48.我國下列省級行政區中,台風登陸主要集中在( )
A.廣東、台灣、海南、福建 B.吉林、遼寧、黑龍江、天津
C.山東、山西、河北、河南 D.安徽、湖北、湖南、江
49.我國氣溫南北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
A.海陸位置不同 B.地勢高低不同
C.緯度高低不同 D.晝夜長短不同
50.治理黃河的根本措施是( )
A.加固黃河大堤 B.在上游修築水庫
C.搞好中游的水土保持工作 D.多挖幾條入海河道
51.下面對我國水資源和水能資源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我國水資源豐富的地區,水能資源也就豐富
B.解決我國水資源地區分布不均的主要途徑是建水庫
C.我國的水能資源,現在大部分已被開發利用
D.我國水能資源最豐富的河流是長江
52.世界上緯度最高的大洲和大洋是( )
A.亞洲和太平洋 B.北美洲和北冰洋
C.南極洲和北冰洋 D.南極洲和印度洋
53.下列句子指天氣的是( )
A.雷雨交加,電閃雷鳴 B.終年炎熱乾燥
C.終年溫和濕潤 D.終年乾旱多風沙
54.在抗擊SARS過程中,醫生需要使用廣州非典康復者的血清為北京的非典患者治療。將採集好的血清從廣州運送到北京,最合適的運輸方式是( )
A.航空運輸 B.鐵路運輸 C.公路運輸 D.水運
55.造成西北地區氣候乾旱的主要原因是( )
A.深居內陸,距海遙遠 B.緯度位置高
C.北回歸線通過 D.海拔高
56西亞和北非分布的主要人種是( )
A.白色人種 B.黃色人種 C.黑色人種 D.全不是
二、請為下列地區選擇最適宜發展的農業生產部門
⑴水土流失嚴重的坡地_________;⑵土壤肥沃,水源豐富的平原_________;⑶降水較少的西部草原_______;⑷河湖眾多的水鄉_______。把要發展的農業生產部門或農作物,布局在適宜它本身發展、生長最有利的地區,體現了農業發展要______的思想。
三、讀2007年北京—南京—上海鐵路客運部分簡明時刻表,回答下列問題。
1461次
T21次
車次
T22次
1462次
普快
特快
自北京起(千米)
列車種類
自上海起(千米)
特快
普快
北京
北京
始發站
上海
上海
上海
上海
終到站
北京
北京
15:18
18:00
0
北京
1 460
8:08
11:50
17:13
↓
147
天津西
1 313
↑
10:03
9:55
↓
376
德州
1 084
↑
7:20
21:36
22:31
494
濟南
966
3:21
5:26
2:24
↓
811
徐州
649
↑
0:28
7:48
↓
1 157
南京
303
↑
19:13
10:57
↓
1 334
無錫
126
↑
16:25
12:27
8:00
1 460
上海
0
18:08
14:35
⑴上海某公司業務員小李要去北京參加周日上午10:30的一次業務洽談,如果坐火車去,他最遲須在周______從上海出發,乘___________次列車,才能比較准時且從容地參加。
⑵返回上海時,欲在途中站台上買只德州扒雞帶給家中的父母,須選乘___________次列車。他此次往返行程共___________千米。
⑶某人16:30時有急事想從上海趕到天津,應怎樣坐列車才能較快到?
四、讀「黃河流域圖」,分析回答。(8分)
(1)圖中字母A所代表的支流名稱是 。
(2)黃河以河口作為上、中游的分界點,請用字母C在圖中相應位置標注出來。
(3)黃河憂患在上游的主要表現是 、 。
(4)黃河下游出現「地上河」的主要原因是 。
(5)黃河是我國的「母親河」,但歷史上水患嚴重。你認為治理黃河水患在中游應採取的主要措施是什麼?
五、試一試
「神舟6號」飛船的升空實現了中國幾代航天人的飛天夢。飛船的著陸必須具備4個條件:一是飛船將在這個地區上空多圈次通過;二是場地要開闊;三是地形要十分平緩,地表要足夠堅硬;四是天氣狀況要好。
你能否從地形、氣候、河流、人口方面分析選擇內蒙古中部為著陸點的理由。
① ②
③ ④
45.我國各地氣候差別很大,讀下圖回答(6分)。
⑴甲、乙兩地中一月氣溫低於0℃的是 地,氣溫年較差較小的是 地。
⑵甲、乙兩地中年降水總量比較多的是 地。
⑶兩地降水量季節變化的共同點是( )
A.各月降水都很多 B.各月降水都很少
C.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 D.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冬季
⑷甲地的氣候類型屬於下圖三種季風氣候中的 氣候。家鄉所在地的氣候是圖中的 氣候。
六、讀材料,回到問題。
材料一: 「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第三屆部長級會議」 於2006年11月4日在北京召開,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同48個非洲國家的元首、政府首腦或代表等出席了開幕式。本次峰會通過了《中非合作論壇北京行動計劃(2007-2009年)》,雙方承諾將進一步互相開放市場,擴大貿易往來。加強能源、資源領域內的合作;加強在共同感興趣的農業生物等科技領域的貿易和合作。
1)中國與非洲之間的交往是( )。(南北對話;南南合作)
2)非洲經濟發展特點是以生產加工( ) 為主。
3)列出當前非洲面臨的三大問題,並說明它們之間的關系是什麼樣的。
4)非洲中南部的氣候以 為主。
材料二:2003年8月3日18時30分,舉世矚目的2008年奧運會會徽在北京天壇揭曉,如右圖,根據圖文,回答下列問題。
(1)奧運會徽向全世界人民傳遞了大量的信息。同學們,你能從中讀出哪些信息呢?(每列一項得一分,最多可得3分。提示:可從時間、地點等方面去考慮)
(2)你能列舉三個位於北京市的旅遊勝地嗎?(共3分,多列不限)
Ⅱ 每年初中生物地理結業考最常考到的題是哪些還有可能會考到哪些范圍
經緯線必考
長江 黃河
交通運輸
美國 澳大利亞
各大洲大洋
省級地圖
黃土高原是重點
我也是地理生物結業哦親,今天剛模擬考~採納我好不好
Ⅲ 地理結業考試考什麼圖
我結業考的時候有西北地區,南南合作 南北對話 ,金磚國家,台灣,地鐵的路線圖必考無疑
Ⅳ 初中地理結業考試重點(人教版)
08年三門峽市初中地理結業考試示例
一、選擇題(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正確的。
1.由地球自轉產生的自然現象是()
A.四季變化 B.晝夜更替
C.正午太陽高度變化 D.晝夜長短變化
2.王偉一家自駕車從三門峽到開封游覽,為了保證順利到達,最適用的地圖是()
A.中國鐵路交通圖 B.中國旅遊圖
C.河南交通圖 D、河南地形圖
3.按照板塊構造學說的觀點,紅海的形成是由於()
A.板塊的上升 B.板塊的下降
C、板塊的張裂 D.板塊的碰撞
4.圖1是某地氣溫年變化曲線圖,據此判斷該地位於()
A.倫敦
B、舊金山
C.北溫帶
D.南溫帶
5.下列地區的氣候特點主要由緯度原因造成的是()
A.海南島終年如夏
B.青藏高原氣候寒冷
C.新疆地區氣候乾燥
D.威海夏季涼爽
6、竹樓式的民居反映的自然環境是()
A.炎熱多雨 B.乾燥少雨 C.四季分明 D.寒冷潮濕
7.關於發展中國家的敘述正確的是()
A.大量出口轎車、飛機等工業產品
B.服務設施齊全完備
C.大量出口石油、木材、橡膠等原材料
D.佔世界人口比重較低
8.到歐洲游覽峽灣風光,最佳的地區是()
A.地中海沿岸 B.歐洲中部
C.英國沿海 D.歐洲北部
9.受氣候條件和地形因素的影響,歐洲西部形成的傳統農業是()
A.種植業B.畜牧業C.園藝業D.漁業
10.美國農業專業化生產的好處是()
①可以緩解人多地少的矛盾②便於機械化生產③充分利用不同地區的自然
條件,提高農業生產效率④提高農業商品率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11.熱帶季風氣候分布最為廣泛的地區是()
A.中亞B西亞C.南亞D.東亞
12,以狗拉雪橇為主要運輸工具的人群分布在.()
A.東西伯利亞地區B.恆河三角洲地區
C.印度尼西亞加里曼丹島D.阿拉伯半島
13、圖2為亞洲三個人類文明發樣地,這三個地區的共同特徵是()
A.都位於熱帶地區 B.都位於濕潤地區
C.都位於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區 D.都位於乾旱半乾旱地區
14.制約俄羅斯農業發展的最主要因素是()
A.耕地不足B.熱量不定C.勞動力不足D.降水不足
15.下列河流,流人印度洋的是()
A.葉尼塞河B.恆河C.密西西比河D.亞馬孫河
16.關於我國地理位置的敘述,正確的是()
A.位於亞洲南部,太平洋西岸
B.跨北寒帶、北溫帶、熱帶
C.南北跨緯度很廣,大部分位於中緯度地區
D.北回歸線穿過我國的台、閩、桂、雲四
17、四個省區對應的簡稱,正確的是
A、①—雲②---粵③---鄂④---黑 B、①—藏②----粵③---鄂④---黑
C、①---雲②---桂③---渝④---黑 D、①---雲②----粵③---鄂④---青
18、最容易受到台風襲擊的省是
A、①B、②C、③D、④
19、我國某城市,一月平均氣溫為2.9℃,7月平均氣溫為29℃,年平均降水量為1260mm,這個城市可能是
A、沈陽 B、天津 C、海口 D、重慶
20、隨著經濟的發展,今後我國人地矛盾會進一步加劇,原因是
①我國可墾荒地少,耕地後備資源匱乏②建設用地將不斷增③隨著人口的增長,對耕地的需求量會增加④大規模的植樹造林,使土地面積迅速減少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1.有關甲、乙山脈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甲山的東側是東北平原
B、甲山是我國第一、二級階梯分界線
C.乙山與我國一月0℃等溫線大致吻合
D.乙山是半濕潤和半乾旱地區的分界線
22。在黃土高原生態環境建設中,不可取的做法是()
A.植樹種草,整修梯田B.退耕還林、還草
C.減少放牧的牲畜數量D.開墾陡坡,擴大耕地面積
23.關於三門峽地區農業的敘述,正確的是()
A.農作物的熟制是一年兩熟或三熟
B.種植業以水稻、玉米和小麥為主
C.林果業發達,主要水果有蘋果、梨、桃等
D.地形以平原為主,主要是旱田
24.珠江三角洲是我國改革開放的前沿地帶,吸引的大量資金主要來自()
A.台灣地區B.港澳地區
C.西北地區D.長江中下游地區
25.西雙版納地區迅速崛起的支柱產業是()
A.加工工業B.采礦業C.種植業D.旅遊業
26.關於長江沿江地帶的敘述,不正確的是一()
A.上游可以大力發展內河航運業
B.中上游水能豐富,水電業發達
C.上游毀林開荒,陡坡墾殖,水土流失嚴重
D.下游地區洪澇災害頻繁
27.下游流域面積小的原因是()
A.成為地上河,無支流匯人 B.近年來氣候乾旱,降水少
C.位於乾旱地區 D.近年來黃河中上游用水量過大
28.小浪底和三門峽河段水能資源豐富的原因是()
A、河流徑流量大 B、落差大 C、河道彎曲 D、河流泥沙含量小
29.河南省西部地區與東部地區相比,經濟發展的優勢條件是
A.交通發達B。能源豐富C.技術先進D.工業基礎好
30.位於三門峽最西端的旅遊景點是()
A.豫西大峽谷 B亞武山 C.三門峽大壩 D.仰韶文化遺址
第Ⅱ卷
二、綜合題
31.讀圖6,完成下列問題:(6分)
(1)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
A 洲B 洋C 海峽。
(2)在圖中北極圈上用箭頭繪出地球自轉方向。
(3)寫出圖中①點的經緯度 ;
(4)①②兩點比較,一天中見到日出較早的是 。
32.讀圖7,完成下列問題:
(l)圖中A為 島,B為 煤礦,C為 油田。
(2)在自然資源方面,兩國的主要區別是 。
(3)兩國工業分布都不平衡,日本的工業集中分布在
地區,形成這種分布特點的主要原因是 ;俄羅斯的工
業主要分布在 部分。
(4)兩國海運業發展水平不同:日本海運發達,主要原因是
;俄羅斯海岸線漫長,但海運業在交通運輸業中所佔比重不高,主要原因是
。
33.讀圖8、圖9,完成下列問題:
(1)在圖8適當位置填注波斯灣。
(2)①②③三條輸油路線中,需要繞道非洲南端好望角的是 ,主要輸往
東亞地區的是 。
(3)長期以來,中東地區成為世界關注的熱點地區,除了因為這里地處東西方交
通要道、石油資源豐富外, 、 等因素也是導致這里沖突。、戰爭頻
繁的重要原因。
(4)圖9是西亞地區的民居,其主要特點是牆厚、窗小,這與當地的自然環境有怎
樣的關系?
