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地理期中考試重點題型
㈠ 八年級上期末地理考試那些內容是重點大題會考什麼
1.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分)
(1)____________是我國人口最多的省份,其簡稱是__________省會是________
(2)_____________是我國少數民族最多的省,其簡稱是_______或_______
省會是________與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三國相鄰。
(3)圖中人口密度最少的省是______,其簡稱是_____________ 。
(4)_____________是我國人口總數居第二位的省份。
2.讀下圖「沿北緯32º線我國地形剖面圖,完成下列要求(7分):
(1)圖中字母表示的范圍,分別代表我國地勢的階梯等級是:
A代表地勢第 級階梯,B代表地勢第 級階梯。
(2)圖中序號代表的是:
① 高原 ,② 山脈, ③ 盆地
④ 平原, ⑤ 海。
3.我國是世界上河流湖泊眾多的國家之一,讀下圖回答:(10分)
⑴據報道,2003年12月9日黃河內蒙古河段累計封凍230千米,圖中字母A、B、C、D、E代表的五條河流中,表示黃河的字母代號是 。與黃河一樣有結冰期的是
A 和B 。
⑵甲、乙、丙三幅示意圖中,表示黃河上游梯級開發的是 圖。表示「地上河」的是_ 圖,「地上河」是黃河 游的特徵。「地上河」的主要危害是 。
⑶請你寫出我國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名稱 ;寫出我國一條內流河的名稱 ;寫出我國一個鹹水湖的名稱 。
甲
乙
丙
4.「十·一」黃金周是旅遊的旺季,下列表格是廣州某中學生「十·一」期間隨旅行團的遊程安排,讀圖表回答:(8分)
⑴列車從廣州駛向武漢,經過的東西向山脈是 。從宜昌乘長江輪到重慶,經過的東北—西南向山脈是 。
⑵該旅行團在第 天將經過我國的三峽風景區,舉世注目的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大壩位於三峽中的 峽。
⑶五天的行程經過了很多地形區,請你寫出其中三個地形區的名稱:
丘陵; 平原; 盆地
⑷在第四、五天的旅途中,部分遊客出現了呼吸局促等缺氧情況,可能的原因是( )
A.緯度增高 B.緯度降低 C.海拔升高 D.海拔降低
時間
日程安排
(旅遊路線)
交通
方式
第一天
廣州→武漢→宜昌
火車、長江輪
第二天
宜昌→重慶
長江輪
第三天
重慶→成都
火車
第四、五天
成都→青海湖
飛機、汽車
第六天
青海湖→廣州
飛機
5.閱讀有關南水北調工程材料,分析回答:(10分)
社會各界關注的南水北調工程已於2002年年底正式開工建設.經過數十年研究,南水北調工程總體格局確定為西、中、東三條線路,分別從長江流域的上,中、下游調水,以緩解北方地區乾旱缺水、水環境惡化等問題,適應西北、華北地區經濟發展的需要.
(1)南水北調工程將___、___、___、___四大流域連接起來。
(2)南水北調工程的東線和中線是將___(河流)的水調往____地區;
東線調水可利用_____河道。
(3)南水北調工程的中線是從_____水庫調水,經過湖北、_____、_____等省輸往北京、天津。
6.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0分)
(1)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
A__________山脈B_________鐵路
(2)C處的沙漠是____________
沙漠,位於________________盆地中。沙漠底下埋藏著豐富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西氣東輸」就是從這里的________________氣田開始輸送的,終點是________________。
(3)近幾年,中國北方頻繁出現沙塵暴天氣,主要是因為北方地區________________現象日益嚴重的結果。D是目前剛剛開始運營的________________鐵路。
7.讀圖回答下列問題(7分)
(1)寫出下列字母代表的河流名稱
A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
(2)圖示方框表示的是該區重要的自然保護區名稱
為_________________自然保護區
(3)關於青藏地區生態環境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草場資源不足,加上過度放牧,是我國土地沙化最嚴重的地區
B長期種地養地,水土流失嚴重土壤肥力大幅下降
C暴雨集中,土質疏鬆,形成了千溝萬壑的地表形態
D氣溫低牧草矮小,畜牧能力低
(4)青藏地區農作物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帶,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㈡ 八年級上冊地理期中考試復習資料
人教版八年級上期中復習 熱
一.積累與運用
1.讀准字音,正確書寫詞語。
荻dí港 銳不可當dāng 要塞sài 潰kuì退 阻遏è 穿梭suō 颯颯sà 蓮蓬péng 張皇失措cuò 瓦礫lì 匍匐pú fú 綏suí靖區 瘧nüè疾 寒噤jìn 仄zè歪 泅qiú著 燒灼zhuó 地窖jiào 呵hē護 悼dào念 屹yì立 蜿蜒wān yán 恍huǎng惚 荒謬miù 憧chōng憬 瘡chuāng疤 詰jié問 懼憚dàn 霹靂pī lì 震悚sǒng 憎zēng惡 交卸xiè 狼藉jí 賦fù閑 妥tuǒ帖 躊躇chóu chú 蹣跚pán shān 頹tuí唐 瑣屑suǒ xiè 惦diàn記 凹凼dàng 門檻kǎn 尷尬gān gà 晌shǎng午 頭顱lú 惶huáng恐 取締dì 骷髏kū lóu 攥zuàn著 滯zhì笨 愧怍zuò 跋涉bá shè 唏噓xū 戚qī容 噩è耗 猝cù然 昏厥jué 呵hè斥 伎jì倆 顛沛pèi 號háo啕大哭 湮yān沒 弧hú形 洨xiāo河 惟妙惟肖xiào 魅mèi力 鑒jiàn賞 亭台軒xuān榭 池沼zhǎo 重巒疊嶂zhàng 丘壑hè 嶙lín峋 薔qiāng薇 斟zhēn酌 矗chù立 湛zhàn藍 迥jiǒng然不同 傖cāng俗 休憩qì
二.重點作家作品。
孫犁,河北人。現代小說家、散文家,「荷花澱」派代表作家。主要作品:1944年在延安發表《荷花澱》《蘆花盪》等作品;解放後,中篇小說《鐵木前傳》,散文集《津門小集》,論文集《文學斷論》等。
西蒙諾夫,前蘇聯俄羅斯作家。主要作品:劇本《我城一少年》,詩集《友與敵》,長篇小說《日日夜夜》,三部曲《生者與死者》等。曾獲得斯大林及列寧文學獎金。
雨果,19世紀前期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領袖,法國文學史上卓越的資產階級民主作家。主要作品:長篇小說《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等。
聶華苓,美國華裔女作家,湖北武漢人。小說集《失去的金鈴子》《桑青與桃紅》等,散文集《夢谷集》等。
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主要作品:小說集《吶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
朱自清,字佩弦,現代著名詩人、散文家、學者、民主戰士。江蘇揚州人。主要作品:詩文集《蹤跡》,散文集《背影》《歐游雜記》等。
