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初中地理前兩單元試卷
① 初一地理(上)試卷(附答案)
第二單元世界陸地和海洋綜合練習題
一、選擇題
1.世界上海洋和陸地的比例是C
A.各佔二分之一 B.四分之一是海洋
C.三分陸地七分海洋 D.三分之二是陸地。
2.地跨寒、溫、熱三帶的大洲是A
A.亞洲 B.非洲 C.歐洲 D.大洋洲
3.緯度位置最高的大洲是D
A.南美洲 B.大洋洲 C.歐洲 D.南極洲
4.以下敘述正確的是B
A.北極周圍都是冰天雪地的陸地 B.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
C.陸地主要集中於南半球 D.世界海陸分布是均勻的
5.關於北極地區和南極地區的敘述,正確的是C
A.南極地區被三大陸包圍 B.南極地區主要是陸地
C.北極地區被三大洋包圍 D.北極地區主要是陸地
6.板塊構造學說認為 A
A.板塊張裂地區常形成海洋和裂谷 B.各板塊既包括陸地也包括海洋
C.板塊碰撞地區都形成高山 D.板塊張裂地區常形成高山
7.六大板塊中全部屬於大洋板塊的是B
A.印度洋板塊 B.太平洋板塊 C.美洲板塊 D.非洲板塊
8.提出大陸漂移假說的魏格納是C
A.法國人 B.美國人 C.德國人 D.英國人
9.荷蘭「低地」產生的原因是B
A.海平面上升 B.陸地下沉 C.陸地上升 D.人類圍海造陸
10.半島是D
A.海洋伸進陸地的部分 B.陸地伸進海洋凸出的部分
C.陸地被海洋分割的部分 D.陸地被海洋包圍的部分
11.對四大洋的敘述,正確的是D
A.太平洋面積最大,印度洋面積最小
B.大西洋的形狀像「S」,太平洋形狀像「W」
C.太平洋的面積與大西洋、北冰洋、印度洋面積之和幾乎相等
D.北冰洋緯度最高、太平洋跨經度最小
12.促使阿爾卑斯山脈隆起成山的兩個相互碰撞的板塊是
A.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 B.亞歐板塊和非洲板塊
C.亞洲板塊和歐洲板塊 D.美洲板塊和亞洲板塊
1.關於地球形狀的敘述,正確的是A
A.地球是個兩極略扁的不規則球體 B.地球是個赤道略扁的不規則球體
C.一個規則的球體. D.是一個平面
2.關於地球大小的敘述,不正確的是D
A.地球的表面積約為5.l億平方千米 B地球的赤道周長約為4萬千米
C.地球的平均半徑約為6371千米 D 地球的極半徑比赤道半徑略長
3.以下對地球儀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D
A.赤道到南、北兩極的距離相等 B.地軸是地球內部穿過地心的假想軸
C.南、北極是地軸與地球表面相交的兩點 D.凡穿過南北兩極的都是經線
② 江蘇初中用什麼大試卷好
如果需要題目且是為了中考話建議買五三,(五年中考三年模擬考),中考許多題目這裡面都有
③ 我是一名初二的學生,江蘇的,聽老師說初二底要進行生物和地理的會考,請問是開卷還是閉卷的
現在的生物地理會考一般都是開卷的吧,分地區不同,考試制度也不一樣,你回可以向你上一屆的同學打聽答一下。我覺得近代史主要是分清時間段,按時間段背誦。世界史就是分地區了,每個地區發生了哪些是,跟其他地區一聯系,就比較好記憶了。我記得我當時中考文科是開卷啊,怎麼現在閉卷了啊?不過中考歷史不會很難的,都是一些歷史事件的問題。
④ 初一期中地理試卷(1-3單元)
初一地理復習資料
一、世界陸地地形類型:
類型 主要特徵 典型地區
山地 起伏大,坡度陡峻,山高谷深;海拔高,一般超過500米。 最長山脈-安第斯山脈
最高峰-珠穆郎瑪峰
最高山脈-喜馬拉雅山脈
高長山系-科迪勒拉山系
丘陵 起伏和緩,相對高度一般小於200米。
高原 中間海拔高,起伏小,邊緣陡峭。 最大高原-巴西高原
最高高原-青藏高原
平原 地勢低平,海拔小於200米。 最大平原-亞馬孫平原
盆地 四周高山高原環繞,中間低平。 最大盆地-剛果盆地
二、等高線與地形的關系
地形部位 特徵 圖示
坡度陡緩 陡坡-等高線密集
緩坡-等高線稀疏
山頂 中間高,四周低
鞍部 兩個山頂之間較低的部位
陡崖 幾條等高線相交的地方
山谷 等高線由地勢低的地方向高的地方彎曲
山脊 等高線由地勢高的地方向低的地方彎曲
三、海底地形
四、板塊構造
1. 六大板塊名稱、分布:
2. 活動規律:板塊內部穩定,交界處地殼活動活躍。
