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試卷 » 自然地理學雲的分類

自然地理學雲的分類

發布時間: 2021-02-13 19:53:43

『壹』 雲的分類


雲南省的簡稱
因在雲嶺以南,故名雲南。西漢時設雲南縣。三國蜀漢時設雲南郡。元設雲南行省。明設雲南布政使司。清設雲南省。
取全稱中的「雲」字作為簡稱。


雲我們並不陌生,晴朗天空里那白白的,和陰雨天那烏黑的都稱作雲。它們讓天空變化莫測。
人們常常看到天空有時碧空無雲,有時白雲朵朵,有時又是烏雲密布。為什麼天上有時有雲,有時又沒有雲呢?雲究竟是怎樣形成的呢? 它又是由有什麼組成的?

漂浮在天空中的雲彩是由許多細小的水滴或冰晶組成的,有的是由小水滴或小冰晶混合在一起組成的。有時也包含一些較大的雨滴及冰、雪粒,雲的底部不接觸地面,並有一定厚度。

雲的形成主要是由水汽凝結造成的。

我們都知道,從地面向上十幾公里這層大氣中,越靠近地面,溫度越高,空氣也越稠密;越往高空,溫度越低,空氣也越稀薄。

另一方面,江河湖海的水面,以及土壤和動、植物的水分,隨時蒸發到空中變成水汽。水汽進入大氣後,成雲致雨,或凝聚為霜露,然後又返回地面,滲入土壤或流入江河湖海。以後又再蒸發(升華),再凝結(凝華)下降。周而復始,循環不已。

水汽從蒸發表面進入低層大氣後,這里的溫度高,所容納的水汽較多,如果這些濕熱的空氣被抬升,溫度就會逐漸降低,到了一定高度,空氣中的水汽就會達到飽和。如果空氣繼續被抬升,就會有多餘的水汽析出。如果那裡的溫度高於0°C,則多餘的水汽就凝結成小水滴;如果溫度低於0°C,則多餘的水汽就凝化為小冰晶。在這些小水滴和小冰晶逐漸增多並達到人眼能辨認的程度時,就是雲了。

人們常常看到天空有時碧空無雲,有時白雲朵朵,有時又是烏雲密布。為什麼天上有時有雲,有時又沒有雲呢?雲究竟是怎樣形成的呢? 它又是由有什麼組成的?

漂浮在天空中的雲彩是由許多細小的水滴或冰晶組成的,有的是由小水滴或小冰晶混合在一起組成的。有時也包含一些較大的雨滴及冰、雪粒,雲的底部不接觸地面,並有一定厚度。

雲的形成主要是由水汽凝結造成的。

我們都知道,從地面向上十幾公里這層大氣中,越靠近地面,溫度越高,空氣也越稠密;越往高空,溫度越低,空氣也越稀薄。

另一方面,江河湖海的水面,以及土壤和動、植物的水分,隨時蒸發到空中變成水汽。水汽進入大氣後,成雲致雨,或凝聚為霜露,然後又返回地面,滲入土壤或流入江河湖海。以後又再蒸發(升華),再凝結(凝華)下降。周而復始,循環不已。

水汽從蒸發表面進入低層大氣後,這里的溫度高,所容納的水汽較多,如果這些濕熱的空氣被抬升,溫度就會逐漸降低,到了一定高度,空氣中的水汽就會達到飽和。如果空氣繼續被抬升,就會有多餘的水汽析出。如果那裡的溫度高於0°C,則多餘的水汽就凝結成小水滴;如果溫度低於0°C,則多餘的水汽就凝化為小冰晶。在這些小水滴和小冰晶逐漸增多並達到人眼能辨認的程度時,就是雲了。

----------------------------------------------------------------------------------------------------------

雲氏系承縉雲 望出琅邪河南
有關雲姓的來源,跟人類所賴以結束野蠻生活的火,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

《路史》上面說:「顓頊後ㄆ 姓之分有雲氏。」

《姓氏考略》則記載說:「縉雲氏之後,望出琅邪,河南。」

顓頊是中華民族始福黃帝的孫子,曾經君臨天下78年之久,他的子孫繁衍甚廣,是中國民族最主要的組成份子,其中有一支他的子孫最初是以ㄆ為姓,而雲姓則是再從ㄆ姓所分出,可見得雲姓根本就是顓頊的後代。

