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試卷 » 高考地理試卷題型分析說明

高考地理試卷題型分析說明

發布時間: 2021-02-16 23:20:50

A. 高中地理考試的題型

高考試題:來
選擇題11道,每一道分源值為4分,共44分,
綜合題:含讀圖填空、分析簡答、繪圖等類型,共56分;可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為單科綜合,題號為第36題(此部分有時分為兩個大題即36、37兩題,分值合為36分),另一部分與政治、歷史部分組合成一個大題,其中地理部分分值為20分。
單科試題:
選擇題:20--25道
綜合題:主要是讀圖與材料分析題,不排除其中夾雜一些填繪圖表、推理計算、歸納總結、實驗分析等題型

B. 談高考地理科常見幾種題型解法

題型要看來你是哪裡的了,大多數都自是單選題,我是江蘇的,有雙選題,不知道你們那裡有沒有,其他都是大的綜合題型 我覺得要提高地理成績你要先理清楚知識體系,因為知識點都是相關聯的,比如說你要想記住氣候類型,你先要記住大氣環流,記住一些地理區域的經緯度位置等等,我在記氣候時我自己用彩筆繪制了一張世界地圖,然後又時間就看一看,我覺得看地圖是非常重要的 我沒什麼口訣,我只是因為對地理很感興趣,所以學起來就比較輕松

C. 高中地理的試卷分析及改進措施怎麼寫

  1. 數據統計分析 :平均分 最高分 最低分,答題效果

  2. 共性問題分析:審題、空間定位、知識遷移能內力、語容言規范與表述

  3. 對策:注重審題訓練、讀圖與材料提取能力培養、雙基與知識結構的構建等。

    結合你們的試卷,做個簡單的分析。

D. 高中地理試卷簡析題目

一:
1.非洲板塊和亞歐板塊相互碰撞,迫使亞歐板塊抬升而形成。
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碰撞所引起的地質運動形成的
2.青藏高原光照強 晴天多 晝夜溫差大 白天氣溫高光合作用強 晚上氣溫低 呼吸作用弱,
3.都是乾燥少雨或者缺水的荒漠半荒漠地區,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十分嚴重,因此繼續保護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退耕還林、退耕還牧可以有效的含蓄水源,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
二:
1.河床增高的原因是黃河中游北沖刷下來的泥沙,在下游平緩的地區大量沉積而成。
上游的水土保持和植樹造林
2.人類對水資源的不合理利用和對環境的破壞 人口增多,經濟發展,工農業城市用水量增多 水費低廉,水資源利用率低 人們對黃河沿岸植被的破壞
三:
1.最主要原因天氣反常,上游洪水提前,中下游洪水延後,江湖底水過高,上游洪水接 踵而來,洪水過程重疊,干支流洪水反復遭遇, 圍湖造田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2.交通便利 河流交匯處 鐵路公路完善 是一個直轄市 政治中心 人口多
四:
1.但是由於鐵路運輸運費較貴,所以選擇海運,這也需要北方的幾個海港,如天津,秦皇島,大秦線就是一條專門的煤炭運輸路線。所以多呈現東西走向。
2.課本鐵路的意義原話套搬
五:
1.龍門石窟 麥積山石窟 莫高窟
2.①基礎產業先行,有利於東西部之間的物質和信息的交流;②推動沿線各國的經濟與國際貿易發展;③創造有利於我國經濟建設的和平的周邊環境。
六:
1.三江源:長江 黃河 瀾滄江
主要保護對象為江河源頭的生態系統、高原濕地、高原特有野生動物、高原原始地貌和世界第三極自然景觀。
2.困難有:凍土層 氣候惡劣 高原氣候 極度缺氧 保護生態野生動物植被。最大困難是凍土層~
意義:一;促進西藏經濟發展。二;促進民族交流、了解。三;鞏固邊防。四;向世界展示我國鐵路建設的科技實力。

E. 2017年高考全國卷3地理試卷結構 新課標各題型分值是多少分

2017年高考全國卷來3地理自試卷結構

地理滿分100分。

第I卷 選擇題(本卷共11小題,每小題4分,共44分)

1~11,單選,44分

第II卷 非選擇題(本卷包括必考題和選考題兩部分)

必考題

36題,24分;

37題,22分

選考題(從3道選考題中任選一題作答)

42題,選修3:旅遊地理,10分;

43題,選修5:自然災害與防治,10分;

