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廣東地理學業
① 【懸賞】求2013年廣東省學業水平測試地理試題與答案(真題)
② 關於2013廣東高考文綜地理部分的問題
地理是3者的融合與區域地理。主要是用基本原理知識分析地區。相對來說必修一的專原理會考的廣泛一點,知識屬點也是一定要每個都懂的。廣東高考地理的關鍵是看地圖冊,其實必修三是區域地理,涉及的案例高考會有類似的分析方法,但是高考的案例肯定不會是書上的案例,主要會隨便給你什麼地方。單從備考指南來說,三個必修都有很多,你主要看那個吧,考點都在那裡了。好像書上有密西西比河的整治,但是考試就會出一個法國的運河大壩什麼的,對於這些方面你就應該懂得河流的相關知識(汛期之類的),還有建大壩的優缺點,河流污染原因啊之類的。這些題目就是三個必修的結合了,廣東地理講究的就是這個。
③ 2013廣東高考地理的一道選擇題
春季,歐洲,阿爾卑斯山區,背風坡,這幾個是關鍵詞。阿爾卑斯山位於歐洲回南部、為東西走向、受西風答影響、故南坡為背風坡,使用排除法,A,反氣旋是降溫。C,春季盛行西風帶北移。D,在春季,歐洲南部山區不會常出現暖風。B,最早在阿爾卑斯山的北坡谷地,人們發現這里常出現乾熱氣流,在其影響下,氣溫會增加10度左右。冬季能造成雪崩,春季則積雪融化,溫暖季節促進農作物早熟,強烈時可使植物枯萎,甚至引起山火。原因是翻越山坡的暖濕氣流在迎風坡時水汽已凝結降落,到背風坡下沉時發生絕熱性增溫,變得高溫乾燥,此現象被稱作「焚風效應」。每下降1000米,溫度平均升高6.5攝氏度。 故選B
④ 求2013廣東高中地理學業水平考試的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I:本大題共50小題,每小題1分,共5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
1.目前影響我國人口生育率高低的最主要因素是
A.計劃生育政策 B.經濟發展水平
C.受教育程度 D.傳統觀念
2.造成亞歐大陸中緯度東西兩岸氣候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A.太陽輻射 B.緯度位置
C.大氣環流 D.下墊面性質
3.南水北調工程改變的水循環環節主要是
A.水汽輸送 B.地表徑流
C.蒸發 D.降水
圖1為地殼物質循環示意圖。讀圖並結合所學知識,完成4—5題。
4.由圖可知
A.甲為變質岩
B.乙為沉積岩 、
C.丙為岩漿岩
D.丁為岩漿
5.下列描述符合地殼物質轉化過程的是
A.由乙到丁為冷卻凝固作用
B.由甲到丁為外力作用
C.由丙到甲為重熔再生作用
D.由甲到丙為變質作用
6.下列行為或觀點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是
A.竭澤而漁 B.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C.推廣使用一次性木筷 D.洗衣服時一直開著水龍頭
地理試卷A第1頁(共8頁)
7.下列各組地域單元中,可以按照同一類指標歸類的是
A.黃河流域、東南丘陵、寒帶 B.廣東省、廣州市、雲貴高原
C.熱帶、溫帶、江南丘陵 D.濕潤地區、半乾旱地區、乾旱地區
8.某人北京時間10:00乘飛機從北京出發,飛行了7個小時後抵達某城市,此時該城市當
地區時為11:00,則該城市位於
A.東七區 B.西七區 C.東二區 D.西十一區
讀某城市建成區現狀示意圖(圖2)和該城市3個年份建成區擴展示意圖(圖3),箭頭
表示河流流向。讀圖並結合所學知識,完成9-11題。
9.據圖判斷,該城市的空間擴展方向主要是
A.南北方向 B.東西方向
C.東北一西南方向 D.西北一東南方向
10.影響該城市空間擴展方向的最主要因素是
A.鐵路 B.高速公路 C.風向 D.河流
11.圖2扣適合在甲地布局的工廠是
A.自來水廠 B.電鍍廠 C.化工廠 D.有色金屬冶煉廠
12.在乾旱、半乾旱地區,農業發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A.地形 B.土壤 C.水源 D.市場
圖4是某地種植 X、Y、Z三種農產品的利潤與城市距離的關系圖。讀圖並結合所學
知識,完成13—15題。
13.在距城市20-60km。范圍內,利潤最高的農產品是
A.X B.Y
C.Z D.X、Y、Z
14.X、Y、Z可能分別為
A.鮮奶、花卉、糧食
B.糧食、鮮奶、花卉
C.糧食、花卉、鮮奶
D.鮮奶、糧食、花卉
15.影響Y布局的主要區位因素是
A.水源 B.市場 C.土壤 D.地形
⑤ 2013廣東地理學業水平答案
請問是需要試題的答案還是??