雲姓既然出自顓頊之後的ㄆ姓,那麼又怎麼會跟「火」扯上關系的呢?這只要翻看《說文》上面有關ㄆ姓的姓源記載,就不難對這個問題的答案一目瞭然了。《說文》說:「ㄆ姓,祝融之後。」「祝融」,人人都知道就是「火」的代詞。

雲姓的姓源,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以前,又擁有這樣一位功在民族的傑出始祖「祝融」,豈不是姓雲的人所最足引以自豪自傲!

至於《姓氏考略》上所指的那位雲姓始祖縉雲氏,據考證則是比祝融更早的黃帝時之人,也是以官為氏。縉雲,是黃帝時的一種官名,黃帝以雲名官,分別管理一年四季之事,其中夏官的官名就叫做縉雲氏。當時掌管夏令事宜的縉雲氏,究竟是什麼人尚未知其詳,但是他的後代卻紛紛以縉雲兩個字為自己家族的姓氏,傳到後來,再省略為一個雲字,使得中國在5000年來,一直都有這個姓氏。

在歷史上,姓雲的人士雖然未曾扮演過引人注目的角色,但也出過好幾位後世知名的人物。譬如,隋代以善制器仗見稱,後來並累官至大將軍的雲定興;以及唐末在江西豫章講法,法度最盛的佛學大師雲表等,都是名列史籍的知名人物。宋代乾道年間的慈州知府雲景龍,更是一位聲譽卓著的良吏楷模。

雲景龍之為官,據傳政治清明,而且興學勸農,謹身節用,親小民如己子。更難能可貴的,是他一向不為權要所屈,所以民望攸歸,當他離任時,老百姓流淚夾道以送,可見他這個父母官做得有多成功。

