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學期生物地理期末考試答案
『壹』 急求初二上學期歷史、生物、地理期末試卷或期中試卷 最好前面是題後面是答案的那種
我倒是全會
『貳』 2008-2009學年度第一學期南昌市期末形成性測試卷八年級(初二)生物,地理,歷史答案
鴉片來戰爭的影響
戊戌變法
民報源
三民主義
抗日戰爭例子(除南京大屠殺)
中共一大
辛丑條約
嚴復主張
強渡大渡河
聶耳
南京解放
三大戰役
四大工業區
註:P104,70,60-65
黃河治理
鐵路圖
生物無能為力了,sorry
考好點哦!
『叄』 八年級上生物地理期末復習資料~~~
中國的疆域 從東西半球看,中國位於東半球人;從南北半球來看,中國位於北半球。中國是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的國家。中國的陸地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居第三位。 領土的四端:最北端在黑龍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上。最南端在南海南沙群島中的曾母暗沙。最東端在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最西端在新疆帕米爾高原。 南北跨越緯度近50度,大部分在溫帶,小部分在熱帶,沒有寒帶。我國所瀕臨的海洋,從北到南,依次為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台灣島東岸直接瀕臨太平洋;西岸瀕臨台灣海峽。 我國大陸海岸線長18000多千米,近海有台灣島,海南島等5000多個島嶼。渤海與瓊州海峽是我國的內海。我國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我國陸上國界線長達2萬多千米,陸地相鄰的國家有14個。 同我國隔海相望的有6個國家:東為韓國、日本;東南為菲律賓;南為馬來西亞、汶萊和印度尼西亞。 中國的行政區劃 中國的行政區劃,基本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縣(自治縣、市)、鄉(鎮)三級。共有34個省級行政單位(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各省級行政單位的名稱、簡稱與行政中心見第三冊P9、10的表。 我國的人口2005年1月6日為止,我國人口為13億,約佔世界人口總數的21%,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我國的平均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35人,是世界人口密度的3倍多。 我國人口空間分布特徵:東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 重要的人口地理界線:黑河---騰沖 為了使人口增長與經濟、社會的發展和資源、環境的條件相適應,我國政府把計劃生育作為一項基本國策。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是我國人口政策的基本內容。具體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優生 中國的民族 由56個民族組成。在各民族中,漢族人口最多,約佔全國人口的91.6%,其他55個民族人口較少,統稱為少數民族。我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壯族。人口在400萬以上的除了壯族外,還有滿、回、苗、維吾爾、彝、土家、蒙古、藏等。 漢族的分布遍及全國,主要集中在東部和中部,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東北等邊疆地區。 各民族大雜居、小聚居的分布特點。在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民族區域自治。 中國的地形 我國的地勢西高東低,大致呈三級階梯。 第一、二階梯的分界:西起昆侖山脈,經祁連山脈向東南到橫斷山脈東緣。 第二、三階梯的分界:由東北向西南依次為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我國地形復雜多樣,山區面積廣大。我國是一個多山的國家,山地面積約佔全國面積的1/3。習慣上,把山地、丘陵,連同崎嶇的高原統稱為山區。 全國山區面積約佔全國面積的2/3,平原面積僅佔1/10多一點。 我國的山脈 東西走向的山脈:天山--陰山 昆侖山--秦嶺 南嶺 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長白山--武夷山 台灣山脈 弧形山脈:喜馬拉雅山 我國主要的地形區 四大高原 四大盆地 三大平原 青藏高原 是世界上海拔高度最高的大高原。高山上雪山連綿、冰川廣布。「遠看是山,近看成川」是青藏高原地表形態的寫照。 內蒙古高原 是我國的第二大高原。地面坦盪,很多地方是一望無際的原野。 黃土高原 呈現千溝萬壑、支離破碎的狀態。 雲貴高原 喀斯特地形,地面崎嶇,當地人稱為「壩子」。 塔里木盆地和准噶爾盆地位於我國的西北部內陸,分居天山南北兩側,塔里木盆地是我國面積最大的盆地,盆地內部的塔克拉瑪干沙漠,是我國面積最大的沙漠。柴達木盆地在青藏高原的東北部,是一個典型的內陸高原盆地,有「聚寶盆」之稱。四川盆地位於四川省內。 東北平原 由北部的松嫩平原、南部的遼河平原和東北部的三江平原三部分組成。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平原。華北平原 也稱為黃淮海平原,黃河是塑造華北平原的主力。 長江中下游平原,素有「水鄉」之稱。除了三大平原以外,還有一些小平原,如四川盆地中的成都平原,廣東的珠江三角洲。 主要丘陵 自北向南,有遼東丘陵、山東丘陵、東南丘陵等。 我國1月和7月氣溫的分布特點 1月南北氣溫溫差大的主要原因:冬季風 0攝氏度等溫線(經秦嶺—淮河),此線南北河流冬季有何差別? 秦嶺—淮河也是我國南北方的分界線 我國7月最熱和1月最冷的兩個地方,認識我國的三大火爐(重慶,南京,武漢) 認識我國的五個溫度帶(熱帶,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寒帶,青藏高原區) 我國的降水量 降水量自東南向西北遞減。 認識800mm、400mm等降水量線經過的地區及其重要性 認識四個干濕區以及它們的界線,這些界線與各等降水量線之間的關系 降水最多(火燒寮)和最少(托克遜)的兩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