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試卷 » 自然地理教學重點

自然地理教學重點

發布時間: 2021-02-13 19:29:22

『壹』 如何把握地理復習課教學重點

一、統攬全局、突起重點 地理科的考試以高中地理必修教材的內容為主,高中地理知識的核心 應圍繞「人地關系」這一主線。譬如高中地理第一單元「宇宙環境」 的核心是人類生活的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地球的形狀、質量、 自轉與公轉運動所帶來的晝夜更替、地方時差、晝夜長短的變化、正 午太陽高度的變化、四季的更替和五帶的劃分。尤其是地球運動帶來 的自然現象更是與人類的生活、生產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至於諸如 恆星與星雲、彗星、流星等恐難進入核心之列。從近年「文科綜合能 力測試」的試卷中可以看出,第一單元中的日照圖判斷,晝夜長短的 判別,正午太陽高度、地方時、區時與日期的計算等一些與人類生活、生產有關的問題一直是高考命題專家們眷戀的情結。初中地理知識的 核心應以「常識性」為標准來衡量。譬如中國地理中,基本的國情與 區域差異,尤其是秦嶺——淮河一線南北的地理區域差異、東部沿海 地區與西部內陸地區的地理環境與社會經濟發展上的宏觀差異應屬於 「常識性」知識,這里也應包括具有「全國意義」的大地形區(如主 要山脈、四大高原、三大平原、四大盆地、主要丘陵)、大江大河(長 江、黃河、珠江、海河、松花江、淮河、塔里木河、京杭大運河等)、 大城市(我國首都、我國最大城市、東部沿海開放港口城市、長江沿 岸主要城市、隴海——蘭新沿線的主要城市等)等的空間位置及主要 特徵,而小范圍的省區內的地理環境特徵差異,似不宜列為核心。在 世界地理中,應該主要掌握有「世界意義」的常識性知識,如世界氣 候類型的復雜多樣,但由於溫帶的大陸東西兩岸為人類分布的密集地, 因而大陸西岸的溫帶海洋性氣候與地中海氣候、大陸東岸的溫帶季風 氣候與亞熱帶季風氣候無疑應當重點掌握。 二、緊扣圖表,注重分析應用能力的培養 圖表是地理學的第二語言,其突出特點是將「空間概念」或「可量化」 的地理事物用直觀形象的形式表現出來。地理學科與其他學科相比, 最突出的特徵是大量運用多種地圖、圖表、照片、圖片來表達空間的 概念和地理事物的空間結構聯系及其發展變化的過程。三年的高考文 科綜合測試中運用了大量的地圖和圖表,其中有地理學科的綜合用圖, 也有政治、歷史、地理學科交叉綜合題用圖。試題把地圖和圖表作為 表達和聯系三科知識的信息載體,所以地圖和圖表往往是學科內或者跨學科間綜合題的切入口。 在地理應考中特別強調熟練解讀各種比例 尺的地圖及地形剖面圖,並能在圖上填繪主要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分布 區;熟練使用和說明各種等值線圖、示意圖、景觀圖像、各種自然要 素和社會經濟的統計資料和圖表等,並能根據要求繪制簡單的地理圖 表。在復習時應注意運用圖導法建立各章節之間的知識結構,運用圖 解法將提供新材料、新情境的文字式選擇題進行遷移突破,化難為易; 運用圖圖互變、文圖互變、圖表互變轉換思維角度,推導地理規律和 原理。平時復習中,首先要認真地讀好書及配套圖冊中的每幅圖表, 弄清圖表的基本構成要素及繪制方法、圖表所要表現的地理事物特徵 是什麼、此類圖表還可以表現哪些其他的地理要素以及此類圖表的一 三、關注熱點,拓寬視野「社會焦點與熱點問題永遠是地理高考試題的主旋律」。「文科綜合能 力測試」的特徵之一就是題目與現實生活的緊密結合,很多題目是以 熱點、焦點問題作為命題的背景材料或切入點來創設問題情境的。所 謂熱點問題,即重大的政治、經濟、社會、科技、自然、環保等問題。 我們要把握熱點就要增加閱讀量,平時注意閱讀如《半月談內部版》、 《人民日報》等報刊,同時隨時查閱地圖,搞清事件發生的地點,在 讀、聽、看中思考,在思考中讀、聽、看,所謂「處處留心皆學問」。 四、強化訓練,模似實戰 練習的類型可以是單元練習,也可以是階段練習,當然也可以是綜合 練習。練習內容應該具有鮮明的選擇性,應根據不同時期的學習內容選擇那些重要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及其綜合能力方面的內容,選擇 那些易錯而又確屬重點的知識考點、學科交叉點和滲透點。地理學科 的訓練尤其強調地理圖形讀、填、繪、記,要學會把地理科學的基本 現象、規律、原理落實到圖形上,通過經常的圖形復習,達到地理知 識的鞏固積累,完成知識的「積少成多,厚積薄發」。要注重平時的單 元與階段性測試,地理學科的練習量遠沒有其他的數、理、化、外等 學科大,也沒有必要進行所謂的大運動量、高難度的訓練,故平時練 習應慎重選擇。但在練習了一定的習題量後,要對過去的錯題進行過 關,做到步步為營、穩扎穩打。在做練習時切忌僅僅滿足於知識答案, 更重要的是掌握方法,融匯貫通。考生在頭腦中積累了一定量的素材 後,才能對問題分析得深入透徹,做得准確。

