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試卷 » 高一下地理期中考試卷子

高一下地理期中考試卷子

發布時間: 2021-02-15 10:07:06

A. 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重點知識點

南亞次大陸在來人文地理上分自成南北兩塊:北面是莫卧兒王朝統治時期,南印度則是一些土邦領地.印度有悠久的古代文明,文化沉積較為濃厚.同時,自然地理面貌也極為復雜.文化沉積濃厚使得一些生活習俗代代相傳,外來的生活習俗不易在此立足.自然地理面貌復雜,交通不便,各地較為封閉,經濟停滯不前,又使本來就不太開放的印度更加封閉化.因而,印度居民生活習俗總的特點有兩個:一是印度居民享有悠久的古代文明,自己形成了一整套關於生活習俗方面的傳統;二是印度居民生活比較閉塞,各個地區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生活習俗.在這種大的前提下,我們僅用一點筆墨是難以將這一時期印度居民的生活習俗進行全面概括的.

B. 高一地理必修一期中考試卷

可以看看知識點
高中人教版地理必修一~必修三知識點:
必修一
1、太陽活動影響地球的表現
2、角速度、線速度的大小規律,恆星年,回歸年的時間和意義
3、地方時區時的計算,新一天和舊一天的范圍判斷
4、夏至日北半球重要緯線的晝長 北緯20°,40°,60°
5、正午太陽高度角計算及變化規律
6、地球內外部圈層結構
7、大氣受熱過程,熱力環流,城市風、山谷風、海陸風
8、氣壓帶風帶分布,氣候類型(影響因素、特點),氣候類型對應的自然帶
9、天氣系統(過境前、時、後的天氣變化),天氣系統實例
10、氣旋反氣旋~畫圖,鋒面氣旋的判讀
11、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和對策
12、水循環過程,洋流(名稱、位置、對沿岸影響),洋流與等溫線,四大漁場的位置和形成原因,厄爾尼諾現象(了解發生過程)
13、水資源分布,大洲和國家,水資源短缺原因(自然和人為),開源節流的措施
14、內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表現,岩石圈的物質循環過程(適當記一些岩石類型)
15、背斜向斜的判斷和現實意義,地嵌地壘的實例(簡述其成因)
16、流水侵蝕與堆積地貌
17、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喜馬拉雅山脈南北坡自然帶分布,地域分異規律的基礎、規律和景觀(自然帶)變化

必修二
1、人口增長模式特點,根據人口年齡結構金字塔圖判斷先後順序
2、環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我國以土地為劃分標准)
3、人口遷移的影響(對遷出地和遷入地,利和弊),農民工
4、城市形態(空間形態和地域形態)
5、不同功能區的分布、特點及原因,影響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主要因素,各類土地利用付租能力示意圖,城市的合理規劃,生態城市目標(了解)
6、城市化的標志、推力與拉力,城市化進程階段和各自特點
7、農業區位選擇(氣候地形孕土壤,運輸機械找市場,旱區水源孕綠洲,勞力政策有影響)
8、農業區位含義(了解),影響某地農業生產的主導因素(比如東北甜菜,新疆棉花江南茶樹,以色列無土蔬菜等),城郊農業
9、農業地域類型(區位條件,特點,發展措施,典型地區),我國九大商品糧基地名稱及其分布位置,美國本土農業帶
10、工業區位選擇(能源水土地,原料勞動力,市政運輸和環境)
11、評價我國鞍鋼和寶鋼的區位條件,既是評價,說明既要說好的,也要說不好的。
12、污染嚴重的工業的區位選擇(印刷廠基本上無污染)
13、工業集聚的優勢,工業分散的優勢
14、傳統工業區以機械、化工、採煤、紡織、鋼鐵為主(「計(機)劃(化)采訪鋼鐵部門」)
15、德國魯爾區工業的區位優勢,衰落原因以及綜合整治措施(類似我國遼中南地工業區)
16、義大利新工業區形成條件、特點(小輕同專散)
17、美國矽谷區位因素、高新技術產業特點(類似我國中關村、印度班加羅爾和德國慕尼黑)
18、交通運輸方式的比較
19、鐵路線建設的意義(以南昆鐵路為例)(類似青藏鐵路)
20、可持續發展系統結構,三大基本原則
21、循環經濟與清潔生產

