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試卷 » 初中地理教材考試

初中地理教材考試

發布時間: 2021-02-13 09:50:10

初中地理考試復習重點

一 、 地球和地球儀主要內容 要點說明1、地球用平均半徑、赤道周長和表面積描述地球的大小。 2、地球儀在地球儀上認識經線、緯線、經度、緯度,記住重要的經緯線,東西半球的劃分。 用經緯網確定任意地點的位置。 3、地球運動用事實說明地球運動及其產生的地理現象。知道地球自轉、公轉的周期、方向。地球自轉引起的晝夜更替和時間差異,公轉形成的四季和五帶。描述四季的變化。記住赤道(0°),本初子午線(0°),180°經線;經線圈20°W,160°E ;南、北回歸線23.5°(S 、N);南、北極圈66.5°(S、N);高、中、低緯分界線。根據經緯網圖寫出任意地點的地理坐標,描述位置的特點。識記並理解地球的自轉和公轉運動基本規律和現象,應用地球及其運動知識解釋地球運動產生現象的實際問題。理解地球五帶的劃分及應用。二 、地圖主要內容 要點說明 運用地圖辨別方向、量算距離。在地形圖(等高線地形圖)上估算海拔與相對高度,識別地形部位(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識別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五種主要的地形類型。根據需要選擇使用地圖並會在地圖上獲取地理信息。學會運用方向標、「面對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經緯網(線)等方法確定方向。 學會計算地圖比例尺,並用比例尺量算距離、分析說明地圖特點。第二部分、世界地理 一、海洋和陸地 主要內容要點說明 1.海陸分布運用地圖和數據說出全球海陸所佔比例,描述海陸分布特點。
運用地球儀和世界地圖說明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概況及大洲輪廓界線。
2.海陸變遷舉例說明地球表面海陸處在不斷的運動和變化之中。 知道板塊構造學說,知道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是板塊運動的例證。填繪全球海陸輪廓略圖。識記海陸比例。在地球儀或世界地圖上,識記七大洲、四大洋名稱、面積大小次序、分布特點、輪廓及分界線。在地圖上識記世界重要地形區的分布與名稱。了解世界著名山脈(系)的分布概況。 了解板塊構造學說的基本觀點。初步形成海陸不斷變化的科學觀念。關注人類如何防震抗災、提高抵禦地震等自然災害能力。 二、氣候 主要內容要點說明1. 天氣與我們的生活聯系生產、生活實際認識 「天氣」和「氣候」的區別。
識別常用天氣符號,能看懂簡單的天氣圖。 用實例說明人類活動對大氣環境的負面影響及保護大氣環境的重要性。
2.氣溫與降水的分布 初步學會閱讀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分析世界氣溫的水平分布規律、垂直分布規律。
初步學會閱讀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圖、降水量柱狀圖,分析降水的時間變化和空間分布的差異及其主要影響因素。
使用氣溫、降水資料,繪制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並讀圖說出氣溫與降水的變化規律。 3.主要氣候類型 閱讀世界氣候類型圖,說明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地區(緯度位置和海陸范圍)。 利用氣候統計資料描述氣候特徵。舉例分析比較氣候的地區差異及影響其差異的主導因素(緯度位置、海陸分布、地形因素)。舉出日常生活中的實例,說明氣候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識記常用天氣符號。知道主要的氣象災害及其對人類生產生活的影響。了解人類應對氣象災害,抗災減災的措施與對策。 重點理解世界氣溫的水平分布規律、垂直分布規律。分析氣溫的水平分布規律、垂直分布規律的主要影響因素。重點理解降水的時間變化和空間分布差異及其主要影響因素。初步學會將有關天氣、氣候資料繪製成圖表(氣溫曲線與降水量柱狀圖等)。 知道世界主要氣候類型名稱。根據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描述比較氣候特徵。重點掌握氣候特徵的地區差異及分析影響其差異的主導因素,並根據氣候特徵(及其差異)說出其對人類生產(如農業等)與生活的影響(利弊評價)。三 、居民主要內容要點說明1.人口與人種運用地圖、資料,分析世界人口增長和分布的特點。 舉例說明主要的人口問題及其對環境及社會、經濟的影響。說出世界三大人種的特點,並在地圖上指出三大人種的主要分布地區。
2. 語言和宗教運用地圖說出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的主要分布地區。 說出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區,舉例說出不同國家和地區存在著不同的宗教信仰及文化傳統。3.聚落運用圖片描述城市景觀和鄉村景觀的差別。 舉例說出聚落與自然環境的關系。 懂得保護世界文化遺產的意義。 學會數據處理,會繪制簡單的統計圖表(人口增長曲線圖)等。認識主要的人口問題,知道人口問題對環境及社會經濟的影響,初步形成正確的人口觀。知道三大人種名稱。 識別反映世界三大宗教特色建築景觀的圖片。 識別不同聚落景觀圖片,理解並辨別某一景觀分布、形態及其與自然環境、人類活動的關系。 四、地區發展差異主要內容要點說明1. 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 運用數據和實例,說出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發展水平的差異。
