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圖像教學的重要性
『壹』 學習地理的目的和意義
最實際的意義就是:考試要考,你必須學好。
高效的學習,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學會聽課。
1、有準備的去聽,也就是說聽課前要先預習,找出不懂的知識、發現問題,帶著知識點和問題去聽課會有解惑的快樂,也更聽得進去,容易掌握;
2、參與交流和互動,不要只是把自己擺在「聽」的旁觀者,而是「聽」的參與者,積極思考老師講的或提出的問題,能回答的時候積極回答(回答問題的好處不僅僅是表現,更多的是可以讓你注意力更集中)。
3、聽要結合寫和思考。純粹的聽很容易懈怠,能記住的點也很少,所以一定要學會快速的整理記憶。
4、如果你因為種種原因,出現了那些似懂非懂、不懂的知識,課上或者課後一定要花時間去弄懂。不然問題只會越積越多,最後就只能等著擁抱那「不三不四」的考試分數了。
其次,要學會記憶:
1、要學會整合知識點。把需要學習的信息、掌握的知識分類,做成思維導圖或知識點卡片,會讓你的大腦、思維條理清醒,方便記憶、溫習、掌握。同時,要學會把新知識和已學知識聯系起來,不斷糅合、完善你的知識體系。這樣能夠促進理解,加深記憶。
2、合理用腦。所謂合理,一是要交替復習不同性質的課程,如文理交叉,歷史與地理交叉,這可使大腦皮層的不同部位輪流興奮與抑制,有利於記憶能力的增強與開發;二是在最佳時間識記,一般應安排在早晨、晚上臨睡前,具體根據自己的記憶高峰期來選擇。
3、藉助高效工具。速讀記憶是一種高效的閱讀學習方法,其訓練原理就在於激活「腦、眼」潛能,培養形成眼腦直映式的閱讀學習方式,主要練習提升閱讀速度、注意力、記憶力、理解力、思維力等方面。掌握之後,在閱讀文章、材料的時候可以快速的提取重點,促進整理歸納分析,提高理解和記憶效率;同時很快的閱讀速度,還可以節約大量的時間,游刃有餘的做其它事情。具體學習可以參考《精英特全腦速讀記憶訓練軟體》。
學習思維導圖,思維導圖是一種將放射性思考具體化的方法,也是高效整理,促進理解和記憶的方法。不僅在記憶上可以讓你大腦里的資料系統化、圖像化,還可以幫助你思維分析問題,統籌規劃。不過,要學好思維導圖,做到靈活運用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需要花費很多時間的。前面說的「精英特全腦速讀記憶訓練軟體」中也有關於思維導圖的練習和方法講解,可以參考。
最後,要學會總結:
一是要總結考試成績,通過總結學會正確地看待分數。只有正確看待分數,才不會被分數蒙住你的雙眼,而專注於學習的過程,專注於蘊藏在分數背後的秘密。二是要總結考試得失,從中找出成敗原因,這是考後總結的中心任務。學習當然貴在努力過程,但分數畢竟是知識和技能水平的象徵之一,努力過程是否合理也常常會在分數上體現出來。三是要總結、整理錯題,收集錯題,做出對應的一些解題思路(不解要知道這題怎麼解,還有知道這一類型的題要怎麼解)。四是要通過總結,確定下階段的努力方向。
『貳』 地理教學的重要性都有哪些
①運用地圖。由於地圖具有地理的方位性、形象的概括性以及幾何的精確性,成為回地理學的第二答語言。
②應用航空和遙感技術。航空和衛星照片大大地提高了直觀性,成為地理教育的重要手段。
③注重實地考察。使學生通過野外考查和郊遊等實踐活動學習地理。
④注重綜合性。綜合性是地理學的特點所以地理教育涉及許多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內容。
『叄』 地理學習中讀圖哪裡的重要性
地圖是地理學科有別於其他學科最明顯的特徵。與老教材相比,新教材的一個突出特點是圖文並茂,有許多課文是以圖為主體,各種地圖中儲藏著大量的信息。培養學生通過觀察和閱讀地圖並從地圖上獲取信息是素質教育的要求。離開了地圖的地理學習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地理學習。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要擺脫學生的學習困境,我認為首先應交給學生學習地理的方法,特別是對學生讀圖、析圖能力的培養。以下是我在教學中培養學生讀圖能力的幾點具體做法。
