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試卷 » 地理學科網地理免費測試卷

地理學科網地理免費測試卷

發布時間: 2021-02-16 14:44:30

1. 地理測試題

參考:選擇A(用排除法)
B圖是「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標志
C圖是北京雁棲湖國際會展中心
D圖好像是北京金雁飯店
這三幅圖都跟「一帶一路」有關

2. 一套地理卷子的選擇答案!

江蘇省白塔中學高二學業水平測試地理試題參考答案

三、綜合題(回共30分)

41.(10分)

(1)晝短夜長白晝答將變長(每空2分,共4分)

(2)③快(每空2分,共4分)

(3)東北風(1分)由東向西(或逆時針)(1分)

42.(7分)

(1)赤道低氣壓帶東北信風帶(每空1分,共2分)

(2)亞洲(印度)(1分)C(1分)

(3)D(1分)

(4)炎熱乾燥(2分)

43.(6分)

(1)杭州(1分)

(2)上海全國甚至國外(各1分,共2分)

(3)工業化、城鎮化、交通等佔用大量耕地;勞動力成本提高;農業產出低,種糧積極性不高;部分耕地改種花卉、無公害蔬菜、觀光農業等(任三點,給3分)

44.(7分)

(1)交通便利;市場廣闊;工業(機械工業)基礎條件好;經濟發達,資金充足;技術條件好等(任三點給3分)

(2)汽車產業集聚效應強;企業之間可以得到良好的生產協作,降低成本(各1分共2分)

(3)國內勞動力豐富價廉;市場潛力巨大。(每點1分,共2分)