知道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地區分布特點。2. 國際合作舉例說明加強國際合作的重要性。 說出聯合國等國際組織在國際合作中的作用。根據有關資料,比較世界上不同國家發展水平的差異(資源、經濟、文化、科技等方面)。 了解聯合國等主要國際組織名稱等。 五、認識區域主要內容要點說明 1. 認識大洲 運用地圖說明某一大洲的緯度位置、海陸位置。 運用地圖和資料歸納出某一大洲的地形、氣候、河流特點及其相互關系。 運用資料說出某一大洲存在的人口、環境、發展等地理問題。2.認識地區在地圖上找出某一地區的位置、范圍、主要國家及其首都,讀圖說出該地區地理位置的特點。 運用地形圖和地形剖面圖,描述某一地區地勢變化及地形分布特點,說出地形與人類活動的關系。 運用圖表說出某一地區氣候的特點以及氣候對當地農業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運用地形圖說明某一地區主要河流概況,以及河流對城市分布的影響。
運用地圖和資料,指出某一地區對當地或世界經濟發展影響最大的一種或幾種自然資源,說出其分布、生產、出口等情況。 舉例說出某一地區發展旅遊業的優勢。 說出某一地區最有影響的區域性國際組織。 運用資料描述某一地區富有特色的文化習俗。 說出兩極地區自然環境的特殊性以及開展科學考察和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3.認識國家 在地圖上指出某一國家的地理位置、領土組成和首都。
根據地圖和資料,說出某一國家自然環境的基本特點,指出特有的自然地理現象和突出的自然災害,並說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運用地圖和資料,聯系某一國家自然條件特點,說出該國因地制宜發展經濟的實例。舉例說出某一國家在開發利用自然資源和保護環境方面的經驗、教訓。
根據資料和地圖,說出某一國家的種族、民族、人口、宗教、語言、民俗等的概況。 舉例說出某一國家與其他國家在經濟、貿易、文化等方面的聯系。掌握並運用認識大洲的方法,分析有關大洲的自然、人文地理特徵和地理問題。重點理解地形、氣候、河流自然要素的相互關系。運用有關資料進行各大洲的比較。重點掌握認識地區的主要方法(運用地圖和資料),學會分析有關地區的主要地理特徵、地理問題,並進行區域比較。---以中南半島、南亞、歐洲西部為案例。 ---以東南亞、南亞、中東、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歐洲西部為案例。---以中南半島為案例。 ---以中東石油資源、東南亞熱帶作物為案例。---以歐洲西部、東南亞為案例。---以歐盟為案例。---以中東為案例。---運用地圖和資料認識南極位置、范圍、地形、氣候、資源特徵及科學考察。 重點掌握認識國家的主要方法(運用地圖和資料),分析有關國家的主要地理特徵、地理問題,並初步學會運用地理分析與比較的方法,比較有關國家地理環境與地理問題差異。 第三部分、中國地理 一、疆域與人口主要內容要點說明1.疆域與行政區劃運用地圖說出我國的地理位置及其特點。 記住我國的領土面積,在地圖上指出我國的鄰國和瀕臨的海洋,說明我國既是陸地大國,也是海洋大國。 在我國政區圖上准確找出34個省級行政區,記住它們的簡稱和行政中心。2.人口與民族說出我國人口總數,運用有關數據說明我國人口增長趨勢,了解我國人口基數大、增長快的國情和我國的人口國策;。 知道我國人口東多西少的分布特點。了解中華民族文化的多樣性;知道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運用民族分布圖,說出我國少數民族的地域分布特徵。在地圖上計算出我國大致的東西經度差和南北緯度差,並以此來說明我國經度與緯度跨度大及產生地理現象差異。分析我國相對於亞歐大陸和太平洋的具體位置。 記住瀕臨的 「四海一洋」,主要海峽、重要島嶼。 熟記34個省級行政區名稱、簡稱、行政中心、分布位置、輪廓圖。 記住人口國情、國策。根據反映我國主要少數民族風俗民情、服飾的圖片、資料,判斷主要的少數民族。 二、自然環境與自然資源主要內容要點說明 (一)自然環境1、地形和地勢運用中國地形圖,說出我國地形、地勢的主要特徵。我國地勢呈階梯狀分布;地形復雜多樣。認識我國地形和地勢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2、氣候多樣 季風顯著運用地圖和資料說出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徵及其影響因素,氣候類型。 了解我國南北氣溫差異及成因;東西干濕差異及成因;認識季風氣候的特點及其對人們生產、生活等方面的影響。3、河流和湖泊在地圖上找出我國的主要河流。說出長江、黃河的概況。了解黃河各河段的防災減災、治理等措施;初步提出長江各河段開發利用的對策。 (二)自然資源舉例說出自然資源及其主要類型。 舉例說明我國的自然資源總量豐富,人均不足。了解土地資源的利用類型;運用地圖和資料說出我國土地資源的主要結構特徵和分布特點。 樹立合理用地、節約用地、保護耕地的資源觀。了解水資源是有限的,知道我國是一個貧水國。運用地圖和資源,聯系氣候和河流說明我國水資源的時空分布特點及其成因。運用資料舉例說明我國水資源的時空分布特點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