一、重視讀圖啟發式教學的應用新教材與老教材相比,每一課以圖象圖表為主,文字表述更為精簡,在凸現地理知識的同時,更重視獲取知識的過程。以前用文字直接敘述由教師直接講授的地理知識,現在大多是負載於色彩斑斕的圖片之上。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地圖的教學是地理教師最根本的職責。因此,使學生體會到要想學好地理不會讀圖、用圖是絕對不行的。而且在課內課外都應堅持用圖來指引學生學習地理,經常、反復地向學生強調地圖的重要性。
二、重視運用地圖能力的培養
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這是新課標的基本理念。學生讀圖能力的最高境界就是能運用地圖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地理問題。在教學中,我常隨學習內容安排一些活動,讓學生嘗試運用地圖。如在學習了《地圖的基本要素》時,讓學生自己繪制校園平面圖,並評選出最好的一幅張貼在教室的黑板報上。在教學《中國的交通》時,我讓學生自己設計旅遊路線、選擇交通方式。這樣就把知識鞏固在地圖上,活學活用,更能提高學生的地理素質。
三、重視多媒體的應用
在科學技術高度發展的今天,多媒體的應用已成為我們教學中的重要輔助手段。教學中,我盡力利用課余時間充分准備製作課件運用多媒體教學,給學生呈現地圖,讓學生扮演小老師,給同學們講解分析地圖,調動了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做到了把課堂還給學生。
四、發揮教師板圖效應
多媒體的應用為教學提供了方便,但我們不能忽視了板書的作用。對地理學科而言,尤其應注重板圖效應,教師的板圖可以引起學生的有意注意,加深同學們對該圖的印象,最大優點在於板圖運用靈活。對於許多重點的地圖或學生難以記憶的地圖,我會帶領同學們和我一塊兒畫,在教師的示範與引導下,大多數同學也養成了繪圖習慣、具備了繪圖能力。體現了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總之,地圖是學習地理的必要手段,教師在教學中重視地圖教學,幫助每位學生不僅學會讀圖與析圖而且用好地圖,用活地圖,培養學生用圖的習慣與能力,這既是學好地理的關鍵,又是提高學生能力的有效途徑
『肆』 學習地理的重要性 學習地理對國家的好處
學以致用是最好的!!我地理學的不錯,我來說說哈。
1.增長見識,豐富見聞。你可以沒去過九寨溝、沒去過巴黎、沒爬過乞力馬扎羅,但是你學習地理可以知道它的大概,「足不出戶而知天下」。這會構成你認識世界的知識體系,成為一個博學的人,一個能和別人有談話資本的人。非常重要!
2.辨清事物方位。有的人連中國省份大體在哪裡都不知道?請問他外出會不會有麻煩?呵呵,學地理,就是把事物相關位置放在腦子里,給你一個輪廓,讓你去想像。比如,索馬裏海盜為什麼那麼猖獗和能夠劫道貨船?你首先要知道索馬里在非洲東北部,相當窮,不能生活後都成了海盜,而他附近時紅海,重要的國際貨運航線,所以有很多貨船,才有劫持的可能性。這僅僅是個例子,不過,很好的說明了,學地理可以認識事物,認識世界。
3.野外求生必備。地理中有很多關於自然界事物的介紹,比如北斗星指向,沙漠中水源存在,自然災害如地震、泥石流、台風等發生如何躲避危險………………太多了,學地理可以獲得求生之道。
4.認識自然界,其實地理跟生物、航空、地質學等聯系死十分緊密的。如樹木生長規律、地質構造、宇宙結構、大氣構成……這些都是認識世界的最最基本的方式。學了地理後, 你就知道,現在的溫室效應是怎麼回事,低碳經濟是怎麼回事,各種自然災害如何形成和發作,煤礦挖煤為什麼會發生瓦斯爆炸,為什麼要實施登月計劃,有沒有外星人…………太多了
呵呵,我非常喜歡地理,它確實給生活帶來樂趣,這就非常重要了,還有好多我沒說的, 打字累了……祝你學好地理,學以致用哈!地理有用!!
