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地理學研究內容
A. 植物地理學的內容範圍
1822年,丹麥人斯考(J. F. Schow)發表了《普通植物地理學基礎》,明確描述了植物地理學的三個經典方向,即:
n 研究各種植物分布規律和各地區植物區系的種類組成的區系植物地理學
n 研究植物區系的起源及其發展歷史的歷史植物地理學
n 研究植被的結構、功能、分布及其與環境之間關系的生態植物地理學
歷史植物地理學研究植被的時間發展規律,現代植被空間規律的闡明要藉助於歷史植物地理學研究的結淪。生態植物地理學與植物生理學的成就結合,已經發展成為植物生態學。從地理學的觀點來看,植被由不同種類的植物組成,而不同種類的植物個體在自然界極少孤立出現,總是與其他植物結合形成群落存在,植物地理學的研究只能根據研究對象,在兩個水平上進行:在種屬(包括種以下和屬以上的單位)水平上進行和在群落水平上進行。前者是植物種類地理,後者是植物群落地理。 海洋與陸地的環境條件差異很大,海洋植物的生活有不同於陸地植物的規律。海洋生物的分布首先取決於水的鹽度、深度(光透入的深度)以及隨深度的增加所引起的壓力的增大等因素。海洋中溫度在空間上和時間上的變化遠比陸地上的微弱和平緩。因此,在陸地上決定植物和植物群落分布的基本因素是空氣和土壤的溫度和水分,而在海洋並不是如此。海洋植物地理研究的領域還有待於進一步的開拓和發展。
B. 植物地理學的研究內容
植物地理學是以植物分類學、植物系統學、古植物學、生態學、地史學和地理學等為基礎,研究植物的時空分布規律、發生發展及其機制的科學 。
C. 植物學的主要研究內容是什麼
《植物學》(滕崇德 上)P7 植物學是研究植物各類群的形態結構、分類方法、生命回活動、發育規律答、遺傳特性以及植物和外界環境間多種多樣關系的科學。
依據研究內容側重的不同,植物學可分為許多不同的分支學科,主要有以下幾類:植物形態學、植物分類學、植物生理學、植物生態學、植物地理學。
P11
形形色色的植物世界,有它自身的發生、發展和消亡的過程。各種現象不是孤立靜止的,只有全面掌握,抓住本質,才能對植物的生命活動有正確的認識。學習植物學必須以辯證唯物主義作指導,對立統一的規律來看待植物與周圍環境的關系;以發展和聯系的眼光看待植物的過去和現在。
認識植物,應從觀察、比較和實驗的方法入手。觀察是學習植物學的基本方法,比較是認識植物的一種重要手段,有比較才能鑒別它們的異同,從而才能深入地識別和理解,尤其是學習植物分類學更為重要。實驗比一般的觀察更能揭示植物的形態結構變化和形式的實質。
在系統理論學習上,應採用各個擊破,系統總結的方法,所謂各個擊破,即一個問題問題搞清楚;所謂系統總結,即將所學知識總結、歸納、消化、使之系統化。
D. 植物學是一門什麼學科它的主要研究內容是什麼
植物學是一門研究植物形態解剖、生長發育、生理生態、系統進化、分類以及與人內類的關系的綜合性容科學,是生物學的分支學科
植物學 botany是生物學的分支學科。是研究植物的形態、分類、生理、生態、分布、發生、遺傳、進化的科學。它的主要分科有植物分類學、植物形態學、植物解剖學、植物胚胎學、植物生理學、植物生態學、植物病理學、植物地理學等。目的在於開發、利用、改造和保護植物資源,讓植物為人類提供更多的食物、纖維、物、建築材料等。
E. 哪些大學的植物地理學方向的研究生專業好
植物地理學(geobotany),又稱地植物學,是研究植被的空間分布規律的學科,它研究植被的組分回、性質的分答布類型,及其形成的原因、動態以及實踐中的應用等。
自然地理學(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南京大學、北京大學、蘭州大學)
人文地理學(中山大學、北京大學)
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南京師范大學、武漢大學)
以上都是擁有地理學國家重點學科的院校。
F. 什麼是廣義植物地理學和狹義植物地理學
植物地理學,又稱地植物學,是研究植被的空間分布規律的學科,它研究植被的組分、性質的分布類型,及其形成的原因、動態以及實踐中的應用等。
