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試卷 » 人教八年級下地理結業考試卷

人教八年級下地理結業考試卷

發布時間: 2021-02-17 00:01:06

❶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地理期末試卷

2、請把答案寫到答案卷上,字跡工整。
一. 單項選擇題:(將所選的正確答案填在答案卷題號下方的空格內。每小題1分,共20分。)
1、下列內容不符合我國南方地區的是( )
A、雨熱同期 B、經濟特區 C、魚米之鄉 D、灌溉農業
2、不屬於我國三級地勢分界線的山脈是( )
A、祁連山 B、雪峰山 C、武夷山 D、昆侖山
3、從緯度位置來看,我國的大部分地區位於:( )
A、北溫帶 B、南溫帶 C、熱帶 D、北寒帶
4.同學們都聽過「黔驢技窮」這個故事吧,故事中的驢是哪裡的?( )
A、陝西省 B、江西省 C、貴州省 D、甘肅省
5、我國下列地區,受冬季風影響時間最長、影響強度最大的是( )
A.內蒙古高原 B.華北平原 C.塔里木盆地 D.黃土高原
6.我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是下列中的: ( )
A.維吾爾族 B.壯族 C.蒙古族 D.藏族
7.下列美稱所指的地區屬於西北地區的是( )
A、魚米之鄉 B、天府之國 C、聚寶盆 D、塞外江南
8、下列不是山區常見自然災害的是( )
A.崩塌 B.滑坡 C、沙塵暴 D、泥石流
9、實行計劃生育以來,我國每年凈增人口仍然很多,主要原因是( )
A、人口死亡率低 B、人口出生率高
C、人口基數大 D、人口自然增長率高
10.我國各類地形中面積最大的是( )
A、山地 B、高原 C、盆地 D、平原
11.下列河流中,水量季節變化最大的是( )
A、黃河 B、珠江 C、黑龍江省 D、松花江
12.下列山脈中,既位於第二、第三階梯分界線上,又是省級行政區大致界線的是( )
A.昆侖山 B.大興安嶺 C.太行山 D.南嶺
13.與我國陸地相鄰,並且均為內陸國的有 ( )
A.俄羅斯、蒙古、巴基斯坦 B.哈薩克、印度、緬甸
C.蒙古、阿富汗、寮國 D.朝鮮、尼泊爾、寮國
14.我國冬季南北溫差大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因素 B、洋流因素
C、緯度因素 D、海陸因素
15.下列各組省區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 ( )
A.湖南、江西 B.江蘇、山東
C.陝西、四川 D.青海、西藏
16.在我國23個省中,與三個自治區接壤的是 ( )
A.四川省 B.青海省
C.甘肅省 D.雲南省
17.(1)金沙江(2)岷江(3)珠江(4)湘江(5)湟水(6)漢江等河流中,屬於長江支流的是( )
A、(1)(2)(4)(6) B、(1)(3)(5)
C、(2)(4)(6) D、(1)(3)(4)(5)
18、下列有關我國高原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青藏高原地面平坦,一望無際。
B、內蒙古高原牧草如茵,冰川廣布。
C、雲貴高原地面崎嶇不平,溝壑縱橫,水土流失嚴重 。
D、黃土高原黃土深厚,地形豐富多彩,黃土質地疏鬆。
19、冬至日,下列四城市白晝最長的是( )
A、北京 B、哈爾濱 C、南京 D、廣州
20、我國把「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作為基本國策,主要原因是( )
A、土地資源分布不均 B、土地資源不可再生
C、土地資源多種多樣 D、人口多,耕地少

二.綜合題:(共30分)

1.讀沿北緯32°線我國地形剖面圖,完成下列要求:(11分)
(1)A代表地勢第 級階梯,① 高原,
② 山脈。
(2)B代表地勢第 級階梯,③ 盆地。
(3)C代表地勢第 級階梯,④ 平原,
B與C的分界線是_________。

(4)據圖中所示我國地勢的特點是--------------------------。
根據我國地勢特點分析,我國地勢對氣候的影響是---------------------------;
如果我國的地勢是東高西低,那麼我國季風區的范圍將變----------(大或小)。

2.讀左圖,回答(6分):
(1)支流A_____,2001年建成的水利樞紐是________,河套平原在圖中的字母為____。
(2)黃河的泥沙主要來自中游,因此治理黃河的根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黃河上游在峽谷中穿行,蘊藏著豐富的水能資源;中游從支離破碎、土層深厚的高原中流過,支流較多,大量的泥沙匯入河中。」仿照上游和中游,描述黃河下游的特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近年來,黃河下游在春末夏初常發生斷流,其人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讀中國地理區域圖回答:
(13分)

(1) 北方地區與南方地區的分界線是------------------------。

北方和南方地區的農田類型為:---------、------------。

(2)北方特產「東北三寶」是 ----------、鹿茸、---------。
「天府之國」是指------------。
(3)青藏地區特有的牲畜是----------,被稱為「-----------」。
該區有「聚寶盆」之稱的地形區是-----------。
(4)制約西北地區農業發展的主要條件是-----------。新疆地形特點可以概括為「-----------------」。塔里木河沿岸生長著許多耐旱的--------------。西北聞名全國的水果是---------------。

八年級地理答案卷
題號
一 二 三 總分
得分
一.選擇題(將正確答案填在下表中題號下方的空格內。每小題1分,共2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綜合題(每空1分,共30分)
1.(1) 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_______、 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
3.(1)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________
(3)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 (4)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

八年級地理期末答案
一.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A C A B D C C A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C C C D C C D D D
二、綜合題:(共30分)
1、(1)一 青藏 橫斷
(2)二 四川
(3)三 長江中下游 巫山
(4)西高東低 ,呈階梯狀分布
使海洋濕氣深入內陸降水豐富 小
2、(1)渭河 小浪底 D
(2)加強中游黃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
(3)下遊河道變寬,水流變緩,大量泥沙沉積形成「地上河」。
(4)人們過量地用水
3、(1)秦嶺-淮河 旱田 水田
人參 貂皮 四川盆地
(2)氂牛 高原之舟 柴達木盆地
(3)水資源 「三山夾兩盆」 胡楊林
哈密瓜、葡萄

❷ 初二地理結業考試題

二00八年義務教育階段八年級地理結業考試說明 一、考試性質 在八年級進行的義務教育地理學科結業考試,是義務教育階段初中地理學科的終結性測試,它屬水平考試。 二、考試依據及范圍 1、考試依據 地理學科結業考試,嚴格依據全日制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准》。 2、考試范圍 地球與地圖