『貳』 高中地理教學目標內容

高中地理教學目標

惠來一中地理科組

一、學生基本情況

今年我校高一級有22個班級,高二有7個文科班11個理科班,高三有9個文科班。學生人數較多,但是學生的基礎較差,不同年級存在不同的學習問題。特別是區域地理方面,很多學生對於各大洲的輪廓和我國的行政區劃都不了解。高三學生對備考的理念和要求也較低。

二、教學思路

認真貫徹落實學校「創新機制、深化改革、打造特色、提高質量」的工作思路,以「學習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為宗旨,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濃厚的學習興趣為重點,深入了解學生情況,著手教學模式的探討,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三、教學目標計劃

根據本校學生實際情況和高考要求,以讓學生獲得比較完備的地理基礎知識,學習對學生終生發展有益的地理;以倡導學生主動參加參與,樂於探究,勤勞動手,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為目標。

1、 學生能主動學習地理,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養成學習地理的習慣

2、 學生能對各地理區域有比較全面的認識。能詳細認識重點區域的地理條件,能對世界個區域有比較清晰的認識

3、 學會通過所學原理分析地理現象,具備分析區域條件、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 培養學生動手能力,樂於探究培養學生自製設備驗證地理原理的能力

5、 培養學生對地理終身學習的興趣,把所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從生活中感受地理知識

四、教學目標實施

地理學科與其他學科不同,在教學中,第一,應充分培養地圖的觀點,包括看圖能力、記圖能力和再認再現能力的培養。牢固樹立地圖是地理學科第二語言的思想。第二,根據教材特點選用 一些帶有鄉土性質的案例,做好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盡可能在課堂上實現。

高一地理教學要以人類與環境的關系為主線,以可持續發展理論為指導思想。高一地理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從人類和地理環境的關系著眼,通過教學使學生獲得對終身發展有用的自然地理和相關的人文地理基礎知識,培養學生初步的地理技能、地理思維能力和地理探究能力;能夠與人合作,運用地理科學觀念、知識和技能對人類與環境之間的問題作出獨立的判斷和適當的評價。學習高中地理課程有助於學生觀察和理解與人類發展有關的地理環境變化,為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為適應未來的生存和發展打下必要的基礎。

學生在經過高一的地理學習,基本掌握了高中地理必修一和必修二的基本內容,對高中地理知識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掌握了高中地理的基礎知識,初步掌握了一些學習地理的基本方法,具備了一定的識圖、讀圖能力和分析地理現象、地理事物的能力,具有簡單的地理思維能力這為現階段的地理學習與復習打下了一定的基礎。由於高考改革特殊性,高二地理的學習主要由於高考的改革和高中地理學習與復習的自身特殊性,學生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包括初中區域地理知識在內的高中地理必修三和選修六的學習與復習,學習任務重。

