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學地理學科每周課時
❶ 上海高一地理 應該排一周幾課時
要看你是什麼學校了。不過教學大綱規定是三個課時。但是如果是示範性高中,有地理興趣班或者天文觀測室或者地理實驗室的,會多排一節。如果學校不怎麼樣,要抓主課成績的話,就少排一節。
希望對你有幫助。
❷ 教育部規定的中小學各科的周課時量是多少
普通高中教師10到14節,高中語文、數學、英語每周10節,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 史、版地理每周12節,音樂、美權術、體育、通用技術、心理健康、信息技術等每周14節(中職學校的有所不同,可參照本標准根據專業特點制定各學科周課時量標准)。
初中教師12到16節,語文、數學、英語每周12節,生物、政治、物理、化學、歷史、地理、 體育每周14節,音樂、美術、綜合實踐、信息技術等學科每周16節。
小學教師14到18節,語文、數學每周14節,其他專任教師每周18節。
學習是積累的,希望小朋友們學習從小抓起,知識能改變命運,書中自有黃金屋,爭取做一個有文化的文明人,為社會做貢獻。
❸ 普通高中各科周課時量分別是多少
國家教育部對中小學教師課時量的標准有規定,但是各地市標准不同。專應該到相關省市網站去查詢,屬才具體准確。
1、教師工作量評定標準是依據教師勞動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而確定的以時間為單位的教師工作量數量衡量尺度。它是衡量教師是否完成其職責的重要的數量標志。
2、教師工作量質量評定標準是以評價教師工作優劣為目的的教師工作質量衡量尺度。
3、教師工作量質量評定標准與教師工作量數量評定標准一道,構成教師工作量評定標準的兩個方面。教育、教學是一項復雜的工程,這一工程質量的優劣,受到時間、條件、環境、教學設備、信息、師資隊伍等多種因素的影響。
4、對教學工作質量的評價與對教師其他工作質量的評價一樣,通常採用等級法。
5、等級法的特徵是:首先制定出一整套詳盡具體的教學工作的評價標准,規定達到每一標準的應得分數,然後由教師和學校有關領導組成評定小組,評定小組每個成員根據自己的認識,對被評判教師的課按各項評價要求逐項評分,最後求和,去掉兩極的極端分數,得出均分,根據這個均分來判定課的優、劣或一般。
❹ 上海中學作息時間表
住宿生,不是住宿自己去除相應時間
6:45 起床
7:20-7:35 早餐回
7:50-8:10 早讀課答
8:20-9:30 第一節課
9:40-10:50 第二節課
11:05-11:45 第三節課
中午
11:45-12:40
下午
12:50-14:00 第四節
14:10-14:50 第五節
15:00-16:10第六節
16:20-17:00第七節
17:05-17:25晚餐
17:25-18:30 休息
晚間
18:30-21:00 夜自修
22:00 寢室熄燈
註:每周一升旗儀式7
❺ 教育部對中學各科每周的標准課時量的規定
中學包含初中和高中,中學教師周課時量
高中:數學、語文、英語任教兩個班或周課時不少於11節;物理、化學任教3個班或周課時不少於10節;政治、歷史、地理周課時不少於10節,音樂、美術、體育、計算機周課時不少於14節。
擔任班主任周課時不少於10節
初中:
①數學、語文、英語任教兩個班或周課時不少於13節;物理、化學任教3個班或周課時不少於12節;政治、歷史任教7個班或周課時不少於14節;地理、生物任教7個班或周課時不少於14節,音樂任教8個班或周課時不少於16節,體育任教7個班或周課時不少於14節,美術、計算機周課時不少於18節。
②擔任班主任周課時不少於12節。
③中學校長、黨支部書記周課時不少於2節(一校兩址或學生數在2000人以上的減半),副校長周課時不少於4節,中層幹部周課時不少於6節、每學期聽課不少於20節。
④對跨年級、跨學科教學的,可在上述規定課時減少1-2節;
⑤對男滿55周歲、女滿50周歲的老教師,在規定課時中相應減少20%。
⑥對因病、懷孕待產及處於哺乳期的教師,可酌情減少課時量。
⑦專職教輔人員每校不超過3-4人;實驗室教師為專職教師。
(5)上海中學地理學科每周課時擴展閱讀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於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明確我國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等。意見提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著眼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針對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集中攻堅、綜合改革、重點突破,擴大改革受益面,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