10% 世界地理

20% 中國地理

60%(八年級上冊20%、下冊40%) 鄉土地理

10% 三、考試方式 1、考試採用閉卷筆答形式。 2、試卷分為第一卷(I)和第二卷(II)兩部分。其中,第一卷為選擇題,第二卷為綜合題。 3、考試時間:90分鍾。 4、考試分數:滿分為100分。其中,第一卷(I)50分,第二卷(II)50分。 四、試卷結構 1、試卷題型 第一卷(I)均為單項選擇題,共25題,每題2分,總分50分。第二卷(II)為綜合題,主要以讀圖填圖、簡答、填表、思考、材料閱讀與探究等題型形式出現,總分50分。 試題的三維目標分布 知識與能力(包括情感態度與價值觀):70%左右。過程與方法(包括情感態度與價值觀):30%左右。 試題的難度分布 容易題

70% 稍難題

20% 中難題

10% 五、考試主要內容及要求

一、地球與地圖 二、世界地理
三、中國地理 四、鄉土地理

❸ 八年級下期生物.地理結業考試試題

大多數的都是來於八年級的。

❹ 八年級生物、地理結業考試試題

邵陽市第六中學八年級生物學期中考試試題(人教版)

一、選擇題 (每空2分)
1.下列哪一項不是「生物圈Ⅱ號」實驗失敗的原因?( )
A.二氧化碳減少 B.氧氣減少 C.水循環失調 D.生物種類關系失調
2.動物世界極其豐富多彩,是因為其種類多種多樣。下列動物的種類分別是多少?請從下列數據中選出適當的序號填入以下各種動物名稱後的括弧內。
①鳥類( ) ②哺乳類( ) ③昆蟲( )
A.100多萬種 B.150多萬種 C.4000多種 D.9000多種
3.下列動物屬於脊椎動物的是( ),
A.魚類 B.環節動物 C.甲殼動物 D.節肢動物
4.下列各項中屬於腔腸動物的一組是 ( )
A.海蜇、海參、海帶 B.珊瑚、海馬、扇貝
C.海葵、海蜇、珊瑚 D.海葵、海蜇、河蚌
5.下列不屬於節肢動物的是 ( )
A.蜘蛛 B.蜈蚣 C.螃蟹 D.烏龜
6.下列哪些動物屬於魚類?( )
A.龍蝦 B.魷魚 C.海馬 D.章魚
7.下列動物不屬於變溫動物的是 ( )
A.魚類 B.兩棲類 C.爬行類 D.鳥類
8.下列動物的發育過程不屬於變態發育的是( )
A.蝗蟲 B.青蛙 C.蜜蜂 D.山羊
9.哺乳動物的體表一般被毛,其主要作用是( )
A.保護 B.偽裝 C.防禦 D.保溫
10.蚯蚓的生存環境是( )
A.潮濕、疏鬆、富含腐殖質的土壤 B.潮濕、疏鬆、富含氧氣的土壤
C.乾燥、疏鬆的土壤 D.潮濕、疏鬆、植物稀少的土壤
11.沙蠶屬於下列哪類動物?( )
A.腔腸動物 B.環節動物 C.節肢動物 D.昆蟲
12.絕大多數的動物都能自由運動,這是因為它們具有其獨特的運動器官,請為下列動物找到合適的運動器官。
①鱅魚( ) ②蝴蝶( ) ③家兔( ) ④蜂鳥( )
A.翅膀 B.鰭 C.四肢 D.翅
13.絕大多數的動物都需要從環境中獲得氧氣來進行呼吸,你知道這些動物是通過什麼器官或部位與周圍環境進行氣體交換的嗎?
①鯨 ( ) ②蚊子( ) ③蚯蚓 ( ) ④海馬( )
A.鰓 B.肺 C.氣管 D.濕潤的體壁
14.下列有關蝗蟲外骨骼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有保護和支持作用 B.在生長發育過程中,終身保存
C.能防止體內水分散失 D.在生長發育過程中,有蛻皮現象
15.下列關於無脊椎動物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沒有外骨骼的動物 B.具有外骨骼的動物
C.既無外骨骼又無內骨骼的動物 D.沒有脊柱的動物
16.從樹叢到草間,從屋檐到牆角,常能找到形形色色的蛛網。這是蜘蛛的住所、通訊線路、交通要道、捕食陷阱、「餐廳」、「婚床」和育幼室。有人觀察到,一隻幼蛛從出生之日起就會自行結網,結網技巧與成年蜘蛛相比毫不遜色。蜘蛛結網是哪一種行為?( )
A.學習行為 B.先天性行為 C.社會行為 D.防禦行為
17.下列與動物的運動沒有直接關系的是( )
A.運動系統 B.神經系統 C.生殖系統 D.呼吸系統
18.屈肘時骨骼肌的收縮和舒張情況是怎樣的?( )
A.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收縮 B.肱二頭肌舒張、肱三頭肌舒張
C.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舒張 D.肱二頭肌舒張、肱三頭肌收縮
19.下列動物行為對植物不利的是( )
A.蜜蜂採集植物的花蜜 B.猴子吃桃,將桃核隨意亂扔
C.過多的蝗蟲啃食玉米等的葉 D.野兔的皮毛帶走了蒼耳的果實
20.目前人們認為很理想的一種反映器是「乳房生物反應器」,即人類通過對某種動物(如牛羊)的_________進行改造,使這些動物的乳房可以產生和分泌出我們所需要的某些物質。
A.乳房 B.遺傳基因 C.細胞核 D.染色體
21.下列不屬於仿生的實例是( )
A.魯班發明踞 B.潛望鏡 C.潛艇 D.火箭呈流線型
22.具有社會行為的一組動物是( )
①金絲猴 ②菜粉蝶 ③蜜蜂 ④黑猩猩
A.①、②和③ B.②、③和④ C.①、②和④ D.①、③和④

二、簡答題 (除標明分數的題外,其餘每空2分)
1.關節是運動系統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運動中起支點作用。請仔細分析關節模式圖,回答下列問題:
(1)運動時若用力過猛,[ ] ________會從
[ ] ________中滑脫出來,即造成脫臼。
一般情況下不會脫臼,這是[ ] ________
對關節起保護作用。
(2)能夠使關節靈活運動的因素有[ ] ________
和關節囊內表面分泌的滑液,這些滑液分泌出來後一般分布在[ ] ________。
2.剛孵出的小蝴蝶,立即就能騰空飛翔,這是________行為;而剛生下的小貓不會捕鼠,必須經老貓訓練後才會,則小貓捕鼠的行為是________行為。
3.動物通過呼吸作用將體內的一部分有機物分解成無機物,這體現了動物在自然界中的哪項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個群體中的動物個體向其他個體發出某種信息,接受信息的個體產生某種行為反應,這種現象叫做________。蝶蛾類昆蟲的雄蟲感受同種雌蟲性外激素的氣味是依靠________上的______________。
5.在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佔的比例總是維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這種現象叫做____________。
5.閱讀下列短文,然後回答以下問題:
你見過螞蟻過河嗎?小小的螞蟻能過河嗎?你不相信吧,螞蟻就是靠「團結一致」的行為共度難關的。遇到小河,首先成片的螞蟻在平緩的河灘上互相緊緊地抱在一起,慢慢地結成一個圓形「蟻球」。螞蟻越聚越多,蟻球越來越大,然後慢慢向河裡滾去。大約半個時辰,蟻球便會滾過一二十米寬的河面,安全抵達彼岸。
(1)螞蟻的這種行為屬於什麼行為?__________________
(2)你能說出螞蟻冒險過河的原因嗎?(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小螞蟻能滾過一二十米寬的河面,對此你有何感想?(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火車上,李華同學正在香甜地吃著蜜桃。吃完後,將桃核順手扔向車窗外,趙敏同學發現後說:「你怎麼能隨便扔東西呢?」 李華同學不以為然地說:「我這是在做好事呢,我這是在幫桃子傳播種子。」對此你有何看法,談談你的意見。(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❺ 初二地理結業考試卷