44題,選修6:環境保護,10分。

F. 一般高考試卷題型是怎樣分布的

□ 全國學習研究會考試研究中心 一、近年高考數學命題的中心是數學思想方法,考試命題有四個基本點 1。在基礎中考能力,這主要體現在選擇題和填空題。 2。在綜合中考能力,主要體現在後三道大題。 3。在應用中考能力,在選擇填空中,會出現一、二道大眾數學的題目,在大題中有一道應用題。 4。在新型題中考能力。 這「四考能力」,圍繞的中心就是考查數學思想方法。 二、題型特點 1。選擇題 (1)概念性強:數學中的每個術語、符號,乃至習慣用語,往往都有明確具體的含義,這個特點反映到選擇題中,表現出來的就是試題的概念性強。試題的陳述和信息的傳遞,都是以數學的學科規定與習慣為依據,絕不標新立異。 (2)量化突出:數量關系的研究是數學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數學考試中一項主要的內容。在高考的數學選擇題中,定量型的試題所佔的比重很大。而且,許多從形式上看為計算定量型選擇題,其實不是簡單或機械的計算問題,其中往往蘊涵了對概念、原理、性質和法則的考查,把這種考查與定量計算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形成了量化突出的試題特點。 (3)充滿思辨性:這個特點源於數學的高度抽象性、系統性和邏輯性。作為數學選擇題,尤其是用於選擇性考試的高考數學試題,只憑簡單計算或直觀感知便能正確作答的試題不多,幾乎可以說並不存在。絕大多數的選擇題,為了正確作答,或多或少總是要求考生具備一定的觀察、分析和邏輯推斷能力,思辨性的要求充滿題目的字里行間。 (4)形數兼備:數學的研究對象不僅是數,還有圖形,而且對數和圖形的討論與研究,不是孤立開來分割進行,而是有分有合,將它辨證統一起來。這個特色在高中數學中已經得到充分的顯露。因此,在高考的數學選擇題中,便反映出形數兼備這一特點,其表現是:幾何選擇題中常常隱藏著代數問題,而代數選擇題中往往又寓有幾何圖形的問題。因此,數形結合與形數分離的解題方法是高考數學選擇題的一種重要且有效的思想方法與解題方法。 (5)解法多樣化:與其他學科比較,「一題多解」的現象在數學中表現突出。尤其是數學選擇題,由於它有備選項,給試題的解答提供了豐富的有用信息,有相當大的提示性,為解題活動展現了廣闊的天地,大大地增加了解答的途徑和方法。常常潛藏著極其巧妙的解法,有利於對考生思維深度的考查。 2。填空題 填空題和選擇題同屬客觀性試題,它們有許多共同特點:其形態短小精悍,考查目標集中,答案簡短、明確、具體,不必填寫解答過程,評分客觀、公正、准確等等。不過填空題和選擇題也有質的區別。首先,表現為填空題沒有備選項。因此,解答時既有不受誘誤的干擾之好處,又有缺乏提示的幫助之不足,對考生獨立思考和求解,在能力要求上會高一些,長期以來,填空題的答對率一直低於選擇題的答對率,也許這就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其次,填空題的結構,往往是在一個正確的命題或斷言中,抽去其中的一些內容(既可以是條件,也可以是結論),留下空位,讓考生獨立填上,考查方法比較靈活。在對題目的閱讀理解上,較之選擇題,有時會顯得較為費勁。當然並非常常如此,這將取決於命題者對試題的設計意圖。 填空題的考點少,目標集中,否則,試題的區分度差,其考試信度和效度都難以得到保證。 這是因為:填空題要是考點多,解答過程長,影響結論的因素多,那麼對於答錯的考生便難以知道其出錯的真正原因。有的可能是一竅不通,入手就錯了,有的可能只是到了最後一步才出錯,但他們在答卷上表現出來的情況一樣,得相同的成績,盡管它們的水平存在很大的差異。 3。解答題 解答題與填空題比較,同屬提供型的試題,但也有本質的區別。首先,解答題應答時,考生不僅要提供出最後的結論,還得寫出或說出解答過程的主要步驟,提供合理、合法的說明。填空題則無此要求,只要填寫結果,省略過程,而且所填結果應力求簡練、概括和准確。其次,試題內涵,解答題比起填空題要豐富得多。解答題的考點相對較多,綜合性強,難度較高。解答題成績的評定不僅看最後的結論,還要看其推演和論證過程,分情況評定分數,用以反映其差別,因而解答題命題的自由度,較之填空題大得多。 三、高考試卷的深層結構 根據題型特點,高考試卷的結構就十分明確了,我們將其分成三段: 四、如何突破120分 由於,基礎中考能力,所以要注重解題的快法和巧法,能在30分鍾左右,完成全部的選擇填空題,這是奪取高分的關鍵。第二段是解答題的前三題,分值不到40分。這樣前兩個階段的總分在110分左右。第三段是最後「三難」題,分值不到40分。「三難」題並不全難,難點的分值只有12分到18分,平均每道題只有4分到6分。首先,應在「三難」題中奪得12分到20分,剩下最難的步驟分在努力爭取。這是根據試卷的深層結構做出的最佳解題策略。 所以,只做選擇,填空和前三道大題是不夠全面的。因為,後「三難」題中的容易部分比前面的基礎部分還要容易,所以我們應該志在必得。在復習的時候,根據自己的情況,如果基礎較好那首先爭取選擇,填空前三道大題得滿分。然後,再提高解答「三難」題的能力,爭取「三難」題得分20分到30分。這樣,你的總分就可以超過130分,向145分沖刺。 所以最理想的得分計劃是: 五、從現在做起 在平時當中一定要求自己選擇填空一分鍾一道題。用數學思想方法高速解答選擇填空題。 注意不要傻算傻解,要學會巧算和巧解。選擇填空和前3道解答題都是數學基礎分。後3題不是只做第一問的問題,而應該猜想評分標准,按步驟由前向後爭取高分。應該用豬八戒拱地的精神對付難題。由前邊向後邊拱,往往能先拱到4分,再往前拱能拱到8分一直到10分,最後剩下2分、4分得不到就算了。因為後邊屬於難點的分值,需要天才。 本期《高考研究》精選了8套選擇題,4套中等解答題,並制定了時間限制(建議)。其難度是遞進的,請同學們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完成。