34.讀圖10、圖11,完成下列問題:(8分)
(1)圖10中A是 山,B是 盆地,C是 河。
(2)從圖11可以看出,新疆的綠洲主要分布在盆地的 ,原因是
35.讀圖12,完成下列各題:(10分)
(1)圖中鐵路線①是 線,②是 線。從三門峽乘火車到上海,要依次經過隴海線和 線。
(2)A、B、C三個工業基地都分布有鋼鐵工業,但發展的條件不同:A、B工業基地發展鋼鐵工業的有利條件是 ;C工業基地發展鋼鐵工業的主導因素是
。
(3)我國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解決的有效辦法是。為了緩解北方地區嚴重缺水,線路甲是正在實施的 工程。
(4)黃渤海地區漁業發達,但近年來漁業資源日益枯竭,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
因是: 。現在,每年夏季黃渤海海域都進人休漁期,在此期間,大小船
只一律禁止捕漁作業。採取休漁期制度的根本目的是( )
A.增加漁業收人 B.保證捕撈安全
C.保護漁業資源 D.降低海水污染
36.閱讀資料,完成下列各題:
國際石油價格一漲再漲,最近一年裡,我國石油產品價格也連連攀升。在我們三門峽,93#汽油年前的價格為4.78元/升,年後升至5.07元/升。油價的提高,增加了許多經濟部門的生產經營成本,從而降低了利潤…
石油是形成於漫長地質年代的非可再生資源,而且分布不均,總有一天石油資源會被開采殆盡。隨著全球能源消耗量的快速增長,大力開發使用新能源已迫在眉睫……
(1)有人說,石油價格上漲只對城市有影響,而對農村影響不大。這種說法對不對?為什麼? 。
(2)石油作為自然資源的特點是: 。
(3)目前人類已開發利用的新能源有哪些? 。
37.評價王亮同學的寒假地理活動設計方案(9分)
背景資料;王亮同學的家鄉濱河鎮王莊,坐落於東北松花江支流岸邊(如圖13)。
春節期間,王亮准備組織同組同學進行一次濱河鎮鄉土地理考察活動,擬訂方案如
下:
考察內容:人口民族 風土民情
考察路線;路線1:王莊---李村----張屯一濱河
路線2:王莊一太平山一濱河
考察方式:觀察訪問 查閱資料
考察對象:農村藝人 村委會 鎮政府 鎮文化站 圖書館
准備物品:大比例尺地圖 照相機 指南針 隨身聽 錄音機 急救箱 放大鏡等
最終成果:關於濱河鎮民俗文化的調查報告
(1)方案中不合理的考察路線是 ,理由是該線路
。
(2)准備的物品中,在考察活動時最為必要的是(至少答出三種):
。
王亮在報告中寫到:…,··濱河鎮的村莊主要分布於河流上,居民由漢、回、蒙古、
朝鮮、鄂倫春等多個民族構成。其中,王莊下面的李村以朝鮮族為主,李村右面的張
屯以回族為主。各民族雖然風俗習慣不同,但都能和睦共處……據此完成(3)(4)
題。
(3)在王亮的考察報告中存在三處地理知識方面的錯誤。在錯誤處畫橫線,並在橫線下加以改正。
(4)調查活動中,最有可能拍攝下來的符合當地特點的場景照片是(將正確選項
的字母填在括弧內)()
A.劃船、舞獅子B.堆雪人、滑冰C.摔跤、扭秧歌D.潑水、拋綉球
E.打獵、捕魚F.煮餃子、放鞭炮J.蒸年糕、唱山歌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B2、C3、C4、B5、A6、A7、C8、D9、B10、D11、C12、A13、C14、B15、B16、C17、A18、B19、D20、A21、C22、D23、C24、B25、D26、A27、A28、B29、B30、D
31、(1)北美 大西 白令海 (2)略 (3)66.5°N,45°E(4)①
32、(1)本州 庫茲巴斯 秋明
(2)日本資源貧乏,俄羅斯資源種類齊全,儲量豐富
(3)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 這里多優良港灣,便於進口原料、出口產品 歐洲
(4)多優良港灣 緯度高,氣候寒冷,海水結冰時間長
33、(1)略
(2)②①
(3)水資源匱乏 文化差異顯著
(4)牆厚可以減少白天通過牆壁傳導進入的太陽熱量 窗小可以減少白天從沙漠地區吹來的熱風
34、(1)天 准噶爾 塔里木 (2)略 (3)邊緣 水源較充足,地勢平坦
35、(1)京九 隴海 膠濟 (2)接近原料、燃料產地 接近消費市場 (3)跨流域調水 南水北調 引黃濟青 (4)過度捕撈,漲水污染 C
36、(1)不對 農業機械需要燃油,部分農資產品以石油作為原料
(2)屬於非可再生資源
(3)風能、沼氣、太陽能、核能、地熱等
37、(1)路線2,該線路考查村莊少,經過山區,交通不便
(2)大比例尺地圖、照相機、錄音機、指南針、急救箱
(3)略(4)B C F
Ⅳ 結業地理考試有哪些必考點請檢驗豐富的人告訴我 謝謝..
第五章 中國的地理差異
第一節 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
一、不同的地理區域
自然區域(如長江三角洲、熱帶)
1、區域劃分類別: 經濟區域(如工業區,經濟特區);
行政區域(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
同一個地理區域,可能同進兼有多重「身份」
(如西雙版納布依族自治州又是熱帶地區、又是旅遊區;長江
多重性: 三角洲又是農業區、又是工業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又是牧
區;東寧又是山城、黑龍江省小江南、邊境地區)
2、區域的特點:
同一類型的區域,可以劃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級別的區域
(如我國的行政區域可劃為省、縣、鄉;
級別性: 熱帶
亞熱帶
我國的溫度帶 溫帶 暖溫帶
中溫帶
寒溫帶
高寒氣候區
第一、二編碼表示省級行政區;
3、郵政編碼的含意: 第三位表示省級所轄的市;
第四位表示市所轄縣;
第五、六位表示鄉、鎮投遞局
二、我國的四大地理區域
1、劃分依據: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特點和人文地理特點的不同,將我國劃分為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
2、區域界線的確定
①西北地區和北方地區界線:基本與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界線一致,所以它的確定因素是夏季風的影響;②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界線:基本與1月0°C等溫線及800MM等降水量線一致,所以它的確定因素是氣溫和降水(即氣候) ③青藏地區與西北、南北方地區的界線:基本與我國地勢一、二階梯界線一致,所以它的確定因素是地形因素;
一 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
類別 地區范圍 南方地區:秦嶺—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東,臨南海和東海; 北方地區:秦嶺—淮河以北,內蒙古高原以南,大興安嶺和青藏高原以東,臨渤海和黃海;
自然差異 地形類型 丘陵、平原、高原、盆地 平原、高原、山地、丘陵
氣
候 氣溫 冬暖夏熱,冬季氣溫高於0℃,溫差小 冬冷夏熱,冬季氣溫低於0℃、溫差大
降水 總量多;年降水量>800MM 少;降水量<800MM>400 MM
河流流量 大 小
植被差異 亞熱帶和熱帶常綠闊葉 溫帶落葉闊葉
人
文
差
異 生
產
方
式 耕地 水田 旱地
作
物 糧食 水稻 小麥
油料 油菜 花生、大豆
糖料 甘蔗 甜菜
熟制 一年二至三熟 一年一熟或兩年三熟
生
活
習
慣 民居 屋頂坡度大、牆體高 屋頂坡度小、牆體厚
運輸 水運為主:船舶 陸運為主:火車、汽車、馬車
運動 游泳、賽龍舟 溜冰、滑雪
飲食 米飯 麵食
文
化
傳
統 劇種 越劇、黃梅戲:委婉 梆子、秦腔:高亢
樂器 簫:低頭眯眼、餘音繞梁 嗩吶:抬頭瞪眼、慷慨激昂
建築 小巧玲瓏 規模宏大
性格 含蓄 豪放
二:各區的主要地形區:
南方地區:東南丘陵、長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雲貴高原;
北方地區: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黃土高原、興安和長白山地、遼東和山東丘陵;
西北地區:內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爾盆地;
青藏地區:青藏高原、柴達木盆地;
要點四:西北和青藏地區的知識體系
高原:內蒙古高原
主要地形 准噶爾盆地
西北地區 盆地
塔里木盆地
地理位置:深居內陸,距海遙遠, 降水稀少 河流稀少
山脈對濕潤氣流的阻擋 氣候乾旱 多內流河
東西差異
(西)荒漠 荒漠草原 草原(東)
高原:青藏高原
主要地形
盆地:柴達木盆地
青藏地區 太陽能資源豐富
地勢 高 寒 牧業和河谷農業
(濕潤氣流無法到達)
干 牧業為主
三: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的農業特點及分布:
河套平原
利用黃河水
寧夏平原
西北農業區 河西走廊 祁連山冰雪融水 灌溉水源豐富 灌溉農業
天山冰雪融水
天山山麓
地下水(坎兒井)
藏南谷地
青藏農業區 (雅魯藏布江谷地) 熱量條件較好 河谷農業(青稞、小麥)
湟水谷地