必修三
1、三S技術實際應用
2、西北地區土地荒漠化的人為因素、自然因素和防治措施
3、草方格沙障的優勢
4、非地帶性熱帶雨林的分布和成因,熱帶雨林被毀的原因,如何保護熱帶雨林
5、山西能源開發條件(工業區位選擇),能源基地建設措施,如何保護我國能源安全,我國、世界能源消費結構
6、田納西河流域開發意義以及不利影響(類似三峽、埃及阿斯旺大壩),修水庫、大壩應該考慮的因素(自然和社會經濟)
7、我國東北地區農業發展的條件(自然和社會經濟),東北地區農業發展方向(了解)
8、珠三角對外開放的區位優勢、產生的問題和解決辦法,泛珠三角(國家9+2)我國區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珠三角、長三角和環渤海地區工農業發展比較
9、煤炭與天然氣比較,西氣東輸路線圖,西氣東輸對東部、西部和沿線地區的影響(利弊,對沿線和東部可以不說不利影響)
10、產業轉移的原因和影響,分析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
11、南水北調東中西三線的比較,南水北調對調入區的意義,對調出區和沿線的不利影響

1、分析我國某一河流旱澇災害多發的原因以及防治措施
2、河流水文特徵
3、評價港口的區位條件
4、青藏鐵路以橋代路和京滬高鐵以橋代路的比較
5、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以及對策
6、我國溫度帶分布,甘肅跨溫度帶對多,4個
7、農業土地利用類型和農業地域類型
8、我國航天衛星發射基地區位選擇
9、濕地的意義
10、黃河斷流的原因(自然和人為)和影響
11、我國鐵路干線和鐵路樞紐
12、長江荊江河段地上河成因和措施
13、三峽、橫斷山區,雅魯藏布江、寧夏平原、汾河谷地、渭河谷地成因
14、西歐內河航運發達的條件
15、孟加拉國多洪澇災害的原因
16、全球等溫線分布規律(一路南,七陸北)
17、赤道上六大板塊的分布位置和順序
18、西亞石油輸出路線
19、澳大利亞氣候分布
以上回答你滿意么?

C. 清水六中高一期中考試卷及答案地理

你不如打題目出來,我幫你解答,你這樣說一份試卷,然後要答案,我們好難解答的。

D. 08年人教版高一年級第二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卷(必修2)

2008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二)期中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30小題計60分)
1.下列哪個日期是「世界60億人口日」( )
A. 1979年10月12日 B. 1989年10月12日
C. 1999年10月12日 D. 2000年10月12日
2.與環境人口容量呈負相關關系的影響因素是( )
A.資源的數量 B.人均消費水平 C.區域開放程度 D.科技發展水平
3.一個地區的自然增長率是由 決定的( )
A.出生率 B.死亡率 C.出生率和死亡率 D.人口基數
4.下列不屬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國際人口遷移新特點的是( )
A.人口由發展中國家流向發達國家 B.定居人口減少
C.人口由舊大陸流向新大陸 D.短期流動人口增多
5.目前,下列國家或地區屬於人口主要遷出區的是( )
A.歐洲 B.北美 C.拉丁美洲 D.西非和北非的一些產油國
6.20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國內人口遷移的主要趨勢是( )
A.從東北部向墨西哥灣沿岸移動 B.從鄉村向城市移動
C.從大西洋沿岸向太平洋沿岸移動 D.從南部向西部和北部移動
讀「甲、乙兩地人口的抽樣調查表」(每10000人中各年齡段人數及死亡率統計)。完成7~9題。
年齡 0~14 歲15~59歲 60歲以上 總計
甲 人口數 2000 6500 1500 10000
死亡率(%) 0.6 0.6 2.5
乙 人口數 3500 6000 500 10000
死亡率(%) 0.8 0.7 2.2 0.81