⑥ 2013廣東地理學業水平測試真題2013廣東地理學業水平測試真題
http://www.doc88.com/p-6874714814495.html
⑦ 2013年廣東省東莞雲浮市初中二年級(八年級)學業考試地理
這個不行。長江三角洲面積較上海太廣,長三角的范圍直到浙江,浙江和上海差太遠。
⑧ 2010廣東地理學業水平測試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8191403.html
2010年6月廣東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
--------------地理試卷------------
本試卷共8頁,70小題,滿分100分。考試用時90分鍾。
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試室號和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用2B鉛筆將試卷類型(A)填塗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將條形碼橫貼在答題卡右上角「條形碼粘貼處」。
2.每題選出答案後,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塗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乾凈後,再選塗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
3.考生必須保持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後,將試卷和答題卡一並交回一.單選選擇題
1.亞運會期間一下各城市白晝最長的是(D)
A.北京 B.沈陽 C.廣州 D.海口
2.亞運會期間太陽直射點位置及移動方向是(C)
A.北半球,向南運動 B.北半球,向北運動
C.南半球,向南運動 D.南半球,向北運動
3.檢測華北平原農作物病蟲害影響范圍,最快捷有效的方式是(A)
A.遙感 B.地理信息系統 C。全球定位系統 D.人工實地調查
4.世界人口遷移的主要趨向是(B)
A.從內陸國家向沿海國家 B從發展中國家向發達國家
C.從西半球到東半球 D.從北半球向南半球
5.移民外遷的最主要目的是尋求(B)
A.更高的社會地位 B.更高的經濟收入
C.更多的休閑時間 C.更有的自然環境
6.下列自然景觀中能夠反映非地帶性的是(D)
A.加拿大的亞寒帶針葉林
B.亞馬孫流域的熱帶雨林
C廣東的亞熱帶常率闊葉林
D 塔里木盆地中的綠
7.下列自然景觀只要由內力作用形成的是 B
A 黃河壺口瀑布
B.華山西峰絕壁
C.廣西桂林蘆苗岩溶洞
D.海南天涯海角沙灘
8.季風氣候最經典的地區是 A
A.亞洲東部 B.北美洲東部 C.歐洲西部 D.澳大利亞西部
9.圖1為城市各功能區付租能力與距城市中心距離關系示意圖。與線段a.b.c付租能力相對應的城市功能區分別是: C
A.住宅區.工業區.商業區 B.商業區工業區住宅區
C.商業區住宅區工業區 D.工業區商業區住宅區
10.廣東鼎湖山自然保護區熱量充足,降水豐沛,植被茂密,這體現了地理環境的 C
A.差異性 B.單一性 C.整體性 D.均衡性
11.據報道,2009年10月島國馬爾地夫內閣成員身穿潛水服,在水下6米深處舉行了特別會議,討論海平面上升對該國的影響。此舉旨在呼籲全球各國重視的環境問題是 D
A.臭氧層空洞 B.地面沉降 C.海嘯問題 D.全球變暖
12下列經濟部門中,受氣候條件影響最大的是 D
A.鐵路運輸業
B.信息服務業
C.服裝加工業
D.水稻種植業
13.目前我國面臨的主要人口問題是 C
A.人口自然增長率低
B.人口素質不斷下降
C.人口基數大
D.人口流動性小
14下列日照圖中(圖二,箭頭表示太陽光線),能正確反映春分日日照狀況的是 D
A ① B ② C.③ D.④
15.我國是一個地質災害多發的國家。下列各地中,最易發生泥石流的是 A
A.橫斷山區
B.塔里木盆地