3. 初一地理試卷,完整的

七年級地理期末模擬測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要求的。
1.下列關於緯線的說法,錯誤的是:
A、緯線都是圓的 B、緯線有長有短 C、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D、緯線的度數由南向北逐漸增大。
2.下列緯線圈中,最短的一條是:
A.20°N B.60°S C.10°S D.30°N
3.下列關於赤道的敘述,正確的是:
A.赤道是地球上最長的緯線圈 B.赤道把地球分為東西兩半球、 C.赤道與經線平行 D.赤道是90°緯線
4.下列關於經線的說法,正確的是:
A.所有經線都是圓 B.所有經線長度都相等 C.經線指示東西方向 D.本初子午線指180°經線
5.下列關於春分日的描述,正確的是:
A、9月23日前後 B、太陽直射在赤道上 C、這時北半球晝長夜短 D、南半球是春季
6、當美國紐約是正午時,中國北京是:
A、正午 B、傍晚 C、早晨 D、深夜
7.北半球的冬季是:
A.1、2、3月 B.3、4、5月 C.1O.1l、12月 D.12、l、2月
8、下列幾種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A、1:500000 B、 C、0 50千米 D、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500千米
9、下列地圖中,圖幅大小相同,所表示的內容最詳細的是:
A、世界地圖 B、亞洲地圖 C、中國地圖 D、北京市地圖
10、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包圍的大洲是:
A、北美洲 B、南美洲 C、南極洲 D、大洋洲
11、跨經度最多的大洲是:
A、亞洲 B、非洲 C、南美洲 D、南極洲
12、板塊構造學說認為,火山、地震多分布在:
A、大陸內部 B、大陸邊緣 C、板塊內部 D、板塊邊緣
13、下面的證據中,能證明海陸是不斷變化的是:
A、龐貝古城的消失 B、太平洋洋底發現許多瓷器 C、在山上旅遊拾到一塊貝殼
D、我國東部海域的海底,人們發現了古河流及水井等人類活動的遺跡
14、印度半島屬於:
A、印度洋板塊 B、亞歐板塊 C、非洲板塊 D、太平洋板塊
15、魏格納從哪兩個洲的輪廓吻合得到啟發,而開始研究大陸漂移的:
A、亞洲、歐洲 B、南美洲和北美洲 C、非洲和南美洲 D、南極洲和大洋洲
16、下列傳述中,描述天氣的是:
A、四季如春 B、山前桃花山後雪 C、終年炎熱乾燥 D、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17、測得某城市空氣污染指數為68,則該城市的空氣質量級別是:
A、一級 B、二級 C、三級 D、四級
18、一天中氣溫最高和最低值分別出現在:
A、2點和下午2點 B、14時和日出前後 C、午後2點和8點 D、12點和20點
19、南北緯30°-40°附近的大陸東岸:
A、夏季少雨,冬季多雨 B、夏季多雨,冬季少雨 C、春季多雨,秋季少雨 D、常年濕潤多雨
20、世界上降水最多的地方被稱為世界的「雨極」,它是:
A、印度的乞拉朋齊,位於山地的迎風坡 B、巴西的亞馬孫河口,位於赤道附近
C、夏威夷群島,位於太平洋上 D、好望角,位於非洲南端
21、「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是指:
A、氣候 B、天氣 C、降水 D、溫度
22、某地8時、14時、20時、2時觀測到的氣溫分別是6°C、16°C、9°C、5°C,其中在8時和20時測得的降水量分別是16mm、20mm,其日平均氣溫和日降水量分別是:
A、8℃、18mm B、9℃、36mm C、12℃、20mm D、36℃、18mm
23、夏季的白天,陸地和海洋受熱情況是:
A、陸地增溫快,比海洋熱 B、陸地增溫快,比海洋溫和 C、陸地增溫慢,比海洋冷 D、海洋和陸地一樣熱
24、一年之中,南極洲的最高氣溫一般出現在:
A、1月 B、3月 C、7月 D、10月
25、我國廬山成為夏季的避暑勝地,其主要影響因素是:
A、緯度因素 B、海陸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為因素
26、如果北方城市每年需要大量鮮花,除本地鮮花外,廣州是重要的供應地,那麼每年廣州對北方城市鮮花供應量最大的季節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7、下列國家中,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是:
A、英國 B、德國 C、美國 D、奈及利亞
28、世界上的人種分為白種、黃種和黑種三個主要人種,其區分依據是:
A、生活習慣特徵 B、語言文字特徵 C、宗教信仰特徵 D、體質方面特徵
29、下列地區中,人口較為稠密的是:
A、南極大陸 B、巴西亞馬孫平原 C、撒哈拉沙漠 D、我國的長江中下游平原
30、下圖表示四個國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其中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國家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1、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和使用最廣泛的語言分別是:
A、英語和漢語 B、漢語和阿拉伯語 C、俄語和英語 D、漢語和英語
32、在非洲北部和亞洲西部許多國家中居民通用的語言和宗教是:
A、英語、基督教 B、法語、伊斯蘭教 C、漢語、佛教 D、阿拉伯語、伊斯蘭教
33、拉丁美洲的許多國家通用的語言是:
A、西班牙語 B、法語 C、阿拉伯語 D、英語
34、下列國家中,屬白色人種、信仰基督教、使用英語的是:
A、埃及、沙烏地阿拉伯 B、英國、巴西 C、加拿大、澳大利亞 D、巴基斯坦、伊拉克
35、城市聚落與鄉村聚落的主要差異是:
A、人口數量的差異 B、人的收入有差異 C、房屋數量有差異 D、從事的生產方式有差異
36、下列地聚落分布密集的地方是:
A、高山地區 B、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區 C、熱帶雨林地區 D、荒漠地區
37、北極地區氣候寒冷,生活在這些地區的因紐特人為了適應這里的環境,修建了:
A、窯洞 B、冰屋 C、高架屋 D、四合院
38、下列國家中屬於發達國家的是:
A、中國 B、日本 C、巴西 D、印度
39、下列國家中沒有地跨兩大洲的是:
A、土耳其 B、巴拿馬 C、俄羅斯 D、沙烏地阿拉伯
40、下圖天氣符號,表示天氣的狀況是:
A、陰轉小雨,西北風六級 B、陰轉小雨,東南風六級
C、晴轉大雨,東南風六級 D、多雲轉大雨,西北風三級
二、雙向選擇題:在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有兩項是最符合題意要求的。
1. 地球表面有陽光直射的地區有
A. 熱帶 B. 北溫帶 C. 南寒帶 D. 赤道
2. 要想從地圖上了解北京市區的地理環境,應該選擇
A. 中國地圖 B. 北京地圖 C. 比例尺較大的地圖 D. 比例尺較小的地圖
3.世界主要的火山地震帶是
A.太平洋火山地震帶 B.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 C.科迪勒拉山系 D.地中海--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
4.有關地球表面海陸分布的敘述,正確的是
A.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B.海洋主要集中在北半球C.陸地主要集中在東半球D.海洋主要集中在東半球
5.下列語句中屬於描述氣候的是
A.今日風和日麗 B.北京秋高氣爽 C.昆明四季如春 D.昨夜風雨交加
6.下列現象中主要是由於海陸位置造成的是
喜馬拉雅山
地形雨示意圖 山
坡 降水量
(mm)