G. 如何進行高考地理試卷分析答案要包括試卷分析,考生答案得失,今後改進措施。

高考地理試卷分析,可以從出題題型,各知識模塊所佔比重,哪些出的難點,哪回些相對容易答,揣摩出題者意思,想要考的是什麼,他大概想學生在這一知識點處達到什麼水準,是純理論水平還是結合實際更多。至於試卷上的具體題目,可以依據每個問題所佔分數來預測所包含知識要點,列出答案可能包含情況。比如談到影響,肯定有好壞之分,談到氣候們就要從降水、氣溫等角度分析,區位優勢,就要從區位要素方面入手,結合題目,或者地圖找出所含信息。考生答案得失要看此題整體學生作答水平如何,是基本答不出,還是一知半解,還是個別同學答錯,可以根據具體情況來判斷,這道題你要講多久,怎麼講,是以前沒講過的知識點還是容易出錯的易混淆點,這個看你平時教學積累,跟經驗總結。個人認為,地理是很好找依據的,把原理、基本知識點跟他們講通,其他的,就不是你的責任了,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改進措施,讓他們明白怎麼錯了,是不會做,還是粗心,還是其他什麼情況,而你要做的就是排除知識盲點,經常提醒,知識的遷移能力不是你能教會的。也沒那麼難其實。

H. 2010新課標高考文綜地理試題評析

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
文科綜合能力測試答案
本試題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共l4頁。時量分鍾,滿分300分。

一、選擇題:本題共35小題,每小題4分,共1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
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C 2.D 3.C 4.A 5.B
6.A 7.C 8.D 9.A 10.B
11.D 12.C 13. B 14.A 15.C
16.D 17.D 18. A 19. B 20.C
21.B 22.C 23.B 24.C 25.D
26. A 27.A 28.B 29.D 30.C
31.D 32.B 33.C 34.D 35.A
二、非選擇題:包括必考題和選考題兩部分。第36~40題為必考題,每個試題考生都必
須做答。第41~44題為選考題,考生根據要求做答:
(一)必考題(5題,共135分)
36.
(1)根據等雪期線的分布,分析沿MN一線的地形分布特點。(12分)

(2)比較甲、乙兩地雪期與降雪量的差異,並解釋原因。(6分)
甲地雪期比乙地地雪期短,原因是甲地緯度低於乙地,甲地降雪量比乙地多,主要是因為甲地比乙地距海近,水汽更為充足。
(3)分析位於丘陵區的丙地融雪侵蝕較乙地嚴重的原因。(8分)
丙地屬於丘陵地形,地勢低於乙地,融雪徑流量大於乙地;丙地比乙地更多受到人類的影響(如林地被毀,過度墾荒等)丙地更易被侵蝕。

37.
(1)據圖簡述我國桑蠶養殖業的發展特點。(8分)
答案要點一:
全國總產量增長較快:傳統主產區中,珠江三角洲發展較快,其他發展緩慢;廣西發展迅速,成為最大的桑蠶養殖省區;其餘省區(大於0.1噸)多數有發展,只有新疆減產較大。
答案要點二:東部原產量大,增長量較少,中部有明顯增長,但總產量相比不大;西部以廣西為代表增長迅速;主產區由東部轉移到西部(總產量2000年以東部最多,2007年以西部最多)。
(2)簡述廣西桑蠶業迅速發展的優勢地理條件。(6分)

