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德國地理學家
1. 一位德國地理學家曾在他的著作中為中國絲綢毛衣的商道命名古代中國經常通過這
A不合題意,材料內容沒有涉及;
B符合題意,「商人們運輸的不僅僅是商品,在進行商品交換內的過程容中,古希臘的哲學、科學,中國的印刷術,阿拉伯人的數學等文化也相互交流」,體現了商業貿易是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
C不合題意,材料沒有涉及商人素質的高低;
D不合題意,材料強調的是商業在促進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未涉及文化沖突.
故本題選B
2. 「絲綢之路」一詞最早來自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的( )一書,他有時也被簡稱為( )
「絲綢之路」一詞最早來自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的(1877年出版的《中國》 )一書,他有時也被簡稱為(絲路 )
3. 19世紀末,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將我國逐漸形成的貫穿歐亞的陸上通道稱為「絲綢之路」的表達 錯誤 的是
a,起點當然是長安啊
4. 重慶市2016年公需科目考試絲綢之路一詞最早是由誰提出的
絲綢之路(德語:die Seidenstrasse),常簡稱為絲路,此詞最早來自於德國地理學家費迪南·馮·李希霍芬內(Ferdinand von Richthofen)容1877年出版的《中國——我的旅行成果》(China, Ergebnisse eigener Reisen)。
5. 5.絲綢之路說法不正確的是 a.絲綢之路由德國地理學家李希特霍芬命名 b.是由東
西漢張騫通西域以後,漢朝和西域各國的商人把中國的絲和絲織品從長安等地運往西亞和西歐等地,又把西域的奇珍異寶輸入中國內地,開辟了「絲綢之路」.
故選B.
6. 最早考察中國西部提出絲綢之路的是哪國的地理學家
是德國地質地理學家李希霍芬。
1877年,德國地質地理學家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國版》一書中,把「從權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間,中國與中亞、中國與印度間以絲綢貿易為媒介的這條西域交通道路」命名為「絲綢之路」,這一名詞很快被學術界和大眾所接受,並正式運用。
7. 首次提出「絲綢之路」這個概念的是哪位德國地理學家
李希霍芬
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Richthofen,Ferdinand-von,1833~1905年)首先提出「絲綢之路」這個概念。也有人將其名字翻譯成奇霍芬或李約瑟。
8. 絲綢之路這個名稱是德國地理學家
1877年,德國地質地理學家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國》一書中,把「從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間,中國與中亞、中國與印度間以絲綢貿易為媒介的這條西域交通道路」命名為「絲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