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試卷 » 雲師大附中地理試卷

雲師大附中地理試卷

發布時間: 2021-02-16 23:30:58

㈠ 雲師大附中2016第五次月考性五文綜卷

開著它是否幸福?
春天百花爭艷的時候它默默地開始了漫長的等待.桃花、梨回花、杜鵑她們答爭著顯示自己,把自己心情盡懷情操地顯示出來以獲得百花之王的美名.它們幸福嗎?寒梅不屑於這些,並不是梅花賽不過它們,它覺得爭著炫耀的生活太累,它認為幸福是平淡的,是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的而不是用自己的外表炫耀來爭得別人誇獎的.
秋天是果子滿樹熱鬧非凡的時候,而此時的梅花正為冬季蓄積能量.在無人注視的季節里默默耕作.這是一種充實的生活,它說這充實的生活就是幸福.
好不容易到了冬季,到了它開放的季節,而此時凜冽的寒風不斷地阻擊著它,低溫不斷地阻撓著花苞的綻開,而它卻默默地承受著.風一陣陣地吹過,枝條在不斷地擺動著,那花苞彷彿要被搖落下來,一陣,一陣……幾天的大風

㈡ 雲南師大附中2014屆高考適應性月考 一 地理 求答案啊!

選擇題
DBCBDADDABCCADACCBADAD
23.(26分)
(1)(14分)年降水量約為1500毫米,降水量大;(2分)4月~9月為雨季,10月~次年3月為旱季,(2分)降水的季節變化較大。(2分)
原因:夏季受赤道低壓控制,降水較多;(4分)冬季盛行乾燥的東北風,降水較少。
(4分)
(2)(8分)有優越的自然地理條件;位於咖啡原產地,原料豐富,且品質優良;有豐富、廉價的勞動力;便利的交通運輸條件;生產、加工歷史悠久。(每點2分,答到其中四點即可)
(3)(4分)太陽的周日視運動是古代重要的計時參考,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緯度接近赤道,一天中白晝和黑夜基本平分;一年中晝長變化小;內陸古國,保留古老的歷法。(每點2分,答到其中兩點即可)
24.(20分)
(1)(8分)A地是武夷山地區,(2分)由於海拔高,氣溫比周邊地區低。(2分)B地位於四川盆地的中心,(2分)地勢低,熱量不易擴散,氣溫比周邊地區高。(2分)
(2)(4分)E地太陽輻射量比F地多,(2分)這是因為華北地區少雲雨,對太陽輻射削弱比江南地區少。(2分)
(3)(8分)季風氣候區,旱澇災害頻繁;(2分)春季低溫,影響早稻生長;(2分)地勢起伏較大,降水豐富,水土流失較多;(2分)低山丘陵區的紅壤,有機質少,需大力改造。(2分)
25.(10分)
(1)(2分)23°26'N
(2)(2分)略。
(3)(2分)從0°向東到180°
(4)(4分)10小時46分鍾(2分) 早7小時20分鍾(2分)

㈢ 雲師大附中2016第四次月考答案

雲師大附中不掛網公布此類信息。

如有合法需要,

建議直接詢問學校辦公室、教務處。

祝你好運。

㈣ 雲南師大附中2014屆高考適應性月考卷一地理答案!!!

雲南師大附中2014屆高考適應性月考卷(一)
地理參考答案

第Ⅰ卷(選擇題,共44分)
選擇題(本大題共22小題,每小題2分,共44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B