地球植被分陸地的和海洋的兩部分,陸地植被中的自然植被和栽培植被都在植物地理學的研究范圍之內。海洋植物地理一直研究的很少,所以現在的植物地理學主要指陸地植物地理學。
地球上已知大約有30多萬種植物,還會有許多類型尚待發現。在過去某個時期生活過而現在消失了的物種,也可能比現存的還要多。無論現存的或過去生存過的植物種,都有其獨特的地理分布。
每一個種(或屬、科)都不是在地球表面普遍分布,而只是出現於某種生境,占據地表某一有限范圍,它的分布的地理范圍也不斷地發生變化。在它所佔據的地理范圍的不同部分,它的分布多度也是不同的。此外,植物種在自然界通常是與他種結合形成群落出現的,植物群落也同樣具有自己的獨特分布格局,植物種和植物群落的分布格局,就是植物地理學所研究的對象。
定義
植物地理學是地理學和植物學的一門邊緣學科。植物學家把植物分布看成是植物或植物群落的一種性質進行研究;地理學家則把植被作為自然地理環境的一個重要組分,是鑒別區域特徵,進行自然區劃時不可缺少的參量。此外,植物地理學與生態學、地質學、古生物學、氣候學、土壤學等密切相關,利用這些學科的研究幫助研究植物和植被的分布現象。
G. 自然地理學的內容
自然地理學的研究對象是自然地理環境,包括只受到人類間接或輕微影響,而原有自然面貌未發生明顯變化的天然環境,和長期受到人類直接影響而使原有自然面貌發生重大變化的人為環境。自然地理環境是指地球表面,具有一定厚度的圈層,即岩石圈、水圈、大氣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相互滲透的區間內的一個特殊圈層。它是在太陽輻射能、地球內能和生物能作用下形成的,比地球的其他圈層的特徵要復雜得多。在這里各種固體、液體、氣體狀態的物質同時穩定地存在並且相互滲透。只有在地球的這一部分才具有生物產生和繁衍的條件,並成為生物圈進一步發展的強大因素。人類出現後,又成為人類生活和生產活動的環境。自然地理學的研究內容隨著學科的發展越來越廣泛,但主要還是研究各自然地理成分的特徵、結構、成因、動態和發展規律;研究各自然地理成分之間的相互關系,彼此之間的物質和能量的循環與轉化的動態過程;研究自然地理環境的地域分異規律;研究各個區域的部門自然地理和綜合自然地理特徵,並進行自然條件和自然資源的評價,為區域開發提供科學依據;研究受人類干擾、控制的人為環境的變化特點、發展趨勢、存在的問題,尋求合理利用的途徑和整治措施。隨著自然地理學的發展以及與許多自然科學發生聯系,形成了眾多的分支學科。按研究的特點,自然地理學可分為綜合性的和部門性的兩組分支學科。綜合自然地理學是研究自然地理環境整體的綜合特徵的學科。 著重對自然地理環境整體特徵——自然景觀進行系統綜合研究,是自然地理學的重要分支學科。它包括綜合自然區劃研究、土地類型研究和自然綜合過程研究等幾部分。
綜合自然區劃研究的特點是按地域分異規律對地球表層進行區域系統的劃分,劃分出的地域單元是彼此不重復出現的;土地類型研究的特點是按地段分異規律進行類型系統的劃分,劃分出的類型單元在地表是重復出現的;自然綜合過程研究包括現代物理過程(熱量水分平衡)、化學過程(化學元素遷移與平衡)、生物過程(生物地理群落與生態平衡)和時間過程(古地理過程)等。現代地理過程的綜合結果展現了自然地理環境的現代特徵,古地理過程的綜合結果是自然地理的古環境。現代自然地理環境是古地理環境演替的結果與延續。 另外,有普通自然地理學,它是研究自然地理環境的物質組成、結構特徵形成和變化規律的學科,也有人認為它是綜合自然地理學的分支學科。部門性的分支學科有地貌學、氣候學、水文地理學,土壤地理學、生物地理學、冰川學、凍土學、化學地理學和醫學地理學等。
地貌學、氣候學、水文地理學、土壤地理學、生物地理學是在研究自然地理環境整體的基礎上以自然地理環境的某一成分為研究對象,研究其組成、結構、動態及分布等特徵和規律。它們的形成與某些自然科學有關,是自然地理學與相鄰的其他科學的邊緣學科。
地貌學又稱地形學,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態特徵、成因、分布及其演變規律的學科,是自然地理學與地質學的邊緣學科。