黨的十八大以來,保障公民享有更多受教育機會,始終被列入中國教育事業發展的首要目標;促進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質量,始終是中國推進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兩個重要維度。教師隊伍有力支撐著中國這樣一個世界上最大規模教育體系。
意見提出,把教師職業理想、職業道德教育融入培養、培訓和管理全過程,構建覆蓋各級各類教育的師德建設制度體系。在准入招聘和考核評價中強化師德考查。實施師德師風建設工程,建立教師國家榮譽制度,加快形成繼承我國優秀傳統、符合時代精神的尊師重教文化,創造良好的教書育人環境。
意見同時要求,要切實提高教師待遇。完善中小學教師績效工資制度,改進績效考核辦法,使績效工資充分體現教師的工作量和實際業績,確保教師平均工資水平不低於或高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水平。
❻ 初中教師國家規定每周上課的課時是幾節
由於各地教學條件不同,國家並沒有做定額的統一規定,具體要求要查詢當地教育局公布的信息。
一般初中教師每周工作量12—16節。語文、數學、英語每周12節,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體育每周14節,音樂、美術、綜合實踐、信息技術等學科每周16節。
國家關於教師工作量制度相關規定:
1、全校教師的教學工作量一般應佔全校教師工作量的約 2/3。試行辦法及暫行規定對各級職務教師擔任各種教學工作,進行教材和教學法資料編寫工作,專職和主要從事科學研究、生產、實驗室工作,兼任黨政工作等的工作量計算方法均有詳細規定。
2、1985 年教育部《關於當前高等學校教師工作量問題的意見》提出:改革上述試行辦法,由各高等學校參照該辦法自行決定教師工作量的計算辦法及其定額,教育部不作統一規定。
(6)上海中學地理學科每周課時擴展閱讀:
教師工作量是教師應承擔工作的數量。1914年,中國教育部《直轄專門以上學校職員薪俸暫行章程》規定,大學校專任教員每周授課10小時以上;大學預科專任教員每周12小時;高等師范學校專任教員每周12小時以上;專門學校專任教員每周12小時以上。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教育部於 1962年擬訂《高等學校教師工作量試行辦法(草案)》,曾在幾所全國重點學校試點。
1981年發出《高等學校教師工作量試行辦法》。內容包括教學工作量(含教學法研究工作量)、科學研究工作量、實驗室建設工作量等。一個教師的全年工作量,應為1680小時。各類學校均按以上原則及本校具體情況制訂工作量。
❼ 教育部規定的中小學各科的周課時量是多少
北京市政府《關於全日制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準的暫行意見》中規定:中學語文專教師每人教兩個班(屬10課時~12課時);數學、物理、化學、外語教師每人每周授課12課時~16課時,平均14課時;其他各學科每人每周授課14課時~18課時,平均16課時。
小學教師每人包教一個班的語文、數學,或每周授課16課時~20課時,平均18課時。其他省、市根據本地區特點,對中小學教師工作量均有類似規定。
(7)上海中學地理學科每周課時擴展閱讀
小學階段以綜合課程為主。小學低年級開設品德與生活、語文、數學、體育、藝術(或音樂、美術)等課程;小學中高年級開設品德與社會、語文、數學、科學、外語、綜合實踐活動、體育、藝術(或音樂、美術)等課程。
初中階段設置分科與綜合相結合的課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語文、數學、外語、科學(或物理、化學、生物)、歷史與社會(或歷史、地理)、體育與健康、藝術(或音樂、美術)以及綜合實踐活動。積極倡導各地選擇綜合課程。學校應努力創造條件開設選修課程。在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藝術、美術課中要加強寫字教學。
❽ 國家規定每位教師每周課時數是多少
國家對每位教師每周課時數沒有做出具體規定。
1985年教育部《關於當前高等學校教師工作量問題的意見》提出:改革上述試行辦法,由各高等學校參照該辦法自行決定教師工作量的計算辦法及其定額,教育部不作統一規定。