C.內蒙古高原
D.珠江三角洲
16.當南亞盛行西南季風時 C
A.珠江正值枯水期
B.黃河出現冰情
C.長江正值汛期
D.澳大利亞正值一年最熱時期
17.南極洲至今無人定居的主要原因是B
A.社會經濟落後 B.自然條件惡劣
C.開發歷史較短 D.礦產資源貧乏
18.最終決定各地農業生產類型和規模的社會經濟因素是C
A.國家政策 B.科技水平 C.視場需求 D.交通條件
19.由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規律(經度地帶性)表現最典型、尺度最 大的地區是B
A.北美大陸低緯地區 B.亞歐大陸中緯地區
C.南美大陸中緯地區 D.非洲大陸低緯地區
讀「1800-200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圖」(圖3),結合所學知識,完成20-21題
20.由圖可知(D)
A.1800年前後,世界范圍內城市化水平差距大
B.發展中國家城市化水平高於發達國家
C.發展中國家城市人口數量始終少於發達國家
D.發展中國家城市化起步晚
21.有關城市化,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D)
A.城市化導致建設用地增加
B.城市化改變了居民就業機構
C.城市化改變了人口空間分布
D.城市建築物的高度改變了太陽高角度
22.下列有關南亞季風敘述正確的是(A)
A.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是形成南亞季風的原因之一
B.南亞夏季風主要受亞洲高壓影響
C.受南亞夏季風影響時,印度西南部溫和少雨
D.手青藏高原阻攔,我國不受南亞季風影響
23.緯度30°-40°之間大陸西岸地區氣候的主要特徵是(B)
A.終年高溫少雨 B.夏季高溫乾燥,冬季溫和多雨
C.終年溫和多雨 D.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
24.下列地理現象表現為由赤道到兩極地域分異規律(緯度地帶性的是)(B)
A.我國東部自南向北出現針葉林--落葉闊葉林--常綠闊葉林景觀
B.非洲從赤道向北依次分布著熱帶雨林--熱帶草原--熱帶荒漠景觀
C.珠穆朗瑪峰北坡自山麓到山頂依次出現草原--荒漠--冰川景觀
D.我國中緯地區自然景觀自東向西依次出現森林--草原--荒漠景觀
25.某城鎮盛行東南風,擬建一化工廠(如圖4示意),下列布局方案較為合理的是(D)
A.① B.② C.③ D.④
26.近年來珠江三角洲作為全國商品糧基地的地位明顯下降,主要原因是(A)
A.城市化推進速度快,人均耕地減少 B.珠江口咸潮加劇,影響糧食生產 C.夏秋季節多台風,糧食生產不穩定 D.工業污染嚴重,糧食產量下降
27.低碳經濟謀求低能耗,低污染。發展低碳經濟,應大力開發(D)
A.煤炭 B.石油 C.天然氣 D.太陽能
28.圖中說示的環境問題是(C)
A.荒漠化 B.臭氧層空洞 C.水土流失 D. 全球變暖
29.圖示環境問題最嚴重的地區是(A)
A.黃土高原 B.塔里木盆地 C.東北平原 D.長江三角洲
30.地中海沿岸地區所屬的自然帶主要是(B)
A.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B.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
C.溫帶落葉闊葉林帶 D.亞寒帶針葉林帶
31.某日某時,地球朝向太陽一側的所有地區,短波通訊幾乎全部中斷,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是(A)
A.太陽活動引發地球大氣電離層擾動 B臭氧層破壞引起地面紫外輻射
C.火山爆發導致大氣能見度降低 D太陽黑子增多造成地球磁場變化
讀圖6,結合所學知識,完成32-34題。
32.如果該圖表示南大西洋洋流模式,則(B)
A.洋流①對沿岸地區有降溫減濕作用
B.洋流②主要是在西風影響下形成的
C.洋流③對沿岸地區有增溫增濕作用
D.洋流④為寒流
