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地理試卷加答案
⑴ 2012江蘇省高考地理試卷答案
我建議你勤一點,自己去搜
⑵ 2012年江蘇省地理學業水平測試的試卷及答案
2012年江蘇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測試(必修科目)試卷
地 理
一、 單項選擇題:在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在答題卡上相應的方框內填塗(本大題共30題,每題2分,共60分)。
圖1為「夏秋季節某時刻衛星雲圖」。讀圖完成1—2題。
1.直接獲取該雲圖影像使用的地理信息技術是
A遙感 B全球定位系統
C地理信息系統 D數字地球
2.受該天氣系統影響,主要天氣特點是
A高溫晴朗 B低溫晴朗
C陰雨連綿 D狂風暴雨
2011年11月3日~14日,神舟八號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完成兩次空間交會對接任務。圖2為「天宮一號和神舟八號交會對接任務測控網示意圖:。讀圖完成3——5題。
3 北京時間11月14日20:00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第二次交會對接成功。此時,區時為4:00的測控點為
A奧塞蓋爾 B遠望六號 C阿爾坎特拉 D凱爾蓋朗
4 兩次交會對接期間,太陽直射點所在半球及移動方向分別是
A北半球,向北移 B北半球,向南移
C南半球,向南移 D南半球,向北移
5 兩次交會對接期間
A地球公轉速度逐漸變慢
B全球各地白晝逐漸變短
C我略地正午太陽高度逐漸變小
D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陽高度小於北半球
圖有為「氣壓帶、風帶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6——7題。
6圖中乙風帶的名稱是
A極地東風帶 B盛行西風帶 C東北信風帶 D東南信風帶
7地中海沿岸夏季高溫少雨,冬季溫和濕潤是由於
A甲氣壓帶與乙風帶交替控制 B乙風帶與丙氣壓帶交替控制
C丙氣壓帶與丁風帶交替控制 D全年受乙風帶影響
2012年1月以來,義大利埃特納火山多次噴發,大量火山灰直沖雲霄。圖4為「地殼物質循環示意圖」,圖5為「大氣受熱過程示意圖」。讀圖完成8——9題。
8與埃特納火山噴發形成的岩石類型一致的是圖4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9圖5數碼所示輻射中,直接受彌漫在大氣中的火山灰影響而減弱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圖6為「某地區地質、地貌示意圖」。讀圖完成10——12題。
10甲處地質構造為
A向斜 B背斜 C斷層 D地塹
11甲處谷地成因是
A 岩層受水平擠壓向下彎曲
B背斜頂部受張力,易被侵蝕
C斷層處岩石破碎
D兩條斷層之間岩塊相對下降
12乙河上游修建大壩後,其下遊河段
A含沙量增大B結冰期縮短C年徑流量增大D徑流的季節變化減小
圖7為「某地等高線地形示意圖」。讀圖完成13——15題。
13甲處發育了沖積扇,其形成的外力作用是
A流水侵蝕作用B流水堆積作用C風力侵蝕作用D冰川堆積作用
14影響圖中聚落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和氣候B氣候和河流C地形和河流D植被和土壤
15下列人類活動有利於實現區域可持續發展的是
A開山取石,發展建材工業B圍墾濕地,增加糧食產量C砍伐森林,發展木材加工業D因地制宜,發展立體農業
2011年11月29日是中國南極科學考察船「雪龍」號駛抵中山站。圖8為「南極科考船航行路線示意圖」。據此完成16——17題。
16流經①②③海域的洋流類型依次是
A暖流、寒流、寒流B暖流、寒流、暖流
C暖流、暖流、寒流D寒流、暖流、暖流
17科考人員沿途可觀察到不同的陸地自然帶景觀,這種景觀變化所反映的地域分異規律形成的基礎是
A水分B熱量C地形D洋流
圖9為「1985年以來我國人口自然變動示意圖」。讀圖完成18——19題。
18我國
A.1985年以來,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長率逐年下降
B.1987年以來,人口總量持續下降
C.2002年之後,人口自然增長率超過死亡率
D.2006年以來,人口出生率變化較小
19.目前,我國人口
A.出生率高、死亡率低,人口增長迅速B。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低
C.出生率高、死亡率高,年凈增人口少 D.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出現人口負增長
圖10為「1980年以來某城市空間變化示意圖」。讀圖完成20——21題。
