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文綜地理考試分析
❶ 2010新課標高考文綜地理試題評析
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
文科綜合能力測試答案
本試題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共l4頁。時量分鍾,滿分300分。
一、選擇題:本題共35小題,每小題4分,共1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
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C 2.D 3.C 4.A 5.B
6.A 7.C 8.D 9.A 10.B
11.D 12.C 13. B 14.A 15.C
16.D 17.D 18. A 19. B 20.C
21.B 22.C 23.B 24.C 25.D
26. A 27.A 28.B 29.D 30.C
31.D 32.B 33.C 34.D 35.A
二、非選擇題:包括必考題和選考題兩部分。第36~40題為必考題,每個試題考生都必
須做答。第41~44題為選考題,考生根據要求做答:
(一)必考題(5題,共135分)
36.
(1)根據等雪期線的分布,分析沿MN一線的地形分布特點。(12分)
(2)比較甲、乙兩地雪期與降雪量的差異,並解釋原因。(6分)
甲地雪期比乙地地雪期短,原因是甲地緯度低於乙地,甲地降雪量比乙地多,主要是因為甲地比乙地距海近,水汽更為充足。
(3)分析位於丘陵區的丙地融雪侵蝕較乙地嚴重的原因。(8分)
丙地屬於丘陵地形,地勢低於乙地,融雪徑流量大於乙地;丙地比乙地更多受到人類的影響(如林地被毀,過度墾荒等)丙地更易被侵蝕。
37.
(1)據圖簡述我國桑蠶養殖業的發展特點。(8分)
答案要點一:
全國總產量增長較快:傳統主產區中,珠江三角洲發展較快,其他發展緩慢;廣西發展迅速,成為最大的桑蠶養殖省區;其餘省區(大於0.1噸)多數有發展,只有新疆減產較大。
答案要點二:東部原產量大,增長量較少,中部有明顯增長,但總產量相比不大;西部以廣西為代表增長迅速;主產區由東部轉移到西部(總產量2000年以東部最多,2007年以西部最多)。
(2)簡述廣西桑蠶業迅速發展的優勢地理條件。(6分)
(3)有人建議貴州向廣西學習,大力發展桑蠶業。你是否贊成?簡述理由。(6分)
贊成。理由:經濟較落後,耕地較少,有大量剩餘勞動力,熱量條件好等。
或不贊成,理由:地勢較高,交通不便,離市場遠,與廣西競爭處於劣勢等。
38.
(1)運用經濟學知識,分析該省煤炭行業實行重組的意義。對於材料提到的重組中存在的問題,你認為應如何解決?(14分)
提高技術水平和煤礦安全生成水平;實現規模經濟;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稅費流失;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
堅持市場原則,對資產作價進行科學評估;注重業務整合、強化安全生成管理。
(2)煤礦安全生產事故發生後,為什麼必須對相關政府官員進行行政問責?結合煤礦安全生產提出建設責任政府的建議。(12分)
39.
(1)運用哲學知識,對材料一中「經濟不景氣成就文化產業發展是一條規律」的推斷的合理性和嚴謹性作簡要評析。(12分)
文化產業的發展需要相應的條件。經濟不景氣時,經濟結構調整的壓力和人們對精神文化的需求,為文化產業發展提供了契機。美日韓的例子也說明了該推斷有一定合理性。
規律是事物的本質、必然、穩定的聯系,經驗有一定的事實基礎,但不同於規律。把有限的經驗提升為普遍的規律,是不嚴謹的。
(2)根據材料二,有人認為,從「文化搭台」到「文化唱戲」,體現了人們對文化功能認識的深化。你贊同這種看法嗎?運用文化知識簡要說明理由。(8分)
答案一:
答案二:
贊同。「文化搭台」只看到文化對經濟的服務功能,「文化唱戲」則認識到文化本身的經濟功能。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體現了文化具有滿足人們精神需要的功能。
(3)面對激烈的國際競爭,提升我國文化產業競爭力的意義何在?請對制定文化強省(市)戰略提出方法論的建議。(6分)
40.