第三節 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
類別 地區范圍 西北地區:昆侖山—祁連山和長城以北,大興安嶺以西; 青藏地區:昆侖山—祁連山以南,喜馬拉雅山以北,橫斷山以西
自然差異 地形類型 高原、盆地 高原、盆地
氣
候 氣溫 冬冷夏熱、溫差大 乾旱 全年低溫、溫差小; 高寒
降水 少;年降水量<400MM; 少;年降水量<800MM
河流特點 多內流河 多外流河源地(三江源)
植被差異 溫帶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高原草場
人
文
差
異 生
產
方
式 牧業 內蒙古溫帶草原牧場
和新疆山地牧場 高寒牧場
農業 綠洲灌溉農業 河谷農業
生
活
習
慣 民居 蒙古包、氈房 碉房、帳房
運輸 駱駝(沙漠之舟) 氂牛(高原之舟)
運動 蒙族:騎馬、摔跤;維族:叼羊 藏族:賽氂牛、響箭
飲食 牛、羊肉和乳製品 糌粑、青稞酒
文
化
傳
統 劇種 秦腔 藏戲(阿吉拉姆)
樂器 蒙族馬頭琴、維族手鼓 扎念(六弦琴等)
建築 便於拆遷 堅固、防寒
服飾 維族的四楞花帽和袷袢;蒙古袍 藏袍
三江源:是指長江、黃河、瀾倉江源地,發源於青藏高原,青海省境內,又被稱為中華水塔。
第六章 認識省級區域
第一節 全國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一:政治文化中心
海陸位置:華北平原北部邊緣,背靠群山,面向渤海;
(一)位置 緯度位置: 40oN、116oE(中緯度溫帶地區)
相對位置:臨河北省和天津市
(二)自然環境特徵
類型:以平原、山地為主;三面環山(西部為太行山余脈西山,東北部為燕山);
地形
地勢:西北高東南低。
類型: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氣候
特徵:冬季寒冷乾燥,夏季高溫多雨;冬夏長,春秋短;
所屬水系:海河;
河流 主要河流:潮白河、溫榆河、永定河三大河流;
河流流向:發源於北部和西部山地,向東南匯入海河注入渤海;
全國最大的鐵路樞紐(有京滬、京九、京哈—京廣、京包—包蘭、京通線等)
(三)交通 全國最大的航空港之一(有多條國際航線通向世界各地);
公路密度全國最大(有多條高速公路連接全國各地);
雖地處內陸,但距海只有150千米;
政治中心;
(四)北京的城市職能 文化中心;
國際交往中心;
1、政治中心:中國最高權力機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中國的最高行政機關——國務院以及黨中央等所在地。
2、文化中心:是全國高等學校最集中的地區,有高等院校120多所,科研院所170多個;有各類博物館120多個;有眾多的體育場館和國家級文藝團體等。
3、國際交往中心:有許多外國大使館、國際組織代表機構,海外企業代表機構,外國新聞駐京記者站等。
二、歷史悠久的古城
1、北京建城歷史:我們的遠古祖先早在約70萬年前就開始在這里生活。到了3000多年前的周武王時為薊城,先後有金、元、明、清個代在此建都。
2、北京舊城的格局:至元、明兩代基本形成。舊城格局的特色是皇宮外面有皇城,皇城外面有都城。城內建築排列成棋盤狀,皇宮居於城市的中心,通過中心有一條南北延伸並使城市左右對稱的中軸線,成「凸」字軸線形。
3、北京的名勝:長城、明清故宮、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頤和園、天壇、十三陵等先後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三、建設現代化大都市
1、現代化都市布局:以舊城為中心向四周擴展,興建了許多新區和衛星城。由環路和放射路組成的快速路系統,將城區各個部分以及城區和郊區連在一起。
另外,二環路是以舊城城牆為基礎的,說明「歷史」對「今天」有著深刻的影響。
2、都市建設的成就:保持舊城基本格局和原有風貌,重要的古建築、園林和特色街區等得到了保護和修繕。興建了地下鐵道、奧林匹克體育中心、中華世紀壇以及一些高級旅遊飯店和住宅小區等現代建築。傳統建築和現代建築交相輝映,既具文化特色,又顯時代風貌。
3、都市建設的發展方向:一方面,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規劃和建設包括中央商務區、國際傳媒大道等在內的重點功能區,以及城市快速軌道交通和高速公路;另一方面,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服務質量,建設人與環境和諧共處的城市環境。
【習題解答】第23頁活動題,第1題
⑴自遼代以來,北京舊城在空間上是如何變化的?
答:從遼南京城原址,范圍不斷擴大,並逐漸向北、向東遷移。至明清時期又向南縮,並在城南加築了外城而成「凸」字形。)
【探究題】
北京的地理位置有什麼優越性?
答:①地處中緯度暖溫帶,雖居內陸但距海不遠,冷熱、干濕都適中,適合城市發展;
②背靠群山,易守難攻,具戰略優勢;③西靠黃土高原能源基地,北抵是內蒙古牧區,南鄰糧、棉、油等物產豐富的華北平原,為其經濟發展、城市建設和人民生活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第二節 特別行政區——香港和澳門
一、人多地狹
位 置 范 圍 人 口 面積 人口密度 經濟特點
香
港 珠江口東側,鄰廣東省深圳市 香港島、九龍半島、新界及附近200多個島嶼 666.5萬
98%華人 1098 km2 6070人/ km2 以轉口貿易為主
澳門 珠江口西側鄰廣東省珠海市 澳門半島、凼仔島、
路環島三部分 43.8萬
95%華人 25.4 km2 17244人/ km2 以博彩旅遊業為主
歷 史
回 歸 時 間 曾屬國家 侵佔時間 制度(一國兩制) 區 旗
香港 1997年7月1日 英 國 150多年 資本主義制度 紫荊花
澳門 1999年12月20日 葡萄牙 400多年 資本主義制度 白蓮花
二、港澳與祖國內地的密切聯系
(一)港澳地區第三產業發達:
1、香港是國際貿易中心、運輸中心、金融中心、信息服務中心、和旅遊中心;
2、澳門以博彩旅遊業為支柱產業;
(二)香港與祖國內地的經濟合作:優勢互補、互惠互利;
1、祖國內地自然資源、勞動力資源豐富廉價2、香港擁有豐富的資金、技術、人才和管理經驗;目前,香港大約80%以上的生產、生活資料來自祖國內地,80%以上工業已轉移到祖國內地。
(三)轉口貿易:是指從一國購進商品後,不在本地銷售,而直接賣到其他國家的貿易形式。
香港是世界著名的轉口貿易中心,轉口貿易占其出口總額的80%左右。祖國內地是香港最大的轉口貿易夥伴。
【探究題】
1、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的象徵意義
答:紅旗代表祖國,紫荊花(香港市花)代表香港,紫荊花紅旗體現了香港是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體現了香港在祖國懷抱中興旺發展的景象。花蕊上的五角星,體現了香港人心向祖國;花呈白色有別於其他部分的紅色,體現「一國兩制」。
2、澳門特別行政區區旗的象徵意義
答:綠色代表和平、代表祖國大地;五星代表統一的中國;三朵含苞待放的白蓮花(澳門市花)象徵澳門特區是由三個島嶼組成的吉祥之地;水波表示其臨海的位置。
第三節 祖國的神聖領土——台灣省
一、 祖國神聖的領土
(一)概況:
海陸位置:在我國東南海洋中;北臨東海東臨太平洋,南臨南海,西臨台灣海峽。
位置 緯度位置:北回歸線穿過中南部,位於22oN—25 oN之間的低緯度熱帶亞熱帶地區。
相對位置:西隔台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
范圍:包括台灣島、澎湖列島、釣魚島等許多小島。
面積:36000平方千米,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島嶼。
人口:2200多萬。漢族佔97%,為福建、廣東移民後代。
(二)自然環境特徵
地形:以山地為主(由中央山脈、阿里山脈、台西丘陵等組成的台灣山脈,其主峰玉山)
氣候:熱帶和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濕潤。
植被:種類豐富,山地自然帶垂直變化顯著。樟樹是著名樹種,樟腦產量居世界首位。
河湖:濁水溪、日月潭。
二、 美麗富饒的寶島
1、自然環境優越,森林、礦產和水產等資源十分豐富,被譽為「祖國東南海上的明珠」。
2、屬熱帶亞熱帶氣候,溫暖濕潤。西部平原土地肥沃,盛產稻米、甘蔗、茶葉、熱帶亞熱帶水果。有「海上米倉」、「東方甜島」、「水果之鄉」之美譽。
3、森林面積廣闊,森林覆蓋率達1/2以上,有「亞洲天然植物園」、「森林之海」之稱。
4、四面環海,淺海灘塗廣闊,海鹽事業發達,有「東南鹽庫」之稱。
5、礦產資源豐富,有煤、鐵、銅、錳、石油、天然氣等。
三、出口導向型經濟
(一)經濟特點:
20世紀60年代以前:以農業和農產品加工為主,出口蔗糖、菠蘿、稻米、樟腦等。
20世紀60年代以後:重點發展出口加工工業,形成「進口—加工—出口」型經濟。
(二)新竹科學園區
1、「台灣矽谷」,是台灣高新科技產業的代表。
2、成功的原因:
①高素質的從業人員;②低生產成本;③政策強力支持;④便利的運輸系統。
【習題解答】第38頁活動題,第一題
⑴台灣的工業主要分布在哪幾個城市?
答:台北、台中、高雄等城市。
⑵這幾個工業城市的分布有什麼共同特點?
答:都分布於台灣西部平原的沿海地區。
⑶這種分布特點的形成,可能受哪些條件的影響?