楊絳,原名楊季康,祖籍江蘇無錫,生於北京。作家、文學翻譯家。主要作品:長篇小說《洗澡》,散文集《幹校六記》,譯著《唐•吉訶德》。
錢鍾書,現代文學研究家、作家、文學史家、古典文學研究家。江蘇無錫人。於1935年與楊絳結婚,主要作品:散文集《寫在人生邊上》,短篇小說集《人•獸•鬼》長篇小說《圍城》。
余秋雨,浙江餘姚人,我國當代著名藝術理論家、文化史學者、散文家。主要作品:《文化苦旅》《秋雨散文》《千年一嘆》等。
葉聖陶,原名葉紹鈞,現代作家、著名教育家,江蘇蘇州人。主要作品:長篇《倪煥之》,散文集《腳步集》,新詩集《雪潮》,童話集《稻草人》等。
三.關於新聞
新聞又稱消息,指及時、准確地報道國內外新近發生的有社會意義的事實。廣義的新聞,泛指消息、通訊、報告文學等;俠義的新聞,專指消息。我們課文學習的新聞就是消息。
新聞的結構:包括(標題-導語-主體-背景-結語)
1.標題,新聞的標題是全文的眼睛,要求(准確、凝練、新穎、醒目)。
形式(主題式;主題加肩題式;主題加副題式;完全式)
關系(主題是消息的核心事實;肩題<也稱引題、眉題>對主題進行引導說明;副題<也稱子題、輔題>對主題進行補充注釋。主題在中間一行,字型大小最大;肩題在主題上面;副題在主題下面,字型大小稍小。)
2.導語,位置(消息的頭一句或第一段話。)
內容(消息中最有價值,最核心事實的概要。)
寫法(對主要的事實作簡潔描述;對報道的事實作精闢的評論;對報道的問題作尖銳的提問。)
3.主體,內容(對導語內容進行展開和補充,是消息的軀干。)
結構(按事情發生的先後順序安排層次;按事物之間的邏輯關系安排層次。)
4.背景,是指消息所報道事實的歷史情況和環境條件。
種類(對比性背景材料;說明性背景材料;注釋性背景材料。)
位置(一般放在主體中,也可放在導語和結尾部分。)
5.結語,位置(消息的最後一句話或一段話。有的消息,事實說清楚了,可以不要結尾。
方式(對全文內容作概括性小結;用帶有啟發性、激勵性的語言作結束;對發展趨勢作預測;提出值得深思的問題。)
6.新聞的要素,與記敘文的六要素相同。
如《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
時間:1949年4月20日—1949年4月22日
地點:西起九江(不含),東至江陰
人物: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
原因:解放全中國
經過:三路大軍渡江情況
結果:順利渡過長江
四.記敘文的閱讀。
記敘文是以記人、敘事、寫景、狀物為主要內容,以記敘為主要表達方式的一種文體。從形式上看,新聞、 通訊、 特寫、訪問記、 游記 、報告文學、 回憶錄、童話、 寓言 、散文 、小說等都可以歸於記敘文的范疇。
(一) 常見記敘文閱讀能力的考查重點
1、能理清文章思路,分析文章結構,劃分文章層次,概括段意。
2、能整體感知文章內容,把握記敘文的要素、線索、寫作順序等。根據各部分之的內在聯系理清文章的思路,概括中心思想。
3、在整體感知文章內容的基礎上找出重點段落、關鍵詞、語句,並加以分析體會,理解其內容和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4、了解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理解其在文中的表達作用。
5、對人物、作者思想感情能作出評價,談出閱讀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和創造性的理解。
(二)考查題型
題型以填空題、簡答題為主,選擇題極少穿插使用。一些能表現學生閱讀感受及閱讀體驗的題和賞析題進一步增加。
(三) 復習要點
1、記敘文的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
2、記敘文的線索。
記敘文的線索有:時間線索、空間線索、人物的行蹤或命運、事件發展、物品、人物的思想感情的發展變化等。線索在文章中往往是有標志的,閱讀時要特別注意。
3、記敘文的記敘順序:順敘、倒敘、插敘 。
4、記敘的人稱:第一人稱(親切、真實);第二人稱(直接,拉近距離,面對面);第三人稱(靈活自由,敘述空間大)。
5、描寫方法有: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或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
人物描寫包括:外貌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神態描寫等。
環境描寫包括:自然環境描寫和社會環境描寫。
6、注意分析記敘文中的議論和抒情語句,它們往往是文章中心的體現。
7、要特別注意分析各種修辭手法的表達作用。
8、記敘文中的表達方式有:記敘、描寫、議論、抒情,很少有說明。
9、劃分段落的方法有:
(1)按「總—分—總」的結構特點劃分。
(2)按時間先後的順序劃分。
(3)按地點的轉移(即空間位置的變換)劃分。
(4)按故事情節的發展劃分。
(5)按思想感情的變化劃分。
10、概括段意的方法:
(1)摘句法 即摘出段落中的中心句。
(2)概述法 用自己的語言概述全段的主要意思。
(3)聯合法 有些段落講的不止一個意思,概括時必須用簡練的語言把幾個意思表達出來,缺一不可。
五.說明文的閱讀。
1.了解說明文特點
概念:說明文是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用來介紹或解釋事物的狀態、性質、構造、功用、製作方法、發展過程以及內在事理的一種實用文體。
說明文的分類:事物說明文:如《蘇州園林》; 事理說明文:如《死海不死》。
2.把握說明對象的特徵:特徵就是這一事物區別於其他事物的標志。只有準確地掌握了說明對象的特徵,才能深入地理解說明的對象。
在文章中一般有兩種表現形式:
一是文章中有足以概括特徵、本質的語句,通過對全文的閱讀分析,可以把它找出來。
二是文章中沒有全面概括說明對象的特徵或本質的語句,或者雖然有,但不集中,需要通過對全文的分析把它概括出來。
如《蘇州園林》一文,圍繞「無論站在哪一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這一總特點,從五個方面加以說明:亭台軒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樹木的映襯;近景遠景的層次;以及門窗雕鏤琢磨和顏色等。
3.理清說明順序
三大順序:時間順序(程序順序是時間順序的一種);空間順序;邏輯順序時間順序:即以事物發生、發展的時間先後來安排說明順序,從而寫出事物的發展變化情況。語言標志是表時間的詞語
空間順序:即按照事物的空間存在形式,或從外到內,或從上到下,或從前到後,或由遠及近依次進行說明。語言標志是表方位的詞
邏輯順序;即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內部聯系成人們認識事物的過程來安排說明順序。事物的內部聯系包括因果關系、層遞關系、主次關系、總分關系、並列關系等;認識事物或事理的過程則指由淺人深、由具體到抽象等等。以思維的規律為序
4.「九大」說明方法
舉例子 分類別 列數據 作比較 摹狀貌 打比方 畫圖表
下定義 作詮釋(下定義與作詮釋的區別是:定義要求完整,即定義的對象與所下定義的外延要相等,並且要從一個方面完整地揭示概念的全部內涵;而詮釋並不要求完整,只要揭示概念的一部分內涵就可以了,並且解釋的對象與做出的解釋外延也可以不相等。)
如:A:「詞是能獨立運用的最小語言單位」這個定義,主語與賓語的內涵與外延完全一致,可以顛倒。即說「能獨立運用的最小的語言單位是詞」也行。
