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師范大學歷史地理學
A. 東北師范大學地理學院的歷史沿革
圖,豎立在校門 東北師范大學城市與環境科學學院成立了於1996年,其前身為地理系和環境科學系。地理系建立於1949年,最初為東北師范大學史地系的一部分,也是新中國在東北根據地最早建立的地理系。環境科學系成立於1986年,其前身是1978年建立的東北師范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是我國高校中最早創辦的培養從事環境科學研究、教學和環境保護人才基地之一。
第一部分 建院前的地理學系(1948—1995)一、創建與快速成長時期(1948—1965)
(一)地理系的創建
東北大學於1946年創立後,學校教學單位設立了三個系,十科,其中史地科隸屬社會科學系。
1948年底,經東北局、東北行政委員會批准,學校將系改為學院,科改為系。由於師資隊伍匱乏,地理學科還沒有獨立建系。
1949年2月,東北局大學委員會和東北行政委員會教育部發布文件決定將原沈陽的東北大學、長春的長春大學、吉林的長白師范學院的教職員和學生並入東北大學,其中包括原來的教師和部分學生。至此,史地科的地理師資隊伍已有一定基礎,形成了地理教學組,為後期地理系的建立打下一定的基礎。
1949年7月,東北大學對現行教育制度和學校機構進行了全面整頓。8月,社會科學院所屬的史地系分開,分別設立了歷史系和地理系。由於師資短缺,社會科學院院長智建中親自到關內招聘地理教師。9月,張子楨、張恩護、魏文澤受聘到系工作。李振泉和劉培新從北平師院(今北京師大)地理系畢業,被分配到地理系。智建中院長主持召開了地理系的第一次會議,正式宣布地理系成立,任命孫亞明(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兼任地理系主任,張子楨任副系主任,張力果以研究生身份承擔地理系的行政秘書工作。10月,丁錫祉從上海師范專科學校受聘來系任教。1949年11月6日,學校召開「中共東北大學總支委員會公開大會」,宣布了黨的組織,公布了黨員名單,張力果是地理系教職員中唯一的中共黨員。11月8日,任命張子楨為代理系主任。
1954年,景貴和、陳鵬、陳祥林等畢業後留系任教。陳亞子1952年隨成仿吾校長從中國人民大學計劃系經濟地理教研室調入東北師大,先在師大附中任校長,1954年調入地理系工作。楊美華分配到大連師專,工作一年,1955年調回地理系。
1958年,新建的地理樓啟用,地理系由和平西樓遷入新樓。樓內設有當時國內少見的傅科擺演示室和多個基礎條件較好的實驗室。
1959年開始招收地貌學和經濟地理專業研究生,導師分別為丁錫祉和陳亞子,首屆研究生共9人。
1960年,為發展獨具特色的科學研究方向,填補我國沼澤學研究空白,成立水文沼澤研究室。陳才自列寧格勒大學地理系經濟地理專業副博士畢業回國,充實了經濟地理教學與科研力量。
1961年,周占鰲、蘇懋德等畢業留系。徐效坡、郭以良從中山大學地理系畢業分配到系任教。
1964年招收第二期地貌學研究生2人。
二、沖擊與動盪徘徊時期(1966—1977)三、恢復與蓬勃發展時期(1978—1995)
從1977年起,陸續成立了環境化學、環境生物學和環境地學三個研究室,抽出部分專業教師,參加研究室工作。借著吉林省召開環境保護會議的東風,在金嵐、郭勇聞等的提議和努力下,1978年3月10日我校通過吉林省教育局向中央教育部遞呈了《關於成立環境科學研究所的報告》(吉師革[78]13號),擬在三個研究室的基礎上成立環境科學研究所。
1978年9月23日國家教育部科技局下發文件(78教科便字033號),同意我校建立環境科學研究所。吉林省編委(吉編字[78]202號)下發批准文件為標志,環境科學研究所正式成立。
1985年12月17日在環境科學研究所全體成員共同努力下,獲得吉林省環境保護局發放的環境影響評價證書,這是國內最早獲得的環境影響評價資格及認證單位。據此,環境科學研究所可以在國內開展各類的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從祖國北疆的黑龍江到遼東半島的大連、直至祖國南疆改革開放窗口的深圳各大電廠建設的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的編制都出自環境科學研究所創業的老教師。這為環境科學研究所榮獲國家第一批甲級環境影響評價資格證書創造前提條件。