、(甲)小民發現池水中有小白點在浮動,仔細觀察很久,(乙)心想這是生物嗎?(丙)於是取一滴池水,做成玻片標本,用顯微鏡觀看。(丁)原來是草履蟲。以上敘述哪一個屬於實驗 A.甲 B.乙 C.丙 D.丁
2、活的細胞,細胞膜能夠讓有用的物質進入細胞,把其他物質擋在細胞外,同時,還能把細胞內產生的廢物排出體外,而又不讓細胞內有用的物質隨便流出。請你總結出細胞膜的功能特性是:
A.選擇透過性 B.完全透過性 C.全封閉特性 D.有時全透性,有時半透性
3、細胞分化生長的過程依次是:
A.細胞分裂→細胞生長→細胞分化 B.細胞生長→細胞分裂→細胞分化
C.細胞分裂→細胞分化→細胞生長 D.細胞分化→細胞分裂→細胞生長
4、牽牛花清晨開放,傍晚關閉,這種現象說明生物具有什麼樣的特徵 ?
A.需要營養 B.進行呼吸 C.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D.生長和繁殖
5、下列各項中,並非屬於製作臨時裝片必不可少的步驟是:
A.對生物材料進行染色 B. 撕取或挑取生物材料
C.放好材料後蓋上蓋玻片 D.在載玻片中央放上生物材料
6、如右圖所示,原來置於黑暗環境中的綠色植物移置光下,二氧化碳的吸收量發生了變化。據圖判斷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曲線AB段表示綠色植物沒有進行光合作用
B.曲線BD段表示綠色植物僅進行光合作用
C.在B點顯示綠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相等
D.整段曲線表示,隨著光照強度遞增光合作用遞增,呼吸作用停止
7、某學校的生物課外小組開展大白菜豐產實驗,每棵重約4Kg。請問大白菜增產的物質主要來自
A.土壤中的無機鹽 B. 土壤中的有機物
C. 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無機鹽 D. 空氣中的氧氣和土壤中的有機物
8、2008年初南方部分省區遭受了罕見的冰凍災害,造成某些地區的植物大面積死亡,
這種現象說明
A.生物能適應環境 B.環境能影響生物的生活
C.生物能影響環境 D.生物能生長、發育和繁殖
9、對石門紅葉因何原因而變紅色最確切的解釋是
A. 葉片中的花青素原本是紅色的 B.葉片中的花青素遇鹼性物質變紅的結果
C.葉片中的葉綠素遇酸性物質變紅的結果 D. 葉片中的花青素遇酸性物質變紅的結果
10、有關濰縣蘿卜的敘述,正確的是
A.通常所食用部分為蘿卜的莖 B.濰縣蘿卜歷史悠久,屬於裸子植物
C.一般是深秋采種,來年夏末播種 D.一般是夏初采種,當年夏末播種
11、下面是某同學對達爾文進化論的理解,其中錯誤的一項是
A.在自然界中,生物個體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
B.生物的變異是不定向的,生物進化的方向也是不定向的
C.只有發生有利變異的個體才能在生存斗爭中生存下來
D.變異的存在為自然選擇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12、在一個以肌肉為效應器的反射弧中,如傳出神經受到損傷,而其它部分正常,當感受器受到刺激時將表現為:
A、失去感覺,但能運動 B、失去感覺,同時肌肉無收縮反應
C、有感覺且能運動 D、有感覺,但肌肉無收縮反應
13、科學家為了證明某一觀點先後做了如下兩個實驗:(1)破壞蝌蚪的甲狀腺,發現蝌蚪停止發育,不能發育為成蛙;(2)在飼養缸的水中放入甲狀腺激素,破壞了甲狀腺的蝌蚪又發育為成蛙。這兩個實驗可以證明:
A、甲狀腺能分泌甲狀腺激素 B、甲狀腺激素能促進幼小動物個體的發育
C、生長激素能促進蝌蚪的生長 D、A和B
14、在甲、乙、丙、丁四種組織中氧氣與血紅蛋白的結合情況是:組織甲為75%,乙為85%;丙為60%;丁為40%,新陳代謝最旺盛的組織是:A、甲 B、乙 C、丙 D、丁
15、 下列哪一組說法是正確的是
①玉米種子的胚由胚芽、胚軸、胚根、子葉四個部分組成
②胚是種子的主要部分,是新植物體的幼體
③將一粒玉米種子縱切後,在切面滴碘液,整個切面都變得一樣藍
④種子中的子葉發育為葉,胚芽發育為芽,胚軸發育為莖,胚根發育為根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6、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在豌豆開花以前,用紙袋套住花蕊,不讓它接受外來花粉,最終也能產生種子,原因是豌豆不需要經過傳粉受精就能結果
B、番茄果皮紅色(D)對黃色(d)為顯性,若將紅色番茄(D d)的花粉授到黃色番茄(d d)的柱頭上(多個柱頭受粉),則黃色番茄植株上所結種子的基因型以及果皮的顏色依次為:Dd dd ;黃色
C、人在睡眠時也能拍打蚊子或瘙癢,這說明人在睡眠時仍存在著與清醒時一樣的各種
感覺
D、從鴨梨(果實味道甜)植株上剪取一段帶芽的枝條,嫁接到以杜梨(果實味道酸)為砧木的植株上,所結果實的味道酸甜各半
17、劇烈運動時,運動員表現為滿臉通紅,大汗淋漓,這體現了皮膚的功能是
A.保護和排泄 B.排泄和調節體溫
C.排泄和感受外界刺激 D.保護和感受外界刺激
18、右圖是用顯微鏡觀察植物細胞臨時裝片的兩個視野,要把視野中的物像從甲圖轉變為乙圖,下列操作步驟正確的排序是:
①轉動細准焦螺旋 ②調節光圈
③移動裝片 ④轉動轉換器
A.③→①→②→④ B.④→③→②→①
C.③→①→④→② D.③→④→②→①
19、下列現象不屬於動物之間進行信息交流的是
A.大雁飛翔時不斷變換飛行「方陣」 B.蜜蜂的各種舞蹈
C.蚊子飛行時發出的「嗡嗡」聲 D.狒狒面部的各種復雜表情
20、微生物的種類繁多,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細菌和真菌的營養方式(異養)有寄生和腐生兩種 B.細菌都具有鞭毛和莢膜
C.酵母菌與植物細胞的主要區別是無葉綠體 D. 不是所有的病毒對人類都有害
21、昌樂西瓜以其品種齊全、質量優而聞名。在西瓜結果的過程中,瓜農往往要大量
澆水。這時西瓜所吸收的水分主要用於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果實膨大 D.蒸騰作用
22、下列現象中,主要是由於水分的變化引起的是
A.蛾類在夜間活動 B.仙人掌的葉變成刺 C.大雁南飛 D.生活在山頂的旗形樹
23、下列生產措施,與激素效用無關的是
A.果樹整形修剪 B.幼苗移栽後去掉部分葉片
C.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島素 D.家畜的閹割
24、下列實例,屬於有性生殖的是
①「試管嬰兒」的誕生 ②「克隆羊」的出現 ③「脫毒土豆」的培育 ④生產胰島素「工程菌」的培育 ⑤蕨類植物的生殖
A. ①③ B. ②④ C. ③④ D.①⑤
25、在培養轉基因生物過程中,被轉入的基因應該轉入下列哪一種細胞內?
A.體細胞 B.生殖細胞 C.胚胎細胞 D.受精卵
第Ⅱ卷 非選擇題 (共50分)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包括7小題,除特別註明外,每空1分,共50分)
26、(4分)在一片草原上,生活著各種牧草、昆蟲、食草鳥、食蟲鳥、鷹等動植物。
請用你學過的生態系統方面的知識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請根據這些動植物的食物關系,用文字和箭頭畫出食物網。