B:而「鈾,是銀白色的金屬」,則是詮釋,其內涵與外延都不相等,「鈾」的外延要小於「銀白色的金屬」的外延,因而主語與賓語不能倒過來說,即不能說「銀白色的金屬是鈾」。
作詮釋的語言雖不像下定義那樣要求嚴格,但也須簡明、准確、通俗易懂。
5.體會說明語言的准確性
表示時間、空間、數量、范圍、程度、特徵、性質、程序等,都要求准確無誤。
准確性注意三方面:
一是要注意分析限制性詞語的表達作用
二是要注意分析表示估計和猜測的詞語的表達作用
三是要注意分析詞語的搭配
復習測試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滯笨( ) 拂曉( ) 休憩( ) 纖細( ) 殺戮( )
震悚( ) 軒榭( ) 躊躇( ) 湛藍( ) 鏤空( )
2.根據拼音寫出漢字。
qíng yǒu kě yuán cù rán hūn jué xiōng zhōng yǒu qīu hè míng zhōng jī qìng
( ) ( ) ( ) ( )
3.《蘇州園林》的作者是 ,江蘇蘇州人,著名的 、 、編輯家。
4.我們在本單元學習了雨果的一篇文章是《 》。雨果, 國作家,代表作有 、 等。
5.新聞的結構包括五個部分: 。其中, 是新聞的軀干,它用充足的事實表現 。
6. 語段閱讀
〔一〕
22日下午五時起,我西路軍開始渡江,地點在九江、安慶段。至發電時止。該路35萬人民解放軍已渡過2/3,余部23日可渡完。這一路現已佔領貴池、殷家匯、東流、至德、彭澤之線的廣大南岸陣地,正向南擴展中。和中路軍所遇敵情一樣,我西路軍當面之敵亦紛紛清退,毫無鬥志,我軍所遇之抵抗,甚為微弱。此種情況,一方面由於人民解放軍英勇善戰,銳不可當;另一方面,這和國民黨反動派拒絕簽訂和平協定,有很大關系。國民黨的廣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聽見南京拒絕和平,都很泄氣。戰犯湯恩伯對日到蕪湖督戰,不起絲毫作用。
l.新聞要真實,真實是新聞的生命,但新聞也是有傾向的。選段表現我軍的形容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寫敵軍潰敗的詞有________________。這些詞就體現了這則新聞明顯的立場和感情傾向。
2.有讀者認為「此種情況」只是指「我西路軍當面之敵亦紛紛清退,毫無鬥志,我軍所遇之抵抗,甚為微弱」,你認為這種看法對嗎?為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軍進軍順利,原因是多個方面的,請概括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l、英勇善戰、銳不可當,紛紛潰退、毫無鬥志2、不只是指西路軍的情況,還包括中路軍的情況。作者分析我軍進軍順利的原因,不只是對西路軍而言的,至少還包括中路軍(其實也還包括東路軍)。這種看法不完全對3一方面由於人民解放軍英勇善戰,銳不可當;另一方面國民黨廣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聽見南京拒絕簽訂和平協定,都很泄氣。
(二)
明天的太陽城
①在不久的將來,德國將出現一座全新的城市——完全採用太陽能作為能源的太陽城。
②在這座城市,到處都是藍色的太陽能轉換器,建築物的房頂在太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藍色的光芒。這里沒有煙囪,沒有油加熱的裝置,房屋的形狀千姿百態,有的如彩色的金字塔,有的如正在生長的向日葵。這些房屋通過巨大的玻璃窗吸收太陽能,並如同瓷磚壁爐那樣可在以後慢慢地將熱量釋放出來。
③在房內外安裝有熱交換器,在地下室中有著蓄能器。所謂熱交換,就是將熱量從熱的物體傳遞給冷的物體。太陽光使太陽能接收器加熱,熱量通過熱交換器被接收或轉換而儲存起來。
④太陽城居民的生活方式會起新的變化。當太陽升起後,太陽能轉換的電流就直接驅動洗衣機、冰箱、收音機、計算機等進行工作;由太陽能燒開的熱水源源不斷供應浴室、廚房。在多雲的天氣,這些太陽能轉換器仍可接收到太陽能。在陰雨天,人們則可使用蓄能器中儲存的太陽能。
⑤在這座城市,太陽能幾乎被用於一切需要能源的地方。人們做飯使用太陽能爐,一個功率約1100瓦的太陽能爐可把飯在幾分鍾內煮熟;人們出門駕駛太陽能汽車,或乘太陽能電車、太陽能輪船,盡管其速度不很快,但沒任何噪音。至於人們戴的手錶,用的計算器,馬路上的交通燈,工地上的安全燈,商店裡的廣告牌、霓紅燈用的都是太陽能,人們不再需要為更換電池而煩惱。
⑥太陽城裡不再有廢氣,太陽能汽車消耗的是干凈的太陽能源或太陽能轉換的電源。這些汽車上裝著電池,當電消耗完時,開到「加能站」去補充能量,就像通常的汽車開到「加油站」去加油一樣。只不過這些「加油站」沒有通常的那種油罐,替代的是一個個電源插座,駕駛員只需把電池連接插頭插到這些插座中就能充電。城市裡不再有煙霧和怪味。
⑦太陽城,沐浴在太陽光下的城市,沒有噪音,沒有廢氣,到處是彩色的房屋,不需要為每天消耗的能源付費,這多麼美好啊!因此盡管有很多難題,太陽能技術仍一直處於研究的熱點中,無數的新工藝和方法也得到各種試驗,德國也有企業開始出口某些太陽能系統,這些太陽能系統在陽光充足的地區特別有用。
⑧可以預見,盡管要走的路還很長,但新型的太陽城一定會出現。
[導讀]
這篇說明文介紹了未來的太陽城的情況,文章抓住太陽城的特徵,對這一人們幻想中的科學進行了具體的介紹。
[練習]
1.請簡述太陽城的主要特點。
2.一個家庭要利用太陽能,主要裝置有 。
3.利用太陽能,有哪些優點?(請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4.分別概括②③段和④⑤段的大意。
答:②③段的大意為: ;
④⑤段的大意為: 。
5.「盡管有很多難題,太陽能技術仍一直處於研究的熱點中。」如果你將來從事太陽能研究,讀了這篇文章,你覺得太陽能技術有哪些難題值得研究?
提示:第1題考查整體感知文章內容的能力,這要准確把握說明對象的特徵才能回答。第2題考查把握具體事物特徵的能力。把握具體事物,要注意文章在說明事物的過程中,各個部分之間的聯系,特別是與被說明對象之間的聯系,注意到了這些聯系,再經過自己認真思考分析,歸納總結出被說明事物的特徵。解答第3題閱讀的精細、思維的敏捷是准確答題的關鍵。本題應捕捉原文中「沒有任何噪音」「不再有廢氣」「不需要為每天消耗的能源付費」作答。第4題考查語言概括能力,要抓住要點作答。第5題考查對文章的理解力,有一定的開放性。解題可從太陽能的(接收)轉換、儲存以及提高太陽能汽車、電車、輪船的速度等三個方面來談。
參考答案:1.千姿百態的房屋上都裝有藍色的太陽能轉換器 太陽能幾乎被用於一切需要能源的地方 2.太陽能轉換器 蓄能器 3.沒有任何品音 不再有廢氣(或城市裡不再有煙霧和怪味) 不需要為每天消耗的能源付費 4.介紹太陽城利用太陽能的主要裝置 太陽城利用太陽能的情況。 5.略
(三)
金色花
偶爾看見人家陽台上五彩繽紛,煞是艷羨,激起我養花的興致。我從朋友家裡陸續弄了一些花草來,海棠、月季、文竹……開始還能記著澆水、鬆土,但到底很難始終不渝。我才意識到,養花並非什麼閑情逸致,完全是勤快人的事。
只有仙人掌活下來了。
不論陰晴雨雪,也不論那一小盆泥土如何枯涸龜裂,它總是綠而挺拔,每一根刺都伸出渴求的喙,貪婪地啄食著陽光、空氣。可這並未給我帶來歡欣。它既不美,也不雅。我只是不無遺憾地想,為什麼美的總是那麼嬌弱,而不美的卻總是那麼_______呢?要是海棠、月季、文竹也是這樣易於生活該有多好啊。對於它的存在,我卻不再關心。
許久後的黃昏,我倚著陽台望遠,無意瞥見了這盆仙人掌。它竟橫豎添了許多新節,刀戟般凜凜叉開,待細看時,我都忍不住大笑起來。不是么,且不說它的大小掌節是怎樣歪歪斜斜,怪模怪樣,只是那綠色的掌面吧,竟皺皺巴巴,細紋密布,像一張老人的臉。我越看越覺得它丑……我真不知道,它會怎瘋長下去。也許叫它死去比叫它活著困難一百倍。這可怕的東西!