『貳』 雲的形態分類有哪些

雲主要有三種形態:一大團的積雲、一大片的層雲和纖維狀的卷雲。
科學上,雲的分類最早是由法國博物學家讓·巴普蒂斯特·拉馬克於1801年提出的。1929年,國際氣象組織以英國科學家路克·何華特於1803年制訂的分類法為基礎,按雲的形狀、組成、形成原因等把雲分為十大雲屬。而這十大雲屬則可按其雲的高度把它們劃入三個雲族:高雲族、中雲族、低雲族。另一種分法則將積雨雲從低雲族中分出,稱為直展雲族。這里使用的雲的高度僅適用於中緯度地區。
高雲形成於6000米以上高空,對流層較冷的部分。分三大雲,都是卷雲類的。在這高度的水都會凝固結晶,所以這族的雲都是由冰晶體所組成的。高雲一般呈纖維狀,薄薄的,多數會透明。高雲族又分為卷雲、卷積雲、卷層雲三類。
卷雲,即具有絲縷狀結構,柔絲般光澤,分離散亂的雲。卷積雲,即似鱗片或球狀細小雲塊組成的雲片或雲層,常排列成行或成群,很像輕風吹過水面所引起的小波紋,白色無暗影,有柔絲般光澤。卷層雲,即為白色透明的雲幕,日、月透過雲幕時輪廓分明,地物有影,常有暈環。
中雲於2500米至6000米的高空形成。它們是由過渡冷凍的小水點組成。可分為高積雲、高層雲兩類。
高積雲,即雲塊較小,輪廓分明,常呈扁圓形、瓦塊狀、魚鱗片,或是水波狀的密集雲條。成群、成行、成波狀排列。薄的雲塊呈白色,厚的雲塊呈暗灰色。在薄的高積雲上,常有環繞日月的虹彩,或顏色為外紅內藍的華環。高積雲都可與高層雲、層積雲、卷積雲相互演變。
高層雲,即帶有條紋或纖縷結構的雲幕,有時較均勻,顏色灰白或灰色,有時微帶藍色。雲層較薄部分,可以看到昏暗不清的日月輪廓,看上去好像隔了一層毛玻璃。厚的高層雲,則底部比較陰暗,看不到日月。
由於雲層厚度不一,各部分明暗程度也就不同,但是雲底沒有顯著的起伏。高層雲可降連續或間歇性的雨、雪。若有少數雨下垂時,雲底的條紋結構仍可分辨。高層雲常由卷層雲變厚或雨層雲變薄而成。有時也可由蔽光高積雲演變而成。
低雲是在2500米以下的大氣中形成。當中包括濃密灰暗的層雲、層積雲和濃密灰暗兼帶雨的雨層雲。層雲接地就被稱為霧。低雲族可分為雨層雲、層積雲、層雲、積雲、積雨雲。
雨層雲是厚而均勻的降水雲層,完全遮蔽日月,呈暗灰色,布滿全天,常有連續性降水。雨層雲多數由高層雲變成,有時也可由蔽光高積雲、蔽光層積雲演變而成。
層積雲,即由團塊、薄片或條形雲組成的雲群或雲層,常成行、成群或波狀排列。雲塊個體都相當大,其視寬度角多數大於5攝氏度。雲層有時滿布全天,有時分布稀疏,常呈灰色、灰白色,常有若幹部分比較陰暗。層積雲有時可降雨、雪,通常量較小。層積雲除直接生成外,也可由高積雲、層雲、雨層雲演變而來,或由積雲、積雨雲擴展或平衍而成。
層雲,是低而均勻的雲層,像霧,但不接地,呈灰色或灰白色。層雲除直接生成外,也可由霧層緩慢抬升或由層積雲演變而來,可降毛毛雨或雪。
直展雲有非常強的上升氣流,所以它們可以一直從底部升到更高處。帶有大量降雨和雷暴。積雨雲就可以從接近地面的高度開始,然後一直發展至25000米的高空。在積雨雲的底部,當下降中較冷的空氣與上升中較暖的空氣相遇就會形成像一個個小袋的乳狀雲。薄薄的襆狀雲則會在積雨雲膨脹時於其頂部形成。直展雲族可分為積雲、積雨雲兩類。
積雲,即垂直向上發展的頂部呈圓弧形或圓拱形重疊凸起,而底部幾乎是水平的雲塊。雲體邊界分明,如果積雲和太陽處在相反的位置上,雲的中部比隆起的邊緣要明亮;反之,如果處在同一側,雲的中部顯得黝黑但邊緣帶著鮮明的金黃色;如果光從旁邊照映著積雲,雲體明暗就特別明顯。積雲是由氣塊上升水汽凝結而成。
積雨雲,即雲體濃厚龐大,垂直發展極盛,遠看很像聳立的高山。雲頂由冰晶組成,有白色毛絲般光澤的絲縷結構,常呈鐵砧狀或馬鬃狀。雲底陰暗混亂,起伏明顯,有時呈懸球狀結構。積雨雲常產生雷暴、陣雨。有時產生颮或降冰雹。雲底偶有龍卷產生。
此外,還有凝結尾跡、夜光雲等。凝結尾跡是指當噴氣飛機在高空劃過時所形成的細長而稀薄的雲。夜光雲則非常罕見,它形成於大氣層的中間層,只能在高緯度地區看到。
高雲族

『叄』 雲的分類可以概括為哪幾種

雲的特徵和分類

雲是大氣中水汽凝結成的水滴、過冷水滴、冰晶或它們混合組成的可見懸浮體。
雲的生成、外形特徵、量的多少、分布及其演變,不僅反映了當時大氣的運動、穩定程度和水汽狀況等,而且也是預示未來天氣變化的重要特徵之一。正確觀測分析雲的變化,是了解認識大氣物理狀況,掌握天氣變化規律的一個重要因素。
雲的生成和變化是十分復雜的,它和任何事物一樣都包含著本身特殊的矛盾,由此而形成了絢麗多彩的外貌和瞬息萬變的特點。掌握雲的這些特點才能正確識別雲,不斷提高雲的觀測水平。
雲的外形特徵千變萬化,形成原因各不相同,但是又有其共同的特點。通常根據其共同的特點,結合實際需要,按雲的底部高度把雲分為低、中、高三族,然後按照雲的外形特徵、結構、核成因劃分為十屬及若干類。