答:①從地形來看,這些城市都位於平原,地勢平坦、土壤深厚肥沃,農業發達,這為城市的形成、工業的發展奠定了豐富的物質基礎;
②從開發歷史看,西部與祖國大陸隔海相望,相距較近,是大陸移民首先到達、最早開發的地區,開發歷史悠久;
③由於西部地區自然條件優越,農業發展早,人口稠密,勞動力豐富,市場廣闊,促進了城市和工業的發展;
④這些城市多為沿海城市,交通便利。
【探究題】
舉例說明台灣與祖國大陸的密切聯系,是祖國領土不可分割的部分。
答:①約在幾百萬年以前,由於地殼運動,部分陸地下沉,海水進入,形成了台灣海峽,台灣島才與大陸分離。但是,眾多考古成果表明,海峽兩岸在經濟、文化上的聯系從未間斷。
②目前,台灣省的居民中,漢族約佔97%,他們主要是明清以來福建、廣東兩省移民的後代,大部分還保留著鄉音。
③台灣,在我國史書記載中曾稱夷洲,明代始稱台灣。歷史上曾多次遭受外來侵略。1661年鄭成功率兵趕走荷蘭侵略者,收復台灣。1885年清政府正式設台灣省建制。1895年台灣被日本侵佔,直至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才回歸祖國。
④台灣和福建等省許多居民都共同尊奉媽祖。
第四節 西部開發的重要陣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一、 高山、荒漠和綠洲
海地位置:位於我國西北邊陲,深居內陸,距海遙遠;
位置: 緯度位置:36No—48oN之間,位於中緯度溫帶地區;
相對位置:鄰蒙、俄、哈;吉、塔、阿;克什米爾屬印巴(是我國鄰國最多的省區)。國內鄰青、藏、甘三省區。
一、新疆概況 面積:160多萬平方千米,全國最大
地廣人稀
人口:1934萬人,密度:12人/km2
民族:以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漢族等為主
二、自然環境特徵
阿爾泰山
准噶爾盆地
地形: 天山 三山夾兩盆
塔里木盆地
昆侖山
深居內陸 地形閉塞
氣候:溫差大 乾旱
距海遙遠 山地、高原屏障
河流:多內流河,有我國最大內流河——塔里木河
植被:以荒漠為主,還有山地草場、綠洲
二、富有特色的綠洲農業
1、 農業特色:綠洲農業(農業分布在綠洲上)。
2、 綠洲發展農業的條件:夏季高溫,光照充分,晝夜溫差大,有灌溉水源。
3、 主要農作物:小麥、玉米、高粱等。
4、 特色農產品:棉花、甜菜和多種瓜果(哈密瓜、葡萄)。
5、特色灌溉工程:坎兒井(收集地下水)
三、潛力巨大的能源開發
1、油氣資源的分布:塔里木盆地、准噶爾盆地,儲量約佔全國陸地總儲量的1/3。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氣儲量佔全國總量的22%。
2、西氣東輸工程:
⑴路線:西起新疆(輪南)東到長江三角洲(上海),途經新、甘、寧;陝、晉、豫;皖、蘇、滬
⑵意義:①可使西部地區的天然氣資源得到大規模開發,使天然氣產品大量運輸到東部市場,增加西部的財政收入,帶動相關行業的發展,增加就業機會;
②能夠緩解東部地區的能源短缺問題,天然氣是清潔能源,對於東部地區的環境改善十分有益。
③將促進塔里木盆地周圍城市、鄉村使用天然氣等潔凈能源,緩解周邊地區因薪柴砍伐而帶來的環境壓力。同時,工程的實施將帶動地方經濟迅速發展,並在環境的治理上加大投入力度。
【習題解答】第42頁第2題
(1)說明塔里木盆地的人口城市和交通設施分布的主要特點,並分析原因。
答:塔里木盆地的人口、城市、和交通設施都分布在盆地周圍的山麓地區。因為,這些地區有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等水源,而孕育了片片綠洲。這些綠洲是本區重要的農業區,養活了眾多人口,人們在這里生產和生活,建立了自己的家園和城市。而交通設施是加強人類活動和地域聯系,促進工農業生產和方便人民生活的一種主要方式,因此,交通設施的分布與人口、城市密不可分,多沿盆地邊緣分布,將人口、城市和經濟活動集中的綠洲聯系起來,既靠近水源,也帶動了城市和經濟的發展,方便了人民生活。
(2)新疆的綠洲相互之間距離遙遠,這對當地的社會經濟發展會有怎樣的影響?怎樣改善?
答:各綠洲之間相距遙遠,這勢必導致新疆的物流、人流不暢,信息通達度較差,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極大地影響、制約新疆的經濟發展。面對這種境況,應從實際出發,加大新疆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擴大新疆的對外交流加快經濟發展速度。
(3)荒漠化最容易在哪些區域發生?人們在這些地區生產、生活時,應注意什麼問題?
答:荒漠化最容易發生在綠洲的邊緣地區。因為綠洲邊緣緊連沙漠,一旦環境被破壞,地表缺少植被的保護,就會被沙漠侵蝕而導致荒漠化。所以,人們在此生產和生活時,要從多方面著手,如培養優良畜種,合理放牧、輪牧;採用先進的灌溉方式,節約用水;植樹種草,防風固沙,防止土地荒漠化;做到人類與環境和諧相處,共同發展。
【探究題】新疆瓜果特別甜,顏色也特別鮮艷,棉花質地也特別優良的原因是什麼?
答:因為新疆深居內陸,屬溫帶大陸氣候,降水少,溫差大。由於氣候乾旱,所以本區雲量少,日照強烈,有利於瓜果著色;白天光合作用強,瓜果可以積累大量糖分,而夜晚氣溫低,農作物呼吸作用弱,減少了糖分的消耗,因此瓜果顏色特別鮮艷且特別甜,
而棉花是一種喜熱喜水又喜光照的作物,本區夏季高溫,光照強烈,雖降水少,但有穩定的灌溉水源,所以成為我國優質的長絨棉產區。
北京的世界之最:
①天安門廣場:世界最大廣場;
②故宮:世界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宮殿建築群;
③萬里長城:世界最長的防禦城牆,最偉大的人造工程;
④天壇:世界上最大的壇廟建築群和祭天建築群;
⑤頤和園:世界上造景豐富,建築集中,保存最完美的皇家園林;
⑥北海:世界上最悠久的古典皇家御苑;
⑦十三陵: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帝王陵寢群;
⑧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世界上發現直立人化石、用火遺跡和原始文化遺存最豐富的古人類文化遺址;
⑨京杭運河:世界最長的運河;
第七章 認識省內區域
第一節 面向海洋的開放地區——珠江三角洲
一、對外開放的前沿
(一)概況:
海陸位置:位於廣東省的東南部,珠江下游,臨南海;
1、位置: 緯度位置:北回歸線以南的低緯度熱帶地區;
相對位置:毗鄰港澳,與東南亞地區隔海相望。
2、地形:以平原為主
3、氣候:熱帶季風氣候,終年高溫多雨,分旱雨兩季,降水集中在夏季;
(二)對外開放的有利因素
1、區位因素:位於廣東省的東南部,珠江下游,臨南海;毗鄰港澳,與東南亞隔海相
望,海陸交通便利,被稱為我國的「南大門」。
2、人文因素:具有對外開放的歷史傳統;是著名僑鄉,吸引大量海外華人、華僑投資;
3、政策因素:1980年我國最早建立的4個經濟特區,其中深圳、珠海就位於本區。1985
年,整個珠江三角洲地區被辟為沿海經濟開放區。至此,本區形成了一個包括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經濟開放區在內的多層次的開放體系。
二、外向型的經濟
(一)外向型經濟:是一種以加工製造業為主導產業,以出口外銷為經營方向的經濟。
(二)地域分工與合作的獨特模式——「前店後廠」;優勢互補、強強聯手。
1、港澳地區為前店:利用海外貿易窗口優勢,承接海外訂單,提供樣品、設計和技術管理人員,控制產品質量,進行市場推廣和對外銷售。
2、珠江三角洲地區為後廠:利用土地、自然資源和勞動力優勢,進行產品的加工製造和裝配。
三、城鎮的發展
1、城鎮發展的標志:土地利用方式的顯著變化(農業用地被改變為工業、交通和城市建設用地)。
2、城鎮發展的原因:
①珠江三角洲地區加工製造業的發展,促進了餐飲、娛樂、運輸等服務業的發展;
②非農產業為當地剩餘勞動力提供了大量就業機會,而且還吸納了數百萬外地勞動力;
③非農產業的發展和人口的遷入,珠江三角洲才有越來越多的農業用地被改變為工業、交通和城鎮建設用地;
④非農業用地散布在城郊和鄉鎮,與尚存的農業用地相鄰,形成了居住用地、工業用地、基礎設施用地和農業用地交錯分布的獨特土地利用景觀,有力地促進了城鎮的發展。
【習題解答】第54頁 活動題 第三題
我國地區差異巨大,各地依託不同的條件,可以發展具有不同特色的經濟。結合以前學過的知識,試比較珠江三角洲和遼中南地區經濟特色和條件的差異。
地區 產業特色 主要產業部門 依託的地理條件
珠江
三角洲 以輕工業為主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家電、服裝、食品、玩具、電子通信設備 鄰港澳東南亞,是著名的僑鄉,利用外資發展外向型經濟,海陸交通便利
遼中南 以重工業為主
的工業基地 鋼鐵、機械、石油、化工、船舶製造 煤炭、鐵礦、有色金屬等資源豐富,海陸交通便利,有等於發展重工業
第二節 西南邊陲的特色旅遊區——西雙版納
一、豐富的旅遊資源
(一)概況
海陸位置:位於橫斷山脈南端,雲南南部,我國西南邊陲,雖居內陸,但距印度洋和太平洋不遠;
1、位置 緯度位置:位於北回歸線以南的低緯度熱帶地區;
相對位置:南部和寮國、緬甸接壤,還以瀾滄江——湄公河與泰國、越南、柬埔寨等國水路相連;
2、地形:以山地為主,地處橫斷山南端;
3、氣候:熱帶季風氣候;終年高溫多雨,分旱雨兩季,降水集中在夏季;
4、植被:熱帶季雨林;
(二)豐富的旅遊資源
1、邊境旅遊資源:鄰寮國、緬甸,與泰國、越南、柬埔寨水路相連。有境外旅遊優勢;
2、植物資源:是我國除海南省之外,原始熱帶季雨林保存最為完整的地方,植物的種類繁多,有「熱帶植物園」之稱。
3、動物資源:這里自由自在地生活著上千種動物,其中有亞洲象、綠孔雀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有「熱帶動物王國」之稱。
4、人文資源:這里是一個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傣族、哈尼族、布朗族等13個少數民族在這里和睦相處,創造並保留了各自別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和風土人情。
(三)蓬勃發展的旅遊業
1、產業結構的變化:
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前,以農業生產為主;
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後,旅遊業成為支柱產業。先後建成了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傣族園、野象谷等一大批國家級旅遊景區和多條州內、邊境旅遊精品線路。
2、旅遊業發展的意義:帶動了交通運輸業、商業、城市建設、房地產業、賓館飯店等服務業的發展,增加了就業機會和人均收入,改善了人民生活,促進了西雙版納的經濟發展。
(四)旅遊業的發展呈下滑趨勢的原因
1、周邊州縣旅遊景區增多,市場競爭日趨激烈;
2、景點分散,沒有規模,旅遊接待未能國際化,國際市場競爭實力差;
3、不法商販誘騙遊客,影響了市場聲譽;
4、景區對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壓力較大;
5、景觀大同小異,無特色,缺乏吸引力
Ⅵ 初中史地生結業考試題,地理試題要地圖多的
難點的話,可以買5年中考年模擬。有人推薦買3年中考2年模擬。你可以自己網路看看。
你放心,這的確是一本好書,這本書里集合了最近的中考題,還有一些平時的練習冊立都沒有的各地的模擬題,每章裡面都會有對於這種題型的講解與注意,中考的每種題型這本書里都有練到,而且英語的話每頁都有一塊地方講解各種片語句型,非常適合復習練習。 至於效果嘛!我想是因人而異的,看你信心滿滿的,我想應該會有很大...顯示全部 你放心,這的確是一本好書,這本書里集合了最近的中考題,還有一些平時的練習冊立都沒有的各地的模擬題,每章裡面都會有對於這種題型的講解與注意,中考的每種題型這本書里都有練到,而且英語的話每頁都有一塊地方講解各種片語句型,非常適合復習練習。
至於效果嘛!我想是因人而異的,看你信心滿滿的,我想應該會有很大進步。
我想,一年的時間,足夠你用了!
