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試卷 » 創新地理學

創新地理學

發布時間: 2021-02-13 07:25:48

① 《自然地理》創新就是將不可能變成可能,是一個完全不同新概念,是人類認識上的一次大飛躍

《自然地理》科學家就是將不可能變成可能的科技創新工作者。你的工作就是讓你在毫無頭緒的情況下,找到你需要的東西,即意外的科學新發現!!

② 創新設計地理答案(區域地理和國土整治)

孩子!
好好學習,不懂就要問!
假不要搞哦!
小心我告訴你媽媽哦!

③ 淺談新課程理念下如何創新高中地理教學方法

地理課堂教學是實施高中新課程的主渠道,高中地理課堂教學能否落實新課程理念專,達到預期的屬目標和結果,決不是某種教學方法或教學技術的辭舊迎新,它需要在「教學理念」或「教學信念」的支持下展開教學設計,取決於教師如何進行課堂教學設計及其教學實施.

④ 淺談怎樣創新高中地理教學模式

高中地理「先學後教」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首先要讓學生建立「會學、學好」的思想模式,內並且要確容保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其中「先學」,是指根據教學目標和要求,學生在教師教學指導階段中自己預習學習內容並嘗試解決教材上的問題。「後教」,指的是教師發現、評價學生在自己學習的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高中地理「先學後教」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包括四個過程:1.教師讓學生在課前根據設計的學案進行有效預習,並在課程過程中讓學生能夠自主學習。2.課程中讓學生組成小組共同探究學習。3.有重點地答疑解惑,並適當指導學習方法加以利用。4.課後及時進行整節課的歸納總結,形成知識體系。

⑤ 創新與探究地理答案

地理涉及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信息技術等多方面的知識,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實踐性和時代性。 考查高中生探究地理問題的素養也是培養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的基本

⑥ 創新方案地理2017答案

選化學吧各高校所自有專業(類)中,54%不限選考科目,46%設限選考科目,其中設限范圍為3門的佔33%,2門的佔8%,1門的佔5%。除掉沒提要求的500多所高校(主要是一些省外高校,如一些獨立學院、民院校、高職院校等),其他各校提出選考科目要求的專業(類)中,選擇最多的是物理,涉及設限專業(類)的81%,其次是化學涉及64%,再次是技術涉及36%,此外,生物、歷史、地理、政治分別涉及32%、19%、15%、13%。高校設限3門科目的,有多種不同組合。選擇物理、化學、生物組合的考生,可選考95%的專業;選擇政治、歷史、地理組合的考生,都是傳統意義上的文科生,可選考66%的專業,比現行高考34%的選擇面,高出近一倍。此外,物理、化學、歷史的組合,雖然不能達到100%,但選擇面比物理、化學、生物的組合更廣。

⑦ 地理教材的創新意圖有哪些

(1)創新性使用教材中對教材的補充、延伸、拓寬、重組,必須以課標為依據,在充分把握版教材編權寫意圖的基礎上進行,不得隨意改變教學目標。
(2)創新性使用教材必須是「實」與「活」的高度統一,不能流於形式做表面文章,必須以有利於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有利於有效教學為出發點。
(3)注重教材與社會生活和學生經驗的聯系和融合,所聯系的實際必須是真正的實際,而不是片面強調教學與生活的聯系,大量補充學生感興趣的生活素材,對遠離學生生活實際的內容進行刪減或更換。甚至偏離文本而大談從網上查閱的資料,教材受到了冷落,教學活動失去了認知的支撐。「超越」教材的前提是基於人們對教材的科學理解和靈活把握。
(4)創新性使用教材要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最好先用一個班試驗,然後進行對比總結,再確定哪種方法效果好,繼續改進、完善。不可一蹴而就,急於求成。

⑧ 有沒有比較創新好玩的地理教學器材推薦一下啊

新法教育的魔幻沙桌、等高線不知道你們有沒有了解過,反正是一款可以用手指演變出專各種自然地理現屬象的神器產品,不僅好玩,而且教學效果很好,很多之前對地理現象不太理解,地理成績一片差的學生,自從體驗了這兩個教學器材後,學生們成績蹭蹭往上漲。