1981年,教育部發出《關於試行高等學校教師工作量制度的通知》規定教師工作量包括;教學工作量、科學研究工作量、實驗室建設工作量等。教師全年工作量按每天8小時,每周5天及每年校歷周數計算。
全校教師的教學工作量一般應佔全校教師工作量的約 2/3。試行辦法及暫行規定對各級職務教師擔任各種教學工作,進行教材和教學法資料編寫工作,專職和主要從事科學研究、生產、實驗室工作,兼任黨政工作等的工作量計算方法均有詳細規定。
(8)上海中學地理學科每周課時擴展閱讀:
其他國家老師周工作時間:
1、其他國家多無統一標准,有的由學校自訂標准,有的由學校在聘約中與教師個別約定,有的無成文規定,學校按一般慣例安排。
2、20 世紀 60—70 年代西方一些國家的研究表明:高等學校教師一般每周至少應工作 40 小時,實際每周平均工作時間約為 55 小時;多數教師的教學工作量占總工作量的 40%~70%。
3、對50個國家80所大學的調研表明,教師每周的平均教學工作量為 6.8 小時~12.5 小時;澳大利亞、亞洲和拉丁美洲的教師工作量最重,非洲次之,北美及歐洲最輕;發展中國家的教師工作量一般較發達國家為重。
❾ 國家規定教師每周課時量是多少
國家教育部規定教師每周工作量:
1、普通高中教師每周工作量10—14節。高中語文、數學、英語每周10節,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每周12節,音樂、體育、美術、通用技術、心理健康、信息技術等每周14節。擔任班主任周課時不少於10節。
2、初中教師每周工作量12—16節。語文、數學、英語每周12節,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體育每周14節,音樂、美術、綜合實踐、信息技術等學科每周16節;體育任教7個班或周課時不少於14節,美術、計算機周課時不少於18節。
3、小學教師每周工作量14—18節。語文、數學每周14節,其他專任教師每周18節。
(9)上海中學地理學科每周課時擴展閱讀:
1.《關於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提出,把教師職業理想、職業道德教育融入培養、培訓和管理全過程,構建覆蓋各級各類教育的師德建設制度體系。在准入招聘和考核評價中強化師德考查。實施師德師風建設工程,建立教師國家榮譽制度,加快形成繼承我國優秀傳統、符合時代精神的尊師重教文化,創造良好的教書育人環境。
2.意見同時要求,要切實提高教師待遇。完善中小學教師績效工資制度,改進績效考核辦法,使績效工資充分體現教師的工作量和實際業績,確保教師平均工資水平不低於或高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水平。
❿ 國家規定的初級中學各學科的課時數是多少
語文每周節;數學每周5節;體育每周3節;音樂每周1節;美術每周1節;外語每周4節;物理每周2-3節;生物每周3-2;歷史每周2-3-2;化學每周3節;地理每周3-2 課時;勞動技術每周2-2-2 課時;思想政治2-2-2課時。
周學科課時:初一32課時;初二33課時;初三27課時。
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初級中學課程計劃(試行)初中階段的目標:
具有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思想感情,初步了解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初步具有為人
民服務和集體主義的思想,具有守信、勤奮、自立、合作、樂觀、進取等良好的品德和個性品質,遵紀守法,養成文明禮貌的行為習慣,具有分辨是非和自我教育的
能力。掌握必要的文化科學技術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自學能力、動手操作能力,以及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初步具有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掌握一些簡單的科學方法。
初步掌握鍛煉身體的基礎知識和正確方法,養成講究衛生的習慣,具有健康的體魄。具有初步的審美能力,形成健康的志趣和愛好。學會生活自理和參加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初步掌握一些生產勞動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了解一些擇業的常識,具有正確的勞動態度和良好的勞動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