D

B

D

C

C

C

A

B

A

D

題號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D

B

C

C

B

A

D

C

A

B

A

【解析】
1.ab河段位於河曲處,a岸為凸岸,不斷堆積,b岸為凹岸,不斷受到侵蝕,從而使河流更加彎曲。
2.圖中最高處的海拔為400≤H<450,最低處的海拔為0≤H<50,根據交叉相減法則可計算出兩者間的高度差為350≤<450。
3.結合AB兩地間的最小高度差和兩者間水平距離計算索道纜繩的最短長度。根據勾股定理算出單向索道的最短長度後再乘以2即可得知索道纜繩的長度。
4.根據圖文中 「山丘」、「山脊」、「指向標」等的提示,對照圖示信息逐一找出,即可判斷文中「湖泊」為燕鷗湖。
5.根據「拒馬河2月份流量最大」可以判斷該科考基地應該位於南半球,結合海拔可判斷該科考基地為南極長城站。
6.通過分析表中信息可知,①②兩種農作物所需要的積溫較高,均超過3500℃,適宜在鄱陽湖平原種植。③農作物所需水熱條件較低與鄱陽湖平原相差較大。④農作物所需積溫太高,不適宜在鄱陽湖平原種植。
7.成都平原地處四川盆地,全年降水量較大,陰雨天較多,日照時間短,而農作物②的生長條件要求光照時間較長。
8.結合圖例從圖中可看出該省(區)為西藏,河湖較多;降水量東南多,西北少;城鎮主要分布在地勢相對較低的河流谷地沿岸;根據河流流向可看出地勢西北高,東南低。
9.高原河谷地區由於海拔較低熱量較為充足,可滿足植物生長需要的熱量條件。
10.兩地發展種植業的制約因素要從兩地的氣候特點分析,甲為溫帶海洋性氣候,光熱不足是其制約因素;乙為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不足是其制約因素。
11.a、b均為鹹水湖;深居亞歐大陸內部,降水稀少,水資源短缺;氣候乾旱,人口稀少;由於蒸發旺盛,當地不合理的灌溉容易引發土地鹽鹼化。
12.甲國的鹿特丹港是歐洲最大的港口,位於萊茵河入海口,是歐亞大陸橋西端,扼北海航線要沖,經濟腹地覆蓋大半個歐洲。
13.北京位於(40°N,116°E),新奧爾良位於(30°N,90°W),從北京向東一直到新奧爾良所跨經度小於180°,故新奧爾良位於北京的東南方向。
14.甲、乙位於北半球東北信風帶的范圍,受其影響,乙是迎風坡,甲是背風坡。
15.由題干信息:弧ACE為昏線,C為中點,可判斷出C點位於赤道上,其地方時為18時;由題干信息C點以東為東半球,可判斷出C點的經度為20°W,由此可計算出北京時間為3:20。
16.北半球的冬半年,太陽直射南半球,晨線傾斜方向為東北—西南向,昏線傾斜方向為西北—東南向。
17.a點處於從秋分至冬至過程中,只有國慶節的時間符合。
18.據題意,夏至晝最長,圖示為4點半日出,則晝長為15小時;冬至晝最短,圖示為7點半日出,則晝長為9小時。故晝長最大相差6小時。
19.結合圖示可知,該月該地正午太陽高度不斷變大且接近6時日出,即該月晝夜接近(晝夜等長),最可能為3月。
20.該月太陽直射點不斷北移,地球公轉速度不斷變慢;北半球晝夜時差先逐漸變小,至3月21日晝夜等長;此後才逐漸增大;南極地區極晝范圍不斷縮小;北半球正午太陽高度持續增大。
21.A、B、C三條線都表示太陽輻射總量隨緯度的變化規律,從圖中看出,A線上的點的數值大約是B線和C線相應點數值之和,因此,A線代表全年。B線對應的輻射總量大於C線,因此,B線代表夏半年,C線代表冬半年。
22.關鍵是判斷了B線表示北半球夏半年的太陽輻射總量隨緯度的分布,輻射總量的最大值出現在20°N附近。 B線在0°~20°N范圍內,輻射總量與緯度呈正相關;在20°N~90°N范圍內,輻射總量與緯度呈負相關。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6分)
23.(26分)
(1)(14分)年降水量約為1500毫米,降水量大;(2分)4月~9月為雨季,10月~次年3月為旱季,(2分)降水的季節變化較大。(2分)
原因:夏季受赤道低壓控制,降水較多;(4分)冬季盛行乾燥的東北風,降水較少。
(4分)
(2)(8分)有優越的自然地理條件;位於咖啡原產地,原料豐富,且品質優良;有豐富、廉價的勞動力;便利的交通運輸條件;生產、加工歷史悠久。(每點2分,答到其中四點即可)
(3)(4分)太陽的周日視運動是古代重要的計時參考,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緯度接近赤道,一天中白晝和黑夜基本平分;一年中晝長變化小;內陸古國,保留古老的歷法。(每點2分,答到其中兩點即可)
24.(20分)
(1)(8分)A地是武夷山地區,(2分)由於海拔高,氣溫比周邊地區低。(2分)B地位於四川盆地的中心,(2分)地勢低,熱量不易擴散,氣溫比周邊地區高。(2分)
(2)(4分)E地太陽輻射量比F地多,(2分)這是因為華北地區少雲雨,對太陽輻射削弱比江南地區少。(2分)
(3)(8分)季風氣候區,旱澇災害頻繁;(2分)春季低溫,影響早稻生長;(2分)地勢起伏較大,降水豐富,水土流失較多;(2分)低山丘陵區的紅壤,有機質少,需大力改造。(2分)
25.(10分)
(1)(2分)23°26'N
(2)(2分)如右圖。
(3)(2分)從0°向東到180°
(4)(4分)10小時46分鍾(2分) 早7小時20分鍾(2分)

㈤ 雲南師大附中2011屆高考適應性月考卷(一)地理答案

你別搞笑啦~~ 我當年在八中也這種問過。。沒意思的 要麼老師來講 要麼朋友說 網上查不到的。。

㈥ 求雲南師大附中2013屆高考適應性月考卷(一)地理、歷史、政治、文綜答案

㈦ 雲師大附中月考卷和貴陽一中月考卷哪種更難

都覺得對方的比較難

㈧ 雲南師大附中2O14屆高考適應性月考卷(-)政治 地理 歷史 各科的答案

從網查找找看有沒有

㈨ 雲南師大附中2014屆高考適應性月考卷二 地理

綉花鞋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