(2)構成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除了這些動植物之外,還應有哪些成分?

(3)為了防止鳥吃草籽,有人把該草原中的人工種草實驗區用網罩起來。結果事與願違,實驗區的草幾乎被蟲子吃光,請分析其中的原因。

(4)若由於某種原因牧草大量死亡,導致該生態系統崩潰。請在下圖中畫出牧草死亡後,細菌、真菌等微生物在短期內的數量變化曲線。

27、(9分)右下圖表示人體不同組織處血管示意圖(A、B、C分別表示不同類型的血管),請據圖分析回答:
(1)與A、C比較,血管B的結構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中流動的是靜脈血,C中流動的是動脈血,則B是____________處的毛細血管網;在B處完成的生理活動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若B為腎小球處的毛細血管網,則在A、C內流動的都是_______血,C內血液中濃度明顯升高的物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 。
(4)若B為腎小管外的毛細血管,則A所示血管為___________,在B處完成的生理活動是___________________。
(5)若B為臀大肌內的毛細血管網,則C內流動的是__________血。
(6)若B為小腸絨毛內的毛細血管網,C內血液與A內血液相比較,除二氧化碳外,含量明顯增加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8、(6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後面的問題:2009年3月底至4月中旬,墨西哥、美國等地接連暴發甲型H1N1(豬流感)流感病毒疫情。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潛伏期一般1至7天左右,普遍易感,以青壯年為主。早期症狀與普通流感相似,包括發熱、咳嗽、喉痛、身體疼痛、頭痛、發冷和疲勞等,有些還會出現腹瀉或嘔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發紅等。
(1)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結構組成是 ,其生活方式是 。
(2)通過材料,按照傳播途徑來劃分,你認為甲型H1N1流感屬於 傳染病。
(3)發現甲型H1N1流感患者和疑似病例,應及早應用抗病毒葯物,可試用奧司他韋(oseltamivir達菲),如出現細菌感染可使用抗生素,這些措施屬於預防傳染病流行三個措施中的 ,同時它又屬於 免疫。
(4)請你寫出兩條合理、有效預防甲型H1N1流感病的具體措施

29、(8分)南瓜為一年生蔓生草木植物。南瓜的栽培主要包括育苗、定植、田間管理等主要過程。其花的特點主要是:雄花托短,雄蕊3枚,花葯聚合;雌花膨大,花柱短,子房1室;雌、雄花生於同一植株。請回答:
(1)由此可知,南瓜的傳粉方式屬於 。
(2)南瓜果實肉質嫩甜,風味特佳。果實中的營養物質來源於植物體的 。
(3)南瓜葉片細胞中能量轉換器有 2 種。
(4)若用適宜濃度的生長素溶液處理未受粉的雌蕊柱頭,便可以得到無籽南瓜,這種果實的細胞中染色體數目為 條。(已知南瓜正常體細胞的染色體數目為48條)
(5)若用純種的盤狀南瓜與球狀南瓜雜交,雜交後所結的果實全為盤狀南瓜。如果把這些盤狀南瓜的種子種下去,在自然條件下,所結果實的基因組成和性狀表現是怎樣的?請用遺傳圖解表示上述過程。(用R表示顯性性狀,用r表示隱性性狀。4分)

30.(8分)關注健康,善待生命。請根據下列資料回答問題:
據調查我國的近視眼發病率高居世界第二位,尤其是近幾年來,近視逐漸低齡化,且呈逐年上升趨勢,這引起了人們對學生用眼衛生的高度關注。下圖是近視眼成像示意圖,請據圖回答:
①眼球成像過程中,起主要調節作用的結構是〔 〕____________。
②物像只有落到〔 〕____________上,我們才能看到清楚的物體,近視眼可以配帶裝有____________鏡的眼鏡加以矯正。
③某人眼球結構完整無損,但是看不見周圍的物體,則發生病變的部位可能
___________ 。
④汽車司機看見紅燈將車停下,這屬於_______反射,該反射的神經中樞位於__________。
31.(10分)某生物小組在一次實地考察中,觀察到了下列幾種動物。其中有的還是人類的好朋友,可是卻很難區分它們,請你根據所學知識,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1)A(蚯蚓)用____________呼吸,B用____________呼吸,E用____________呼吸。
(2)A與B、C、D、E的主要區別是身體背部沒有____________。
(3)從B的生殖發育特點分析,它不能脫離水環境限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與其飛翔生活相適應的身體特徵是:身體呈流線型,____________,體表被覆
羽毛等。
(5)E特有的生殖發育特點是____________,它與植食性生活相適應的結構特點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6)一隻毛色為白色的家兔一窩生下5隻小兔,其中3隻小白兔,2隻小黑兔。請問
家兔的毛色在遺傳學上稱為____________。小兔的毛色不同,這是一種__________現象。
32.(5分)為了探究廢電池對水體的污染,某同學設計了以下實驗步驟:
A、將一節5號電池破碎,浸泡在1000 ml的清水中2~3天;
B、在4隻魚缸上分別貼標簽甲、乙、丙、丁;
C、在4隻魚缸中分別放入等量的清潔無污染的河水;
D、在4隻魚缸中分別放入50 ml、100 ml、200 ml、400 ml電池浸出液;
E、再向各魚缸中分別放入5條金魚,定時喂養同種飼料,觀察並記錄情況。結果如下:

甲 乙 丙 丁
所加浸出液的體積/ mL 50 100 200 400
魚存活的平均天數 15天 12天 7天 1天

根據以上設計,請你回答下列問題:
(1)該同學提出的假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該實驗E步驟中,放入各魚缸的金魚必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該實驗是否需要設置對照組?____________該如何設置?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過實驗,該同學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級教學質量檢測
生物試題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1~5 CAACA 6~10 CCBDD 11~15 BDDDA 16~20 BBDCB
21~25 DBBDB

❻ 初二結業考試地理2018原卷

那個考完試直接收上去,今天我就是這樣

❼ 初二地理結業考試模擬題

1、下列海峽運河中,地處亞、非兩洲之間的是( B ) A.馬六甲海峽 B.蘇伊士運河 C.巴拿馬運河 D.直布羅陀海峽 2、下列國家中,同中國陸地相鄰的是( A ) A.孟加拉國、印度 B.不丹、錫金 C.巴基斯坦、斯里蘭卡 D.尼泊爾、馬爾地夫 3、印度人口的特點是( B ) A.世界第一人口大國 B.南亞面積最大的國家 C.人口總數在不斷下降 D.目前人口突破10億 4、西亞地處「五海三洲」之地,其中三洲指的是..( B ) A.亞洲、非洲、拉丁美洲 B.歐洲、北美洲、南美洲 C.亞洲、歐洲、非洲 D.亞洲、大洋洲、非洲 5、西亞許多國家中畜牧業占重要地位,其氣候原因是( B ) A.終年暖濕 B.終年乾旱少雨 C.終年冷濕 D.終年濕潤多雨 6、世界上最長的山脈是( C ) A、喜馬拉雅山脈 B、阿爾卑斯山脈 C、安第斯山脈 D、昆侖山脈 7、世界上水量最大、河流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是( A ) A、尼羅河 B、剛果河 C、亞馬孫河 D、密西西比河 8、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區是( C ) A、剛果河流域 B、亞馬孫平原 C、東南亞的馬來群島 D、澳大利亞東側 9、位於東十二區的輪船於5月4日上午10時向東駛入西十二區,這時船上的時間是 (D ) A、5月4日10時 B、5月5日10時 C、5月3日10時 D、5月4日11時 10、世界第一長河是9 D ) A.長江 B.恆河 C.亞馬孫河 D.尼羅河 11、下列關於亞洲地形特徵的說法正確的是( B ) A、以山地、平原為主,中部高、四周低 B、以山地、高原為主,中部高、四周低 C、以山地、高原為主,西高東低 D、以山地、丘陵為主,中部高、四周低 12、有關我國華人華僑的敘述,正確的是( A ) A 、東南亞是華人和華僑分布最集中的地區 B、華僑已取得所在國國籍,而華人還保留中國國籍 C、華人和華僑在東南亞各國人口中所佔比重並不大 D、華人和華僑祖籍以廣東、廣西兩省最多 13、歐洲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是( C ) A.萊茵河 B.威爾河 C.多瑙河 D.伏爾加河 14、一艘貨輪正在位於馬來西亞的吉隆坡港裝船外運,裝船的貨物可能是( D ) A、天然橡膠、油棕 B、錫、稻穀、石油 C、錫、椰子、石油 D、天然橡膠、油棕、稻穀 15、一艘從中東波斯灣往我國運送石油的船隻需要經過的海峽是( C ) A.直布羅陀海峽 B.白令海峽 C.馬六甲海峽 D.莫三比克海峽 16、下列首都中被譽為「花園城市」的是( C ) A.曼谷 B.河內 C.新加坡 D.仰光 17、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從人種構成看,主要為( B ) A.白種人 B.黑種人 C.黃種人 D.阿拉伯人 18、非洲熱帶草原氣候區的代表性動物有( B ) A.大象、孔雀 B.獅子、斑馬 C.駱駝、鴕鳥 D.老虎、狗熊 19、非洲的經濟特徵是( B ) A.以農業為主的經濟 B.以采礦業為主的經濟 C.殖民地色彩的單一經濟 D.多種經營的民族經濟 20、世界最大的沙漠是( C ) A.塔爾沙漠 B.塔克拉瑪干沙漠 C.撒哈拉沙漠 D.卡拉庫姆沙漠

