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地理學家朱熹的讀書三到是什麼
『壹』 朱熹倡導讀書要做到三到,哪三到
讀書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思在書本上,眼睛仔細看,讀得字字響亮。
宋代:朱熹
原文:
凡讀書......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是要多誦數遍,自然上口,久遠不忘。
古人雲,「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謂讀得熟,則不待解說,自曉其義也。余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
釋義:
誤:錯。
倒:顛倒。
牽強暗記:勉強默背大意。
見:同「現」,表露出來。
曉:知道。
漫浪:隨隨便便,漫不經心。
急:重要,要緊。
矣:相當於''了"。
豈:時常,習。
乎:嗎,語氣詞。
余嘗謂:我曾經說過。謂,說。
譯文:
只要是讀書,就要每個字都讀得很大聲,不可以讀錯一個字,不可以少讀一個字,不可以多讀一個字,不可以讀顛倒一個字,不可以勉強硬記,只要多讀幾遍,自然而然就順口而出,即使時間久了也不會忘記。
古人說過:「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就是說書讀得熟了,那麼不依靠別人解釋說明,自然就會明白它的道理了。
我曾經說過: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書本上,那麼眼睛就不會仔細看,心和眼既然不專心致志,卻只是隨隨便便地讀,就一定不能記住,即使記住了也不能長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 。心既然已經到了,眼和口難道會不到嗎?
作者簡介: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又稱紫陽先生、考亭先生、滄州病叟、雲谷老人、滄洲病叟、逆翁。
謚文,又稱朱文公。漢族,祖籍南宋江南東路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出生於南劍州尤溪(今屬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世稱朱子,是孔子、孟子以來最傑出的弘揚儒學的大師。
(1)宋代地理學家朱熹的讀書三到是什麼擴展閱讀:
朱熹是南宋時期理學大家,又是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在讀書和教書,提出過許多精闢的見解。他死後不久,弟子們將他的讀書經驗歸納為六條,稱為"朱子讀書法",對於今人,仍有啟示和借鑒的作用。
循序漸進。就是說,讀書要有個先後順序,讀通一書,再讀一書。就讀一書而言,則要逐字逐句逐段按順序讀,先讀的未弄通,就不能讀後面的。這樣才不會生吞活剝或雜亂無章。
熟讀精思。他認為有些人讀書收效不大,是由於在"熟"和"精"二字上下功夫不夠。他還批評那種讀書貪多的傾向,一再講"讀書不可貪多,且要精熟。如今日看得一板,且看半板,將那精力來更看前半板"。
虛心涵泳。朱熹主張讀書必須虛懷若谷,靜心思慮,悉心體會作者本意。朱熹強調讀書要耐心"涵泳",就是要反復咀嚼,深刻體會行中的旨趣。
切已體察。朱熹主張"讀書窮理,當體之於身。"什麼叫"體之於身"?就是要心領神會,身體力行。從讀書法的角度來看,朱熹強調讀書必須聯系自己,聯系實際,將學到的理論轉化為行動,這個觀點是可取的。
著緊用力。"著緊用力".包含有兩個意思:一是指時間上要抓緊,要"飢忘食,渴忘飲,始得。"二是指精神上要振作.要有剛毅果決,奮發勇猛的精神。"如撐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緩。"
居敬持志。所謂居敬持志,就是讀書必須精神專一,全神貫注,還要有遠大的志向,頑強的毅力。這也是朱熹讀書之法的最基本精神。
『貳』 朱熹有讀書三法讀書要什麼到什麼到什麼到
朱熹有讀書三法讀書要心到、眼到、口到。
南宋·朱熹《訓學齋規》「余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專心到屬、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
譯文:我曾經說過:讀書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書本上,那麼眼睛就不會看仔細,思想不集中,只能隨隨便便地誦讀,那一定不能記住,即使記住了也不能長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思想集中了,眼會看不仔細,嘴會讀不正確嗎?