20影響該城市空間形態變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交通 C礦產資源 D地域文化
21為合理規劃功能區,該城市工業區宜選址在
A.① B.② C.③ D.④
表1為「2000年和2010年江蘇省不同地區城鎮人口及比重」。據此完成22——23題。
表1
城鎮人數(萬人) 城鎮人口比重(%)
2000年 2010年 年增長率(%) 2000年 2010年 增長百分點
蘇南地區 1467 2283 4.54 59.6 70.3 10.7
蘇中地區 636 917 3.73 37.7 56.0 18.3
蘇北地區 983 1533 4.54 31.2 51.5 20.3
22有關江蘇省不同地區城市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A蘇北、蘇中和蘇南城鎮人口增長速度相同 B十年間蘇南城鎮人口數量增加最少
C2010年蘇中城鎮人口比重高於蘇南和蘇北 D蘇北城鎮人口增長幅度較蘇南和蘇中大
23關於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敘述正確的是
A地下徑流增大 B生物多樣性增加 C熱島效應增強 D土壤肥力提高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大量農民離開家鄉向大城市和東部沿海地區流動,形成了民工潮。大量農民工進城促進城市經濟的發展,但也帶來了一些社會問題。據此完成24——25題。
24形成我國民工潮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資源地區分布不均 B人口密度地區分布不均
C經濟發展水平地區差異 D交通線路地區分布差異
25下列措施有助於緩解民工潮過度攀升的是
A加快農業機械化步伐,提高生產效率 B加強東西部聯系,促進產業轉移
C加快高速鐵路建設,縮短時空距離 D發揮區位優勢,加快沿海發展
近三年來,我國雲南省持續發生旱災。2011年泰國發生了嚴重的洪澇災害。圖11為「部分地區主要農業地域類型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26——28題。
26圖示農業地域類型為
A商品穀物農業 B水稻種植業 C混合農業 D乳畜業
27兩旱澇災害頻發的共同原因是
A台風活動頻繁 B鋒面活動頻繁 C氣溫變化大 D季風的不穩定性
28在農業生產中,為防禦旱澇災害可採取的主要措施是
A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 B培育良種 C加強水利工程建設 D改良土壤
2011年11月26日綠色和平組織志願者在德班托起一個巨大的風力發電機模型(如圖12),呼籲前來參加氣候變化大會的各國政府採取措施減少對化石能源的依賴,保護全球脆弱地區和人群免遭傷害。圖13為「碳循環示意圖」。讀圖完成29——30題。
29大力開發風能資源,減少CO2排放,直接影響圖13中的環節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0為維持⑤環節降低大氣中CO2含量的作用,人類迫切需要
A.開墾沼澤 B.開發水能 C.保護雨林 D.退耕還湖
二、判斷題(判斷下列各題的正確與錯誤,請在答題卡上相應的方框內填塗(本部分共10題,每題1分,共10分)
31.天體系統級別由低到高依次是地月系、太陽系、銀河系、河外星系、總星系。
32.太陽活動會干擾無線電短波通信。
33.無論近地面還是高空,水平氣壓梯度力都與等壓線垂直,從高壓指向低壓。
34.水圈是連續而不規則的圈層。
35.世界著名漁場都是由寒暖流交匯形成的。
36.環境人口容量指一個地區能夠持續供養的最適宜的人口數量。
37.在我國,並非所有大城市的市中心都為中心商務區。
38.不合理的農業生產活動會造成生態環境質量下降。
39.區域發展階段不同,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也不同。
40.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是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三、綜合題
41.圖14為「某日近地面天氣形勢簡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7分)
(1)圖中甲、乙、丙、丁四地氣壓由高到低排序是 。(2分)
(2)甲、乙、丙、丁四地中風力最小的是 ,甲地此時風向為 。(2分)
(3)鋒面過境後,北京的天氣變化是氣溫 ,氣壓 ,陰晴變化為 。(3分)
4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7分)