說出我國為解決水資源分布不均而建設的大型工程。從地勢、地形種類、地形分布等方面分析,記住我國地形地勢的主要特徵,評價其對自然環境各要素的影響。記住主要山脈、平原、高原、盆地等主要地形區的名稱、特徵及分布。分析並記住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徵、主要氣候類型。從地理位置(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季風等方面綜合分析氣候影響因素。學會分析有關氣候要素分布圖、氣候要素統計資料圖表。知道長江、黃河流經的主要地形區,氣候區;記住各河段分界,各河段主要特徵;綜合分析長江、黃河對流經地區的主要影響。理解自然環境要素(地形、氣候、河流)的相互聯系與影響。了解我國主要的自然災害類型、分布情況、主要成因、危害及防災減災對策等。 會辨別可再生與非可再生資源。 學會運用相關資源的有關資料,與其他主要國家進行對比。記住我國土地資源、水資源的主要特點。運用地圖和資料了解我國海洋資源、能源、礦產等資源的主要特點等。了解合理開發利用及保護有關資源的措施等。聯系泉州鄉土地理,了解主要自然資源開發利用概況。三、 經濟與文化主要內容 要點說明 (一)經濟發展1、農業運用資料並聯系實際,說出我國農業分布概況,並舉例說明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的必要性。 2、工業運用地圖、資料,說明我國工業的地理分布。運用資料初步學會簡要分析工業基地的形成與發展條件。用實例說明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特點及在工業發展中的作用。 3、交通運輸業比較不同交通運輸方式的特點和選擇依據;運用地圖說出我國交通運輸網路的分布格局。了解鐵路線命名方法,運用地圖識記我國主要的鐵路線。(二)文化特色知道我國民居、服飾、飲食的地方特色,並舉例說明自然環境對文化的影響。 學會分析有關我國工農業生產現狀的圖文資料,了解我國工農業發展的前景。 能在圖上找出主要商品糧基地、四大牧區,並能簡要舉例分析說明影響農業生產的主要自然因素。知道主要糧食作物、經濟作物的分布。知道主要工業基地和主要工業地帶。 根據需要選擇合理交通運輸方式;學會設計經濟合理的旅遊線路;學會使用火車時刻表。了解泉州鄉土地理特色農業生產基地、工礦企業或車站、碼頭。 四、地理差異主要內容要點說明 在地圖上找出秦嶺、淮河,並說明秦嶺---淮河一線的地理意義。運用地圖指出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四大地理單元的范圍,比較它們的自然地理差異。 說出各地理單元自然地理環境對生產、生活的影響。圍繞秦嶺---淮河一線南北兩側的地理差異,進行專題學習。分析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界線。分析反映四大地理單元自然景觀特色的資料 。列表比較四大地理單元的區域差異。五、認識區域主 要 內 容要點說明(一)位置與分布運用地圖說出區域的位置、范圍,並對區域的地理位置做出簡要評價。
在地形圖上識別區域主要的地形類型,並描述區域的地形特徵。閱讀地圖與氣候統計圖表,說出區域的氣溫、降水分布概況,並歸納氣候特徵。 運用地圖和資料,說出區域產業的結構與空間分布特點。
運用地圖和資料,描述區域人口、城市的分布特點。以區域某一地理事物的分布為例,繪制略圖,並描述該地理事物的分布特點。(二)聯系與差異舉例說明區域內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 舉例說出影響區域農業或工業發展的地理因素。 根據有關材料,說出支柱產業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
根據材料,運用分析、對比的方法,歸納區域內主要地理差異。 舉例說出區際聯系對區域經濟發展的意義。
運用有關資料,分析說明外向型經濟對區域發展的促進作用。(三)環境與發展根據資料分析區域主要自然災害與環境問題所造成的後果,了解區域環境保護與資源開發利用的成功經驗。 舉例說明區域環境和區域發展對生活方式和生活質量的影響。
利用資料說出首都北京的自然條件、歷史文化傳統和城市職能,並舉例說明其城市建設成就和環境保護措施。 在地圖上指出台灣省的位置和范圍,分析其自然地理環境和經濟發展特色,說明台灣省自古以來一直是祖國不可分割的神聖領土。以某區域為例,說明我國西部開發(新疆、西藏)的地理條件以及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 掌握認識中國區域基本地理特徵的方法。並學會進行區域比較。學會根據一個區域的專題地圖,例地形圖、政區圖、水系圖、礦產圖、交通圖、旅遊圖等,以及區域地理景觀特色的資料等,分析並歸納總結區域的地理特徵。 以地理位置、地形、氣候、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為主,學會分析區域內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 根據圖表資料說明祖國內地與港澳地區的經濟互補促進作用。運用地圖和資料簡要說明福建省的地形、氣候、工業、農業等方面特點,知道福建是我國著名僑鄉及這一優勢對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 運用地圖與資料說出珠江三角洲的位置特點、經濟發展特點,分析成為我國對外開放的前沿陣地的有利因素。運用地圖與資料說出長江沿江地帶(黃河流域)的地理位置、主要省區、自然條件等,分析其經濟發展的條件和意義,分析其主要的生態環境問題及其治理保護。