7.甲組人口死亡率總計是( )
A.0.775% B.0.675% C.0.885% D.0.95%
8.下列說法與表格內容相符的是( )
A.甲組人口表示發展中國家,乙組人口表示發達國家
B.各年齡段死亡率甲小於乙,因此死亡總人數也是甲小於乙
C.發展中國家的死亡率高於發達國家
D.甲組人口死亡率偏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甲組老年人口比例高
9.近年來,中國人口老齡化進程明顯加快,主要原因是( )
A.經濟迅速發展和城市化水平提高
B.人口自然增長率下降和生活水平提高
C.平均壽命延長和人口自然增長率上升
D.環境質量改善和人口素質提高
下圖是「某地區1950~1980年人口增長圖」,據圖回答10~11題。

10.30年間該地區( )
A.鄉村人口增長了2000萬人 B.城市人口增長了500萬人
C.總人口增長了兩倍 D.鄉村人口增長了兩倍
11.30年間該城市,城市化水平( )
A.大幅提高 B.略有提高 C.沒有變化 D.略有下降
12.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標是( )
A.城市人口數量的多少 B.城市數目的多少
C.城市佔地面積的大小 D.城市人口比重的大小
13.在江南地區容易形成的城市形態是( )
A.團塊狀 B.條帶狀 C.組團狀 D.放射狀
14.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城市每一塊土地的用途取決於( )
A.各種活動產生的社會效益高低 B.各種活動的重要程度
C.政府對各種活動的支持程度 D.各種活動願意付出的租金高低
15.城市地域功能分區的內在原因是( )
A.城市規劃的需要 B.功能活動之間的空間競爭和聚集
C.交通條件的發展 D.人口的消費需要
16.北京圍繞故宮一帶的市中心不是中心商務區,而是行政區,其原因是( )
A.主要受歷史因素和城市性質的影響 B.該地段的交通通達度差
C.該地段地價太高 D.該地段的地形不適宜作為商業區
17.農業區位選擇的實質是 ( )
A.對農業土地的合理利用 B.農作物品種的選擇
C.農作物生產所選擇的地理位置 D.農業與地理環境的相互聯系
18.下列關於影響農業區位因素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是一成不變的 B.自然因素變化較快
C.社會經濟因素變化較慢 D.各區位因素間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
19.世界上最大的商品穀物農業生產國是 ( )
A.中國 B.美國 C.印度 D.俄羅斯
20.商品穀物農業的區位條件一般有 ( )
①機械化水平高 ②地廣人稀 ③市場廣闊,交通運輸便利 ④自然條件優越 ⑤農業科技發達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1.乳畜業的生產對象主要是 ( )
A.奶牛 B. 奶羊 C.牛奶 D.奶製品
22.關於亞洲水稻種植業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機械化水平高 B.水利工程量大
C.單產低,商品率低 D.資金投入多
23.形成大牧場放牧業的自然區位條件是( )
A.有良好的海洋運輸條件和先進的保鮮、冷藏技術
B.草類茂盛,大面積優良的天然牧場
C.地廣人稀,且有大面積熱帶草原氣候區
D.都有大面積乾旱半乾旱區,這些地區不適宜種植業,只能發展畜牧業
24.世界上大牧場放牧業的共同特點是( )
A.分布在乾旱半乾旱氣候區 B.只出現在發達國家
C.牧牛業佔有重要地位 D.屬於粗放的商品農業
25.根據我國農業部2003年2月的《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四種農作物的優勢生產區域如圖所示。讀下圖回答圖例①、②、③、④代表的四種農作物依次為( )