雲 族 雲 屬 雲 類
低雲
積雲 淡積雲
濃積雲
碎積雲
積雨雲 禿積雨雲
鬃積雨雲
層積雲 透光層積雲
蔽光層積雲
積雲性層積雲
堡狀層積雲
莢狀層積雲
層雲 層雲
碎層雲
雨層雲 雨層雲
碎雨層
中雲
高層雲 透光高層雲
蔽光高層雲
高積雲 絮狀高積雲
積雲性高積雲
堡狀高積雲
莢狀高積雲
蔽光高積雲
透光高積雲
高雲
卷雲 毛卷雲
密卷雲
偽卷雲
鉤卷雲
卷層雲 毛卷層雲
薄幕卷層雲
卷積雲 卷積雲

低 雲

低雲多由水滴組成,厚的或垂直發展旺盛的低雲則是由水滴、過冷水滴、冰晶混合組成。雲底高度一般在2500米以下,但又隨季節、天氣條件及不同的地理緯度而有變化。大部分低雲都可能產生降水,雨層雲常有連續性降水,積雨雲多有陣性降水,有時降水量很大。

積雲

積雲個體明顯,底部較平,頂部凸起,雲塊之間多不相連;由空氣對流、水汽凝結而成的雲。

積雨雲

雲濃而厚,雲體龐大,很像聳立的高山,頂部已開始凍結,呈白色,輪廓模糊,有的有纖維般的結構。底部十分陰暗,常有雨幡下垂或伴有碎雨雲。
積雨雲多由水滴、過冷卻水滴、冰晶、雪花組成,有時還包含有散粒、雹。在雲內有強烈的上升、下沉氣流區,可觀測到速度為幾十米/秒的上升、下沉氣流,並經常出現起伏不平的雲底。
積雨雲是對流發展的極盛階段。發展成熟的積雨雲常產生較強的陣性降水,可伴有大風、雷電等現象,有時還會降冰雹,偶爾有龍卷風產生。

層積雲

雲塊一般較大,在厚薄、形狀上有很大差異,有的成條,有的成片,有的成團。常呈灰白色或灰色,結構比較鬆散,薄的雲塊可辨太陽的位置,厚的雲塊比較陰暗。雲塊常呈行或呈波狀排列。
層積雲厚度一般從幾百米到二千米。多由直徑為5-40微米的水滴組成。在冬季出現的積雨雲也可能由冰晶或雪花組成。
層積雲在多數情況下,是由於空氣的波狀運動和亂流混合作用使水汽凝結而成。有時是強烈的輻射冷卻而形成的。一般表示天氣比較穩定,不過層積雲逐漸加厚,甚至融合成層則表示天氣將有變化。低而厚的層積雲往往產生降水。

層雲

雲體均勻成層,呈灰色很像霧,雲底很低但不接觸地面。
層雲一般由直徑5-30微米的水滴或過冷卻水滴組成。厚度一般為400-500米。
層雲是在氣層穩定的情況下,由於夜間強烈的輻射冷卻或亂流混合作用使水汽凝結或霧抬升而成。層雲經常在日出後因氣溫上升,穩定層遭到破壞而隨之消散。有時層雲也會下毛毛雨或米雪。

雨層雲

雨層雲低而漫無定形,雲體均勻成層,能完全遮蔽日月,呈暗灰色或灰白色,雲底常伴有碎雨雲。雲層水平分布范圍很廣,常布滿全天。雲層厚度達4000-5000米。
雨層雲的下部一般由水滴或過冷卻水滴組成。北方出現的雨層雲中,上部常由冰晶或雪晶組成。
雨層雲多出現在暖鋒雲系中,(有時出現在其他天氣系統中),由整層潮濕空氣系統滑升,絕熱冷卻而形成。它往往會造成較長時間的連續性降水,農諺「天上灰布懸,雨絲定連綿」即指雨層雲的降水狀況。