② 2020初中地理教師資格證考試大綱

【導讀】我們知道,在教師資格證考試中學學段考試科目還有一科,那就是學科科目考試,考的學科不同,對應的考試科目也是不一樣的,比如你考的是語文教師資格證,那麼學科科目考察的就是語文學科知識,數學對應的就是數學學科知識...接下來我們就來具體了解一下2020初中地理教師資格證考試大綱。

關於2020初中地理教師資格證考試大綱的詳細內容,就給大家介紹到這里了,對於試卷結構中佔分比例比較大的部分,大家一定要重點復習,加油!

③ 關於初中地理教材中的幾個知識點~

經線:
連接南北兩極的並同緯線垂直相交線,也稱子午線。經線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經線都呈半圓狀且長度相等;兩條正相對的經線形成一個經線圈;任何一個經線圈都能把地球平分為兩個半球。

緯線:
在地球儀上,順著東西方向,環繞地球儀一周的圓圈,叫做緯線。所有的緯線都相互平行,並與經線垂直,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緯線圈的大小不等,赤道為最大的緯線圈,從赤道向兩極緯線圈逐漸縮小,到南、北兩極縮小為點。

經線和緯線是人們為了在地球上確定位置和方向,在地球儀和地圖上畫出來的,地面上並沒有畫著經緯線。不過,你想要看到你所在地方的經線並不難:立一根竹竿在地上,當中午太陽升得最高的時候,竹竿的陰影就是你所在地方的經線。因為經線指示南北方向,所以,經線又叫子午線。

由於經線連接南北兩極,所以,所有的經線長度都相等,都表示南北方向。緯線都表示東西方向。經線和緯線互相垂直、互相交織,就構成了經緯網。我們在閱讀地圖的時候,就可以藉助經緯網來辨別方向,也可以判斷出地球上任何一點的經緯度位置