(3)有人建議貴州向廣西學習,大力發展桑蠶業。你是否贊成?簡述理由。(6分)
贊成。理由:經濟較落後,耕地較少,有大量剩餘勞動力,熱量條件好等。
或不贊成,理由:地勢較高,交通不便,離市場遠,與廣西競爭處於劣勢等。
38.
(1)運用經濟學知識,分析該省煤炭行業實行重組的意義。對於材料提到的重組中存在的問題,你認為應如何解決?(14分)
提高技術水平和煤礦安全生成水平;實現規模經濟;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稅費流失;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
堅持市場原則,對資產作價進行科學評估;注重業務整合、強化安全生成管理。
(2)煤礦安全生產事故發生後,為什麼必須對相關政府官員進行行政問責?結合煤礦安全生產提出建設責任政府的建議。(12分)

39.
(1)運用哲學知識,對材料一中「經濟不景氣成就文化產業發展是一條規律」的推斷的合理性和嚴謹性作簡要評析。(12分)
文化產業的發展需要相應的條件。經濟不景氣時,經濟結構調整的壓力和人們對精神文化的需求,為文化產業發展提供了契機。美日韓的例子也說明了該推斷有一定合理性。
規律是事物的本質、必然、穩定的聯系,經驗有一定的事實基礎,但不同於規律。把有限的經驗提升為普遍的規律,是不嚴謹的。
(2)根據材料二,有人認為,從「文化搭台」到「文化唱戲」,體現了人們對文化功能認識的深化。你贊同這種看法嗎?運用文化知識簡要說明理由。(8分)
答案一:

答案二:
贊同。「文化搭台」只看到文化對經濟的服務功能,「文化唱戲」則認識到文化本身的經濟功能。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體現了文化具有滿足人們精神需要的功能。
(3)面對激烈的國際競爭,提升我國文化產業競爭力的意義何在?請對制定文化強省(市)戰略提出方法論的建議。(6分)
40.
(1)根據材料一並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明清之際江南手工業發展的特點。(8分)
官營手工業衰落;家庭手工業開始面向市場;民營手工業發展迅速;資本主義性質的手工業作坊產生(出現資本主義性質的僱傭關系)。
(2)根據材料二並結合所學知識,說明l9世紀中期以前英國工業發展的階段及階段性特徵。(16分)

(3)根據材料並結合所學知識,闡述對恩格斯所說「歷史前提」的認識。(13分)
(要求:以對「歷史前提」的認識為中心;觀點明確,史論結合。)
答案略
(二)選考題(共25分)
請考生在第41、42二道地理題中任選一題做答,如果多做,則按所做的第一題計分。做答時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把所選題目的題號塗黑。
41.(10分)
分析圖7所示島嶼成為世界著名旅遊目的地的優勢條件。
旅遊資源豐富(組合好):地處地中海的島嶼,氣候溫暖,陽光充足;有海濱浴場、海域、山地等自然旅遊資源;以及世界遺產、名勝古跡等人文旅遊資源。
交通設施完善(有機場、港口、高速公路等),通達性好。
42.(10分)自然災害與防治
分析這次地質災害發生的原因。
順向岩層因公路施工失去穩定性。「岩錨」加固使得單面山上部岩層形成整體。(降水、地震等因素導致)深處地層松軟(層面松動)使得該單面山上部山體滑落,對公路產生巨大推力,導致該公路被毀。

請考生在第43、44二道歷史題中任選—題做答,如果多做,則按所做的第一題計分。做答時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把所選題目的題號塗黑。
43.(15分)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根據材料一、二,指出第五琦和劉晏所推行的榷鹽法的不同之處。(8分)
不同之處:第五琦:官營專賣,官府專利;強行加價。
劉晏:官督民產商銷,官商分利;設常平鹽。
(2)根據材料二,說明劉晏改革榷鹽法的意義。(7分) 高考 資 源網
促進鹽業發展;增加政府財政收入;利商,便民;有助於社會穩定。
44.(15分)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
(1)根據材料並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建立的背景;說明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庭長先後提出的法官座次安排的理由。(8分)
背景:日本法西斯侵略戰爭失敗;美國等盟國對日本實行佔領與管制;開始非軍事化、民主化改革。
理由:最重要國際組織的既成事實;國際慣例;法庭所在國最高軍事當局首領同意
(2)說明中國法官抗爭的原因,並加以簡要評價。(7分) 高考 資 源網
原因:中國為戰勝國,在國際反法西斯戰爭中貢獻巨大;中國未受到應有的尊重;中國法官代表民族利益
評價:抗爭關繫到中國的地位、榮譽和尊嚴。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