❽ 人教版初中生物地理結業考試卷

第六章 我們生活的大洲----亞洲
第一節 自然環境
一、世界第一大洲
1、球位置:亞洲大部分位於東半球、北半球。
2、瀕臨海洋:亞洲北部為北冰洋,東部為太平洋,南部是印度洋。
3、相臨大洲及分界線:亞洲西北以烏拉爾山、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和土耳其海峽與歐洲為界;亞洲西南以蘇伊士運河與非洲為界;南面隔海與大洋州相望;東北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
4、亞洲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洲,也是跨緯度最廣、東西距離最長的一個洲。
5、亞洲分區:按地理方位將亞洲分為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中亞、北亞。
6、中國位於東亞,東亞還包括朝鮮、韓國、日本、蒙古。
7、中國北鄰北亞,西鄰西亞和中亞,西南鄰南亞,南鄰東南亞。
二、地形和河流
1、亞洲地形特點:地面起伏大,中間高,四周低;地形復雜多樣,以高原、山地為主。
2、主要地形區:青藏高原~~位於亞洲中部,海拔大於3000米,部分地區高於5000米,被稱為「世界屋脊」;西西伯利亞平原~~位於亞洲北部,海拔0~200米,是亞洲最大的平原;華北平原~~分布在亞洲東部,海拔0~200米;印度河平原~~分布在亞洲南部,海拔0~200米;德干高原~~分布在亞洲南部,海拔200~1000米;伊郎高原~~分布在亞洲西部,海拔1000~3000米;中西伯利亞山地~~分布在亞洲北部。
3、主要河流及注入海洋:鄂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注入北冰洋;黃河、長江、媚公河流入太平洋,恆河注入印度洋。
4、河流分布特點:大多發源於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狀流向周邊的海洋。原因是亞洲地勢中間高、四周低。
5、湖泊:裏海~~世界最大的湖泊,鹹水湖;貝加爾湖~~世界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死海~~世界陸地的最低點。
三、復雜的氣候
1、氣候特點: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大陸性氣候分布最廣。
2、氣候影響因素:緯度因素~~亞洲跨熱帶、溫帶、寒帶,緯度越高氣溫越低;海陸因素~~亞洲東、南、北三面瀕臨海洋,降水東部、南部多,中部、西部少;地形因素~~青藏高原、帕米爾高原因為海拔高,形成了高原山地氣候。
3、主要氣候類型:熱帶雨林氣候,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熱帶亞熱帶沙漠氣候,地中海氣候,高原山地氣候,寒帶氣候。
4、溫帶大陸性氣候:它是亞洲分布范圍最廣的氣候類型,它覆蓋了亞洲的中、西部,其氣候特點是冬季寒冷而漫長,夏季溫暖而短暫,全年降水稀少。
5、季風氣候: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南部,其特點是一年中風向隨季節發生大規模變化,降水季節變化大。不足之處是易發生旱澇災害。
6、非洲氣候分布特點:以赤道為中心,氣候類型南北對稱分布;以熱帶氣候為主,熱帶雨林、熱帶草原氣候分布很廣。
第二節 人文環境
一、 人口最多的大洲
1、2000年,世界總人口共60.55億,亞洲人口約36.8億,占總人口的61%,是人口最多的大洲
2、世界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中國、印度、美國、印度尼西亞、巴西、巴基斯坦、孟加拉國、俄羅斯、日本、奈及利亞。
其中亞洲有六個: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日本。
3、除南極洲外,世界各洲人口數由多到少依次是
亞洲、非洲、歐洲、拉丁美洲、北美洲、大洋州、南極洲
4、除南極洲外,平均人口自然增長率由高到低排列依次是
非洲、拉丁美洲、亞洲、大洋州、北美洲、歐洲、
5、世界凈增人口60.55億×1.3%=7871萬人 亞洲凈增人口數36.8億×1.4%=5152萬人
6、亞洲眾多的人口,對資源和環境產生了沉重的壓力。