氣候學是研究氣候特徵、形成、分布和演變規律,以及氣候與其他自然因子和人類活動的關系的學科,是自然地理學與大氣科學的邊緣學科。
水文地理學,研究地球表面各類水體的性質、形態特徵變化與時程分配,以及分布規律的學科,是自然地理學與水文學的邊緣學科。土壤地理學是研究土壤與地理環境的關系的學科,是自然地理學與土壤學的邊緣學科。
植物地理學是研究植被空間分布規律的學科,是自然地理學與植物學的邊緣學科。
動物地理學是研究動物在地璋表面的分布及其生態地理規律的學科,是自然地理學與動物學的邊緣學科。
以獨特的自然綜合體或自然地理環境的某一方面為研究對象的分支學科有:
冰川學是研究地球表面各種自然冰體的形成、特徵、發育及其分布規律的學科。
凍土學是研究凍土的形成、特徵、發育及其分布規律的學科。
化學地理學是研究地理環境的化學組成和化學元素的分布、遷移轉化規律的學科,是自然地理學與化學的邊緣學科。
醫學地理學是研究人群疾病和健康狀況的地理分布、與地理環境的關系,以及醫療保健機構和設施地域合理配置的學科。它既是地理學與醫學的邊緣學科,也是應用地理學的分支學科。
此外,還有環境地理學、海洋地理學、荒漠學、河流學、沼澤學等分支學科。
現代自然地理學不斷加強定量分析、生態化和應用研究的同時,還注意吸收其他學科的新成就和研究方法,開始進行地理預測研究,並將更加重視全球環境問題。同時,自然地理學研究與人文地理學研究將越來越緊密的聯系在一起。
H. 植物地理學的研究作用
通過植抄物地理的研究,可以了解各類植物和植物群落在地球表面多種多樣的分布類型,以及這些分布類型的形成、變化和發展趨向等等。
植物地理學可以提供關於植物資源的分布和儲量的資料,並通過植物地理考察發現新的有用植物;一個地區引種某種植物能否正常生長和繁殖,以及能否提供滿足人類要求的生產力,也有賴於植物地理的知識;植物地理學還對防護林的配置、綠地的安排,包括其構成植物的種類都有指導作用;植物和植物群落是環境的綜合指示體。在勘探金屬礦床、尋找地下水,確定荒地開墾的可能性和利用方向等工作中,利用指示植物和指示群落司大大節約時間和投資;植被地圖和其他植物地理圖是國土規劃和整治的重要參考資料;同動物地理學的研究一道,為確定自然保護對象,自然保護區設置地點、范圍以及保護區網的布設,提供依據。
I. 哪些大學的植物地理學方向的研究生專業好
植物地理學(geobotany),又稱地植物學,是研究植被的空間分布規律的學科,它研回究植被的組分、性答質的分布類型,及其形成的原因、動態以及實踐中的應用等。
自然地理學(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南京大學、北京大學、蘭州大學)
人文地理學(中山大學、北京大學)
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南京師范大學、武漢大學)
以上都是擁有地理學國家重點學科的院校。
J. 植物區系地理學課程
植物地理來學(geobotany),源又稱地植物學,是研究植被的空間分布規律的學科,它研究植被的組分、性質的分布類型,及其形成的原因、動態以及實踐中的應用等。
傳統的植物地理學分為三個部分:區系植物地理學、生態植物地理學和歷史植物地理學。
歷史植物地理學研究植被的時間發展規律,現代植被空間規律的闡明要藉助於歷史植物地理學研究的結淪。生態植物地理學與植物生理學的成就結合,已經發展成為植物生態學。從地理學的觀點來看,植被由不同種類的植物組成,而不同種類的植物個體在自然界極少孤立出現,總是與其他植物結合形成群落存在,植物地理學的研究只能根據研究對象,在兩個水平上進行:在種屬(包括種以下和屬以上的單位)水平上進行和在群落水平上進行。前者是植物種類地理,後者是植物群落地理。
植物種類地理主要內容包括:植物生態地理群,植物分布區,植物特有種植物殘遺種和植物替代種,植物區系,地球植物區系分區,以及栽培植物起源中心說等。植物群落地理主要內容包括:植物群落、植被動態、植被帶以及各種植被類型。此外,植物地理學還研究植物地理氣候指標、植物地理先兆法則、指示植物、植被區劃和植被制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