(1)根據材料一並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明清之際江南手工業發展的特點。(8分)
官營手工業衰落;家庭手工業開始面向市場;民營手工業發展迅速;資本主義性質的手工業作坊產生(出現資本主義性質的僱傭關系)。
(2)根據材料二並結合所學知識,說明l9世紀中期以前英國工業發展的階段及階段性特徵。(16分)
(3)根據材料並結合所學知識,闡述對恩格斯所說「歷史前提」的認識。(13分)
(要求:以對「歷史前提」的認識為中心;觀點明確,史論結合。)
答案略
(二)選考題(共25分)
請考生在第41、42二道地理題中任選一題做答,如果多做,則按所做的第一題計分。做答時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把所選題目的題號塗黑。
41.(10分)
分析圖7所示島嶼成為世界著名旅遊目的地的優勢條件。
旅遊資源豐富(組合好):地處地中海的島嶼,氣候溫暖,陽光充足;有海濱浴場、海域、山地等自然旅遊資源;以及世界遺產、名勝古跡等人文旅遊資源。
交通設施完善(有機場、港口、高速公路等),通達性好。
42.(10分)自然災害與防治
分析這次地質災害發生的原因。
順向岩層因公路施工失去穩定性。「岩錨」加固使得單面山上部岩層形成整體。(降水、地震等因素導致)深處地層松軟(層面松動)使得該單面山上部山體滑落,對公路產生巨大推力,導致該公路被毀。
請考生在第43、44二道歷史題中任選—題做答,如果多做,則按所做的第一題計分。做答時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把所選題目的題號塗黑。
43.(15分)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根據材料一、二,指出第五琦和劉晏所推行的榷鹽法的不同之處。(8分)
不同之處:第五琦:官營專賣,官府專利;強行加價。
劉晏:官督民產商銷,官商分利;設常平鹽。
(2)根據材料二,說明劉晏改革榷鹽法的意義。(7分) 高考 資 源網
促進鹽業發展;增加政府財政收入;利商,便民;有助於社會穩定。
44.(15分)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
(1)根據材料並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建立的背景;說明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庭長先後提出的法官座次安排的理由。(8分)
背景:日本法西斯侵略戰爭失敗;美國等盟國對日本實行佔領與管制;開始非軍事化、民主化改革。
理由:最重要國際組織的既成事實;國際慣例;法庭所在國最高軍事當局首領同意
(2)說明中國法官抗爭的原因,並加以簡要評價。(7分) 高考 資 源網
原因:中國為戰勝國,在國際反法西斯戰爭中貢獻巨大;中國未受到應有的尊重;中國法官代表民族利益
評價:抗爭關繫到中國的地位、榮譽和尊嚴。
❷ 寧夏銀川一一中高三第一次模擬文綜地理及其詳解
寧夏銀川一中2015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地理試題【解析】
【答案】1、D 2、D 3、A
【解析】
試題分析:
試題分析:
1.讀圖,根據圖中等高線數值判斷,圖中等高距是20米。若圍繞N的等高線是400米,則N的范圍是400-420米。若圍繞N的等高線是380米,則N的范圍是360-380米。所以所以最高海拔可能是415米。故選D。
2.根據材料,將山區和丘陵地區局部的平地稱為「坪」。讀圖,①村、②村、③村所在地等高線較密集,說明坡度較大,地形不平坦,可能性小;④村處等高線稀疏,說明坡度小,地形平坦。故選D。
3.根據等高線數值變化,M鄉地處R、S兩條河流的分水嶺;而①村位於R河流的源頭,河流落差大,水運不便;②村與③村都位於河流源頭,服務范圍、等級可能相同;圖中所示公路,M至④間只穿過一條等高線,起伏最小。故選A。
考點:等高線圖,高差和最大海拔高度,地形特徵,聚落等級與分布特徵。
【答案】4、B 5、B
其他http://blog.sina.com.cn/s/blog_5a18c50f0102vk8v.html
❸ 高三文綜地理。 (1),概括安徽省的地形分布特徵。 (2),試分析長江徑流...