我的養花歷史就此告一段落,自然是沒有養出一朵花來。誰想夏天以後,竟發生了奇跡。
久雨後的清晨,推開陽台門,蛋青色的光亮和泉水般的空氣撲面而來。我感到那盆仙人掌上有一大團很耀眼的東西。是霞光嗎?是雨水折射的太陽嗎?我定睛一看,什麼,是花?
是的,是一朵花,並且是一朵異常漂亮的花,金黃色,十二片綢緞般富有光澤的花瓣,敏感地輕顫著流蘇般柔軟的花穗,細密地遍布著雪乳般滋潤的花粉。它凝然靜立,卻閃爍著宮殿般輝煌燦爛的光芒……
這是我看過的最美的花!
此刻,仙人掌驕傲地高擎著它。仙人掌上的皺紋是愈加深刻了。是啊,它賴以立身的不過是一捧泥土。要開出這樣神奇的金色花,它不能不傾注全部心血。
我面對這皺紋滿面的仙人掌和它的美麗輝煌的金色花,竟酸楚地流下了眼淚。我想起過去曾無所顧忌地痛笑過它的醜陋,深為自己的淺薄庸俗而感到慚愧。
可以想像,這仙人掌,它曾經有過柔軟的葉,窈窕的枝。但為了抗拒沙漠的壓榨,它才變得冷峻而堅強,有沙漠吞噬掉無數嬌美的花卉之後,我們還能欣賞仙人掌美麗的金色花。
它並非只是一朵寧靜亮麗的花,它的不甘泯滅的美令弱者也令強者肅然起敬。
美,一旦與頑強結合,就能產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1)本文是一篇較有特色和韻味的_______,在行文上作者成功地運用了_______手法。
(2)「我」開始「不喜歡」「不關心」仙人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結合上下文說說「誰想夏天一到,竟發生了奇跡」一句中「奇跡」指的是_______。
(4)本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案
1-5題略
6.(一)l、英勇善戰、銳不可當,紛紛潰退、毫無鬥志2、不只是指西路軍的情況,還包括中路軍的情況。作者分析我軍進軍順利的原因,不只是對西路軍而言的,至少還包括中路軍(其實也還包括東路軍)。這種看法不完全對3一方面由於人民解放軍英勇善戰,銳不可當;另一方面國民黨廣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聽見南京拒絕簽訂和平協定,都很泄氣。
(二)提示:第1題考查整體感知文章內容的能力,這要准確把握說明對象的特徵才能回答。第2題考查把握具體事物特徵的能力。把握具體事物,要注意文章在說明事物的過程中,各個部分之間的聯系,特別是與被說明對象之間的聯系,注意到了這些聯系,再經過自己認真思考分析,歸納總結出被說明事物的特徵。解答第3題閱讀的精細、思維的敏捷是准確答題的關鍵。本題應捕捉原文中「沒有任何噪音」「不再有廢氣」「不需要為每天消耗的能源付費」作答。第4題考查語言概括能力,要抓住要點作答。第5題考查對文章的理解力,有一定的開放性。解題可從太陽能的(接收)轉換、儲存以及提高太陽能汽車、電車、輪船的速度等三個方面來談。參考答案:1.千姿百態的房屋上都裝有藍色的太陽能轉換器 太陽能幾乎被用於一切需要能源的地方 2.太陽能轉換器 蓄能器 3.沒有任何品音 不再有廢氣(或城市裡不再有煙霧和怪味) 不需要為每天消耗的能源付費 4.介紹太陽城利用太陽能的主要裝置 太陽城利用太陽能的情況。 5.略
(三)參考答案:(1)散文(記敘文) 欲揚先抑(2)它既不美,也不雅(3)醜陋的仙人掌竟開出了一朵異常漂亮的金色花(4)由對金色花美麗的贊美,進而升華到對頑強生命力的贊美。
㈢ 初二地理上冊期中考試內容重點
八年級上冊考試要點
概況
1.疆域與行政區劃 ●運用地圖說出我國的地理位置及其特點。 ●記住我國的領土面積,在地圖上指出我國的鄰國和瀕臨的海洋,說明我國既是陸地大國,也是海洋大國。 ●在我國政區圖上准確找出34個省級行政區,記住它們的簡稱和行政中心。
2.人口與民族 ●說出我國人口總數,運用有關數據說明我國人口增長趨勢,說出我國的人口國策。 ●運用人口分布圖說出我國人口的分布概況。 ●運用民族分布圖,說出我國少數民族分布特徵。
自然環境與自然資源
1.自然環境 ●運用中國地形圖,了解我國地形、地勢的主要特徵。 ●運用資料說出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徵及其影響因素。 ●在地圖上找出我國的主要河流,說出長江、黃河的概況。
2.自然資源 ●舉例說出什麼是自然資源,它有哪些主要類型。 ●運用資料,說出我國土地資源的主要特點。 ●運用資料,說出我國水資源的時空分布特點以及對於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 ●運用實例,說出我國為解決水資源分布不均而建設的大型工程。
中國的經濟發展
1.經濟發展 ●運用資料並聯系實際,說出我國農業分布概況,並舉例說明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的必要性。 ●運用資料,說出我國工業的地理分布。●比較不同交通運輸方式的特點;運用地圖說出我國交通運輸網路的大致分布格局。
2.文化特色 ●知道我國民居、服飾、飲食的地方特色,●結合有關資料,說明我國地方文化特色對旅遊業發展的影響
㈣ 初二地理上冊期中重點
第一章 遼闊的疆域
1、從東西半球看,她位於東半球,從南北半球看,她位於北半球。
2、從大洲大洋位置看,她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的西岸。
3、從緯度位置看,大部分位於屬於中緯度地區,屬於北溫帶,南部少部分位於熱帶,沒有寒帶。
4、我國陸地領土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僅次於俄羅斯和加拿大。
5、我國陸上國界線長達20000多千米,相鄰的國家有15個。
6、我國大陸海岸線長18000多千米,與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有6個,分別是日本、韓國、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
7、我國瀕臨的海洋從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8、渤海有我國最大的鹽場長蘆鹽場,東海有我國最大的漁場舟山漁場。
9、全國的行政區域,基本分為省、縣、鄉三級。
10、我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區域,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
11、我國總人口為12.95億,人口特點是人口基數大,人口增長速度快。
12、為了使人口數量的增長,同社會經濟發展和資源環境條件相適應,我政府把實行集計劃生育作為一項基本國策。
13、我國人口分布不均,東部地區人口密度大,特別是東南沿海更大;西部地區人口密度小。
14、我國人口分界線是黑龍江省黑河市到雲南省騰沖市。
15、我國人口最多的河南省,面積最大的新疆省。
16、在我國56個民族中,漢族人口最多,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壯族。
17、漢族的分布遍布全國各地,以東部和中部最為集中,少數民族的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東北地區。
18 各民放分布具有大雜居,小聚居的特點。
20、我國在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建立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民族鄉等。
第二章 中國的自然環境
21、我國西部地形多以山地、高原、盆地為主,東部則以平原和丘陵為主,地勢的特徵: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分布。
22、第一階梯青藏高原雄居西南,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號稱世界屋脊。
23、一、二階梯的分界線是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二、三階梯的分界線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