喜馬拉雅山地形雨示意圖


10000毫米以上



500毫米以下
A.上海比拉薩降水量多 B.海南島是我國著名的避寒勝地 C.長白山脈迎風坡降水多 D.我國東部是世界著名的季風氣候區
7.分析一個地區的氣候特徵一般要從哪兩個主要方面去考慮
A.氣溫 B.風向 C.降水 D.風力
8.從熱量因素考慮,聚落大多分布在
A.熱帶 B.溫帶 C.寒帶 D.亞熱帶
9.讀圖5「喜馬拉雅山地形雨示意圖」,理解地形對降水的影響,其中正確的是
A.南坡是背風坡,降水多B.南坡是迎風坡,降水多
C.北坡是背風坡,降水少D.北坡是迎風坡,降水少
10.鄉村人口向城市遷移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裡有更好的交通條件 B.城市裡有更多的工作機會
C.城市裡有更好的教育條件 D.城市裡有更好的購物環境
三、綜合題:
1.讀經緯網示意圖.完成下列內容
(1)讀出A、B兩點的經緯度A____;B____
(2)判斷A、B兩點的半球位置:從南北半球看,A點屬於___,從東西半球看。B點屬於___。
(3)從五個熱量帶判斷,A點屬於___帶,B點屬於___帶。
2.讀地球公轉軌道示意圖,完成下列內容:
(1)在圖上標出地球公轉的方向。
(2)寫出地球運動至A、B、C、D四個位置時的節氣(北半球)
A_____ B、____ C、____ D、_____
(3)地球公轉至A位置時,這一天是 ___(日期 ) ,太陽直射的緯線是____,此時北京的晝夜長短情況是____;地球公轉至B位置時,這一天是___(日期)太陽直射的緯線是____,此時北半球晝夜長短情況是___
3.讀「等高線地形圖」,完成下列內容:
(1)圖中表示下列地形部位字母是:
山峰 ___ ,鞍部 ___ ,陡崖___ 。
(2) C、D中位於山谷的是 ,坡度較緩
的是 。
(3)山頂A的海拔高度是 (填寫字母)。
A.700米 B.800米
C.600~700米 D.700~800米
(4)若①處的氣溫為20℃,則②的氣溫可能是
℃。
(5)從甲和乙兩處登山,何處較為省力?原因是什麼?

4、讀七大洲圖,完成下列內容
(1)將圖中字母表示的大洲名稱寫出:
A___、B___、C____ D___、E___、F____
(2)左半圖位於___(東、西)半球
(3)寫出歐洲與亞洲的分界線名稱:
_____山 _____河 ______山
(4)寫出非洲與亞洲的分界線:_______運河。
(5)寫出南美洲與北美洲的分界線:_____________運河
(6)世界上的四大洋按照面積大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
5、讀氣溫曲線圖,回答下列問題:
(1)A地各月氣溫大都在___℃以上,氣溫年較差最___,屬於___帶。
(2)B地最熱月是在____月,氣溫約在__℃,最冷月是在_____月,氣溫約為__℃,氣溫年較差__(大,小),屬於____帶。
(3)A、B、C三地都位於__(南或北)半球。

6、讀下列兩幅氣溫和降水圖,完成下列內容:
(1)對比A、B兩地的氣溫曲線圖,可以看出A地的氣溫特點是___________;B地夏季______,冬季_______.
(2)A、B兩地氣溫年較差大的是____。
(3)讀圖可判斷A地位於___帶,B地位於__帶(五個熱量帶)。
(4)A、B兩地中屬於終年多雨的是___,冬季多雨的是___。
(5)B地可能位於:
A、30°N-40°N的大陸東岸
B、30°N-40°N的大陸西岸
C、回歸線兩側大陸東岸
D、回歸線兩側大陸西岸
7、讀右圖,回答下列問題:
(1)山地____坡降水多,___坡降水少。
(2)迎風坡降水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海平面平均氣溫為30℃,那麼山頂的氣溫約為__°C
8、讀「世界等溫線分布圖」,完成下列問題:
(1) 從等溫線的彎曲狀況看,北半球等溫線___;南半球等溫線___,原因是_________
(2) 氣溫從赤道向兩極有什麼變化規律?原因是什麼?