高三地理教學內容應以系統性的知識為基礎,著重於知識結構及聯系的理解和掌握,讀圖解圖能力的提升,聯系生活生產實際等相關問題的分析和解答,同時掌握好審題答題的技巧與方法,形成良好的地理學習理念。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要加強個別指導,使學生整體得到成長。

總之,我們要努力創設適於學生的學習情境,設計合理的教學活動,圍繞地理教學三個領域的目標,使每一個學生在每一個學習時段內,在心理、行為等方面的地理素養都有所發展。

『叄』 《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性》教學設計

中國教師行動網(http://www.eact.com.cn)中的動感課堂欄目,有許多相關的教學資源!
http://classroom.eact.com.cn/mb_content_list_.htm
祝您回生活愉愉、工作答順利!

『肆』 如何在地理教學中突破難點

高中地理教學中如何巧妙地突破難點
地理教學中,難點的突破是備課及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之一。有些教學難點抽象復雜,就算老師講得滔滔不絕,學生有時仍一臉茫然。在地理教學中,經過實踐、思考,還有與同行進行交流,總結出一些破解難點的方法。 1.用好課件和教具,將難點生動化
現在的地理教科書圖文並茂,色彩斑斕,但這些圖都是靜止不動的「死」圖,讓學生通過這些圖去理解一些原本是動態的地理現象很困難。在教學中嘗試運用課件的方式,力求突破這些難點,課件的展示形象直觀,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例如《高中地理(必修)上冊》第一單元《宇宙中的地球》1.4、1.5、1.6這三節的內容,主要涉及地球的運動及其產生的意義。這部分內容是教材的重要內容,難點很多。如果只是通過課本圖示和語言的描述來講解,學生很難想像黃赤交角的產生、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晝夜長短的變化情況。所以在課前,我會精心製作一些動畫課件,在課堂上配合教具演示給學生看,讓學生仔細觀察,引導學生自己總結出規律。整個過程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不僅將難點輕松突破,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提取信息的能力和表達能力。 2.從生活實際著手,將難點生活化
在地理教學中,要充分體現新課程的指導思想。所以,教師要重視理論聯系實際,將存在於學生生活中、與學生緊密聯系的地理只是挖掘出來,並加以運用,會使學生自然地將新知識中的難點分解成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更深入地理解。例如在講解「氣候資源與建築」這部分內容時,課本文字講得非常簡單,並且缺少直觀的圖示,學生很難理解,更談不上「學以致用」。為此,教學時我從學生感興趣的生活細節入手,選擇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生活知識——房屋的採光與通風效果。並手繪示意圖,慢慢的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為學生搭建一個自主獲取信息、應用信息的平台,並從中體現出學以致用的樂趣。 3.巧畫圖,將難點圖示化
人對圖的記憶效果遠遠高於對文字的記憶效果,利用比原理,在教學中,可以改變課本知識的呈現方式,將課本中的語言文字轉變成直觀簡潔的概念圖,有利於學生對相關內容的系統理解和掌握。在講解「大氣的溫室效應」這部分內容是,先對知識進行復習,然後引導學生,師生共同繪圖,並總結出溫室效應的三
個物理過程。讓學生在畫圖中掌握知識,實現對知識的深刻理解和內化。 4.;運用集體智慧,將難點簡單化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在討論中,每個學生都可以各抒己見,贊同、批判、辯護之聲此起彼伏,各種不同的觀點和思維方式進行著激烈的碰撞,在這種活躍的生生、師生互動中,培養了學生的合作與交流的能力及自主建構知識的能力,拓寬了學生思維的角度和視野。正如蕭伯納所說:「如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交換之後,我們將擁有兩種思想„„」因此課堂討論是運用新理念突出重點的重要教學方式。
例如在講解「地質構造規律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讓學生討論隧道的修建應從背斜處、還是向斜處穿過?,讓學生相互討論,並且對比這兩個地方地質穩定性及地下水運動情況,最後得出結論隧道應從背斜處穿過。又如在進行「公路選線」方案教學是,讓學生結合課後活動題給出的三種選線方案進行討論,,尋找最合適的方案。在教學中設計討論,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鍛煉學生歸納總結、學會傾聽、表達交流等多方面的能力,也給學生較強的成就感,效果較好。在教學過程中,只要勤於思考,不斷變換思維方式都能想出好辦法,突破教學中的難點。