24、四大高原是:黃土高原、內蒙古高原、青藏高原、雲貴高原 ;四大盆地是:四川盆地、柴達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爾盆地;三大平原是: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
25、黃土高原的特徵質地疏鬆,缺乏植被覆蓋的地方水土流失嚴重,溝壑縱橫,內蒙古高原的特徵地面平坦,一望無垠,青藏高原的特徵冰川廣布 ,雲貴高原的特徵地面崎嶇不平。
26、山區常見的自然災害是崩塌、滑坡、泥石流 。
27、開以利用山區和時候,要特別注意生態環境建設。
28、山區包括山地、崎嶇的高原和丘陵,約佔全國陸地面積的 2/3 。
29、冬季,我國南北氣溫差別很大,夏季,大多數地方普遍高溫。
30、1月0℃等溫線大致沿秦嶺——淮河一線分布。
31、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龍江漠河 ,夏季最熱的地方是新疆吐魯番 。
32、號稱我國「三大火爐」的是重慶、武漢、南京 。
33、劃分溫度帶主要指標是活動積溫 。
34、我國從北到南劃分為5個溫度帶是寒溫帶、中溫帶、暖溫帶、亞熱帶、熱帶 。還有一個地高天寒、面積廣大的 高原 氣候區。
35、我國年降水量的總趨勢是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 。
36我國降水最多的地方是台灣的火燒寮 ,降水最少的地方是吐魯番盆地的托克遜 。
37、一個地方的降水量和蒸發量 對比關系,反映該地氣候的濕潤程度。
38、干濕地區的劃分是依據氣候的干濕 程度,我國四個干濕潤是 濕潤地區、半濕潤地區、半乾旱地區、乾旱地區。
39、我國南北溫差大的主要原因是緯度位置,冬季風
40、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分界線是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
42、季風氣候的最大優點雨熱同期,是但它會帶來一些災害性天氣如寒潮、水旱災害、台風。
43、我國最大的內河流塔里木河 ,河水主要來自於昆龍山、天山的冰雪融水 。外流河如長江,河水主要來自於天然降水。
44、世界上最長,開鑿最早的人工河是京杭大運河。
45、黃河發源地巴顏喀拉山,注入渤 海。
46、具有「塞上江南」美稱的是寧夏平原 。
47、黃河上中游的分界是河口 ,中下游的分界是孟津。
48、黃河下遊河床逐漸抬高,成為「地上河 」。
49、黃河在流經中游 河段後,產生的泥沙最多,原因是流經的地形是黃土高原。
50、長江發源於唐古拉山山脈,注入東海,它是我國長度 最長、水量 最大、流域面積 最廣的河流,有「水能寶庫 」和「黃金水道 」之稱。
51、長江上游中游的分界宜昌,中游和下游的分界湖口。
52、長江水能資源主要集中在上游 河段。宜賓 城市以下四季都能通航。
53、有「九曲回腸」之稱的是荊江 ,本河段的治理措施是裁彎取直。
54、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區的三個主要來源是、宜昌以上的干支流,洞庭湖和鄱陽湖兩大水系,北面的漢江。
第三章 中國的自然資源
55、對於可再生資源,如果利用合理,並注意保護和培育 ,便能實現永續利用,對於非可再生資源,我們應該十分珍惜和節約使用 。
56、我國自然資源的特點是總量豐富,人均不足。
57、根據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的狀況把土地資源分為耕地、林地、草地、建設用地。
58、我國人均土地資源佔有量小,且各類土地資源所佔的比例不盡合理,主要是,耕地 少、林地多、難利用土地不足,特別是後備土地資源 與人與耕地的矛盾尤為突出。
59、我國的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氣候濕潤的東部季風區 ,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內陸地區。
60、土地資源的人為破壞現象有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亂佔耕地。
61、土地資源的一項基本國策是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 。
62、地球上的水,海洋水佔97%,淡水資源 佔2.5%
63、地球上的淡水資源,絕大多數為兩極和高山的冰川 ,其餘大部分為深層地下水 。目前人類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是江河湖泊和淺層地下水 。
64、我國水資源總量少於巴西、俄羅斯、加拿大、美國和印度尼西亞,,位於世界第 6 位,若按人均計算,則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 1/4 。
65、從時間分配看,夏季 季降水集中,冬春季降水少。有效調控徑流和水量的季節變化的措施興修水庫 ;
66、從空間分布看,我國水資源南豐北缺,特別華北和西北 地區缺水最為嚴重,進一步加劇了北方的缺水狀況。解決水資源地區分布不均的有效辦法之一是跨流域調水 。
67、南水北調工程就是把長江 水系水調到缺水嚴重的華北、西北 地區。
68、針對我國水資源嚴重緊缺的問題,節約用水尤為重要。
第四章 中國的經濟發展
69、經濟發展的「先行官」是交通運輸。
70、歷史上我國著名的四大「米市」是無錫、蕪湖、九江、長沙。
71、在各種交通運輸線中,鐵路運輸是我國最重要的運輸方式。經過西藏省的鐵路是青藏鐵路。
72、貴重或急需的貨物而數量又不大的,多由航空運送。
73、容易死亡或變質的貨物,多採用公路 運送。
74、大宗笨重貨物,遠距離運輸,一般選擇水運、鐵路 運送。
75、農業的生產部門有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
76、農業是支撐國民經濟建設與發民的基礎產業。
77、西部地區天然草場廣布,有我國四大牧區是內蒙古牧區、青海牧區、新疆牧區、西藏牧區。
78、林業集中分布在東北、西南、東南 地區。長江中下游地區地區是我國淡水漁業最以達的地區。
79、糧食作物中的水稻、小麥公布呈現「南稻北麥 」格局。
80、油料生產形成了長江油菜帶和黃淮花生區兩大生產區。
81、糖料作物則呈現明顯的「南甘北甜 」的分布特點。
82、棉花生產以北方為主,形成了新疆南部、黃河流域、長江流域 三大棉區。
83、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
84、北京的中關村是我國最早建立的高新技術開了試驗區。
85、高新技術產業主要特點1。從業人員中,科技人員 所佔的比重大。2。銷售收入中,用於研究與開發的費用比例大,3。產品更新換代快。
86、高新技術產為是以電子和信息 類主業為「龍頭」產業。
87、我國高新技術產業開民區多依附於大城市 ,呈現出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點。
88、因地制宜發展農業一方面要考慮自然環境的差異,另一方面要考慮社會經濟條件的制約。
八年級上冊地理期中復習重點
1.中國是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的國家。
2.我國所處的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從緯度位置看,我國領土南北跨緯度很廣,大部分位於中緯度地區,屬北溫帶,南部少數地區位於北回歸線以南的熱帶,沒有寒帶。只有在高山地區才有類似寒帶的終年冰雪帶。
3.從海陸位置看,我國位於世界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的東部,西部深入亞歐大陸內部,與許多國家接壤;東部瀕臨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有眾多的島嶼和港灣,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