怎麼樣才能夠區別出這些經線和緯線呢?最好的辦法是給每一條經線和緯線都起上一個名字,這就是經度和緯度。用經度表示各條經線的名稱,用緯度表示各條緯線的名稱。
國際上規定,把通過英國格林威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條經線,叫做0°經線,也叫本初子午線。從0°經線向東叫東經;向西叫西經。由於地球是個球體,所以東、西經各有180°。東經180°和西經180°是在同一條經線上,那就是180°經線。

最長的緯線圈——赤道,叫做0°緯線。從赤道向北度量的緯度叫北緯;向南的叫南緯。南、北緯各有90°。北極是北緯90°

經線和緯線還可以把地球劃分成幾個不同的半球。象切西瓜一樣,把地球沿赤道切開,赤道以北的半球,叫北半球;赤道以南的半球叫南半球。如沿西經20°和東經160°經線把地球切開,由西經20°向東到東經160°的半球叫東半球;以西的半球叫西半球。

④ 上海地理目前初中用的是什麼版本的教材初中中考需要考地理嗎高中地理教材的版本是什麼

上海初中地理課程的內容和結構是:

六年級學《自然地理》,使學生了解全球的自回然環境;

七年級學答《世界地理》,使學生了解世界和各大地區的概貌;

八年級學《中國地理》,使學生認識自己的祖國和家鄉。 贊同0| 評論

⑤ 我想要找些初中地理課本沒有的知識,有時考試書本都沒有!!!

地圖冊~你肯定沒有認真看書或者上課沒認真聽還是~
地理課本附帶的有地圖冊,考試的內容一部分在書上,一部分在地圖冊上。
還有如果你們沒有地圖冊,那就算考試的內容沒有直接寫在書上,老師也會作為補充講到~

⑥ 初中地理的一些課本沒有但考試會考的知識

1.中國省級單位鄰國最多(8個)——新疆
2.中國最大的省級單位(160多萬)——新疆
3.中國跨回經度最廣的省級單位——內蒙答古
4.中國最大的島——台灣島
5.中國最大的沙島——崇明島
6.中國東部最高的山——台灣玉山
7.中國最長的河——長江
8.中國含沙量最多的河——黃河
9.中國黃土地貌最大的高原——黃土高原
10.中國最大的湖——青海湖
11.中國最大的鹹水湖——青海湖
12.中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
13.中國煤炭含量最多的省——山西省
14.中國海岸線最長的省級單位——山東省
15.中國最冷的省級單位——黑龍江
16.中國最大的海——南海
17.中國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
18.中國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
19.中國最大的市——重慶市
20.中國最年輕的直轄市——重慶市
21.中國最年輕的省級行政單位——澳門特別行政區
22.中國長絨棉最多的省級單位——新疆
23.中國民族最多的省級單位——雲南省
24.中國人口最多的省——河南省
25.中國人口密度最多的省級單位——澳門特別行政區
26.中國人數最多的少數民族——壯族
27.中國雨極——台灣火燒寮
28.中國最廣的氣候災害——乾旱
29.中國最長的內流河——塔里木河

⑦ 初中地理參加中考的教材還是中國地理和世界地理的那四本書嗎

范圍:初中的七、八年級的四本書。
考試范圍<<地理課程標准>>中所要求的"地球與地圖"、「世界地理」、「中國地理」、「鄉土地理」。
考試形式:閉卷、筆試;筆試時間:60分鍾,試卷滿分100分。
分值分別是對應的(1)地球與地圖約15%
(2)世界地理約30%
(3)中國地理和鄉土地理55%。試卷難度分為容易題、中等題、稍難題三個等次,其比例為8:1:1。
題型結構為:單項選擇題50%;非選擇題50%

⑧ 初中生物地理開卷考試技巧

開卷考試首先要自己做,將不會的以及不確定得做好標記,最後翻閱想關資料,著重教材以及做過習題,一般重復的可能性較大,教材要抓重點,先要熟悉目錄

⑨ 地理初中畢業考試的重點復習

地理考試的主要抄內容一般有:
1.熱點問題(例如:中東,歐洲西部的一些問題,)
2.有地理意義的問題(例如:地形 氣候 溫度帶)
3.經濟發展的問題 (這種題型也很重要,尤其是中國的一些鐵路線,工農業發展:因地制宜)
4.還有一些重點國家(例如:美國,日本,澳大利亞)
5.一些世界之最(河流,高原,平原)
還是要多作題,多見題型好,我認為死記硬背不是個好方法,到考試都亂了。自己也要多多總結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