1982年,由於國外已有溫排水的標准,而我國火電廠溫排水標准方面尚是空白。受水電部委託,環科所與上海水產研究所、海河大學、華北電力設計院、陡河水庫等單位開展了聯合攻關。為提出溫排水熱影響排放標准提供了系統的科學依據,填補了我國此領域的空白。火電廠溫排水對水域生態系統影響的研究在國內處於先進水平,該方面的研究獲得國家能源部科技進步二等獎等多項獎勵。在環境科學研究迅速發展的當前,審視歷史,當再次肯定當時環科所研究工作的超前性、科學性和應用性。老先生們的前期研究工作為以後20年間一些有重大影響的專著的出版和成功申報國家重大課題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1978年到1986年間,研究所完成了國家科委、國家環保總局、水利水電部、吉林省科委、吉林省環保局等科研項目38項,其中獲得國家級獎勵5項,省級獎勵11項,校級獎勵1項。搞好科研的同時,所內成員亦重視理論成果的積累,曾發表多篇科技論文。1982年完成的《圖們江水系污染與水資源保護研究》成果匯編,標志著在區域水環境質量評價及綜合性研究領域居國內先進水平。這個時期理論成果的積累為進入90年代後一些具有重大影響的專著的出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第二部分 建院前的環境科學系(1978—1995)一、奠基與起步時期(1978—1985)二、發展與壯大時期(1986—1995)
第三部分城市與環境科學學院的建設與發展(1996—2006)
專業設置教學改革發展特色榮譽成就
B. 有誰知道東北師范大學歷史地理復試的內容
你的導師知道
C. 專升本 東北師范大學 學哪個專業好點啊 地理 歷史 化學 生物 數學
建議數學,方向更廣
D. 您好!請問有誰知道東北師范大學歷史地理學的旅遊文化研究生報名要求
算跨專業。歷史地理學屬於歷史學類中國史的二級學科,考試科目三門:英語、政治、內歷史學基礎(滿分300分)容。而旅遊管理屬於管理學類的工商管理一級學科,考試科目有四門,除了英語、政治之外還有兩門專業課(好像是數學三和旅遊管理學)。一個是歷史學,一個是管理學科目代碼也不同。所以當然屬於跨專業了。東北師大這個歷史地理專業只不過研究方向側重旅遊而已,導師應該是韓賓娜老師。既然你是東北師大的想必認識她。其他問題問問老師同學豈不更好。其實跨專業也沒什麼。
E. 東北師范大學有哪幾個院
北師范大學擁有23個學院(部),本科招生專業78個,學科點覆蓋了除軍事學和醫學以外的11個。
1、東北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育學、公共事業(教育)管理、學前教育、小學教育;
2、東北師范大學傳媒科學學院(新聞學院):廣播電視編導、播音與主持藝術、廣告學、廣播電視學、新聞學、數字媒體技術 ;
3、東北師范大學政法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公費)、法學、行政管理、國際政治、政治學與行政學;
4、東北師范大學經濟學院:經濟學、金融學、國際經濟與貿易、財政學;
5、東北師范大學商學院:工商管理、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市場營銷、會計學;
6、東北師范大學文學院:漢語言文學、漢語國際教育;
7、東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歷史學、旅遊管理、考古學;
8、東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日語、俄語、商務英語;
9、東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音樂學、舞蹈編導;
10、東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美術學類、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產品設計、服裝與服飾設計、雕塑、表演(服裝表演)、數字媒體藝術;
11、東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部:思想政治教育(非公費)、哲學、社會學、社會工作;
12、東北師范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數學與應用數學、統計學、應用統計學、經濟統計學;
13、東北師范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育技術學、圖書館學、信息資源管理、軟體工程;
14、東北師范大學物理學院:物理學、材料物理、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15、東北師范大學化學學院:化學、應用化學;
16、東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科學、生物技術、葯學;
17、東北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地理科學、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地理信息科學、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 ;
18、東北師范大學環境學院 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生態學、環境生態工程;