(3)圖中,等溫線的分布與緯線一致嗎?為什麼?

(4)年平均氣溫在20℃以上的地帶,大致相當於五帶中的___帶,0℃以下的地帶,大致相當於___帶和____帶,0℃-20℃地帶,大致相當於___帶和___帶。

9.讀下圖,完成下列內容:
(1)①地居民的主要人種是____,主要信仰___教,通用____語。
(2)②地居民的主要人種是____,主要信仰____教,通用_____語。
(3)③地的主要民族是____,通用____語。
(4)⑤地的居民主要信仰____教,通用____語。
(5)A、B兩地中,人口密度較大的是____
10、讀下圖,完成下列內容:
(1)圖中A、B、c三個聚落都是沿____分布的。
(2)A、B、c三個聚落中,更有可能發展成城市的是___。
(3)例舉在聚落發展過程中的影響因素
(3-4個)___________。
11、閱讀下面的材料,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聯合國的出現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成果。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法西斯侵略者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災難。戰時,人們呼喚和平,反對侵略,渴望能找到一個有所作為,能保障戰後和平與安全的國際安全體系。
材料二:1945年6月,51個國家在美國聖弗朗西斯科簽署了《聯合國憲章》,同年lO月24日,憲章生效,聯合國正式成立。
材料三:聯合國有六個主要機構.分別是聯合國大會、安全理事會、經濟及社會理事會、託管理事會、秘書處和國際法院。聯合國總部設在美國紐約。
(1)聯合國是一個國家嗎?它的五個常任理事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安理會的主要職責是什麼?

12、讀《1998年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世界人口和國內生產總值圖》和材料1、材料2,回答問題:
材料1:根據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通常把世界上的國家分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目前,世界上有20多個發達國家,150多個發展中國家。
材料2:由於世界上的發展中國家絕大部分都處於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分。於是從1960年代開始,這些國家之間為擺脫發達國家的控制,發展民族經濟,開展專門的經濟合作,即稱為南南合作。如:中國與拉丁美洲的合作等。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圍繞改革不合理的國際經濟舊秩序,加強雙方的經濟合作等問題所進行的談判和斗爭,則被稱為「南北對話」。
(1)圖中A表示___國家,主要分布在___,___,___(大洲名稱).B表示___國家,主要分布在___,___,___。(大洲名稱)
(2)從南北半球分析,發達國家主要分布在_______(南、北)半球的北部,發展中國家主要分布在_______(南、北)半球的南部和______(南、北)半球。(3) 「南南合作,南北對話」什麼意思,國際合作有什麼意義?
13.亞洲是一個氣候復雜多樣的大洲。若你大約沿著118°E經線在亞洲旅行,沿途拍攝了許多照片。藉助「世界局部地區氣候類型圖」回答下列問題: (7分)
(1)請把圖中序號與字母所代表的景觀連線:A B C D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在中國拍不到的照片是 (填寫字母)。(3)任選一張照片,說明該照片中建築與氣候的關系。