4.我國領土最北端在黑龍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龍江主航道的中心線上;最南端在南海的南沙群島的曾母暗沙;最東端在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的中心線上;最西端在新疆的帕米爾高原上。
5.我國既有遼闊的陸地國土,又有廣袤的海洋國土。我國瀕臨的海洋,從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我國的領水面積為37萬平方千米,管轄的海域面積約300萬平方千米。我國的大陸海岸線長18000千米,面積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島嶼有6500多個。與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有6個。
6.根據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我國總人口為12.95億,佔世界人口的1/5以上,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
7.中國人口分布呈東多西少分布,分界線是黑河到騰沖。西部地區面積佔57%,人口佔6%,東部地區面積佔45%,人口佔94%。
8.在我國各民族中,漢族人口最多,約佔全國人口總數的92%。另外55個民族人口較少,總共約佔全國人口總數的8%,被稱為少數民族。其中,人口最多的是壯族,有1600多萬人;滿族、回族、苗族、維吾爾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人口也較多,在500萬人以上。
9.漢族的分布遍及全國各地,以東部和中部最為集中,少數的民族分布相對分散。各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東北地區。在少數民族聚居區中,也有漢族人口分布。人口普查表明,我國沒有一個縣或市的居民是單一民族的。各民族分布具有「大雜居,小聚居」的特點。
10.第一級階梯和第二級階梯的分界線: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
第二級階梯和第三極階梯的分界線:大興安嶺—太行山脈—巫山—雪峰山
11. 冬季,我國南北氣溫差別很大。1月0℃等溫線大致沿秦嶺—淮河一線分布。最高氣溫區與最低氣溫區平均氣溫相差接近50℃。
12.根據氣溫的南北差異,並結合農業生產的實際,我國從北到南可以劃分為5個溫度帶:寒溫帶、中溫帶、暖溫帶、亞熱帶、熱帶。另外,還有一個地高天寒,面積廣大的高原氣候區。
13.熱帶:雲南、海南、廣東、廣西、台灣。
亞熱帶:秦嶺淮河以南。四川盆地、雲貴高原、長江中下游平原、東南丘陵。
暖溫帶:秦嶺黃河以北。
中溫帶:東北平原、內蒙古高原、准葛爾盆地。
寒溫帶:黑龍江、內蒙古省北部。
高原氣候區:柴達木盆地、青藏高原。
14.我國年降水量分布的總趨勢是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
15.一個地方降水量與蒸發量的對比關系,反映該地氣候的濕潤程度。降水量大於蒸發量,氣候濕潤;反之,降水量小於蒸發量,氣候乾燥。依據氣候的干濕程度,我國可以劃分為濕潤地區、半濕潤地區、半乾旱地區和乾旱地區。我國乾旱、半乾旱氣候區面積廣大,主要位於西北部地區。
16.受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的影響,我國大多數地區一年內盛行風向隨季節有顯著變化,形成了典型的季風氣候。
17.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
18.季風區受夏季風影響很明顯,降水豐富,主要集中於夏季;非季風區受海陸位置、地形等音速的制約,夏季風很難到達,降水稀少,全年都比較乾旱。
19.季風氣候典型特徵:雨熱同期,對植物生長有利。
20.吐魯番盆地氣候乾燥,冬冷夏熱;青藏高原上大部分地區四季常東,有的地區甚至終年冰雪覆蓋;海南島氣候濕潤,終年皆夏;東北的大小興安嶺地區冬季寒冷漫長。
21.內流河:最終沒有流入海洋的河;外流河:最終流入海洋的河。
最大的內流河:塔里木河。世界上最長、開鑿最早的人工河是京杭運河。
22.長江河源地和流經的省區市:青海、西藏、四川、雲南、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最終流入東海。黃河河源地和流經的省區市: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山東,最終流入渤海。松花江河源地和流經的省區市:內蒙古、吉林、黑龍江,最終流入太平洋。
23.黃河發源於青藏高原上的巴顏喀拉山,呈巨大「幾「字形,曲折東流入海。
24.長江發源於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脈,注入東海,它是我國長度最長、水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有「誰能寶庫」和「黃金水道」之稱。
㈤ 八年級上期中地理考試那些內容是重點大題會考什麼
第一章
注意中國的地理位置 半球,海陸位置,和處於什麼帶,選測題可能會考到。
隔海專相望的六個國家,相屬鄰的十四個國家。
海域面積和國土面積。
三十四行政區的簡稱和位置還有省份。(這個比較多。)
然後是人口問題,記住騰沖,黑河這條劃分線。人口東多西少。
少數名族,記住幾個書上有介紹的名族。還有「大雜居,小聚居。」
少數名族主要分布在東北,西北,西南。漢族主要分布在西部和東部。
第二章
劃分三個階段的幾個山脈要記住。西高東低。
各個山地,高原,平原,盆地要記住它們的位置,可能會給你一張圖叫你填出它們的位置,多多參考填充圖冊。還有它們所佔的比例。
山區的有利和不利。
然後是氣候。冬季南北差異大,唯獨越高,氣溫越低。夏季普遍高溫,除了青藏高原。
秦嶺,淮河這條分界很重要。
然後是五個帶,記住它們一年幾熟和生產什麼,位於哪裡。
再是季風氣候的特點和劃分地區。氣候的復雜多樣。
河流和湖泊,弄清什麼是外流和內流,還有分界線。
河流的水文特徵了解一下。
長江和黃河,流經哪,發源地,全長。
還有黃河的治理,長江的開發利用和治理。
大概就是這樣,希望採納。
㈥ 求八年級人教版上冊地理期中復習重點及期中測試題
第五章:
1、地理區域有許多不同的類型,有的是自然區域,如珠江三角洲;有的是經濟區域,如工業區;有的是行政區域,如西藏自治區。同一個地理區域,可能同時兼有多重「身份」。
2、根據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點的不同,可以把我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即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其中,秦嶺、淮河一線是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分界線。
3、我國的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在地形、氣候、河流流量和植被類型等方面均有明顯差異。受自然環境的影響,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人們,在生產方式、生活習慣、文化傳統等方面也有很大差異。
我國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差異比較:
比較項目 秦嶺—淮河以北地區 秦嶺—淮河以南地區
1月平均氣溫(高於0°/低於0°) 低於0° 高於0°
年降水量 少 多
主要地形 平原與高原為主 平原、盆地與高原、丘陵交錯
植被類型 溫帶落葉闊葉林 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河流流量 小 大
耕作制度 一年一熟或兩年三熟 一年兩熟或三熟
耕地類型 旱地 水田
糧食作物 小麥 水稻