19、東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體育教育、運動訓練、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
20、東北師范大學羅格斯大學紐瓦克學院:金融學(中外合作辦學)、物流管理(中外合作辦學)、公共事業管理(中外合作辦學);
21、東北師范大學民族教育學院
22、東北師范大學國際漢學院(海外教育學院):漢語言
23、東北師范大學遠程與繼續教育學院
F. 誰有歷史地理學(060103)專業各學校的排名
歷史地理學高校重點基地
1.復旦大學
2.陝西師范大學
設有歷史地理學的研內究生院
北京大學容
北京師范大學
復旦大學
華東師范大學
吉林大學
南京大學
南開大學
陝西師范大學
四川大學
武漢大學
西南師范大學
廈門大學
浙江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中山大學
各研究生院排名-歷史學
1 北京師范大學 A++
2 南京大學 A++
3 復旦大學 A++
4 北京大學 A++
5 四川大學 A+
6 南開大學 A+
7 中國人民大學 A+
8 廈門大學 A
9 武漢大學 A
10 華東師范大學 A
11 華中師范大學 A
12 東北師范大學 A
13 中山大學 A
14 陝西師范大學 A
060103歷史地理學各專業院校
北京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南開大學
東北師范大學
復旦大學
浙江大學
山東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武漢大學
華中師范大學
西南師范大學
四川大學
雲南大學
陝西師范大學
西北師范大學
希望對您能有所幫助,好好努力啊:)
G. 准備考東北師范大學歷史學研究生需要用哪些教材
中國史:
1、 朱紹侯《中國古代史》(福建人民出版社);
2、 張豈之《中國歷史》1-4卷 (高教版);
3、 翦伯贊《中國史綱要》 (人民出版社);
4、 張帆《中國古代簡史》 (北京大學出版社);
5、 詹子慶 《中國古代史》(高教版);
6、 錢穆 《國史大綱》;
7、 張傳璽《中國史綱》;
8、 周谷城《中國通史》;
9、 張大可《中國史學史綱》;
10、 晁福林、施建中《中國古代史(上)(下)》(北師大版);
11、 李侃、李時岳《中國近代史》(中華書局);
12、 王檜林《中國現代史》(高教版);
13、 郭大均《中華人民共和國史》。
世界史:
1、 吳於廑《世界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2、 齊濤《世界通史教程(3卷本)》 (山東大學出版社);
3、 王繩祖《國際關系史(十卷本)》(世界知識出版社);
4、 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後的世界》(上海社科版);
5、 王斯德《世界通史(三卷本)》;
6、 劉宗緒《世界近代史》。
歷史文選:
1、 周予同《中國歷史文選》;
2、 張衍田《中國歷史文選》(北大版)。
歷史文獻:
1、 楊燕起《中國歷史文獻學》;
2、 張傳璽《簡明中國歷史文獻》(北大版)。
史學史:
1、 張廣智《西方史學史》;
2、 倉修良、魏德良《中國史學史》;
3、 宋衍申《中國史學史綱要》(東北師大版)。
史學理論:
1、 龐卓恆《史學概論》(高教版)。
歷史地理:
1、 鄒逸麟《中國歷史地理概述》;
2、 藍勇《歷史地理》;
3、 李孝聰《區域歷史地理》。
歷史考研是全國統考 所以在初試時各校試卷就不存在差異了 專業課歷史學基礎300分 我個人覺得
<2007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歷史學基礎輔導全書>(山東人民出版社)
<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備考南----歷史學基礎>(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這兩本資料比較好
H. 東北師范大學地理科學怎麼樣
城市與環境科學學院簡介
歷史沿革
東北師范大學城市與環境科學學院成立了於1996年,其前身為地理系和環境科學系。地理系建立於1949年,最初為東北師范大學史地系的一部分,也是新中國在東北根據地最早建立的地理系。環境科學系成立於1986年,其前身是1978年建立的東北師范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是我國高校中最早創辦的培養從事環境科學研究、教學和環境保護人才的基地之一。
機構設置