4. 誰有地理測試卷,急用,最好是原創

高中地理會考模擬試題
第一卷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40小題;前30題每小題1分,後10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下列有關地球上生物存在的條件中,不屬於地球自身條件的是:
A、地球距日遠近適中 B、地球的體積和質量適中
C、地球上早期形成了海洋 D、地球的宇宙環境穩定安全
2、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是:
A、維持地球溫度 B、產生地球大氣
C、產生地球"磁暴" D、使地球上無線電短波中斷
3、詩句"露似珍珠月似弓"描寫的月相是:
A、滿月 B、峨嵋月 C、上、下弦月 D、新月
4、下列自然現象中,因地球公轉運動而產生的是:
A、經度每隔15°,時間相差1小時
B、北半球的河流,右岸一般比左岸陡
C、北京的白晝時間,夏季比冬季長
D、地球上的赤道地區,線速度最大
5、干潔空氣的主要成分是:
A、氨和臭氧 B、氮氣和臭氧 C、氮和氧 D、氫和氦
6、如果在我國南極中山站升起五星紅旗,紅旗飄揚的方向一般是:
A、向北飄揚 B、向東飄揚 C、向南飄揚 D、向西飄揚
7、深秋或寒冬,霜凍多出現在晴朗的夜晚,主要是:
A、白天大氣對太陽輻射削弱強 B、夜晚大氣逆輻射弱
C、無大氣保溫效應 D、地面輻射弱,大氣輻射強
8、有關洋流對地理環境影響的敘述,正確的是:
A、洋流不利於海洋污染物的擴散
B、暖流會使流經的沿岸地區形成荒漠
C、洋流不參與調節全球的熱量平衡
D、寒流對流經的沿岸地區起降溫減濕的作用
9、海洋牧場屬於:
A、海上交通運輸空間 B、海上生產空間
C、海洋儲存空間 D、海洋娛樂空間
10、與其他季節相比,夏季長江口附近海區:
A、鹽度高,水溫高 B、鹽度高,水溫低
C、鹽度低,水溫高 D、鹽度低,水溫低
11、在土壤的形成過程中,起主導作用的是:
A、氣候的影響 B、水分的分布
C、岩石的組成 D、生物的作用
12、從海南島到漠河鎮,自然景觀呈現的變化屬於:
A、由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
B、由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
C、由下向上的垂直地域分異
D、非地帶性的地域分異
13、下列植物對環境的指示作用,正確的是:
A、旗型樹冠指示風向 B、矮牽牛葉指示大氣中CO2的含量
C、針葉林指示暖濕環境 D、蘆葦指示酸性土壤
14、下列地形中,以外力作用為主形成的有:
A、汾河谷地 B、長江三角洲 C、泰山 D、喜馬拉雅山
15、農諺"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反映了農業生產的:
A、地域性 B、季節性 C、復雜性 D、習慣性
16、在我國西部地區的農業生產中,提高農業產出的重要手段是:
A、投入更多的勞動力 B、加大科技投入
C、增強化肥、農葯 D、改良生產工具
17、按投入多少分類,現代世界農業主要是:
A、密集農業 B、商品農業 C、粗放農業 D、自給農業
18、電子裝配廠在現代工業中屬於:
A、技術指向型工業 B、廉價勞動指向型工業
C、原料指向型工業 D、動力指向型工業
19、工業生產逐漸向中小批量定製生產方式發展的原因是:
A、工業和科學技術的發展
B、傳統工業萎縮和第三產業的發展
C、新技術的發展和市場需求的驅動
D、工業投入因素的變化
20、關於鄉村聚落的敘述,正確的是:
A、人類社會的第一次大分工,就形成了固定的鄉村聚落
B、鄉村聚落的類型分為團狀和散村兩類
C、鄉村聚落規模越大,其密度也越大
D、鄉村聚落的形態景觀能充分反映當地地理環境特徵
21、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標是:
A、城市數目在增加 B、城市用地規模的擴大
C、城市經濟發展水平 D、城市人口在總人口中的百分比
22、目前在發達國家的大城市裡出現逆城市化現象的原因是:
A、大城市環境惡化,地價上漲 B、市區失業人口增多
C、人口增長速度在不斷變緩 D、大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降低
23、從山西大同調運100萬噸煤炭入廣州,最合理的運輸方式是:
A、鐵路運輸 B、鐵路和海洋運輸聯運
C、公路運輸 D、公路和內河運輸聯運