(1)以復平原為主,南高制北低。
(2)長江流程最長;流域面積最廣;支流眾多;大部分位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降水豐富;而淮河流程比長江短,流域面積比長江小;支流比長江少;氣候比長江乾旱。
(3)有充足的廉價勞動力;有廣闊的市場;充足的能源(淮南、淮北煤田);地價低且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基於以上原因可以把高能耗、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到此。
❹ 高三怎樣提文綜的地理選擇題,每次就地理選擇拉分
首先,我要告訴你的是就算離高考只有一百多天了,只要你從今天開始肯下功夫看書,那就不會晚,並且你現在的努力都將在成績上回報你,所以心理上不要現在就開始否定自己。
其次,關於文綜——我是吉林考生,文綜總分是300,前卷為三科的選擇題是佔140分,後卷為筆答題佔160分,我當年的文綜考了248分,前卷拿了136分,錯了一道地理選擇題。
關於歷史的學習方法,1.要「吃透」書本——多翻書、巧看書,這就要求你能安下心認真的去記,除了課堂上老師教授的知識、書本上的正文知識外,小材料、插圖等都要熟悉,做到隨便拿出來一塊內容,你都能馬上反應出來這段知識是在書上的哪一部分,書上的哪一頁哪一個角落出現的。這個「記」沒有訣竅只能是自己多看書,我高三最後階段因為經常月考的關系,所以幾乎每一次月考前我都會翻一遍書,到高考前我可以說我至少翻過不下20遍書;2.熟悉了書以後,接下來就是一個理解的過程了,很多人都認為文科就是個死記的過程,我並不這么認為!文科的基礎知識雖然是靠背的,但是試卷上的問題並僅僅是一問一答的關於基礎知識的設問,答題裡面經常為問一些學生自己理解的東西。所以,學習歷史的時候,基礎知識打好基礎了就要拔高到理解上了。答題也是這么個思路「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背景、原因、影響、意義、教訓等等」,基礎知識讓你知道了前四點,後面的四點才是學習歷史的真正目的,也是歷史成為國民教育中重要組成的原因。因此,從現在開始,不要簡單的去做題,做題的時候多想想上述的幾個要點。你會發現更多有意思的東西,學起來也就不會枯燥了!3.擴大自己的題型見識量——每天都讓自己做兩套卷子(量不在多,貴在堅持),不管是選擇還是答題,考察的知識點一樣,但是問法不一樣,很容易讓人誤解,因此多看一點才能更加胸有成竹。我當初是一般只做選擇題,答題會把答題思路寫上去,然後比照答案,看看是否遺漏,以及標准答案的寫法等。
關於政治的學習方法,我只能說我遇到了一位好老師,她將政治分為三大塊,唯物論、方法論、辯證法,每個大塊下面分為多個知識點,每個知識點下面又有很好的注釋,簡單的說就是知識的網路被梳理的很清楚,我要做的除了背好這些東西,用的時候只要從這個庫裡面往外拿著用就可以了。再者就是多做一些題,多跟老師請教不理解的部分。另外,要注意的是政治答題,不是說遇到一道題就在上面胡寫一通,有的沒的都寫上,反倒讓批卷老師反
❺ 高三文綜地理的答題技巧
一.判斷晝夜長短
1.計算晝夜長短必須具備的知識:
①熟悉、經緯線的基本性質。在同一緯線上,各地的晝夜長短相等,日出、日落的地方時相同;在同一條經線上,各地的地方時相同,經度每隔15°,時間相差1小時,即經度每隔l°,地方時相差4分鍾。②能正確識別晨線和昏線。晨昏線由晨線和昏線兩部分組成,順地球自轉方向,由晝半球進入夜半球的,稱為昏線;相反,由夜半球進入晝半球的,稱為晨線。位於晨線上的點正值日出,位於昏線上的點正值日落。③理解晝夜長短的分布規律。太陽直射點直射哪一半球,該半球的晝就均長於夜,並且晝長由低緯向高緯遞增,另一半球則晝均短於夜,晝長由低緯向高緯遞減。④牢記幾種特殊情況。二分日全球晝夜平分,赤道上全年晝夜平分,極圈內極晝期晝長為24小時,極夜期夜長為24小時。