中 雲

中雲多由水滴、過冷水滴、冰晶或它們混合組成,有的高積雲也可由單一的水滴組成。雲底高度通常在2500-5000米之間。高層雲常產生降水,薄的高積雲一般無降水產生。

高層雲

雲體成均勻分布,灰白色或灰色,雲底常有條文結構,多出現在鋒面雲系中,常布滿全天。高層雲一般由直徑5-20微米的水滴、過冷水滴和冰晶、雪晶混合組成。

高積雲

雲塊較小,輪廓分明,在厚薄、層次上有很大差異,薄的雲塊成白色,能見日月輪廓,厚的雲塊成暗灰色,日月輪廓分辨不清。常成扁圓型、瓦塊狀魚鱗片或水波狀的密集雲條。
高積雲由水滴或水滴冰晶混合組成。日月光透過薄的高積雲常由於衍射而形成內蘭外紅的光環或華。
高積雲的成因與層積雲類似。薄的高積雲穩定少變,一般預示晴天,民間有「瓦塊雲,曬煞人」「天上鯉魚斑,曬谷不用翻」的說法。厚的高積雲如繼續增厚,融合成層,則說明天氣將有變化,甚至會產生降水。

高 雲

高雲全部由細小的冰晶組成。雲底高度通常在5000米以上。高雲一般不產生降水,冬季北方的卷層雲、密卷雲偶爾也會降雪,有時可以見到雪幡。

卷雲

雲體具有纖維狀結構,常成白色,無暗影,有毛絲般的光澤,多成絲條狀、片狀、羽毛狀、鉤狀、團狀等。卷雲由冰晶組成。

卷層雲

雲體均勻成層,透明或成乳白色,透過雲層日月輪廓清晰,地物有影,常有暈的現象。卷層雲加厚降低,系統發展,多預示有天氣系統影響測站,故民間有「日暈三更雨,月暈午時風」等說法。但是如果無明顯發展,甚至雲量減小,未來天氣也不會有明顯變化。

『肆』 北極和南極雲的差別(高度,類型)

親,吳老師的《自然地理學》作業還是自己做吧!

『伍』 雲的分類

從形態上來分,雲主要有三種,即積雲、層雲以及卷雲。
從所處高度來分,雲又被劃分為三個雲族,即高雲族、中雲族和低雲族。
還有一種特殊的分法,便是將積雨雲從低雲族中劃分出來,被稱為直展雲族。

『陸』 雲可以分為多少種類

最早將雲分類的是英國何華特爵士(Duke Howard)在1803年所創議,後來又經過法國雷諾(Renou)和瑞典海特勃蘭遜(Hidebrandsson)修訂。

目前國際間將雲的種類區分為四族十屬:

雲族 雲屬 備注
低雲族 層雲
層積雲
雨層雲 雖然一部份在低層,但大部分位於中層。
大致都成層狀
中雲族 高積雲
高層雲
大致都成層狀
高雲族 卷雲
卷積雲
卷層雲
大致都成層狀
直展雲族 積雲
積雨雲
穿透各水平雲層,在垂直方向伸展很高。
一般都在中層,卻能伸展至更高。

雲的識別對未來天氣徵兆很有用處,下面對這十屬雲做一簡單說明:

(一) 卷雲
細致而分散,具有纖維組織,像羽毛、頭發亂絲或馬尾,孤懸高空而無雲影,日出日落時顯現橘紅色或紅色。
卷雲是一種最高的雲,清晨太陽還沒到地平線就已經出現了。
(二) 卷層雲
是最高最白的一種雲幕,當太陽或月亮被遮住時,仍能看到它的輪廓,周圍常出現一種暈。凡天空有暈就一定有卷積雲,但厚的卷積雲則像幕一樣拉到天邊。
(三) 卷積雲
這種雲很少出現,偶而會布滿全天的時候,漁夫們稱之為鯖魚天,因為天空好像布滿了魚鱗,個體很小,呈白色而無雲影,有時呈波浪狀。卷積雲大都和卷雲或卷層雲同時出現。
(四) 高層雲
高層雲大都掩蔽全天,逐漸便厚便低時,使人有陰沈之感。當它轉變成雨積雲之前,常有疏落的雨低降下。
相反來說高積雲也是由雨層雲升高而成。
(五) 高積雲
高積雲的個體比卷積雲大,中央有雲彩,常連成一片,底部成波浪狀,或排成一長列,或交織成棋盤狀,其式樣很多。
(六) 層積雲
個體比高積雲更大,外型較柔和,結構不太明顯。如果連成一片,則底部具有波浪型態和明暗相間的灰色陰影。
層積雲大都像巨大的滾軸,雲底以下代表窩流層。高山常見的雲海大都為層積雲。
(七) 層雲
層雲是一種均勻一致的灰白色低雲,似霧,但不與地面相接。當它籠罩在半山腰時,邊緣有下瀉的姿態,到了那裡就是濃霧。
(八) 雨層雲
是典型的壞天氣雲,黯黑而無定型,很像破不,使天空因而陰暗,凡屬於持久性與,一定是雨層雲中降落。
(九) 積雲
彷佛是棉花堆,頂不平坦,頂部隆起像土丘、花椰菜或塔狀。陽光斜射時,積雲的明暗面很明顯,如果
和陽光在同一方向,中央陰暗,邊緣特別明亮。
(十) 積雨雲
是一種最濃厚而龐大的雲,垂直伸展極高,底部黯黑,難以分辨,頂部聳起如山嶽或高塔,而且常常有鐵砧狀的偽卷雲,做巨大的羽扇狀伸出,積雨雲已臨天頂時,即將有大雷雨。