24、關於商業網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A、自然環境為商業網點的形式和發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B、因交通不便,山區的商業網點大於平原地區
C、冷凍技術的提高,擴大了商業網點的密度
D、人口稠密地可採用貨郎擔,大篷車等商業活動形式
25、下面關於天氣和氣候的說法,正確的是
A. 影響我國天氣的鋒面主要是暖鋒
B.我國北方廣大地區秋季出現「秋高氣爽」好天氣,主要是低壓系統控制形成的
C. 世界上同一緯度地區,往往有不同的氣候類型
D.氣候是一種非可再生資源,又是一種變化中的資源
26、關於波羅的海鹽度低的原因的敘述,錯誤的是:
A.蒸發量小 B.降水量較大 C.陸地水匯入較多 D.受暖流影響
27、影響港口區位的水域和陸域條件中屬於非自然因素的方面是:
A、航行條件 B、停泊條件 C、築港條件 D、腹地條件
28、下列人類活動中,容易引起生態破壞的是:
A、洞庭湖周圍圍湖造田 B、黃土高原上植樹種草
C、潘帕斯草原發展畜牧業 D、塔里木河沿岸種植胡楊樹
29、下列實例中,體現公眾參與可持續發展的是:
A、提倡高消費,促進經濟增長
B、選購無氟冰箱、無磷洗衣粉等環保商品
C、提倡使用一次性用品,提高衛生水平
D、鼓勵市民購買小汽車
30、環境問題的本質是:
A、發展問題 B、人口問題 C、資源問題 D、氣候問題
31、等溫線與洋流關系的敘述,正確的是:
A.暖流流經海區等溫線向北凸 B.寒流流經海區等溫線向南凸
C.寒流流經海區等溫線向低緯凸 D.暖流流經海區等溫線向低緯凸
32、下面地質剖面圖中的A.B.C.D四處,屬於向斜構造的是

A.A處 B.B處 C.C處 D.D處
33、影響(①海南島的橡膠生產②大城市郊區的菜、肉、蛋生產③新疆的綠洲農業④橫斷山區的立體農業)四地農業生產的主要區位要素,排列正確的是
A.①地形②熱量③市場④土壤 B.①水源②政策③市場④交通
C.①土壤②交通③熱量④水源 D.①熱量②市場③水源④地形

34、下圖A.B.C.D四條鐵路,表示京九鐵路的是
A. A B. B C. C D. D
35、有關氣象災害的敘述,正確的是:
A、東北太平洋是全球台風發生頻率最高,強度最大的海域
B、短時間的暴雨,不會造成嚴重的洪澇災害
C、冬季的寒潮對農作物的危害最大
D、乾旱是造成我國農田受害面積最大的一種氣象災害
36、近年來,赤潮在我國時有發生,當赤潮發生時,海水中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體呈紅、紫等顏色,並對生物造成危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開放的海灣更易發生赤潮
B、赤潮是水體富營養化的結果
C、含磷洗滌劑廣泛使用與排放是發生赤潮的主要原因
D、赤潮的發生是與人類無關的自然現象
37、若右圖為部分洋流模式示意圖,下列四種說法正確的是:
A甲乙二洋流均為補償流,也均是暖流
B甲處海區的鹽度比乙處低
C世界三大洋北部均為此環流系統
D丙丁二洋流成因均屬風海流
38、成都市主要商業街分布在市中心,其體現的商業中心布局原則是
A. 資源最優 B.交通最優 C.市場最優 D.資金最優
39、公路選線應注意的問題是:
A、以直達運輸為主 B、處理好與農田水利設施、城鎮發展的關系
C、為節約耕地,應在陡坡選址 D、不能穿過中小城鎮
40、中國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必然性體現在:
A、自然資源種類多,總量大,需加強管理
B、人口總量大,人口問題嚴峻
C、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得到了有效控制
D、缺乏可持續發展的總體戰略、對策和行動方案。

5. 誰有初中地理結業考試測試題,越多越好!