2.計算晝夜長短的方法、技巧是:
①利用相鄰兩條經線間的經度差計算。在光照圖上,一般只均勻地給出幾條經線,用360°除以圖中經線間隔數,即可得到相鄰兩條經線間的經度差;再根據晝弧所跨越的經線間隔,計算出晝弧所跨越的經度數,用該經度數乘以1/15就是該地的晝長。②利用晝弧與夜弧的比值計算。晝弧與夜弧的比值可由晝弧與夜弧所跨的經度數來推算,若求出:晝弧/夜弧=a,則晝長=24/(1+1/a)。③利用日出、日落的地方時計算。計算地方時,一般不考慮地表的地形起伏、地球的橢圓形狀以及大氣散射作用對晝長的影響,因此由日出到正午、由正午到日落的時間間隔是相同的,若假定某地日出或日落的地方時為A,則該地的晝長=2×|12-A|。或:日出+日落=24;日落-日出=晝長。④利用對稱緯度計算。不同半球緯度數相同的兩條緯線,晝夜長短恰好互補。即某緯度的晝長(夜長)等於與之緯度數相同的另一條緯線的夜長(晝長)。
例題1,讀圖1,一艘由太平洋駛向大西洋的船經過P地(圖中左上角)時,一名中國船員拍攝到海上落日景現,洗印出的照片上顯示拍照時間為9時0分0秒(北京時間)。據此判斷拍攝照片的當天,漠河的夜長約為
A.16小時B.14小時
C.10小時D.12小時
據題意分析推斷:54°S以北的P地20時才日落,說明該地晝長夜短,晝長大約有16個小時,即此時為南半球的夏季半年。南半球的夏季半年,就是北半球的冬季半年,中國漠河(緯度在53°N多)應該是晝短夜長,夜長大約也在16小時左右。這里要注意的原理是,南北半球緯度度數相同的兩個地區,北半球地區的晝長一定等於南半球地區的夜長。
例題2,一天,我國某城市於北京時間4時30分日出,18時30分日落。據此回答10~12題。
10.該城市的經度為
A.123.5°E B.112.5°E
C.127.5°E D.135°E
11.該城市應位於天津的
A.西南方向B.西北方向
C.東南方向D.東北方向
12.該日,太陽直射在
A.北回歸線B.南回歸線
C.赤道到南回歸線之間
D.赤道到北回歸線之間
在解決地球運動類型的考題時更多地運用畫示意圖、做輔助線等方法,此題的正確解法應該是:根據題干提供的已知條件:
①畫橫線標出日出、日落時間;
②計算晝長時間為14小時;推導出該地太陽高度最大時的北京時間為11:30;
③明確問題;
④根據計算推導出該地為127.5°E一定在東北地區,由此可判斷該地位於天津東北方向。該城市於北京時間4時30分日出,18時30分日落,可計算出此地該日晝長為14小時,且當北京時間11時30分時為當地正午12時(地方時)。而北京時間是120°E的地方時,則該地與120°E相差7.5°,根據東加西減規律可算出該地為127.5°E。
天津經度不到120°E,而該地位於127.5°E,故應位於天津的東方。根據中國輪廓及經緯度位置可知,天津的南方此經度已離開我國大陸,只有在天津的北方有符合此條件的陸地,那裡的城市位於天津的東北方向。
此日,該城市晝長大於12小時,故太陽直射點應在北半球;且此日晝長為14小時,又在我國東北,根據生活常識判斷,此時還不是北半球晝最長的時間,故此日太陽直射點位於赤道與北回歸線之間。
答案:10.C11.D12.D
二.地方時的計算
1.規律:東早西晚,每差15°相差一小時,每差1°差4分鍾。
2.方法
(1)從晨昏線與赤道的交點入手,晨線與赤道的交點為6:00,昏線與赤道交點為18:00.