『伍』 如何突破自然地理中的教學難點

高中地理教學中如何巧妙地突破難點
地理教學中,難點的突破是備課及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之一。有些教學難點抽象復雜,就算老師講得滔滔不絕,學生有時仍一臉茫然。在地理教學中,經過實踐、思考,還有與同行進行交流,總結出一些破解難點的方法。 1.用好課件和教具,將難點生動化
現在的地理教科書圖文並茂,色彩斑斕,但這些圖都是靜止不動的「死」圖,讓學生通過這些圖去理解一些原本是動態的地理現象很困難。在教學中嘗試運用課件的方式,力求突破這些難點,課件的展示形象直觀,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例如《高中地理(必修)上冊》第一單元《宇宙中的地球》1.4、1.5、1.6這三節的內容,主要涉及地球的運動及其產生的意義。這部分內容是教材的重要內容,難點很多。如果只是通過課本圖示和語言的描述來講解,學生很難想像黃赤交角的產生、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晝夜長短的變化情況。所以在課前,我會精心製作一些動畫課件,在課堂上配合教具演示給學生看,讓學生仔細觀察,引導學生自己總結出規律。整個過程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不僅將難點輕松突破,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提取信息的能力和表達能力。 2.從生活實際著手,將難點生活化
在地理教學中,要充分體現新課程的指導思想。所以,教師要重視理論聯系實際,將存在於學生生活中、與學生緊密聯系的地理只是挖掘出來,並加以運用,會使學生自然地將新知識中的難點分解成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更深入地理解。例如在講解「氣候資源與建築」這部分內容時,課本文字講得非常簡單,並且缺少直觀的圖示,學生很難理解,更談不上「學以致用」。為此,教學時我從學生感興趣的生活細節入手,選擇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生活知識——房屋的採光與通風效果。並手繪示意圖,慢慢的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為學生搭建一個自主獲取信息、應用信息的平台,並從中體現出學以致用的樂趣。 3.巧畫圖,將難點圖示化
人對圖的記憶效果遠遠高於對文字的記憶效果,利用比原理,在教學中,可以改變課本知識的呈現方式,將課本中的語言文字轉變成直觀簡潔的概念圖,有利於學生對相關內容的系統理解和掌握。在講解「大氣的溫室效應」這部分內容是,先對知識進行復習,然後引導學生,師生共同繪圖,並總結出溫室效應的三
個物理過程。讓學生在畫圖中掌握知識,實現對知識的深刻理解和內化。 4.;運用集體智慧,將難點簡單化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在討論中,每個學生都可以各抒己見,贊同、批判、辯護之聲此起彼伏,各種不同的觀點和思維方式進行著激烈的碰撞,在這種活躍的生生、師生互動中,培養了學生的合作與交流的能力及自主建構知識的能力,拓寬了學生思維的角度和視野。正如蕭伯納所說:「如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交換之後,我們將擁有兩種思想„„」因此課堂討論是運用新理念突出重點的重要教學方式。
例如在講解「地質構造規律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讓學生討論隧道的修建應從背斜處、還是向斜處穿過?,讓學生相互討論,並且對比這兩個地方地質穩定性及地下水運動情況,最後得出結論隧道應從背斜處穿過。又如在進行「公路選線」方案教學是,讓學生結合課後活動題給出的三種選線方案進行討論,,尋找最合適的方案。在教學中設計討論,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鍛煉學生歸納總結、學會傾聽、表達交流等多方面的能力,也給學生較強的成就感,效果較好。在教學過程中,只要勤於思考,不斷變換思維方式都能想出好辦法,突破教學中的難點。