(2)宋代地理學家朱熹的讀書三到是什麼擴展閱讀:
關於讀書的名言:
1、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 朱熹
2、讀書使人充實,討論使人機智,筆記使人准確,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培根
3、讀書時要深思多問。只讀而不想,就可能人雲亦雲,淪為書本的奴隸;或者走馬看花,所獲甚微。—— 王梓坤
4、文人作文,農人掘鋤,本是平平常常的,若照相之際,文人偏要裝做粗人,玩什麼「荷鋤帶笠圖」;農夫則在柳下捧一本書,裝作「深柳讀書圖」之類,就要令人肉麻。—— 魯迅
『叄』 古人談讀書中朱熹說的讀書有三到謂什麼到什麼到什麼到強調了什麼的重要性這是
古人抄談讀書中,朱熹說的讀書有襲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強調了讀書要讀到弄懂其真正含義為止的重要性。
「朱子讀書法」六條,即循序漸進、熟讀精思、虛心涵泳、切己體察、著緊用力、居敬持志。這是由朱熹的弟子對朱熹讀書法所作的集中概括。
其中循序漸進,包括三層意思:一是讀書應該按照一定次序,前後不要顛倒;二是「量力所至而謹守之」;三是不可囫圇吞棗,急於求成。熟讀精思即是讀書既要熟讀成誦,又要精於思考。虛心涵泳中的「虛心」,是指讀書時要反復咀嚼,細心玩味。
(3)宋代地理學家朱熹的讀書三到是什麼擴展閱讀:
朱熹的科學思想
朱熹闡述「格物致知」時說:「上而無極、太極,下而至於一草一木一昆蟲之微,亦各有理。一書不讀,則闕了一書道理;一事不窮,則闕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則闕了一物道理。須著逐一件與他理會過。」
「天地中間,上是天,下是地,中間有許多日月星辰,山川草木,人物禽獸,此皆形而下之器也。然而這形而下之器之中,便各自有個道理,此便是形而上之道。
所謂格物,便是要就這形而下之器,窮得那形而上之道理而已。」認為對天文、地理、生物、農業、氣象等萬事萬物都應該研究。
『肆』 宋朝朱熹什麼中的什麼講的是只有有不斷讀書有三到
讀書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書本上,那麼眼睛就不會看仔細,既然心思不集中,就只能隨隨便便地誦讀,絕對不能記住,即使記住了也不能長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
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
朱熹是南宋時期理學大家,又是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在讀書和教書,提出過許多精闢的見解。他死後不久,弟子們將他的讀書經驗歸納為六條,稱為"朱子讀書法",對於今人,仍有啟示和借鑒的作用。
循序漸進
朱熹說:"讀書之法,莫貴於循守而致精。"什麼是循序漸進?就是說,讀書要有個先後順序,讀通一書,再讀一書。就讀一書而言,則要逐字逐句逐段按順序讀,先讀的未弄通,就不能讀後面的。這樣才不會生吞活剝或雜亂無章。朱熹還進一步指出,讀書要從易到難,從淺到深,從近到遠,急不得,也慢不得。"所謂急不得者,功效不可急;所謂不可慢者,工夫不可慢。"這是在告被讀書人既不可急於求成,也不可鬆鬆垮垮,而要進度適當,方能見效。
熟讀精思
他認為有些人讀書收效不大,是由於在"熟"和"精"二字上下功夫不夠。他還批評那種讀書貪多的傾向,一再講"讀書不可貪多,且要精熟。如今日看得一板,且看半板,將那精力來更看前半板"。
虛心涵泳
朱熹曾批評當時普遍存在的兩種毛病:一是"主私意",就是以自己的想法去揣測書中的道理,穿鑿附會,歪曲了古人本來意思。二是"舊有先人之說",就是先前接受的觀點不肯放棄,從而排斥接受新的觀點。
為了糾正以上這兩種不好的毛病,朱熹主張讀書必須虛懷若谷,靜心思慮,悉心體會作者本意。朱熹強調讀書要耐心"涵泳",就是要反復咀嚼,深刻體會行中的旨趣。
切已體察
朱熹主張"讀書窮理,當體之於身。"什麼叫"體之於身"?就是要心領神會,身體力行。從讀書法的角度來看,朱熹強調讀書必須聯系自己,聯系實際,將學到的理論轉化為行動,這個觀點是可取的。
著緊用力
"著緊用力".包含有兩個意思:一是指時間上要抓緊,要"飢忘食,渴忘飲,始得。"二是指精神上要振作.要有剛毅果決,奮發勇猛的精神。"如撐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緩。"
居敬持志
所謂居敬持志,就是讀書必須精神專一,全神貫注,還要有遠大的志向,頑強的毅力。這也是朱熹讀書之法的最基本精神。
『伍』 《董蒙須知》的作者是宋代大學者朱熹,他講到讀書有「三到」,是什麼
心到」、「眼到」、「口到 即讀書時要用心 全神貫注 要看 要用嘴讀
『陸』 朱熹的三到告訴我們,讀書的方法是什麼
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
『柒』 《董蒙頻知》的作者是宋代一人學者朱熹,他講到讀書有哪「三到」
宋·朱熹《訓學齋規·讀書寫文字》:「余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
『捌』 朱熹的讀書有三到寫作背景
朱熹是南宋著名的大詩人,他曾經提出讀書要有三到,眼到、口到、心到,朱熹曾經這個內說法,是因為容朱熹的教育理念。
朱熹是南宋時期理學大家,又是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在讀書和教書,提出過許多精闢的見解。他死後不久,弟子們將他的讀書經驗歸納為六條,稱為"朱子讀書法",對於今人,仍有啟示和借鑒的作用。
(8)宋代地理學家朱熹的讀書三到是什麼擴展閱讀
朱熹說:"讀書之法,莫貴於循守而致精。"什麼是循序漸進?就是說,讀書要有個先後順序,讀通一書,再讀一書。就讀一書而言,則要逐字逐句逐段按順序讀,先讀的未弄通,就不能讀後面的。這樣才不會生吞活剝或雜亂無章。
朱熹還進一步指出,讀書要從易到難,從淺到深,從近到遠,急不得,也慢不得。"所謂急不得者,功效不可急;所謂不可慢者,工夫不可慢。"這是在告誡讀書人既不可急於求成,也不可鬆鬆垮垮,而要進度適當,方能見效。
『玖』 宋代理學家朱熹主張讀書三到, 眼到,口道,心到,說明其中道理
宋代理學家朱熹主張讀書三到, 眼到,口道,心到,
「眼到」指視覺編碼,
「口道」指聽覺編碼,
「心到」指集中注意力
可以加深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