『柒』 雲的種類及其分類標准

火燒雲這是我最喜歡的雲了

求分

『捌』 雲分為哪幾種類型

天空中的雲彩絢麗多姿,千變萬化。
地面上的積水慢慢不見了;晾著的濕衣服不久幹了,水到哪裡去了?原來,它們受太陽輻射後變成水氣蒸發到空氣中去了。到了高空,遇到冷空氣便凝聚成了小水滴,然後又與大氣中的塵埃、鹽粒等聚集在一起,便形成了千姿百態的雲。據估計,每年從海洋、陸地上蒸發到大氣中去的水氣,約有4.5萬億噸之多。
組成雲的小水滴很小,一般直徑只有0.01~0.02毫米。由於它們又小又輕,下降的速度很慢。在降落過程中,隨時又會被上升氣流抬起,或者在未降到地面前就被蒸發掉了,所以,它們便成片地飄浮在空中。
我們平時看到的雲有各種色彩,有的潔白,有的透明,有的烏黑,有的呈鉛灰,還有的呈紅色和黃色。其實,天上的雲本來都是白色的,只是因為雲層的厚度不同,以及雲層受陽光的照射而顯出不同的顏色。
雲的姿態各異,成因也不相同。一般可將它們分為積狀雲、層狀雲、波狀雲三大類。
積狀雲又叫對流雲,包括淡積雲、碎積雲、濃積雲和積雨雲。它們的外形很像棉花團和高聳的山峰,是由大氣對流運動形成的。淡積雲、碎積雲和濃積雲的個體孤立分散,一般不會下雨。如果空氣對流旺盛,它們便有可能進一步發展,成為成片成團的積雨雲,最後產生降雨。
層狀雲包括卷層雲、高層雲和雨層雲。它們像幕布一樣布滿天空,覆蓋著幾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的地區。這類雲最常見於暖濕氣團沿冷氣團上部爬升的交界面上。當暖濕空氣沿山坡爬行時,也容易生成層狀雲。卷層雲是一種乳白色雲幕,高度一般都在五六千米以上,由微小的冰晶組成。高層雲為淺灰色雲幕,通常高度為2000~6000米,由水滴和冰晶組成。雨層雲是低而均勻的雲幕,水平伸展范圍很廣,幾乎總是遮蔽整個天空。雨層雲內貯藏著大量水滴,降水時常常是連續性的。
波狀雲包括卷積雲、高積雲、層和雲和層雲。它們的形狀很像一片片魚鱗和屋頂的瓦片,是由大氣的波動運動形成的。
如按雲的高度來分,又可分為四大雲族,即低雲、中雲、高雲和直展雲。低雲多由水滴組成,雲底高度一般在2500米以下;中雲也多由水滴組成,雲底高度一般在2500~6000米;高雲多由小冰晶組成,雲底高度一般在6000米以上;直展雲則由水滴、過冷卻水滴、冰晶混合而成,雲底高度通常在2500米以下。有些直展雲會產生雷陣雨,有時伴有狂風或冰雹。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