最後,祝你順利簽約!收起 20|2009-07-23|來自網路知道|原問題:三年中考,五年模擬回答2沒必要,我是才初中畢業,我室友就買了這些書,我也看過一些,我覺得5年中考3年模擬要細致些,有很多內容,題量很大,具體,書也很大一本。我覺得初三了,老師布置的作業也很多,需要的時間也很多,反正我是不喜歡做很多的。如果你想要做題量大的可以用5年中考3年模擬。看你自己需要什麼,如果老師布置的做了,想要做些...顯示全部 沒必要,我是才初中畢業,我室友就買了這些書,我也看過一些,我覺得5年中考3年模擬要細致些,有很多內容,題量很大,具體,書也很大一本。我覺得初三了,老師布置的作業也很多,需要的時間也很多,反正我是不喜歡做很多的。如果你想要做題量大的可以用5年中考3年模擬。看你自己需要什麼,如果老師布置的做了,想要做些難題3年中考2年模擬,畢竟是精華...收起 9|2011-07-28|來自網路知道|原問題:5年中考3年模擬 和 3年中考2年模擬回答3這本書很不錯的 都是最新中考真題 按專題來劃分 1. 語數英 理化 都有 2.英語裡面的語法講解和一些考試綱要上有而書中沒有出現或很少出現的片語的列舉很棒 3.書挺厚.進步是要看個人的努力,不是說把這本書做完就一定會有進步,關鍵要在做題中總結,不能為了做題而做題,要學會舉一反三。因人而異,所以對你的效果也不敢妄...顯示全部 這本書很不錯的 都是最新中考真題 按專題來劃分
1. 語數英 理化 都有
2.英語裡面的語法講解和一些考試綱要上有而書中沒有出現或很少出現的片語的列舉很棒
3.書挺厚.進步是要看個人的努力,不是說把這本書做完就一定會有進步,關鍵要在做題中總結,不能為了做題而做題,要學會舉一反三。因人而異,所以對你的效果也不敢妄言
初三挺重要,要為中考提前准備收起 2009-07-23|來自網路知道|原問題:三年中考,五年模擬回答4這本書確實很好,不管是學得如何的學生都可以用這本書,學習好的話找不到其他練習就可以用這本.如果你偏理,用這本能給你足夠的練習量去鞏固基礎,基礎很重要,但你想提高自己的解壓軸題的能力,建議看一些奧賽書,雖然裡面有很多會看不懂,做多了是可以培養解題思路的,對做壓軸題沒有思路有幫助.當然五三里也有各省市的壓軸題,...顯示全部 這本書確實很好,不管是學得如何的學生都可以用這本書,學習好的話找不到其他練習就可以用這本.如果你偏理,用這本能給你足夠的練習量去鞏固基礎,基礎很重要,但你想提高自己的解壓軸題的能力,建議看一些奧賽書,雖然裡面有很多會看不懂,做多了是可以培養解題思路的,對做壓軸題沒有思路有幫助.當然五三里也有各省市的壓軸題,精選的也很有挑戰性,做那裡面的也行(五三里各省壓軸題都會做的話中考是肯定做得出來了).
不過五三我是用文科的,英語聽說很好,總結什麼的都很詳細,英語用它是不錯的選擇.
如果一年內都用的話,而且認真,收獲是非常大的,至於進步多少要看你的努力程度,包括你上課的認真.假如用了一個學期沒什麼變化的話,就不要用了,尤其是理科.不過好學生是不會沒效果的,要根據自己情況合理使用,不要整天埋在那本書裡面,有一兩本另外的最好(五三也有缺點,是什麼我也不太清楚,有些老師並不推薦這本書,我那裡理科的老師沒一個推薦的)重要的是肯刻苦就行.
總之人的努力是會有收獲的,這並不體現在練習的好壞上,課上認真聽,作業認真完成,堅持不懈,這些都很有幫助.願你的付出能有回報吧.收起 2009-07-23|來自網路知道|原問題:三年中考,五年模擬回答5我個人認為很好,我每年全主課都買 ,不過我認為題有點簡單。我初一時就能做初二的題了。但是我做了以後確實成績提高不少。每一本書都有許多中考和經典題。 祝你用此書成績越來越好2009-07-23|來自網路知道|原問題:三年中考,五年模擬回答6英語不錯 整體還好啦..抓住老師講的最重要,買可以,但一定要善始善終,因為書都很厚,看不完的……2009-07-23|來自網路知道|原問題:三年中考,五年模擬查看更多推薦回答
中考復習資料《5年中考3年模擬》和《3年中考2年模...問:中考復習資料《5年中考3年模擬》和《3年中考2年模擬》那種更好? 我們這...答:五三好,能接觸到比較全面的題,涵蓋的知識面很廣,答案有而且很厚,講解的很全面,值得一試2010-10-03回答者: 瓦咔咔08264個回答175年中考3年模擬 3年中考2年模擬哪個好?答:很多學校是要求兩個都做的 難度差不多 因為兩本書不少重題 五三面更廣 三二更細 感覺3+2的分析更好 配套練習也不錯 如果不都做推薦3+22011-08-22回答者: 團隊之亡6個回答6
Ⅶ 地理結業考試的復習資料
讀右圖信息,完成31——32題
31.關於圖中區域特點說法正確的是
A 北極熊是該區域的代表動物
B該區域降水豐富,是淡水資源寶庫
C 該區域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區
D 該區域被北冰洋、太平洋、大西洋環抱
32.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甲地有極晝極夜現象
B 甲乙丙丁均在S點的正北方
C 七八月是去該區域科考的好時期
D 所有的緯線交匯在S點
為了應對全球變暖的危機,2009年12月7日至18日192個國家官員們在丹麥哥本哈根召開聯合國氣候會議,在這次會議中,美國、日本、歐洲西部等國家假借推行低碳經濟,試圖阻礙中國、印度、巴西、南非等崛起的基礎四國的經濟發展。根據右圖,完成33—36小題。
33.有關丹麥首都哥本哈根的位置描述,正確的是
A. 經緯度位置是(12°34'W, 55°43'N) B.地處中緯度地區大陸西岸
C 丹麥瀕臨太平洋 D. 位於西半球、北半球
34.有關丹麥所在區域的特徵,敘述正確的是
A.農業生產以種植業為主 B.年降水量自西向東增多
C.分布著最典型的溫帶季風氣候
D.是世界上發達國家最集中的地區,歐盟是當地國際性組織
35.丹麥哥本哈根氣候會議召開期間,地球公轉位置在
A.a點附近 B.b點附近 C.c點附近 D.d點附近
3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美國、日本、歐洲西部多為發達國家
②中國、印度、巴西、南非基礎四國為發展中國家
③習慣上把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對話成為南南合作 ④習慣上把發展中國家之間的互助合作成為南北對話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37.關於亞洲各地理要素間因果關系描述不正確的是
A 中部高四周低的地勢導致河流呈放射狀分布
B 南北跨緯度廣形成了復雜多樣的氣候類型
C 多樣的地域文化造成亞洲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
D 季風氣候顯著使得亞洲東部、南部水旱災害頻發
38.下列國家中工業分布與其他國家不同的是
A俄羅斯 B日本 C印度 D巴西
39. 世界不同地區的人種和文化有很大的差異,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歐洲與中東地區都是以白色人種為主,均信奉基督教B 巴西的人種單一,白種人為主
C 撒哈拉以南非洲是世界上黑種人的故鄉 D 東南亞的居民以白色人種為主
由於索馬裏海盜猖獗,中國等國家紛紛派軍艦到亞丁灣和阿拉伯海海域護航。下圖是我國軍艦護航路線示意圖。據圖回答40—42題。
40.索馬里這個國家所在的大洲是
A歐洲 B非洲
C亞洲 D大洋洲
41.圖中①②③④,表示馬六甲海峽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2.軍艦經過馬六甲海峽時,戰士們看到一艘裝載原油的日本油輪,這艘油輪中的原油可能來自甲、乙、丙、丁中的何地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下列的英文名稱首字母組合而成的「BRICs」一詞,其發音與英文中的「磚塊」(bricks)一詞非常相似,且同為當今世界最具活力的新興經濟體,故被稱為「金磚四國」。請同學們據此並結合所學知識回答43——44題:
43.「金磚四國」各具特色,以下有關四國自然地理特徵描述正確的是
A.根據輪廓可以判斷①為印度,②為俄羅斯,③為巴西,④為中國
B.上述四國在海陸位置方面具有相似性,都有較長的陸疆和海岸線
C.以上四國都有大部分國土地處熱帶地區,以熱帶氣候為主
D.「金磚四國」各國地形組成中均有廣袤的平原,因此各國均耕地面積巨大
44.圖中各國的重要緯線,描畫正確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5. 「金磚四國」各國的經濟發展均獨具特色,以下有關四國經濟發展描述正確的是
A.巴西是發展中的工農業大國,原子能、航天、計算機軟體等高科技領域成就突出
B.國內豐富的礦產資源,為俄羅斯重工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C.水稻和小麥是印度主要糧食作物,人口壓力使印度糧食不能自給
D. 我國內陸地區集中了工業最發達的經濟核心區
46. 關於下列國家之最,描述正確的是
A.俄羅斯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 B.巴西有世界上最長的亞馬孫河
C.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資源消耗國和廢物排放國 D.印度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
47.關於下列世界之最說法正確的是
A裏海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 B亞馬孫平原是世界面積最大的平原
C青藏高原是世界面積最大高原 D中南半島是世界最大半島
48.對於世界區域地理特徵的描述,正確的是
A歐洲西部以單一商品經濟為主,有繁榮的旅遊業
B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口、糧食與環境之間的矛盾突出
C中東地處亞非歐三洲、大西洋與太平洋兩洋之間的位置
D東南亞的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
49.同學在超市買到下列四種商品,其中產地標注錯誤的是
A. B.
C. D.
2010年我國先是遭遇西南大旱;進而是一場前所未有的沙塵暴席捲半個中國,進入4月5月,南方部分省份又遭遇水災,這一切都與影響我國的季風有關,據此完成50_51題
50.下列能給我國帶來降水的季風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1.中國沙塵天氣發生時,其沙源大部分來自西北荒漠或黃土高原,據此判斷,給我國帶來較強沙塵暴的風是
52.右圖表示我國土地資源的分布情況,下列選項與圖中內容相符的是
A. 水田 旱地 林地 荒地
B. 水田 旱地 林地 草地
C. 旱地 水田 荒地 草地
D. 旱地 水田 荒地 林地
53.讀長江水系示意圖,對各河段的描述,正確的是
A.河段①水能豐富
B.河段②不利於水運
C.河段③已成地上河
D.圖中水利樞紐是小浪底
54.2010年3月27日,有世界自然基金會發起的「地球一小時」活動在全球展開。全球上千個城市,在當地時間20點30分熄滅電燈,關閉電源至21點30分恢復正常。活動當天,北京日落時世界某城市開始熄滅電燈,該城市可能位於
A美國 B歐洲西部 C印度 D澳大利亞
55.根據下列內容,判斷圖(1)中①②③與圖(2)中的甲、乙、丙三地的組合最有可能的是
A ①為丙地,②為乙地,③為甲地
B ①為乙地,②為丙地,③為甲地
C ①為甲地,②為丙地,③為乙地
D ①為丙地,②為甲地,③為乙地
第Ⅱ卷 (非選擇題 共90分)
56.(5分)關注世界盃,判別信息正誤。第十九屆世界盃足球賽將於 2010年6月11日 在南非的九個城市的十座球場舉行,其中開普敦(見圖)是承辦城市之一,開普敦的拉比與北京的小王是一對網友,他們之間有一段對話,其中有五處錯誤,你能找出並修正嗎?