傳統交通工具 馬車 船
傳統體育項目 滑雪、溜冰 賽龍舟、游泳
4、西北地區的地形以高原和盆地為主。東部以草原、荒漠景觀為主;西部盆地中有大面積的沙漠分布;只有在盆地邊緣出現稀少的綠洲。這一切說明西北地區是一個以乾旱為主要自然特徵的地區。
5、青藏地區因地勢高聳而成為一個獨特的地區,由「高」隨之而來的另一個顯著自然特徵是「寒」。
6、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都是我國主要的牧區。內蒙古主要是溫帶草原牧場;新疆主要是山地牧場;青海和西藏主要是高寒牧場。內蒙古的三河馬、三河牛,新疆的細毛羊,青藏的氂牛、藏綿羊和寧夏的灘羊都是著名的畜種。
7、除了畜牧業外,在西北地區人們利用河水和高山冰雪融水,發展灌溉農業。
第六章:
1、 北京是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國際交往中心。人民大會堂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所在地,中南海是黨中央和國務院所在地。
2、 北京皇宮的城市格局是「凸」字形的,這樣的城市格局是我國歷代都城規劃和建設的代表作。
3、 北京有著無數名勝古跡,長城、頤和園、天壇、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
其中北京故宮是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宮殿建築群。
4、 為了增強國際競爭力和服務功能,北京一方面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規劃和建設包括中央商務區、國際傳媒大道等在內的重點功能區,以及城市快速軌道交通和高速公路;另一方面,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服務質量,建設人與環境和諧共處的城市環境。
5、 香港由香港島、九龍半島和新界三部分及其周圍200多個島嶼組成,澳門由澳門半島、氹仔島和路環島組成。港澳地區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
6、 香港和澳門是我國的兩個特別行政區。我國政府制定了「一國兩制」政策,祖國內地實行社會主義制度,香港和澳門實行資本主義制度。
7、 香港人多地少,「上天」——建設高層建築,「下海」——填海造地,成為香港擴展城市建設用地的兩種重要方式。
8、 港澳地區第三產業很發達,香港是國際貿易中心、運輸中心、金融中心、信息服務中心和旅遊中心。博彩旅遊業是澳門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
9、 長期以來,港澳與祖國內地一直保持著密切的經濟聯系,其中以香港表現得最為明顯。祖國內地自然資源、勞動力資源豐富且低廉,而香港則擁有豐富的資金、技術、人才和管理經驗。香港和祖國內地的經濟合作,優勢互補、互惠互利。
10、轉口貿易是指從一國購進商品後,不在本地銷售,而直接賣到其他國家的貿易形式,祖國內地是香港最大的轉口貿易夥伴。
11、台灣省包括台灣島,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島、釣魚島等許多小島,台灣島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島嶼,它北臨東海,東臨太平洋,南臨南海,西隔台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
12、台灣島是個富饒的寶島,被譽為「祖國東南海上的明珠」。島上約一半以上的土地覆蓋著茂密的森林,有「亞洲天然植物園」的美譽。樟樹是台灣最著名的樹種,樟腦產量居世界首位。
13、在20世紀60年代以前,台灣經濟以農業和農產品為主,出口蔗糖、菠蘿、稻米、樟腦等。從60年代開始,台灣重點發展出口加工工業,形成「進口——加工——出口」型的經濟。
14、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是我國面積最大的省區,新疆境內高山與盆地相間分布,形成「三山夾兩盆」的地形特點。雄偉的天山山脈橫亘這些新疆中部,南北兩側分別是塔里木盆地和准噶爾盆地。
15、新疆有大小數千個綠洲,是最主要的農業生產基地,小麥、玉米、高粱等是這里的主要農作物,棉花、甜菜和多種瓜果成為新疆綠洲的特色農產品。坎兒井是一種古老的引水工程,長期為新疆的綠洲居民所利用。
16、新疆預測石油、天然氣儲量約佔全國陸地總儲量的1/3,隨著國家「穩定東部,大力發展西部」的能源戰略決策的逐步實施,新疆有望成為中國重要的石油及天然氣工業基地。西氣東輸工程的實施將可以迅速增加當地的財政收入並能夠緩解東部地區的能源短缺問題。
第七章:
1、 珠江三角洲位於廣東省的東南部,海陸交通便利,被稱為我國的「南大門」。
珠江三角洲地區形成了一個包括經濟特區(深圳、珠海)、沿海開放城市(廣州)、經濟開放區(整個珠江三角洲)在內的多層次的開放體系。
2、 利用這里的優越條件,珠江三角洲吸引了大量海外華人的投資(珠江三角洲外資的主要來源地是港澳地區),成為了我國對外開放的前沿地帶。
3、 20世紀80年代以來,珠江三角洲利用其緊鄰港澳的優越地理位置,就近接受港澳的產業擴散,引進了大量的外資,同時也引進了先進技術設備、經營管理方法和最新工商科技信息,創辦了一大批加工製造企業,發展外向型的經濟。
4、 珠江三角洲生產的產品,主要是通過港澳貿易渠道,出口至東南亞、歐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地區,賺取了大量的外匯。至20世紀末,這里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子和日用消費品生產出口基地之一。
5、 港澳地區與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合作以「前店後廠」為基本模式。香港利用海外貿易窗口優勢,進行市場推廣和對外銷售,扮演「店」的角色。珠江三角洲地區則利用土地、自然資源和勞動力優勢,進行產品的加工、製造和裝配,扮演「廠」的角色。
6、 珠江三角洲地區加工製造業的發展,促進了餐飲、娛樂、運輸等服務業的發展,這些非農產業為當地剩餘勞動力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而且還吸納了數百萬外地勞動力。
7、 隨著非農產業的發展和人口的遷入,珠江三角洲有越來越多的農業用地被改變為工業、交通和城市建設用地,這些非農用地與尚存的農業用地相鄰,形成了居住用地、工業用地、基礎設施用地和農業用地交錯分布的獨特土地利用景觀。
8、 西雙版納是除海南省之外,我國原始熱帶雨林保存最為完整的地方。高大挺拔的望天樹、巨大的板塊根、殘忍的絞殺植物、氣勢磅礴「獨木成林」等都是雨林特有的景觀。
9、 西雙版納生活著上千種動物,其中有亞洲象、綠孔雀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人們形象地把這里稱為「熱帶動物王國」。
10、西雙版納還是一個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以傣族為主體的多樣性民族風情為西雙版納增添了無窮魅力。
11、長期以來,西雙版納地區以農業生產為主,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在國家和雲南省有關政策的鼓勵下,西雙版納憑借得天獨厚的位置優勢和資源優勢,使旅遊業迅速崛起成為重要的支柱產業。
第八章:
1、世界上最大的黃土堆積區是黃土高原,黃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為嚴重的地區之一。
2、水土流失帶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農作物產量下降;使溝谷增多、擴大、加深,從而導致耕地面積減少;還向黃河下游輸送大量泥沙,給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難。