『伍』 地理這門學科有什麼重要性
一、地理知識是人的社會文化科學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
學生正處於身心全面發展的時期, 不僅應當具有語言、數學、外語等工具類知識,而且應當具有歷史、地理及其他科學知識。 歷史知識有利於讓學生了解人類的過去,從人類的歷史經驗中去豐富自己。地理知識則是從 自然和社會兩方面讓學生科學地認識世界。讓學生從家庭的狹小空間中「走」出來,認識社 區、村鎮、城市、國家、世界、地球及其宇宙環境;認識世界各地的自然風光、社會經濟、 民族文化、風土人情。從我國及世界各國人民的經驗中吸取營養,充實自己,去學會做人、 做事,學會與他人交往,學會生活。在現代社會里,一個缺乏地理環境科學知識,充滿迷信 思想和孤陋寡聞的人,一個對家鄉、祖國、世界缺乏了解,缺乏情感的人,是很難適應科學 技術高度發展,信息交流頻繁,社會聯系復雜,產業和職業瞬息萬變的社會的。
二、地理空間能力是人的基本能力之一。
三、人類要在地理環境中求得生存和發展,就要掌握環境本身的發展規律,按科學規律辦事 。作為一個具有現代文明的人,就必須具備地理環境方面的科學知識,具有正確的保護環境 的觀點及全球意識。了解人類面臨的種種環境問題,按照正確的行為准則,自覺地參與改善 環境的行動。而這些都是地理教育的重要內容。 環境保護知識、環境意識、全球意識是現代人必須具備的素養,是人類精神文明的重要組 成部分。
『陸』 淺談地圖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重要性及如何進行地圖教學
我覺得更重要在於換位思考,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想像他們需要什麼喜歡什麼,這樣很容易讓對方滿足。
『柒』 如何運用地理圖像培養地理思維能力
圖導圖練教學法就是學生利用各種圖像信息,獨立或在教師的輔導下,獲取地理知識的一種地圖教學方法。這種方法的核心是「以圖導學」,即不把地圖作為簡單印證結論的工具,而是作為培養學生主導學習和思維培養的手段,要求學生用「圖形分解組合」的方法記憶和分析分布圖,把分散的地圖整合起來,運用「類比、聯想和想像」的方法,發現地理事物的空間聯系,使「死圖」變成「活圖」。其基本的教學思路如下:
一、以圖導文,先圖後文,圖文結合,促進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的結合
課本是由文字系統、圖像系統和作業系統三部分組成的,這三部分是相互聯系又各具不同作用的內容,其中圖像系統在地理學科中更具特殊的意義,它對培養學生的基本技能,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及實際應用能力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圖導圖練教學法就是先圖後文,以圖像為先導,結論產生在讀圖之後,培養學生運用地理圖像的學習習慣。
例1.中國的地形特徵
(1)讓學生閱讀「中國分層設色地形圖」,根據色彩的變化,找到三種主要色調的分界及對應的高度,想像如果從側面看(剖面)是怎樣的,並畫示意圖,總結出「地勢西高東低,分三級階梯」的特徵。(2)找出我國有哪些種類的地形,它們的位置,然後對這些地形分布面積大小進行比較,說出主要的地形種類,總結出「地形種類多種多樣」的特徵。(3)配合相應的景觀圖片,理解主要地形區的地貌特徵,總結出「山區面積廣大」的特徵。④讀圖對比三大階梯的地形特徵,並填表說明。
在以上教學過程中,要不斷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結合圖像進行口語表述,然後再與課本文字相互印證對照,這樣,既能加深學生的印象,又能培養他們讀圖、分析、思維和語言的表達能力。因此,在地理教學中,特別是當學到空間分布的知識時,必須以圖為前導,做到以圖引文、以圖導文,以圖換言,做到圖像、文字、語言三者可以相互轉化,但應以圖像為主導,文和言為輔助。這樣長期訓練、反復練習,一定會促進形象思維的發展及與抽象思維的結合。
二、以圖導圖,多圖結合,由此及彼,培養形象思維的靈活性和跳躍性
即以甲圖推導出乙圖,在由乙圖推導出丁圖……如此,多圖結合,可收到相互補充、相得益彰的優化、深化、強化的效果,而且可以使思維向多方位、多角度、多層次發展,有利於發散性思維的培養和形成。
例2.西歐地區溫帶海洋性氣候形成