拉比:小王,你要熬夜看球賽了,我們之間的時差是地球公轉引起的。
小王:進入六月,北京和開普敦就到夏季了,看球別忘防暑降溫啊。
拉比:我去過北京,氣候和開普敦差異真大,北京雨熱同期,開普敦雨熱不同期,開普敦是亞熱帶季風氣候。
小王:我在地圖上仔細看過開普敦的位置,向東就到了印度洋,向西就到了太平洋。
拉比:我們就在好望角附近,經常看到來自中東巨型油輪駛向日本和中國呢!
小王:作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承辦世界盃很不容易,安保是關鍵。
拉比:有機會承辦世界盃,我們跟過節一樣開心。我唯一擔心的是開賽後開普敦正值雨季,賽事會不會因大雨而延誤。
錯誤一: ,修正:
錯誤二: ,修正:
錯誤三: ,修正:
錯誤四: ,修正:
錯誤五: ,修正:
57.(7分)下圖為我國某地等高線地形圖,根據圖中信息,判斷正誤,對的打「√」,錯的打「×」。
(1) 甲地的經緯度是24.5°N,115°E。 ( )
(2) 乙地位於山脊上。 ( )
(3) 丙地在甲地的東北方向。 ( )
(4)小麥是該地主要的糧食作物,油菜是該地區主要的油料作物。 ( )
(5)該地區河流汛期短,降水是其補給形式。 ( )
(6)丙地氣溫比乙地低2.4°C。 ( )
(7)該地不可能位於山西省。 ( )
58.(9分)回顧歷史,了解區域。定位、分析、比較是學習區域地理的重要方法,仔細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唐代玄奘,翻山越嶺,穿過茫茫沙漠,歷經艱辛,到達天竺國,取得真經,成為當時享譽盛名的那蘭陀寺著名法師。
(1)(3分)區域定位:寫出A國家的名稱;C地形區和D山脈的名稱。
(2)(4分)C區域沙漠廣布,你能解釋原因嗎?(友情提示:從位置、地形、氣候、植被等方面分析)
(3)(2分)A國家和B國家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方面有著許多相似之處,請你各說出一處。
在自然地理方面的共性:
在人文地理方面的共性:
59.(共9分)環球掠影。小明同學收集了許多印製著中外聚落特色建築的明信片。六一期間,他選取了一些寄給了好朋友們。
(1)請將上列明信片中的景物與它們代表的地區進行連線。(4分)
A 黃土高原窯洞
B 中東村莊
C 阿拉斯加冰屋
D 東南亞高架屋
(2)請你選出其中一張明信片,寫出該聚落形成的原因。(友情提示:要體現自然環境與建築特色之間的關系。
(3)判斷小明在旅遊時,可能還會在下面哪個氣候區中發現類似明信片A中的聚落建築
(填序號),簡單說明你的選擇理由
。
60.(12分)實地觀察。上海世博會將於今年5月1日至10月31日舉辦,家住延安的小明打算五一期間乘火車去上海參觀世博會,沿途欣賞自然風光。請根據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我國部分區域圖和甲、乙兩種景觀圖。
材料二:上海多年氣溫和降水量。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氣溫/℃ 4.7 6 9.2 14.7 20.3 23.8 28 27.8 24.4 19.2 13.5 7.8
降水/㎜ 75.3 43.7 117.6 63.2 85.2 211.6 141.8 230.1 76.1 63.5 42.6 33.7
(1)小明在旅途中會經過哪些主要鐵路干線?(2分)
(2)你認為甲、乙兩種景觀會在上圖中哪些城市附近見到?(3分)
(3)分析形成甲種景觀的自然原因有哪些?(3分)
(4)舉例比較鄭州和南京兩城市所在地區的人文地理差異。(2分,兩點即可)
(5)根據材料二,繪制世博會期間,上海的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2分)
61.(8分)舉一反三。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1)學習的中國區域中,有省內區域也有跨省區域,右圖所示是什麼尺度的區域?(2分)
(2)讀圖說出該區域發展鋼鐵、石油工業有哪些有利條件?(2分)
(3)找找規律,你發現環渤海地區的城市分布有什麼特點?(1分)
(4)仿照小強的繪圖,畫出天津到青島的鐵路線簡圖,並在圖中的適當位置標出途經的一個城市及其名稱。(3分)
答案:
地理參考答案:
選擇題:(本大題包括25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最佳答案,每題2分,共50分,請將正確答案填到下面表格中)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C B B D C C C B C B D A B A B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A B B D D A B A D D
56.(5分)關注世界盃,判別信息正誤。(每點1分,共5分)
錯誤一:時差是地球公轉引起的 修正:時差是地球自轉引起的
錯誤二:開普敦就到夏季 修正:開普敦就到冬季
錯誤三:開普敦是亞熱帶季風氣候 修正:開普敦是地中海式氣候
錯誤四:向西就到了太平洋 修正:向西就到了大西洋
錯誤五:來自中東巨型油輪駛向日本和中國 修正:駛向西歐與北美
57.(7分)√×√××√√
58.(9分)(1)每點1分,共3分。A國家:印度 C地形區:塔里木盆地 D山脈:喜馬拉雅山脈 (2)每點1分,共4分。深居內陸,距海遙遠,高大山脈阻擋來自海洋的水汽,氣候乾旱(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植被稀少,沙漠廣布。 (3)每點1分,共2分。
59.(共9分)(1)請將上列明信片中的景物與它們代表的地區進行連線。(4分)
A 黃土高原窯洞
B 中東村莊
C 阿拉斯加冰屋
D 東南亞高架屋
(2)(自然1分,人文1分,共2分)。如:東南亞高溫多雨,高架屋利於通風散熱。
再如:黃土高原黃土廣布,直立性強,人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建造了窯洞。
(3)(共3分)③(2分),其氣候濕熱,可能建有高架屋,利於通風散熱(1分,橫線為采分點)。
60.(共12分)⑴隴海線、京滬線(每點1分,共2分); (2)甲:延安、乙:南京與上海(各1分,共3分);(3)①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護,②黃土質地疏鬆,易溶於水,③夏季多暴雨,④地形破碎,坡度大(答上其中3個原因即可得3分)
(4)表中共列舉了6項,答上其中的2項即可得2分。
Ⅷ 地理結業考試題
1.北美地區的國家通用的主要語言是______,拉丁美洲地區國家通用的主要語言是______。
2.美國的舊金山、紐約和洛杉磯等城市有_______聚居的,富有民族特色的_______街。
3.美國共有______個州,本土上有______個州。與本土不相連的州是______州和______州。
4.美國的首都是________,所在的地區是________。
5.五大淡水湖中,面積最大的是________湖,全部在美國境內的是________湖。
6.美國的人口居世界第________位,居________、________之後。
7.美國的地形呈_______分布,_______面積占國土的一半以上。
8.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________長河,它流經美國,注入________灣。
9.美國國土瀕臨三個大洋,北臨________洋,東臨_________洋,西臨_______洋。
10.巴西的國土面積居世界第5位,僅次於俄羅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之後。
11.巴西的人口數量僅次於中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居世界第6位。
12.巴西絕大部分國土位於________緯度和________緯度之間,是世界上佔有________帶(溫度帶)面積最大的國家。
13.巴西人熱衷的民間娛樂活動是跳________舞,該舞源於________(國家)。
14.二戰前,巴西的經濟特點是______,國內的資源、資金絕大部分被______奪走。
15.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大河是________河,該河發源於________山,注入________洋。
16.巴西境內1/3為_______平原,該平原以_______氣候為主。2/3為_______高原,該高原以_______氣候為主。
17.巴西東部瀕臨的大洋是_______,最西端相鄰的陸上鄰國是_______。
18.南美洲人口最多、面積最大的國家是_______。
19.現代拉丁美洲的_______、_______是受殖民統治影響的結果。
20. 亞馬孫河流域覆蓋著地球上面積最大 ,其中 %在巴西境內,它具有巨大的環境效益,由於保護不當,其面積已縮小了 ,造成了眾多的環境問題。1992年6月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在巴西 召開,通過了以可持續發展為核心的《 》。
三、綜合題
1.讀「一些國家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比較圖」回答問題:(3分)
(1)圖中A、B、C、D、E、F等國家中,表示美國的是________,表示中國的是__________。
(2)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_________國和_________國。
(3)這個比較土反映了什麼問題「(1分)
2.讀「美國圖」,回答:(7.5分)
(1)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
海洋A_______ C ________
海灣B_______
山脈D_______ E_________
河流F_______ 農業帶G_______
(2)數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
國家①_______ ②_______
城市③_______ ⑤_______
⑥_______ ⑧_______
(3)G農業帶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3.讀「巴西圖」,回答:(6.5分)
⑴圖中所示國家是__________。
⑵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
河流A________,海洋B_______,城市C_______。
⑶根據A河的位置判斷,該河位於________(地形區);該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原因是它的幹流和支流多流經____________氣候區。該流域內的植被正遭受嚴重破壞,由此產生的不利影響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從圖中可以看出,該國的咖啡生產主要集中分布在該國的__________部地區;若我國從該國引進優質咖啡品種,下列省區生長良好的是________。
A.新疆 B.山東 C.海南 D.湖南
⑸我國要從該國進口一批礦產品,最有可能的是____________。
⑹該國人民喜愛跳桑巴舞。桑巴舞將葡萄牙的民歌、游戲和非洲的鼓樂、舞蹈完美地融合成一體。請結合所學知識,說出桑巴舞的形成與人口構成特點的關系。
⑺該國把首都由E遷至C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與我國正在實施的____________戰略相一致。
⑻該國人民最喜愛的體育運動項目是___________。
4. (09年福建福州)讀圖,回答問題。(4分)
(1)2009年3月在墨西哥和美國等地先後爆發甲型H1N1流感。墨西哥位於_______洲,首都墨西哥城的大致經緯度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處於________(東或西)半球,位於五帶中的____________帶。
(2)美國最大的高新技術產業中心是位於舊金山東南的______。舊金山位於墨西哥城的
_______方向。
(3)紐約當地時間晚上9點進行的NBA比賽,北京的小明卻是在上午觀看這一場比賽直播,造成這種時間差異的原因是地球的____________(自轉或公轉)運動。
5.讀下面兩國輪廓圖,回答有關問題:(7.5分)
Ⅸ 地理結業考復習資料急急急急急急!!!!!!!!!!!!!!!!!!!!!!一定要實用~
高中的:
高中地理必背考點
第一單元 地圖專題
1.經度的遞變:向東度數增大為東經度,向西度數增大為西經度。
2.緯度的遞變:向北度數增大為北緯度,向南度數增大為南緯度。
3.緯線的形狀和長度:互相平行的圓,赤道是最長的緯線圈,由此往兩極逐漸縮短。
4.經線的形狀和長度:所有經線都是交於南北極點的半圓,長度都相等。
5.東西經的判斷:沿著自轉方向增大的是東經,減小的是西經。
6.南北緯的判斷:度數向北增大為北緯,向南增大為南緯。
7.東西半球的劃分:20°W往東至160°E為東半球,20°W往西至160°E為西半球。