3. 主要地理現象及原因:
主要地理現象 形成原因
紅海面積擴大 位於非洲板塊和印度洋板塊張裂處
地中海面積縮小 位於非洲板塊和亞歐板塊相撞擠壓處
台灣和日本多地震 位於太平洋板塊和亞歐板塊相撞擠壓處,地殼活動
喜馬拉雅山脈 位於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相撞擠壓隆起處
安第斯山脈 位於南極洲板塊與美洲板塊相撞擠壓隆起處
五、世界人口增長與分布
1.世界人口自然增長率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決定的。人口自然增長率與經濟發展水平密切相關。一般來說,經濟發展水平高的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較慢;經濟發展水平低的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較快。
2.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自然環境優越的地方,中低緯度,氣候溫和、降水較多的平原和盆地,臨海地帶,人口特別密集。如亞洲的東部和南部、歐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東部等。
3.人口增長過快和過慢,都會對社會、經濟、環境和資源帶來影響。所以人口的增長,必須與社會、經濟的發展相適應,與資源、環境相協調。
六、世界的人種
人種是根據人類體質方面的特徵劃分的。
三大人種 主要分布地區
黃色人種 亞洲東部,美洲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紐特人。
白色人種 歐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亞洲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
黑色人種 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七、世界的語言
六大語言 使用范圍
漢語 使用人數最多,超過12億,中國漢族和少數民族及華人華僑。
英語 流傳最廣的語言,母語國家有英國、美國、澳大利亞等,官方語言有:印度、菲律賓等。
法語 法國、比利時、瑞士、加拿大和非洲的一些國家。
俄語 俄羅斯和東歐國家。
西班牙語 西班牙和拉丁美洲。
阿拉伯語 西亞和北非。
八、世界的宗教
三大宗教 教徒 時間 誕生地 活動場所 主要分布地區 經典
基督教 10億 公元1世紀 巴勒
斯坦 教堂 歐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 聖經
伊斯蘭教 7億 公元7世紀 沙特 清真寺 亞洲西部和東南部、非洲北部和東部、中國西北部 古蘭經
佛教 2億 公元前6世紀 印度 廟宇 東亞、東南亞和南亞的斯里蘭卡 金剛經
九、世界氣溫分布規律
1. 氣溫隨緯度升高而降低(北半球向北降低.南半球向南降低)。
2. 南北半球,月份相同,季節相反。(一月份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七月份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季)
3. 同一緯度,夏季陸地氣溫比海洋高,冬季陸地氣溫比海洋低。
4. 氣溫隨海拔的升高而降低。高度每上升100米,溫度下降0.6℃。
世界炎熱中心在撒哈拉沙漠,世界寒冷中心在南極洲;我國夏季寒冷中心在青藏高原。
十、世界降水分布規律
1. 降水的形成條件:(1)足夠的水汽量;(2)氣溫下降和凝結核.
2. 降水的主要類型:
類型 成因 特點 典型例子 圖示
對流雨 地面
受熱 暴雨雷電交加,多出現在午後2-4時.(俗稱雷陣雨) 赤道地區
我國的夏季
鋒面雨 冷暖空
氣相遇 降水歷時長,范圍廣,過境時,天氣狀況變化大. 我國東部地區的主要降水類型
地形雨 地形
阻擋 迎風坡多雨 印度乞拉朋齊
我國台灣火燒寮
3. 降水分布規律
(1) 赤道地區多雨,兩極地區少雨.
(2) 亞歐大陸沿海地區降水多,內陸地區降水少.
(3) 副熱帶地區大陸東岸降水多,大陸西岸降水少.
(4) 山地降水多,平原降水少.