(1)展示圖1西歐四城市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學生總結溫帶海洋性氣候特徵。
■
圖1 歐洲西部四地氣溫、降水圖
(2)展示圖2洋流對同緯度氣溫影響圖,並結合圖1,由學生說明沿緯線方向降水和氣溫的變化規律,發現洋流的影響。
■
圖2 墨西哥灣暖流對氣候的影響
(3)展示圖3北美和西歐等降水線圖,該圖結合地形、盛行風向、洋流等地理要素,學生讀圖分析出地形、風向對氣候及分布的影響。
■
圖3 西歐及北美降水分布圖
例3.地形對降水影響
(1)展示圖3,發現地形對風的阻擋導致落基山脈東西兩側降水差異。
(2)在北美地形剖面圖上,畫好風向,讓學生想像攜帶大量水汽的一團空氣向山區進發,會發生什麼現象,並用圖表示地形雨。
這種多圖組合,可由教師設計一幅多要素結合的圖,或同時提供若干幅圖,讓學生讀圖,直接發現相關聯的要素。如果所聯系的地圖是要求學生熟記的基本圖形,教師就不要先展示結論圖,而是要讓學生運用位置接近聯想、形狀相似聯想等方法,找到答案。
三、以圖導思,開發大腦潛能,促進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的協調發展
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是提高讀圖能力、開發智力、發展各種能力的核心和關鍵,也是素質教育的最基本內容。各學科在培養和發展學生思維方面有其共性,同時也各有不同的特點。發展學生的地理思維是地理教學的主要的、特有的目的和任務,地理思維既包括反映地理事物外在的特徵的思維活動內容,同時也包括地理事物的原理、聯系、規律等內在的本質特徵的抽象思維活動內容,因此,地理思維是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的結合體,在地理教學中充分運用各種地理圖像是引導和啟發學生地理思維發展的重要途徑。
例4.洋流分布規律的學習
先對復雜的世界洋流分布圖進行觀察,注意洋流的位置和流向,把握洋流分布的整體特徵,繪出太平洋洋流分布模式圖。然後在中低緯度海域,根據典型的緯度位置特點和洋流流向進行猜想,在頭腦中搜尋與之分布相似或位置相近的其他地理事物分布,形成假設一:受季風的影響,但該區域洋流方向並沒有因季節變化而改變;假設二:氣壓帶和風帶影響,運用物體水平運動方向偏轉判斷的方法進行驗證,適合東西方向的洋流,部分正確。進一步想像在只有東西向洋流運動時大洋東西兩側海平面會出現的情況,進而找到另一個原因――補償流。然後依次按上述思維過程觀察北半球中高緯度海區、南半球中高緯度海域洋流分布特點,最後找到所有形成洋流的主要原因,並總結世界洋流分布規律。
大量的地理知識是從對地圖、實驗、現實生活中觀察產生的,許多重要的地理分布規律、形成原因和原理需要在觀察的基礎上發現結論,或先形成假設再用邏輯方法驗證,形成結論。比如,氣候分布的規律及形成因素、海平面氣壓分布規律內容等都可以通過觀察――聯想、想像與分析、推理結合這種模式來以圖導思,從而促進學生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的發展。
四、以圖導練,學用結合,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
在地理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填圖、轉繪地圖、繪制示意圖、拼圖等活動。例如,運用地圖進行野外考察或定向越野、繪制從家到學校的路線圖、家庭居住環境平面圖;用乒乓球做小地球儀、剪制中國政區拼圖。以上這些活動有利於學生眼、手、腦並用,做到學習與實踐相結合,有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培養個性特長。而創造性思維和創新性意識往往就發源於實踐活動中。
圖導圖練教學法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探究,可以印證知識點,加深理解,也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知識遷移,培養學生橫向、縱向等創新思維能力。學生根據自己的體驗去領悟,允許有不同的思考、見解、思路,調動學生的情感、想像、洞察力等因素,發揮個人創造潛力,使課堂成為創新的天地,能促進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