8.東西方向的判斷:劣弧定律(例如東經80°在東經1°的東面,在西經170°的西面)
9.比例尺大小與圖示範圍:相同圖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圍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圍愈大。
10.地圖上方向的確定:一般情況,「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有指向標的地圖,指向標的箭頭指向北方;
經緯網地圖,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11.等值線的疏密:同一幅圖中等高線越密,坡度越陡;等壓線越密,風力越大;等溫線越密,溫差越大
12.等高線的凸向與地形:等高線向高處凸出的地方為山谷,向低處凸出的地方為山脊。
13.等高線的凸向與河流:等高線凸出方向與河流流向相反。
14.等溫線的凸向與洋流:等溫線凸出方向與洋流流向相同。
第二單元 地球運動專題
1、天體的類別:星雲、恆星、流星、彗星、行星、衛星、星際空間的氣體、塵埃等。
2、天體系統的層次:總星系——銀河系(銀河外星系)——太陽系——地月系
3、大行星按特徵分類:類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遠日行星(天、海)。
4、月球:(1)月球的正面永遠都是向著地球,也有晝夜更替。
(2)無大氣,故月球表面晝夜的溫差大,隕石坑多,無聲音、無風,
(3)月球表面有山脈、平原(即月海)、火山。
5、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 穩定的光照條件、安全的宇宙環境、適宜的大氣和溫度、液態水。
6、太陽外部結構及其相應的太陽活動: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陽風)。
7、太陽活動--黑子(標志)、耀斑(最激烈),太陽黑子的變化周期11年。
8.太陽活動的影響:黑子--影響氣候,耀斑--電離層--無線電通訊,帶電粒子流――磁場――磁暴
9、太陽輻射的影響:①維持地表溫度,促進地球上水、大氣、生物活動和變化的主要動力。
②太陽能是我們日常所用能源。
10.自轉 方向:自西向東,北極上空俯視呈逆時針方向、南極上空俯視呈順時針方向
速度:①線速度(由赤道向兩極遞減至0) ②角速度(除兩極為0外,各地相等)
周期:①恆星日(23h56m4s真正周期) ②太陽日(24時,晝夜更替周)
意義:①晝夜更替 ②不同經度不同的地方時 ③水準運動物體的偏移(北右南左)
11、晨昏線:沿自轉方向,黑夜向白天過渡為晨線,白天向黑夜過渡為昏線(晨昏線上太陽高度角為0度)。
12、晨昏線與經線:晨昏線與經線重合-----春秋分;晨昏線與經線交角最大----夏至、冬至
13、時間計算:所求時間=已知時間±區時差+ 途中時間
14、時區=經度/15°(若不整除,則四捨五入) 區時差=時區差
15、世界時:以本初子午線(0°)時間為標准時,也稱為格林尼治時間,也是零時區的區時。
16、日期分割:零點經線往東至日界線(180°)為地球上的「今天」,往西至日界線為「昨天」。
17、日界線:自西向東越過日界線(不完全經過180°經線)日期減一天,自東向西越過日期加一天。
18、衛星發射基地的區位選擇:
自然因素(①氣象條件需要天氣晴朗 ②地球自轉的初速度:取決於緯度和地勢 ③地形平坦開闊);
人文因素(地廣人稀,交通便利,符合國防安全需要)。
①太原:技術力量強; ②酒泉:大陸性氣候,晴天多; ③西昌緯度低,發射初速度大;
④海南文昌:緯度低,發射初速度大;海運便利。
19、公轉 速度:1月初--近日點—速度快,7月初--遠日點—速度慢;
意義:①晝夜長短的變化 ②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③四季的更替 ④五帶的形成
20、公轉與自轉形成了黃赤交角(23°26′):
①黃赤交角存在---太陽直射點的移動---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四季
黃赤交角存在---太陽直射點的移動—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地中海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的形成
②五帶的劃分界線:南北回歸線之間為熱帶、回歸線極圈之間為溫帶、極圈極點之間為寒帶
③若黃赤夾角變大,熱帶和寒帶變大,溫帶變小;若黃赤夾角變小,熱帶和寒帶變小,溫帶變大
若黃赤交角為零,太陽永遠直射赤道,全球晝夜平分,地中海氣候、熱帶草原氣候消失。
21、正午太陽高度變化規律:①由直射點向南北兩側遞減
②正午太陽高度的計算=90°—△(直射點與所求點的緯度間隔)
③夏至日北回歸線以北地區正午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 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
冬至日南回歸線以南地區正午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
④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地區-----有兩次直射機會---兩次最大值
⑤緯度越高,正午太陽高度角越小,樓房間距越大。
22、晝夜長短的時間分布:
①太陽直射點在哪個半球,哪個半球晝長夜短,北半球夏季,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北半球的晝長夜短。
②太陽直射點向哪個半球移動,這個半球的晝就漸長,北半球6月22日晝最長,12月22日最短。
③南北回歸線之間晝長最大值與正午太陽高度角最大值不在同一天出現,如海口市。
23、晝夜長短的緯度分布:
北半球夏半年,晝長夜短,越向北白晝越長(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如北京>上海>廣州
北半球冬半年,晝短夜長,越向南白晝越長(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如海口>廣州>上海,
24、晝長=日落時間—日出時間;晝長=24小時—夜長
日出時間=12:00-晝長/2(或0:00+夜長/2);赤道上的點的日出時間是6:00
日落時間=12:00+晝長/2(或24:00-夜長/2);赤道上的點的日落時間是18:00
25、地球是個不發光、不透明球體—-晝夜現象出現
地球自轉的球體—-晝夜更替(自轉速度周期影響晝夜溫差變化)
地球傾斜的公轉的球體—-直射點的移動、正午太陽高度、晝夜長短的變化―四季五帶
26、典型的季節現象
地理現象 時間季節
北半球夏半年 北半球冬半年
地球公轉 七月初,遠日點附近,地球公轉角速度、線速度最慢 一月初,近日點附近,地球公轉角速度、線速度最快
正午太陽高度 6月22日左右,北回歸線以北地區達最大,赤道及南半球達最小 12月22日左右,南回歸線以南地區達最大,赤道及北半球達最小
晝夜長短 晝長夜短,北極圈以內出現極晝 晝短夜長,北極圈以內出現極夜
等溫線 陸地等溫線均向北凸出 陸地等溫線均向南凸出,海洋相反
氣壓帶、風帶 隨太陽直射點北移 隨太陽直射點南移
雪線 雪線上升 雪線下降
北印度洋洋流 受西南季風的影響,洋流呈順時針流動 受東北季風的影響,洋流呈逆時針流動
我國的降水 夏李風影響,降水多 冬李風影響,降水少
我國的河流 內流河因高溫導致冰雪融水多,外流河受夏季風影響,大部分河流進入汛期,東北地區分春汛、夏汛 大部分進入枯水期,秦嶺淮河以北的河流有結冰期,部分河流有斷流現象
我國的季風 全國大部分地區受來自海洋的夏季風影響,高溫多雨 全國大部分地區受來自大陸的冬季風影響,寒冷少雨
我國的農業生產 全國普遍高溫,農作物進入生長期,作物熟制自南向北由一年三熟逐漸過渡到兩年三熟至一年一熟 北方大部分地區農作物處於越冬期,南方熱帶地區水熱充足,可生產反季節蔬菜、瓜果
氣象災害 旱澇(華北春旱、長江伏旱)、暴雨、台風(表現:強風、暴雨、風暴潮) 寒潮、沙塵暴、乾旱、暴雪
地質災害 滑坡、泥石流較多 較少
第三單元 大氣專題
1、對流層的特點:①隨高度增加氣溫降低;②大氣對流運動(12km)顯著;③天氣復雜多變。
2、平流層的特點:①隨高度增加溫度升高;②大氣平穩,以水準運動為主,有利於高空飛行。
3、大氣的熱力過程:太陽輻射--地面增溫--地面輻射--大氣增溫--大氣(逆)輻射--大氣保溫
4、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
5、太陽輻射(光照)與天氣、地勢關系:晴朗的天氣、地勢高空氣稀薄,光照越強;
我國太陽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6、大氣的保溫效應:強烈吸收地面長波輻射,並通過大氣逆輻射把熱量還給地面。
7、氣溫與天氣:白天多雲,氣溫不高(雲層反射作用強);夜晚多雲,氣溫較高(大氣逆輻射強)。
8、氣溫的垂直分布:對流層氣溫隨高度的增加而遞減
9、氣溫的水準分布:①緯度分布:緯度越高,氣溫越低,我國熱量最豐富的地區:海南島
②海陸分布:夏季陸地>海洋,冬季海洋>陸地;
③氣溫高的地方,等溫線向高緯凸出,反之,氣溫低的地方,等溫線向低緯凸出。
10、氣溫年較差:①影響因素:海陸熱力性質;地表植被水分狀況;雲雨多少。
②變化規律:內陸>沿海,大陸性氣候>海洋性氣候,裸地>草地>林地>湖泊,晴天>陰天。
11、熱力環流的性質特點
(1)水準方向相鄰地面熱的地方——垂直氣流上升――低氣壓(氣旋)——陰雨
(2)水準方向相鄰地面冷的地方——垂直氣流下沉――高氣壓(反氣旋)——晴朗
(3)垂直方向的氣溫氣壓分布:隨海拔升高,雖然氣溫降低,但是空氣變稀,氣壓降低。
(4)來自低緯的氣流——暖濕 (5)來自高緯的氣流——冷干
(6)來自海洋的氣流——濕 (7)來自大陸的氣流(離陸風)——干
(8)兩種性質不同的氣流相遇——鋒面——陰雨、風
12、水準方向氣壓與氣溫:近地面,氣溫高,空氣膨脹上升,地面形成低壓;反之,氣溫低,近地面的空氣收縮下沉,地面形成高壓。
13.風的形成:大氣的水準運動叫風,水準氣壓梯度力是形成風的直接原因,等壓線愈密風速愈大。
14、風向:(1)風向-—風的來向;
(2)根據等壓線的分布確定風向:以右圖為例畫A點的風向及其受力
①確定水準氣壓梯度力的方向:垂直於等壓線並且由高壓指向低壓
②確定地轉偏向力方向:與風向垂直,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③近地面受磨擦力(方向與風向相反)的影響,風向與等壓線斜交
15、高空大氣的風向是氣壓梯度力和地轉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結果,風向與等壓線平行;
近地面的風,受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和磨擦力的共同影響,風向與等壓線之間成一夾角。
16、鋒面與天氣(冷暖不同氣團作水準運動並相遇)
①冷鋒過境雨區在鋒後,出現雨雪、降溫天氣。 過境後,氣壓升高,氣溫驟降,天氣轉晴;
②暖鋒過境雨區在鋒前,多為連續性降水。 過境後,氣溫上升,氣壓下降,天氣轉晴。
17、影響我國天氣的主要鋒面是冷鋒:如我國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我國的寒潮、冬春季節出現的沙塵暴。
18、氣壓系統與天氣(同一氣團作垂直運動):
①氣旋(低氣壓)垂直氣流上升,天氣陰雨。 ②反氣旋(高氣壓)垂直氣流下沉,天氣晴朗;
19、三圈環流及氣壓帶風帶:
①三圈環流(垂直分布)
畫出右面三圈環流迴圈圖
②氣壓帶、風帶(水準分布)
畫出右面氣壓帶、風帶分布圖
(「北撇南捺」)
③長城考察站紅旗向西北飄,視窗要避開東南方向;
黃河考察站紅旗向西南飄,視窗要避開東北方向。
20、氣壓帶和風帶的移動:隨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而移動。
移動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21、季風環流:海陸熱力差異使亞洲、太平洋中心隨季節變化而變化的情況:
夏季:亞洲大陸上形成亞洲低壓,太平洋上形成夏威夷高壓;
冬季:亞洲大陸上形成亞洲高壓,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壓。
22、東亞、南亞季風環流:(如右圖)
東亞:夏季東南風,冬季西北風;主要由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引起。
南亞:夏季西南風,冬季東北風,由風帶和氣壓帶季節移動和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共同作用形成。
23、我國的旱澇災害、雨帶的移動與副熱帶高壓的強弱有密切關系。
①雨帶的移動
春末(5月),雨帶在華南(珠江流域)(華北春旱,東北春汛)
夏初(6---7月),雨帶移到長江中下游地區 ---梅雨(准靜止鋒)
7--8月,雨帶移到東北和華北,長江中下游 進入「伏旱」(反氣旋)
9月,副高南退,北方雨季結束,南方進入第二個雨季。
②北方雨季開始晚結束早,雨季短;南方雨季開始早結束晚,雨季長
③旱澇災害 副高北移速度偏快(夏季風強),造成北澇南旱
副高北移速度偏慢(夏季風弱),造成北旱南澇.