A.大豆、甘蔗、油菜、棉花 B.棉花、大豆、油菜、甘蔗
C.油菜、甘蔗、棉花、大豆 D.大豆、油菜、棉花、甘蔗
26.新疆棉花產量高、質量好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①降水量豐富,有利於棉花生長 ②種植歷史悠久,生產經驗豐富
③太陽輻射強烈,晝夜溫差大 ④土壤疏鬆,有利於棉根伸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安徽省亳州市下轄三縣(渦陽縣、利辛縣、蒙城縣)一區(譙城區),全市人口約530萬,市區人口30多萬,每年外出務工人數約120~140萬,主要流向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據此回答27~28題:
27.影響這種人口遷移的主要原因是( )
A.政治原因 B.經濟原因 C.城市化和國土開發 D.軍事原因
28.亳州市區人口達30多萬,按照城市等級劃分,亳州市應該屬於( )
A、小城市 B、大城市 C、中等城市 D、特大城市
亳州市渦陽縣義門鎮、苔干栽培歷史悠久,被稱為「苔干之鄉」,近年來以義門為中心不斷向四周擴散,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去年的種植面積達到34萬畝、總產量達2.7萬噸,產值約4億元,產品除在國內暢銷外,現已出口至日、韓、俄、 港、澳、台等國家和地區。然而近幾年特別是入世以來,亳州市的苔干產品出口面臨著更為嚴格的出口檢測標准。據此回答29~30題:
29.該地區苔干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形成區域化種植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
A.地形 B.科技 C.勞動力 D.市場
30.為有效增強市場競爭力,避免發達國家對亳州「苔干」出口限制的「綠色壁壘」,對該地區農業發展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生產過程機械化 B.生產過程有機化
C.生產產品品牌化 D.經營模式產業化
二、綜合題(40分)
31.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2分)

(1)請分析改革開放前,四季青作為北京市蔬菜生產基地的原因。(4分)

(2)試從社會經濟條件分析,是什麼因素的變化促使海南島成為北京蔬菜生產基地?(4分)

(3)海南島與山東壽光相比,蔬菜生產具有什麼自然條件上的優勢?(4分)

32.讀長江三角洲地區的城市發展圖(圖中黑圓圈代表城市等級),回答下列各題。(每小題3分,計9分)

(1)、下列有關長江三角洲地區城市由甲圖到乙圖變化過程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此過程稱為城市化
B.在此過程中社會經濟得到了較快的發展
C.此過程中城市人口數量增加
D.此過程中出現了逆城市化現象
(2)、有關a、b、c、d四類城市等級體系和服務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
A.a城市等級最高,數目最多,服務范圍最大
B.b比d的城市等級高,服務種類多,服務范圍大
C.c等級的城市之間距離比b等級的城市之間距離遠
D.d等級城市等級最低,但服務種類最多
(3)、你是從哪些方面來理解城市化的呢?

33.讀「未來人口、資源、環境」關系圖,回答:(每小題3分,計9分)
(1)目前三者發展的趨勢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 ____。
(2)在三條曲線的相互關系中,起主導作用的是哪一條?為什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解決人類與環境矛盾的主要途徑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下圖是「西歐國家農業生產結構示意圖」,讀圖回答問題。(10分)

(1)A階段農業生產以________為主,B階段農業生產是種植業和畜牧業並重,C階段則以________為主。(2)分
(2)C階段的生產對象是________。(1分)
(3)西歐的牧草大部分分布在________氣候區,我國的西部牧草分布在________氣候區和________氣候區。(3分)
(4)西歐人稱牧草為「綠色金子」,是因為西歐________,對乳產品需求量大。(2分)
(5)我國西部人稱牧草為「天然蓄水池」,是因為其具有________的作用。(2分)

高一地理(人教地理必修二)期中試題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C B C C C A C D B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D C D B A A D B D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B D A D C B C D A

31.答案:(1)位於北京城郊;接近消費市場,運輸成本低;附近水源豐富。(2)交通運輸和冷凍保鮮技術的發展。(3)緯度低;光熱充足;一年四季連續生產;降水較豐富。
32.答案:(1)D (2)B (3)城市人口的數量增加,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上升,城市數量增多,城市規模擴大,鄉村地區變為城市。(任意答對三點即可給分)

33.答案:(1)人口增加、資源減少、環境惡化;(2)人口曲線;人口增多導致對資源消耗量增加排出的廢棄物增多,從而導致環境惡化。(3)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參加國際協作。
34.答案:(1)種植業 乳畜業
(2)奶牛
(3)溫帶海洋性 溫帶大陸性 高山
(4)經濟發達,城市眾多
(5)涵養水源,保持水土

E. 請問哪有高一地理下冊期中測試題。。。

網上多的是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