城市與環境科學學院設地理系、環境科學系、東北亞地理研究所、環境科學研究所、泥炭沼澤研究所、城鄉規劃研究設計院等教學和研究單位。地理系設有人文地理、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自然地理、地理信息系統、濕地等五個教研室;環境科學系設有環境科學、環境生態學、環境工程三個教研室。2002年學校成立「東北師范大學中國東北研究院」掛靠在城市與環境科學學院。2002年,經國家環保總局批准,在學院設立國家環境保護 「濕地生態與植被修復重點實驗室」。
師資隊伍
城市與環境科學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職員119人(其中專任教師89人),其中教授38人(博士生導師18人)、副教授23人、講師17人、助教10人,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的32人,具有碩士學位36人。學院聘請了兩位校外教授為 「特聘教授」,其中一位是中國科學院院士。
教學條件
經過多年建設及重大研究課題的開展,我院教學條件不斷改善。現有多媒體教室,自然地理(地質、生物、土壤、氣象)實驗室、傅科擺演示室、氣象觀測與實驗站、區域開發信息工程實驗室、地理信息系統實驗室、環境科學實驗室、生態學實驗室、環境工程實驗室以及計算機房、岩石、土壤標本長廊等設施。學院圖書資料室擁有中外藏書5 萬余冊,中文期刊 245 種,外文期刊 42 種。學院用於數字模擬的軟硬體設備已經達到了國內比較先進的水平。最近又完成了功能強大的專業圖書信息網頁和教學樓內的區域網。
人才培養
近五年來學院為中等學校、大專院校、科研機構、政府職能部門及企事業單位輸送博士、碩士畢業研究生355人、本科畢業生1058人。2004年上半年,學院有在讀博士研究生122人,碩士研究生248人,本科生738人。
學科建設
研究生教育有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地圖與地理信息系統,區域經濟學,環境科學,環境工程,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城市規劃與設計,土地資源管理九個碩士點;地理科學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和區域經濟學、環境科學兩個博士點;建有地理學一級學科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對外合作交流
廣泛地開展對外學術交流是學院長期堅持的方針。近年來對外學術交流不斷發展。與俄羅斯、日本、德國、瑞典、白俄羅斯、韓國、朝鮮、蒙古、芬蘭等國家和地區的有關科研部門、大學建立了長期的學術交流和科學研究的合作關系。
本科專業
地理科學專業為師范專業,主要培養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地理教育工作和地理工作者。開設綜合自然地理學、氣象與氣候學、人文地理學、區域經濟地理學、區域自然地理、地圖學、地理信息系統、實驗地理學、城市地理學、生物地理學、地理教學論、中學地理教學設計等課程。
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為非師范專業,主要培養從事城市規劃、國土資源(土地)管理、區域規劃等方向的專業技術人才和政府公務員。開設綜合自然地理學、城市地理學、經濟學原理、城市規劃原理、區域分析與規劃、中國經濟地理、世界經濟地理、旅遊地理學、計算機制圖、建築學基礎、城市地理信息系統、村鎮規劃等課程。
環境科學專業為非師范專業,主要培養環境監測、環境規劃與管理、環境質量評價及環境污染控制等領域的專業技術人才。開設環境學、生態學、環境化學、環境地理學、環境監測、環境影響評價、環境工程學、環境管理學、環境信息系統、環境經濟學、水、大氣、雜訊污染控制工程等課程。
生態學專業為非師范專業,主要培養生態監測與評價、生態工程與生態系統恢復、生物多樣性保護、城市生態建設等領域的專業技術人才。開設環境學、生態學、環境毒理學、生理生態學、環境工程微生物學、環境生物技術、生態監測與評價、生態工程學、污染生態學、城市生態學、生態經濟學等課程。
地理信息系統專業為非師范專業,主要培養應用數字技術從事城市、交通通訊、國土、自然資源、環境保護與監測等工作的管理與建設人才。開設地球信息科學、程序設計語言、計算機軟體基礎、資料庫原理與應用、GPS原理與應用、GIS組件應用設計、遙感圖像解譯、遙感數字圖像處理、GIS空間分析、GIS應用方法、遙感軟體應用等課程。
我就是東師的
I. 我姑魏旭一,考583分報東北師范大學提前批,漢語言文學,歷史地理。能否錄取。
你們是哪個省份?這個分數在全省排名多少?
不同省份試卷不同,名次不同,錄取人數不同,所以錄取分數也會有很大差別。
J. 旅遊專業學生報考東北師范大學的歷史地理學的旅遊文化方向算是是跨學科嗎希望有清楚的幫忙解答。謝謝!
標準的的跨專業啊!
歷史地理學以歷史時期的地理環境為其研究對象。
旅遊文化方向算是歷史人文地理了,
要麼是歷史方法,要麼是地理方法去研究,
旅遊專業啊,好像都不靠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