十一、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
對氣候影響的主要表現 典型例子
地球形狀 氣溫隨緯度升高而降低 高緯度地區氣溫低,低緯度地區氣溫高
地球運動 自轉 晝夜更替和氣溫的日變化 日出前後氣溫最低,午後2時左右氣溫最高
公轉 四季更替和五帶劃分 南北半球季節相反,溫帶地區四季分明
海陸分布 陸地氣溫年較差大於海洋
海洋最熱月和最冷月比陸地遲一個月。 夏季陸地氣溫高於海洋,
冬季陸地氣溫低於海洋。
沿海地區降水較多,內陸降水少
地形地勢 陽坡氣溫高於陰坡;
迎風坡降水多於背風坡;
氣溫隨海拔升高而降低。 安第斯山脈南段西側降水多,東側降水少。
青藏高原成為我國夏季氣溫最低的地方。
人類活動 改變地面狀況或大氣污染,都會影響局部或全球氣候。 森林破壞,引起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
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增加,全球氣溫升高;
氯氟化合物破壞臭氧層。
十二、世界主要氣候類型
氣候類型
名稱 分布規律 主要分布地區 主要特徵
熱帶雨林
氣候 赤道附近 亞馬孫平原、剛果盆地、馬來群島 終年高溫多雨
熱帶草原
氣候 南北緯10-20
度大陸中西部 分布在雨林兩側,非洲分布最廣。 終年高溫,分干、濕兩季
熱帶沙漠
氣候 南北緯20-30
度大陸中西部 非洲撒哈拉沙漠分布最廣。 終年炎熱乾燥
熱帶季風
氣候 北緯10-30度
大陸東部 印度半島、中南半島 終年高溫,分旱、雨兩季
亞熱帶
季風氣候 南北緯30-40
度大陸東岸 中國、美國和巴西的東南部 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冬季低溫少雨。
地中海
氣候 南北緯30-40
度大陸西岸 地中海地區 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
溫帶季風
氣候 南北緯40-60
度大陸東岸 中國東北部、俄羅斯東南部 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冬季寒冷乾燥。
溫帶大陸
性氣候 南北緯40-60
度大陸內陸 亞歐大陸和北美洲中部 氣溫年、日較差大,降水少
溫帶海洋
性氣候 南北緯40-60
度大陸西岸 歐洲西部 終年溫和濕潤
亞寒帶針
葉林氣候 北緯50-70
度 俄羅斯和加拿大北部 夏季短而涼爽,冬季漫長而嚴寒,降水少
在北美洲分布最廣的氣候類型是溫帶大陸性氣候
華人、華僑分布最集中的地區東南亞
日本發達的加工貿易經濟的表現是從國外進口大量的原料和燃料
日本的首都和首都所在島嶼是 東京 本州
印度的主要糧食作物小麥和水稻
下列俄羅斯的工業部門中,不佔重要地位的是消費品製造業
地球最冷的地區 南極地區
俄羅斯最發達的工業地區是莫斯科工業區
關於歐洲西部的敘述正確的是絕大部分是發達國家
著名的艾菲爾鐵塔屬於法國
受地形和氣候的影響,歐洲西部農業以畜牧業為主
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長率最快的一洲非洲
非洲許多國家面臨的問題是人口、糧食與環境問題
世界上最長的河流是 尼羅河
現在的澳大利亞服務業已經超過農牧業和工礦業,成為經濟支柱
美國的經濟增長得益於高新技術產業
南極地區氣候特點酷寒 烈風 降水較少
世界石油儲蓄量最大,生產和輸出石油最多的地區中東地區
下列四個地區中,水資源匱乏的是中東地區
二、填空題
俄羅斯地跨亞洲和歐洲兩個大洲,但是歷來被認為是歐洲國家。
東南亞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兩大部分。
印度人口目前已超過10億,居世界第2位。
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在巴西的里約熱內盧召開,
美國除本土48個州外,還包括阿拉斯加和夏威夷兩個州。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位於撒哈拉沙漠以南,是黑人的故鄉。
有北半球「寒極」之稱的地方是俄羅斯的奧伊米亞康;世界「雨極」是印度的乞拉朋齊
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是青藏高原,最大的平原是亞馬孫平原,最大的半島是阿拉伯半島 ,最大的群島是馬來群島。
⑤ 初一上冊地理試卷1-5單元。(含答案)
中圖版初中地理中考復習速成綱要
第一章地球和地圖
第一節
1.地球形狀特點?(p2)