33.如果該圖表示海路間水循環模式,丙處為陸地,丁處為海洋,那麼(B)
A.環節①為蒸發蒸騰 B環節②為徑流
C.環節③為水汽輸送 D.環節④為降水
34如果該圖表示局部大氣環流,則(C)
A.甲乙兩處氣壓相等 B.丁處為晴朗天氣
C.丙處為高壓 D.丙處溫度較丁處高
35.大洋洲某島嶼附近漂浮著一座巨大冰山,為了航行安全,需對此進行動態監測,
可採用的最佳手段是(A)
A.3S(RS.GIS.GPS)技術 B大比例尺地形圖量測
C.實時錄像監控 D.實地調查
36.下列城市中,服務范圍最小的是(D)
A.武漢 B.廣州 C.西安 D.井岡山
讀「珠三角與周邊地區區域合作示意圖」(圖7),完成37-39題
37.關於圖中箭頭代表的含義,表述正確的是(B)
A.實線箭頭代表資源和能源 B.實線箭頭代表技術和資金
C.虛線箭頭代表資源和技術 D.虛線箭頭代表資源和能源
38.珠三角石化企業向粵西轉移帶來的可能影響有(C)
A.大量公司總部向粵西地區轉移 B.不利於珠三角地區的產業升級
C.減輕珠三角地區的環境壓力 D.大量廉價勞動力向珠三角轉移
39.為緩解我過西北地區農業用水不足問題,最可行的措施是(C)
A.利用科技手段,增加冰雪融水量 B.限制畜牧業發展,大力大戰林業
C.因地制宜,發展節水農業 D.人工降雨,增加地表徑流
40.全球變暖帶來的影響有(D)
A.氣象災害減少 B.南極冰川面積擴大
C.全球溫度帶北移 D.海平面上升
41從地轉偏向力考慮,理想狀態下,下列示意圖中(圖8,空心箭頭表示水流初始運動方向,虛線箭頭表示水流實際運動方向),能表示北半球水流流向的是(A)(圖8)
A.① B.② C.③ D.④
42.下列關於廣東省農業發展的敘述,正確的是(D)
A.擴大溫帶水果種植面積 B.大力發展陡坡地種植業
C.進一步擴大商品糧基地規模 D.重點發展水產品養殖與加工業
43.商業網點布局規劃適宜採用的地理信息技術是(A)
A.GIS B.GPS C.RS D.RS和GPS
44.人類活動影響最深刻最集中的地域類型是(C)
A.海洋 B.鄉村 C.城市 D.草原
45.下列岩石中,最有可能找到化石的是(B)
A.花崗岩 B.石灰岩 C.大理岩 D.玄武岩
46 下列貨物運輸與所選擇的運輸方式對應最合理的是(B)
A 50萬噸煤炭從山西運往天津----水路運輸
B 從北京運往美洲海地的救援物質-----航空運輸
C 北京郊區水庫的活魚運往城內市場-----鐵路運輸
D 20萬噸糧食從大連運往廣州-----公路運輸
47.下列各組地域單元中,區域劃分依據相同的是(A)
A 雲貴高原 四川盆地 東北平原 山東丘陵
B 長江流域 雲貴高原 東南丘陵 乾旱地區
C 亞熱帶 中緯度 亞歐大陸 東北平原
D 廣東省 湖南省 廣州市 濕潤地區
48.人類社會發展歷程中,人地矛盾最劇烈的時期是(C)
A采獵時期 B農業時代 C工業時代 D後工業時代
49.圖9中堰塞湖形成的直接原因可能是(A)
A滑坡 B修建大壩 C 風化作用 D侵蝕作用
50.應對淹塞湖危害最佳措施是(C)
A撤離淹塞戶上游居民 B加固淹塞體 C開挖泄洪通道 D一次性摧毀
二.單選選擇題
51 圖10為城市某功能區一天內不同時段人口流動示意圖 由圖可知該功能區功能是(B)
A 商業區 B 住宅 C工業 D行政
52.城市中心商務區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於(C)
A氣候因素 B宗教因素 C經濟因素 D地形因素
53.圖11為海陸風示意圖,此圖表示的晝夜狀況和風向是(C)
A.白天,海風 B.夜晚,海風
C.夜晚,陸風 D.白天,陸風
54.下列解決青藏高原牧區能源問題的最合理措施是(B)
A.樵採天然植被 B.開發利用太陽能
C.大力發展薪炭林 D.加大煤炭的開采
55.我國南方地區以水田農業為主,北方地區以旱地農業為主,西北地區發展畜牧業。形成這種生產活動地域差異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
A.降水 B.地形 C.土壤 D.熱量
讀「甲、乙兩類工業生產成本構成示意圖」(圖12),結合所學知識,完成56-57題。