材料一 我國的高新技術產業主要包括醫葯製造業、航空航天器製造業、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電子計算機及辦公設備製造業、醫療及儀器儀表製造業。
材料二 圖15為「2007年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產值空間分布」
(1)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產值較高的地區最主要分布在 地區(填東部或中部或西部)(2分)
(2)近些年來,高新技術產業已成為江蘇省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江蘇省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有利條件有 。(3分)
(3)為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江蘇省多個城市建立了高新技術產業園。高新技術產業向產業園集聚有利於企業 。(2分)
4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8分)
材料一 加拿大南安大略地區為適應市場需要,推廣高產雜交玉米良種,改良奶牛品種,為加拿大提供了一半以上的玉米、蔬菜和花卉以及30—40%的牛肉等畜產品。玉米除大量銷售外,還用作飼料,牲畜糞便作為肥料歸還到耕地中,節省了對化學肥料的支出。2006年農機數量高達8881台。
材料二 圖16為「加拿大南安大略1956年和2006年農業生產類型」
(1)南安大略地區的主要農業地域類型屬於 ,其主要特點是 。(6分)
(2)與1956年相比,2006年南安大略地區各類土地租用中,「水果/蔬菜」面積的變化特點是 ,影響其變化的主導因素是 。(2分)
4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8分)
材料一 2012年2月國家發改委公布本部大開發「十二五」規劃「呼包銀榆經濟區」被除數列入本部重點開發地區。本區降水較少,沙漠廣布;有煤、天然氣、稀土、鐵、鉛鋅等數十種礦產資源,其中稀土儲量佔世界一半,天然氣含量全中第一,煤炭儲量全國第二。
材料二 圖17為「呼包銀榆地區示意圖」
(1)根據材料一分析,本區礦產資源的特點有 、 。(2分)
(2)根據本區礦產資源優勢,除發展採掘工業、電力工業外,還發展 工業、 工業等。制約本地區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主要自然因素是。(3分)
(3)為促進煤炭資源的開發利用,當地積極發展坑口電站,實施西電東送工程。該工程的實施對當地的主要影響有 。(3分)
2012年江蘇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測試參考答案及評分標准
一、單項選擇題
ADBCC ;BBDBA; ADBCD ;ABDBB ;DDCCB ;BDCAC
二、判斷題
誤正正正誤; 誤正正正誤
三、綜合題(本部分共4題,共30分)
41.(7分)(1)甲>乙>丁>丙(2分)
(2)乙 西北風(2分)
(3)降低 升高 轉晴(3分)
42.(7分)
(1)東部(2分)
(2)科技力量雄厚、人才眾多(1分)政策支持、基礎設施較好、交通便利、環境良好(任答2點給2分)
(3)信息交流和技術協作(1分),共用基礎設施、降低生產成本、取得規模效益(任答1點給1分)
43.(8分)
(1)混合農業(2分) 生產規模大、商品率高、市場適應性強、機械化水平高、科技水平高、有利於恢復地力(任答4點給4分)
(2)擴大 市場(2分)
44.(8分)
(1)種類多 數量大
(2)鋼鐵、有色金屬冶煉、化學、機械製造(任答2點給2分) 水源(1分)
(3)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增加就業機會; 加大資源與生態環境的壓力。(3分)
⑶ 2013江蘇省地理高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ADBCA ABACD; DCCDD AABDB DDABC DACCA
二、判斷題
ABBAA
;
BAAAB
三、綜合題(本部分共
4
題,共
30
分)
41
.
(
1
)
8
時
19
時
上下班高峰,汽車尾氣增加
(
2
)大風、降雪(
1
分)
(
3
)植樹造林
使用清潔能源
提高能源利用技術(
3
分)
42
.
(
1
)冷鋒
甲(
2
分)
(
2
)大風
雨雪
降溫(
3
分)
(
3
)寒潮(
1
分)
培育耐寒作物
提前作好防凍工作
建大棚(任答
1
點給
1
分)
43
.
(
8
分)
(
1
)雨熱同期
水稻
(
2
)
季風水田農業(
1
分)
單產高
商品率低
科技水平低
小農經營(任答
3
點給
3
分)
(
3
)雜交水稻使產量大增
塑料大棚改變了蔬菜種植季節。
(
3
分)
44
.