地球是一個____稍扁、____略鼓,不很規則的__體。
2.地球平均半徑( ) 地球赤道周長( ) 地球表面積:( )
3.地球儀上與兩極距離相等的大圓圈,叫____。赤道周長約___千米。
4.____穿過地球表面的兩個交點,叫兩極。___是地球上的最北點。___是地球上的最南點。
5.同赤道平行的線,叫____。連接南、北兩極的線,叫____。經線與緯線都有無數條,經線呈____方向,緯線呈____方向。
6.本初子午線也稱______,通過英國倫敦________天文台原址;赤道也稱____,是____半球的劃分界線。
7.經度如何劃分?緯度如何劃分?本初子午線以西直至180°經線稱____,用字母__表示;本初子午線以東直至180°經線稱____,用字母__表示。赤道以北直至90°緯線稱____,用字母__表示;赤道以南直至90°緯線稱___,用字母__表示。
8.東西半球如何劃分?南北半球如何劃分?東西半球的劃分界線是____和____組成的經線圈,____往東至____為東半球,____往西至____為西半球。
南北半球的劃分界線是____,____以北為北半球,____以南為南半球。
從東西半球的劃分來看,我國位於__半球;從南北半球的劃分來看,我國位於__半球。
9.列表比較經線和緯線的特點(指示方向、長度是否相等、0°線為哪一條、經度和緯度怎樣劃分、是全圓還是半圓)
10.讀P19圖C的經緯網圖,回答問題:(1)c圖中,哪些是經線?哪些是緯線?(2)寫出點甲、乙、丙點的經緯度。(3)在圖上標出點丁(東經20°,北緯40°)、點戊(60°E,30°N)的位置。(4)點甲在點乙的____方向,點甲在點丙的____方向。(5)在圖上用箭頭標出地球自轉方向。(6)從東西半球的劃分來看,甲點位於__半球;從南北半球的劃分來看,甲點位於__半球。從五帶的劃分來看,甲點位於____帶。從低中高緯的劃分來看,甲點位於__緯。
11.與詩句「坐地日行八萬里」最吻合的地點是( )
A、90°W,89°S B、80°E,40°N C、180°W,71°N D、10°E,1°S
12.下列各點中符合位於西半球、北半球、低緯度三個條件的是( )
A、20°W 60°N B、180° 17°N C、0° 26°N D、19°W 15°S
13.率船隊首次完成環球航行的航海家是( ).
A哥倫布 B麥哲倫 C 魏格納 D 鄭和
14.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 A 0°經線和180°經線組成的經線圈B20°E和160°W組成的經線圈 C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D赤道
15.本初子午線是 ( )
A.東西半球的分界線 B.東經與西經的分界 C.計算緯度的起始線 D.南北半球的分界
16.關於我國首都北京(40°N 、116°E)位置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位於東半球,北溫帶,中緯度 B.位於東半球,南溫帶,高緯度
C.位於西半球,北半球,低緯度 D.位於南半球,北溫帶,中緯度
17. 讀下列經緯網圖,完成各題:
(1)寫出A、B兩點的經緯度(地理坐標)。 A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 (2)A位於B的_______ 方向。A、B均位於五帶中的____ 帶。 (3)點C、D都在赤道上,C位於D的_______ 方向。根據地球自轉規律可以判斷C、D中先看到太陽升起的是______ 。 (4)由圖可看出,A、B、C、D都在 (東、西)______半球。
這節特重要!
⑥ 初一上冊地理試卷(帶答案)
初一上地理單元測試(一)
一、 填空題
1.地球的旋轉軸叫做 ;這根軸穿過地心,與地球表面相交於兩點,即 ,指向北極星附近的叫 ,與此相反的一點叫 。
2.在地球儀上,與地軸垂直,順著東西方向,環繞地球儀一周的圓圈,叫做 。
3.在地球儀上,連接南北兩極並同緯線垂直相交的線叫做 ,也叫 ;0度經線以東稱 。用「 」表示。
4.劃分東西半球的經線圈是: 和 組成的經線圈。
5地球繞 自 向 的轉動叫自轉,自轉產生了現象。
6.地球公轉時軌道近 ,地球公轉的軌道平面與 成 的夾角。
7.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太陽直射光在 和
移動,從而形成地球上 的變化和 更替。
8.五帶中 四季更替明顯, 太陽光能夠直射。
9.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是 小時。
10.地圖的基本要素是 、 和 。