我國水旱災害發生的根本原因是:夏季風的強弱和進退的早晚。
24、氣候形成因數:太陽輻射、大氣環流、下墊面、人類活動
25、判斷氣候類型的步驟: ①判斷南北半球,②判斷熱量帶,③判斷雨型。
①熱帶的四種氣候類型:各月均溫在15度以上,降水不同,氣候類型差異較大
熱帶雨林氣候(常年受赤道低壓影響,終年高溫多雨)
熱帶沙漠氣候(常年受副高或來自陸地的信風影響,終年高溫少雨)
熱帶季風氣候(南亞地區,冬季盛行東北風,為旱季,夏季刮西南季風,6--9月為雨季)
熱帶草原氣候(赤道低壓移來時,是濕季,信風移來時為旱季,農業活動在雨季播種,旱季收割)
②亞熱帶氣候類型:冬季最冷月均溫在0度以上,全球只有兩種氣候類型:
地中海氣候:除南極洲外,其他各洲都有分布,在南北緯30º——40º大陸的西岸,位置在西風帶和副高之間,冬季溫和多雨,夏季炎熱乾燥
亞熱帶季風氣候:冬季--偏北風--低溫少雨,夏季--夏季風--高溫多雨。
③溫帶氣候類型:除海洋性氣候外,冬季最冷月均溫以0℃以下。
溫帶海洋性氣候:分布在南北緯40º--60º大陸西岸(地中海氣候高緯一側),終年受西風控制,終年溫和多雨
溫帶季風氣候:分布在北緯35º--55º大陸東岸(亞熱帶季風的高緯一側),受冬季風影響,寒冷乾燥,受夏季風影響,高溫多雨。
溫帶大陸性氣候:全年受大陸性氣團控制,日較差大、年較差大,降水稀少,降水主要在夏季。
26、大陸性與海洋性氣候的不同特點(以北半球為例分析):
大陸性氣候氣溫的日較差、年較差大,氣溫最高月在7月,最低氣溫在1月。年降水量少。
海洋性氣候日較差、年較差小,最熱月在8月、最冷月在2月,年降水量較多。
27、主要的氣象災害:是指因暴雨洪澇、乾旱、台風、寒潮、大風沙塵、大(濃)霧、高溫低溫等因素直接造成的災害。
台風 旱澇災害 寒潮
發生的時間 夏秋季節 春夏秋 秋末、冬季、初春
發源地 熱帶洋面或副熱帶洋面 蒙古、西伯利亞
影響地區 我國東部沿海地區 除西部一些沙漠地區外的全國范圍 除青藏、雲貴、海南外的廣大地區
天氣變化 強風、特大暴雨、風暴潮 暴雨、大暴雨或特大暴雨 大風、雨雪、凍雨
28、主要的大氣環境問題:全球變暖(溫室效應CO2)、臭氧層破壞(氟氯烴消耗O3)、酸雨(SO2、NO2)
29、溫室效應
①大量燃燒礦物燃料——大氣中CO2增加——大氣逆輻射增強
②濫砍濫伐森林——光合作用減弱——CO2相對增多——大氣逆輻射增強
③大氣逆輻射增強——溫室效應——氣溫升高——全球熱量帶分布發生變化——經濟結構發生調整(農業經濟結構調整,中緯受損,高緯受益,使適宜種植業生產地域縮小,糧食減產。)
④極地冰山融化,沿海地區海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區地下水水質變壞。
30、綠化的環境效益:
①通過光合作用保持大氣中O2和CO2的平衡,凈化空氣;
②綠化植物和防護林可以調節氣候、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防風固沙
③城市綠地的作用是吸煙除塵、過濾空氣、減輕污染、降低噪音、美化環境
第四單元 水環境
1、水迴圈:①按其發生領域分為海陸間大循環、內陸迴圈和海上內迴圈。
②水迴圈的主要環節有:蒸發,水汽輸送,降水,徑流。
③它的重要意義在於:使淡水資源不斷補充、更新,使水資源得以再生,維持全球水的動態平衡。
2、陸地水體的相互關系:
①以雨水補給為主的的河流其徑流的變化與降雨量變化一致:a地中海氣候為主的河流,其流量冬季最大;b季風氣候為主河流,流量夏季最大;c溫帶海洋性與熱帶雨林氣候河流流量全年變化小;
②以冰雪補給為主的河流其徑流變化與氣溫關系密切:冰川融水補給為主的河流,其流量夏季最大.
③河流水地下水之間可相互補給,湖泊對河流徑流起調蓄作用。
3、我國河流補給的差別:①我國東部河流以降水補給為主(夏汛型,東北春季有積雪融水)
②我國西北地方河流以冰雪融水補給為主(夏汛型,冬季斷流)
4、海水等溫線的判讀:①判斷南北半球(越北越冷是北半球)
②洋流流向和海水等溫線凸出方向一致:高溫流向低溫是暖流,反之是寒流。
5、影響海水溫度因素——太陽輻射(收入)、蒸發(支出)、洋流
6.洋流的形成:定向風(地球上的風帶)是形成洋流最基本的動力,風海流是最基本的洋流類型。
7.洋流的分布(畫一畫右面洋流分布模式圖):
①中低緯度洋流圈北半球呈順時針方向、南半球呈反時針方向。
②北半球中高緯逆時針方向洋流圈
③南半球40—60度海區形成西風漂流
④北印度洋形成季風洋流,冬季逆時針,夏季順時針。
8.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①影響氣候(暖流—增溫增濕,寒流—減溫減濕)
②影響海洋生物—-漁場 ③影響航海 ④影響海洋污染
9.世界主要漁場:北海道、北海、紐芬蘭漁場---寒暖流交匯;秘魯漁場――上升流
10.海洋漁業集中在大陸架的原因:①這裏陽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強;
②入海河流帶來豐富的營養鹽類,浮游生物繁盛,魚餌豐富。
11.海洋災害是指源於海洋的自然災害: 海嘯和風暴潮。
12.海洋環境問題指源於人類活動的海洋生態破壞:海洋污染、海平面上升、赤潮
第五單元 陸地環境
1、地球的內部圈層:地殼(地表到莫霍介面)、地幔(莫霍面—古登堡面)、地核(古登堡面以下)
2、岩石圈范圍包括地殼和上地幔頂部(軟流層之上)
3、岩石成因分類:岩漿岩(噴出岩和侵入岩)、沉積岩(層理構造、有化石)、變質岩。
4、地殼物質迴圈:岩漿冷卻凝固→岩漿岩-外力→沉積岩-變質→變質岩-熔化→岩漿
5、地質作用:①內力作用(地殼運動、岩漿活動、地震、變質作用)
②外力作用(風化、侵蝕、搬運、沉積、固結成岩)
6、地質構造的類型:褶皺(背斜、向斜),斷層(上升岩塊-地壘、下沉岩塊-地塹)
7、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外力侵蝕(在外力侵蝕作用之前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背斜頂部受張力,容易被侵蝕成谷地;向斜槽部受到擠壓,岩性堅硬不易被侵蝕反而成為山嶺。
8、地壘--廬山、泰山;地塹--東非大裂谷、河平原和汾河谷地。
9、地質構造對人類生產活動的影響:背斜(儲油)、向斜(儲水)、大型工程選址,應避開斷層
10.外力作用與常見地貌:
①流水侵蝕——溝谷、峽谷、瀑布、黃土高原的千溝萬壑的地表、溶洞(喀斯特地貌)
彎曲的河道--凹岸侵蝕,凸岸沉積(港口宜建在凹岸)
②流水沉積——山麓沖積扇、河口三角洲、河流中下游沖積平原
③風力侵蝕——風蝕溝谷、風蝕窪地、蘑菇石、風蝕柱、風蝕城堡等
④風力沉積——沙丘、沙壟、沙漠邊緣的黃土堆、黃土高原;
11、陸地環境的整體性:陸地環境各要素(大氣、水、岩石、生物、土壤、地貌)的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和相互滲透,構成陸地環境的整體性。例如我國西北地方各環境要素都體現出乾旱特徵。
12、陸地環境的地域差異有:①由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熱量)---――-緯度地帶性
②從沿海到內陸的地域分異(水分)-----經度地帶性
③山地的垂直地域分異(水分和熱量)----垂直地帶性
13.影響山地垂直帶譜的因素:①山地所處的緯度;②山地的海拔;③陽坡、陰坡;④迎風、背風坡。
14、影響雪線高低的因素(雪線是指冰雪存在的下限的海拔高度)
主要影響因素有兩個:一是0℃等溫線的海拔(陽坡、陰坡);二是降水量的大小(迎風、背風坡)
15、非地帶性因素:海陸分布、地形起伏、洋流影響等。例如我國西北地方的綠洲。
16、主要地質災害: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
①兩大地震帶是:環太平洋帶、地中海——喜馬拉雅帶。我國多地震的原因是:我國位於兩大地震帶中。
②地質災害的防禦:提高建築物抗震強度;實施護坡工程,防止滑坡和崩塌;保護植被,改善生態環境;
第六單元 季節知識專題
學習好季節知識的關鍵:①北半球與南半球季節相反,即北半球與南半球在同一時間處於不同的季節。
②太陽直射點的位置、移動方向;晨昏線與經線和晝夜的位置關系;晝夜長短的變化;
③北半球的四個重要節氣:3月21日春分,6月22日夏至,9月23日秋分,12月22日冬至
Ⅹ 初二地理結業考試必考的一些題
不敢說必考,但幾率很大的是:四大地理區域,氣候,等高線,四大工業區,四分四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