童年的麻雀
麻雀越來越少見了.
在我們生存的環境里,麻雀是唯一不分四季,長期接近人類,最親近我們的鳥類.它們喜群居生活,曾遍布鄉野和城市.它們的聲音和足跡伴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與我們相棲相依,生生不息.
麻雀主要以農作物和雜草的籽種為食,也捕食小昆蟲.我們土語叫它們"老家賊".
從前的麻雀真多,多到人們把它們當成了"四害".的確,麻雀危害莊稼,夏秋季節,稻田中飄拽的稻草人風景,是農民為了嚇唬麻雀而立.可麻雀對人類畢竟弊少利多,是我們生態圈中不可缺少的一環.
隨著農業現代化過程中農葯和殺蟲劑的使用,以及人的濫捕濫殺,已造成麻雀生存空間持續性地縮小,麻雀慢慢從我們的視線中消失了.
記憶中,童年夏日清晨的懶覺總是被麻雀的爭吵聲打斷.每天,晨曦微白,勤奮的麻雀們就已起床,在茂密高大的楊樹上呼朋引伴,活動腰翅.伸展歌喉, 開始愉快的一天.唧唧喳喳的歡叫聲響徹寧靜的山鎮,家家戶戶屋頂的炊煙也隨之彌散開來,麻雀呼喚我們開始新的日子.於是,一整天,到處都是麻雀好動的身影和隨意的歌聲.
黃昏時節,麻雀們又會聚集在房屋周圍,吵鬧不停.似乎在一起召開總結會議,對一天的生活進行交流,之後雙雙歸巢,暮色便漸漸濃了,這時出奇的靜謐.
麻雀伴隨了我們鄉村小孩的童年.那時,每個孩子隨身必備的一個玩具是彈弓.我也穿著帶兜兒的綠上衣,一面的兜兒里裝著彈弓,另一面的兜兒里裝著用作子彈的小石子,整天穿梭於楊樹下,不時地對著樹枝.電線.屋脊以及木堆上停留的麻雀瞄準和射擊.因為水平問題,整個童年,僅有一次擊中過麻雀,那隻倒霉的麻雀被擊中後從樹枝上跌落,但也只是趔趄了一下,便飛入夕陽深處不見了.就為這一小小的成績,我向同伴們講了許多回,每回都流露出遺憾的心情.
麻雀是我們當地的土著居民,它們總是和我們一起執著守護著這片傳統的鄉土.其它候鳥在深秋時就扔下這里的家,飛去溫暖的南方避寒.只有麻雀,堅持著老家的嚴寒.冬季,白雪皚皚,銀裝素裹,麻雀們失去了許多覓食和游戲的場所,便成群結隊到鄉路上.到村落場院中活動.成群飛翔,撿拾可食的東西.我們就常常看到它們與雞狗爭食的情景了.我也曾經在雪地上掃開一塊雪,支上蘿篩,放上糧食作為誘耳,准備抓幾只作為寵物.也扣住過幾只,只是在從蘿篩中往外抓時都順縫跑掉了.
今天,我真為童年時的捕鳥水平感到欣慰.因為,我為此沒有傷害過麻雀.
鄉村清新的空氣.鄉村自然的田野風光和純朴的村落依舊.然而,鄉村的麻雀卻蹤影難尋了,鄉村因缺少麻雀的吵聲變得寂寞了,失去了一種天籟之音.
我們擁有了許多從前沒有的東西,可我們又在失去很多曾經擁有的美好,這是我們的無奈
麻雀還能回歸家園嗎我懷念它們.

6. 地理等高線測試題,速求,要有難度的,帶答案

圖1是亞熱帶歐亞大陸東部某地等高線分布圖,讀圖回答1-3題。

1.圖示區域內擁有且最內突出的旅遊資源是

A.瀑布飛流B.湖光容山色C.雲海日出D.奇峰峽谷

2.下列四地的農業生產活動,合理的是

A.甲——育用材林B.乙——培育橡膠

C.丙——種植棉花D.丁——發展茶園

3.對圖示區域地理事象的敘述,正確的是

A.①地位於三角洲B.河流②與河流③流向相反

C.盛夏晴朗的夜晚④地常吹偏北風D.深秋的清晨乙地比甲地更容易出現霧

1、【解析】圖中的河流②、④在200米等高線處注入湖泊,湖泊周圍是山脈。

【答案】B

2、【解析】橡膠樹對生長環境的要求極為嚴格,它是典型的熱帶雨林樹種,喜高溫、高濕、靜風、沃土。目前,主要的橡膠產地是海南島和雲南的西雙版納。丙處等高線密集,坡度大,不能種植棉花,應當種植林木。甲處地勢相對平坦,可以發展種植業。

【答案】D

3、【解析】①地位於兩條河流的交匯處,河流②與河流③流向相同。深秋的清晨甲地臨近湖泊,更容易出現霧。

【答案】C

7. 免費地理知識測試的網站在有誰告訴我謝謝你們了``

初中:
http://www.pep.com.cn/czdl/index.htm
高中:版權
http://www.pep.com.cn/gzdl/index.htm

8. 什麼軟體中有初中完整的地理套卷及答案

軟體中應該是找不到,但是網址有很多。比如說學科網。第二教育網。網路文庫。類似於這些的都會有初中完整的地理套卷。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