11.從等高線疏密程度上,可以看出地面的高低起伏,坡陡的地方,等高線 ;坡緩的地方,等高線 。
二、選擇題(單項選擇)
1. 北回歸線的緯度是 ( )
A.0度 B.北緯23.5度
C.南緯63.5度 D.90度
2.經線指示的方向是
A南北 B東西 C東北西南 D西北東南
3.在地球儀上,最大的緯線是 ( )
A.23.5度 B.63.5度
C.0度 D.90度
4.經緯網用來確定 ( )
A.方向 B.位置 C.方位 D.導航
5.下列地點中,屬於西半球、南半球的是 ( )
A.19°W、10 °S B.5°W、40°S
C.160°W、3°0N D.140°W、35°S
6.本初子午線是 ( )
A.地球儀上的任意一條經線 B.東西經度的分界線C.地球儀上的任何一條緯線 D.東西半球的分界線
7.6月22日前後,太陽光直射在 ( )
A.南回歸線 B.北回歸線
C.赤道 D.南緯23.5°
8.氣候終年寒冷的溫度帶有 ( )
A.北溫帶 B.北寒帶
C.南溫帶 D.南極
9.我國大部分地區在五帶中的哪一帶 ( )
A.北溫帶 B.北寒帶
C.熱帶 D.南溫帶
10.南半球的夏季是北半球的 ( )
A.夏季 B.秋季
C.春季 D.冬季
11.有的地圖在沒指向標的情況下,通常是( )
A.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B.上南下北,左東右西
C.上西下東,左北右南 D.上東下南,左西右北
12.下列四個比例尺最小的是 ( )
A.1:25000 B.1:15000000
C.1:95000 D.1:62700000
三、連線題
1.將下列經線、緯線與其對應的不同說法用線連接起來。
緯度0° 北極
經度0° 北回歸線
北緯90° 南極
南緯23.5° 赤道
南緯90° 南回歸線
北緯23.5° 本初子午線
2.將下列日期與我國東北地區對應的節氣用線連起來。
3月21日 冬至日
6月22日 秋分日
9月23日 春分日
12月22日 夏至日
3.請將地球自轉和公轉所產生的自然現象用線連起來。
地球自轉 晝夜交替
晝夜長短變化
日月星辰東升西落
地球公轉 四季更替
⑦ 初一下冊地理試卷(一至二單元)
七年級地理下冊期中試卷(時間:90分鍾滿分:100分)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0分)1、世界上最大的大陸是()A.非洲大陸B.亞歐大陸C.北美大陸D.澳大利亞大陸2、下列關於亞洲地形的說法正確的是()A.以山地、平原為主,中部高、四周低B.以山地、高原為主,西高東低C.以山地、高原為主,中部高、四周低D.以山地、丘陵為主,中部高、四周低3、下列地方,位於亞洲、北美洲分界線上的是:()A.蘇伊士運河B.白令海峽C.巴拿馬運河D.直布羅陀海峽4、有「世界屋脊」之稱的海拔最高的高原是()A.青藏高原B.蒙古高原C.東非高原D.帕米爾高原5、關於貝加爾湖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A.世界最大的淡水湖B.世界最大的鹹水湖C.世界海拔最高的湖泊D.世界最深的湖泊6、世界上最大的半島是()A.印度半島B.中南半島C.朝鮮半島D.阿拉伯半島7、亞洲氣候類型範圍最廣的是()A.溫帶季風B.溫帶大陸氣候C.熱帶季風D.熱帶、亞熱帶沙漠氣候8、烏拉爾山脈是以下那兩個地形區的分界線()A.東歐平原與西西伯利亞平原B.東歐平原與東西伯利亞高原C.西西伯利亞平原與東西伯利亞高原D.中西伯利亞高原與西西伯利亞平原9、沙烏地阿拉伯的貝都因人的住房通常是:()A.高腳屋B.帳篷C.木屋D.冰屋10、人口自然增長率最大的大洲是:()A.亞洲B.非洲C.大洋洲D.南美洲11、下列國家中,經濟最發達的是:()A.韓國B.日本C.印度D.印度尼西亞12、下列名勝古跡與所在國家的配對,正確的有:()A.婆羅浮屠——印度尼西B.水上市場——緬甸C.下龍灣——寮國D.大金塔——泰國13、東南亞主要的熱帶經濟作物是:()A.天然橡膠、油棕、椰子B.天然橡膠、油棕、水稻C.油棕、椰子、咖啡D.油棕、水稻、棉花14、東南亞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是()A.湄南河B.湄公河C.紅河D.伊洛瓦底江15、世界上稻米的主要出口國是()A.中國、日本、朝鮮B.泰國、越南、緬甸C.英國、法國、德國D.智利、巴西、阿根廷16、印度的旱季大多出現在()A.1月~6月B.6月~9月C.9月~12月D.10月~次年5月17、橡膠樹的原產地是()A.北美洲B.南美洲C.非洲D.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