二、多樣的地域文化
1、亞洲大小民族共有1000個左右,約佔世界民族總數一半。其中漢族是世界人口最多的民族
2、亞洲三個人類文明發源地: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印度河流域地區;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兩河流域)。原因:適宜的溫帶(或熱帶)氣候;豐富的水源;肥沃的土地。
3、不同地區的民族在建築、服飾、音樂舞蹈、禮儀等方面都表現出不同的文化藝術風格和不同的民族風俗。
4、不同地區的文化與當地自然條件的關系:
圖的標號 自然條件或民族風俗
6、日本為預防地震而設計的抗震建築 多地震
3、葉門的住房和梯田 山坡地區
5、生活在印度尼西亞加里曼丹島的達雅克人居住的高腳屋長達200米 氣候濕熱,人們過聚居生活
4、生活在恆河三角洲以捕魚為生的孟加拉人 氣候濕熱,多河湖
2、生活在東西伯利亞的亞庫特人居住木屋,身穿毛皮衣服,運輸工具是狗拉雪橇。 氣候嚴寒
1、沙烏地阿拉伯的貝都因人居住帳篷,身穿寬大袍子,過著游牧生活。 熱帶乾旱草原,人們過著游牧生活
5、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風情,理解和尊重其他地域文化是實現同其他國家友好往來的基礎,所以人們在出國之前都要了解所去國家的風土人情,尊重其文化差異。
二、 經濟發展差異
1、亞洲經濟發展不平衡;少數國家屬於發達國家,大部分國家屬於發展中國家。
2、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超過10000美元的國家有:日本、以色列、新加坡;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低於500美元的國家有:越南、蒙古、尼泊爾、孟加拉國、印度;日本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約是尼泊爾的145倍。
3、中國在亞洲各國的經濟發展中處於中等偏下的水平。
第七章 我們鄰近的國家和地區
第一節 日本
一、多火山地震的國家:
主要島嶼: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
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海港
多火山地震:位於太平洋板塊與亞歐板塊交界處;環太平洋地震火山帶;富士山是一座火山
二、發達的加工貿易經濟:
地域狹小,資源貧乏,是一個資源小國
從國外進口原料和燃料——加工——出口
工業區集中分布區:太平洋沿岸、瀨戶內海沿岸。因為這里港口條件優越,巨型船舶可以停靠,工廠靠近碼頭,海陸交通便利;沿岸地區城市人口集中,勞動力資源豐富,也是國內最大的消費地;沿海平原集中,填海造陸價格低。
三、東西方兼容的文化:
單一民族構成的國家——大和民族
東西方文化兼容,傳統和現代並存
四、讀圖分析要求:
在下圖中填註:日本海、太平洋、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京濱、名古屋、阪神、瀨戶內海、北九州工業區
第二節 東南亞
一、十字路口的位置:
東南亞范圍: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
馬六甲海峽是重要的海上通道:位於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是印度洋——太平洋、亞洲——大洋洲的重要通道;在圖准確填注出馬六甲海峽的位置
在圖中填注出越南、寮國、緬甸、泰國、柬埔寨的首都及附近河流的名稱
二、熱帶氣候與農業生產:
熱帶雨林氣候的特點:全年高溫多雨;分布:馬來半島的南部及馬來群島
熱帶季風氣候的特點:全年高溫,降水集中雨季,季節分配不均;分布:中南半島及馬來半島北部
農業生產:水稻(泰國、越南、緬甸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國)、橡膠(泰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橡膠生產國)、棕油(馬來西亞是世界最大的棕油生產國)、椰子(馬來西亞是世界最大的生產國,菲律賓是最大的出口國)、蕉麻(菲律賓是最大的生產國)
東南來發展水稻生產的有利條件:高溫多雨的氣候、河流沿岸及下游三角洲平原土地肥沃灌溉水源豐富、悠久的水稻種植歷史、充足的勞動力。
三、山河相間,縱列分布
四、華人、華僑最集中的地區:
人種:大多數為黃種人
華人華僑最集中的地區
旅遊資源豐富
第三節 印度
一、世界人口第二大國:
南亞面積最大的國家
印度地形特點:三大地形區分三大地形區,西北喜馬拉雅山脈,中部恆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絕大部分領土在海拔1000米以下
第二人口大國:人口已經超過10億
世界文明古國:亞洲三大文明發祥地之一
二、水旱災害頻繁:
熱帶季風氣候為主:熱帶季風氣候特點是全年高溫,降水集中在夏季6—9月,降水季節分配不均
季風與降水:旱澇災害頻繁
月份 風向 對降水的影響
一月 東北風 少,旱季
七月 西南風 多,雨季
水災 旱災
西南風的變化 來得早,退得晚,風力強 來得晚,退得早,風力不足
三、自給有餘的農業生產
農作物 分布地區 地形 降水
水稻 東北部半島沿海地區 平原 多
小麥 德干高原西北部恆河上游 高原、山地 較少
世界農業大國
四、發展中的工業
傳統工業:鋼鐵工業
工業部門 分布中心 資源條件 總結
鋼鐵工業 加爾各達 煤、鐵、錳 工業中心都接近原料產地,即就近原則,這樣的工業布局,可以節省運費、降低成本,所以建立工廠要建在原料產地或者靠近消費市場。
棉紡織業 孟買、新德里、班加羅爾 棉花
麻紡織業 加爾各達 黃麻
高新技術產業:原子能、航天、計算機軟體發達
五、填圖
喜馬拉雅山脈、恆河平原、德干高原
新德里、孟買、加爾各答、班加羅爾
第四節 俄羅斯
一、國土遼闊
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超過1700萬平方千米
地跨亞歐兩大洲的國家,洲界:烏拉爾山、烏拉爾河
大部分地區地形平坦:
俄羅斯的主要地形區和主要河流
西 俄羅斯 東
東歐平原
伏爾加河 烏拉爾山 西西伯利亞平原 葉尼塞河 中西伯利亞高原 勒拿河 東西伯利亞山地
大部分位於北溫帶,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冬季長而寒冷,夏季短而溫暖
氣溫自西向東降低,自南向北降低。降水自南向北減少,自東向西減少,降水集中夏季
二、自然資源豐富,工業發達
自然資源種類齊全,儲量豐富
重工業發達:
聖彼得堡工業區:石油化工、造船、電子、航空航天、食品、紡織等工業。
莫斯科工業區:鋼鐵、汽車、飛機、火箭、和電子等工業部門(以上2個工業區是以機械、化學和多種輕工業為主)
烏拉爾工業區:石油、鋼鐵、機械等產品(以鋼鐵和機械工業為主)
新西伯利亞工業區:煤炭、石油、天然氣、電力、鋼鐵等工業產品(以重工業和軍事工業為主)
俄羅斯工業以重工業為主,輕工業發展較慢,且主要工業區集中在歐洲部分,相比之下,亞洲部分比較薄弱,導致輕重工業分布不平衡;工業的特點與其資源條件具有密切關系。俄羅斯石油、天然氣、鐵礦等資源儲量豐富且分布廣泛,有利於重工業的發展
三、發達的交通
亞歐大陸橋
俄羅斯歐洲部分鐵路網明顯稠密,亞洲部分鐵路網相對單一。建在南部山區的西伯利亞大鐵路主要考慮的因素是,氣候原因及距離周邊鄰國較近,更便於發展經濟
客運以鐵路、公路為主;貨運以鐵路、管道,其中管道運輸所佔比例最大
莫斯科是最大的城市,聖彼得堡是第二大城市
四、填圖
在圖中填註:
東西伯利亞山地、中西伯利亞高原、西西伯利亞平原、東歐平原及烏拉爾山脈
勒拿河、葉尼塞河、鄂畢河、伏爾加河
庫爾斯克鐵礦、第二巴庫油田、秋明油田、庫茲巴斯煤礦
莫斯科、聖彼得堡、伏爾加格勒、摩爾曼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
第一亞歐大陸橋
第八章 東半球其他的國家和地區
第一節 中東
1、在亞洲西南部和非洲東北部,有個地區稱為中東。中東地處『三洲五海』之地,三洲指亞、歐、非洲,五海中的裏海是個湖泊。中東范圍包括西亞(除阿富汗)和北非的埃及。
2、中東是目前世界上石油資源最多的地區,中東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灣沿岸,運往西歐、美國和日本等發達國家。
3、中東地區氣候乾燥,河流稀少,水資源缺乏。中東的阿拉伯半島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島。蘇伊士運河位於埃及。
4、中東人種主要是白種人,最多的居民是阿拉伯人,大多信仰伊斯蘭教。被伊斯蘭教尊為聖城的是麥加,被伊斯蘭教、基督教和猶太教尊為聖城的是耶路撒冷。
國家:A伊拉克,B伊朗,C埃及,E 沙烏地阿拉伯
E所在地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島阿拉伯半島
圖中三個被伊斯蘭教稱為聖城的城市:
①麥加,②耶路撒冷,③麥地那。
海洋:
④波斯灣,⑤阿拉伯海,
⑥紅海,⑦地中海,⑧黑海,⑨裏海。
海峽、運河:⑩霍爾木茲海峽,⑾蘇伊士運河,⑿土耳其海峽,⒀尼羅河
第二節 歐洲西部
1、歐洲西部人口稠密,國家眾多,絕大部分是發達國家。其經濟為多元化,以製造業為主的工業,傳統的畜牧業和繁榮的旅遊業。
2、歐洲聯盟是一個區域性的國際組織,政治經濟聯系強。目前共有25個成員國,使用統一貨幣歐元。
3、英國首都倫敦,法國首都巴黎,義大利首都羅馬,德國首都柏林。
4、歐洲西部大部分為北溫帶,溫帶海洋性氣候廣布。地形以平原為主,畜牧業發達,人們稱牧草為『綠色金子』。英國畜牧業佔全部農產值的70%。荷蘭、丹麥是世界著名的乳畜大國。
5、歐洲西部旅遊地多,英國的倫敦塔橋、荷蘭風車、法國巴黎的艾菲爾鐵塔、西班牙的鬥牛、挪威的峽灣風光等。
國家:B西班牙 C法國 D英國 E德國 F義大利
地形、半島:A斯堪的拉維亞半島 ①西歐平原 ②波德平原 ③阿爾卑斯山地 ④亞平寧半島
海洋、海峽:⑤挪威海 ⑥北海 ⑦波羅的海 ⑧英吉利海峽 ⑨地中海 ⑩直布羅陀海峽
第三節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世界上最大沙漠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區,大部分位於熱帶,90%以上是黑種人,有「黑非洲」之稱。居民集中在幾內亞灣沿岸和剛果盆地。
2、由於殖民主義的長期佔領和掠奪,該地大多國家形成了「單一商品經濟」,出口價格低廉的初級產品,進口價格昂貴的工業製成品,在國際貿易中處於不利地位。
3、非洲自然增長率在各大洲中居首位,人口眾多。加上氣候全年高溫,降水干濕兩季分明,農業生產落後,居民經常忍飢挨餓。
4、非洲氣候主要為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分布特點為:以赤道為中心,南北對稱分布。
5、A索馬里半島 B剛果河 C剛果盆地
D衣索比亞高原 E馬達加斯加島
F幾內亞灣 G撒哈拉沙漠 H好望角
I東非高原 附近有東非大裂谷 J南非高原
第四節 澳大利亞
1、澳大利亞國徽上有袋鼠和鴯鶓兩種動物,其特有動物還有考拉和鴨嘴獸。
2、澳大利亞是世界上綿羊數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國家,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羊只集中在東南部和西南部沿海的混合農業帶。由於地廣人稀,農牧業生產機械化程度高,產品大部分出口,出口產品有羊毛、小麥、牛肉。
3、澳大利亞礦產資源豐富,集中在沿海地區,出口比例大,稱「坐在礦車上」的國家。目前,服務業成為澳大利亞的支柱產業。
4、澳大利亞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首都:堪培拉,最大工業中心和港口城市:悉尼,第二大城市:墨爾本。
城市:A悉尼, B堪培拉, C墨爾本,
河湖:D墨累河,E北艾爾湖
地形區:①大分水嶺,
②中央平原,裡面有澳大利亞大盆地,又叫大自流盆地
③西部高原
海洋:④太平洋 ⑤印度洋
第九章 西半球的國家
第一節 美國
1.位置:北美洲中部,西半球和北半球。北部與加拿大相鄰,南部與墨西哥接壤。西臨太平洋,東臨大西洋,南瀕墨西哥灣,海上交通便利。
2.領土組成:陸地面積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和中國,居世界第四。本土有50個州(本土48個州,2個海外州:
3.人口和首都:有2.90億人口,以白種人為主,屬於移民國家。首都華盛頓,位於美國本土的東側,大西洋沿岸。
4.地形:平原為主組成——三個南北縱列帶; 地勢:東西兩側高,中間低
a.西部------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
b.中部------廣闊的平原組成, 約佔全國總面積的一半以上
c.東部------低緩的阿巴拉契亞山脈
5.河流和湖泊:.a.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洲最長的河流
b.五大湖--------自西向東為蘇比利爾湖(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淡水湖)、密歇根湖(美國全境)、休倫湖、伊利湖、安大略湖,最終通過聖勞倫斯河流入到大西洋,五大湖中除密歇根湖其餘均為美國與加拿大的分界線。
6.氣候: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
7.農業地區專業化:
a.高度發達,機械化程度高;農業生產專門化。是世界上最大的農產品生產國和出口
b.主要農產品:小麥、大豆、玉米。
c.主要農業區:乳畜帶(國土的東北地區)、玉米帶(國土的中部)、棉花帶(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區)、小麥區(國土中部,在玉米帶的南北兩側)、畜牧和灌溉農業區(國土的西部地區)、亞熱帶作物帶(墨西哥灣沿岸)。
仔細看教材P85的農業帶的分布圖,注意發展農業的同時要保護環境。
8.工業:
a.特點:工業體系完整,部門齊全。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工業國家。化工、電子、汽車、飛機等居世界前列。
b.20世紀90年代以來,以信息技術、生物技術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蓬勃發展,最著名的是位於舊金山東南部的「矽谷」,它是美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新技術產業中心。
c.主要工業區:太平洋沿岸工業區,發展較快;南部工業區,開發較晚;東北部工業區,美國傳統的工業區。但是,美國的消耗量極大,是世界上進口汽車、鋼鐵、石油、紡織品最多的國家。
9.城市:紐約:大西洋沿岸,美國第一大城市和最大的海港。