(
1
)蘇北
蘇南(
2
分)
(
2
)工業基礎好
科技水平高
勞動力素質高
經濟水平高(任答兩點給
2
分)
(
3
)勞動密集型(
1
分)
土地面積大
勞動力廉價豐富
政策支持
⑷ 求2008年江蘇地理高考題(包括答案)
你可以在網頁上搜索2008年江蘇地理高考題,文庫里有的,包括答案。然後,下載或截屏就行了。
求採納
⑸ 初一地理上冊期末試卷and答案啦 江蘇省的哦
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初一地理
班級 姓名 成績
一. 填空題:(每空0.5分,共25分)
1.我國陸地面積在世界各國中,僅次於 、 居第三位,差不多同整個歐洲面積相等。
2.我國的內海,除有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所環抱的 外,還有雷州半島和海南半島之間的 等。
3.中國的人口的分布, 多, 少。
4.華北平原主要由 河, 河和海河三大河流的泥沙沖積而成,也稱 平原。 是塑造華北平原的主力。
5.我國地勢特點是 ,大致是 。
6.我國自北向南劃分為五個溫度帶:寒溫帶、中溫帶、 、 和 。00等溫線是 和 帶的分界線。
7.我國降水量分布的總趨勢是 。影響我國的夏季風,既有來自太平洋的 ,也有來自印度洋的 風。
8.台風災害主要是 和 所引起的。
9.京杭運河是世界上 、 的人工運河。
10.三峽是由 、 及 組成的。
11.我國自然資源的總量 ,但 。
12.解決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的辦法是 。解決水資源季節變化大的辦法是 。
13.我國水能資源蘊藏量達 千瓦。居世界 位。 。
14.目前,我國水資源已開發利用的地區,集中在 、黃河和 的上游。
15.我國的耕地主要分布在 和 的平原盆地和低緩的丘陵地區。
16.我國礦產資源具有 、 的特點。
17. 、 浪費嚴重等,是我們在礦產資源的開采過程中出現的一些主要問題。
18.我國的「三北」防護林,地跨 、 和 規模巨大。
19.我國的三大林區包括 、 和 。
20.長江的水能資源主要集中在 河段,目前,長江幹流上已建成的大型水電站是 ,正在建設中的大型水電站是 。其發電量將為前者的 倍。
二 單項選擇題:(將正確答案的題號寫在題目後的括弧中)(每題1分,共10分)
1. 關於華僑與華人,正確的說法是: ( )
A 長期僑居國外的中國人,稱為外籍華人。
B 已經定居國外並加入居留國國籍的,稱為華僑。
C 只要在國外居住的中國人,都稱外籍華人。
D 已經定居國外並加入居留國國籍的,稱為外籍華人。
2.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是: ( )
A. 內蒙古高原B.黃土高原 C.雲貴高原D.青藏高原
3. 千溝萬壑、支離破碎描述的是哪一個高原。 ( )
A. 內蒙古高原B.黃土高原 C.雲貴高原D.青藏高原
4. 我國面積最大的盆地是 ( )
A 塔里木盆地 B 准噶爾盆地 C 柴達木盆地 D 吐魯番盆地
5. 河汊縱橫交織,湖盪星羅棋布是指 ( )
A 長江中下游平原 B 華北平原 C 成都平原 D 東北平原
6 南北溫差很大,是我國哪一個季節的氣溫分布特徵 A.春B 夏 C秋 D冬 ( )
7. 我國各地降水季節分配不均勻,就全國大多數地方來說,降水量多集中在 ( )
A 6~8 B 7~9 C 6~9 D 5~9
8.下列哪個地區在冬季受寒潮影響較小 A 新疆 B 西藏 C 內蒙 D 甘肅 ( )
9.我國最大的湖泊是:A 青海湖 B 鄱陽湖 C 洞庭湖 D 太湖 ( )
10.發源於唐古拉山脈的河流是A 長江 B 黃河 C 淮河 D 海河 ( )
三.連線題:(共10分)
1. 把下列省份與鐵礦產地連接起來。 2.將下列煤礦產地與所在省區連接起來。
河北 遷安 河南 大同
內蒙古 鞍山、本溪 山西 平頂山
遼寧 白雲鄂博 河北 徐州
四川 石祿 江蘇 開灤
海南 攀枝花 安徽 淮北
四.簡答題(10分) (共10分)
1. 我國氣候有哪些主要特徵?
2. 為什麼說長江是我國第一大河?
3. 從我國土地類型的構成情況,簡述「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的重要意義。
五.讀圖分析並回答:(共45分)
1. 在下面的我國地形區分布示意圖上,將各數字所代表的地形名稱寫出(2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⑾ ⑿ ⒀ ⒁ ⒂
⒃ ⒄ ⒅ ⒆ ⒇
2. 在黃河水系示意圖上,填注以下內容:(每空1分,共15分)
(1) 在圖上填註上、中、下游的分界線及支流汾河和渭河。
(2) 黃河流域的主要農業區有 平原 , 平原和 平原
(3) 黃河中下游流經 、 的黃土高原,且植被遭到破壞,這使黃河成為世界上 最多的河流,到下游地區形成舉世聞名的 。
(4) 治黃的關鍵在於 ,黃河泥沙90%來自於 ,因此,
是治黃的根本。
3. 根據北京市有關氣溫和降水資料,繪出北京氣溫變化曲線和降水量的柱狀統計圖。(10分)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降水
(mm) 3.0 7.4 8.6 19.4 33.1 77.8 192.5 212.3 57.0 24.0 6.6 2.6
氣溫
(00 C) -4.6 -2.2 4.5 13.1 19.8 24.0 25.8 24.4 19.4 12.4 4.1 -2.7
(單位0C) (單位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