(2)從晨昏線與極圈的切點入手。過切點且平分晝半球的經線(即晝半球的中心線)地方時為12:00,過切點平分夜半球的經線(即夜半球的中心線)地方時為0:00。
(3)日期變更類型的題目,地球上兩天的分界由180°和該圖中24點(即0點)的經線構成。順著地球自轉方向由舊的日期到新的日期的線為該圖24點經線,另一條為180°。因此首先確定0:00經線及1800經線非常重要
❻ 高考地理是在文綜考試中的,文綜考試相比單科考試有什麼區別
單科考試和文綜考試從形式上、內容上、考察重點上都有較大的區別,因專此文綜成績並不是簡屬單的三科單科考試成績的總和。文綜考試中的地理試題共計100分,其中選擇題11道,共計44分,學科內綜合一道,約4至5問,共計36分,文綜題目兩道,其中地理部分20分。首先形式上與期中期末的單科考試有很大區別,另外復習時間也有所縮短,答題時間相對緊張,即使地理學科相對優勢,如果另兩科沒有很好完成,也會導致試卷不能完成,白白丟分,因此從策略上、時間分配上都要專門進行訓練。這些都是高考前必經的訓練階段,還是建議去新東方中小學一對一學習一段時間,自己會變得強大很多的。
❼ 高考文綜地理考高分比登天還難
你好,我剛好和你相反,地理很好,歷史中等,政治最差。
我的文宗一直是政治拉後腿的。
地理是文綜里最好考分的部分了,只要你知道題型。
我認為地理最難的就是計算題了,這個要多練練。
然後就是即地圖,把地圖即腦子里了,地理就不用害怕了。
最後在這個暑假你可以系統地將地理書看一遍(三本必修一定要看,然後就是區域地理,外加基本選修),在學區域地理的時候可以做一下填圖,很有意思)邊看便做筆記,地理就是靠你知不知道,總不能然你創新把。
看一些分析時,最主要的是記住那些提問,這些回答很可能會出現在簡單題。
接著是一些套路了,例如水系的分析,地理區位的分析等等,這些都是送分的,不要不知道回答的方面而白白丟份了。
最後對於地理 我的最大感概就是做題做題,我就是練習比別人多做了半本。呵呵。
至於高三的復習,上半學期主要是三門語數外,後半學期就是突擊文宗了越到最後文宗背的越多。這個你可以跟著老師的安排。注意的事你一定要每天完成,不要拖拖拉拉的。上半學期有一個通技和英語考試,現在你可以買聽一些英文歌,不要看歌詞。到後來的時候就是聽力訓練,練習外可以買一些有待磁帶的雜質,比如瘋狂英語,買個一兩本,聽聽並,主要是聽個感覺。聽力剛絕很重要。至於通技就不用話很多的時間,只要國會靠,高考就ok了,但是如果你要專科的話,那就要練一下了。
基本上每個學校都是有月考的,同學都是一個月里都把文宗放一遍,每天定時定量。碑文總還有就是要選一個固定的時間,這樣效率會高點
每天的下午第三節可以拿來做數學,因為下午是考數學和英語的,興奮是很必要的。
最後對於高考,我希望你能明白自己的位置,一類 二類 還是三類,不要聽學校說什麼一年幾個幾個,真考上一本的沒幾個,呵呵,反而把自己750分給考壞了。 總之選類別的話也是很重要的,不要覺得就是奪40快的問題,可是會影響你後面主要的分數的。
你要哦是只能上專的話,二類就別幻想了, 我同學第一年沒上專,復讀一年想上本,唉,杯具的事今年他就比專線多了三分,連一個同學就是選專沒在選綜合,今年倒是多了50多分。
也就是一句話,心不要太高了明確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