10.資源消耗大國
①世界最大的資源消耗國和廢物排放國;②能分析人均能源消費統計圖
11.美國對世界資源、環境的影響
(1)大量進口:煤炭、鐵礦石、石油和木材。
(2)大量排放:廢氣、廢水、廢物。
第二節 巴西
1.位置:西半球和南半球;南美洲的東部,東臨大西洋。南美洲面積最大的國家,
2.首都:首都:巴西利亞。人口佔南美洲人口總數的一半,是南美洲人口最多的國家。
3.地形:----平原和高原為主, 地勢——南高北低
a.亞馬孫平原----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平原,這里的熱帶雨林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熱帶雨林區
b.巴西高原----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高原
4.氣候:以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為主。氣候濕熱。
5.河流:——亞馬孫河,世界第一大河,世界第二長河
6.種族構成復雜:有土著印第安人、白仁、黑人、黃種人。各種族之間互相通婚,形成不同的混血型人,是一個有大量混血種人的社會。
7.語言:巴西人民的民間娛樂項目為桑巴舞,每年還有狂歡節。語言——葡萄牙語。
8.農業是巴西重要的國民經濟基礎部門。熱帶經濟作物品種繁多,咖啡、甘蔗、柑橘的產量居世界第一位,咖啡豆、蔗糖、柑橘汁、大豆是重要的出口創匯產品。巴西有「咖啡王國」之稱,咖啡園只要分布在東南部。
9.工業:a.主要分布在東南部,因為東南部是鐵礦產的主要分布地區。交通便利。在現代工業方面,鋼鐵、造船、汽車、飛機製造等躍居世界重要生產國行列。從單一的農產品出口國逐漸形成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
b.擁有采礦、鋼鐵、飛機製造、汽車、造船、食品等工業部門,是世界上鋼鐵、船舶、汽車和飛機的重要生產國家,工業產值居南美洲首位。其中,3/4的工業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
10.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而亞馬孫平原地區人口和城市稀少。聖保羅是最大的冬夜中心和城市,也是世界特大城市
11.熱帶雨林的危機:存在的問題是①為興建大型干線公路,跨國公司大量砍伐。②發展采礦業,開辟大型農場。③墾荒的貧苦農民原始的遷移農業。使雨林面積大量減少,水土流失嚴重,珍貴野生動物遭劫,全球生態環境受到嚴重威脅。因此,全世界希望巴西重點保護這片原始的熱帶雨林。
第十章 極地地區
一、南極地區
1、位置:南極圈以南的南極大陸和周圍的海洋合成南極大陸
2、地形:以高原為主
3、特徵:氣候特徵——裂風、乾燥、嚴寒。有「冰雪高原」之稱;人類寶貴的淡水庫;
南極大陸是世界上最寒冷、暴風雪最頻繁、風力最強的大陸。冬季和夏季之分;地球上的「白色沙漠」。
4、極點:極點是南,沿經線其餘方向為北,地球自轉呈順時針旋轉。
5、代表動物:企鵝
6、考察:我國先後建立了長城站和中山站
二、北極地區
1、位置:北極圈以北的地區,包括北冰洋絕大部分,及沿岸的亞、歐、北美三洲大陸的最北部和諸多島嶼
2、特徵:格陵蘭島是地球上最大的島嶼;白令海峽
3、極點:極點是北,沿經線其餘方向為男,地球自轉呈逆時針旋轉。
4、代表動物:北極熊
5、考察:建立了黃河站

❾ 2008八年級人教版地理生物結業考試試卷

這里地來理生物都自有,蠻好的,我也是初二的。http://tieba..com/f?kz=407105782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