『陸』 地理教學中如何確定重難點

重點是抓基礎,讓學生掌握好基礎成績自然好;難點則是那些非學生自己可以解答的問題,多數人向老師請教的問題。

『柒』 地球的形狀和大小教學重點是什麼為什麼

【教材分析】
本節是學習地理知識的第一節課,對學生形成學習地理的方法和了解地理課學習的地理內容有很大作用。通過序言部分的討論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在後續具體知識的學習中,也要沿襲這一目標,將地理知識化難為易,輕松有趣地轉化為學生感興趣並易於接受的東西。
【教學目標】
1.通過了解人類對地球的認識過程,感受前人勇於探索的精神,明確人類對自然界的認識也有一個過程,每個人都肩負著繼續探索的重任。
2.從數學的角度,學會用相關數據說明地球的大小。
【能力目標】
通過圖片和錄像了解人類認識地球形狀的過程,並學會聯系實際感受地球的形狀,尋找生活中不易被人發現的證明地球真正形狀的蛛絲馬跡。
【課程標准要求】
●提出證據說明地球是一個球體。
●用平均半徑、赤道周長和表面積描述地球的大小。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地球的大小
難點:地球形狀的認識
【教學方法】
用事實引導學生從生活出發去觀察地理現象,了解和探索地理事物存在和發展的規律。
【教學用具】
多媒體輔助課件
【教學過程】
課前:[歡迎畫面]自製歡迎畫面:世界地圖和一個小姑娘探究頭像及歡迎詞:歡迎你進入地理知識殿堂!(製造一個研究地理學科的學術氛圍,利用文字和女孩頭像使氣氛嚴肅而不失親切,這對剛剛進入地理學習的學生來說很重要,他們有了被尊重的感覺,也激發了他們熱愛地理科學,願意學習地理學科的願望)
上課:歡迎大家進入我們的地理知識殿堂!作為一個地球人,你合格嗎?(老師親切地說,配合屏幕文字動畫進行)
[合格地球人的考察]:(根據課堂內容,聯系生活實際,設計1~5個有關問題,在考察學生的同時引入教學,下劃線處是連接內容)
1.你觀察到的太陽、月亮、星星是什麼形狀的?
2.小時侯你是否想過「地球是什麼形狀」的問題?
3.現在你認為地球是什麼形狀的?你能舉出相關事實進行說明嗎?
4.你怎樣用數據描述籃球的大小?地球的大小呢?
這些問題可以指定學生回答,也可以大家討論回答,回答的過程就是談話過程,是師生交流過程,學生討論過程,也是從生活升華到科學的過程。讓學生體會到地理知識來源於生活,地理學科研究的是生活中的地理。
問題1:太陽是圓的,稍加引申,可以得出太陽是球形的的結論;月亮看起來不同時間形狀不一樣,實際上也是球體,至於為什麼不一樣,有的學生也許能夠說出來,說不出來也不要緊,告訴學生以後我們會研究;星星是點狀的,其實也是球形的,只是因為離我們太遠,就縮小成點了……
問題2:實話實說,鼓勵學生多觀察,多思考。
問題3:球體,這點學生已經知道,為什麼呢?不同學生獲取這一概念的來源不同,可以任由他們敘說,重在激發興趣,提高學生參與意識。
追問:如果只是根據你觀察的現象,你認為地球是什麼樣的?平的……古人也和你們有同樣的想法,圍繞地球的形狀問題,不同地區、不同階段的學者曾經提出過不同的主張,下面我們通過一個短片去了解一下人們對地球形狀的探索過程。
[視頻短片]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沒有視頻也可以參考課本《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圖)
引申總結:哪些證據可以說明地球是一個球體?課本P3-4兩個例證能證明地球是球體嗎?
1.海上帆船──大地不是平的,登高望遠──大地不是平的
2.月食──地球也是圓的
3.麥哲倫環球航行──證實地球是個球體
4.地球衛星照片──確證地球是個球體
學生朗讀《麥哲倫船隊的環球航行》,根據人們對地球形狀的探索過程請同學們談感想:各抒己見,引導學生明白下列道理
●科學是經過人們的不斷探索,不斷積累而來的,今天認為正確的真理,明天也許就會被推翻,所以我們要相信科學但不能迷信書本,要敢於質疑並勇於證實之
●科學技術的發展,為我們提供了進一步接近自然的工具,使我們對地球的認識更深更正確
●追求真理很多時候要以付出生命為代價,讓我們向為真理獻身的勇士們致敬!…………

『捌』 地理課堂教學的主要環節

教學目標,新課導入,新課講授,設計意圖,小結與作業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