⑨ 地理作業如何實現創新

一、地理作業創新研究的意義

首先是適應新課標改革的需要。新的地理課程改革更加重視社會和學生發展的需要,注重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以及地理教師教育理念,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使學生更多的參與體會知識的獲得過程。地理作業為學生的發展能力、探索知識以及正確的環境、人口、資源價值觀的形成提供了很好的演練平台,為達到地理作業適應新課標需要的目的,就要深入系統的對地理作業進行研究,使之為科學設計地理作業服務。

其次能有助於形成正確的作業價值觀。新課程標准要求下,作業是重建和提升課程意義的重要途徑,而不再是課堂教學的附庸。通過不同的設計模式,創設自主性、多樣化、趣味性的作業,強化課堂教學意義,從而使作為課程資源的地理作業,發揮出更大的效能。地理作業,還應實現由知識本位向發展本位的轉變,追求最大化的效率。

最後是學生地理學習的需要。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人類更加關注環境、資源、人口問題,更加重視地理學。教材更新速度慢,而地理知識更新速度快,在課堂上教給學生所有的知識也是不現實的。通過做作業,學生可以把握地理知識要點,用地理的方法提出,分析,以及解決地理問題;再者學生學習地理趨向於終生學習,作業可以使學生更好地學習地理知識,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

二、新課標下地理作業的創新轉變方向

1、傳統的地理作業模式,教師對作業具有絕對的發言權和評價權,教師布置什麼作業,學生就做什麼樣的作業,湮沒了學生的主體性,以致於作業成了師生之間淺薄的文本符號的交流。教育,作為人與人之間的對話,創生出課堂教學,而作業,作為課堂教學的延續,自然也應該走向對話。教師通過對話可以看到學生作業中的智慧和辛勞;學生的主體性在對話中得以凸顯,創造性思維得以發展;教師與學生在對話中形成了一種默契,地理作業變得鮮活,充滿生機,師生之間更加的尊重和了解。

2、統一標准轉向個性發展。人,作為獨特性個體而存在,興趣、性格、能力和學習方式等對於不同的學生來說,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因此為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地理作業的設計不僅要考慮到學生的個性差異,還要考慮知識之間的差異,打破過去不同學生做同樣的作業的局面。為適應能力各異的學生的需要,我們認為,作業應從兩個層面上強調學生的個性和層次性發展:一是學生層面,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不同層次、不同程度的作業,這樣在各自最近發展區的基礎上才能使不同的學生獲得進一步的提高;二是知識層面,應該安排由易到難的作業題目順序,從陳述性知識到程序性知識進而到策略性知識,並在此基礎上進行學生個性的發展。

3、書本知識轉向挖掘生活。作業就是一種從理論到理論,從知識到知識的過程,假設一種虛假的場景來讓學生演練知識,達到對書本知識的再現和鞏固的目的。而傳統模式的地理作業題目都源自於課本,在這種作業中,學生做著大量的機械記憶,不僅毫無樂趣,而且效率及其低下。地理是一門服務性、實踐性的學科,地理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生活中的這些地理問題、地理知識都可以作為地理作業的題目。地理教育的生活化強調讓地理作業生活化,讓作業走出課本,走出課堂,走向生活。在新課程理念下,教師應該讓學生從生活中發現地理問題、收集地理信息,分析地理問題,最終能夠將地理知識應用於解決實際的生活問題。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實際的生活中感受到地理知識的重要性以及感知地理知識的價值。

4、單一形式轉向多元模式。地理作業應該多布置一些具有實踐性、實驗性的作業,打破僅靠作業本來完成作業的局勢。我們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共同完成以及調查、藉助於地理最新的探測工具等方式,讓作業的手段多樣化,讓紙筆作業不再是地理作業的唯一表現形式。地理作業從單一形式轉向多元模式,不僅要改變作業形式,還應該轉變作業評價、目標、批改、形式、內容和類型等多方面,這種轉變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作業內容的生活化、作業目標的豐富性、作業結果的開放性、作業類型的多樣性。

總之,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順利實行,原有的地理教學模式逐步落伍;教師需要尋求新的教學模式來適應新環境,從而能夠最大程度地避免學生由於學習模式落後,造成學習效率降低的現象的產生。所以創新必不可少,只有創新才能夠讓現代初中地理教學的質量得到真正的提升。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