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天津市地理高考試題
A. 關於2011年高考文綜(新課標全國卷)里的一道地理題(修水壩的那個)
水壩高度越高,積水越多,而壩底長度越大,工程量越大,相對不穩定。
這個題目回,首答先你的選好壩址,人家要求壩高只有13M,所以你選的壩址要足夠精確。壩高13m就要求你的水壩設計不能超過圖中三條等高線。壩址選擇要工程量小,蓄水多,要充分利用地形。圖中1~2處最狹窄的部位正適合選壩址。我們可以根據等高線得到壩址處壩底的海拔高度,要求不超過13m,就意味著你的壩頂的海拔高度最多是:壩底+13m,就是必須要把壩修在50m等高線以下,不能超過50m即可。拿著尺子在圖中量出壩址處50m等高線之間的間距,然後根據比例尺算出實際距離即可
B. 2010高考地理試題及答案
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山東卷)
文科綜合
第一卷(必做,共100分)
圖1為我國東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區土地利用示意圖,讀圖回答1~2題
1 影響當地土地利用類型分布的主導因素是
A .氣候 B 水源 C 地形 D 土壤
2 . 隨著城市發展,城市郊區的農業結構將發生變化。下列土地利用類型在該地農業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
A . 稻田 B 魚塘 C 果園 D 菜地花圃
圖2為北半球中緯度某地某日5次觀測到的近地面氣溫垂直分布示意圖。當日天氣晴朗,日出時間為5時。讀圖回答3-4題。
3.由圖中信息可分析出
A.5時、20時大氣較穩定
B.12時、15時出現逆溫現象
C.大氣熱量直接來自太陽輻射
D.氣溫日較差自下而上增大
4.當地該日
A. 日落時間為7時
B. 與海口相比白晝較長
C. 正午地物影子年內最長
D.正午太陽位於正北方向
圖3是某地地質地貌示意 圖。讀圖回答5-6題
5.圖中岩石和地貌形成的先後順序是
A.②④① B.③①④
C. ④②① D. ④①③
6.該類地貌發於典型的山區
A.風蝕現象嚴重
B.岩石類型是花崗岩
C.圖層較薄,土壤貧瘠
D.地表水豐富,地下水貧乏
圖4為我國北方某河流入海口1989年和2009年的衛星影像。該河口區河流主流曾於1996年人工改道。讀圖回答7-8題。
7.比較兩幅影像,可判斷和分析出
A.河流主流向由東北該向東南
B.河流故道南部海岸繼續淤積增長
C.河水含沙量增加
D.開墾成為耕地,發展糧食生產
8.該河口海 岸帶合理的開發利用方式是
A.建設大型海港,發展遠洋運輸
B.建立濕地保護區,保護生態環境
C.開辟海水浴場,發展濱海旅遊
D.開墾成為耕地,發展糧食生產
其他的我都有~!要的話聯系我[email protected]
C. 2011文綜高考的前11題,地理的,誰有答案。請回答。
地理選擇題答案:BDDBC CDACA B
這次高考,地理選擇題比較簡單。
1. 讀「某區域地質面簡圖」(圖1),圖中甲、乙、丙三處的地質構造分別是
A.斷層、向斜、背斜 B. 斷層、背斜、向斜
C.向斜、斷層、背斜 D. 背斜、向斜、斷層
答案選B。甲乙丙三處應該分別是斷層、背斜和向斜。記住一點:背斜的岩層向上拱起,像個駝背的老頭。這點已經跟學生講過無數次了。
2. 研究發現,長江幹流江蘇段河床在1985年前後平均沖漩狀態發生了明顯的轉變,由淤積轉變為沖刷。其主要原因是
A.該河段平均流速下降 B.該河段徑流量減少
C.流域年降水量減少 D.上游來沙量減少
答案選D。下游由淤積變成沖刷,為什麼沖刷力會加大?流速加快、徑流增大都可能是原因
3. 1996~2006年我國城鎮人口數量年均增長4.46%,城鎮建成區面積年均增長5.23%,2006年人均建設用地面積是發達國家的1.58倍。由此可推斷該階段我國
A.城鎮建成區城鎮人口密度升高
B.城鎮化水平已經超過發達國家
C.城鎮土地集約利用水平高於發達國家
D.城鎮人口增長速度滯後於城鎮擴張速度
答案選D。A由材料可知是錯的,BC明顯是常識錯誤。
讀「2007年我國部分省級行政區人均GDP與人均CO2排放量散點圖」(圖2),結合所學知識,完成4~5題。
4.與全國人均水平相比,人均GDP高、人均CO2排放量低的是
A.上海、天津 B.廣東、福建 C.海南、貴州 D.遼寧、山東
答案選B。注意關鍵詞:低於全國水平。
5.山西、內蒙古人均GDP不算高,但人均CO2排放量高,其主要原因是
A.自然資源貧乏 B.交通設施落後
C.煤炭消耗量大 D.第三產業發達
答案選C。資源利用效率不高,比較單一。
6.暖鋒過境期間的天氣一般表現為
A.鋒前氣壓急劇升高,常出現雷暴天氣
B.鋒後空氣濕度增加,常形成大范圍降水
C.鋒前水汽凝結,常形成雨,霧天氣
D.鋒後氣溫降低,常出現晴朗天氣
答案選C。考察暖鋒的特點,暖鋒是鋒前雨,冷鋒是鋒後雨。首先排除BD,而A鋒前氣壓急劇升高明顯不符。
讀「1995~2009年我國某省級行政區戶籍人口遷徙變動情況圖」(圖3),結合所學知識,完成7~8題
7.1995~2009年,該省級行政區戶籍人口
A.遷入率持續上升 B.遷出率持續降低
C.機械增長率緩慢下降 D.累計凈切遷入量逐年增加
答案選D。遷入率減去遷出率就等於機械增長率,一直都是正值,遷入人口必然是持續增加。
8.從人口遷移模式看,該省級行政區域可能是
A.上海 B.安徽 C.湖南 D.河南
答案選A。答案太明顯了,大量人口遷入的地區一般都是經濟較發達的區域。
9.某地區植被退化或喪失、土壤物質和地表水流失、岩石溶蝕與侵蝕、基岩裸露、土地生物生產力退化。這一地表過程是
A.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溝壑地區的環境演化過程
B.石灰岩地區受強烈風力侵蝕作用產生的自然演化過程
C.石灰岩地區在自然和人類活動作用下的綜合演化過程
D.黃土高原由於地下水的過度開采而造成的人為演化過程
答案選C。注意關鍵詞:溶蝕與生產力。必然與石灰岩有關。
讀「汽車產業鏈結構圖」(圖4),結合所學知識,完成10-11題
10.從產業鏈角度看,P代表的產業最有可能是
A.配套產品生產(儀表、輪胎等)
B.汽車研發(發動機、變速箱等)
C.農機製造(拖拉機、農用車等)
D.能源加工(是有、天然氣等)
答案選A。注意P屬於汽車製造環節。只有A選項符合題意。
11.影響汽車服務業布局的主導因素是
A.原料 B.市場 C.動力 D.勞動力
答案選B。汽車服務業屬於第三產業,其影響的主導因素往往與市場有關。
D. 天津市高考河東區2011二模答案地理
受北太平洋暖流的影響,污染物的擴散方向向東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