56.甲類工業生產成本比重最大的是(D)
A.原料運費 B.產品運費 C.工資投入 D.科技投入
57.乙類工藝部門最可能是(A)
A.製糖工業 B.印刷工業 C.航天工業 D.電子裝配工業
位於喜馬拉雅山脈南麓的西藏墨脫縣,是我國目前唯一不通公路的縣,正在建設中的墨脫公路將於2010年建成通車。結合所學知識,完成58-60題。
58.墨脫公路建設難度大的主要原因是(C)
A.終年多雨 B.植被茂密 C.地質條件復雜 D.公路設計等級高
59.該縣境內雅魯藏布江河段航運價值低,起主要原因是(B)
A.封凍期長 B.落差大 C.流量小 D.含沙量大
60.墨脫公路建成後有利於(B)
A.發揮該縣的交通優勢 B.加強對外物資和文化的交流
C.改善生態環境 D.將經濟優勢轉化為資源優勢
三、雙項選擇題:
61.當地球位於公轉軌道的遠日點,此時BD
A.地球公轉速度較快 B.地球公轉速度較慢
C.是每年的一月初 D.是每年的七月初
62.下列地理過程屬於分化作用的是AB
A.植物根系撐大岩石裂隙 B 烈日暴曬岩石破碎
C 風力侵蝕星辰風蝕蘑菇 D 暴雨沖刷形成沖溝
63、關於城市化的敘述正確的是BC
A 誠實化水平是城市人口與鄉村人口的比值
B 城市化過程中,鄉村人口轉化為城市用地
C 城市化過程中,農業用地轉化為城市用地
D 城市化影響工業化,工業化對城市化不產生影響
64 減少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行之有效的措施是CD
A 將石油和煤炭轉化為氣態燃料
B 全面禁止使用氟氯烴製冷物質
C 植樹造林,增加綠地面積
D 開發新能源,減少化石能源的使用
65 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的建設有利於AD
A 航運、發電和灌溉
B 防治水污染,凈化水源
C 魚類洄遊產卵,保護流域生態環境
D 調節河川徑流的季節變化,抵禦洪水
66 城市中大面積綠化帶的主要作用有AD
A 凈化城市空氣 B 減輕酸雨危害
C 防治水土流失 D 減輕「熱島效應」強度
67 圖13為工業區位因素影響力隨時間變化示意圖,據此判斷BD
A 甲表示勞動力數量因素
B 乙表示原料因素
C 乙表示信息因素
D 甲表示市場因素
68發展中國家較發達國家更容易引發環境問題,其主要原因是CD
A 人口壓力大 B 人口分布不均
C 經濟技術水平低 D 環保法規不完善
69 近30年來,珠江三角洲地區城市化進程快,主要表現在BC
A 出現逆城市化現象 B 城市規模擴大
C 城鎮數量增加 D 人口自然增長率增加
70 區域農業生產與地理環境密切相關。下列組合合理的是BD
A 四川盆地-----綠洲農業 B 寧夏平原-----灌溉農業
C 長江三角洲----大牧場放牧業 D 洞庭湖平原----水稻種植業
地理試卷(B卷)參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D C A B B D B A C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D C D A C B C B D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A B B D A D C A B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A B B C A D B C C D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A D A C B B A C A C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B C C B A D A C B B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BD AB BC CD AD AD BD AC BC 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