3、黃土高原地形破碎,氣候較為乾旱,不僅水土流失嚴重,而且多種自然災害頻繁發生,旱澇災害是黃土高原地區最主要的自然災害,所以說黃土高原的生態環境十分脆弱。
4、在黃土高原要想使社會、經濟得到可持續發展,必須加強生態建設,改善環境,一方面,採取植樹種草等生物措施與建梯田、修擋土壩等工程措施相結合,治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產活動,如陡坡地退耕還林、還草,過度放牧的地方減少放牧的牲畜數量等。
5、長江沿江地帶是一個較為典型的「帶狀」區域,不僅地理位置優越,而且自然條件得天獨厚,為本區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本區是全國經濟發展的重心地區。
6、長江沿江地帶溝通沿海經濟發達地區與西部資源富集地區,構成了一個英文字母「H」的格局,是承東啟西的紐帶。
7、長江沿江地帶是我國重要的農業區,而且工業基礎雄厚,目前已發展成為我國最具活力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帶之一。通過眾多南北支流和交通幹道,這些經濟技術優勢可向南北輻射,使我國南北經濟成為一體。
8、長江沿江地帶擁有很多城市,中下游地區城鎮密集,上游地區城市較少,其中,上海、南京、武漢、重慶四個特大城市,是區域的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對區域經濟發展具有強大的輻射和帶動作用。在這四個特大城市的基礎上,分別形成了以它們為中心的四個城市群。
9、長江沿岸是我國高度發達的綜合性工業地帶。目前,自東向西已經形成了四大工業基地。鋼鐵、石油化工、汽車、輕紡等工業基地沿江分布,構成了我國東西綿延的「工業走廊」的雛形。
10、在長江沿江地帶大規模的開發過程中,出現了一系列的生態環境問題,如水土流失、洪澇災害(長江中下游地區是長江流域洪澇災害最集中、最嚴重、最頻繁的地區)、水污染和酸雨。
11、酸雨可導致水體、土壤酸化,對植物、建築物造成腐蝕性危害,華中酸雨區是全國酸雨污染范圍最大、中心強度最高的酸雨污染區,西南酸雨區是第二嚴重的酸雨區,華東酸雨區的污染強度低於華中、西南酸雨區。
第九章:
1、國土遼闊、區域差異大是我國的一個基本國情。一個區域要實現可持續發展,需要揚長避短,因地制宜地發展經濟,同時還要加強區域之間的聯系。
2、人口眾多,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較低是我國的又一基本國情。21世紀的世界,是一個經濟走向全球化的世界,我國要積極融入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在世界中求發展。
㈦ 人教版的八年級上冊地理期中考試重點和考點是什麼較大機率考到什麼
中國地理位置、面積、鄰國、最東端西端…我國內海、最大的鹽漁場、島內嶼、經緯差異、省簡稱、行政容中心、人口最多、計劃生育、人口自然增長率、人口增長快原因、人口分布、人口密度分界線、人口最多的省、最少的省、人口多的壞處、面積最大最小的省、少數民族人最多的最少的、少數民族辨析圖片(傣、藏、朝、蒙)、民族分布特點、我國地勢地形、三級階梯分界線走向名稱、山脈走向示意圖、地區地形(27頁)、四個高原特點、五種地形比例、災害:泥石流。產生和防治、氣候(冬季夏季氣溫分布)原因、秦嶺淮河五個性質、劃分濕潤半濕潤條件(降水蒸發) 就這些了吧、
㈧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期中復習試題帶答案
1、 從半球位置看,我國位於 ( )
A.北半球 西半球 B.南半球 西半球
C.北半球 東半球 D.南半球 東半球
2、 我國少數民族最多的省級行政區是 ( )
A.貴州省 B.雲南省 C.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D.台灣省
3、 北回歸線自西向東依次穿過我國的省區是 ( )
A.台、粵、桂、滇 B.滇、桂、台、粵
C.滇、桂、粵、台 D.滇、台、桂、粵
4、 分析下表資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年份 原煤(億噸) 原油(萬噸) 鋼(萬噸) 水泥(萬噸) 化肥(萬噸) 棉布(億米)
1949年 0.32 12 16 66 0.6 18.9
1999年 10.45 16000 12426 57300 3215 250.0
A.此表反映出我國工業發展速度很快
B.1949年到1999年產量增長最慢的是鋼
C.1949年到1999年產量增長最快的是原煤
D.此表反映出我國部分工業產品的產量增長很快
5、我國陸上鄰國中與我國有不連續疆界的是 ( )
A.俄羅斯、印度 B.巴基斯坦、越南
C.印度、緬甸 D.朝鮮、蒙古
6、根據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國人口總數達到約 ( )
A.12.75億 B.12.85億 C.12.95億 D.13.95億
7、泉州所處的溫度帶和干濕區是 ( )
A.熱帶、濕潤地區 B.亞熱帶、濕潤地區
C.熱帶、半濕潤地區 D.亞熱帶、乾旱地區
8、海南島的氣候類型是 ( )
A.溫帶季風氣候 B.溫帶大陸性氣候
C.亞熱帶季風氣候 D.熱帶季風氣候
9、放假從長春到上海旅遊,選擇最經濟的交通運輸方式是 ( )
A.公路 B.水路 C.鐵路 D.航空
10、下列省區與它們的行政中心和簡稱相對應的是 ( )
A.貴州—貴陽—貴 B.福建—廈門—閩
C.廣東—廣州—桂 D.廣西—桂林—粵
12、「三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反映的地形是 ( )
A.平原 B.高原 C.山地 D.丘陵
13、調節河水水量空間分布不均的有效辦法之一是 ( )
A.興修水庫 B.跨流域調水
C.節約用水 D.防止水污染
14、下列屬於自然資源的是 ( )
A.布匹 B.煤炭 C.鋼材 D.水泥
15、下列資源中屬於非可再生資源的是 ( )
A.太陽能 B.水能 C.風能 D.核能
16、青藏高原緯度較低,但氣候寒冷,其主要影響因素是 ( )
A.緯度位置 B.海陸位置 C.地形因素 D.人類活動
17、工業是國民經濟的 ( )
A.基礎 B.主導 C.「先行官」 D.以上都不是
19、下列屬於黃土高原上傳統民居的是 ( )
A.碉樓 B.窯洞 C.晾房 D.土牆平頂屋
20、我國最大的盆地是 ( )
A.塔里木盆地 B.四川盆地 C.柴達木盆地 D.准噶爾盆地
21、以下四個城市中,受冬季風影響最大的是 ( )
A.呼和浩特 B.上海 C.廣州 D.海南
22、長江和黃河幹流都流經的省(區)是 ( )
A.青、藏 B.青、川 C.青、甘 D.川、藏
23、治理黃河的根本措施是 ( )
A.中游的水土保持工作 B.上游興修大中型水庫
C.下游加固大堤 D.中上游疏浚河道
24、全國土地日是每年的 ( )
A.3月25日 B.10月1 5日
C.6月25日 D.12月15日
25、下列哪個調水工程是為解決青島市水資源不足的 ( )
A. 引黃濟津 B.引灤入津
C.引黃濟青 D.南水北調
26、下列農業部門與所能提供的食物相對應的是 ( )
A.種植業——蘋果 B.林業——大米
C.漁業——雞、鴨 D.牧業——乳肉
27、我國現代化短途運輸的主要方式是 ( )
A.航空運輸 B.海洋運輸 C.鐵路運輸 D.公路運輸
28、我國大陸第一條高速公路是 ( )
A.上海——嘉定 B.北京——天津
C.北京——沈陽 D.廣州——深圳
29、我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是 ( )
A.遼中南工業基地 B.京津唐工業基地
C.滬寧杭工業基地 D.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
30、下列各組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均屬於沿海開放區的是 ( )
A.濟南、石家莊、西安 B.昆明、南寧、哈爾濱
C.武漢、南昌、大連 D.廈門、杭州、青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